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老八路的传奇人生
- 格式:doc
- 大小:16.50 KB
- 文档页数:3
2012抗日电视剧《烈火红颜》:电视剧烈火神探剧情介绍/故事梗概/大结局烈火神探剧情介绍讲述1930年,北宁。
日本特务活动猖獗,警局探长苏有成义愤填膺,但却无可奈何。
日商吉田章工厂发生命案,一日本人丧生,苏有成调查后确认此系仇杀,粉碎了日特借机挑唆的阴谋。
日商之女吉田幸子与苏结识,很快成为知己,却死在了苏的身边。
苏有成入狱,被大憨等人解救,逃亡中他发现,吉田幸子还活着,而且是日本特务。
特务大本营允许幸子离开中国,但是她要执行最后一个任务——杀掉她的父亲。
吉田章被特务的狙击枪一枪毙命,幸子顿悟之下,开枪自杀,留给了苏有成最后一件东西——绣花西装。
苏有成参透了西装的秘密,带队突袭日本特务组织大本营,却被外围的日本警卫队包围,苏有成再次被投入监狱。
九一八事变爆发,北宁局势大乱,苏有成等人趁乱逃出监牢,投身抗日救亡的洪流中。
烈火神探剧情介绍基本信剧名:《烈火神探》集数:30集题材:近代革命地区:中国大陆出品:东阳嘉润影视有限公司《独立纵队》:电视剧独立纵队剧情介绍独立纵队电视剧剧情讲述孟云霄是军阀之子,是个纨绔子弟,毕业于慕尼黑军校。
他有着纨绔子弟那种玩世不恭的嬉皮士神情,喜爱享乐,醋好打猎,美女,甚至有一点色。
他有着强烈的爱国心和很好的军事素质,战术天才。
1927年秋,他被派往华北收集被日军阻隔在敌后的父亲旧部,却意外被击落,降落在女匪火凤凰的老巢凤凰山,解救了正被日军围攻的匪部,从而成为一个匪首。
孟云霄亦正亦邪,邪的时候,一付流氓相。
正的时候,又是一个连日军也敬佩的正直军人。
他喜爱女人,在火凤凰的牢里,大叫“没有酒没有肉不吃饭,没有女人活不下来”。
但他对爱情却是专一的。
他深深爱着李淑蔚,却又对火凤凰有着说不清的情愫。
他勇敢,却怕痛。
他行事无常规,有时流氓,有时君子。
在国、共、日、匪犬牙交错的复杂环境中,带出了一支精锐之师,令日寇闻风丧胆。
他经常使点小坏,让国、共多方难受,却又充满活力,充满温情。
他认同共产党,却不加入共产党。
聂荣臻元帅与日本孤女的故事31年前,一位普普通通的日本妇女来到了中国,却受到了热烈的欢迎和热情的接待。
这名妇女叫美穗子,那并不是她第一次到中国来。
说起她与中国的缘分,还要追溯到抗日战争期间发生在她与一位中国将领之间的传奇往事。
26年前的那次重逢是二人时隔40年后的再次见面,一部名为《美穗子探亲》的电影记录了当时的一切。
近日,央视《重访》栏目专访了美穗子老人,讲述了战争岁月中一个跨越了国界和种族的爱的故事。
2005年8月24日,《美穗子探亲》这部电影中的女主人公美穗子又一次来到中国,她是在抗日战争期间被聂荣臻收养的日本孤女。
美穗子女士已经69岁,这是她第6次“回家”探亲。
与26年前相比,岁月在她的脸上已经悄然留下印记,中国也已经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
但是没有变的是,中国朋友们一如既往的热情。
这都是因为这个日本妇女儿时和中国的一段情缘。
战火中惊见孤女1940年8月,故事发生在从石家庄到太原的铁路,也就是正太铁路上一个叫东王舍的村庄,这是横贯太行山脉的一条交通要道。
在这条铁路线上有天险娘子关和日军在华北的重要燃料基地井陉煤矿。
曾经是华北交通公司职员的美穗子的父亲——加藤清利,1939年末作为助理被派遣到井陉煤矿车站,负责运输煤炭。
8月20日,名震中外的百团大战打响了。
战役前期的主要任务就是交通总破袭,破坏敌人的交通线,重点摧毁正太铁路。
