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合班读后感
- 格式:doc
- 大小:32.00 KB
- 文档页数:4
班主任读书笔记读《完美教室——中国百合班的故事》“班级课程”,是思想的指引,班级管理则是具体的落实方式,,再一次走进《完美教室——中国百合班的故事》一书,很自然地从俞老师班级管理的角度进行起来。
做好开学准备工作。
为了迎接新的一届学生,俞老师会在8月30日那天,给每个孩子设计一张名片,有时竟会写到深夜两点。
在学生报到8月31日这一天,“她会把教室再打扫一遍,把每人的新书一一发放,并整整齐齐在码好,统一摆放在每张桌子的右角,再把新生的学号张贴在左上角,名片端端正正地摆放在桌子的正中间,旁边的书架上,是上一届百合班的孩子留下来的美文”。
对了,8月31日那天,俞老师是6点就到了教室。
这两日,一晚一早,就为了能给孩子们一个美好的开始。
整洁的教室,充满书香的天地,一切准备就绪,就等着孩子来了。
从点滴中做足爱的功课。
这里有“老师端汤”,有“叔叔你好”,有“新年祝福”,有“爱的表达”……点点滴滴,照亮了每个百合班孩子的心田。
想想自我在这一方面,对学生的引导还是微小的,这一方面,相信会注入我与孩子们崭新的班级。
从游戏出发。
看罢此书,发现俞老师很会带着学生去玩,去游戏。
对于学生的游戏,我采取理解的态度,但是指导方面非常欠缺,更没有去从班级角度设计适合的游戏,特色方面是没有。
“不抛弃不放弃游戏”“花样长绳”“拔草”“心不在焉测试”等等。
再推而举之,活动方面,俞老师一样做得出色。
善于家校联动,发挥家长的教育力量。
在家长会上,家长不再是单一的倾听者,他们是学习者,他们是参与者,他们还可以是嘉宾等等,无限相信家长的力量。
每周以一个主题给孩子们写信。
这样信件,沟通了师生之情,促进了学生的相互学习,提升了学生的自我素质。
提到给学生写信,想到自己去年暑期,也曾为孩子们写过五六封,寒假仅写过一封,这就是差距!俞老师为班上的一名普通男生写起了成长史,这在我的博客里,还没出现过,努力着,也期待着。
此外,俞老师还上足上好班会课,捉住每个契机教育引导学生,引导学生亲近散文、亲近人物传记,亲近优秀的电视节目等等。
中国百合班的故事读后感中国百合班的故事读后感(3篇)当看完一本著作后,你有什么体会呢?让我们好好写份读后感,把你的收获和感想记录下来吧。
那么你真的懂得怎么写读后感吗?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中国百合班的故事读后感,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中国百合班的故事读后感1读了俞玉萍老师写的《完美教室——中国百合班的故事》,只有2个字:震撼。
震撼之余是感动。
感谢学校为我们班主任提供了这么好的书,让我们班主任在休息之余能够读到这么好的书,洗涤自己的心灵,提升自己的精神世界,能够用深邃的思想思考自己所从事的教师这一职业。
从教17年,当班主任已经整整16年,在教师这一工作岗位上,没有闪亮的轨迹,没有丰功伟绩,一直默默无闻,辛勤耕耘,因为我爱我平凡而神圣的职业。
雨果曾说过:“花的事业是尊贵的,果实的事业是甜美的,让我们做叶的事业吧,因为叶的事业是平凡而谦逊的。
”我愿做红烛,我甘为人梯,我庆幸命运赐给了我这个职业,塑造灵魂这一神圣的使命是金钱所无法衡量的。
读完这本书,我深深的感到当一名优秀的班主任不容易,不仅要有优美流畅的语言、渊博的知识、丰富的教育教学经验,最重要的是要有一颗爱心,一颗疼爱别人孩子的心。
这种爱是不求回报的、无私的爱、是圣洁纯真的爱。
