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中考物理试题汇编——物态变化 沪科版
- 格式:doc
- 大小:397.00 KB
- 文档页数:4
沪科版2019-2020九年级物理期中测试题2019.10班级姓名一、选择题:1、人体的正常体温是()A.33℃B.35℃ C.37℃ D.39℃2、关于物态变化,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 擦在皮肤上的水变干,是升华现象B. 夏天冰棒周围冒“白气”,是汽化现象C. 冬天驾车时挡风玻璃上起雾,是液化现象D. 冬天室外飘起的雪花,是凝固现象3、小军帮妈妈煲鸡汤时,联想到了许多物理知识。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鸡汤香气四溢是扩散现象,说明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B. 鸡汤沸腾过程中吸收热量,温度不变,内能不变C. 煲鸡汤过程中,限压阀转动,此过程的能量转化与内燃机的做功冲程相似D. 限压阀口“烟雾缭绕”,这是水蒸气液化形成的小水珠4、下列物态变化过程中,需要吸收热量的是()A. 湖水结成冰B. 樟脑丸变小C. 露珠的形成D. 雾凇的形成5、异丁烷和甲基丙烷作为新的制冷剂,已经代替氟利昂成为电冰箱中新的热量“搬运工”(较多的氟利昂会破坏大气中的臭氧层),当液态制冷剂进入电冰箱的冷冻室后,吸走热量,此时制冷剂发生的物态变化是A.汽化B.液化C.凝固D.熔化6、下列实例中与“水的比热容较大”这一特性无关的是( )A.让热水流过散热器供暖B .用循环水冷却汽车发动机C .沿海地区昼夜温差较小D .夏天在房间内洒水降温7、如图所示的实例中,属于做功改变物体内能的一组是()A.①③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②④8、经常下厨的小关发现,同时用相同的偶和燃气灶加热质量相等、初温相同的水和食用油,油的温度总是升高得快些。
这是因为()A.水的比热容小,吸热后温度升高得设B.油的比热容小,吸热后温度升商得快C.在相同的时间内,水吸收的热量较多D.在相同的时间内,油吸收的热量较多9、下列有关热机的说法正确的是()A.柴油机顶部是火花塞,吸气冲程吸入的是空气B.热机的工作原理是将内能转化为机械能C.内燃机压缩冲程时体积增大,内能减少,温度升高D.热机效率可以等于110、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物体吸收热量,温度一定升高B.热机的大量使用有利于环境的保护C.燃料的热值与燃料的质量没有关系D.热机的工作过程只是将内能转化成机械能的过程11、古语道:“人要实,火要虚”。
2019-2020学年度沪科版物理九年级第十二章温度与物态变化第四节巩固辅导第七十五篇第1题【单选题】用久的灯泡壁变黑,发生的物态变化是( )A、汽化与凝华B、汽化与凝固C、升华与凝固D、升华与凝华【答案】:【解析】:第2题【单选题】下列对各种自然现象形成原因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春天,冰雪融化汇成溪流→液化B、夏天,自来水管“出汗”→熔化C、秋天,草丛上凝结露珠→液化D、冬天,冰冻的衣服晾干→凝华【答案】:【解析】:第3题【单选题】下列现象分析正确的是( )A、春天冰雪消融是熔化现象B、夏天湿衣服很快变干是液化现象C、秋天早晨的雾是汽化形成的D、冬天早晨的霜是凝固形成的【答案】:【解析】:第4题【单选题】下列各现象中属于升华现象的是( )A、冬天出现的“雾凇”美景B、加入牛奶杯中的冰块逐渐减小C、冬天,虽然气温低于0℃,但晾在室外冰冻的衣服也会变干D、花盆中的潮湿泥土变干了【答案】:【解析】:第5题【单选题】下列现象发生的过程中,吸收热量的一组是( )(1)春天,冰雪融化汇成溪流(2)夏天,从冰箱里面拿出来的饮料罐“出汗”(3)秋天,清晨的雾在太阳出来后散去(4)冬天,室外地面上出现了霜A、(1)(2)B、(2)(4)C、(1)(3)D、(3)(4)【答案】:【解析】:第6题【单选题】下列现象中属于凝华的过程是( )A、露水的形成B、雾的形成C、水结成冰D、雪的形成【答案】:【解析】:第7题【单选题】伟大领袖毛泽东在《沁园春?雪》中写到“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形成这种自然景色的主要物态变化是( )A、熔化和汽化B、凝固和液化C、凝固和凝华D、汽化和升华【答案】:【解析】:第8题【单选题】小明在冬季观察到一些与物态变化有关的现象,以下分析正确的是( )A、屋顶的雪水凝华成冰溜子B、孩子们堆的雪人因升华会逐渐变小C、人呼出的水蒸气汽化形成白气D、水蒸气在树枝上凝固形成雾凇【答案】:【解析】:第9题【单选题】下列关于热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深秋的早晨,枯草上的霜是水凝固形成的B、夏天,我们看到冰糕冒“白气”是一种汽化现象C、从冰箱取出的“易拉罐”过一会表面有水珠,是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形成的D、用久了的白炽灯泡内表面发黑,是钨蒸汽液化后再凝固的结果【答案】:【解析】:第10题【单选题】有一种“固体粮虫净”,放在粮仓里能预防粮食生虫,“固体粮虫净”过一段时间会变小,在这个过程中所发生的物态变化是( )A、凝华B、升华C、熔化D、汽化【答案】:【解析】:第11题【填空题】在空中喷洒干冰是一种人工降雨的方法,干冰使空中的水蒸气______(填物态变化名称)变成小冰粒,冰粒下降过程中熔化成水形成雨.冷藏室中取出的盒装酸奶在空气中放置一段时间后,酸奶盒表面会附有一层小水珠,这是空气中的水蒸气______热量液化形成的.A、凝华B、放出【答案】:【解析】:第12题【填空题】据报载,阿根廷科技人员发明了一项果蔬脱水新方法——升华脱水法。
专题10 温度物态变化一、单选题1.如图所示是我国“神州”载人飞船的返回舱,它的表面有层叫做“烧蚀层”的物质,当返回舱返回地球时,在通过大气层过程中,“烧蚀层”可以保护返回舱不因高温而烧毁。
“烧蚀层”能起这种作用,主要是它发生了()A.熔化和液化 B.熔化和凝固 C.熔化和凝华 D.熔化和汽化【来源】广西梧州2018年中考物理试题【答案】D【解析】【详解】【点睛】物态变化过程中,伴随着物态变化有吸、放热现象,其中熔化、汽化、升华吸热;凝固、液化、凝华放热;2.根据你对生活中物理量的认识,下列估测中最接近生活实际的是A.人体的正常体温为 B.人体的密度约为C.中学生的课桌高约为 D.一个中学生的质量约为50kg【来源】广西梧州2018年中考物理试题【答案】D【解析】【详解】A.人体的正常体温约为37℃,故A不符合实际。
B.人体的密度与水的密度差不多,约为1.0×103kg/m3,故B不符合实际。
C.中学生的身高约1.6m,课桌高约为身高的一半,即0.8m左右,故C不符合实际。
D.成年人的质量约为65kg,中学生的质量比成年人小一些,一个中学生的质量约为50kg,故D符合实际。
故答案为D。
【点睛】对于生活中数据的估测,应从实际的角度出发进行判断,也可从自己的角度出发判断,如自己的身高、自己的体重、自己正常时的体温及正常行走的速度等方面来与题目中的数据比较,只要相差不大,即该数据就是合理的。
