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颤仪相关知识
- 格式:doc
- 大小:29.00 KB
- 文档页数:3
电除颤基本知识考题电除颤是一种常见的急救技术,应用广泛。
对于医护人员来说,了解电除颤的基本知识及其操作流程是必不可少的。
今天,我们就来看看电除颤的基本知识考题。
一、什么情况下需要进行电除颤?电除颤的适应症主要包括室性心动过速、心室颤动等严重的心律失常。
这些心律失常的特点是心率快、心律不整、血压下降、意识不清等严重症状。
二、电除颤的操作流程是什么?电除颤的操作流程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 确认患者心跳停止,确诊为室性心动过速或心室颤动。
2. 确认无禁忌症,包括患者正在接受心肺复苏、有胸膜电极或食管多导管、已有输液或给药等。
3. 给患者进行口对口人工呼吸及心肺复苏,以维持氧合和血流灌注。
4. 让同行医生给患者进行静脉注射肾上腺素等药物。
5. 将电除颤仪开关设为“电流传输”,连接电极,将电极分别贴在患者的胸前。
6. 点击电除颤仪按钮,发出电流用以恢复心律。
7. 持续观察患者心率和血压等情况,根据情况进行进一步救治。
三、电除颤的注意事项有哪些?电除颤的操作中需要注意以下几个事项:1. 在操作前首先要明确患者的情况、诊断和病情严重程度,以确保治疗效果。
2. 操作需遵循无菌操作规范,避免交叉感染等不良后果。
3. 操作人员需要配备手套、面罩、护目镜等防护装备。
4. 注意电极位置的选择,以免对患者造成不良影响。
5. 操作时要注意准确按照电除颤仪的提示进行操作,确保操作准确无误。
四、电除颤的并发症有哪些?电除颤的并发症包括:1. 电击后心律恢复不正常。
2. 心肌缺血或心肌梗死。
3. 心律失常的加重或再次发作。
4. 成功的除颤后发生人体的不良反应。
因此,医护人员在进行电除颤时,需要非常谨慎,严格遵循操作规范,确保操作无误。
总之,对于医护人员来说,熟悉电除颤的基本知识和操作流程,了解电除颤的适应症和注意事项,对于提高抢救效率和成功率具有重要意义。
希望大家都能够掌握电除颤的相关知识,共同为保护生命做出贡献。
除颤仪的使用除颤仪是一种用于治疗心脏骤停的医疗设备。
心脏骤停是指心脏突然停止打动,导致全身缺氧,丧失意识和呼吸,是一种紧急情况。
除颤仪通过释放电能对心脏进行电击,恢复心脏的正常搏动,是一种非常重要和有效的急救手段。
除颤仪的使用非常关键,正确的使用可以提高心脏骤停患者的生存率。
以下是关于除颤仪使用的一些基本知识和注意事项。
1. 基本原理:除颤仪通过电击来恢复心脏的正常搏动。
当心脏骤停发生时,心脏进入了一种称为心源性露电的异常状态,此时电流无法在心脏组织中传导。
除颤仪会在正确的时机释放电击,使心脏重新恢复正常的电位差,从而使心脏重新开始跳动。
2. 适用人群:除颤仪适用于所有意识丧失、呼吸停止和无脉搏的心脏骤停患者。
一般情况下,只有医护人员和有相关培训的人才能使用除颤仪。
但是,在公共场所或者一些特殊场合,一些有心脏骤停急救经验的民众也可以参与使用除颤仪。
3. 操作步骤:使用除颤仪前,首先应确认患者的意识、呼吸和脉搏情况。
如果患者没有任何反应,呼吸和脉搏也不存在,就可以判断为心脏骤停。
然后,将除颤仪打开并连接到患者的胸部,根据仪器的声音和显示屏上的指示进行操作。
4. 安全措施:在使用除颤仪时,需要确保自己和患者的安全。
首先,确认患者在接触除颤仪时没有直接接触金属物品,以免发生触电事故。
其次,确保患者周围没有水和液体,以免发生触电和漏电事故。
同时,操作人员自己也需要站在安全的位置,以免受到电击伤害。
5. 培训和维护:使用除颤仪需要接受相关的培训,学习正确的操作步骤和急救知识。
此外,除颤仪也需要定期进行维护和检查,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
有关培训和维护的具体要求,可以咨询厂家或者相关医疗机构。
除颤仪的使用对于心脏骤停患者的生命来说至关重要。
