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MC-实验室规划与设计
- 格式:pdf
- 大小:541.50 KB
- 文档页数:45
EMC实验室的建设作者:微波仿真论坛 EMC版主stoney首先,在方案设计中,参考测试的标准并结合被测物的特点,制定拟建EMC 实验室的功能框图。
功能框图主要是定位实验室的架构。
它主要由模拟自由空间的开阔试验场(OATS)、半电波暗室(SAR)等组成,对设备和分系统的电磁兼容性进行定量测试。
1 开阔试验场(OATS)开阔试验场是一个平坦、空旷、电导率均匀良好、无任何反射物的椭圆形试验场地,其长轴是两焦点的2倍,短轴是焦距的 √3倍。
发射天线(或受试设备)与接收天线分别置于椭圆的两焦点上(图2)。
OATS宜选在电磁环境干净的地方。
试验场应设有转台及天线升降杆,便于全方位的辐射发射及天线升降测试。
此外,还应有单独分隔的接地系统和避雷系统,通常采用单点接地。
另外,在开阔试验场还必须配置一台电磁屏蔽车。
它作为工厂的系统级EMC 流动测试站,是开阔场的主要配套设施。
2 半电波暗室1)电波暗室的性能预测为了模拟开阔场的条件,电磁兼容性试验采用半电波暗室,在建设之前对其进行性能预测是很重要的。
最精确的预测方法是数值计算法和计算机数字仿真技术,将各种电磁干扰特性传输函数和敏感度特性用数字模型编制成程序,然后根据预测对象的具体状态,运行预测程序来获得潜在的电磁干扰计算结果。
但是其实现过程复杂,实现周期长,且对计算机资源的需求巨大。
射线预测法则是一种分析暗室性能的简单方法。
评价电波暗室性能的一个重要指标是NSA(即归一化场地衰减),主要采用ANSI C63.4-1992及CISPR22-1997所规定的测试方案进行。
标准要求发射天线在五个地面位置、两种高度、两种极化状态下进行20组测量。
对于3米法暗室,接收天线要在1~4米间扫描并记下最大值。
测量所得NSA数据与标准值进行比较,如果偏差在±4dB之内,说明该暗室中的测试可以与开阔场的测试等价。
射线预测法是在已知暗室的尺寸、吸波材料的布置以及收发天线的位置之后,按照NSA的测试过程,利用几何光学法的理论来计算接收点在各种状态下的场强值,找出接收天线在1~4米间所计算出的场强最大值,并将其转化为暗室NSA值。
EMC实验室规划与设计(正式版)预览说明:预览图片所展示的格式为文档的源格式展示,下载源文件没有水印,内容可编辑和复制EMC实验室规划与设计要建好一个EMC实验室,作好规划设计就是首要的。
规划设计包括哪些内容呢?怎样才算一个好的规划设计呢?建设一个EMC实验室耗资高昂,建成后改动困难,因此动工之前要全面考虑好。
通常规划设计包括:a)确定EMC实验室的任务范围:EMC的研究、实验范围非常广,从印制电路板(PCB), 到单机设计, 到系统。
从任务性质瞧, 有完成鉴定实验的,或完成生产与科研中的预测试的, 有执行军标的,有执行民标的;b)确定实验室的主要技术指标:不同的技术指标所需采用的测量系统与实验设施大不一样,经费悬殊很大,因此技术指标要提得恰当,并非愈高愈好;c)确定最佳效费比的实施方案;d)确定先进合理的关键技术措施。
一个成功的规划设计应该就是能满足当前与以后较长时期内所研制与检测的实验任务;能在完成主要的功能的同时, 兼顾其她功能;花费的经费合理;实验室技术指标有先进性,前瞻性与可扩展性。
EMC实验室中屏蔽半暗室就是最主要的组成単元,它的性能影响整个 EMC实验室的主要技术指标,所需的费用占整个EMC实验室的较大比重,因此本章讨论的重点放在屏蔽半暗室上,第2节详述屏蔽半暗室的分析与论证,第3节讨论屏蔽半暗室的整体设计。
在第1节中为了清晰说明EMC实验室总体布局设计的要点,就是以一个10m的EMC实验室为例子来阐述的。
1 EMC实验室总体布局设计1、1 EMC实验室的组成EMC实验室的组成见图1,通常包括以下几个单元:a)屏蔽半暗室为一屏蔽室,其天花板及4个侧壁铺有吸波材料,地板为导电面。
主要用于进行辐射发射(RE)实验与辐射敏感度(RS)实验。
b)传导测试室为一屏蔽室,主要用于进行传导发射(CE)与传导敏感度(CS)实验。
c)控制室为一屏蔽室,放置EMI与EMS测试系统。
d)功放室为一屏蔽室,放置RS测量系统的功率放大器。
电磁兼容实验室规划与设计
