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大学 学院(系)2009届毕业论文(设计)答辩时间安排汇总表
- 格式:doc
- 大小:52.50 KB
- 文档页数:3
浙江大学管理学院研究生学位论文规范格式(09版)研究生学位论文由九部分组成,依次为:(1)封面;(2)中文题名页;(3)英文题名页(硕士可省略);(4)独创性声明;(5)致谢;(6)中文摘要(包括中文关键词);(7)英文摘要(包括英文关键词);(8)目录;(9)图目录(硕士根据需要);(10)表目录(硕士根据需要);(11)正文;(12)参考文献;(13) 附录(根据需要);(14) 作者简历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主要科研成果。
送审和答辩论文不包括(2)、(3)、(4)、(5)、(14)。
1封面1.1 学校统一的标准封面(详见附件1.1、1.2和1.3 学位论文封面样式)字体、字号、间距、浙大图标等不得改变。
博士送审论文用隐名封面。
白色铜版纸装订。
1.2 论文题目应准确概括整个论文的核心内容,简明扼要,一般不能超过25个汉字。
英文题目翻译应简短准确,一般不应超过150个字母。
必要时可以加副标题。
中文题目用小二号仿宋体加粗居中;英文题目用16pt Time New Roman,Bold。
1.3 学科(专业)以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发布的学科专业目录中的二级学科为准(管理科学与工程、企业管理、技术经济及管理、农业经济管理、林业经济管理等)。
1.4 其他分类号、作者学号用Times New Roman小四号。
申请人姓名、指导教师、专业名称、研究方向和所在学院用仿宋四号居中;提交日期用仿宋小三号居中,日期用阿拉伯数字Time New Roman(例如:2009年6月)。
2 中文题名页题名页包括:学位论文中文题目,学位论文导师及作者本人签名,学位论文评阅人姓名、职称和单位等信息(隐名评阅除外),学位论文答辩委员会主席及成员姓名、职称和单位,学位论文答辩日期等(详见附件2.1中文题名页)。
3 英文题名页与中文题名页相对应的英文翻译(详见附件2.2英文题名页)。
4 独创性声明(详见附件3 独创性声明与版权使用授权书)。
浙江省学位委员会办公室关于公布2007年硕士学位论文抽检结果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公布日期】2009.03.13•【字号】浙学位办〔2009〕5号•【施行日期】2009.03.13•【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教育正文浙江省学位委员会办公室关于公布2007年硕士学位论文抽检结果的通知浙学位办〔2009〕5号各研究生培养单位:为保障研究生培养质量、提高我省研究生教育整体水平,在各研究生培养单位的重视和支持下,我办对2007年毕业硕士学位论文进行了抽检,并对抽检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现将有关情况通报如下:一、抽检范围本次抽检根据“点面结合”原则,重点抽检新增学位授权学科和培养量较大的学科,主要集中在经济学、文学、理学、工学、医学5个门类,共计348篇,约占年度授予硕士学位总数的5.45%。
其中浙江大学共随机抽检105篇,约占本单位的2.70%;其它单位共随机抽检243篇,约占其它单位年度授予硕士学位总数的9.74%。
二、抽检方式本次论文抽检采用“双盲”抽检制。
以随机方式确定抽检论文、按“双盲”要求装订、组织人员检查合格后,全部送相关专家(以二级学科分类)进行评议,每篇论文由三位专家评议,并按指标体系打分,评议最终成绩取三位专家的平均分。
