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以美国为例学案
- 格式:doc
- 大小:112.00 KB
- 文档页数:4
《区域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以美国为例》教学设计一、课标解读:《课程标准》对本节内容的要求是:以某区域为例,分析该区域农业生产的条件、布局特点和问题,了解农业持续发展的方法与途径。
一个地区农业生产的发展,与该地区农业生产的条件——土地、气候、水等资源密切相关。
因此,本内容相关“课标”要求在分析该区域农业生产条件、布局特点和问题的基础上,了解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方法与途径。
二、教材分析:美国是世界农业大国,农业生产的现代化程度很高,在世界农业生产中具有重要地位,教材选取以美国农业为例,具有很强的代表性。
通过分析美国农业生产的有利条件,美国农业的布局特点以及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美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对策,让学生了解农业持续发展的方法与途径,通过知识迁移能对现实问题提出解决方法。
三、学情分析:学生已经学习了农业的区位分析,但缺乏相应的美国区域地理知识,本课在教材P51——美国地形、气候图的基础上,提供两幅内容更为详细、更易获得信息的美国农业图,以降低学生自主学习、分析的难度,以便达成课标要求。
四、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了解美国农业生产的特点。
2.理解美国农业生产的条件。
【过程与方法】1.通过对美国本土地形、气候、降水和农业分区略图的判读,培养学生读图获取地理信息的能力、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2.运用适当的方法和手段,表达、交流、反思自己地理学习和探究的体会、见解和成果。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激发学生探究地理问题的兴趣和动机,养成求真、求实的科学态度,提高地理审美情趣。
2.学会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培养求真、求实的科学态度,增强资源、环境保护意识,形成可持续发展观念。
五、教学重点:农业分布的地区专业化特点。
六、教学难点:农业带的分布与自然条件的关系。
七、教法方法:1.案例分析法:帮助学生掌握案例分析的一般方法,特别是归纳和演绎的过程。
2.读图分析法:通过读图引导学生探究。
3.多媒体辅助法:展示图片、问题、资料等,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班级: 姓名: 学习小组:第二章 区域可持续发展第四节 区域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以美国为例【学习目标】1、了解美国农业发展的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了解美国农业生产的布局特点及主要农作物带的分布和发展条件。
2、通过读美国本土地形图和美国本土气候类型图,分析美国发展农业的自然条件;通过阅读教材提供的材料,分析美国发展农业的社会经济因素。
3、通过了解美国农业发展的经验,明确可持续发展应用于农业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树立正确的农业发展观。
【学习重点、难点】美国农业发展的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的分析。
【自主学习,筑牢基础】一、美国农业生产的条件1.自然条件2.(1)高度发达的商品经济——________(2)便利的________——有利于农产品的流通和出口,促进了生产区域专门化的发展。
(3)国家政策与法规等二.美国农业生产地区专门化(一)美国农业生产地区专门化 1.何为农业生产地区专门化?2.实行农业生产地区专门化的目的是什么?3.美国实行农业生产地区专门化的意义是什么?(二)美国主要农业带分布及发展条件(三)、美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对策1.目的:寻求适宜的____________和技术,保护生态环境和_______的安全,实现农业的长期稳定发展。
2.措施(1)发展________农业,有机农业、_______农业、精确农业、“_______”农业等。
(2)制定一系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政策、法规和计划,推广大量_____________,采取了因地制宜、切合实际的对策措施,促进了生态环境的保护和________的可持续发展。
3.美国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政策______政策、休耕政策、_______政策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政策。
【课堂探究】下图为中国和美国的部分地区图,阴影部分为玉米带。
读图,回答1~2题。