了解并正确使用除颤仪可以提高急救效果,挽救更多的生命。
希望广大医护人员、急救人员和普通民众都能掌握除颤仪的使用,为心脏骤停患者提供及时有效的抢救措施。
同时也希望相关部门加强宣传和推广,提高整个社会的心脏骤停急救意识,为更多的患者提供救治机会。
除颤仪单项波和双向波的区别单向波主要是单向电流,双向波是指依次有两个电流脉冲,第二个与第一个的方向相反。
单向波是半个正玄波,双向波是完整的正玄波,单向波能量0-360J成人建议是300-360J,双向波能量是0-200J成人建议是150-200J,儿童2-4J/Kg单向波的缺点:1、除颤需要的能量水平比较高,电流峰值比较大,对心肌功能可能造成一定程度的损伤2、对人体经胸阻抗的变化没有自动调节功能,特别是对高经胸阻抗者除颤效果不佳。
双向波的优点:1、选择能量较小,电流峰值较低或相对恒定,对心肌功能的损伤轻微,2、随经胸阻抗而变化,首次电击成功率高。
3、单向波结束心脏干扰杂波后再给出一个方向的引导性电波,该引导性电波接近心脏正常电信号,能更有效激发起心脏的正常工作。
选择200J的理由:美国心脏协会(AHA)已经发表了一份科学通告来支持低能量双向波形,其结论是:对院外病人进行首次除颤时采用低能量的不逐级增加的(一直选择150J),根据阻抗调整波形的双向波是安全的。
令人满意的和临床有效地传统推荐首次单项波除颤能量为200J,第二次和第三次除颤能量可仍是200J或者提高到360J,经过三次连续除颤后可达到99%的除颤成功率。
除颤的步骤:1.首先通过监护或紧急情况下的生命体征评估,判断病人是否需要除颤2.确认电极板与除颤仪连接,均匀涂擦导电糊,两个电极板的位置分别是:左腋中线第5肋间约腋下3横指(心尖部);右锁骨中线第二肋间(心底部)(注:手柄上有文字标注)3.选择能量4.充电按电极板上的充电按钮5.除颤电击电极板上的病人接触指示器显示接触良好,同时按下两个电极板上的“电击”按钮进行除颤。
6.如心律失常未纠正重复上述步骤,如已纠正,操作完毕关机。
安置病人,终末处理。
除颤仪的检测:电除颤应用比较频繁的科室如CCU(包括心内和心外)、介入科、手术室等应每天检测,其余科室可每周进行检测。
每个机器的检测方法不同具体看仪器说明书。
除颤仪相关知识点一、知识概述《除颤仪相关知识点》①基本定义:除颤仪这东西啊,简单说就是能发出电流来救心跳不正常的人的设备。
心脏有时候会乱跳,像发疯似的不好好干活,除颤仪释放电能到心脏,就像给心脏来个“电击疗法”,让它重新乖乖正常跳动。
②重要程度:在医学急救里,那可是相当重要。
心脏骤停的时候,时间就是生命,除颤仪能快速成为挽救生命的关键武器。
③前置知识:得大概知道点心脏工作原理,比如说心脏怎么泵血啦,正常心跳节奏是什么样的。
还得知道一些基本的急救知识,像心肺复苏术(CPR),这样用除颤仪的时候能更好配合。
④应用价值:在医院急诊啊,或者像马拉松这种人多还容易出现突发状况的大型活动现场,除颤仪说不定就能一下子拉回一条生命。
二、知识体系①知识图谱:除颤仪在急救医学这块就像一颗很闪亮的星星。
它跟心肺复苏术、心血管疾病的急救护理等都紧密相连。
②关联知识:跟心脏生理知识、急救的黄金时间这些都有关系。
没有这些相关知识,就不好恰当地使用除颤仪。
③重难点分析:- 掌握难度:有点难。
因为要很精准地使用,不能乱放电,像要确定什么时候可以用,用多少能量。
举个例子,就像开枪,不能瞎开。
- 关键点:得快速判断心脏的状态,设置正确的能量参数,电极板或者电极片还要贴得正确。
④考点分析:在医学相关的考试里,可能会出判断除颤仪操作正误的题目,或者给个场景问你除颤仪是不是该用这种类型的题目。
三、详细讲解【实践应用类】①准备工作:- 得有除颤仪这个关键家伙,还有电极板或者电极片。
电极板要保证干净、导电膏得抹好,就像抹油似的让它能更好导电。
- 周围环境要安全,别有人触电。
我有次见到急救场景,旁边有人拿着没有擦干的金属杆子,很危险,差点碰到除颤仪的电极。
②操作流程:- 首先打开除颤仪电源,选择合适的能量模式。
对于成人和孩子能量不同,成人一般开始会用较高能量。
- 贴电极板或者电极片。