随着我国的经济的迅猛发展,综合国力的不断提高,国家越来越需要一支强大的军队来保障我们的发展成果,维护我们的国家利益。
科技强军的速度在加快,电子装备的大量猎装使得我国武器装备实力快速提高,由于装备的电子集成度越来越高,军方要求的复杂电磁环境越来越严格,这些新特点使得军用产品电磁兼容的性要求越来越严格。
建设电磁兼容实验室来保障生产符合军标要求的电磁兼容性能的产品就变得愈发迫切,而目前我国缺乏系统的电磁兼容实验室建设资料,缺乏系统的设计指南。
虽然目前我国电磁兼容实验室如雨后春笋般兴起了很多,但真正发挥作用的却很少,有的测试能力不足,有的没有详细的方案和规划就大而全的建设,造成了资源的大量浪费。
本论文正是针对上述问题,结合自己设计和建设的本单位电磁兼容实验室的工作经历,同时建立在对相关军用标准分析、半电波参数性能指标的分析和计算的基础上,提出一个符合军标要求的质量可靠、性能优良的电磁兼容实验室方法。
并通过指标测试、比对试验验证的方法分别对暗室的主体性能指标和测试系统进行验证。
主要内容为:1.电磁兼容的发展历程、相关背景知识和实验室设计依据;2.电磁兼容基本知识和相关标准的解读;3.实验室主体指标分析、设计和建设的详细方案;4.实验室建设的实例;5.实验室主体指标测试验证;6.实验室测试系统对比测试验证。
EMC实验室建设规划方案SICOLAB浅谈汽车EMC实验室规划与建设种,整车级别实验室除了增加了整车转毅系统外,剩下只有规模大小的区别。
这两种实验室都包括测试环境和测试系统两部分,测试环境即汽车EMC 测试所必须的半电波暗室,简称暗室。
测试系统分为EM工测试系统和EMS测试系统,即电磁骚扰测试和电磁抗扰度测试。
1、EMC测试环境规划测试环境一半电波暗室一般情况下由暗室,控制室、功放室组成。
暗室是内部铺设了吸波材料的屏蔽室,屏蔽室的功能是避免室外的电磁波进入实验室内部,同时阻断实验室内部电磁波传到室外;吸波材料的功能是吸收实验室内被测件发射出的电磁波,避免产生反射造成的测试结果错误;控制室用来放置全兼容接收机、信号发生器和监测计算机等设备,用来完成对测试过程和结果的监控;功放室内放置功率放大器。
功率放大器本身具有很强的辐射,对人有损害,所以单独放置。
本身电波暗室就是模拟空旷无电磁干扰的空旷场所,所以EMC实验室建议建设在相对安静无振动和强电磁环境中。
同时专门为汽车零部件或整车建设的EMC实验室必须考虑排烟的问题。
针对汽车零部件EMC实验室建议在暗室墙壁上多留出一个波导管,作用是提供光电传输通道或者给压缩空气管路的引入提供方便,该波导管将在日后实验中会发挥巨大作用控制室建议安装电话滤波器和信号滤波器,因为控制室也是一个屏蔽室,这两个滤波器的安装可以解决与外界沟通的问题。
2、EMC测试系统规划EMC测试系统的选择直接会影响到所能完成的测试标准和该实验室测试能力,所以有目的的调研与选择显得格外重要。
汽车EMC标准包括国际、地区、汽车工业协会等标准化组织制定的相关标准。
汽车EMC标准从20世纪60年代至今,已经经历了50左右的发展,各个标准组织的标准基本都包括了整车和零部件测试标准,而且各个标准之间都形成了相互对应,相互参考的关系,也就是除了在标准的严苛程度上的区别外,在试验内容和试验方法上有趋同的趋势。
什么是emc实验室 emc实验室设计建设要求实验室的种类有很多,emc实验室就是其中一种。
emc实验室(Electro Magnetic Compatibility Lab)电磁兼容性实验室,是指设备或系统在其电磁环境中符合要求运行并不对其环境中的任何设备产生无法忍受的电磁干扰的能力。
因此,EMC包括两个方面的要求:一方面是指设备在正常运行过程中对所在环境产生的电磁干扰不能超过一定的限值;另一方面是指器具对所在环境中存在的电磁干扰具有一定程度的抗扰度,即电磁敏感性。
电磁兼容实验室(emc实验室)的建设特点是投资规模大、技术含量高、专业性强,其复杂程度较其他实验室项目建设高出很多,而面对动辄数百万、上千万的投资和设备厂商的众说纷纭,无疑加大了用户的选择难度和投资风险,更有甚者,实验室建成之后留下后遗症,给今后的测试工作留下难以弥补的技术缺陷。
因此,系统的、专业的电磁兼容实验室技术将最大限度帮助您建设好一个专业的电磁兼容试验室。
电磁兼容实验室设计及建设内容包括:
1、电磁兼容实验室建设目标的确定
