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与人 测试及答案 沪科版
- 格式:doc
- 大小:113.50 KB
- 文档页数:5
沪科版八年级物理第十章机械与人章节测评考试时间:90分钟;命题人:物理教研组考生注意:1、本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2、答卷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班级填写在试卷规定位置上3、答案必须写在试卷各个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的位置,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第I卷(选择题 30分)一、单选题(10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30分)1、如图所示,在竖直平面内用轻质细线悬挂一个小球,将小球拉至A点使细线处于拉直状态,由静止开始释放小球,不计空气阻力,小球可在A、F、B三点间来回摆动,A和B是最高点,F是最低点。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小球到达最低点F时撤去一切外力,由于惯性,它将保持原来的圆周运动B.当小球运动到最低点F处,细线对它的拉力与它受到的重力平衡C.当小球到达最高点A时撤去一切外力,它将做匀速直线运动D.当小球摆动到B点时,细线恰好断开,则小球将沿BE方向运动2、如图,重为G的物体在不同简单机械中均处于平衡状态(不计机械自重和摩擦),拉力F1、F2、F3的的大小关系是()A.F3<F1<F2B.F2=F3<F1C.F2<F3=F1D.F2<F1<F33、完全相同的A和B两物体,在相同的力F作用下分别沿粗糙地面和不计摩擦的光滑冰面移动了相同的距离s。
如图,力F对A、B两物体做的功分别为W1和W2,功率分别为P1和P2。
下列的大小比较正确的是()A.W1<W2B.W1>W2C.P1<P2D.P1>P24、如图所示,用相同滑轮装成的甲、乙两个滑轮组分别将同一个物体在相同时间内匀速提高相同高度,不计绳重及摩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F1=F2B.甲、乙绳子自由端移动的速度相同C.甲、乙两个拉力的功率相同D.乙滑轮组的额外功多5、如图所示的工具中,在使用时属于费力杠杆的是()A.天平B.瓶盖起子C.食品夹D.钳子6、“给我一个支点,我就能撬动整个地球”,下列生产和生活中的杠杆与阿基米德设想的杠杆属于同一类型的是()A.食品夹B.托盘天平C.钓鱼竿D.修树剪7、如图所示是探究动能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装置,小车从粗糙斜面上某一高度由静止开始释放,撞击静止于水平木板上的木块(不计空气阻力),将木块推出一段距离。
沪科版八年级物理第十章机械与人单元测试考试时间:90分钟;命题人:物理教研组考生注意:1、本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2、答卷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班级填写在试卷规定位置上3、答案必须写在试卷各个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的位置,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第I卷(选择题 30分)一、单选题(10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30分)1、如图所示的四种剪刀,正确使用时,属于费力杠杆的是()A.医用剪刀B.剪铁皮的剪刀C.挑线头的剪刀D.修树枝的剪刀2、一个物体在一恒力的作用下沿水平方向匀速运动,图中能反映恒力所做的功与时间的对应关系的是()A.B.C.D.3、下列关于功、功率、机械效率的说法正确的是()A.物体做功越多,功率一定越大B.机器的功率越小,机械效率一定越低C.功率不同的机器,做的功一定不相等D.额外功与总功之比越小,机械效率一定越大4、如图所示的简单机械中,省距离的是()A.旗杆上的定滑轮B.夹东西的筷子C.开门的把手D.蜿蜒的盘山公路5、如图所示,是工人师傅往高处运送货物的两种方法。
物重均为500N,滑轮重均为10N,不计摩擦和绳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图中的拉力等于乙图中的拉力B.甲图中的拉力小于乙田中的拉力C.甲图中的拉力大于乙图中的拉力D.甲图中的拉力为乙图中拉力的两倍6、如图所示的工具中,在使用时属于费力杠杆的是()A.核桃夹B.瓶盖起子C.撬棍D.镊子7、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时,它()A.受到的合力一定为零B.具有的动能一定不变C.具有的机械能一定不变D.具有的势能一定不变8、将规格完全相同的滑轮,用绳子绕成图中的甲、乙滑轮组。