三、评审结果抽检的348篇硕士学位论文,平均得分为82.18分,优秀率为38.51%(85分以上),优良率为47.99%(75?85分)。
抽检成绩为90分及以上的学位论文共22篇(浙江大学9篇,浙江师范大学5篇,浙江中医药大学3篇,浙江理工大学2篇,温州医学院1篇,杭州电子科技大学1篇,温州大学1篇)。
无不及格论文。
论文抽检是反映研究生培养单位教学质量的重要指标,也是我省研究生教育质量监督和评价体系的重要环节,抽检结果将作为评估学位点、评价重点学科、新增学位点审核以及研究生培养质量考核等工作的重要依据。
请各培养单位认真对待抽检结果,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及其暂行实施办法、本单位学位授予细则的规定,结合客观实际,制定规范的针对抽检评议结果的处理办法,依法、依程序做出相应处理。
本科生院关于组织浙江大学第十一期项目结题答辩的通知根据浙江大学第十一期时间进程安排,本期项目已进入最后结题答辩阶段,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请各学院(系)本科教学管理科具体组织落实。
一、结题答辩目的为了进一步加强和规范后期的组织管理工作,培养学生申请立项、结题答辩和撰写《研究成果简介》的科研训练全过程,提高项目结题率,鼓励研究成果的发表,完成项目《研究成果简介》的汇编。
二、结题答辩范围凡编入校级《浙江大学第十一期指南》的1153项目(其中教师195项、学生985项)和院(系)级617项都属本次结题答辩范围;个别学院(系)由于特殊原因没有完成第十期项目的结题答辩,请在本期同时完成,不得再次拖延。
三、结题答辩形式浙江大学第十一期教师和学生立项的项目都要按期按时完成结题答辩,形式可参照毕业论文(设计)答辩的方式进行,,做好现场答辩记录,要求制作.特别强调的是对于教师立项的项目,同样按时结题,学生在导师的指导下填写结题表,学院(系)组织参与该项目研究的学生参加结题答辩,并不是由立项教师填表和答辩。
四、结题答辩时间和结题表上传●学校要求第十一期校院二级所有项目都必须在2009年5月20日前完成结题答辩和成绩评定工作,考虑到有毕业班学生参加项目与毕业论文(设计)相结合,各学院(系)可根据实际情况,作适当调整,结题答辩时间建议宜早不宜迟。
●结题答辩的具体时间由各学院(系)指导小组和本科教学管理科具体负责组织安排,并通知到参加结题答辩的学生和指导教师。
●立项负责人在完成结题答辩和成绩评定后,请务必及时将结题表全文上传到《浙江大学本科生创新网》(网址)第十一期项目中,以便相互交流和电子文档保存.五、结题答辩程序●《浙江大学第十一期大学生科研训练计划结题表》挂在《浙江大学本科生创新网》或本科生院网站表格下载专区,请各学院(系)本科办近期到学业指导中心领取第十一期项目结题材料袋。
●请项目负责人务必进入《浙江大学本科生创新网》或本科生院网站表格专区下载《浙江大学第十一期大学生科研训练计划项目结题表》,在计算机上输入填写,并以A4纸打印一份结题表上交所在学院(系)本科教学管理科,请项目组全体成员按学院(系)安排结题答辩时间,准时参加。
浙江大学2009年本科生招生专业目录说明:浙江大学2009年进一步推进大类招生。
实行按人文、社科、理、工、农、医等学部大类招生,并打通了大类基础课。
学生填报的专业大类有6个,另有特殊培养的专业方向7个。
大类招生使学生入学时没有固定的专业“帽子”,学生入学经过1至2年的学习,学生在满足相关专业前置课程修读要求的条件下,根据自己的学习能力和发展规划,及对专业的了解,依据各专业最大可容纳学生数,确认主修专业。
院系介绍人文学院该院秉持“博雅专精、明体达用”的办学理念,为学界、政界、文化界和企业界输送高端人才。
