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养素的种类生理功能及选择
- 格式:docx
- 大小:61.96 KB
- 文档页数:15
营养素的功能和作用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营养素是人体生长发育和维持生命所必需的物质,它们能够帮助身体完成正常的生理机能,并维持身体健康。
营养素主要包括碳水化合物、脂肪、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等。
它们在人体内发挥着不同的功能和作用,对人体的健康具有重要意义。
碳水化合物是人体主要的能量来源,能够提供快速的能量释放。
在身体需要能量时,碳水化合物可以迅速被转化为葡萄糖,并供给给肌肉和脑部。
碳水化合物还能吸附水分,增加饱腹感,帮助控制体重。
适量摄入碳水化合物可以维持身体正常的生理功能,并提供足够的能量支持日常活动。
脂肪是人体的重要储能物质,也是细胞膜的主要构成成分。
除了提供能量以外,脂肪还可以帮助吸收脂溶性维生素,并起到保护和维持细胞结构的作用。
适量的脂肪摄入还有助于维持皮肤健康,调节体温,促进细胞分裂和合成。
过量摄入脂肪容易导致肥胖和心血管疾病等问题,因此在摄入脂肪时需要注意控制量。
蛋白质是维持身体组织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体生长发育和修复组织的主要原料。
蛋白质还参与到酶的合成,调节基因的表达,维持免疫系统的正常功能等重要生理过程中。
适量的蛋白质摄入有助于增加肌肉质量,减少身体脂肪储存,提高免疫力和促进伤口愈合。
过量摄入蛋白质也会对肾脏造成负担,导致代谢产生基质,因此蛋白质的摄入需要适量控制。
维生素是人体必需的有机物质,对维持人体的正常代谢和生理功能具有重要作用。
不同种类的维生素有不同的功能和作用,例如维生素A有助于维持视力,增强免疫力;维生素D有助于促进钙的吸收和骨骼的健康;维生素C有助于增强抵抗力和维持循环系统的正常运作等。
适量摄入各种维生素可以帮助满足身体的各种需求,维持身体的正常功能。
矿物质是人体必需的无机物质,对骨骼的健康、神经传导、酶的活性等有重要作用。
矿物质分为微量元素和微量元素,虽然在人体内所需量很少,但却是维持生命活动正常进行所必需的。
钙是骨骼的重要组成成分,同时还参与到神经传导和肌肉收缩等生理功能中;铁是血红蛋白的组成部分,参与到氧气运输和呼吸作用中。
人体必需六大类营养素1.引言概述部分内容如下:1.1 概述人体必需六大类营养素是指人体生长发育、维持健康所必需的六种营养物质。
这些营养素在我们的日常饮食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对于维持身体机能、提供能量、调节代谢等具有重要意义。
在本文中,我们将详细介绍每一类营养素的特点、作用以及摄入建议。
了解这些营养素的重要性,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调整饮食结构,保持身体的健康和平衡。
首先,我们将介绍第一大类营养素,包括蛋白质和碳水化合物。
蛋白质是组成细胞的基本单位,不仅可以提供能量,还参与人体内的许多生化反应。
碳水化合物是身体主要的能量来源,供给我们日常生活的活动和运动所需。
然后,我们将讨论第二大类营养素,包括脂肪和维生素。