使用甲、乙滑轮组分别匀速提升重力为G1、G2的两物体,升高相同的高度。
绳自由端施加的拉力大小分别为F1和F2,物重G1>G2,不计绳重和摩擦。
………○……___________班级:_………○……绝密★启用前沪科版八年级物理全册《第10章 机械与人》知识归纳测试题试卷副标题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第I 卷(选择题)请点击修改第I 卷的文字说明 一、单选题1.如图所示,杠杆处于平衡状态,则F 的力臂是A .OAB .OC C .OD D .FD 【答案】B 【解析】试题分析:杠杆的力臂是指支点到力的作用线的垂直距离。
可以从支点O 作力的作用线的垂线,从支点到垂足间的距离即为力臂,在本图中OC 即为力臂。
考点:力臂的画法2.下列由日常生活联想到的物理知识中,正确的是A .雪橇从山坡上滑下越来越快,是因为它的动能转化为重力势能B .水饺漂浮在水面时受的浮力大于重力C .窗外有风时窗帘飘到窗外,是因为流体中流速大的位置压强大D .打开放有樟脑丸的箱子闻到樟脑气味,是因为发生了扩散现象 【答案】D 【解析】A 、运动员在从高处滑下的过程中,质量不变,因为他所处的高度降低,所以他的重力试卷第2页,总24页…○…………外……………………订…………○…订※※线※※内※※答※※题※※…○…………内……………………订…………○…势能减小,同时速度越来越快,动能增加,是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故A 错误; B 、水饺漂浮在水面时受的浮力等于其重力;故B 错误;C 、窗外有风时窗帘飘到窗外,是因为窗外流速大,压强小,屋内空气流速小,压强大,所以窗帘向外飘,故C 错误;D 、在打开放有樟脑丸的箱子闻到樟脑气味,这是分子运动的结果,即是因为发生了扩散现象,故D 正确; 故选D .3.如图所示的用具中,属于费力杠杆的是A .镊子B .钳子C .起子D .剪子【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A 、筷子在使用过程中,动力臂小于阻力臂,属于费力、省距离杠杆;B 、钳子在使用过程中,动力臂大于阻力臂,属于省力杠杆;C 、起子在使用过程中,动力臂大于阻力臂,属于省力杠杆;D 、图示剪刀在使用过程中,动力臂大于阻力臂,属于省力杠杆. 故选A .4.如图所示,小孩从滑梯上滑下的过程中,臀部有灼热的感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动能大小一定不变B .没有发生能量转化C .重力势能一定越来越小D .机械能总量保持不变……装…○…………_____姓名:___……装…○…………【答案】C 【解析】小孩从滑梯上自由滑下的过程中,位置降低,重力势能减小;速度增加,动能增大,但由于小孩须克服摩擦做功,机械能不守恒了,部分机械能转化成了内能,所以机械能减小了,选项C 正确;故选C .5.厨房中的物理,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A .炒菜时闻到香味是扩散现象 B .利用煤气煮饭是因为煤气热值较高、污染小C .筷子夹食物,筷子是省力杠杆D .利用水比热容较大的特点来冷却食物【答案】C 【解析】A 、炒菜时,菜的香味分子扩散到空气中而四处飘逸,属于扩散现象,故A 正确;B 、煤气热值高,不完全燃烧可能生成一氧化碳、烟尘等,也有少量的污染物形成,只不过污染较小,故B 正确;C 、用筷子夹菜时,动力臂小于阻力臂,属于费力杠杆,故C 错误;D 、水的比热容大,在相同的吸放热条件下,水的温度变化小,用水冷却食物效果好,故D 正确. 故选C .6.下列关于功、功率、机械效率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 .做功多的机器,其功率一定高B .功率小的机器做功慢C .功率大的机器,机械效率一定高D .机械效率高的机器做功一定多 【答案】B 【解析】试题分析:做功多,如果用的时间长,功率也不一定大,故A 错;功率表示做功的快慢程度,功率小表示做功慢,故B 正确;功率与机械效率无关,故C 错;机械效高低与所做的功的多少无关,表示有用功在总功中所占的比例,故D 错;应选B 。
沪科版八年级物理第十章机械与人同步测评考试时间:90分钟;命题人:物理教研组考生注意:1、本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2、答卷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班级填写在试卷规定位置上3、答案必须写在试卷各个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的位置,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第I卷(选择题 30分)一、单选题(10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30分)1、如图所示,水平木板上有甲、乙两个木块,甲的质量大于乙的质量。