8月20日夜,在八路军前方指挥部的统一指挥下,各参战部队按计划对华北各线敌伪军据点同时发起进攻。
在激烈的战火中,井陉煤矿变成了一片火海。
在火海中,八路军战士救出了2个日本小女孩,4岁的美德子和她不到1岁的妹妹。
面对2个日本小姑娘,八路军战士也不知道该如何处理,于是向军区司令部打电话请示。
当时接电话的是一个参谋,因为这个事情比较特殊,他便向聂帅报告。
聂帅说叫他们赶紧送来,对俘虏只要他放下武器我们还宽待呢,2个日本小女孩是无辜的。
后来战士很快从前线把2个日本小女孩送到了司令部。
不顾身孕杀敌的女英雄李林牺牲后遭日寇切腹黑坨巍巍鉴英雄,桑干滔滔颂忠魂。
5月26日上午,朔州市平鲁区井坪镇南山公园,李林烈士陵园正紧张迁建,我们踏上这片英雄长眠的土地,走进历史,凭吊英灵。
高高的纪念碑,长长的浮雕群;李林雕像横枪立马,李林墓地肃穆庄严。
听说我们的来意后,工人们主动停止施工,并一起围拢上来听取讲解--李林,一个威震晋绥、日寇闻风丧胆的名字;一名弃笔从戎、书写人生传奇的侨胞;一位手握双枪、跃马驰骋疆场的民族英雄。
贺龙元帅曾亲赠她一把小八音手枪,并亲切地称赞:“我们的女英雄!”相反,日寇不惜悬赏5000元大洋捉拿她。
1940年4月26日,为掩护700多名专署机关干部、培训学员和群众团体转移,李林不顾怀有3个月的身孕,率一队骑兵勇猛冲杀,舍身引敌,掩护大队突围成功。
她在腿部和胸部多处负伤后,仍一连击毙6名日伪军,最后把手枪对准喉咙,用尽最后一粒子弹……时年24岁,任骑兵营教导员、晋西北第11专署秘书主任。
李林牺牲后,中共中央机关报《新中华报》、重庆的《新集日报》和中共晋西北区党委机关报《新西北报》发表消息、唁电、纪念文章和评论,称赞李林是“女共产党员的光辉楷模!”“中华民族的英雄!”中共中央妇工委、晋绥分局还为她开了隆重的追悼会。
苗静今年38岁,已在李林烈士纪念馆工作20年。
她讲到李林甜蜜而短暂的爱情、牺牲后被日寇残暴地切腹时,两次眼噙泪水,哽咽难语……硝烟散尽,英魂仍在。
朔州女作家边云芳创作了反映李林英雄事迹的散文《窑洞里传纸条传出的爱情》,她告诉记者,1973年9月15日,周恩来总理陪同法国总统蓬皮杜到大同访问时,委托邓颖超嘱咐雁北地委:“要多宣传李林,要写李林的传记。
”从那以后,朔州几代人辛勤努力,搜寻资料,遍访群众,接力讴歌李林。
原晋绥边地委书记、李林的老上级赵仲池在《汾水》发表纪念文章《女教导员》;钟声扬写出长篇诗体小说《月魂》;王保国创作了长篇传记《民族女英雄李林传》……今年84岁的老八路田雨润深情地回忆说,我是在李林的教育下参加儿童团、入党、参军的,她鼓励我父亲在抗日根据地小学教书育人,她带队伍在我家吃过饭后硬塞给母亲两块银元,还送给我笔和信纸,勉励我努力学习,当好儿童团长。
抗日战争英雄故事演讲稿尊敬的领导、老师们、同学们:今天我很高兴为大家讲一个大家都比较熟悉的故事,那就是《小兵张嘎》。
抗日战争时期,在冀中平原的白洋淀边上,有个村庄叫鬼不灵。
村上有个孩子叫张嘎,他一心想当八路,想缴一把真枪,有一位在他家养伤的八路老钟还特地为嘎子削了一把木头枪。
张嘎只有一个惟一的亲人奶奶,他爱奶奶,因为奶奶对他无微不至,他崇敬奶奶,因为奶奶竭尽全力维护着八路军,生活虽然艰苦,却充满着幸福。
但是,奶奶为了掩护隐藏在他们家里养伤的八路军侦察连长老钟,惨死在敌人的刺刀下!幸福的家被敌人摧毁了,嘎子最敬爱的老钟叔也被敌人抓走同学们,你们想想这一切,对于一个孩子来说,是多么悲惨的啊!突然之间,他变成一个家破人亡的孤儿了!但是,张嘎是个勇敢刚强的孩子,失去亲人的悲痛没有使他消沉,敌人锋利的刺刀更不能使他屈服;相反,在他幼小的心里燃起了炽烈的复仇之火,一定要为奶奶报仇,要救出老钟叔!而且他要实现自己向往已久的理想像老钟叔那样,当一个勇敢而又机智的侦察员,狠狠地打击敌人。
