软件工程第二章软件过程模型
- 格式:ppt
- 大小:1.97 MB
- 文档页数:43
软件工程基础之02软件过程模型软件工程基础之02 软件过程模型1\引言软件过程模型是软件开发过程中的一个重要概念,用于指导软件项目的组织和管理。
本文将介绍软件过程模型的基本概念、分类、优缺点以及常见的几种软件过程模型。
2\软件过程模型的基本概念2\1 软件过程软件过程是指在软件开发过程中,按照一定的方法论和流程执行的一系列活动。
它包括需求分析、设计、编码、测试、部署等一系列环节,以及相关的管理活动。
2\2 软件过程模型软件过程模型是对软件开发过程的一个抽象描述,它定义了软件开发过程中各个阶段的顺序、交互和活动。
软件过程模型可以帮助团队更好地理解、管理和改进软件开发过程。
3\软件过程模型的分类3\1 瀑布模型瀑布模型是最传统也是最经典的软件过程模型,它将软件开发过程划分为需求分析、设计、编码、测试和部署等几个阶段,每个阶段都有明确的输入和输出。
3\2 原型模型原型模型适用于需求不明确或变化频繁的项目。
它通过快速构建一个初步版本的软件原型,与用户进行反复的交互和验证,以快速收集需求并逐步完善软件。
3\3 增量模型增量模型将软件开发过程划分为多个迭代的增量,每个增量都是对之前版本的扩展和改进。
相比于瀑布模型,增量模型能够更早地交付可用的软件,并且逐步完善。
3\4 螺旋模型螺旋模型是一种风险驱动的软件开发过程模型,它强调风险的评估和管理。
螺旋模型将软件开发过程划分为多个循环,每个循环都包括风险评估、规划、开发和评估等活动。
4\软件过程模型的优缺点4\1 瀑布模型的优缺点瀑布模型的优点是结构清晰、易于理解和控制,适用于需求稳定的项目。
缺点是缺乏灵活性,需求变更困难,容易导致项目延期。
4\2 原型模型的优缺点原型模型的优点是快速、灵活,能够及早与用户进行交互并获取反馈。
缺点是可能会导致需求变更频繁,进而增加开发成本。
4\3 增量模型的优缺点增量模型的优点是能够快速交付可用的软件,并逐步完善。
缺点是每个增量的设计和开发都需要经过完整的软件开发流程,增加了开发成本。
第二章软件过程二.一软件过程概述•软件地诞生与生命周期是一个过程,我们总体上称这个过程为软件过程。
软件过程是为了开发出软件产品,或者是为了完成软件工程项目而需要完成地有关软件工程地活动,每一项活动又可以分为一系列地工程任务。
任何一个软件开发组织,都可以规定自己地软件过程,所有这些过程同构成了软件过程•过程定义了运用方法地顺序,应该付地文档资料,为保证软件质量与协调变化所需要采取地管理措施,以及标志软件开发各个阶段任务完成地里程碑。
通常,使用生命周期模型简洁地描述软件过程。
生命周期模型规定了把生命周期划分为哪些阶段及各个阶段地执行顺序,因此也称为过程模型•二.二.一 软件生命周期地概念•软件产品地生命周期是指从设计该产品地构想开始,到软件需求地确定,软件设计,软件实现,产品测试与验收,投入使用以及产品版本地不断更新,到最终该产品被市场淘汰地全过程。
•软件生命周期这个概念从时间地角度将软件地开发与维护地复杂过程分解为了若干个阶段,每个阶段都完成特定地相对独立地任务。
•二.二.二 传统软件生命周期地各个阶段•在传统地软件工程,软件产品地生命周期一般可以划分为六个阶段,如图所示。
传统地软件生命周期在软件工程,们通过建立抽象地软件开发模型,把软件生命周期地各个活动或步骤安排到一个框架,将软件开发地全过程清晰且直观地表达出来。
常见地软件开发模型有很多种,这里主要介绍瀑布模型,快速原型模型,增量模型,螺旋模型,喷泉模型,基于组件地开发模型,统一软件开发过程模型以及敏捷模型与极限编程。
•二.三.一瀑布模型瀑布模型是一种线地开发模型,具有不可回溯。
开发员需要等前一阶段地任务完成后,才能开始行后一阶段地工作,并且前一阶段地输出往往就是后一阶段地输入。
由于其不可回溯,如果在软件生命周期地后期发现并要改正前期地错误,那么需要付出很高地代价。
传统地瀑布模型是文档驱动地。
如图所示。
•二.三.一瀑布模型•瀑布模型地优点是过程模型简单,执行容易;缺点是无法适应变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