两木块下表面的粗糙程度相同。
甲、乙分别在相同的水平拉力F1和F2的作用下,运动了相同的距离,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F1做功和F2一样多B.F1做功比F2多C.F2做功比F1多D.条件不足,F1、F2做功无法比较2、小明用四个完全相同的滑轮进行实验,组成如图所示的甲、乙两个滑轮组。
他用相同的时间把质量相等的重物G提升了相同的高度,所用的拉力分别为F1、F2,拉力做的功分别为W1、W2,拉力的功率分别为P1、P2,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分别为η1、η2(忽略绳重与摩擦)。
下列关系式正确的是()A .12F F > 12ηη=B .12W W > 12P P >C .12F F > 12ηη>D .12W W = 12P P =3、用甲、乙、丙三个木块将相同弹簧压缩到图示位置后由静止释放,沿光滑水平轨道滑行,可冲到光滑斜面上。
若三个木块能到达斜面的最大高度分别是h 甲、h 乙、h 丙,且h 乙>h 丙,弹簧的压缩量分别为l 1、l 2、l 3,且l 1<l 2=l 3,甲、乙的质量m 甲=m 乙。
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A .甲、乙能到达斜面的最大高度h 甲>h 乙B .乙离开弹簧时的动能比丙大C .甲、乙离开弹簧时的速度v 甲>v 乙D .乙、丙的质量m 乙<m 丙4、如图所示的工具中,在使用时属于费力杠杆的是( )A .天平B .瓶盖起子C.食品夹D.钳子5、一名游客蹦极时下落过程的v-t图像(忽略空气阻力)如图所示。
沪科版八年级物理第十章机械与人专项测评考试时间:90分钟;命题人:物理教研组考生注意:1、本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2、答卷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班级填写在试卷规定位置上3、答案必须写在试卷各个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的位置,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第I卷(选择题 30分)一、单选题(10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30分)1、如图所示,甲、乙两个装置使用的滑轮和绳子完全相同,把相同重物匀速提升相同高度。
(忽略摩擦,物重大于滑轮重)则()A.甲滑轮组较省力,且机械效率较高B.乙滑轮较省力,且机械效率较高C.它们省力程度不同,但机械效率相同D.它们做的有用功相同,但额外功不同2、下面把车轮推上台阶的四种方法,推力的作用点相同,推力的方向不同,如图所示,则哪一种推法最省力()A .B .C .D .3、下列数据中最接近实际的是( )A .今天綦江区的大气压约为4110Pa ⨯B .一个普通初中生的重约为500NC .水的密度大约为33k 210g/m ⨯D .只要我们不断的改进,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可以达到100%4、甲、乙两车同时同地沿同一直线做匀速直线运动,它们的s t -图像如图所示,则( )A .甲车的动能大于乙车的动能B .甲、乙两车的重力势能相等C .经过8秒,甲、乙两车相距10米D .运动10米,甲车比乙车少用4秒5、如图所示,将同一物体分别沿光滑的斜面AB 、AC 以相同的速度从底部匀速拉到顶点A ,已知AB >AC ,施加的力分别为F 1、F 2,拉力做的功为W 1、W 2,拉力做功的功率分别为P 1、P 2,则它们的关系正确的是( )A .12F F =,12W W >,12P P >B .12F F =,12W W >,12P P =C .12F <F ,12W W =,12P P =D .12F <F ,12W W =,12P P <6、如图所示的滑轮组,当物体A 在动滑轮作用下由静止水平向右移动1m 时,动滑轮克服物体A 的摩擦力做的功为30J ,则拉力F 的大小( )A .一定是10NB .一定是15NC .一定大于10ND .一定大于15N 7、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时,它( )A .受到的合力一定为零B .具有的动能一定不变C .具有的机械能一定不变D .具有的势能一定不变8、如图,重为G 的物体在不同简单机械中均处于平衡状态(不计机械自重和摩擦),拉力F 1、F 2、F 3的的大小关系是( )A.F3<F1<F2B.F2=F3<F1C.F2<F3=F1D.F2<F1<F39、如图所示的工具,在使用过程中不省力的是()A.用起子起瓶盖B.用镊子夹物体C.用钢丝钳剪钢丝D.用羊角锤起钉子10、下列工具中,在使用时属于费力杠杆的是()A.天平B.理发剪刀C.钢丝钳D.瓶盖起子第Ⅱ卷(非选择题 70分)二、填空题(5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10分)1、用如图装置,在10s内将60N的水桶提升2m,拉力为40N,则拉力的功率为___________W;若不计绳重和摩擦,则动滑轮的重力为___________N。