在中秋前夕,我们部队的大批药品要在指定时间路过白洋淀。
有个日本鬼子叫龟田,他企图在最短的时间内,通过奸细石磊将区队八路的药品一网打尽,鬼子的计谋被嘎子无意中发现,以嘎子为首的孩子们,粉碎了敌人的阴谋,配合区队八路使药品顺利过境,并一举歼灭这伙小日本鬼子。
在战斗中,嘎子还真缴获了一把真枪。
张嘎是个可爱的孩子,他勇敢刚强,在敌人面前无所畏惧,表现出威武不屈的精神。
当老满父子为掩护他而遭受伪军的毒打时,他敢于大义凛然地挺身而出,并且沉着有力地告诉敌人:我就是你们要找的八路军,跟他们没有关系!当他被敌人关在炮楼里进行拷问时,他敢于勇猛地咬着敌人执着皮鞭的魔手同学们,嘎子的爱国热情、幽默、滑稽、可爱、坚强不屈,不达到目的绝对不罢休的精神感动了我。
从嘎子身上,反映出了他敢于斗争勇于胜利的大无畏的革命精神,我们也同样可以把他的精神运用于现在的生活和学习中,面对困难勇于克服,不怕挑战,不怕挫折。
了解一位少年英雄的生平事迹学习他的宝贵品质了解一位少年英雄的生平事迹学习他的宝贵品质「篇一」抗战背后的故事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大家好!“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每次听到这首豪迈的《七律长征》时,我的眼前就会浮现出这样的画面:泸定桥边、大渡河畔珍藏了她们英勇无畏的身影;雪山草地、高山峻岭留下了她们坚毅执着的脚步;四出奇兵、赤水河记录着她们胜利后的笑容;七十年前,先辈用她们的热血和生命谱写了“惊天地,泣鬼神”的长征之歌。
自古英雄出少年。
抗日战争时期,中华民族涌现出了一批少年英雄。
在民族危亡的时刻,他们跟父辈一起,用自己稚嫩的肩膀,担起了沉重的抗争。
他们的传奇事迹经过艺术家们的演绎,成了经典的歌曲、小说、电影,几十年来被人们传颂,经久不衰。
抗日小英雄王二小,“牛儿还在山坡吃草,放牛的却不知哪儿去了……”这首名为《歌唱二小放牛郎》的叙事民歌传唱了许多年,优美的旋律和动人的故事影响了几代人。
王二小家住在河北涞源的一个小山村,抗日战争爆发后,日军把魔爪伸进了这个宁静的村庄。
1942年10月25日,二小在山坡上放牛时碰上了打算进村“扫荡”的鬼子。
鬼子让他带路,二小却把鬼子带进了八路军的埋伏圈。
鬼子发现上当后,用刺刀刺向二小的胸膛…… 王二小牺牲后,当地军民把他埋葬在村后的山坡上。
《晋察冀日报》在第一版发表了介绍他英雄事迹的消息。
词作家方冰、曲作家劫夫被王二小的事迹深深打动,很快创作了这首流传60多年的歌曲。
新中国成立后,王二小的故事被编进小学课本,二小成了千千万万儿童心目中的英雄。
七十年后的今天,我们重温长征的历史,讲述少年英雄王二小的故事,并不是号召大家再次用脚步去丈量那漫长的征程,而是要我们用心灵去感受去领悟故事中的精神,去传承去发扬长征精神,进而培育我们新时代的长征精神。
七十年前的战争,已经成为一个符号,走进了历史,铭刻在我们记忆的深处。
而岁月积淀的英雄故事,却像古酒一般在我们的心中酿出了感情,酿出了味道,成为我们多彩人生的一道美味佳肴。
《川军团血战到底》故事大纲1937年7月,中日战争爆发。
国共两党为了民族解放大义,摒弃前嫌,同仇敌忾,共赴国难。
川军教导队学员李德明因未婚妻在出川之前成了被缉拿的“共党嫌疑”,军籍难保。
团长林修然为了保住“外甥”的性命,将人头押在了军长手里。
李德明却得寸进尺乞求“舅舅”给自己一官半职。
林修然撤换了三营二连一排长孙和的职务。
凶狠霸道的孙和因此异常暴怒。
一怒之下负气而别……老排长无辜被撤,激起了众士兵对李德明憎恨和仇视。
