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材料产业
- 格式:docx
- 大小:179.07 KB
- 文档页数:84
中国新材料产业发展现状及热点领域中国新材料产业是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产业转型升级、推动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支撑。
近年来,中国新材料产业迅猛发展,成为我国经济发展中的重要增长点。
本文将从中国新材料产业的发展现状以及热点领域进行探讨。
一、新材料产业的发展现状1.产业规模不断扩大: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新材料产业规模持续扩大,成为我国经济增长的新动力。
据统计,我国新材料产业的总产值已超过2万亿元,占全球新材料市场份额的比重不断提升。
2.技术水平不断提高: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我国新材料产业的技术水平不断提高,新材料在航空航天、高铁、新能源等领域的应用不断拓展,为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3.产业结构不断优化:我国新材料产业在过去几年中取得了长足发展,产业结构也在不断优化,钢铁、有色金属等传统材料的地位逐渐被高性能合金、高分子材料、先进陶瓷等新材料所取代。
4.创新能力不断增强:我国新材料产业在技术创新方面取得了显著成就,先进材料的研发和应用不断推进,一大批创新型企业崛起,推动了新材料产业的快速发展。
二、新材料产业的热点领域1.先进合金材料:在航空航天、高铁、汽车等领域,对高性能合金材料的需求量日益增加。
我国先进合金材料的研发和应用进入了快速发展的阶段,成为新材料产业的重要热点领域之一2.高分子材料:高分子材料是新材料产业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广泛应用于电子、通信、医药等领域。
我国高分子材料的研发和应用水平在不断提高,市场需求不断增长。
3.先进陶瓷材料:在电子、航天等高端领域,对先进陶瓷材料的需求量逐年增加。
我国先进陶瓷材料的研发和产业化水平不断提高,成为新材料产业的又一热点领域。
4.新型功能材料:新型功能材料是新材料产业的未来发展方向之一,包括功能性陶瓷、功能性复合材料、磁性材料等。
我国新型功能材料的研发和产业化取得了显著成就,为新材料产业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5.生物材料:生物材料是新材料产业的另一热点领域,包括生物降解材料、仿生材料、纳米生物材料等。
新材料产业发展新材料产业是指基于新技术、新材料研发和生产的产业,它包括材料的研究开发、生产制造、加工加工、应用开发等环节。
新材料产业的发展对于促进经济增长、提升国家竞争力、改善人民生活水平具有重要的意义。
随着科技进步和产业结构升级的需要,新材料产业已经成为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
新材料产业的发展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首先,新材料具有优良的性能和特点。
新材料具有高强度、高硬度、高温抗性等特点,能够承受更高的压力和温度,从而在工业领域发挥更大的作用。
例如,航空航天、船舶制造、汽车制造等行业对高强度、轻量化、耐腐蚀等特性的需求迫切,这就需要新材料的应用。
其次,新材料具有广泛的应用领域。
新材料可以广泛应用于工业、冶金、电子、光电、化学等领域,能够提升产品的质量、性能和效率。
例如,石墨烯作为一种新型的特种材料,在电子、光电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
同时,新材料的发展还能够推动其他相关行业的发展,形成产业链。
例如,在新能源汽车产业中,电池材料、电动机材料、能量管理材料等都是新材料的应用领域。
再次,新材料产业具有较高的技术含量和附加值。
新材料的研发和生产需要高度的科学技术支持,涉及到材料科学、物理化学、工程技术等多个领域的交叉应用。
与传统材料相比,新材料的生产过程更加复杂,对设备、工艺、工人的要求更高。
因此,新材料产业具有较高的技术含量和附加值,可实现产业的高质量发展和高效能升级。
最后,新材料产业对于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具有积极作用。
新材料的研发和应用可以减少资源消耗、废物排放和环境污染,具有较好的环境效益。
例如,可降解材料的应用可以减少一次性塑料制品对环境的影响;太阳能电池的应用可以减少对化石燃料的依赖。
在可持续发展的背景下,新材料产业的发展对于实现绿色、低碳、循环的发展模式具有重要意义。