现有教授62人,其中有国家级教学名师和全国优秀教师;设6个系,有一级学科博士点2个、博士后流动站3个、二级学科博士点18个、硕士点27个;有国家重点学科1个、国家级重点学科培育学科1个、国家文科基础学科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基地2个、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1个、“国家985(Ⅱ)”创新基地2个。
该院与日本、比利时等国家和地区的多所大学签署了交换学生的框架协议,推动本科生赴境外交流学习。
该院有专项院级奖、助学金,每年覆盖面达30%以上,基地班还有专设奖学金。
毕业生国内外深造率超过30%,其中两个基地班的深造率达到50%。
该院所有专业进入“人文科学试验班”招生。
汉语言文学专业含国家基地班和影视与动漫编导方向。
培养具有深厚人文精神、良好道德素养、扎实专业理论和技能,适应各行业工作需要的高级中文专业人才。
古典文献专业该专业连续7年在全国高校本科同类专业中排名第一。
培养具有较深厚的古典文献学功底和汉语言文学知识基础,有良好人文和科学素养的高层次复合人才。
编辑出版学专业培养适应现代出版产业新发展需求,具备较系统的编辑出版专业技能和较扎实的人文科学知识,对社会文化、经济、科技等事业发展具有开拓性的复合型专业人才。
历史学专业含国家基地班和文化产业管理方向,培养具有广博的中外历史知识、较强的理论思维能力和语言文字表达能力的复合型人才。
2009届毕业典礼暨学位授予仪式议程时间:2009年7月2日下午14:30主持人:周增桓副校长〇、典礼前准备毕业生提前入场完毕,播放序曲,回放校园生活片段一(5min)一、入场式1、学校领导、学院领导、专家入场2、介绍台上领导和专家。
二、典礼开始,奏国歌三、颁发证书1、第二临床医学院院长宣读颁证名单,校长、书记颁发证书;2、中场休息5分钟,播放校园生活片段二(5min),毕业生合唱节目表演;3、中医药学院、药学院院长分别宣读本学院颁证名单,学校校长、书记颁发证书。
四、宣读并表彰“杨帆女子奖学金”五、本科毕业生代表发言(2min)六、毕业研究生代表发言(2min)七、谢师礼研究生代表带领全体毕业生行谢师礼八、教师代表发言(2min)九、郑木明校长致词(3min)十、演奏《毕业歌》、《启程》十一、退场式十二、礼成2009届毕业典礼暨学位授予仪式毕业生须知一、入场时间:2009年7月2日(周四)下午13:00二、地点:学校大礼堂三、毕业生着装要求:1、上装着白色衬衣,男生系领带,女生扎领结;下装男士着深色长裤,女士着深色长裤或深、素色裙装;全部着深色皮鞋;2、获学位者流苏在左,未获学位者流苏在右;3、专科毕业生着礼服,不戴帽子;四、具体要求:1、每名毕业生务必提前查看座位表及宣读顺序稿,明确自己的座位及出场顺次,入场后严格按照安排的座位表入座,迅速清点人数,核对座位表名单(每排最右侧毕业生负责清点本排人员到位情况及座位顺序);2、听从学院、学生队、辅导员及会场工作人员安排,典礼开始前进行颁证过程现场彩排;3、毕业生亲友请于14:10入场,统一安排至大礼堂二楼就座观礼;4、毕业典礼将于14:30正式开始,全过程请自觉维护会场纪律,将通讯工具调至振动或静音,不得喧哗,不得擅自离开座位进行其他活动,不得在会场照相;5、现场介绍领导、导师、嘉宾时请热烈鼓掌欢迎;6、2人一组同时上台领取毕业证书,郑木明校长、文义民书记将现场为毕业生颁发毕业证书,各专业如有最后单独一名毕业生的,将由郑木明校长颁发证书(面向主席台的左侧);7、毕业生上台后面向颁证人,与颁证人握手,双手接过证书,向颁证人鞠躬后,迅速从两侧前台台阶下台,并沿两侧走廊通道迅速绕行回原座位就座,不得从礼堂前排通过;8、研究生代表发言完毕后将带领全体毕业生行谢师礼,请积极配合;9、毕业典礼结束时,待主席台领导和导师集体退场后,毕业生再陆续退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