面对老兵们的排挤和刁难,桀骜不驯的李德明一反常态动了狡黠的“心眼”……在川军远赴山西战场途中,多日不见踪影的孙和趁着夜色“混进”了行军队伍中。
言不由衷地给李德明“低头服软”……晋绥军连长柴万红由于屡当“逃兵”变得心灰意冷。
撤退中与增援的川军狭路相逢。
李德明的一番尖酸嘲弄和谩骂。
使不堪受此侮辱的柴万红决计跟随川军一起重返战场……初上战场的李德明被炮弹震昏,受尽了柴万红的羞辱和嘲骂。
孙和等一伙手下士兵也围上来恶言秽语纷纷声讨。
李德明当夜独闯日军营地,拎回了鬼子少佐的首级……日军前来劝降,李德明同意了鬼子的条件。
决定组织敢死队一举干掉最让川军士兵恼火的鬼子的炮兵。
不料,敢死队出师不利,没有完成偷袭日军炮兵阵地的重任,却付出了巨大伤亡。
只剩九名战士的敢死队在归建途中遭遇一队“日军”。
一番误会之后得知,这群“日军”真实身份是第八路军129师独立团的侦察队。
八路军杨队长邀请敢死队员友军们到自己营地暂作休整。
闻知八路军准备在小雪村伏击鬼子。
李德明等敢死队员们纷纷请战……八路军独立团奉命撤离,川军敢死队也要归建,几天来由冲突到融合再到如今的依依不舍,敢死队员们百感交集。
八路军侦察队奉命护送川军归建,在途中却遭遇奉命接运战俘修建军火库的鬼子。
一场假扮“俘虏”强行通过敌群的好戏竟然“假戏成真”……八路军火速增援冒着孤军深入的危险夜袭营救。
七十多个八路军战士,为了解救战俘掩护友军撤离虎口,打光最后一颗子弹,流尽了最后一滴血……李德明率领敢死队一路艰险继续归建,阴差阳措营救了被鬼子包围的川军总司令。
一、友善:张静怡1、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孔子2、友谊永远是一个甜美的责任,从来不会是一种机会。
——纪伯伦3、真友谊像磷火----在你周围最暗的时刻显得最亮。
——D.M4、真正的友谊是一株成长缓慢的植物。
——华盛顿5、真善产生幸福,文明带来和谐。
——雨果事例:宰相肚里能撑船。
廉颇与蔺相如的故事,负荆请罪。
耿超:1、凡是经过考验的朋友,就应该把他们仅仅团结在你周围。
(莎士比亚戏剧集)2、世界上最宽阔的东西是海洋,比海洋更宽阔的东西是天空,比天空更宽阔的是人的胸怀。
——雨果3、同情是一切道德的最高的美德。
——培根4、善良不是一门科学,而是一种行为。
——罗曼罗兰5、要做一个在寒天中送炭,在痛苦中送安慰的人。
——巴金李斐:1、一把叉子叉不起一堆粪。
——高尔基《母亲》2、要像蜂房里的蜜蜂和土窝里的黄蜂那样,聪明人应当团结在一起。
——高尔基《我的大学》3、等我长大成人,我一定要勤劳,善良,知足,要为别人做一些好事,如果可能的话,还要博得别人的欢心。
——狄更斯4、我获得人家的信任,一不恳求,二不追求,我只是在尽我一切义务的时候,称心诚意,信心十足,以求人家对我这个人的最大的尊敬,即使在做一件微不足道的事情的当儿。
——巴尔扎克《乡村医生》事例:1、林肯总统对政敌素以宽容著称,后来终于引起一议员的不满,议员说:“你不应该试图和那些人交朋友,而应该消灭他们。
”林肯微笑着回答:“当他们变成我的朋友,难道我不正是在消灭我的敌人吗?”一语中的,多一些宽容,公开的对手或许就是我们潜在的朋友。
2、哲学家康德说:“生气,是拿别人的错误惩罚自己。
”优雅的康德大概是不会有暴风骤雨的,心情永远是天朗气清。
别人犯错了,我们为此雷霆万钧,那犯错的该是我们自己了。
李方圆:1、显示出对别人的欢乐不屑一顾的样子,那是侮辱别人。
2、若想在困厄的时候得到援助,就应在平日待人以宽。
3、去同人打交道,才会有益无害。
4、你待人如人待你。
5、君子莫大乎与人为善。
