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学易密卷:段考模拟君之八年级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原创卷A卷(湖北)(考试版)语文
- 格式:doc
- 大小:40.04 KB
- 文档页数:3
1.A (3分)
2.C (3分)
3.D (3分)
4.C (3分)
5.B (3分)
6.B (3分)
7.A (3分)
8.C (3分)
9.D (3分)
10.A (3分)
17.示例:①你是如何学好文言文的?②你是如何提高作文写作水平的?③你在课堂上是如何学习语文的?④你在课外进行了大量的课外阅读吗?(每点2分,答出两点即可得4分) 学@#科网
18.示例:王斌,你这样偏科是不好的,语文是一门基础学科,语文学不会,其他各科也很难学好。
学习语文的过程是一个漫长的积累过程,想要学好语文,不可能一蹴而就,长时间坚持是会有成效的。
何况考试时语文和数学、英语一样都是主科,在分值上是一样的,忽视了语文,其他学科全满分也白搭。
让我们一起重视语文,加强语文学习吧,好吗?(4分)
19.【立意指津】材料作文,要抓住材料结尾的关键句“人生璀璨的色彩,也是在经历‘霜打’后获得的”进行分析。
一个人,总有一定的目标,也许这一辈子都在为实现这个目标而奔跑着。
可是,奔跑的路并不平坦,即使是期望很平静地生活,有时,还是会摔跤,还可能摔得很疼。
或许,还会受伤——这就是挫折。
逆境虽然让人痛苦,但经受挫折失败,可以增加人生的“财富”,磨难的同时也是磨练。
没有挫折的人生,。
1.【答案】C(3分)
2.【答案】A(3分)
3.【答案】C(3分)
4.【答案】C(3分)
5.【答案】D(3分)
6.【答案】B(3分)
7.【答案】C(3分)
8.【答案】D(3分)
9.【答案】B(3分)
10.【答案】B(3分)
11.【答案】即使江东父老兄弟们爱怜我,让我做王,我又有什么脸面见(面对)他们呢?(“纵”“王”“何面目见”各1分,句意1分)
12.【答案】(1)家书抵万金(2)乱花渐欲迷人眼(3)半卷红旗临易水(每空2分,有多字、错字、漏字的该空不得分)学*科网
13.【答案】(1)父亲被四郎自责而痛苦的孝心所感动。
(3分)(2)父亲离开家乡,为对母亲无法尽孝而自责和痛苦。
(3分)
14.【答案】文化的影响尤其是对人的情感的影响是巨大的,深远的,广泛的;(2分)文化具有相通性,文化能成为整个世界最重要的黏合剂。
(2分)
16.【答案】(1)文化艺术既能使人找到了解自己处境、发泄痛苦、表达情感的方式,抚慰受伤的心灵。
(2分)(2)又能使孤独的个人找到所属的社会群体,产生归属感。
(2分)(3)文化能将孤立的个体凝成精神相通的群体社会,是公民社会最重要的黏合剂。
(2分)
17.【答案】按指定的时间到校;服从导游和老师的安排;乘车及在景区活动注意安全;注意文明,不乱扔乱丢垃圾;(写出任意合理的3点即可得3分)
18.【答案】可以从“推进素质教育的全面实施,更好地帮助学生了解国情、热爱家乡、开阔眼界、增长知
语文第1页(共3页)。
语文 第1页(共3页)
1.B (3分)
2.B (3分)
3.C (3分)
4.B (3分)
5.B (3分)
6.C (3分)
7.B (3分)
8.C (3分)
9.B (3分)
10.C (3分)
16.自从帮爹守住他勇斗歹徒而受伤,不让娘担心的事后,“我”长大了,学会了坚强,学会把悲伤难过的事藏在心里,不再让爱“我”的人替“我”担忧。
(6分)
17.示例一:为了更直观地了解动物生活的习性,参观野生动物园,观察动物的生活习性。
示例二:为了更好地了解百花生长的特点,参观百花园,观察植物的生长情况。
学科¥#网
示例三:为了更直观地了解黄河故道的特点,参观黄河故道生态园,了解黄河演变的历史。
(4分)
18.示例:大自然是我们人类的朋友,自然是神奇而又近在咫尺的。
还记得每天清晨,吵得你睡不着的鸟儿吗?还记得老家村口的参天古树吗?还记得脚下纤细的青草吗?它们都是自然界的一员,自然的含蓄之美,张扬之美,还有凋零之美,洁白之美,这些美都是大自然的创造,都是那么有韵味。
只要你有一双善。
语文 第1页(共5页)
1.A (3分)
【解析】字音重点考核多音字、形声字、形似字、音近字、方言、生僻字等,多音字注意据义定音。
有的需要用声旁定音。
