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质混合料组成设计(图解法)教学设计.
- 格式:docx
- 大小:235.48 KB
- 文档页数:4
教案题目:矿质混合料组成设计(图解法)课程类型: 新授理论课授课方法: 理论讲授加任务驱动所属课程:土木工程材料试验与检测适用对象: 高职工程造价专业学生2014年11月第二十五讲矿质混合料组成设计(图解法)【教学过程】学生已经学习了试算法确定矿质混合料组成,但试算法计算过程比较复杂,在实际工程中应用不多,所以本次课为学生讲授工程中常用的图解法,使学生学有所用。
一、问题导入试算法确定矿质混合料组成的计算过程及其学习难点是什么?1.教学设计:这部分主要是为了让学生对上次课内容进行回顾和整理,通过这个问题及时了解学生对知识掌握的程度,为本次课的讲解提供相应的参考,同时也以此引出本次课的内容。
二、图解法确定矿质混合料的组成(适合于3种以上多种集料的组成设计)1.教学设计:这部分内容相对比较简单有趣,主要是学会如何根据工程实际进行绘图,所以这部分首先由教师按PPT课件进行讲解,并在黑板上进行实际绘图,指导绘图过程中应注意的事项,学生自己在课堂上进行练习,理解“相叠等分”、“相接连分”、“相间平分”的意思,最后以小组的形式进行讲解。
2.教学内容:讲解绘图步骤及不同实际工程的图表处理方法这部分是本次课的教学重点,主要包括三方面的内容:横、纵轴的确定,各筛孔径位置的确定,各集料用量的比例确定。
(1)横、纵轴的确定这部分学生需要知道纵轴为通过百分率,通常取10cm,横轴为筛孔尺寸,通常取15cm,围成一矩形框图,如下图(2)各筛孔径位置的确定图1 图解法确定级配曲线坐标图以级配范围的中值在纵轴上确定出各纵坐标点(0~100%),从各纵坐标点引出水平线与对角线OO′相交。
最后从交点做垂线与横坐标相交,其交点即为各筛孔径的位置。
(3)各集料用量的比例确定这部分知识比较难,由于单一集料的级配不同,两种相邻集料的级配曲线可能出现重叠、衔接和分离三种情况,所以需要根据不同情况采用做图法确定各集料的用量比例对于这三种不同情况主要将其概括为:“相叠等分”、“相接连分”、“相间平分”,教师讲授每种情况下绘图的方法,学习体会其含义。
2.试验仪器——容量瓶(500mL)说明两点:浸泡24h ,目的是让试样充分吸水,排除气泡,即开口孔隙中充满水,所以测的是表观密度;(2)称量水+试样+容量瓶的总质量和称量水+容量瓶的总质量时,严格保证水面的弯液面下缘与瓶颈刻度线齐平。
第四节细集料试验检测(1)表观相对密度计算公式采用水的密度计算: 采用水温修正系数计算:2.仪器设备——饱和面干试模4.试验步骤说明:纯粹的容量瓶只能测定细集料的表观密度,试验过程中只有3个质量数据。
而增加一个坍落筒,可以人工制造细集料的饱和面干状态,试验过程中则有4个质量数据,即增加了饱和面干试样质量的计算既可以算出表观密度,又可以算出毛体积密度第四节细集料试验检测用坍落筒制造饱和面干试样称取饱和面干试样约300g (m 3)称水+容量瓶+试样总质量(m 2)称水+容量瓶总质量(m 1)倒出试样烘干,称重(m 0)(1)(2)(3)(4)说明:第一个公式,即表观密度计算公式与容量瓶法完全一样,就是容量瓶法。
本试验由于增加了试样的饱和面干状态的试样,才有了后面计算公式,即表干密度、毛体积密度以及吸水率。
致,否则会影响装填的紧密效果,即密度。
、细集料含泥量试验(筛洗法)(1)本方法仅用于测定天然砂中泥和粘土的含量。
本方法不适用于人工砂、成分较多的细集料。
(2)对于天然砂,可以把所有做是泥。
国标《建设用砂》和《公路工程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都是这样规定的。
细集料试验检测(5)计算公式在,即细集料的洁净程度。
试验结束,统计加入亚甲蓝溶液总量5.计算(2)机械振荡器:使试筒产生横向的直4.试验步骤第四节细集料试验检测冲洗液加入试筒100mm刻度线120g试样加入试筒冲洗液冲洗并灌注380mm刻度线静置20min测量絮状物高度h1和沉淀物高度h2计算砂当量SE=h2÷h15.计算与读数示意图土的级配要求:集料规格要求:集料规格要求:级配类型和级配曲线矿质混合料组成设计•在矿料颗粒分布的整个区间里,从中间剔除一个或连续几个粒级,形成一种不连续的级配间断级配第五节矿质混合料组成设计第五节矿质混合料组成设计(2)图解法①绘制坐标框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