右胸上那个在锁骨下方胸骨右缘,左胸那个在左腋前线第五肋间。
就像在心脏的旁边安上两个小雷达似的。
除颤仪aed除颤仪(Automated External Defibrillator,AED)是一种用于急救心脏骤停患者的设备,它能够分析患者的心律,并在需要时给予电击来恢复正常的心跳。
作为一种简单易用的设备,除颤仪的出现大大提高了急救心脏骤停的成功率。
本文将介绍除颤仪的工作原理、使用方法以及其在急救中的重要性。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除颤仪的工作原理。
除颤仪通过电极与患者的胸部接触,将患者的心律传输到设备的电路中。
设备根据心律的特征进行分析,判断是否存在心室颤动或心室扑动等严重心律失常。
如果判断存在严重心律失常,除颤仪会自动充电,并给患者施加合适能量的电击,以恢复正常的心跳。
需要注意的是,使用除颤仪时要确保患者没有触电危险,比如患者正在接触液体或正在进行心肺复苏等操作。
除颤仪的使用方法非常简单。
首先,确定患者是否处于心脏骤停状态。
如果患者没有反应、没有呼吸或者没有脉搏,那么可以判定为心脏骤停。
紧接着,将除颤仪打开并按照设备的指示操作。
通常,除颤仪会发出语音提示,指导使用者按照步骤操作。
操作者一般需要粘贴电极片于患者胸部,电极片上会标明左右位置。
电极粘贴好后,除颤仪会开始自动分析心律,并根据需要进行电击。
操作者需要远离患者的身体,并确保没有人与患者产生直接接触,同时确保患者不处于液体接触状态。
电击完成后,除颤仪会再次分析心律,如果需要,可能会再次进行电击。
使用者需要密切关注设备的指示,并在需要时进行心肺复苏等操作。
除颤仪在急救中的重要性不可忽视。
心脏骤停是一种突发的临床情况,往往在数分钟内即可造成严重的后果。
在这种情况下,使用除颤仪能够迅速恢复正常的心跳,提高患者的存活率。
根据研究数据显示,及时的心肺复苏和早期电除颤是心脏骤停患者生存的关键。
由于除颤仪的使用方法简单且操作方便,在急救现场及公共场所广泛应用,可以使没有医疗经验的普通人也能够进行有效心肺复苏并及时施行电除颤。
这极大地推动了急救心脏骤停工作的发展,为心脏骤停患者争取了宝贵的时间。
除颤仪的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在医疗急救领域,除颤仪是一种至关重要的设备,它能够在关键时刻挽救生命。
接下来,让我们详细了解一下除颤仪的使用方法及需要注意的事项。
一、除颤仪的工作原理除颤仪的主要工作原理是通过向心脏释放一定量的电流,使心肌细胞瞬间同时去极化,消除心脏的心律失常,恢复正常的心跳节律。
简单来说,就是用电击的方式让心脏“重启”,恢复正常的跳动节奏。
二、除颤仪的类型目前常见的除颤仪有两种类型:手动除颤仪和自动体外除颤仪(AED)。
手动除颤仪通常在医院的急救室、手术室等专业医疗场所使用,需要由经过专业培训的医护人员操作。
操作人员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如心律失常的类型、患者的体重等,来调整除颤的能量和放电时间。
自动体外除颤仪(AED)则设计得更为简便易用,适用于公共场所和非专业医疗人员使用。
AED 能够自动分析患者的心跳节律,并在需要时自动释放电击。
三、除颤仪的使用方法(一)手动除颤仪的使用步骤1、准备工作确保患者处于平卧位,去除患者身上的金属物品,如首饰、手表等。
连接心电监护仪,以监测患者的心跳情况。
选择合适的电极板,涂抹导电糊,以减少电阻,确保电流能够有效传导。
2、选择能量根据患者的体重、心律失常的类型等因素,选择合适的除颤能量。
一般来说,首次除颤的能量通常为 200 焦耳。
3、放置电极板一个电极板放在患者的心尖部(左侧腋前线第 5-6 肋间),另一个电极板放在患者的胸骨右缘第 2 肋间。
确保电极板与患者的皮肤紧密接触,没有空隙。
4、充电按下充电按钮,使除颤仪充电到设定的能量值。
5、放电确认所有人都远离患者和病床后,同时按下两个电极板上的放电按钮,进行除颤。
(二)自动体外除颤仪(AED)的使用步骤1、开启 AED打开 AED 的电源开关。