学生一旦体会到教师这种发自内心的爱,就会“亲其师、敬其师”,从而“信其道”,也正是在这个过程中,教书育人就实现了其根本功能。
教育需要爱,更需要智慧,需要一个智慧型的班主任。
而俞玉萍老师正是这样的班主任。
每个孩子都是一本书,需要我们页页翻、行行看;每一个孩子又都是一朵美丽的小花,俞玉萍老师正是用智慧发现并培育每一朵小花的美丽。
智慧的老师其实就是善于思考的老师,在平时的教育教学过程中,在积累经验的过程中,一定要及时总结反思,随时记录学生点滴成长的过程。
当我们面对犯错的学生时,靠的不再是严厉的面容,犀利的言语,而是心平气和,选准教育的契机,让学生在和风细雨中明辨是非,从而实现教育的根本目的。
小学语文老师读书笔记《完美教室——中国百合班的故事》暑假重拾《完美教室——中国百合班的故事》一书,是想着新的学期,我该怎样去写班级的故事。
没想到,再一读,我发现了俞玉萍老师的作文教学之法,作为对作文教学感兴趣的我,怎能不记之为快?首先,老师发挥出了榜样作用。
读着读着,发现百合班的孩子,写起作文来,跟俞老师的手法,颇有相似之处。
我概括起来,有这样的三点:充满激情,读后能让读者心涌澎湃,也就是很善于传递正能量;非常善于运用比喻手法;很注重细节再现。
比如有个百合班的孩子就这样表达同学对自己的关心,“那一刻,我从你明亮的眸子里看到了智慧的光芒,那闪烁的光芒,像池塘里的水波一圈圈地荡漾开来。
你的声音很柔,似一支婉转动人的琵琶曲,撩动我的心弦;又像是三月里的樱花,淡雅的花瓣轻轻地拂过我的脸庞。
”这种表达魅力,在学生的初期的“三张名片”里是少有的。
俞老师在形容女生的花样长绳时,这样说着:她们微笑着,跳着,数着,“21”“22”“23”……像一群上下翩飞的蝴蝶,又像是一群冲浪的运动员。
我知道,俞老师在习作方面,带给学生的不仅是这些。
但是我们作为语文老师的,是不是也该在文字表达上,敢于下水,敢于引领。
再者,写得好,是因为做得好,想得好。
俞老师在《爱的表达》这一内容里,详细描述了自己这一做法。
“我从不上作文技巧辅导课,常说的话是:写得好,是因为做得好,想得好。
写作的素质教育是做人的素质,思考的素质。
用这样的语言表达出自己对习作教学的理解:写得好,是因为做得好”。
难怪相同内容,学生有着多样表达。
特别写着写着,后来,百合班的学生论说文写得也文采飞扬,思想深刻。
做人做事做文,这样完好的统一,有了这样完美的呈现。
储藏素材方法多。
在清风中早读;在车厢里的PK,或朗诵或唱歌;打饭的时候,在等待的时分看书;指导选取合适的阅读书目;读书介绍会……这些活动,既让学生积累了米,储存了语言材料,也成为学生的习作内容,真是一举两得。
值得一提的是,俞老师对于积累有着这样的建议:我一向反对你们摘抄或背诵任何优美的段落,因为老师认为机械的背诵对你们的思维发展与运用知识其实没有丝毫的用处。
百合班的故事亲爱的各位领导,各位老师,各位嘉宾,下面请让我为大家讲述百合班的故事。
那天何局长对我说:你很伟大。
我真的觉得吃惊不少,因为我——东洲中学的俞玉萍从来就觉得自己只是一名普通的教师,我每一届的学生才真的伟大。
因为他们不断超越自我,追求卓越。
今年我那49名的毕业班有33人被海中(海门高级中学)录取,有两名以优异成绩公费留学新加坡,一名以优异成绩赴美国留学,一名被新加坡英华中学录取。
他们的目标已不是北大清华而是剑桥耶鲁。
每一届新生入学,我都会朗诵一个关于百合的故事:一粒百合的种子,被命运的手无情地甩到了一个偏僻遥远的断崖上,甩在了杂草堆中,野草诅咒他,蜂蝶讥讽他。
可是百合说:我要开花,是因为我知道我有美丽的花;我要开花,是为了完成作为一株花的庄严使命,我要开花,是由于自己喜欢以花来证明自己的存在。
不管有没有人欣赏,不管你们怎么看我,我都要开花。
