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语文阅读周周练(11)
- 格式:ppt
- 大小:2.04 MB
- 文档页数:14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阅读题精选(附答案)学校姓名座位号一.现代文阅读(一)(新华社长江前线22日22时电)①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从1000余华里的战线上,冲破敌阵,横渡长江。
②西起九江(不含),东至江阴,均是人民解放军的渡江区域。
③20日夜起,长江北岸人民解放军中路军首先突破安庆、芜湖线,渡至繁昌、铜陵、青阳、荻港、鲁港地区,24小时内即飞渡过30万人。
④21日下午五时起,我西路军开始渡江,地点在九江、安庆段。
⑤至发电时止,该路35万人民解放军已渡过2/3,余部23日可渡完。
⑥这一路现已占领贵池、殷家汇、东流、至德、彭泽之线的广大南岸阵地,正向南扩展中。
⑦和中路军所遇敌情一样,我西路军当面之敌亦纷纷溃退,毫无斗志,我军所遇之抵抗,甚为微弱。
⑧此种情况,一方面由于人民解放军英勇善战,锐不可当;另一方面,这和国民党反动派拒绝签订和平协定,有很大关系。
⑨国民党的广大官兵一致希望和平,不想再打了,听见南京拒绝和平,都很泄气。
⑩战犯汤恩伯21日到芜湖督战,不起丝毫作用。
(11)汤恩伯认为南京江阴段防线是很巩固的,弱点只存在于南京九江一线。
(12)不料正是汤恩伯到芜湖的那一天,东面防线又被我军突破了。
(13)我东路35万大军与西路同日同时发起渡江作战。
(14)所有预定计划,都已实现。
(15)至发电时止,我东路各军已大部渡过南岸,余部23日可以渡完。
(16)此处敌军抵抗较为顽强,然在21日下午至22日下午的整天激战中,我已歼灭及击溃一切抵抗之敌,占领扬中、镇江、江阴诸县的广大地区,并控制江阴要塞,封锁长江。
(17)我军前锋,业已②切断镇江无锡段铁路线。
1.这则消息的“电头”是________,“导语”部分是第________句(只填序号)。
主体部分是第________句。
导语中揭示我军所向披靡、战绩辉煌的词语是________。
主体部分中记录我军节节胜利的史实的一个四字成语是:________。
2.第⑤句能否改为:“现在,该路35万人民解放军已渡过多一半,剩下的23日可渡完。
初二语文周周练(11)一、积累与运用。
(21分)同学们分享了在网络上浏览到的一则材料,请你完成相关任务。
(10分)①浩hàn()的宇宙群星璀璨,但也有很多星chén()隐没在茫茫黑暗中。
②邓清明,今年55岁,是首批现役航天员中唯一一个没有执行过飞天任务的人。
③23年前,包括他在内的14名飞行员经过层层筛选、严格选拔,成为我国首批航天员。
④从具备独立执行载.()人航天飞行任务能力起,神舟九号、神舟十号、神舟十一号、神舟十二号……⑤邓清明以出色表现多次入选飞行乘组,却总是以毫lí()之差与飞天梦擦肩而过。
⑥作为一名备份航天员,他离太空如此之近,却离圆梦如此之远()⑦尽管如此,邓清明始终坚持完成和主份同样数量、同样标准的训练,因为在他眼里,“无论是主份还是备份,都是航天员的本分”。
1.根据拼音写汉字,给加点字注音。
(4分)2.把下面的句子放入语段,最恰当的位置是(2分)()在英雄辈出的宇航员中,他是一位默默无闻却毫不逊色的传奇人物。
A.①和②之间B.②和③之间C.③和④之间D.④和⑤之间3.下列对语段中句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①句内容与全段介绍英雄人物邓清明的主题不一致。
B.①句中“浩hàn”“很多”都是定语。
C.②句的“邓清明”是主语,“是”是谓语中心语,“人”是宾语中心语。
D.③句的主干是“飞行员成为航天员”。
4.从语气的角度思考,给第⑥句结尾添加一个标点并说明理由。
(2分)5.根据提示填写课文原句。
(6分)①无可奈何花落去,。
②,绿水逶迤。
③争渡,争渡,。
④征于色,发于声,。
⑤“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
一个人担当大任之前,如孟子在《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中所说:“必先苦其心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空乏其身。
”目的是让其经受磨练,增长才干。
6.综合性学习。
(5分)互联网时代让朱自清的经典散文《背影》以另一种形式传递得更远,感动了更多的读者。