铭记历史,关爱老兵--------延庆光荣院活动纪实“毛主席提出大号召,解放战争人人立功劳,斗志昂扬豪情万丈高,勇敢的八路军个个是英豪........”为了当代大学生更好地牢记历史、珍爱和平,将历史更好地传承,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之际,2015年7月12日,北京青年政治学院理论社组织开展了“寻找抗战老兵,向老兵致敬”活动,记录、还原了当年那段刻骨铭心的烽火岁月,并为抗战老兵送去了慰问和礼品。
70多年前,日本侵略者发动全面侵华战争。
在民族生死存亡的最危急时刻,无数中华儿女挺身而出,义无反顾地奔赴战场。
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更是涌现出了众多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光荣的中华儿女谱写了无数慷慨赴义的英雄乐章,为民族的解放、为新中国的诞生做出了巨大的奉献与牺牲。
本次活动牵手革命功臣,关爱基层老兵,是对历史的尊重,也是对他们当年为国家奉献青春的感谢。
我们理论社一行来到了位于北京市延庆县的延庆光荣院,看望了这里的抗战老兵并与他们进行了亲切的交谈,倾听他们讲述当年的革命故事。
传奇老兵很感动在与老兵们交谈的过程中,同行的人被老兵们惊心动魄的战斗毅力深深打动了。
在交谈过程中,有几位老人谈了他们的战士生涯,有些讲了他们的从历程。
其中老兵夏福荣如是说:“我从不后悔加入抗战的队伍,就算人生再来一次,我依然会选择保家卫国。
” 94岁的抗战老兵夏富荣坚定地说。
当时我是大文盲,没有进过学堂,8岁给地主放羊,放了10年,18岁开始给地主种地,当时征兵的来了就跟着走了。
父母在21岁那年,被日本鬼子给杀害了。
所以,我十分痛恨日本鬼子。
我是1945年8月21日参军,当时只有24岁,每三天都会打一次仗,当时年轻,还不会拿枪,打仗时一开始很紧张,但是过了一会都会害怕了。
我没打过日本鬼子,都是跟蒋介石打。
我是在延庆县四海那里当兵,当时离家只有十八里。
我当时参加了渡江战役,百万雄师过大江。
我当时是在南方那儿服兵役,南方人都叫我们改放军。
抗战英雄人物事迹大全抗战英雄人物事迹大全杨靖宇牺牲时间:1940年2月23日。
生平简介:1905年生,原名马尚德,河南省确山县人。
担任职务:抗日联军总指挥。
主要事迹:1932年11月,在南满组织抗日游击队和义勇队。
1933年秋,成立东北人民革命军第一军独立师。
1934年2月,成立东北抗日联合军总指挥部。
同年11月,建立东北人民革命军第1军。
1936年6月,组建抗日联军第一路军。
1932年起,在吉林东南部和辽东等广大地区,坚持了长达八年游击战争,给日寇以有力的打击。
1938年冬到1939年春,转战长白山区,连续多次冲破敌人的“围剿”,给日伪军以很大的打击和威慑。
1939年秋冬季,指挥部队化整为零、分散游击。
1940年2月,遭到日军连续追击,身边队伍被打散,又被叛徒出卖行踪,孤胆英雄,与敌人作战,最终壮烈牺牲。
主要贡献:东北抗日代表人物,其他还有赵尚志、赵一曼、冷云等烈士。
抗战英雄人物事迹大全张自忠牺牲时间:1940年5月16日。
生平简介:1891年生,山东临清人。
担任职务:第五战区第三十三集团军总司令。
主要事迹:1938年3月,临沂战役中,五十九军与敌鏖战七昼夜,粉碎日军向台儿庄前线增援的战略企图。
1939年5月10日,歼灭日军辎重部队,取得胜利,日军被迫撤退。
1939年12月12日,正面进攻日军,重创日军103旅团,于1月初配合第八十四军稳定战线,2月14日发起反攻。
1940年5月15日,率领的1500余人被近6000名日寇包围,激战一天一夜,全军覆没,战死殉国。