于是,她努力地吸收水分和阳光,深深地扎根,直立地挺着胸膛。
终于,她开出了洁白的花,终于,她的种子飘满了整个山谷,终于,那里被人们称为百合谷地。
望着屏息凝神的孩子,我会追问他们:是百合幸福还是杂草幸福,是百合美丽还是杂草美丽?每一个孩子都由衷地喜欢百合,喜欢百合纯洁的梦想,喜欢百合的为梦想而开花,喜欢百合创造的百合谷地,他们由衷地渴望成为一株百合。
因此,我更加坚信:每一个孩子都是一株百合,开花是每个人的本心。
因为无限信任孩子的开花之心,所以,每学期,每个月我都引导他们写下自己的目标,而我所做的就是真心地为他们加油呐喊。
孩子落入低谷,灰心沮丧时,我会讲海燕与麻雀的故事,虽然麻雀一开始飞得比较高,但真正能飞过大海的依然是执着的海燕。
我会播放《功夫熊猫》给他们看,让他们相信自己的力量。
我会和他们一起唱响“我要一步一步往上爬,在最高点乘着叶片往前飞,小小的天有大大的梦想,总有一天,我有属于我的天。
”我会和他们一起聆听《命运交响曲》,大声喊出“我要扼住命运的咽喉”,我让他们始终相信失意只是暂时,人生不必为打翻的牛奶哭泣。
班主任读书笔记读《完美教室——中国百合班的故事》“班级课程”,是思想的指引,班级管理则是具体的落实方式,,再一次走进《完美教室——中国百合班的故事》一书,很自然地从俞老师班级管理的角度进行起来。
做好开学准备工作。
为了迎接新的一届学生,俞老师会在8月30日那天,给每个孩子设计一张名片,有时竟会写到深夜两点。
在学生报到8月31日这一天,“她会把教室再打扫一遍,把每人的新书一一发放,并整整齐齐在码好,统一摆放在每张桌子的右角,再把新生的学号张贴在左上角,名片端端正正地摆放在桌子的正中间,旁边的书架上,是上一届百合班的孩子留下来的美文”。
对了,8月31日那天,俞老师是6点就到了教室。
这两日,一晚一早,就为了能给孩子们一个美好的开始。
整洁的教室,充满书香的天地,一切准备就绪,就等着孩子来了。
从点滴中做足爱的功课。
这里有“老师端汤”,有“叔叔你好”,有“新年祝福”,有“爱的表达”……点点滴滴,照亮了每个百合班孩子的心田。
想想自我在这一方面,对学生的引导还是微小的,这一方面,相信会注入我与孩子们崭新的班级。
从游戏出发。
看罢此书,发现俞老师很会带着学生去玩,去游戏。
对于学生的游戏,我采取理解的态度,但是指导方面非常欠缺,更没有去从班级角度设计适合的游戏,特色方面是没有。
“不抛弃不放弃游戏”“花样长绳”“拔草”“心不在焉测试”等等。
再推而举之,活动方面,俞老师一样做得出色。
善于家校联动,发挥家长的教育力量。
在家长会上,家长不再是单一的倾听者,他们是学习者,他们是参与者,他们还可以是嘉宾等等,无限相信家长的力量。
每周以一个主题给孩子们写信。
这样信件,沟通了师生之情,促进了学生的相互学习,提升了学生的自我素质。
提到给学生写信,想到自己去年暑期,也曾为孩子们写过五六封,寒假仅写过一封,这就是差距!俞老师为班上的一名普通男生写起了成长史,这在我的博客里,还没出现过,努力着,也期待着。
此外,俞老师还上足上好班会课,捉住每个契机教育引导学生,引导学生亲近散文、亲近人物传记,亲近优秀的电视节目等等。
中国百合班的故事读后感中国百合班的故事是一本以真实事件为背景的小说,通过描写一个百合花培育班的成长历程,展现了中国在极端困境中的勇敢与坚持。
读完这本书,我感到深受启发和感动。
首先,这本书让我深切感受到中国人民的坚韧不拔和乐观向上的精神。
故事背景设定在上世纪的中国,一个社会主义大农村时代。
在这个时期,人们生活在艰苦的环境中,物质条件十分匮乏,但是他们依然保持着积极向上的心态,努力工作,相互帮助。
百合花培育班的同学们面临着各种困难,但是他们从不放弃,一直以来都坚持着,不断地尝试新的方法,不断地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