2、粘贴电极片按照 AED 上的图示,将电极片粘贴在患者的胸部,一个在右侧胸部,一个在左侧胸部。
3、 AED 分析心律AED 会自动分析患者的心律,此时应确保自己和周围的人不接触患者。
除颤仪相关知识
电除颤的原理:
是将几千伏的高压存储在大电容中,以适当的电流,在2-3s内经胸壁(胸外电除颤)或直接经心脏(胸内电除颤)使75-100%的心肌细胞在瞬间同时处于除极化处于不应期,打断导致心律失常折返还或消除异位兴奋灶,从而使自律性最高的窦房结控制心脏搏动,达到重建窦性心律的方法。
同步除颤电流量的调节:
心房扑动叙述、电量最小50-100ws即以足够,室上性心动过速100.左右,心房颤动100-150,室性心动过速200,若一次复律不成功可重复进行或增加电量,直至复律3次或电量达300为止。
电除颤防止部位:
电击分别放置在心尖(位于左锁骨中线第5肋间)和左肩胛或心尖和右胸骨第2肋间部位,如有心脏起搏器患者心底电极板置于左肩胛下偏与心尖相对的部分,务必是电极板紧贴胸壁避免有空隙,以防电灼伤皮肤,操作者及有关人员必须注意不与患者及病床接触,以免电击。
非同步直流电除颤适应症:
主要适合于心室颤动或心室扑动时,心脏已丧失有效的机械性收缩功能,血液处于停顿状态的紧急状态。
调节电量为200-300,最大可达350,除颤一次后效果不佳,可联合利多卡因、肾上腺素等复苏药物除颤,可重复除颤。
电除颤分类:
除颤仪按按位置可分为体内和体外,按放电时间可分为同步和非同步。
工作环境要求:
环境温度0-55摄氏度,湿度15%-95%,电池供电机内12V,12小时
准备工作:
1.检查电源是否有良好的接触.
2.检查电源电压是否在容许范围内
3.使用电池供电必须保证电池已充满,地缆线是否正确连接,有无破损。
操作规程:
1.通过输出能量设定开关,选择合适的除颤能量。
2.根据病人情况选择R波同步除颤或非同步除颤模式。
3.在电极表面涂导点凝胶,注意不要让电极膏涂到医生手上或除颤电极手柄上。
4.将除颤电极正确按放在
5.病人身体某部位,电极与病人皮肤之间良好接触,保持电极静止并施加11-14公斤的压力。
按下充电按钮进行充电,等待除颤仪提示通电完成。
6.调节电极安放的位置和施加的压力合适。
7.确认没有可能形成电流回路的路径.如监护电极盒、导连线、床栏等金属物,提醒所有人员
远离病人保持一定的距离。
8.同时按下除颤电极的两个除颤按钮。
9.检查并打印除颤后的病人心电图,确认除颤效果。
使用后的处理:
1.使用后务必将开关处于关闭状态,以确保除颤仪自动释放储存能量。
2.及时充电确认电池充电和外接电源指示灯亮。
3.清洁电极板和接线盒,清点全部附件,做好使用记录。
日常维护:
1.检查或更换记录纸,确认热敏的一面安装正确
2.用酒精或四氯化碳棉球擦拭清洁内置打印机的打印头。
3.用90%的酒精或中性肥皂水清洁仪器外表。
4.去除电极板上的电极膏保持清洁
5.进行漏电安全测试并做好记录。
除颤仪使用后常见的并发症:
1.心律失常
2.电复律后一周内出现栓塞症,发生率小于1%。
3.皮肤灼伤:电极板放电区出现红斑或水泡,严重者可涂以烫伤油膏。
4.呼吸暂停持续1-2分钟,多数能自行恢复或作人工呼吸。
5.前胸部及四肢疼痛占40%无需处理.
6.低血压多数在数小时后恢复。
监护仪心电图导联连接部位:
三导联连接:右上(红),右锁骨中线第2肋间
左上(黄),左锁骨中线第2肋间
左下(绿),左腋中线第5肋间
五导联连接:1.右上:右锁骨中线第2肋间
2.左上:左锁骨中线第2肋间
3.心尖剑突出
4.右侧肋缘第4肋间
5. 左侧肋缘第4肋间
心电图肢体导联连接:肢体导联分别为,右上肢(红)
右下肢(黑)
左上肢(黄)
左下肢(绿)
V1:(红)胸骨右缘第4肋间
V2:(黄)胸骨左缘第4肋间
V3:(绿)V2与V4连线中点
V4:(棕)左锁骨中线与第5肋间相交处
V5:(黑)左腋前线与V4水平线相交处
V6:(紫)左腋:中线与V4水平线相交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