字形题从表象上看主要考核双音节词语和成语,有时会考核三字的专业术语和熟语。
从分类看主要考核音近字或形近字,音近字注意据义定形,形近字可以以音定形。
运用的方法主要有对举、组词、读音、形旁辨形。
A 项,雾蔼—雾霭,“剔”应读tī。
2.C (3分)
3.D (3分)
【解析】本题考查病句的辨析与修改。
辨析病句,要先理清主干(主谓宾)看搭配是否有问题,成分是否残缺,再看是否存在用词不当、语序不当、语义重复或矛盾等问题。
D 项,缺少主语,去掉“使”。
4.A (3分)
【解析】本题考查标点符号的正确使用。
A 项中的冒号应该改为破折号。
如用冒号则应该管到句末。
据此,答案为A 。
5.D (3分)
【解析】本题考查对句子的理解。
“君子喻以义,小人喻以利”意思是品德高尚的人用道义来衡量事物,小人用利益来衡量事物。
不是“君子言必称义,小人借义逐利”的意思。
故答案为D 。
6.C (3分)
【解析】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
根据文章中的语句“它主张率性而行,适情而止,每个人都保持自己的真性情”可知,“君子才可以保持自己的真性情”的说法是错误的。
据此,答案为C 。
7.A (3分)
【解析】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
根据“那么,我所说的‘情’便代表一种审美的人生态度。
它主张。
语文 第1页(共3页)
1.A (3分)
2.C (3分)
3.D (3分)
4.A (3分)
5.D (3分)
6.C (3分)
7.A (3分)
8.C (3分)
9.D (3分)
10.B (3分) 学#¥科网
答三点即可得4分)
18.具体阐释以下两点:①阅读经典是积累与学习;②阅读经典是濡染与陶冶。
言之成理即可。
(4分)
19.【立意指津】这是一篇材料作文,材料的中心是“发现生活中的美”。
“美”可以是人物美好的心灵、高尚的品德,可以是社会生活中固有的美感,可以是自然界中存有的令人心醉的审美情趣,等等。
总之,应该是外在美与内在美的完美统一。
要截取社会生活或自然世界中某一个极具震撼力的特写镜头,运用各种表现手法,将其表现得活灵活现,栩栩如生,让人读了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如临其境。
可以写大自然绽。
1.B(3分)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字音、字形的掌握情况,对汉字字形的正确书写能力。
这就要求学生在平时的学习中要注意字音和字形的识记和积累,特别是形近字、多音字。
辨析字形既要注意平时的积累,也要联系整个词语的意思。
B项,“逝”应读作“shì”;暄嚣—喧嚣。
故答案为B。
2.B(3分)
【解析】本题考查标点符号的正确使用。
“J7”是对前面“产品”的注释,应该将“:”改为“——”。
故答案为B。
5.B(3分)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各自然段间关系的分析能力。
做此题要通读全文,抓住重点段落的重点语句。
第①段“匠人与大师到底有何区别”;第②段“匠人在重复,大师在创造”;第③段“匠人在实践层面,大师在理论层面”;第④段“匠人较单一,大师善综合”。
主体部分的这三段间是并列关系,不是递进关系。
故答案为B。
6.C(3分)
【解析】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
“从事自然科学研究的大师比从事社会科学研究的大师要求更高”的说法与本文的观点不符合。
故答案为C。
7.B(3分)
【解析】本题考查对论证方法及其作用的理解。
文章中画线句是证明“从匠人而成为大师的总是少数,但这种进取精神是人类进步、社会发展的动力”这个观点的。
故答案为B。
8.C(3分)
语文第1页(共5页)。