脂肪除了是能源的重要来源之一,还在维持细胞结构、保护内脏器官、维持体温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
维生素是调节人体各种生理功能的关键物质,包括维持免疫系统、促进身体生长和修复等。
接下来,我们将探讨第三大类营养素,包括矿物质和水。
矿物质是构成人体组织和液体的重要成分,对骨骼生长、酸碱平衡等具有重要影响。
水是每个细胞和器官正常运作所必需的,它参与体温调节、营养运输、废物排除等多种生理过程。
紧接着,我们将介绍第四大类营养素,包括纤维素和抗氧化物质。
纤维素是一种无法被人体消化吸收的物质,但它在促进消化、预防便秘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
抗氧化物质则可以抵抗自由基的伤害,有助于延缓衰老、预防慢性疾病。
然后,我们将讨论第五大类营养素,包括氨基酸和必需脂肪酸。
氨基酸是构成蛋白质的基本单元,对于维持身体组织、合成激素和酶等至关重要。
必需脂肪酸是指人体无法自行合成而需要从食物中获取的脂肪酸,它们对于维持神经系统、促进细胞生长等具有重要作用。
最后,我们将探讨第六大类营养素,包括核酸和酶。
核酸是构成DNA 和RNA的基本单位,对于遗传信息传递和蛋白质合成至关重要。
酶是生命活动中的催化剂,在调节代谢、促进各种化学反应中发挥关键作用。
七种营养素的生理功能及食物来源一、绪论营养素是指人体所需的各种营养物质,包括蛋白质、碳水化合物、脂肪、维生素、矿物质、水和膳食纤维。
它们在人体中发挥着重要的生理功能,供给人体所需的能量,并参与各种代谢和生化反应。
本文将详细介绍七种营养素的生理功能及其主要食物来源。
二、蛋白质1. 生理功能蛋白质是构成人体细胞组织的基本单位,对维持正常细胞结构和功能起着关键作用。
它们参与合成酶、激素、抗体和组织修复,同时提供热量和能量。
2. 食物来源富含蛋白质的食物有肉类、鱼类、禽类、蛋类、乳制品、豆类、坚果和谷物等。
三、碳水化合物1. 生理功能碳水化合物是人体最主要的能量来源,对脑部和神经系统的正常功能至关重要。
它们还参与构建细胞壁及细胞器,并能恢复、保存和合成蛋白质。
2. 食物来源主要的碳水化合物食物包括谷物(大米、面粉、玉米等)、薯类、豆类、水果和糖果等。
四、脂肪1. 生理功能脂肪是维护人体正常生理功能所必需的重要物质,它提供热量和能量,并帮助维持体温。
脂肪还是维生素吸收和细胞功能的基本组成部分。
2. 食物来源主要的脂肪食物包括动物源性脂肪(肉类、内脏、脂肪奶油、黄油等)和植物源性脂肪(橄榄油、花生油、菜籽油、大豆油等)。
五、维生素1. 生理功能维生素在人体的代谢和生理功能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它们参与能量转化、免疫系统的调节、骨骼的生长和维持以及红细胞的形成等。
2. 食物来源维生素的丰富食物包括水果、蔬菜、动物内脏、肉类、禽类、鱼类、蛋类和乳制品等。
六、矿物质1. 生理功能矿物质是维持人体正常生理功能所必需的基本元素,它们参与酶的合成、维持体液平衡、构建骨骼和牙齿,以及神经系统的正常功能。
2. 食物来源矿物质主要存在于动物和植物食物中。
例如,钙、镁、磷等存在于奶制品、干果、谷物和豆类中,钠和钾则存在于盐、肉类和水果中。
七、水和膳食纤维1. 生理功能水是人体最基本的营养素,它维持体液平衡,参与代谢和细胞功能。
膳食纤维则有助于消化系统的正常运作,促进排便,预防便秘。
营养素的分类及功能
营养素是指食物中能够为人体提供能量、构建组织和调节生理功能的化学物质。