3.如图所示,从中得出的结论错误的一项是A.在AB段,物质处于固态B.这是某种晶体的熔化图象C.该物质熔化过程历时6分钟D.该物质的熔点是【来源】青海省2018年中考物理试题【答案】C【解析】【详解】段对应的温度是该种物质的熔点,所以熔点是48℃,故D正确,故选C。
【点睛】本题考查的是晶体的熔化图象,需要理解图象上每一段表示的含义,并从中获取正确的信息。
4.生活中的许多现象都与我们学过的物理知识有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尘土飞扬,说明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B.钻木取火,利用做功来改变物体的内能C.人工湖能调节气温,利用水的比热容小D.夏天吃冰糕,看到冰糕周围冒“白气”是汽化现象【来源】【全国市级联考】湖南省张家界市2018年初中毕业学业水平考试(中考)物理试题【答案】B【解析】【详解】故选B。
、填空题12. ( 2019 •东营)1月14 日,东营出现罕见的雾淞景观,分外漂亮。
雾淞”是由空气 中的水蒸气12.【答案】:凝华(1分)放热(1分)18. (2019 •泰安)(1 分)如图所示,该温度计的示数为 _______________ C 。
18•【解答】解:看图知,数值自下而上是变小的为零下多少摄氏度,比摄氏度,为-6 C 。
故答案是:-6 Co仃.(2019 -成都)小明在实验室做 观察水的沸腾”实验海隔30s 记录一次温度计的示数•并据 此作成图像,如图所示。
由图像可知,水在沸腾过程中,继续吸热,温度 ________________ (选填升高”、降低' 或不变”。
停止加热一段时间后,水 _______________ (选填“会”或 不会”继续汽化。
17.不变,会解析:沸腾属于汽化的基本现象,在汽化过程中,物质要持续吸热,水达到沸点沸腾 后温度不变,停止加热后,仍然伴随蒸发现象,所以水会继续汽化。
27. ( 2019 •徐州)寒冬,室外装满水的缸容易破裂.因为,通常气温低于▲ C 时,缸里的水从表面开始凝固,而冰的密度比水小,水结成冰后质量▲,体积 ▲ (填“变大” “变小”或“不变”),从而把水缸胀裂.27.【答案】:0 不变 变大(选填“吸热” 或“放热”)形成的。
0 C 低6格,即低6t - I- I- I- -1 - ^TT T TT-hrser —rIFI_r Lfdl •d Tl IT ■ f ■T #(填物态变化名称)Jr. &■ &0 — — 0 ■ hII*ji I I I J I -r'r-i-rTi*r>;> ! i ; iMF I I I I I时卜!mini13. (2019 •无锡)云是漂浮在空气中的小水滴和小冰晶等组成,其中小水滴是空气中的水蒸气上升到高空遇冷(填物态变化名称)形成的,此过程中水蒸气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热。
《温度与物态的变化》一.选择题(共10小题)1.以下物态变化中,有一个过程与其他三个物态变化过程吸热或放热情况都不同的是()A.夏天从冷藏室拿出的易拉罐外面出现水珠B.樟脑丸放在衣柜中变小C.铁块在炼钢炉中熔化的过程D.湿衣服变干2.以下温度中最接近23℃的是()A.让人感觉温暖而舒适的房间温度B.临沂市冬季最冷的室外温度C.健康成年人的体温D.冰水混合物的温度3.冬天乌苏里江气温低到﹣50℃,冰面之下的河水仍然在流动,则与冰交界处水的温度是()A.﹣50℃B.0℃C.低于0℃,高于﹣50℃D.无法判断4.有甲、乙两支量程相同的温度计,它们()A.