学易密卷:段考模拟君之2018-2019学年八年级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原创卷B卷(湖北)(考试版)绝密★启用前|1试题命制中心2019——2019学年上学期期末原创卷B卷八年级语文第I卷(选择题共30分)一、(共12分,每小题3分)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或书写有误的一组是()A.要塞.(sài)竹竿.锐不可当.(dāng)坦荡如砥.B.消逝.(sì)暄.嚣正襟.危坐(jīn)春寒料峭.C.畸.形(jī)轩榭.因地制.宜(zhì)杳.无消息D.屏.息(bǐng)妥帖.眼花缭.乱(liáo)殚.精竭虑2.依次填入下面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在现今快节奏的、以泛娱乐化为主的娱乐类节目霸屏的大环境下,《见字如面》《中国诗词大会》和《朗读者》等节目确实是。
它们以文化传播为载体,将个人成长与传世佳作相结合,打造出一档档的文化类综艺节目,带给我们的不仅仅是身心愉悦,更多的是对文化内涵的思考。
我们的综艺节目也应该成为具有中国文化内涵和民族风格的创新实践的“中国造”文化产品。
而此类节目的,无疑是满汉全席餐桌上的一道清粥小菜,清新雅致又别有韵味。
A.别开生面另辟蹊径应运而生B.另辟蹊径别开生面应运而生C.应运而生另辟蹊径别开生面D.别开生面应运而生另辟蹊径3.下列各句中有语病的一项是()A.近期武汉市政府正在大力加强廉租房、公租房建设,用这种方式解决当前存在的房源不足、房价上涨的问题。
B.湘、鄂、皖、赣四省地域相邻,山水相连,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等方面开展深度合作,既可整合旅游资源,也有助于形成极具特色的区域文化生态圈。
C.为了更好地提高服务质量,我们必须坚持以人为本,最大限度地为旅客创造和谐的候车环境和人性化服务。
D.在全球化成为世界发展大趋势的今天,只有学会欣赏不同的文化,才能实现包容互鉴的共赢。
4.下面各句标点符号使用不规范的一项是()A.全党同志一定要永远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永远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
1.【答案】D(3分)【解析】楔—契,zhé—shé。
字音重点考核多音字、形声字、形似字、音近字、方言、生僻字等,多音字注意据义定音。
字形题从表象上看主要考核双音节词语和成语,有时会考核三字的专业术语和熟语,从分类看主要考核音近字或形近字,音近字注意据义定形,形近字可以以音定形。
运用的方法主要有对举、组词、读音、形旁辨形。
2.【答案】B(3分)【解析】根据语义和语境分析B项最恰当。
答此类题需先将所给词语逐一浏览,就词义与词性做到全面掌握。
总之,判断正确答案要从多角度去考虑,把语境、语法、常识、固定搭配等有机地结合起来综合考虑是做好选词填空题的最佳方法。
选词填空一定要观察语境,然后斟酌词义,选择后再通观一遍。
3.【答案】A(3分)【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病句的辨析能力。
首先要仔细阅读句子,分析句子的主干,看看各个部分是否搭配,是否有残缺,再做判断。
A项否定词使用错误,删去“不”。
4.【答案】C(3分)【解析】C项,“可以欣赏,菜种得好”中间的“逗号”应该用“引号”。
6.【答案】D(3分)【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分析能力。
阅读全文,了解内容,抓住各项表述的要点,与文章中的内容一一比照判断正误,做出选择。
D项因果倒置,表述错误,应该是:汉魏六朝的家庭教育,尽管有由盛转衰的趋向,但是由于封建社会制度和家庭制度不断发展和完善,所以家庭教育的阶级性和等级性也日益明显起来。
7.【答案】D(3分)【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分析能力。
阅读全文,了解内容,抓住各项表述的要点,与文章中的内容一一比照判断正误,做出选择。
D项表述错误,“绝大多数平民百姓家教多以传授社会生。
1.【答案】D(3分)
2.【答案】B(3分)
3.【答案】A(3分)
4.【答案】C(3分)
5.【答案】B(3分)
6.【答案】D(3分)
7.【答案】D(3分)
8.【答案】D(3分)
9.【答案】C(3分)
10.【答案】D(3分)
11.【答案】我听说,与其胡乱(或“随便"等)送给别人东西,不如把东西丢到沟壑里去。