2022年沪科新版八上物理《机械与人》单元测试卷一.选择题(共10小题)1.用下列简单机械匀速提升同一个物体(不计机械自重和摩擦),其中所需动力最小的是()A .B .C .D .2.下列关于杠杆五个名词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 .力臂一定在杠杆上B .作用在杠杆上的动力、阻力方向一定相反C .力臂是支点到力的作用点的距离D .力的作用线通过支点其力臂为0。
3.如图所示,O 为杠杆的支点,第一次杠杆在重物G 和力F 1的作用下处于水平位置平衡。
如果第二次杠杆在重物G 和力F 2的作用下仍在图中位置保持平衡,下面关系中正确的是()A .F 2>F 1>GB .F 1=F 2=GC .F 1<F 2=G D .F 1>F 2=G4.如图这些常见的器具都应用了杠杆,下列属于省距离杠杆的是()A.动滑轮B.订书机C.羊角锤D.镊子5.用如图所示的均匀杠杆提升重物,已知OA=OB,设作用在A端的力F始终竖直向下,在将重物慢慢匀速提升到一定高度的过程中,判断正确的是()A.F的大小将保持不变B.F的大小先变大,后变小C.该杠杆是省力杠杆D.若将拉力F换成重物G,不可能在如图所示位置平衡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做功多的机械,机械效率一定高B.机械工作时功率越大,其工作时一定越省力C.有力对物体做功时,机械能可以保持不变D.被运动员投出去的篮球在空中运动过程中,运动员对篮球做了功7.如图所示的四种情景中,力做功的是()A.搬而未动的石头 B.举着杠铃不动C.叉车将货物提高 D.水平匀速移动的重物8.体重相同的李明和张东从一楼爬到三楼,他们同时出发,李明先到,张东后到。
此过程中()A.李明做功较多B.张东做功较多C.张东的功率大D.李明的功率大9.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功率大的机械比功率小的机械做功快B.做功时间越长,机械功率越大C.机械做功越快,机械效率越高D.做功越多机械效率越高10.甲乙两个机械,甲机械的效率是70%,乙机械的效率是50%,则()A.使用甲机械做功省力B.使用乙机械做功多C.使用甲机械做功快D.以上说法都不对二.多选题(共5小题)11.如图所示,小华用滑轮组匀速提升一个重为600N的物体,物体上升的速度为0.1m/s,人拉绳的力F为250N,不计绳重和摩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动滑轮重150NB.人拉绳做功的功率为25WC.若小华的体重为750N,则小华用这套装置提的最大物重为2100ND.若用这个滑轮组提升1200N的物体时,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 12.如图所示,在轻质杠杆两端各挂体积相同的实心铁块和铜块,杠杆在水平位置保持不变。
2022年沪科版八年级全一册《第10章 机械与人》单元测试(卷二)试卷考试总分:100 分 考试时间: 120 分钟学校: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考号:__________一、 选择题 (本题共计 8 小题 ,每题 5 分 ,共计40分 )1. 如图是一种利用滚轴和绳子组装的特殊机械,借助这种装置可以将较重的物体搬运到高处.某人借助该装置提升重物(不计摩擦和装置的自重),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图中可简化为定滑轮B.人将绳子向下拉米时,重物也上升米C.图中可简化为动滑轮D.利用该装置不仅可以省力,也能改变力的方向2. 如图所示,木板放在一水平面上,用的水平拉力拉滑轮,使足够长的木板以的速度在水平地面上匀速运动,物体相对于地面静止,弹簧测力计示数为,若不计滑轮重、弹簧测力计重、绳重和滑轮摩擦,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木板与地面的摩擦力为B.滑轮向右移动的速度为C.物块受到的摩擦力为,方向水平向左D.绳子拉木板的功率为3. 如图所示,是一个老人和小孩攀爬同一楼梯时的情景。