这种乐观向上的精神在书中处处可见,给予了我很大的鼓舞和力量。
其次,书中塑造了一批个性鲜明的人物形象,他们各自有着自己的独特性格和经历,但是他们之间却形成了一种深厚的友谊和团队精神。
正是通过这种友谊和团队精神的支持,他们克服了一个个困难和挑战,最终达到了他们的目标。
在这个过程中,同学们互相鼓励,互相帮助,激发出彼此最好的一面。
这种友情和团队精神深深触动了我,让我意识到一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但是团队的力量却是无穷的。
最后,中国百合班的故事还向我展示了中国人民的智慧和创造力。
在物质条件十分有限的情况下,同学们通过不断地试验和改进,找到了一种适合中国气候的百合花培育方法,并成功地把它推广到了全国各个地方。
这种智慧和创造力是中国人民在长期困境中培养出来的,是他们不断拓展思维边界的结果。
这让我深感中国人民的智慧和创造力无穷无尽,为我自己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不断寻找新的方法和解决问题提供了很大的启示。
总之,中国百合班的故事给予了我很多的思考和启示。
通过这本书,我不仅了解了中国人民在极端困境下的坚韧不拔和乐观向上的精神,也体验到了友谊和团队精神的力量,更加确信了智慧和创造力是人类无限进步的源泉。
这本书是一本反映中国人民智慧和勇气的佳作,读后让我深深地感到骄傲和自豪。
中国百合班的故事读后感(二)中国百合班是一本让人感动至深的书籍,它记录了一群中国女性在追求梦想的道路上的艰辛与坚持。
百合文读后感7篇百合文读后感篇1我上小学已有五年了,在这期间我学过很多篇精彩的课文,但这学期,我们学了《心田上的百合花》这一课,我读后,内心象波涛汹涌的大海,我被百合花那顽强的意志和坚定的信念打动了。
这一课主要写的是一株百合花生长在一个偏僻的山坡上,不顾杂草的鄙夷,透过顽强的意志和信念,拼命地吸收太阳光和水分,不断地传播种子。
最后,满山遍野都开满了百合花的故事。
我读后,不禁使我想起了一个故事:有一年,一支英国探险队进入了撒哈拉沙漠的某个地区,在茫茫的沙海里负重跋涉,阳光下,漫天飞舞的风沙像炒红的铁砂一般,扑打着探险队员的面孔,口渴似炙,心急如焚——大家的水都没有了。
这时,探险队长拿出一只水壶,说:“那里还有一壶水。
但穿越沙漠前,谁也不能喝。
”一壶水,成了穿越沙漠的信念源泉,成了求生的寄托。
在队员们濒临绝望的脸上,又显露出坚定的神色。
最后,探险队顽强地走出了沙漠,挣脱了死神之手,大家喜极而泣,用颤抖的手拧开了那壶支撑他们精神和信念的水——缓缓流出来的,却是满满的一壶沙子!是呀,人在任何逆境中,都要坚守自己的信念和精神,人如果没有了信念和精神,就不能战胜绝望和恐惧。
在我们身边,像百合花这样有坚定信念和顽强意志的人也有很多。
如我们学校楼后启智班的儿童们他们不管刮风下雨,不管数九寒天,他们都坚持来校上课,从不迟到,因为,他们像百合花一样也有自己坚定的信念:只有透过不断学习,只有丰富自己的知识,只有提高自己的智商,才能改变自己的命运。
他们从不埋怨上天对他们的不公平,因为他们明白:树立自立自强的信念,学会生活,学会学习,学会感恩,这样才能自食其力地立足于社会,不给父母增添更多的麻烦,成为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在困难面前,我们只要拥有百合花那坚定的信念,只要拥有百合花那顽强的意志,只要拥有百合花那拼搏的精神,还有什么事情不能成功?百合花的精神又一次验证了马克思的一句话:“在科学上没有平坦的大道,只有不畏劳苦沿着陡峭山路攀登的人,才有期望到达光辉的顶点。