以下是常见营养素的分类及其主要功能:
1. 碳水化合物:提供能量,是人体最主要的能量来源。
它还参与细胞膜的构成和其他生理功能。
2. 脂肪:提供能量,是人体备用能量的主要来源。
脂肪还参与细胞膜的构成,保护内脏器官,维持体温等。
3. 蛋白质:构成细胞的基本物质,是构成组织和器官的重要成分。
蛋白质还参与物质代谢、免疫反应等生理过程。
4. 水:维持体液平衡,参与物质代谢和运输,调节体温,润滑关节等。
5. 维生素:调节生理功能,促进生长发育和维持身体健康。
不同的维生素具有不同的功能,如维生素 A 有助于视力,维生素 C 有助于免疫力等。
6. 矿物质:参与构成骨骼、牙齿、血液等组织,调节生理功能。
如钙、磷是骨骼和牙齿的主要成分,铁是血红蛋白的组成部分等。
7. 膳食纤维:促进肠道蠕动,帮助排便,降低胆固醇,控制血糖等。
合理的膳食应该包含各种营养素,以满足人体的正常生理需求。
同时,不同人群对营养素的需求也有所差异,如孕妇、儿童、老年人等,需要根据个体情况进行适当的调整。
七大营养素基础知识课程内容1七大营养素的生理功能2七大营养素的食物来源和营养价值1、了解7大营养素的生理功能;2、掌握7大营养素的食物来源;3、掌握7大营养素的主要功能;人体所需要的营养素有蛋白质、脂类、碳水化合物、矿物质、维生素、水和膳食纤维七大类,合称“七大营养素”。
一、蛋白质二、脂类三、碳水化合物四、矿物质五、维生素六、水七、膳食纤维七大营养素基础知识1、蛋白质的生理功能蛋白质的生理功能主要包括7个方面,简称构、补、催、调、运、免、能。
(1)构,即蛋白质是构造机体的重要物质(2)补,即蛋白质能够修补人体组织(3)催,即蛋白质能够催化人体的生理反应(4)调,即蛋白质参与调节人体的生理功能(5)运,即蛋白质在体内具有运输各类物质的功能(6)免,即蛋白质能够增强人体免疫功能(7)能,即蛋白质能够为人体提供热能2、蛋白质的营养价值及来源(1)消化吸收率的高低易被人体消化、吸收的蛋白质,其营养价值较高,例如大豆做成豆腐、豆浆后可提高到90%。
乳类蛋白质的吸收率为98%,肉类为93%,蛋类为98%,米饭为82%。
(2)被人体利用的程度被人体利用的程度越高,蛋白质营养价值也越高。
常见食物蛋白质的人体利用率分别为:鸡蛋94%,牛奶85%,鱼肉83%,虾77%,牛肉76%,大米77%,白果76%,小麦67%。
2、蛋白质的营养价值及来源(3)必需氨基酸的含量肉、蛋、奶、鱼、豆是提供蛋白质的主要食物。
动物性食物的蛋白质含量比植物性食物含量高。
过多摄入蛋白质会增加肾脏负担,合理食用蛋白质食物。
(1)能够供给人体所必需的热量并储存热量(2)是构成身体细胞的重要成分(3)有利于人体对脂溶性维生素的吸收和利用(4)能够为人体提供必需脂肪酸(5)可以保护肌体组织(6)能够增进食欲,增加饱腹感。
2、脂肪的营养价值(1)消化率高低(2)必需脂肪酸含量(3)脂溶性维生素含量3、脂肪的食物来源禽肉一般在10%以下,鱼类一般在5%左右,含有大量不饱和脂肪酸;蛋类中蛋黄脂肪含量较高,约为30%,全蛋仅为10%,多为单不饱和脂肪酸;一般动物内脏(除大肠外)含脂肪量较低。
食物中营养素的种类及功能一、营养素的种类及生理功能:食物为我们人体生长发育提供各种各样的营养素,不同食物含有的营养素的种类和量是不同的,如果把人体比喻成一座在建的高楼,那么从食物中获取的各种营养素就是建楼必需的各种材料,需要种类齐全,各种材料配比合理,才能建好。
根据人体对不同种类营养素的需要量可以将营养素分为三种宏量营养素、三种微量营养素和水,共七大营养素。