若需要比较攀爬楼梯过程中老人和小孩消耗的功率大小,测量的物理量有( )A.只需测量各自爬楼梯的高度B.只需测量老人的质量、小孩的质量C.需要测量老人的质量、小孩的质量,各自爬楼梯所需的时间D.需要测量老人的质量、小孩的质量,各自爬楼梯的高度和所需的时间4. 踢足球是青少年喜爱的运动.下列对踢足球时的情景解释正确的是( )A.足球离开脚后继续向前运动,是由于足球具有惯性B.足球在空中向上运动的过程中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G A 1G 1B A 16N F A 0.3m/s B 2N A 2N0.3m/sB 2N 2.4WC.足球能在草地上滚动是由于球受到的踢力大于阻力D.足球静止在地面上,足球对地面的压力和地面对足球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5. 如图甲所示,小明用弹簧测力计水平拉木块,使它先后两次沿水平木板滑动相同的距离,乙图是他两次拉动同一木块得到的距离随时间变化的图象.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两次木块都做匀速直线运动B.两次拉力对木块做的功一样多C.两次拉力对木块做功的功率一样大D.两次木块受到的摩擦力一样大6. 分别用杠杆、动滑轮和滑轮组将同一物体举到相同的高度,做的有用功( )A.杠杆最多B.动滑轮最多C.滑轮组最多D.一样多7. 要提高某一机械的效率,可取的途径是( )A.增加机械做功的时间B.减少机械做功的时间C.增加机械的功率D.尽量采取措施减小额外功跟总功的比值8. 小明用如图所示的装置研究“杠杆的机械效率”实验时,将重为的钩码挂在铁质杠杆上点,弹簧测力计作用于点,现竖直向上匀速拉动弹簧测力计,杠杆的机械效率;若仅将弹簧称改挂到点,仍将钩码竖直向上匀速提升的高度,杠杆的机械效率为,则( )A.B.=C.D.无法确定二、 填空题 (本题共计 4 小题 ,每题 5 分 ,共计20分 )9. 在影响物体动能大小的因素中,哪个因素对动能影响更大?如表是一些物体的动能.分析表格中的数据可知:________对物体的动能影响更大.G A C η1B h η2<η1η2η1η2>η1η2物体动能抛出去的篮球约行走的牛约跑百米的运动员约飞行的步枪子弹约 10. 如图所示,在不计绳重及摩擦的情况下,用滑轮组把重的物体匀速提高,所用的拉力是,则人所做的功为________,滑轮组的机械效率________.如果将的物体匀速提高到这个高度,则这个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将__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11. 甲、乙是两套完全相同的滑轮组成的滑轮组,加图所示,用这两套装置提升重为的相同重物时,甲装置中所用的拉力为,机械效率为,乙装置中所用的拉力为,机械效率为,不计绳重与摩擦,如果=,则=________;并且________(选填“”“”或“=”)。
沪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十章机械与人一、单项选择题(共15小题;共45分)1. 在探究“物体动能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让不同质量的铁球从斜面的同一高度由静止释放,撞击同一木块,比较木块运动的远近,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铁球从斜面上滚下来的过程中动能一直减小B. 这样做的目的是研究物体的动能大小与质量的关系C. 这样做的目的是研究物体的动能大小与高度的关系D. 这样做的目的是研究物体的动能大小与速度的关系2. 如图所示的四种情景中,人对物体做功的是A.举重运动员举着杠铃不动B.工人将货箱从地面搬到桌上C.修理工用力推汽车,汽车没动D.大力士支撑着大轮胎静止不动3. 在生产和生活中经常使用各种机械,在使用机械时,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可以省力或省距离,但不能省功B. 可以省力,同时也可以省功C. 可以省距离,同时也可以省功D. 只有在费力情况时才能省功4. 甲、乙两台汽油机,甲的功率比乙的大,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做相同的功,甲用的时间比乙短B. 甲做的功肯定比乙多C. 甲消耗的能量肯定比乙的多D. 甲做功比乙慢5. 如图所示的工具中,使用时属于费力杠杆的是A.钢丝钳B.起子C.羊角锤D.镊子6. 如图所示,把同一物体沿斜面和分别拉到顶端,若斜面两边的机械效率,则沿斜面的拉力、的大小关系是A. B. C. D. 不能确定7. 在如图所示的四位科学家中,以其名字命名功率单位的是A.牛顿B.帕斯卡C.瓦特D.焦耳8. 如图所示,分别用力、、匀速提起物体,三个力的大小关系是A. B. C. D.9. 某同学提出了五种提高滑轮组机械效率的方法:①使用轻质的滑轮;②用滑轮组提升很轻的物体;③在滑轮的轮与轴之间注些润滑油;④多绕上几段绳子;⑤增加提升物体的物重,其中可行的是A. ①②⑤B. ①③⑤C. ②④D. ①④10. 