1.我国东北玉米带和美国玉米带所共同具备的有利自然条件是( )①热量丰富,生长期长 ②地广人稀 ③夏季降水丰富,且灌溉水源充足 ④地势平坦 ⑤土壤肥沃A .①④⑤B .②③④C .②④⑤D .③④⑤2.我国东北玉米带和美国玉米带共有的社会经济条件优势是( )①劳动力充足 ②机械化程度高 ③交通便利 ④复种指数高 ⑤市场需求量大 A .①②⑤B .②④⑤C .②③⑤D .①③⑤水热条件适宜 本土地处北纬25°~49°,大部分属于 地形平坦 平原面积约占本土面积的二分之一,有利于 土壤肥沃 温带草原气候区的黑土和密西西比河冲积平原的沃土水源充足河和五大淡水湖提供了充足的灌溉水源 农业带分布发展条件乳畜带 分布在玉米带 位于小麦带 位于棉花带 分布在中部平原 部,35°N 以南畜牧和灌溉农业带西部 山和高原盆地地区 干旱少雨,面积广阔,占全国的三分之一以上,多天然牧场【课堂检测】一、基础题1.下列叙述中属于美国发展农业生产有利条件的是()①本土大部分属温带和亚热带,水热条件较好②中部的广阔的平原,地势平坦开阔,土壤肥沃③交通运输便利④工业发达,科技力量雄厚A.①②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②③④2.美国东北部和沿五大湖各州的农业生产地区分布类型是()A.乳畜带B.小麦带C.玉米带D.棉花带读我国某地区土地利用图,据此回答3-4题。
地理ⅲ湘教版2.4区域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以美国为例教案——以美国为例状元笔记影响农业生产的主要区位因素有自然因素〔包括地形、气候、水源、土壤〕和社会经济因素〔包括市场、交通、政策、科技等〕。
市场也是影响农业生产的重要因素,市场需求量最终决定了农业生产的类型和规模,市场区位及需求的变化,对农业区位的影响最突出。
美国农业生产有两大特点:一是农业生产高度机械化,二是农业生产地区专门化。
美国农业生产专门化的形成和分布都是综合考虑了地形、气候、土壤、人口、经济等多种因素,充分利用自然环境条件的结果。
美国农业可持续发展政策有:实行限耕政策;实行休耕政策;实行补贴政策;实行农业生态环境保护政策。
基础整理本节主要包括三部分内容:一是美国农业生产条件,二是美国的农业生产地区专门化,三是美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综合探究1、我国东北中部的松辽平原是玉米的集中产区,共自然条件可以与美国的玉米带相媲美,被称为中国的“玉米部”,比较中美两国“玉米带”在生产上有何相同点和不同点?探究:〔1〕首先查阅资料,了解两国“玉米带”的位置、地形、气候、产量等基本情况。
表2-4-2 中国玉米带与美国玉米带比较表项目纬度地形土壤有机质无霜期〔天〕降雨量〔㎜〕玉米面积比重玉米单产〔千克/公顷〕美国玉米带370N~450N平原台地3%~6% 160~200 500~700 50% 7500中国玉米带420N~460N平原台吉2% 130~145 450~650 50%~60% 6750(2)根据表中资料,分析中美两国“玉米带”生产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相同点:两者均为生产规模大、机械化程度和商品率较高的商品谷物农业;两地均有适合农业发展的优越的自然条件,地势低平、土壤肥沃、夏季高温多雨,适于玉米生长;两地的种植结构都以玉米为主,玉米面积比重在50%以上;玉米单产较高。
不同点:经营方式不同,我国玉米带的农场为国营大农场,美国的农场一般为家庭经营,美国玉米带的区域专业化和经营专业化以及现代化程度均高于我国;此外我国玉米带所处纬度相对较高,自然条件相对较差,单产相对较低;同时我国劳动力成本低廉,土地价格低。
课题:2. 4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 ------------ 以美国为例备课吋间:2013-09-20班级________ 学生_________【学习目标】1.理解美国发展农业生产的白然条件、社会经济条件及其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2.掌握美国农业生产布局的最主要特征、农业带的分布及其成因。
3.了解美国保护农业的政策、法规,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方法、途径。
4.通过对美国农业的学习,培养学生因地制宜和门J持续发展的观念。
一、美国农业生产条件1、自然条件2美国商品经济高度发达,()成为影响农业生产发展的首要因素。
其中()对农业区域()起了决定性作用。
此外还有()条件、国家的()等影响。
二、美国的农业生产地区专业化1、阅读教材完成卞表:2、读教材P53美国农业带分布示意图,找出图中各字母所代表的农业带名称。
A ___________B ____________C ____________D ____________E ___________ 3、读图说明下列农业带分布位置及形成的条件。
⑴乳畜带分布:自然:发展条件Y社会经济:⑵小麦带分布:发展条件:⑶玉米带分布:发展条件:三、美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对策思考:1、美国农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2、美国为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采取了哪些有效措施?训练迁移: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我国“粮仓”黑龙江省的粮食种植血积2009年有望继续增加。
记者从黑龙江省政府部门获悉,今年全省粮食作物播种面积预计达到1.7 亿宙,比上年再增加50()万亩以上,力争连续第六年夺取粮食丰收。
黑龙江省是我国最大的商品粮牛产基地,耕地而积约占全国总量的十分之一。
近年来,该省认真落实中央惠农富民政策,有力地调动了广大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2008年,黑龙江省的粮食产量达到845亿斤,创历史最高记录,连续5年夺取粮食丰收材料二(1)A区域是世界范围内纬度最高的水稻种植区,该地区适宜水稻种植的主要H然原因是__________(2)B区域是玉氷的集屮产区,被称为屮国的“玉米带”。
第四节区域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以美国为例第1课时美国农业生产条件和农业生产地区专门化学习目标 1.了解美国农业的生产条件。
2.掌握美国农业生产的特点。