1、宏量营养素包括:1)碳水化合物:如葡萄糖、乳糖、寡糖、多糖等,富含碳水化合物的食物包括谷类、薯类、蔬菜等;2)蛋白质:基本构成单位是氨基酸,肉类、奶及奶制品、大豆及豆制品、蛋类等食物中含有较丰富的蛋白质;3)脂类:包括脂肪、磷脂、固醇类,富含脂类的食物如肉类、食用油、蛋黄、动物内脏等。
2、微量营养素包括:1)维生素:又分为脂溶性维生素和水溶性维生素,富含维生素的食物有蔬菜、水果、谷物、肉类等;2)矿物质:如钙、铁、锌、硒、磷、镁等,蔬菜、水果、奶及奶制品等食物含有较丰富的矿物质;3)膳食纤维:如纤维素、木质素、果胶、树胶等,一般蔬菜、水果、薯类等食物中的膳食纤维含量较高;4)水:人体重要组成成分,占机体质量的40%-60%。
接下来我们来介绍营养素最主要的三大生理功能:1、提供能量:主要是三大宏量营养素(碳水化合物、脂肪、蛋白质)为人体提供能量,能量可以用来维持机体体温,使人们进行各种生理活动和体力活动;2、构成生长发育、组织细胞更新的原材料:各种营养素经过代谢可以构成机体组织,促进生长发育和新陈代谢;3、调节机体生理活动:比如提高机体免疫力,抵抗病毒入侵,预防疾病。
二、各类营养素对人体健康的作用和意义1、蛋白质:1)人体的任何组织和器官都以蛋白质作为重要的组成成分;2)作为三大产能营养素之一,供给能量;3)参与体内各种调节生理功能的活性物质的合成,比如一些消化酶,生长激素,胰岛素,抗体,转运体等;4)蛋白质还有维持渗透压和酸碱度的作用,蛋白质丢失过多可引起水肿;蛋白质摄入不足可表现为消瘦,水肿,虚弱,生长迟缓,表情淡漠,头发变色,变脆和易脱落。
七种营养素的生理功能及食物来源蛋白质的生理功能及食物来源1.生理功能⑴构成和修补人体组织,神经、肌肉、内脏、血液、骨骼甚至指甲和头发,没有一处不含有蛋白质,蛋白质是组成人体一切组织和细胞的基础物质大约占人体重量的16%左右。
⑵构成机体几乎所有的生命活性的物质,包括酶类、激素、抗体及免疫物质以及形成机体的渗透压。
⑶机体很多重要的代谢物质营养素的载体,如脂类、维生素、矿物质都需要蛋白质携带和转运。
⑷提供能量,1g蛋白质在体内彻底氧化分解可释放4KCAL 的能量,但碳水化合物和脂肪提供能量不足时才能供应热量。
2.供给量及食物来源推荐提供量成人每日每千克体重为1.0—1.2克,儿童孕妇更高,蛋白质产热占总热能的10—15%。
含蛋白质数量丰富质量良好的食物有牛奶、鸡蛋、瘦肉、鱼类、豆类和粮谷类。
脂肪的生理功能及食物来源1.生理功能(1)供给热量1g脂肪在体内氧化产热9kcal。
(2)促进脂溶性Vit的吸收,脂肪是Vit A、D、E、K的良好溶剂。
(3)供给人体的必需脂肪酸。
(4)构成组织细胞,磷脂和胆固醇是人体细胞的主要成分。
(5)保护机体脏器以及增进食欲与饱腹感。
2.供给量及食物来源成人脂肪能量占总能量20-30%,幼儿30-35%。
必需脂肪酸来源于植物油类,如大豆,玉米油,芝麻油等,坚果类食品以及深海鱼类等。
碳水化合物的生理功能及食物来源1.生理功能⑴供给热能,1g碳水化合物在体内氧化可产生4kcal热量。
⑵构成身体组织,如构成细胞膜的糖蛋白,构成结缔组织的粘蛋白。
⑶保护肝脏解毒的作用,肝内肝糖原充足,可保护肝脏免受有毒因素的损伤,又能保持肝脏的解毒功能。
⑷节约蛋白质及防止酸中毒,碳水化合物充足可减少蛋白质的消耗,还可防止脂肪氧化产生过多的酮体而造成酸中毒。
营养素的种类生理功能及选择公司内部档案编码:[OPPTR-OPPT28-OPPTL98-OPPNN08]营养素营养素(nutrient)是指食物中可给人体提供能量、构成机体和组织修复以及具有生理调节功能的化学成分。