第二周第一单元2~5课——人教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周周练(含答案解析)第二周第一单元2~5课——2023-2024学年人教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周周练1.下列加粗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A.颁发(bān)渗透(shèn)授奖(shòu)钞票(chāo)B.遗嘱(shǔ)巨额(é)粉碎(suì)硬币(bì)C.仲裁(cái)挪威(nuó)投资(zī)利息(xī)D.拨款(bō)吞食(tūn)安慰(wèi)采纳(nà)2.给下列句子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①有些人花大把钱买运动装备,坚持不了几天就放弃了。
②我们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可以快走,可以慢跑,可以走跑结合,亦可以随时停下来休息。
③专家建议,运动可以从跑步开始,经济实惠又简单易行。
④说起运动方式的选择,那也是有学问的。
⑤处于起步阶段的我们要选择什么样的运动方式呢?⑥有些人用力过猛,剧烈运动后腰酸腿疼,就偃旗息鼓了。
A.⑤③④⑥①②B.④①⑥⑤③②C.④⑤⑥①③②D.⑤④②①⑥③3.下列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评价艺术作品是否优秀不能仅凭流量多这一标准,内容品质、价值含量、美誉度等更应该成为评价机制的主要内容。
(将“流量多"改为“流量多少”)B.这次朗诵经典文学作品比赛规定每位参赛者朗诵的时间不超过8分钟左右。
(删除“左右")C.中国男子跳水队是中国体育军团的王牌之师,也是世界男子跳水队伍中最为强大的一支,因此屡次在世界大赛中斩金夺银。
(去掉“因此”)D.为了提高复习效率,李宏同学采取了一系列诸如画知识结构图、错题归类、典型例题反复做。
(去掉“一系列"或“诸如”)4.下列句子中的标点符号运用有误的一项是( )A.“刀尖上的舞蹈"就要开始了,现场所有的人都捏着一把汗。
B.我梦见了那条熟悉的大街,像我当时一样人小的孩子们,在街上奔跑、嬉闹,他们的笑脸显得格外好看……C.“新一代人工智能技术与5G网络的结合,会让以前觉得难以实现的事情变得简单。
2021-2021学年上期城东中学八年级语文第11周周练一、默写。
〔 10分〕〔7〕古诗中有许多描写“月亮〞的句子,写出其中连续的两句:二、阅读下面语段。
〔10分〕〔一〕日前,理工大学将体育综合测试纳入期末考试成绩,长跑、仰卧起坐等多项考核HY进步,结果遭到学生〔A 报怨 B 抱怨〕。
一时的怕累,结果可能是长久的负担。
有研究显示,良好的身体素质与duàn炼习惯,主要成型于青少年时代。
否那么,步入职场后,多少人大腹便便、亚安康,也只能无奈地胖下去。
这也是为什么校园体育在各国颇受青睐的原因。
在HY的大中院校,枯〔A 燥 B 躁〕的马拉松却总受到热捧;而在英国的伊顿公学,学生甚至被要求每天下午全练体育。
如此获益终身的好事,国内的大学生缘何不买账?分析个中阻力,并没有升学考试的因素,更多还是一种精神力量的疲软。
对此,有论者指出,中国体育的本质功能,仍被局限在“增强体质,增进安康〞这样一个单纯的生物学观点。
长跑等锻炼很容易被视为个HY 体之私事,结果很可能就只被当做一种任务,应付了事。
由是而言,唯有改变浮〔A 躁 B 燥〕的功利心,才能让体育回归培育完善的社会公民的“马拉松精神〞。
当然,“没有一口吃成的胖子〞,HY者也须构建起“积一时之跬步,臻千里之遥程〞的渐进思维。
改变高考指挥棒,只是第一步,按照三中HY的HY要求,“强化体育课和课外锻炼〞,逐步唤醒全民健身健心的意识,激发社会拼搏向上的动能,方为治本的良策。
1.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或者者给加点的字注音。
〔4分〕2.根据语境,在下面横线处选择正确的字词〔填字母即可〕。
〔3分〕(2)在HY的大中院校,枯〔A 燥 B 躁〕的马拉松却总受到热捧。
(3)由是而言,唯有改变浮〔A 躁 B 燥〕的功利心。
3.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请将正确的句子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3分〕这也是为什么校园体育在各国颇受青睐的原因。
三、名著片段。
(10分)青春的活力占了上风。
八年级(上)语文周末作业及答案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书写1.请将下面句子准确、规范、美观地书写在米字格中。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二、默写2.(1)《关雎》中统摄全诗的句子是:______,______。
(2)《关雎》中以“______,______”将主人公长夜无眠、思绪万千以至难耐的相思之苦,形象深刻地表现出来。
3.(1)作者描写小石潭周围树木青葱的句子是:______(2)文中侧面描写水清澈透明的语句:______(3)写潭中游鱼动静相宜、灵活有趣的语句:______(4)作者描写小石潭凄清的气氛的句子是:______。
4.(1)参差荇菜,左右采之。
窈窕淑女,__________。