(4分)12.【答案】(1)牧人驱犊返(2)岂不罹凝寒(3)不见曦月(每空2分,有多字、错字、漏字的该空不得分)13.【答案】当众朗读画简笔画(大意相同即可)(4分)
16.【答案】①少年时的纯真可爱;②少年时做事专注的态度;③少年时满怀期盼和梦想;④少年时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⑤少年时敢于表现自我;⑥少年时对知识的敬畏和追求。
(每点1分,共6分)17.【答案】你有一边走路一边使用手机的习惯吗?你每天大约花去多少时间使用手机?你认为手机最大的用途什么?你认为使用手机的主要用途有以下的哪些方面?(写出其中任意两个问题即可得4分)18.【答案】同学们,我发现近来班上很多同学把手机当成能收发信息、能玩游戏、能上网,还可以听歌曲、收发图片的“迷你”电脑,很多同学都对玩手机,发短信着迷上瘾,把各式各样的短信发来发去,甚至在课堂上交头接耳地交流各自收到的有趣的消息。
有些同学甚至把手机带进考场,利用手机作弊。
这些做法不仅严重影响了我们的正常学习,还会严重影响我们的身心健康。
同学们,让我们携起手来,彼此监督,科学合理地使用手机吧!(4分)。
绝密★启用前|试题命制中心2019——2019学年上学期期末原创卷A卷八年级语文第I卷(选择题共30分)一、(共12分,每小题3分)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或书写有误的一组是()A.寻觅.(mì)禁锢.惟妙惟肖.(xiāo)和言.悦色B.嶙峋.(xún)蹒.跚摩肩接踵.(zhǒnɡ)长途跋.涉C.胆怯.(què)蒙昧.颔.首低眉(hàn)油光可见.D.凝.视(nín)恩惠.筋.疲力尽(jīn)抑扬顿挫.2.依次填入下面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杜甫的“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将牵挂演绎得;柳永的“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将牵挂吟唱得;李清照的“一种相思,两处闲愁”将多少人的牵挂书写得。
A.荡气回肠感人肺腑缠绵悱恻B.感人肺腑荡气回肠缠绵悱恻C.缠绵悱恻荡气回肠感人肺腑D.感人肺腑缠绵悱恻荡气回肠3.下列各句中有语病的一项是()A.我们不需要有溢美之词,我们一贯欢迎客观的介绍和有益的建议,正所谓“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
B.在国家级文明城市创建活动中,全区人民参与程度的高低和创建力度的大小是成功的关键。
C.调查发现,有声阅读成为国民阅读新的增长点,移动有声APP平台已经成为听书的主流选择。
D.武汉市公交集团有1000余名公交司机已通过国家普通话水平等级考试。
4.下面各句标点符号使用不规范的一项是()A.谈起马拉松的意义,一位在两年之内跑了21场马拉松的60岁老者总结:跑步使他健康,运动使他快乐。
B.对于公众而言,多读她的文学作品、多学她的淡定、从容,是对杨绛先生最好的纪念。
C.早在2019年,高晓松的那句“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就已经火过一遍了。
D.辞典可以告诉我们许多词语,包括人名、地名、制度、成语、典故等的含义。
二、(共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5~7题。
蓝天白云话风筝风筝是一种极受孩子们喜爱的玩具。
从历史上看,除布娃娃外,没有哪一种玩具,在世界各地流行的时间有它那么长。
风筝的起源现在还不清楚。
世界上大多数航空史学家们都承认,风筝最早诞生于中国,已经有2600多年的历史。
据古书记载,最早发现的风筝是作战工具。
公元549年,当时梁武帝被侯景的兵围困在建康(今南京)的台城中,他命人在城里放风筝,想用风筝送出诏书,搬救兵。
可惜他的风筝飞不高,被敌兵射下,求救行动失败了。
飞机发明以前,载人的大风筝曾在东方流行。
1906年日本有人放起来的一具风筝重达2720千克,尾长146米。
载人风筝曾用于各种目的,包括到敌区上空侦察和向被围困的城中运兵。
欧洲第一具风筝是在1326年或1327年出现的。