凡是能维持人体健康以及提供生长、发育和劳动所需要的各种物质称为营养素。
人体所必需的营养素有蛋白质、脂类、糖类、维生素、水和无机盐(矿物质)、膳食纤维(纤维素)7类、还包含许多非必需营养素。
目录种类已知有40~45种人体必需的营养素,其中人体最主要的营养素有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类、水、矿物质、维生素。
[1] 其中碳水化合物、脂肪和蛋白质在食品中存在和摄入的量较大,称为宏量营养素或常量营养素。
而维生素和矿物质在平衡膳食中仅需少量,故称为微量营养素。
矿物质中又分常量元素和微量元素,常量元素在人体内含量相对较多,微量元素在人体内含量很少。
[2]不能再体内合成,必须从食物中获得,称为”必需营养素”;另一部分营养素可以在体内由其他食物成分转换生成,不一定需要由食物中直接获得,称为”非必需营养素”。
人们在进食含有这些营养素的食品之后,机体可进一步利用它们,并用来制造许多为身体机能活动所必须的其他物质,如酶和激素等。
从营养学和食品科学或食品加工的角度来说,应尽量保持这些营养素不受破坏。
不少学者把膳食纤维也列为营养素并成为第七类营养素。
水水是生命的源泉,人对水的需要仅次于氧气,水是维持生命必需的物质,机体的物质代谢,生理活动均离不开水的参与。
人体细胞的重要成分是水,正常成人水分大约为70%,婴儿体重的80%左右是水,老年人身体55%是水分。
每天每公斤体重需水约150毫升,母乳中绝大部分是水,母乳喂养喂水要适当调整。
可以用150毫升乘上体重的公斤数得出需水量,再减去食入的奶量,就可得出应喂水的量。
水来源于各种食物和饮水。
人如果不摄入某一种维生素或矿物质,也许还能继续活几周或带病活上若干年,但人如果没有水,却只能活几天。
水有利于体内化学反应的进行,在生物体内还起到运输物质的作用。
水对于维持生物体温度的稳定起很大作用。
蛋白质蛋白质是维持生命不可缺少的物质。
人体组织、器官由细胞构成,细胞结构的主要成分为蛋白质。
机体的生长、组织的修复、各种酶和激素对体内生化反应的调节、抵御疾病的抗体的组成、维持渗透压、传递遗传信息,无一不是蛋白质在起作用。
婴幼儿生长迅速,蛋白质需要量高于成人,平均每天每公斤体重需要2克以上。
肉、蛋、奶、豆类含丰富优质蛋白质,是每日必须提供的。
注意:1、搭配的原则如动、植物食品的搭配;多品种食物的搭配。
2、不过量提供的原则。
婴幼儿期蛋白质热量占总热量12%~14%为宜,过多会影响蛋白质正常功能的发挥,造成蛋白质消耗,影响体内氮平衡。
3、不过少提供的原则。
蛋白质提供过少明显影响生长发育的速度,生化反应下降,抗病能力下降,甚至导致营养不良。
结果不仅仅造成生长落后,还会因影响脑细胞发育,造成智力落后。
脂肪脂肪是储存和供给能量的主要营养素。
每克脂肪所提供的热能为同等重量碳水化合物或蛋白质的2倍。
机体细胞膜、神经组织、激素的构成均离不开它。
脂肪还起保暖隔热;支持保护内脏、关节、各种组织;促进脂溶性维生素吸收的作用。
婴儿每天每公斤体重需要4克脂肪,动物和植物来源的脂肪均为人体之必需,应搭配提供。
每日脂肪供热应占总热卡的20%~25%。
脂类是指一类在化学组成和结构上有很大差异,但都有一个共同特性,即不溶于水而易溶于乙醚、氯仿等非极性溶剂中的物质。
通常脂类可按不同组成分为五类,即单纯脂、复合脂、萜类和类固醇及其衍生物、衍生脂类及结合脂类。
脂类物质具有重要的生物功能,脂肪是生物体的能量提供者。