长度相同B.玻璃泡大小相同C.分度值相同D.能够测量的最高温度和最低温度分别相同5.小胡为了测量一个保温瓶热水的温度;他将很少的热水倒入茶杯,然后用如图所示的方法去测量热水的温度;小明发现后指出小胡的测量方法有下列几点做得不对,小明的观点中有一点是错误的,它是()A.不能将热水倒入茶杯,这样会使测量出的温度偏低B.水倒得太少,温度计的玻璃泡不能完全浸没C.读数时,视线应与刻度线对齐,不能斜视D.读数时,应该先将温度计从热水中取出,以提高测量的准确度6.关于温度计和体温计的用法,下面说法正确的是()A.用常用温度计测液体温度时,温度计的玻璃泡不要离开被测液体B.用体温计测量人的体温,读数时体温计不要离开人体C.如果没有用酒精给体温计消毒,也可以把体温计放在沸水中消毒D.常用的温度计和体温计都能测出冰水混合物的温度7.用体温计测得甲的体温是38℃,若没有甩过,又用它去依次测量乙和丙的体温,已知他们的实际体温是37.5℃和38.5℃,那么两次测完后记下的数据是()A.37.5℃和38.5℃B.37℃和38.5℃C.38℃和38.5℃D.38℃和38℃8.下列实例中利用了熔化吸热的是()A.运输食品时利用干冰降温防止食品腐烂B.天热时向地上洒水会感到凉快C.给发烧的病人用酒精擦拭身体以进行物理降温D.向可乐饮料中加冰块会使饮料变得更凉9.现代建筑出现一种新设计,在墙面装饰材料中均匀混入小颗粒球状物,球内充入一种非晶体材料,温度升高时,球内材料熔化吸热,温度降低时,球内材料凝固放热,使建筑内温度基本保持不变,起到调温的作用。
教学资料参考范本【最新】2019-2020学年度物理中考题分类汇编----物态变化撰写人:__________________部门:__________________时间:__________________(二○一三年××市)2.仲夏清晨,叶片上出现晶莹透亮的露珠,如图1所示。
这个现象的形成属于物态变化中的答案:2.DA.熔化 B.凝固C.凝华 D.液化(二○一三年××市)26.(5分)在做“观察水沸腾”的实验时。
(1)A组同学用的是如图22甲所示装置,他们测出的水温将偏(选填“高”或“低”)。
(2)图22乙是B组同学在实验某时刻温度计的示数,此时水的温度是℃。
(3)B、C两组同学虽然选用的实验装置相同,但将水加热到沸腾用的时间不同,他们绘制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22丙所示。
分析图像可知:水的沸点是℃,当时的大气压(选填“<”、“>”或“=”)l标准大气压;B、C组得到b、c两种不同图像的原因可能是水的_____不同。
答案:26.(5分)(1)高(2)92(3)98 <质量(2013年××市)2.如图所示为海波的熔化图像,从图像中获得的信息说法正确的是( B )A.海波的沸点是48℃ B.海波在BC段吸收了热量C.海波在CD段是气态 D.6min时海波已全(2013年××市)21.(3分)下图是某型号空调扇的示意图,空气通过湿帘时,湿帘表面的水在过程中热量,产生的湿热空气被风机吹出。
一定质量的空气通过空调扇后,这部分空气(不含增加的水蒸气)的内能。
.答案:答案:蒸发;吸收;减少(××市二○一三年)8. 下列物态变化的过程中, 吸收热量的是答案: B( 1) 春天, 冰雪融化( 2) 夏天, 从冰箱里面拿出来的饮料罐“出汗”( 3) 秋天, 清晨出现的雾( 4) 冬天, 早晨在太阳照射下, 草地上的霜消失A. ( 1) ( 2)B. ( 1) ( 4)C. ( 2) ( 3)D. ( 2) ( 4)(2013年××市)2.仲夏清晨,叶片上出现晶莹透亮的露珠,如图l所示。