一根能绕固定点转动的棒,在点受到、、、四个力的作用,如下图所示,这四个力的力臂分别为、、、力臂之间的大小是A. B.C. D.11. 如图甲所示,用将物体匀速直线拉动一段距离,若借助如图乙所示装置用将物体在同样的水平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移动相同的距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图乙中总功B. 图乙中额外功C. 图乙中有用功D. 图乙中的机械效率12. 小明斜向上抛出一个小球,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小明在投掷过程中不做功B. 铅球上升过程,重力势能减小,动能增加C. 铅球出手时重力势能最大D. 铅球出手后机械能不变13. 如图所示,是水平地面,物体在水平拉力作用下从匀速直线运动到,段拉力为,做的功为,功率为;段拉力为,做的功为,功率为。
沪科版八年级物理第十章机械与人章节测评考试时间:90分钟;命题人:物理教研组考生注意:1、本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2、答卷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班级填写在试卷规定位置上3、答案必须写在试卷各个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的位置,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第I卷(选择题 30分)一、单选题(10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30分)1、如图装卸工人用沿斜面的力F=200N,匀速将G=800N的货柜从斜面底端推上1m高的货车,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此过程中,斜面对货柜支持力做功0JB.此过程中,推力做功800JC.货柜受到的重力和斜面对货柜的支持力二力平衡D.货柜受到的重力和货柜对斜面的压力二力平衡2、图中甲、乙两套装置滑轮质量均相等。
用它们分别将质量相同的重物匀速竖直提升,在相等时间内绳端A、B移动相同的距离,若不计绳重和摩擦,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两重物上升的速度相等B.两滑轮组绳端的拉力相等C.甲滑轮组的总功比乙少D.两滑轮组的机械效率相等3、将皮球从离地某一高度水平抛出,球落地后又弹起,它的频闪照片如图甲所示,说法正确的是()A.皮球落地后第一次达到最高点P时,动能为0B.如图乙所示,能反映皮球在空中的动能E随时间变化t的关系C.若将皮球表面涂黑,则会在地面上A、B两点留下两个大小相等的黑色圆斑D.皮球经过同一高度C、D两点时,动能相等4、下面把车轮推上台阶的四种方法,推力的作用点相同,推力的方向不同,如图所示,则哪一种推法最省力()A.B.C.D.5、如图所示,2021年6月17日搭载聂海胜、刘伯明和汤洪波三名航天员的神舟十二号飞船加速升空时的情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火箭的重力势能变大,动能变大,机械能不变B.火箭的重力势能变大,动能减小,机械能不变C.火箭的重力势能变大,动能变大,机械能变大D.火箭的重力势能变大,动能减小,机械能减小6、如图所示的工具,在使用过程中不省力的是()A.用起子起瓶盖B.用镊子夹物体C.用钢丝钳剪钢丝D.用羊角锤起钉子7、如图所示,a、b为竖直向上抛出的小石块在上升过程中动能和重力势能随高度变化的两条图线(不计空气阻力),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a图线是重力势能——高度关系图线B.b图线是动能——高度关系图线C.小石块在各点时的机械能均为2JD.小石块达到的高度可大于4m8、如图所示,是自卸车的示意图,车厢部分可视为杠杆,则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C点是支点,液压杆施的力是动力,货物重力是阻力B.B点是支点,物体A放在车厢前部可省力C.C点是支点,物体A放在车厢后部可省力D.B点是支点,物体A放在车厢前部要费力9、如图所示,各工具中属于费力杠杆的是()A.筷子B.钳子C.起子D.剪子10、一个物体在一恒力的作用下沿水平方向匀速运动,图中能反映恒力所做的功与时间的对应关系的是()A.B.C.D.第Ⅱ卷(非选择题 70分)二、填空题(5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10分)1、将一根粗细均匀的铁丝弯成直角,两直角边边长之比为2∶1,将角顶放在一光滑细钉上(如图所示),当直角铁丝静止时,短边和竖直方向的夹角θ的正切等于________。