(《关雎》)(2)谁见幽人独往来,________________。
(苏轼《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3)《小石潭记》中不仅高度概括了潭中环境清幽的特点,也含蓄地表达了作者忧伤、悲凉的心境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5)送别诗在中国古代诗词中占有很大的比例,不少诗句至今仍被人们广为传诵。
王勃在《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表明不要因为离别而泣别的两句诗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李白在《送友人》中运用了对偶、比喻的修辞手法,表达了诗人与友人离别时的难舍难分的诗是_________,_________。
5.(1)求之不得,。
(《关雎》)(2),胡为乎泥中?(《式微》)(3)《子衿》中表达了抒情主人公痴迷地思念心中的恋人,沉醉于恋人青绿的衣襟的诗句是:“,。
”(4)《桃花源记》中写出桃源人幸福生活的句子是“,”。
(5)把《蒹葭》第二节默写完整。
蒹葭萋萋,白露未晞。
所谓伊人,在水之湄。
,。
,。
三、填空题6.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答。
在每一丝曙光破晓之前,一定是快要窒①息的漫长黑夜;在每一次荣光到来之前,一定有太多狼狈的时刻,被看不起的日子;在每一个山顶峰巅,总有贝壳;每一片浩hàn②的沧海,都是过去的桑田;在每一次欢呼声中,总甲(A凝聚B凝练)着汗水;在获得每一块奖牌之前,总要乙(A接受B接纳)数不清的考验。
新课练11 散文阅读新课练11 散文阅读一、课内阅读背影(节选)朱自清我们过了江,进了车站。
我买票,他忙着照看行李。
行李太多了,得向脚夫行些小费,才可过去。
他便又忙着和他们讲价钱。
我那时真是聪明过分,总觉他说话不大漂亮,非自己插嘴不可。
但他终于讲定了价钱;就送我上车。
他给我拣定了靠车门的一张椅子;我将他给我做的紫毛大衣铺好坐位。
他嘱我路上小心,夜里警醒些,不要受凉。
又嘱托茶房好好照应我。
我心里暗笑他的迂;他们只认得钱,托他们直是白托!而且我这样大年纪的人,难道还不能料理自己么?唉,我现在想想,那时真是太聪明了!我说道,“爸爸,你走吧。
”他望车外看了看,说,“我买几个橘子去。
你就在此地,不要走动。
”我看那边月台的栅栏外有几个卖东西的等着顾客。
走到那边月台,须穿过铁道,须跳下去又爬上去。
父亲是一个胖子,走过去自然要费事些。
我本来要去的,他不肯,只好让他去。
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难。
可是他穿过铁道,要爬上那边月台,就不容易了。
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
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
我赶紧拭干了泪,怕他看见,也怕别人看见。
我再向外看时,他已抱了朱红的橘子望回走了。
过铁道时,他先将橘子散放在地上,自己慢慢爬下,再抱起橘子走。
到这边时,我赶紧去搀他。
他和我走到车上,将橘子一股脑儿放在我的皮大衣上。
于是扑扑衣上的泥土,心里很轻松似的,过一会说,“我走了;到那边来信!”我望着他走出去。
他走了几步,回过头看见我,说,“进去吧,里边没人。
”等他的背影混入来来往往的人里,再找不着了,我便进来坐下,我的眼泪又来了。
近几年来,父亲和我都是东奔西走,家中光景是一日不如一日。
他少年出外谋生,独力支持,做了许多大事。
那知老境却如此颓唐!他触目伤怀,自然情不能自已。
情郁于中,自然要发之于外;家庭琐屑便往往触他之怒。
八年级语文〔上册〕周周练〔十一〕【X进中举】【选举风波】【山米与白鹤】班级某某座号【聚沙成塔】」、根底1.如下加点字注音全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徕(1①贿赂(hu 1)忌讳(we i)陌生(m o)尴尬(ji e)B.倚墙(y !)发酵(xi co)推存(ji c)双肘(zh豢养(qu cn)溢(y 1)偏瘫(t m)内疚(ji u)嗓音(s an g)瞥见(pi e)D.吆喝(y e)提兜(d cu)巾帼(g u 0应酬(zhdu)阿谀(y⑪2.如下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有误的两项是()〔〕“火箭"纪录,不到15岁的他蹿红,面对突如其来的巨大关注,他泰然处之。
B. 人们钦佩他职业精神的同时,更为他的安危耿耿于■怀...。
C. 2012年11月,第四届“钻石杯'’龙星战日前战罢4轮,7名“小豹子辈'‘棋手晋级八强。
中国围棋青春似火,咄咄逼人。
无动于衷,以窝藏罪被判处有期徒刑六个月。
E. 下决心不再玩网络游戏的程先生,却鬼使神差地向某网络游戏供给商的账户充值了16 000丿元。