脂类也是组成生物体的重要成分,如磷脂是构成生物膜的重要组分,油脂是机体代谢所需燃料的贮存和运输形式。
脂类物质也可为动物机体提供溶解于其中的必需脂肪酸和脂溶性维生素。
某些萜类及类固醇类物质如维生素A、D、E、K、胆酸及固醇类激素具有营养、代谢及调节功能。
有机体表面的脂类物质有防止机械损伤与防止热量散发等保护作用。
脂类作为细胞的表面物质,与细胞识别,种特异性和组织免疫等有密切关系。
饮食金字塔碳水化合物是为生命活动提供能源的主要营养素,它广泛存在于米、面、薯类、豆类、各种杂粮中,是人类最重要、最经济的食物。
这类食物每日提供的热卡应占总热卡的60%~65%。
任何碳水化合物到体内经生化反应最终均分解为糖,因此亦称之为糖类。
除供能外,它还促进其他营养素的代谢,与蛋白质、脂肪结合成糖蛋白、糖脂,组成抗体、酶、激素、细胞膜、神经组织、核糖核酸等具有重要功能的物质。
这类食物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但也需提醒家长不要过早过多的加米粉;过多给孩子食物中加糖,这会导致肥胖,给孩子日后的健康埋下祸根。
纤维素是不被消化的碳水化合物,但其作用不可忽视。
纤维素分水溶性和非水溶性两类。
非水溶性纤维素不被人体消化吸收,只停留在肠道内,可刺激消化液的产生和促进肠道蠕动,吸收水分利于排便,对肠道菌群的建立也起有利的作用;水溶性纤维素可以进入血液循环,降低血浆胆固醇水平,改善血糖生成反应,影响营养素的吸收速度和部位。
水果、蔬菜、谷类、豆类均含较多纤维素,可供家长选择。
维生素维生素对维持人体生长发育和生理功能起重要作用,可促进酶的活力或为辅酶之一。
维生素可分两类,一类为脂溶类维生素包括、D、E、K,它们可在体内储存,不需每日提供,但过量会引起中毒;另一类为水溶性维生素包括维生素B族、维生素C等,这一类占大多数,它们不在体内储存,需每日从食物提供,由于代谢快不易中毒。
另一类是脂溶性维生素,可在人的肝脏中贮存。
维生素A、D、B、C、E、K、叶酸……各司其职,缺一不可,并能帮助人体对抗物质的吸收起到一定的作用。
因此给孩子提供新鲜蔬菜、水果、肝、蛋黄,适当吃点粗粮,多晒晒太阳,就显得格外必要了。
矿物质矿物质是人体主要组成物质,碳、氢、氧、氮约占人体重总量的96%,钙、磷、钾、钠、氯、镁、硫占%,其他则为微量元素共41种,常为人们提到的有铁、锌、铜、硒、碘等。
每种元素均有其重要的、独特的、不可替代的作用,各元素间又有密切相关的联系,在儿童营养学研究中这部分占很大比例。
矿物质虽不供能,但有重要的生理功能:1、构成骨骼的主要成份;2、维持神经、肌肉正常生理功能;3、组成酶的成分;4、维持渗透压,保持酸碱平衡。
矿物质缺乏与疾病相关,比如说缺钙与佝偻病;缺铁与贫血;缺锌与生长发育落后;缺碘与生长迟缓、智力落后等等,均应引起足够的重视。
膳食纤维膳食纤维的定义有两种,一是从生理学角度将膳食纤维定义为哺乳动物消化系统内未被消化的植物细胞的残存物,包括纤维素、半纤维素、果胶、抗性淀粉和木质素等;另外一种是从化学角度讲膳食纤维定义为植物的非淀粉多糖加木质素。
膳食纤维可分为可溶性膳食纤维和非可溶性膳食纤维。
前者包括部分半纤维素、果胶和树胶等,后者包括纤维素、木质素等。
其中苹果胶原作为一种天然大分子水溶性膳食纤维,具有强力吸附、排除人体“辐射物(正电荷物质)”的作用,是人体必需的营养平衡素。
它具有独特的分子结构,不能被人体直接消化的生理特性,从而可以自然吸附的“毒素”、“负营养”、“重金属”、“自由基”等人体内难以自我代谢的有害物质排出体外,从而达到营养平衡。