主要贡献:抗战初期多次血战,抱定一死之决心。
抗战英雄人物事迹大全谢晋元牺牲时间:1941年4月24日。
生平简介:1905年生,广东梅州蕉岭县人,黄埔四期。
担任职务:524团团长。
主要事迹:1932年,任第十九路军蔡廷锴部营长,参加“一·二八事变抗战。
1937年,淞沪会战中,接任524团团长,率部驻防闸北火车站。
10月25日,大场阵地被日军突破,我军全线退守。
日本老八路的传奇人生
作者:
来源:《北京广播电视报人物周刊》2015年第35期
今年95岁的小林宽澄,是日本目前仅存的两位日本八路军老战士之一。
还有一位叫前田光繁,已经98岁了,现在一家老^院里静养。
小林先生已经接到了中国政府守邀请他出席9月3日抗战胜利70周年大阅兵的请柬,他将作为唯一一位日本八路军老战士出扁一盛典。
几年前,温家宝总理访问日本时,这两位八路军老战士还曾受邀出席欢迎晚宴。
在晚宴上,温总理还特别走到他们坐的桌前,问候他们。
成为八路军俘虏
小林先生的老家在群马县。
因为祖上传下来一座寺庙,小林的爸爸是个和尚,小林也就成了小和尚。
1939年6月,小林接到参军命令。
次年1月,他随日军华北派遣军第十二军畈田部队在青岛登陆。
小林至今还清楚地记得自己被俘的那一天是1941年6月7日,当时他所在的部队驻扎在山东省牟平县。
一早,侦察兵报告说,附近的一个村里发现了八路军,大约有200人。
“队长想立功就下令去围剿。
”早上8点多,他们赶到那个村庄,但没有发现八路军,于是就跑到农民家吃早饭。
“刚端起饭碗,就有报告说,前方山冈上发现了人影。
于是我们马上集合,朝山冈上赶去。
我当时是机枪手,扛着一挺很重的机枪。
快赶到山冈时,我们发现中了埋伏,八路军冲下山来。
我们打了一阵子,就开始撤。
”
小林扛着机枪跑不快,掉了队,和他在—起的还有另—个日本兵。
他们往山的背后跑,结果遇到了一队八路军。
八路军越来越近,小林他们站的地方刚好有个水塘。
那个日本兵对他说:“我们区喝一口水吧。
”小林回忆说:“日本^死之前都要喝一口水。
于是我们就下到水培边上,喝了一口水,他先开枪自杀了。
我把机枪的枪眼对准脑袋,结果去扣扳机时,机枪移了位,枪响后,我只被削掉了一块头皮。
”
醒来时,小林发现自己已躺在担架上,就开始骂“八格牙鲁”。
“我要滚下担架,但是被两个八路军战士死死摁住,动不了。
就这样,我被抬到了八路军胶东支队的—个司令部。
我以为他们会杀我,但是,他们不但没杀我,还给我上了药,然后把我关在小房间里,我就这样成了八路军的俘虏。
”
中组部批准他入党
小林伤好些的时候,八路军给他送去了一本书,叫《论社会主义》。
过了几天,又给他换了—本《论唯物论》。
“一开始,我很讨厌这种书。
后来,关在房间里实在闷,我就翻了几页,觉得有一定道理。
但是,我很警惕,因为我是日本军人。
虽然我很顽固,但是中国同志还是很尊重我,态度很友好。
”小林说。
就这样对峙了一个多月,小林的伤也好了。
有一天,八路军胶东大队特工科长姜昆对小林说:“你能否帮帮我的工作?”姜昆曾经留学日本东京大学,卢沟桥事变后,他毅然回国参加了抗战。
“姜先生人很好,能讲一口流利的日语,有时会跟我聊聊他在日本生活的往事。
但是他叫我给八路军帮忙,我心里还是:受不了。
姜先生没有勉强我,他绐我讲了许多道理:日本发动的是侵略战争,是不人道的战争,不管是中国人还是日本人都应该—起来抵制这场侵略战争。
后来我想想,他说的也有道理,于是我就下了决心,帮八路军做事。
”就这样,小林加入了八路军,并成为日本反战同盟的成员。
小林做的第一件“革命工作”,就是去日军的岗楼前喊话。
那是—个夜晚,在几名武工队队员的陪伴下,小林来到日军的岗楼前,拿起—个铁皮喇叭开始喊话。