F. 既然人家知道了你的秘密,那要做手脚了如指掌。
3. 如下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为哪一项〔〕A. 大型文化传承节目《中国成语大会》受到媒体的广泛关注,掀起了一股追捧传统文化的热潮。
B. 我市以“蓝天白云、繁星闪烁"作为环保目标,努力改善环境质量,保存我们赖以生活的共同家园。
C. 调查结果显示,近90%左右使用过空中无线网络服务的乘客愿意牺牲舒适的座位,来换取无线网络服务。
D. 《新华字典》自1953年起,历经10余次大规模上百名专家学者的修订,成为迄今为止世界出版史上发行量最高的字典。
4. 下面是一段青春励志宣言,请你仿照加点局部,将后面的句子补充完整。
青春的岁月不会一帆风顺。
或许青春的道路常遇荆棘.,但我们有足够的信心开拓自己的人生之路;或许青春的天空时有阴霾.,但我们有足够的勇气追求.自己的.一片蓝天. ;或许青春的,但我们。
八年级语文上学期周周练试题及答案学校考查的出发点是测试学生的基础知识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由这一出发点可以繁衍出成千上万套试卷习题,下面是整理的八年级语文周周练试题及答案,希望能帮助你们。
1.选择下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 ( )A.禁锢(gù) 诘责(jí) 文绉绉(zhōu) B.胡髭(zì) 黝黑(yǒu) 一绺绺(lǚ )C.解剖(pōu) 畸形(qí) 诱惑(yòu) D.滞留(zhì) 粲然(càn) 庶祖母(shù)2.下列成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器宇轩昂鹤立鸡群肖声匿迹 B. 成群结队美其名曰文质彬彬C. 诚惶诚恐粗制乱造藏污纳诟D. 暗然失色不可名状美不胜收3.下列句子加点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 在繁华的商业大街上,观光购物的人济济一堂,笑容满面。
B. 体育考试时,李明考试成绩优秀,无独有偶,王新也获得了优秀。
C. 领导干部要对人民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切实负起责任,决不允许马虎从事,敷衍塞责,玩忽职守。
D. 谈起互联网,这孩子竟然说得头头是道,左右逢源,就连在场的专家也惊叹不已。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能否推进素质教育是保证青少年健康成长的条件之一。
B.学校新的领导班子健全并建立了一整套班级管理制度。
C.这次会议规定每一位发言者的发言时间最多不能超过30分钟。
D.湛江的亚热带城市风光迷人,还有那丰富味美的海鲜也吸引着大量的游客。
5.考考你:“我做的往往是诸葛亮、刘备一类的文角儿;”诸葛亮、刘备是_____ 里的人物,你知道有关他们的成语或典故吗!试写出两个:、。
6.仿写句子。
友谊是滋味甘醇的美酒,让人回味无穷。
家是_________ _ ___,让人___ _____。
(一)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问题。
(甲)中国是弱国,所以中国人① 是低能儿,分数在六十分以上,便不是自己的能力了:也无怪他们疑惑。
2016-2017学年上学期八年级语文(第11周)组合阅读【诗词鉴赏】阅读下面一首诗歌,完成1~3题。
钱塘湖春行〔唐〕白居易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1.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这两句诗中的“”字和“”字生动有趣地写出了早春给自然界带来的生机和活力。
2.诗歌第二联中“几处”“谁家”用得极其精妙,换作“处处”“家家”就没有这种效果。
联系全诗,说说理由。
3. 下面对这首诗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这首诗描写了杭州西湖的春色,令人目迷神驰。
B. 诗人不是一般的写景,更是写出了早春的特有景物,“早莺”“暖树”“春泥”“浅草”让人感受到早春的气息。
C.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一句展现了鲜花盛开、姹紫嫣红、草长莺飞的壮丽景色,这些特有的景物令人眼花缭乱。
D. “最爱”二字直接表达了诗人的喜悦情感,“行不足”是因为看不足,说明诗人流连忘返,完全陶醉在这美好的湖光山色之中了。
【文言文阅读】【甲】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
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
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