百合花读后感300字高中篇一:《那抹纯净的白》那天,阳光正好,懒洋洋地洒在书页上,翻开《百合花》,一股清新之气扑面而来。
这书名听着就让人心情舒畅,百合嘛,总是给人一种纯洁高雅的感觉。
书里的故事其实挺简单的,就是一个关于成长、关于坚持的故事。
主角就像那朵藏在山谷深处的百合,不被人知,却依然努力地绽放着自己的美丽。
读着读着,我就想起小时候,那时候也有一颗单纯的心,觉得世界就是那么的美好,没有什么困难是克服不了的。
书里有一段写得特别好,说百合即使在最艰难的时候也没有放弃自己,它坚信自己是一朵花,而不是一棵草。
这句话让我心头一震,好像自己有时候也会迷茫,会怀疑自己是不是真的能做到想做的事情。
但是,百合花用自己的方式告诉我们,只要坚持信念,总有一天会迎来属于自己的春天。
读完这本书,我突然觉得自己也应该像百合那样,不管遇到什么困难,都要勇敢地面对,相信自己能开出最美的花。
生活嘛,本来就是一场修行,我们都在努力地成为更好的自己,不是吗?篇二:《心中的那朵百合》坐在窗边,外面是淅淅沥沥的小雨,手捧《百合花》,心情跟着书里的故事起伏。
书里讲的是一个关于梦想与坚持的故事,主角就像是山谷中独自绽放的百合,虽然孤独,却无比坚定。
读到这里,我就想起了自己曾经的梦想,那时候的我们,多多少少都有些天真,觉得只要努力了,就没有什么是不可能的。
书里有个细节让我印象深刻,说是在风雨交加的夜晚,百合花仍然坚强地挺立着,它用实际行动证明了自己的价值。
这让我想到了自己,有时候遇到挫折,心里难免会有些动摇,但每次想到这里,就觉得再大的困难也能克服。
毕竟,连一朵花都能在逆境中成长,我们又有什么理由不去努力呢?故事最后,百合终于得到了人们的认可,那一刻,恍若我也跟着它一起经历了成长的过程。
合上书本,窗外的雨似乎也停了,心情变得格外轻松。
我想,每个人心中都有一朵百合,它代表着我们的梦想和希望,无论外界环境如何变化,只要我们坚守初心,终将绽放出属于自己的光彩。
“中国百合班”随感
法国教育家卢梭曾说过:“凡是缺乏师爱的地方,无论品格还是智慧都不能充分自由地发展,只有真心实意地去爱学生,才能够精雕细刻地去塑造他们的灵魂”。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的话:“每个孩子都不是抽象的。
”的确如此,每一个孩子都有其独特的行为,针对不同的行为,都要因材施教。
如果把孩子比作是一株花,那么学生好的习惯性格就如同是花的叶子。
当一片叶子渴望发芽长大时,教师就应为它提供最好的条件,充足的阳光、肥料、水分,希望尽自己最大的努力让这片叶子茁壮成长。
当所有的叶子都开得茂盛了,那么孩子这朵祖国的花朵就会开得更灿烂了。
而当一朵朵花盛开地更娇艳,孩子们脸上的笑容更真诚时,作为教师的我们,也就能真正地问心无愧了。
在素质教育的今天,我们必须改变以为那种只看孩子智力水平,只关心身体健康,忽略心理健康水平、个性发展水平的陈旧观念。
现实生活中有一些孩子表面看起来很听话,但情感单薄、性格脆弱、意志薄弱,存在着一些心理问题,应引起家长和教师的关注。
儿童期是儿童身心迅速发展的时期,也是个性形成的时期,应抓紧这个关键期,培养儿童良好的人格特征。
作为教师应不断学习、探索儿童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知识。
在工作中应不断关注孩子的心理健康。
关心孩子、热爱孩子、尊重孩子,耐心教育,排除他们的心理障碍,为他们将来更好的适应社会环境打下良好的素质基础。
我坚信:只要用心去浇灌,
铁树也能开花。
希望我的学生都能在爱的怀抱中快乐地学习,快乐地成长!。