沪科版九年级物理全一册《第十二章温度与物态变化》章节检测卷(带答案)学校: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单选题1.小天在使用电冰箱时发现了许多与物态变化有关的现象,他的判断正确的是()A.拉开冷冻室的门,有时能看见“白气”,这是汽化现象B.湿手伸进冷冻室取冰棒时,有时感觉到手被冰棒粘住了,这是凝固现象C.放入冷冻室的矿泉水结了冰,这是凝华现象D.从冷冻室中取出一瓶冰冻的汽水,过一段时间后瓶的外壁出现小水珠是熔化现象2.已知酒精、煤油、水银的熔点分别是―117℃、―30℃、―38℃,南极的最低气温可达―89.2℃,要测量南极气温,应选用:A.酒精温度计B.酒精温度计和水银温度计都可C.水银温度计D.煤油温度计和水银温度计都可3.人造雪花是冬奥会雪道用雪的主要来源,它是由雾炮车喷射的微细水滴遇冷形成的小冰晶。
上述过程涉及的物态变化是()A.熔化B.凝固C.凝华D.液化4.炎热的夏天,从冰箱中取出的冰棍外表有“霜”,如图所示。
“霜”的形成是()A.熔化现象B.凝固现象C.升华现象D.凝华现象5.我们可以在不同的环境中看到“白气”,下面有关“白气”形成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清晨,河面上的一团团“白气”,是河里的水蒸发成的水蒸气B.文艺演出时,舞台上施放出的“白气”,是干冰在常温下升华成的气态二氧化碳C.夏天打开冰箱门时,门口的“白气”,是冰箱中的水蒸气液化成的小水滴D.冬天打开热水瓶的盖子时,瓶口周围的“白气”,是热水瓶中的水蒸气液化成的小水滴6.有三种液体分别用相同的热得快加热,如图是加热时液体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下列分析错误的是()A.如果b、c质量相同,b的比热小于c的比热B.如果b、c是不同种液体,b的沸点大于c的沸点C.如果a、b是不同种物质,它们的沸点相同D.如果a、b是同种物质,a的质量大于b的质量7.以下描述中“变多”、“变少”的现象,属于升华现象的是()A.金属盘底面水变多B.烧杯中冰变少C.推动液态乙醚变多D.碘锤中碘粒变少8.如图甲所示,架设两套完全相同的加热装置,两套装置的试管中装有少量等质量的M、N两种固态物质。
2019-2020年中考物理试题汇编——物态变化 沪科版
一、填空题 1、(2011年安徽)自去年冬天以来,我省出现比较严重的旱情,有关部门利用于冰升华时_____(选填“吸收’’或“放 出”)热量的特点进行了人工降雨。
2、(2011年河南)清晨荷叶上常挂有晶莹的露珠,这是由于夜间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 (填物态变化的名称)形成的。
空气中弥漫着荷花的清香,这是分子的 现象。
3、(2011年苏州)医生抢救中暑病人时,通常在病人的额头和身上擦酒精.这种方法称为“物理疗法”这种疗法的依据是:酒精 (填写物态变化名称)时.全 (吸收/放出)热量.
4、(2011年广东)某种物质在熔化过程中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4所示,这种物质是___(选填“晶体”或“非晶体”),该物质的熔点是___℃,熔化时间是___min 。
5、(2011年武汉)向云层投撒干冰是人工增雨、缓解旱情的方法之一。
投撒到云层中的干冰________为气体,并从周围________大量的热,使空气中的水蒸气________为小水滴或________为小冰晶,下落而形成雨。
6、(2011年重庆)探究“水的沸腾"的实验中,水在沸腾时需要 热量,温度 。
7、(2011年广东)用学过的物理知识,仿照示例中的形式,将下表中的空格填写完整.
