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父亲、树林和鸟(部编版)
- 格式:pptx
- 大小:2.94 MB
- 文档页数:34
部编版三年级上册第22课《父亲、树林和鸟》图文讲解+练习知识点我会写朝cháo(唐朝、朝代、朝前)雾wù(大雾、迷雾、雾蒙蒙)蒙méng(雾蒙蒙、空蒙、蒙蒙细雨)鼻bí(鼻子、鼻腔、鼻孔)总zǒng(总是、总结、汇总)抖dǒu(抖动、发抖、精神抖擞)露lù(露水、露珠、白露)湿shī(湿气、湿地、湿淋淋)吸xī(呼吸、吸烟、吸尘器)猎liè(猎人、打猎、猎物)翅chì(展翅、翅膀、插翅难逃)膀bǎng(翅膀、肩膀、膀大腰圆)重zhòng(沉重、重量、稳重)我会认黎lí(黎明、黎民、黎民百姓)凝níng(凝视、凝神、凝结)畅chàng(舒畅、畅谈、畅所欲言)瞬shùn(一瞬间、转瞬、瞬息万变)多音字朝cháo (朝着)zhāo (朝夕)近义词喜欢一一喜爱幽深一一幽静舒畅一一舒服快活一一快乐惊愕一一惊讶一瞬间一一一刹那反义词喜欢一一讨厌黎明一一黄昏潮湿一一干燥沉重一一轻松理解词语黎明:天刚亮的时候。
幽深:(山水、树林、宫室等)深而幽静。
凝神静气:集中精神,静下心来。
兀立:直立。
热腾腾:形容热气蒸腾的样子。
舒畅:开朗愉快;舒服痛快。
一瞬间:转眼之间,形容极短的时间。
惊愕:吃惊而发愣。
句子解析1.突然,父亲站住了,朝幽深的雾蒙蒙的树林,上上下下地望了又望,用鼻子闻了又闻。
作者抓住父亲的动作描写,“上上下下”“望了又望”“闻了又闻”形象的表现出父亲观察得非常仔细,也说明父亲对树林和鸟十分熟悉,为下文做出铺垫。
2.我茫茫然地望着凝神静气像树一般兀立的父亲。
“像树一般兀立的父亲”运用比喻的手法,把父亲比作直立的树,形象表现出此时一动不动的父亲聚精会神的样子,与我的茫茫然形成对比,突出父亲对鸟的喜爱。
问题归纳1.文中关于“我”没有看到鸟飞、没有听到鸟叫、没有找到动着的叶子、更没有闻到鸟味的几处描写去掉好不好?为什么?不好。
22.父亲、树林和鸟第二课时【课前预习】1.读:读通课文三遍以上。
2.划:把课后要认要写的生字在文中用横线划出,每个拼读三遍。
(多次出现的只划第一处)3.写:参考书后《识字表》、《写字表》和《词语表》,自学本课生字、新词,书空课后田字格中的13个生字(边书空,边给每个生字口头扩词)。
【教学内容】感知全文,体会关键词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主动积累课文优美的语句,完成练习和作业。
【教学目标】1.通过联系生活、拆字法等方式,认识“黎、凝”等5个生字以及“雾蒙蒙”等19个词语;通过观察比较,正确书写“朝”等13个生字。
2.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理解“茫然、宁神静气、舒畅、惊愕”等词语,通过想象体会关键词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主动积累课文中优美的词语。
3.朗读课文,通过人物角色对比体会父亲和作者热爱大自然的情感,激发爱鸟、护鸟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1.通过联系上下文理解“茫然、宁神静气、舒畅、惊愕”等词语,体会关键词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2. 主动积累课文中优美的词语,并做摘抄积累。
【教学难点】1.体会父亲热爱大自然的情感,感受大自然的神奇美妙,体会作者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
【教学用具】教师用具:多媒体课件、大张的生字卡片、词语卡片学生用具:自制小张的生字卡片【教学过程】一、导入1.复习。
听写课文中的生词。
师:用课文中的一句话来告诉我们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情。
(指名回答)2.激疑。
师:上节课我们读懂了父亲是怎样观察的,这节课我们将继续了解父亲、树林和鸟的故事。
设计意图:阅读应该从题目开始,因为题目是文章的窗口,透过题目可以了解到文章的关键信息。
同时,释题也是一个读写结合点,让学生了解作者是如何给课文起一个恰当的题目的,从而达到能给自己习作起一个恰当题目的目的。
二、新授探究一:巩固方法,精读“鸟味”。
1.带着疑问,再读课文。
师:上节课我们用上了想象、找有感受的词语等方法来读文章,仔细看看课后第二题,你能读一读文章第10到15自然段。
类文阅读-22 父亲、树林和鸟九只鸟(节选)冰波老爷爷住在一个山脚下。
有一天,老爷爷推开门,看着门外说:“唉,我多么希望家门口有一片森林啊!”老爷爷开始种树。
可是,他年纪太大了,只种了九棵树,就再也种不动了。
老爷爷说:“()我只种了九棵树,(),我还是希望能看到一片森林。
我得想办法让树能多起来。
”老爷爷找出了家里所有的木板,把它们钉成了九只鸟窝。
然后,把鸟窝安放在每一棵树上。
有一天,飞来了九只小鸟,住进了老爷爷做的鸟窝里。
再过几天,九只小鸟各自又带来了一只小鸟,新来的小鸟也住进了老爷爷做的鸟窝里。
每天早上,十八只小鸟会飞到很远的森林里去找野果子吃。