⑴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苏轼《记承天寺夜游》)【乙】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
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
是日,更定矣,余拏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
⑵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
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
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
余强饮三大白而别。
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
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张岱《湖心亭看雪》)4.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念.无与为乐者(想念,思念)B.相.与.步于中庭(一同,共同)C.与余舟一芥.(小草)D.余强饮三大白..而别(大酒杯)5.下面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甲文寥寥数语描绘了月夜小景,语言凝练而又意味深长。
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11课《短文二篇》同步练习(含解析)11 短文二篇同步练习一、积累运用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 )A.盖竹柏影也盖以诱敌B.念无与为乐者相与步于中庭C.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D.夕日欲颓实是欲界之仙都2.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
(1)夕日欲颓( )(2)沉鳞竞跃( )(3)念无与为乐者( )(4)庭下如积水空明( )(5)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3.下列加点词不属于词类活用的一项是( )A.每至晴初霜旦B.横柯上蔽C.互相轩邈D.山川之美,古来共谈4. 下列加点词的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未复有能与其奇者念无与为乐者B.自康乐以来可以调素琴,阅金经C.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但当涉猎,见往事耳D.实是欲界之仙都孔子云:何陋之有?5. 根据提示默写课文中的句子。
(1)《答谢中书书》中展现晨昏变化之美的句子是“ ”。
(2)《记承天寺夜游》中表现月光澄澈的句子是“ ”。
(3)《记承天寺夜游》的主旨句是“ ”。
6. 填空。
(1)《三峡》一文中,用四字句分别描写了山、水的特点——“略无阙处”“隐天蔽日”“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等,与《答谢中书书》中的“ ,”有异曲同工之妙。
(2)《答谢中书书》一文中总领全文的句子是“ ,”;感叹世人追逐功名、无暇欣赏奇丽的山水,从而曲折地体现清高的句子是“ ,”。
(3)《记承天寺夜游》中点明主旨的句子是“ ??”。
7. 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A. 《答谢中书书》的陶弘景,字通明,自号华阳隐居,南宋思想家,有《陶隐居集》。
B. 《答谢中书书》题目中的第二个“书”即书信,书信在古代又叫“尺牍”“札翰”等,是一种应用性文体,多记事陈情。
C. 《记承天寺夜游》的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著名文学家,与父苏洵、弟苏辙并称“三苏”,他们三人均在“唐宋八大家”之列。
D. 记是古代的一种文体,常通过记事、记物、写景、记人来表达的感情或见解。
卜人入州八九几市潮王学校八年级语文周周练一、积累运用1.以下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A.愠怒〔yùn〕焦灼〔zhuó〕褴褛(lǒu)万籁俱寂(lài)B.募集(mù)奔丧(sàng)逶迤(wēi)循循善诱(xún)C.打颤(chàn)踉跄〔niàng〕吮吸(yǔn)鳞次栉比(zhì)D.风行(mǐ)蹊跷(qiāo)踌躇(chú)辗转反侧(zhǎn)2、以下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为哪一项哪一项〔〕A.这家化工厂排出大量废气和噪声,周边居民对此意见很大,纷纷打到环保部门投诉。