刚开始时,岗楼里会先传出一阵叽里哇啦骂人的话,紧接着就有炮弹打出。
武工队怕小林受伤,要他撤下去,但是小林不怕,越喊越有劲,还唱起了日本民歌。
“镊后他们炮也不打了,静静地听我喊话。
”
小林的“叛变”引起了日军上层的恐慌,日军贴出告示,悬赏捉拿他。
为此,小林开始在八路军和武工队的掩护下,转战各个山村。
“有—次,为了把艾思奇先生的《唯物史观》翻译成日文做反战宣传资料,我躲在—个山洞里,村里的武工队队长每天给我送饭,有时还会给我带一点酒来。
我们就像亲兄弟一样,推杯换盏,那真是战争中的世外桃源!”小林回忆说。
抗战结束后,小林留在济南市政府外事处工作,帮助遣返战俘和日侨。
解放战争爆发后,他又继续从事反战工作。
1946年1月,小林先生因工作劳累病倒了。
一天晚上,山东军区政治部主任舒同来看望他,舒同说:“小林同志,你愿不匾意入党?”小林听了一惊:‘我当然愿意了,可是我是日本人,可以吗?”舒同说:“你是革命同志,完全可以申请入党,我来给你做入党介绍人。
”于是,在舒同的介绍下,山东省委批准了小林加入中国共产党。
中央组织部得知此事后,下发通知要求由中组部审批。
“于是,我又重新写了一份申请书。
中组部看了我的申请书和自传,还表扬我,说我的申请书写得很感^,中文水平也很好,于是就批准我入党了。
”小林先生说。
那份入党申请书,他整整写了3天。
一晃到了1953年,小林已经33岁了,在内蒙古丰镇人民医院担任副院长。
有一次,小林去沈阳出差,战友给他介绍了一位日本护士。
后来,她也调到了丰镇,两人就在医院里结了婚。
特设岗亭监视了他几十年
1955年12月,组织上决定让小林先生一家回国。
小林带着妻儿在天津踏上了回国的轮船。
“我在中国生活工作了15年,真的舍不得离开同志们。
离开天津港时,我知道同志们在送我,不能握手,不能拥抱,不能行—个军礼,只能默默地相互看一眼。
”
回到日本后,小林先生在中国的真实身份很快被日本政府知道了。
虽然没有逮捕他,但是将他列入了监控名单。
如何养家糊口,成为小林先生回到日本后的头等大事。
虽然中国政府给他发了一笔数目可观的安家费,但在东京购置一栋房子后,也就所剩不多了。
雪上加霜的是工作介绍所拒绝为他介绍工作。
后来,他好不容易在一家航运公司找到了工作,一直干到70多岁,他才退休。
一天,小林家附近的一个岗亭的警察对他说:'我们监视你已经几十年了,一直把你当成国际间谍,但是发现你没有做过一次出格的事。
现在开始,你自由了。
”小林这才发现,原来这个岗亭是用来监视自己的。
退休后,小林先生担任了日本八路军新四军老战士会会长。
这个组织还有一个名子叫作“椰子会”,“椰子”在日文的读音中是“八、四”的意思,很智慧地代表了八路军和新四军。
他在日本各地讲演自己在中国的反战经历,呼吁人们要珍惜和平,反对战争。
中国政府也没有忘记他们。
2005年9月3日,小林应邀赴北京参加了纪念抗战胜利60周年大会。
不过,最让他开心的还是2008年,相隔53年,重返内蒙古丰镇市。
“医院还在,大家都在说,老院长回来了!横幅上还写着‘热烈欢迎小林宽澄老院长回院指导工作’,大家都出来鼓掌,还给我送鲜花,请我喝茅台酒,我感觉仿佛又回到了过去的革命时代,体验到了革命同志的亲情。
”
四年前,小林先生的夫人去世了。
小林先生—直把老伴的照片摆放在床头,他说:“我们是革命战友。
”
没了女人的家,简直快成了垃圾堆。
小林先生什么都不舍得扔,包括那台老旧的电脑,他还时不时地打开,敲下键盘,写一点回忆文章。
在小林家的门口,有—辆自行车,老先生平时还自己骑车去超市买东西。
他说他爱吃饺子,“带有大葱味的那种”。
张宁据《新华每日电讯》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