正像古代中国的风筝一样,这具风筝显然是作为武器而设计的。
一份欧洲古代资料上画有用风筝向敌区投放火焰炸弹的情形,但欧洲风筝的起源大家也不清楚。
从14世纪到16世纪,欧洲的风筝曾是细长的三角形物体,做得像条龙。
到16世纪末,由于受英国、荷兰和葡萄牙水手们从东印度群岛带回来的那些风筝的影响,欧洲风筝的尺寸变得像现在小孩玩的那么小。
历史上首次成功的风筝载人飞行,也是出于中国。
公元559年,南北朝时期北齐天保十年,文宣帝高洋要杀尽姓元的,命元姓死囚都抓住风筝从金凤台上跳下去,结果除一人外,其余都摔死了。
这一名侥幸活着的人叫元黄头,他抓住风筝从金凤台飞到紫陌,安然着陆。
这段历史,在司马光的《资治通鉴·陈纪一》中有记载。
在19世纪以前,欧洲没有人想用风筝载人。
后来,英国一位教师,名叫乔治·波科克,他制造了一个大型风筝,用一辆马车拖着,快速驶过乡村。
风筝载着他的女儿飞上天空。
澳大利亚人劳伦斯·哈格雷夫曾做过许多种风筝。
1893年,他制作了一种简单的箱式风筝。
这种风筝具有较大的升力,稳定性也比较好。
从1905年水上滑翔机开始,欧洲早期的许多飞机和滑翔机都采用了哈格雷夫设计的箱式风筝作为机翼,用以产生升力。
飞机出现后风筝的发展并未停止。
风筝继续在为各种目的而使用着。
气象学把箱式风筝作为一种比较便宜而有效的运载工具,把仪器送上千米的高空。
在二次世界大战中,德国的潜艇曾用风筝载人升到相当高的空中,侦察敌方舰船的动向。
近20年来,风筝已发展成为软式翼伞。
美国研制出来的非硬式风筝,是非常好的翼伞,呈弧线翼形,其上下两层伞面都是尼龙布做的,前缘和后缘都有洞口,能在风压作用下鼓胀起来,伞弦使两层伞面保持平行。
这种箱式翼伞型的风筝的效能非常好,几乎可垂直升空,所以它已被用来在山顶上空进行气象观测。
第 1 页风筝作为业余文娱活动的器具,仍广泛流行。
例如,用风筝钓鱼,用风筝滑水……5.下列关于“风筝”的说法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A.风筝的起源现在还不清楚。
世界上大多数航空史学家们都承认,风筝最早诞生于中国。
B.最早发现的风筝是作战工具。
C.历史上首次成功的风筝载人飞行出于欧洲。
D.从14世纪到16世纪,欧洲的风筝曾是细长的三角形物体,做得像条龙。
6.下列关于中外风筝的比较,表述有误的一项是()A.中外风筝的起源目前都没有明确的说法。
B.从古到今,中外风筝都具有较大的升力和较好的稳定性。
C.飞机发明以前,中外风筝都有成功载人飞行的记录。
D.中国最早发现的风筝和欧洲第一具风筝是作为作战工具或武器而设计的。
7.文章写到了风筝的很多用途,下面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箱式翼伞型的风筝几乎可以垂直升空,也可以载人跨越大洋。
B.载人风筝可以载人到敌区上空侦察和向被围困的城中运兵。
C.气象学家用箱式风筝把仪器送上千米的高空进行气象观测。
D.风筝作为业余文娱活动的器具,可以用来钓鱼、滑水。
三、(共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言语段,完成8~10题。
孙叔敖遇狐丘丈人孙叔敖遇狐丘丈人,狐丘丈人曰:“仆①闻之:有三利必有三患,子知之乎?”孙叔敖蹴然②易.容曰:“小子不敏何足以知之敢问何谓三利何谓三患?”狐丘丈人曰:“夫爵高者,人妒之;官大者,主恶.之;禄厚者,怨归之③。
此之谓也。
”孙叔敖曰:“不然.。
吾爵益.高,吾志益下;吾官益大,吾心益小;吾禄益厚,吾施益博。
可以免于患乎?”狐丘丈人曰:“善哉言乎!尧、舜其犹病诸④。
”【注】①仆:我,表谦称。
②蹴然:吃惊不安的样子。
③怨归之:怨恨会集中于他。
归,归结。
④尧、舜其犹病诸:这种事连尧、舜他们都担心做不到。
尧、舜,传说中的圣君。
病,担心。
诸,“之乎”的合音。
8.下列对句中加点词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孙叔敖蹴然易.容易:容易B.官大者,主恶.之恶:厌恶,讨厌C.不然.然:这样D.吾爵益.高益:更加9.为文中画波浪线的语句断句,正确的一项是()小子不敏何足以知之敢问何谓三利何谓三患A.小子/不敏何足以知之敢问/何谓三利/何谓三患B.小子不敏/何足以知之敢/问何谓三利/何谓三患C.小子不敏/何足以知之/敢问何谓三利/何谓三患D.小子/不敏/何足以知之敢问/何谓三利何谓三患10.下列对文本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狐丘丈人说“有三利必有三患”,其原因是大多人得“三利”之后纵情傲物,放任自己,以至于荣升开始而以失败告终。