《中国百合班的故事》读后感 《中国百合班的故事》这本书给了我很多启示和思考。
这本书通过描述中国百合班的故事,向我们展示了孩子们的努力、成长和团队合作。
书中的作者通过生动的描写和情节,让我们感受到中国百合班的学习和成长过程。
孩子们通过参加百合班的活动和训练,展现出了自己的才华和能力。
这本书通过中国百合班的故事,让我们思考教育和团队合作的重要性。
这本书给了我很多启示和思考。
首先,它让我明白了教育的重要性和影响力。
中国百合班为孩子们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学习和成长环境。
通过参加百合班的活动和训练,孩子们不仅可以培养自己的才华和能力,还可以学到团队合作和沟通的重要性。
这让我意识到了教育对于孩子的成长和发展的重要性。
其次,这本书也让我反思了团队合作的重要性。
中国百合班的孩子们通过团队合作和协作,取得了很多成绩和进步。
这让我明白了团队合作对于实现共同目标和取得成功的重要性。
无论是在学校还是在工作中,团队合作都是非常重要的,我们应该学会与他人合作和协作。
最后,《中国百合班的故事》也让我思考了培养孩子的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的问题。
百合班为孩子们提供了一个多元化的学习和成长环境,让他们能够发展自己的兴趣和才华。
这让我明白了培养孩子的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的重要性,我们应该尊重孩子的兴趣和特长,给予他们发展的空间和机会。
总的来说,我非常喜欢《中国百合班的故事》这本书。
它通过描述中国百合班的故事,向我们展示了孩子们的努力、成长和团队合作。
通过这本书,我明白了教育的重要性和影响力,团队合作的重要性,以及培养孩子的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的重要性。
这些都是我在教育和成长过程中需要注意和思考的内容。
心似百合,爱如空气
——读《完美教室——中国百合班的故事》有感
陈静
一名好的教师,应该像一朵百合,远看像一朵花,近看像一团火,芬芳自己,温暖别人。
——题记
冷冷的冬日,我拿起《完美教室——中国百合班的故事》一书,在静静的阅读中,走进了江苏省中学语文特级教师、海门市“完美教室”领衔人俞玉萍的“百合班”,感受俞老师和百合班的魅力。
在书中,和俞老师相遇是幸福的,听俞老师娓娓讲述“百合班”的故事更是幸运的。
选准方向,让班级焕发人文色彩
首先吸引我的,就是“百合班”这个特殊的班名。
对于这个班级名字,俞老师是这样诠释的:
一粒百合的种子,被无情地甩到了一个偏僻遥远的断崖上,野草诅咒她,蜂蝶讥讽她。
可是百合说:我要开花,是因为我知道我有美丽的花;我要开花,是为了完成作为一株花的庄严使命,我要开花,是由于自己喜欢以花来证明自己的存在。
于是,她努力地吸收水分和阳光,深深地扎根------终于,她开出了洁白的花,终于,她的种子飘满了整个山谷。
我们就是“百合谷地”清晨里含苞欲放的花蕾,纯洁没有瑕疵,带点淡淡的、幽幽的清香;我们是一朵朵娇艳欲滴的小百合,在风雨中相亲相爱、自信顽强、茁壮成长。
读到这里,我的想象中,总浮现出这样的画面:俞老师和她的学生们反复朗诵着:我要开花,是因为我知道我有美丽的花;我要开花,是为了完成作为一株花的庄严生命;我要开花,是为了以花来证明自己的存在。
这种积极的心理暗示,告诉每一个成长中的孩子:新生百合的美好含义以及美好的心愿——每个人都渴望在崭新的地方成长为一株美丽的百合。
每个正在成长的孩子,听到这样诗意的语言,置身于这样富有生机的班级,又怎能不会衍生出蓬勃向上的力量呢?