经常食用苹果胶原可以防止预防和抑制心血管疾病、肠胃疾病、呼吸道疾病、代谢性疾病和肿瘤等人体的多种疾病。
食物关系食物中某种营养素的含量高,不一定其营养价值就高,要看它的整体营养素组成及其比例才能确定其营养价值高低。
尽管如此,了解一下各种营养素含量较高的食物,有助于各种食物的合理搭配和重点补充某种特定的营养元素。
营养成分动物性食物的蛋白质含量都较高,一般在20%左右,植物性食物中,蛋白质含量最高的要数大豆,每百克含36克。
脂肪含量最高的动物性食品是猪肉,含60%左右,植物性食物是各种油料作物,其中又以芝麻含油最多,达61%。
糖类含量最高的是各种谷物,其中又以稻米为最高,达77%,动物性食物中含糖类最高的是羊肝,达4%。
维生素B1含量最高的食物是花生仁和豌豆,每百克分别含毫克和毫克。
维生素B2含量最高的是羊肝、猪肝和紫菜,每百克分别含毫克、毫克和毫克。
尼克酸含量最高的食物是羊肝和牛肝,每百克分别含毫克和毫克。
维生素C含量最高的食物是鲜枣和辣椒,每百克分别含540毫克和185毫克。
维生素A含量最高的食物是各种动物肝脏和鸡蛋黄,如每百克鸡肝含50900国际单位,羊肝含29900国际单位,鸡蛋黄3500国际单位。
维生素D含量最高的食物是鱼肝油,每百克含8500国际单位。
维生素E含量最高的是麦胚芽油,每百克达149毫克。
虾皮是含钙元素最多的食物,每百克含991毫克。
虾皮和全脂牛奶粉是含磷元素最多的食物,每百克分别含有1805毫克和883毫克。
黑木耳和海带是含铁元素最多的食物,每百克分别含185毫克和150毫克。
此外,猪肝、牛肾和羊肾中含铁量也是很高的。
海带是含碘最多的食物,每百克含2400毫克。
生蚝和海蛎是含锌最多的食物,每百克含量达到71毫克和47毫克。
[3] 营养蔬菜黄色胡萝卜比红色胡萝卜营养价值高,其中除含大量胡萝卜素外,还含有强烈抑癌作用的黄碱素,有预防癌症的功能用。
科学家还发现,同一株菜的不同部位,由于颜色不胡萝卜胡萝卜同,其营养价值也不同。
大葱的葱绿部分比葱白部分营养价值要高得多,每100克葱白含维生素B1及维生素C的含量也不及葱绿部分的一半。
另外由于每种蔬菜所含营养素种类和数量各异,而人体的营养需要又是多方面的。
在选用蔬菜时除了要注意蔬菜的颜色深浅外,还应考虑多种蔬菜搭配及蔬菜和肉食混吃。
每一种青菜的营养素含量都会有些不同:颜色深的蔬菜比色浅的营养价值高,它们的排列顺序是绿色、红紫色、黄色、白色。
绿色蔬菜有芥菜、油菜、青菜、苋菜、菠菜、芹菜等;红紫色蔬菜有紫甘蓝、红菜苔、紫扁豆、茄子等;黄色蔬菜有西红柿、胡萝卜、红薯、卷心菜等;白色蔬菜包括冬瓜、甜瓜、竹笋、茭白和菜花等。
绿色蔬菜中含有丰富的叶绿素、胡萝卜素、维生素B1、维生素B2、维生素B12 、维生素C 以及钙、钾等;白色蔬菜主要含糖类和水分,营养价值远逊于前者。
黄色(包括红色)蔬菜则介于两者之间。
在同一种蔬菜中,颜色不同,其营养成分含量也不同。
如紫色茄子比白色的营养价值高,红色胡萝卜比黄色的营养价值高。
颜色深的蔬菜往往含有较多的生物活性物质,具有较强的抗氧化能力。
水果中含丰富的有机酸和多种消化酶类,能帮助消化,促进食欲,增强肠胃蠕动,有利于排便、降低胆固醇。
营养素的功能动态平衡:营养素摄入后,经过消化吸收等一系列生理过程,进入血液和组织而发生代谢变化,代谢产物经呼气、尿粪排出。
促进生长的营养素不断由代谢合成新的细胞与组织,同时原有的细胞与组织不断分离,保持着动态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