B.这篇文章告诉世人在名誉、地位、金钱面前要懂得拒绝。
C.孙叔敖在文中的观点是“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
D.文中的孙叔敖是一个能清醒从政、善始善终的人。
第II卷(非选择题共90分)四、(10分)11.将第三大题文言文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4分)吾禄益厚,吾施益博。
可以免于患乎?12.填空。
(6分,每空2分)(1)__________,都护在燕然。
(王维《使至塞上》)(2)最爱湖东行不足,__________。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3)富贵不能淫,__________,威武不能屈。
(《富贵不能淫》)五、(22分)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3~16题。
谁也不能替你走青春①亲爱的弟弟,不知我走的时候,放在你床头的那封信,你究竟是漫不经心地看过便丢在一旁,还是在一丝丝愧疚的牵绊下,拿起床头的书,认真地读上几页?②或许你会认为,我熬夜写出的五千字的信,于你,不过是一堆于事无补的说教,你有你混日子的理由。
你会像讲给没有文化的父母那样,讲给我这个即将出国留学的姐姐,说,你们学校不过是一所不入流的高中,有最纨绔的子弟,几乎每天都有人打架,甚至你这样中规中矩的学生,毫无理由地就会挨一通嘲弄。
或许你也会让我上网查询去年你们学校的高考升学率,百分之九十的学生,都是通过艺考,走进了大学。
而我当初阻止了你读艺术,也就基本上阻止了你通往大学的路。
因为,基本上,除去艺考生,只有十个左右的学生能够考上大学,而排在二十名之后的你,当然是希望渺茫。
况且,你们学校的传统是,在高考来临之前,便将考学无望的学生,像残次品一样,全部处理掉,要么去学技术,要么去进工厂,要么自己寻出路。
③在这样差的高中里,你除了一天一天地熬下去,熬到高考过去,那一张薄薄的毕业证发下来,还能去做什么?④更让你理直气壮地将学业荒废掉的,是而今实行的素质教育,你们终于可以不用补课,不用上晚自习。
而今,你们只需在夕阳下,背起书包,说说笑笑地走回家去。
书包很轻,有同学间彼此交流的时尚玩意儿,也有给女孩子写了一半的情书,但唯独没有老师留的累赘的作业。
这样一身轻松地回到家中,若饭还没有做好,恰好可以打开电视,看一段娱乐新闻,或者欣赏半集电视剧,再或者,偷偷溜出去,在网吧里跟新交的网友说几句话。
这样的夜晚,再不像往昔那样度日如年。
没有老师的监督,你完全是一只自由的鸟儿,可以放任自己在大把的时间里幸福地挥霍。
⑤可是,亲爱的弟弟,这样的幸福,于高二已经快要结束的你,究竟还能有多少?你所谓的理由,不过是为你想要逃避这一段艰苦学习的岁月,所做的最拙劣的注脚。
而我想要说的是,即便你们学校差到只有一个人能够考上,你也有为之奋斗最后一年的理由。
再好的学校,也有神色黯然的落榜生,再差的学校,也有站在领奖台上的成功者,而你,又为何过早地将自己打入毫无希望的深渊?我并不是认定,高考是你唯一的出路。
可是假若一个人连青春里这第一场战争都不愿意迎接,那么,你所谓的毕业后去独闯天下,岂不是一句可笑的空谈?我所要求的,不是你能考上哪一所大学,我只是希望,在你十八岁之前,能有那么一段意气风发、勇于拼搏的岁月,而这一段时光,不管结局是美好还是黯淡,在你人生的长河里,都必定会熠熠生辉。
⑥请你尝试着,一点点地改变。
哪怕,只是在放学的路上,边欣赏风景,边记下几个单词;哪怕,你将电视自觉地换到英语学习的频道;哪怕,你开口向比你成绩好的同学求教;哪怕,你能把起床后洗漱的时间,节约上短短的五分钟,而后将这些零敲碎打的时日,换成朗诵一篇散文,读解一道习题,或者,只是给父母说一句安慰的话。
⑦是的,因为你一直以来的不上进,父母几乎对你完全失望,他们不知道如此游荡到毕业的你,究竟能够有怎样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