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为网络技术培训教材67页PPT
- 格式:ppt
- 大小:3.50 MB
- 文档页数:67
第一部分路由器第1章VRP 总体介绍VRP(Versatile Routing Platform,通用路由平台)是华为公司数据通信产品的通用网络操作系统平台,它以IP 业务为核心,实现组件化的体系结构,拥有多达400 项以上的特性。
在提供丰富功能特性的同时,提供基于应用的可裁剪能力和可伸缩能力。
VRP 以TCP/IP 协议栈为核心,在操作系统中集成了路由、组播、QoS、VPN、安全和IP 语音等数据通信要件,并以IP TurboEngine 技术为网络设备提供了出色的数据转发能力。
VRP 是华为公司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网络操作系统,可以运行在多种硬件平台之上并拥有一致的网络界面、用户界面和管理界面,为用户提供了灵活丰富的应用解决方案。
同时VRP 是一个持续发展的平台,可以最大程度地保护用户投资。
注意:需要指出,本手册描述的是应用于华为公司Quidway 系列中低端路由器的VRP1.7 系统软件台的特性和功能。
在正文中,除非特别说明,否则VRP即指代VRP1.7 这个具体的软件版本,用户确保所使用VRP 软件与本手册所描述内容的一致性。
此外,本手册中所描述的特性规格可能随产品的升级而发生改变,请直接从.huawei.网站上索取。
第2章VRP 用户接口2.1 搭建配置环境VRP 支持用户进行本地与远程配置,可通过以下几种方法搭建配置环境:2.1.1 通过Console 口搭建本地配置环境微机串口与路由器的Console 口(配置口)相连,可搭建本地配置环境。
第一步:通过Console 口搭建本地配置环境,只需将微机串口通过标准RS232电缆与路由器的Console 口连接。
如下图所示:第二步:在微机上运行超极终端如Windows 9X 的Hyperterm(超级终端)等,建立新连接,选择实际连接时使用的微机上的RS-232 串口,设置终端通信参数为9600 波特、8 位数据位、1 位停止位、无校验、无流控。
料contents •华为技术概述•华为网络设备培训•华为服务器与存储培训•华为操作系统与软件开发培训•华为5G技术培训•华为物联网技术培训目录华为技术概述01CATALOGUE华为成立初期,主要专注于通信设备的研发和生产,通过技术创新和产品质量赢得了市场认可。
早期阶段随着业务的发展,华为开始涉足更多领域,包括移动通信、固定通信、光网络等,逐渐形成了全方位的技术布局。
拓展阶段华为积极推进全球化战略,加强与国际通信行业的合作和交流,不断提升自身技术水平和国际竞争力。
全球化阶段华为技术发展历程研发投入创新能力产品质量知识产权华为技术核心优势华为高度重视技术研发,每年投入大量资金用于研发创新,保持技术领先地位。
华为注重产品质量和可靠性,通过严格的质量控制和测试流程,确保产品的稳定性和长期运行能力。
华为拥有强大的研发团队和创新能力,能够快速响应市场需求,推出具有竞争力的新产品和解决方案。
华为拥有众多自主知识产权和核心技术,为公司的长期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华为在全球通信设备市场占有重要地位,市场份额持续扩大,成为全球领先的通信设备供应商之一。
市场份额华为与全球众多运营商、企业和政府机构建立了广泛的合作关系,共同推动通信技术的发展和应用。
国际合作华为的品牌影响力不断提升,成为全球知名的科技企业之一,赢得了广泛的赞誉和认可。
品牌影响力华为积极参与国际通信技术标准的制定和推广工作,为全球通信行业的规范化和标准化做出了重要贡献。
技术标准制定华为技术在全球市场地位华为网络设备培训02CATALOGUE介绍交换机的基本工作原理,包括二层交换机和三层交换机的区别与应用场景。
交换机工作原理与类型路由器工作原理与配置VLAN 划分与配置交换机与路由器组合应用详细阐述路由器的工作原理,包括路由表、路由协议等,并介绍基本配置方法。
讲解VLAN (虚拟局域网)的划分目的、方法及配置步骤,提高网络隔离性和安全性。
通过实例介绍交换机与路由器的组合应用,实现复杂网络环境的搭建与管理。
课程 BA000007 以太网技术ISSUE1.0Huawei Technologies目录课程说明 (1)课程介绍 (1)课程目标 (1)第1章概述 (2)1.1 以太网技术起源 (2)1.2 以太网的设计目标 (3)1.3 以太网基本技术 (3)1.3.1半双工CSMA/CD (3)1.3.2 以太网的物理介质 (4)1.3.3 全双工以太网和以太网交换机 (4)1.3.4 以太网的应用 (5)1.4 以太网物理层及相关设备 (6)1.4.1 物理层系列标准 (6)1.4.2 100BASE-TX物理层 (7)1.4.3 自动协商 (8)1.4.4 集线器 (9)1.5 物理层总结 (10)第2章数据链路层 (11)2.1 数据链路层特点 (11)2.2 以太网链路层的分层结构 (11)2.3 MAC子层 (12)2.3.1 半双工MAC子层 (12)2.3.2全双工MAC子层 (13)2.3.3 MAC地址和数据帧的收发 (14)2.4 LLC子层 (15)2.5 以太网数据链路层总结 (17)第3章以太网交换机 (18)3.1 以太网交换机体系结构 (18)3.2 以太网交换机工作过程 (19)第4章 VLAN基本概念 (21)4.1 VLAN的划分方式 (21)4.1.1基于端口的VLAN (21)4.1.2基于MAC地址的VLAN (21)4.2 交换机间链路 (22)4.2.1 802.1Q帧格式 (23)4.2.2 数据帧在不同类型端口之间的转发 (24)4.2.3 VLAN在交换机上的配置 (25)4.3以太网的QoS保证 (25)第5章千兆以太网 (27)5.1 千兆以太网基本概念 (27)5.1.1 8B10B编码 (27)5.1.2 有序集 (27)5.1.3 数据的封装 (28)5.2 千兆以太网自动协商内容 (29)5.2.1双工模式 (29)5.2.2流量控制 (29)5.2.3 运行速率 (30)5.3 千兆以太网自动协商过程 (30)5.3.1 功能编码 (30)5.4 千兆以太网案例分析 (31)第6章二层组播 (33)6.1 二层组播基本概念 (33)6.1.1 组播MAC地址 (33)6.1.2 MAC层数据帧的接收 (34)6.1.3 组播转发表 (34)6.2 二层组播协议 (35)6.2.1 IGMP协议 (35)6.2.2 GMRP协议 (37)6.3 总结 (37)第7章生成树协议 (39)7.1 广播风暴 (39)7.2 生成树协议基本概念 (40)7.2.2 根交换机 (40)7.2.3交换机标识和交换机优先级 (40)7.2.4端口成本和端口优先级 (41)7.2.5根端口 (41)7.2.6指定交换机和指定端口 (41)7.3 生成树协议的运行过程 (42)附录缩略词表 (44)课程说明课程介绍本课程是宽带网络产品工程师培训的公共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