沪科版八年级物理第十章机械与人单元测试考试时间:90分钟;命题人:物理教研组考生注意:1、本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2、答卷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班级填写在试卷规定位置上3、答案必须写在试卷各个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的位置,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第I卷(选择题 30分)一、单选题(10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30分)1、如图将一小球置于一弹簧上方,放手后,小球向下运动,到达A位置小球刚好与弹簧接触,到达B位置小球的速度变为零,则对于此过程分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从A到B位置过程中,小球的机械能全部转化为弹簧的弹性势能B.从A到B位置过程中,小球受到弹力一直变大C.从A到B位置过程中,小球的速度由大变小,到B位置为零D.从A到B位置过程中,小球开始时受到的弹力小于重力,后来受到的弹力大于重力2、如图所示的滑轮组,当物体A在动滑轮作用下由静止水平向右移动1m时,动滑轮克服物体A的摩擦力做的功为30J,则拉力F的大小()A.一定是10N B.一定是15NC.一定大于10N D.一定大于15N3、如图所示,在竖直平面内用轻质细线悬挂一个小球,将小球拉至A点使细线处于拉直状态,由静止开始释放小球,不计空气阻力,小球可在A、F、B三点间来回摆动,A和B是最高点,F是最低点。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小球到达最低点F时撤去一切外力,由于惯性,它将保持原来的圆周运动B.当小球运动到最低点F处,细线对它的拉力与它受到的重力平衡C.当小球到达最高点A时撤去一切外力,它将做匀速直线运动D.当小球摆动到B点时,细线恰好断开,则小球将沿BE方向运动4、如图所示,小明先后用F1、F2、F3的力匀速拉起重物,若摩擦不计,则()A.F1大于F2B.F1大于F3C.F1等于F2D.F2小于F35、一个孩子从滑梯上匀速滑下,其臀部有灼热的感觉,这一过程中,小孩子的()A .动能增大,势能减少,机械能不变B .动能不变,势能不变,机械能不变C .动能增大,势能减少,机械能不变,内能增大D .动能不变,势能减小,机械能减小,内能增大6、小明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研究杠杆的机械效率,实验时,将重为G 的钩码挂在铁质杠杆A 点上,弹簧测力计作用于C 点,现竖直向上匀速拉动弹簧测力计,此时拉力为1F ,杠杆的机械效率为1η,不计摩擦,则( )A .仅将测力计移到B 点,竖直向上匀速拉动弹簧测力计,机械效率为η2,则21ηη=B .仅将钩码移到B 点,竖直向上匀速拉动弹簧测力计,机械效率为η2,则31ηη=C .仅将测力计移到B 点,竖直向上匀速拉动弹簧测力计,此时拉力为F 2,则21F F =D .仅将钩码移到B 点,竖直向上匀速拉动弹簧测力计,此时拉力为3F ,则31F F =7、下列各个过程中,物体的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的有 ( )A .乒乓球触地后向上弹起过程中B .车沿斜面向上匀速行驶过程中C .斜向上抛出的小石子在上升过程中D .水坝上流下来的水冲击水轮机转动8、甲、乙两种机器所做的总功之比是2:3,机械效率之比是3:1,则它们所做的有用功之比( )A .2:3B .2:1C .2:9D .9:29、一把杆秤,当称砣缺损了一些时,用它称出物体的质量与实际质量比较是( )A.小了B.相等C.大了D.不能确定10、两个滑轮组,提升一个重为17N的物体A,(每个滑轮重相同)使物体A在2s内拉升了20cm,拉力如图所示,不计绳重和摩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大于乙滑轮组的机械效率B.甲滑轮组拉力的功率小于乙滑轮组拉力的功率C.甲、乙两滑轮组的有用功相同D.甲、乙动滑轮的重力为2N第Ⅱ卷(非选择题 70分)二、填空题(5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10分)1、旺财同学是学校的升旗手,他将一面国旗在国歌声中匀速升到旗杆顶端,国旗能升到旗杆顶端是因为旗杆顶端装有______滑轮。
第九章:机械与人
班级座号姓名
一、填空题
1.杠杆的平衡条件是;小明用动力臂是1m,阻力臂是0.2m的杠杆撬起重4000N的石头所用的动力至少是 N。
2.①剪铁皮的剪子、②钓鱼杆、③动滑轮、④定滑轮、⑤天平、⑥电工钳,其中省力的杠杆是_________________省距离的杠杆________________,等臂的杠杆是______________。