一、美国农业生产条件1.自然条件(1)美国本土大部分属①______和②______,水热条件较好。
(2)地形分为③____大纵列带,在④______山脉与⑤__________山脉之间是广阔的⑥______,约占本土面积的⑦______。
(3)地势⑧__________,土壤⑨______,有利于农业⑩__________和⑪__________。
2.社会经济条件美国商品经济高度发达,⑫__________成为影响农业生产发展的首要因素。
其中,⑬__________对农业区域⑭________起了决定性的作用。
此外,还有⑮__________条件、国家的⑯____________等影响。
二、美国的农业生产地区专门化1.概念:是指一个地区专门生产一种或几种农畜产品,在全国范围内形成专业生产区。
2.目的:在于根据不同地区⑰__________________的特点,以及农业生产的⑱________,对种植业和畜牧业进行⑲__________,以取得最大的⑳__________。
3.美国农业带的特征和分布(1)美国农业生产布局最主要的特征是○21______________,便于充分发挥○22____________,大规模使用○23__________,提高农业○24 __________。
(2)美国主要的农业带:○25________、○26________、○27______、棉花带、○28__________、水果和灌溉农业带等。
基础达标练考查点1美国农业生产的条件1.下列哪一项不是美国中部平原发展农业的优越区位条件()A.地势平坦开阔,土壤深厚肥沃B.气候温和,降水丰富C.人口众多,劳动力资源丰富D.水陆运输便利,构成四通八达的交通运输网考查点2美国农业生产的特点2.美国农业生产布局最主要的特征是()A.农业生产高度机械化B.农、工、商一体化C.农业生产地区专门化D.农业生产集约化考查点3影响美国农业生产的因素3.影响美国加利福尼亚州沿海地区土地利用方式由“粗放的放牧业→大田作物→蔬菜、水果、奶酪为主体”的方向转变的主要因素是()A.农业技术的改进B.地方政府的支持C.市场需求的改变D.交通运输的发展4.读“美国农业专门化地带分布图,”回答下列各题。
第4讲区域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以美国为例一、美国农业生产条件1.特别提醒分析农业生产条件,要综合考虑自然和社会经济条件,特别是要关注社会经济条件对农业生产布局和农作物种类及生产规模的影响。
如粮食直补,刺激了粮农种粮积极性,则属于社会经济条件中政策与法规的影响。
二、美国的农业生产地区专门化1.概念及类型:一个地区专门生产一种或几种农畜产品,在全国范围内形成专业生产区,如乳畜带、小麦带、玉米带、畜牧和灌溉农业带、水果和灌溉农业带、混合农业带等。
2.目的:对种植业和畜牧业进行合理布局,以取得最大的经济效益。
3.意义:充分发挥农业自然资源优势,更好地应用现代农业科学技术和农业装备,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
三、美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对策1.背景:农业发展过程中,曾因对农业资源的掠夺式开发,引发一系列严重恶果。
如20世纪30年代的“黑风暴”。
2.目的:寻求适宜的生产方式和技术,保护生态环境和消费者的安全,实现农业的长期稳定发展。
3.对策⎩⎪⎨⎪⎧农业生产方式:发展生态农业、有机农业、节水农业、精确农业、“处方”农业等政策法规:如限耕政策、休耕政策、补贴政策、农业生 态环境保护政策耕作技术:如保护性耕作特别提醒 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对策或政策法规也要因地制宜,如中国人口多,耕地少,实行限耕、休耕政策就有一定难度。
考点一 农业生产条件(以美国为例)1.读“美国农业分布图”,回答(1)~(3)题。
(1)图中带标号的四个地区中,种植粮食作物相同而播种时间不同的是()A.①和②B.①和③C.②和④D.③和④(2)影响图中①附近农业地域类型的主导区位因素是()A.市场B.交通C.气候D.土壤(3)若将④处优良的粮食作物品种引入我国,最合适的地点是()A.三江平原B.辽河平原C.华北平原D.长江三角洲答案(1)C(2)A(3)C解析第(1)题,图中的②是春小麦带,④是冬小麦带。
第(2)题,①是乳畜带,影响它的主导区位因素是市场。
课题:2.4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以美国为例
备课时间:2013-09-20 班级学生
【学习目标】
1.理解美国发展农业生产的自然条件、社会经济条件及其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2.掌握美国农业生产布局的最主要特征、农业带的分布及其成因。
3.了解美国保护农业的政策、法规,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方法、途径。
4.通过对美国农业的学习,培养学生因地制宜和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一、美国农业生产条件
美国商品经济高度发达,()成为影响农业生产发展的首要因素。
其中()对农业区域()起了决定性作用。
此外还有()条件、国家的()等影响。
二、美国的农业生产地区专业化
1
2、读教材P53美国农业带分布示意图,找出图中各字母所代表的农业带名称。
A
B
C
D
E
3、读图说明下列农业带分布位置及形成的条件。
⑴乳畜带
分布:
自然:
发展条件
社会经济:
⑵小麦带
分布:
发展条件:
⑶玉米带
分布:
发展条件:
三、美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思考:1、美国农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2、美国为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采取了哪些有效措施?