现象或情景 现在形成解释 示例:夏天,从冰箱中拿出瓶装矿泉水,过
一会儿瓶的外壁会附着一层小水珠
矿泉水瓶附近的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小水珠
在潮湿的天气,当打开电冰箱门时有“白气”冒出
水杯中的热水冒出“白气” 用久的日光灯两头会“变黑”
8、(2011年广安)如图所示,是某种物质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
该物 质 晶体(填“是”或“不是”),该过程从开始熔化到
完全熔化大约持续了 min 。
9、(2011年福州)今年“5.18”海交会上有一种“超声波喷雾降温扇”,在风扇转动时还可喷出水雾。
喷雾可以增加空气中的水分,风扇吹风加快了空气中水分的____,就加快了从周围物体____热量,从而达到降温的目的。
二、选择题 1、(2011年泰州)下列物态变化中属于汽化的是( )
A .樟脑丸变小了
B .开灯的瞬间,灯丝烧断了
C .太阳出来后雾散了
D .冬天玻璃窗上出现冰花 2、(2011年成都)下列关于物态变化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晶体在熔化过程中要不断吸热
B .水在蒸发过程中要不断放热
C .往豆浆中加糖,豆浆会变甜,这是熔化现象
D .冰的形成是凝华现象 3、(2011年北京)下列物态变化中,属于熔化的是( )
A .铁块化成铁水
B .盘子里的水晾干了
C .湖水表面结冰
D .水沸腾时水面出现“白气” 4、(2011年北京)下列四个实例中,能够使蒸发减慢的是( ) A .将湿衣服晾在通风向阳处 B .将湿手伸到干手器下方吹 C .黄瓜装入塑料袋 D .将新收获的玉米摊开晾晒 5、(2011年杭州)将新鲜的为了缓解我国北方水资源不足的状况,国家正在实施的南水北调工程将主要改变水循环环节中的( )
A.蒸发
B.水汽输送
C.降水
D.地表径流 6、(2011年无锡)下列现象中由凝固形成的是( )
A .冬天早晨草木上的霜 B. 春天早晨常见的雾 C .钢水浇铸成火车轮 D. 衣柜中的樟脑丸变小 7、(2011年广安)如图所示的符号分别代表小雪、霜冻、雾和冰雹四种天气现象,其中主要通过液化形成的是( )
A 、
A .小雪
B .霜冻
C .雾
D .冰雹 8、(2011年济宁)下列现象中的物态变化属于升华的是
( )
A B C D
9、(2011年南京)如图所示的现象中,属于汽化的是( )
刚从水中 水烧开时冒出大冬季,堆在户外的“雪夏天凉晒的湿
10、(2011年济宁)炎热的夏天,小红从冰箱冷冻室中取出一些冰块放入可乐杯中,经过一
段较长时间后,杯中的冰块全部变成了液态,下面的图像能正确反映冰块物态变化过程的是
()
11、(2011年临沂)如图所示现象中,由液化形成的是()
三、实验探究题
1、(2011年北京)在探究水的沸腾、海波和石蜡的熔化规律时,小琴记录的实验数据如下
表所示。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在上述三个探究实验中,都需要的测量仪器是秒表和;
(2)根据表中的实验数据可以判断:海波的温度达到53℃时,其状态是______;(选填“固
态”或“液态”)
(3)根据表中的实验数据可知:该实验中水的沸点是______℃。
加热时间/min 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石蜡的温度/℃40 41 42 44 46 47 4849 51 52 54 56 59 海波的温度/℃40 42 44 46 48 48 48 48 48 48 50 53 56 水的温度/℃92 93 94 95 96 97 98 99 99 99 99 99 99
2、(2011年河南)小聪在“探究晶体的熔化规律”实验中,所用装置如图所示。
下表为他记录的实验数据,请根据装置田和表中数据回答下列问题:
时间/min 0 1 2 3 4 5 6 7
温度/℃-4 -2 0 0 0 0 1 2
(1)实验叫,将装有晶体的试管放人盛有水的烧杯中加热,试管在水小的深度要适当。
其“适当”的含义
是:和,。
(2)该晶体的熔点是℃。
(3)小聪从数据中还发现:该物质在开始2min比最后2min升温快,这是由于它在固态时的吸热能力比液态时的吸热能力 (选填“强”或“弱”)造成的。
四、解答题
1、(2011年大连)夏天,小明在海水中游泳,上岸后没有及时擦干身上的水,过一会儿,觉得“发冷”。
请对这个现象进行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