3.图21中挖掘机挖土与人力挖土做功的时间相同,我们可以用比较做功多少的方法来比较他们做功的快慢.为了比较物体做功的快慢,还可以用另一种方法:做相同的功,比较__________.为此物理学中引入新的物理量。
4.用右图1所示的滑轮组把重物为900N的货物提起,⑴若
不计摩擦绳及动滑轮的重,则拉绳的拉力是N,⑵若要计图 1
动滑轮的重,动滑轮的重为18N,则拉绳的拉力是N。
5.重为1000牛的小车,在300N拉力的作用下沿水平地面用了5s匀速前进10米,则拉力对小车做的功为_____________J;功率是W,小车重力做的功为________焦。
6.在学校跳绳比赛中,王红同学1min跳了120次,每次跳起的高度为5cm,已知她的质量是40kg,那么王红跳绳时跳一次做的功是,平均功率是。
二、选择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1.下图所示的简单机械,在使用中属于费力杠杆的是()
2.小明在进行小制作时,需要剪一块白铁皮,最好是选用下列剪刀中的( )
A B C D
3.右图用定滑轮拉同一重物G,沿三个不同方向,用的拉力(
A .F 1较大
B . F 2较大
C .F 3较大
D .F 1、 F 2、F 3一样大
4.下面各种情况中,哪一种情况有做功( ) A 、人从一楼走到三楼 B 、推墙墙不倒
C 、背着书包站着
D 、扛着物体在水平路上行走
5.甲乙两台机械,甲做功是乙的2倍,但乙所用的时间是甲的1/3,比较甲乙两机器的功率,则P 甲:P 乙 为( )
A、3:2 B、2:3 C、1;2 D、1:3
6.跳伞运动员在空中匀速下降的过程中,动能与势能的变化情况是( ) A、动能增大,势能减少 B、动能减小,势能增大 C、动能不变,势能减小 D、动能不变,势能不变 三、画图与实验
1.画出图8、9中动力与阻力的力臂
图9
2.如图10所示,筑路工人用撬棒撬石头,O为撬棒的支点,请画出作用在撬棒上动力F 的力臂.
3.用滑轮组提升重物,请在上图11中画出拉力F=G/3的绳子的绕法.(不计动滑轮、绳重和摩擦)
图11
4.匀速拉动弹簧秤使钩码G升高,如图乙所示。
从弹簧秤读出拉力F的值是0.5N,钩码提升的高度和弹簧秤移动的距离S可在图背景上的刻度线读出。
请你将有关
(%)
.5.(4分)下表是小王在“研究杠杆的平衡条件”的实验中,记录的部分测量结果,请在空格中填入适当的值。
(每个钩码质量为50g,g=10N/kg)
在本次实验课的总结中,老师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如图9所示,杠杆处于平衡状态,若在两边钩码下方再各加挂一只相同的钩码,释放后观察到
的现象将是什么?
小王认为,杠杆仍能保持平衡;小李认为,杠
杆将顺时针转动;小赵认为,杠杆将逆时针转动,
你的观点是。
6.某同学研究定滑轮的使用特点,他每次都匀速提起钩码,研究过程如图3所示,请仔细观察图中的操作和测量结果,然后归纳得出初步结论。
比较(a)、(b)两图可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比较(b)、(c)、(d)三图可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计算题(解题过程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所依据的公式,运算过程和结果应写明数值和单位)
1.如图所示,小刚用300N的力匀速竖直向上提升质量为50kg的重物,在10s内把物体提升了1m(不计绳重及摩擦).根据这些数据,请求出三个相关的物理量.
2.学校组织同学们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小强第一次学习挑担子,他做了以下两个试验,请你根据要求作答:
⑴他先在扁担的两端各挂上50N的重物,担子很快就平稳地挑起来。
这时他的肩膀应放在扁担的什么位置?(只要作答,不要分析)
⑵接着,他又在扁担的A端加上50N的重物(如图),他就掌握不好担子的平衡了。
请你用杠杆平衡的知识,帮助他计算出肩膀距B点多远,担子才能重新水平平衡?(扁担质量不计)
参考答案:一.填空:1、F1L1=F2L2 ,800N. 2、①③⑥;②;④⑤. 3、时间;功率.
4、300;306.
5、3000;600;0.
6、19.6J;39.2W
二、选择题:1、B 2、D 3、D 4、A 5、B 6、C
三、作图与实验:1、2、3略;4、0.1;0.12;0.5;0.3;0.15;80 5、2 6、使用定滑轮不省力;使用定滑轮能改变力的方向。
四、计算题:1、物体受到重力G=490N;物体做功W=490J;物体功率P=49W;小刚用力向上移动距离S=2m;拉力做功600J等等。
2、(1)在AB的中点;(2)距B点0.8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