晚上,十八只小鸟回来了。
它们爱干净,总是把鸟粪拉到窝外面的地上。
鸟粪里面,有野果的种子。
春天的时候,这些野果的种子在地里发芽了。
春风吹呀吹,每颗小芽,都长成了小树苗。
老爷爷多么喜欢这些小树苗啊!夏天的时候,十八只小鸟都有了自己的孩子。
等孩子们会飞的时候,它们会跟着爸爸妈妈飞到很远的森林里去找野果子吃。
(选自《冰波幽默童话系列树上的鞋子》浙江人民美术出版社)1.文中括号里应该填的关联词语是()。
A.因为……所以……B.只要……就……C.虽然……但是……D.只有……才……2.理解文章,完成填空。
老爷爷做鸟窝是为了。
后来这九个鸟窝里住进了只小鸟,它们,又长出了新的树苗。
3.本文是故事的节选,你觉得后面会怎样发展呢?4.小鸟是人类的朋友,我们可以做哪些事来保护他们呢?【参考答案】1.C2.吸引小鸟来安家十八把鸟粪拉到窝外面的地上,里面有野果的种子3.示例:后来有了小鸟传播种子,树木会越来越多,最后会变成一片茂密的森林。
4.示例:我们可以主动宣传爱鸟、护鸟的道理;不打鸟,制止打鸟的人;劝阻买卖野鸟的行为。
多种花草树木的好处花草树木是“治疗器”。
在芳香宜人的花木丛中,人会变得精神松(驰弛),消除了疲劳,十分舒(扬畅)。
花草树木是“天然的制氧厂”。
人无时无刻不吸进氧气,呼出二氧化碳,绿色的叶子吸收二氧化碳,放出氧气。
第22课《父亲、树林和鸟》课后习题含答案一、读拼音,写词语cháo zhe chì bǎnɡ bí zi()()()liè rén wù ménɡ ménɡ dǒu dònɡ()()()二、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
雾蒙蒙的( ) 热腾腾的( ) 浓浓的( ) 快活的( )三、品味探究。
父亲上上下下地望了又望,用鼻子闻了又闻。
他喃喃地说:“林子里有不少鸟。
”父亲怎么知道林子里有不少鸟?四、重点段落品析。
过了几天,父亲对我说:“鸟最快活的时刻,飞离树枝的那一瞬间,最容易被猎人打中。
”“为什么?”我惊愕地问。
父亲说:“黎明时的鸟,翅膀潮湿,飞起来沉重。
”我真高兴,父亲不是猎人。
1.写出下面词语的近义词和反义词。
近义词反义词快活()()容易()()黎明()()2.为什么鸟最快活的时刻,飞离树枝的一瞬间,最容易被猎人打中?从文中找出答案画上“”。
3.为什么“我真高兴,父亲不是猎人”?哪种理解更准确?请你选一选。
()①因为父亲带我去树林观鸟,不是去打猎,所以我很开心。
②父亲是个知鸟、爱鸟的人,不会破坏大自然,我很高兴,也体现了我是个爱鸟、爱大自然的人。
五、课题为“父亲、树林和鸟”,我们还可以怎样定课题?参考答案一、朝着翅膀鼻子猎人雾蒙蒙抖动二、树林羽毛味道时刻三、没有风叶子却在动,说明树上有动物。
鼻子闻到有鸟味,说明树上的动物是鸟,还很多。
四、1.近义词:快活—快乐反义词:烦恼近义词:容易—轻易反义词:困难近义词:黎明——清晨反义词:黎明-清晨-告诉。
2.黎明时的鸟,翅膀潮湿,飞起来沉重。
3. ②√五、略。
最新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理解阅读(带答案)一、阅读短文,完成习题。
《父亲、树林和鸟》节选父亲和我坐在树林边,鸟真的唱了起来。
“这是树林和鸟最快活的时刻。
”父亲说。
我知道父亲此时也最快活。
过了几天,父亲对我说:“鸟最快活的时刻,是飞离树枝的那一瞬间,最容易被猎人打中。
”“为什么?”我惊愕地问。
父亲说:“黎明时的鸟,翅膀潮湿,飞起来沉重。
”我真高兴,父亲不是猎人。
1.找出文中的两组近义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按要求改写句子。
这是树林和鸟最快活的时刻。
(改成反问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鸟最快活的时刻,是____________,也最容易被猎人打中,因为:__________。
4.理解画线句子的含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课内阅读。
鱼成群结队地在珊瑚丛中穿来穿去,好看极了。
有的全身布满彩色的条纹有的头上长着一簇红缨有的周身像插着好些扇子游动的时候飘飘摇摇有的眼睛圆溜溜的身上长满了刺鼓起气来像皮球一样圆各种各样的鱼多得数不清。
正像人们说的那样,西沙群岛的海里一半是水,一半是鱼。
1.在选文的“”里加上恰当的标点符号。
2.用“﹏﹏﹏”画出选文的中心句。
3.读选文中画“——”的语句,选出你认为正确的选项。
()A.这句话强调了西沙群岛的海里鱼非常多,多到鱼和水各占一半的程度。
B.这句话强调了西沙群岛的海里鱼非常多,但并不真是鱼和水各占一半,这是一种夸张的写法。
4.判断,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①选文运用了排比、比喻、夸张等修辞手法。
(______)②四个“有的”写尽了海里所有种类的鱼的不同样子和形态。
(______)③鱼多从一个方面说明了西沙群岛的海里资源丰富,与文章题目中的“富饶”相照应。
(______)三、阅读短文,回答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