训练迁移: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我国“粮仓”黑龙江省的粮食种植面积2009年有望继续增加。
记者从黑龙江省政府部门获悉,今年全省粮食作物播种面积预计达到1.7亿亩,比上年再增加500万亩以上,力争连续第六年夺取粮食丰收。
黑龙江省是我国最大的商品粮生产基地,耕地面积约占全国总量的十分之一。
近年来,该省认真落实中央惠农富民政策,有力地调动了广大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2008年,黑龙江省的粮食产量达到845亿斤,创历史最高记录,连续5年夺取粮食丰收。
材料二
(1)A区域是世界范围内纬度最高的水稻种植区,
该地区适宜水稻种植的主要自然原因是_______
(2)B区域是玉米的集中产区,被称为中国的“玉
米带”。
如果借鉴美国“玉米带”的经验
,该地区今后的发展策略应该是__________________。
(3)C区域有“北大荒”之称,建国以后该地区大力开
垦荒地,发展粮食生产,成为“北大仓”,现在“北大
荒”不再开垦荒地,这是为什么?
(4)东北地区是我国最大的商品粮基地,对于缓解我国粮食不足有着重要意义。
除此以外,还有哪些途径可以解决我国的粮食问题?
解析该题主要考查了东北农业基地发展的区位条件。
(1)主要原因是该区是季风气候区,
夏季高温多雨,可为水稻生产提供热量和水分条件;(2)主要侧重于借鉴美国农业现代化的一些手段;(3)三江平原是我国最大的湿地区,具有重要的生态、环境效益;(4)主要从单产、机械化、科技、人口等几个方面来回答。
答案(1)夏季高温多雨;土壤肥沃(2)扩大生产规模,提高机械化生产水平,提高科技含量,改良作物品种等(3)三江平原是我国面积最大的沼泽区,是重要的湿地资源,对于调节气候、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具有重要意义。
(4)提高单位面积产量,实行机械化生产,提高
劳动生产效率,科技兴农,控制人口增长等。
读“美国东部农业区的分布图”,完成下列各题。
(1)图示A、B、C是美国的商品谷物农业分布区,其中:A是,B是。
C 是,该地带农业发展的优越社会经济因素
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这些农
业地带的分布状况,反映了美国农业生产的典型
特点。
(2)简述B地带商品谷物农业生产的特点和发展的
社会经济条件。
(3)东北平原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试分析其
形成的条件。
(4)借鉴美国农业发展的经验,谈谈我国发展粮食
生产可采取哪些措施?
答案(1)小麦区玉米带乳畜带该地区城市密集,
人口众多,具有巨大的市场地区生产专门化
(2)生产的特点:生产规模大;机械化程度高。
交通便利;地广人稀;高度发达的工业;先进的科技。
(3)自然条件:雨热同期,水源充足,地形平坦,土壤肥沃。
社会经济条件:东北地区人多地少,人均耕地多,便于大规模机械化生产,铁路交通便利,东北重工业基础雄厚,可提供农业发展需要的各种农业机具。
(4)要因地制宜,充分利用当地的自然条件;要加快商品粮基地建设;进一步增大科技投入;加大农田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对中低产田的改造;国家政策要扶持粮食生产,调动农民种粮的积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