2、电磁兼容实验室建设的技术方案
3、电磁兼容实验室建设招标
4、电磁兼容实验室建造监理
5、电磁兼容实验室完工验收
6、电磁兼容实验室运行维护
7、建立电磁兼容实验室的其它工作
安徽人和环境科技有限公司凭借自身多年来承建了多项实验室项目积累的丰富的、系统的技术和经验,受到了各界好评,服务众多客户。
emc实验室首选人和净化。
电力系统EMC实验室的建设电磁兼容(E M C)的含义是:电气和电子设备在它们所处的电磁环境中能正常工作,且不对该环境中任何其他事物构成不能承受的电磁干扰的能力。
随着电气和电子技术的发展,电磁兼容问题已经成为世界各国普遍关注的问题。
电力系统内电气和电子设备集中,电磁环境复杂,在正常和异常运行状态下都会产生或出现各种电磁干扰,如开关操作、短路故障等的暂态过程;高电压、大电流导线或设备附近的电场和磁场;射频电磁辐射;雷电;静电放电;供电网的电压波动、电压突降和中断;谐波;电子设备的工作信号和噪声等。
在电力系统中运行的自动化设备是电磁干扰的敏感者。
以微电子技术和计算机技术为基础的二次弱电设备,如继电保护、自动控制、远动和通信装置等在电力系统中广泛使用,它们的灵敏度高,且与强电设备靠近,很容易受到干扰。
在我国电力系统中,由于开关操作、雷电、辐射电磁场、工频磁场等原因引起的干扰事件屡有发生,结果造成保护误动,自动化设备不能正常工作,甚至造成元件或设备损坏。
随着电力系统的发展,电网容量增大,电压等级提高,电网结构更复杂,对自动化的程度和继电保护与自动化系统的灵敏度与可靠性要求更高;另一方面,由于高压电器设备制造技术、信息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进步,传统的一、二次设备的结构和布局正在发生变化,它们的发展趋向是小型紧凑化、集成组合化和智能化.如集继电保护、监控和通信功能于一体的分散式变电站综合自动化设备;集电子控制、监视甚至保护为一体的高压智能开关;SF6封闭式开关设备(GIS);将高压断路器、隔离开关、接地开关、电流和电压互感器等单个元件有机地组合在一起的紧凑组合型户外开关设备等都在发展中。
控制和保护等二次设备会由原来各种环境条件都较好的控制室移置到开阔场或离一次设备很近的地方,甚至强电、弱电设备组合为一体,电磁环境恶化,电磁兼容问题更加突出。
电力系统如果不妥善解决电磁兼容问题,不但要威胁安全可靠生产,也不利于新技术的采用,影响电力系统的发展。
用于高校的电磁兼容(EMC)实验室的组建方案
伍东
【期刊名称】《贵阳金筑大学学报》
【年(卷),期】2004(000)004
【摘要】随着科技的发展,我国要参与世界技术市场的竞争,进出口的电子产品都必须通过EMC检验。
因此,我国政府和相关部门越来越关注EMC问题,不断制定有关的强制性标准。
各部门和军队中也都开始研究并建立了不同规模的EMC 实验室和检测中心。
高校是一个从事教学和科研、培养专门人才的领域。
相关专业的设置,特别是专业实验室的建设,已是高校当前的大事。
文章就如何组建用于普通高校的电磁兼容(EMC)实验室,提出具体的组建方案,对今后的实验室建设将起一定的指导作用。
【总页数】5页(P85-89)
【作者】伍东
【作者单位】贵阳金筑大学计算机科学系贵州贵阳550005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642
【相关文献】
1.聚焦热点产业开创EMC检测新平台——上海市计量测试技术研究院电磁兼容实验室 [J],
2.电力设备EMC测试的实验室设计思路——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电磁兼容实验室
[J],
3.汽车电子电磁兼容测试应对新挑战——访上海机动车检测认证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汽车电子电器(EMC)检测研究实验室副主任顾海雷先生 [J], ;
4.面向新能源车的电磁兼容技术服务平台——中国北方车辆研究所测试中心EMC 实验室 [J],
5.新兴EMC检测业务保障国家重点领域的发展--上海电器设备检测所电磁兼容实验室 [J],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