B.扬剧名家高秀英从小就入扬剧班社学艺,扬剧对她一点也不生疏。
C.真正地亲近自然,融入自然,这样,我们的情感就会更加丰富,我们的生活就会更加美妙。
D.通过开展“创立全国文明城〞活动,使我环境卫生状况有了很大改变。
3、以下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哪一项〔〕A.你不要再故弄玄虚了,快把实情告诉我吧。
B.张老师眼睛一瞪,教室里立即万籁俱寂,谁也不说话,等着听他的批评。
C.这个女生受了一点委屈就饮泣吞声,真叫人受不了。
D.爸爸为了这个家,整天在外辛苦工作,花天酒地,我一定要好好学习,报答爸爸。
4.给以下句子排序,最恰当的一项为哪一项哪一项〔〕①光洒在身上时,它更坚决了心中的信念--要开出:一朵鲜艳的花。
②不久,它从泥土里探出了小脑袋,渐渐地,种子变成了嫩芽。
③从此,它变得沉默,只有它知道它在努力,它在默默地汲取土壤中的养料。
④虽然它经受着黑暗的恐惧,暴雨的侵袭,但是它仍然努力地生长着。
⑤种子在这块土地上的生活并不那么顺利,周围的各种杂草都嘲笑它,排斥它,认为它只是一粒平凡的种子。
A.①⑤②③④B.①③②⑤④C.⑤③④②①D.⑤④②③①5.以下文学常识及课文内容的表述,有错误的一项为哪一项哪一项〔〕A.枣核作者是萧乾,最后一课作者是都德,法国小说家。
第五周第三单元11~12——2023-2024学年人教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周周练考查范围:第三单元11~121.下列句子中加粗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A.水中藻、荇(xìng)交横(héng),盖竹柏影也。
B.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yǔ)其奇(qí)者。
C.怀民亦未寝(qǐn),相(xiāng)与步于中庭。
D.晓雾将歇(xiē),猿鸟乱鸣;夕日欲颓(tuí),沉鳞竞跃。
2.下列语句朗读节奏停顿不正确的一项是( )A.水中藻、荇/交横B.实是/欲界之仙都C.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D.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3.下列句子有语病的一项是( )A.孩子无不希望得到父母的褒奖,这对其自尊心的培养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B.今年判阅语文微写作的老师要求必须读过《红楼梦》《老人与海》等原著。
C.南方科技大学校园开放日16日举行,来自多个省市的近千名考生和家长冒雨前来。
D.英国的莎士比亚、狄更斯等世界级文豪对中国文坛有着深远的影响。
4.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A.《答谢中书书》的作者陶弘景,字通明,号华阳隐居,南宋思想家,著有《陶隐居集》。
B.《答谢中书书》中的第二个“书”即书信,古人的书信又叫“尺牍”或“信札”,是一种应用性文体,多记事陈情。
C.《记承天寺夜游》的作者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著名文学家,与父苏洵、弟苏辙并称“三苏”,均在“唐宋八大家”之列。
D.记是古代的一种文体。
主要记载事物,并通过记事、记物、写景、记人来表达作者的感情或见解,借景抒情,托物言志。
5.下列句中加粗词没有词类活用现象的一项是( )A.有时见日B.猛浪若奔C.横柯上蔽D.互相轩邈6.下列句子中加粗词的意思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A.奇山异水,天下独绝猿则百叫无绝B.水皆缥碧,千丈见底疏条交映,有时见日C.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猿则百叫无绝D.负势竞上,互相轩邈横柯上蔽,在昼犹昏7.下面句子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A.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B.蝉则千转不穷C.两岸连山,略无阙处D.从流飘荡,任意东西8.下列对《与朱元思书》的理解和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A.“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大处着笔,勾勒出富春江这幅山水画卷的整体气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