热爱阅读,用文字的力量引领成长
可以说,百合班的孩子作为新生走进校园的时候,和其他班级的孩子没有任何差别,是阅读改变了他们,是生活中的小事启迪了他们,是俞老师的行动感动了他们。
正如朱永新教授说:“如果我们的一个孩子在十多年的教育历程中,还没有养成阅读的兴趣和习惯,一旦他离开校园就将书永远地丢弃在一边,教育一定是失败的。
相反一个孩子在学校的成绩普普通通,但是对阅读养成了浓厚的兴趣,养成了终生学习和阅读的习惯,一定比考高分的孩子走得更远。
”
百合班在俞老师的引领下,把张晓风、林清玄的散文、梁衡的作品当做了每个人的必读作品。
学校教育实际上不仅仅像母乳一样给他们最初的滋养,最重要的是通过阅读让他们学会了自主飞翔。
一个小学阶段与童话书为伴,与科学书为友,一个中学阶段与散文牵手,与人物传记有约的孩子,必定是一个眼睛明亮、朝气蓬勃的孩子。
这样的孩子永远向着前方奔跑,你永远不用担心他会迷失方向或者误入歧途。
因为他的心房一直洒满人类历史上文明的斑斓星辉。
阅读不仅会改变他们的今天,也将改变他们的明天。
当我读到俞老师用爱为学生写下的一封封信,用心为学生写的美文鉴赏做批注,我被震动了:只有诗意的文字能感染诗意的心灵,只有诗意的心灵才能塑造诗意的人生。
我想起我的一些做法:班上孩子生日时,我写下的一封封庆生信;学期初,我的开学第一课寄语;每个期末,我的感动班级颁奖词……很多事情,我也在做,可是没有及时去总结记录,
没有做成体系。
教育不是碎片,而是环环相扣来的整体。
只有把这些细节做好,才能真正的教育。
润物无声,爱的最高境界是爱如空气
面对教育,俞老师关注的不是人生的杂草,而是考虑在心田上种植鲜花,她关注的不是学生今天的分数,她关注的是学生的灵魂。
所以,她用高贵的人格和深沉的爱,来引领孩子的生活。
所心她会在8月30日为从未谋面的每一个孩子写一段开启新生活的寄语,直到凌晨2点的钟声响起。
她会在8月31日6点来到教室先把教室扫一遍把每个人的新书放好,码好,把学生的名片放在桌子的正中间。
她会在书架上放好上一届百合班的孩子留下的美文,以供新学生阅读。
她会坚持为学生端汤30天,身体力行,诠释爱的真谛。
她教会孩子们从心底里向司机问好,把爱与尊重传递到每个人身上……她会在期末组织一个隆重的庆典,让家长嘉宾为善于思考的、进步显著的、富有学力的、勤奋学习的孩子们分别颁奖。
她关注每个孩子的进步与成长,在学生作文本的上批语感动了家长。
一切小小的细节,都被俞老师挖掘并巧妙利用,化成了促进学生成长的养分。
她的教育,就像空气,无声无息包围在学生身边。
正是从平凡的生活中启迪学生,时时关注孩子的心理状态,没有责备,有的是润物细无声的引导。
她让学生学会安宁,学会充实,学会珍惜。
一年又一年时光,俞老师的“百合班”,就在教室里,创造着一个又一个教育的奇迹。
一行又一行文字,通过她的倾心讲述,让我们看到了一个洋溢着幸福的班级,一个创造奇迹的班级。
苏格拉底说:只要我的良心和我那微弱的心声总在催促我继续前进,我就要把通向真理的道路指给人们,绝不顾虑后果。
在认真读完书后,
在一次次反思中,我获得了无穷的动力:心似百合,爱如空气。
我愿意像俞老师一样,倾心教育,修炼自己,构建幸福与完整的教育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