总结起来,新材料产业的发展是推动经济转型升级、提升国家竞争力、改善人民生活水平的重要力量。
在加强科技创新、加快技术转移应用、优化产业政策等方面下功夫,可以推动新材料产业的健康发展,为国家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做出更大的贡献。
新材料产业的发展现状与未来趋势分析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新材料产业正成为全球经济发展中的一个重要领域。
新材料的研发和应用对于推动科技创新和提高生产力有着重要作用。
本文将从新材料产业的发展现状和未来趋势两个方面进行分析。
一、新材料产业的发展现状新材料产业是指以新研发的材料为基础,利用先进的技术和工艺进行加工和生产的产业。
新材料具有许多传统材料所不具备的特殊性能,包括高强度、高温、阻燃等。
同时,新材料通常具有更低的密度和更高的耐腐蚀性能,能够有效降低产品重量和延长使用寿命。
目前,新材料产业已经涉及多个领域,如航空航天、汽车制造、电子信息等。
在航空航天领域,新材料的应用正逐渐改变这个行业的格局。
比如,碳纤维复合材料的广泛应用使得飞机的重量大幅减轻,提高了燃油效率和飞行性能。
同时,新材料的使用还可以提高航空器的航空安全性能,减少事故发生的概率。
在汽车制造领域,研发新材料可以提高汽车的安全性、节能性和环保性能。
电子信息领域也是新材料应用的重点领域,新材料的应用可以提高电子产品的性能和使用寿命。
此外,新材料产业还在许多其他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例如,新型结构材料可用于建筑行业,提高建筑物的抗震性能和减少能耗。
在医疗领域,新材料的研发使得医疗器械更加安全和耐用。
军工领域也在加大对新材料的研发和应用力度,以提高武器装备的性能和作战能力。
二、新材料产业的未来趋势未来,新材料产业将继续快速发展,并呈现出以下几个趋势:1. 多功能化:新材料的研发将越来越注重多功能化,即在一个材料中实现多种性能的集成。
例如,可塑性记忆合金的研发可以实现材料的形状记忆和智能修复,增加了材料的应用范围。
2. 生态化:未来新材料产业的发展将更加注重环保和可持续性。
绿色、低碳的新材料将得到更多的关注和投资。
例如,生物基材料的研发和应用将成为一个热点领域。
3. 纳米技术的应用:纳米技术正成为新材料产业的重要发展方向。
纳米材料具有独特的性能和应用前景,可以广泛应用于材料科学、医学、能源等领域。
新材料产业的行业代码1.无机非金属新材料产业:行业代码为C21、这个产业包括了陶瓷材料、复合材料、纳米材料等,主要是利用无机物质制备新型材料。
陶瓷材料广泛应用于建筑、电子、航空等领域;复合材料在汽车、航空、船舶等领域有着广泛应用;纳米技术在材料科学及制备领域具有重要意义。
2.有机高分子新材料产业:行业代码为C22、有机高分子新材料产业主要包括高分子合成、高性能塑料、合成纤维、橡胶制品等领域。
这个产业的关键是开发合成新型高分子材料,在汽车、电子、建筑等领域有广泛应用。
3.金属新材料产业:行业代码为C23、金属新材料产业主要研发开发具有新特性或新应用的金属材料,包括合金材料、特种钢材、稀有金属等。
这个产业在汽车、航空、电子等领域具有重要应用价值。
4.生物新材料产业:行业代码为C24、生物新材料产业主要研发开发利用生物材料制备的新型材料,包括生物降解材料、生物活性材料等。
这个产业在医疗、环保、食品等领域有广泛应用。
5.光电子新材料产业:行业代码为C25、光电子新材料产业主要研发开发利用光电效应制备的新型材料,包括光电材料、半导体材料、光电存储材料等。
这个产业在光通信、光储存、光电能等领域有着广泛应用。
6.新能源材料产业:行业代码为C26、新能源材料产业主要研发开发与新能源相关的材料,包括太阳能电池材料、燃料电池材料、储能材料等。
这个产业在新能源领域具有重要应用价值。
7.其他新材料产业:行业代码为C27、这个产业包括一些创新性的新材料应用领域,如智能材料、功能性材料、环境材料等。
以上是新材料产业的主要行业代码,每个行业都有其独立的科学研究与技术发展方向。
新材料产业的不断创新与发展,推动了各个行业的进步与发展,为经济的持续增长提供了重要支撑。
新材料产业定义范围及分类新材料产业是指在新材料科技领域内,以研发、生产和应用新材料为主要目标的产业。
新材料是指相对于传统材料而言,具有新的结构、性质和功能的材料。
新材料产业具有很高的科技含量和创新性,是支撑和促进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产业之一新材料产业的定义范围涵盖了很广泛的材料种类和应用领域。
根据材料结构和性质的不同,可以将新材料分为金属材料、无机非金属材料、有机高分子材料和复合材料等大类。
金属材料包括高强度合金、耐高温合金、高导热材料等;无机非金属材料包括陶瓷材料、玻璃材料、纤维材料等;有机高分子材料包括塑料、橡胶、纤维等;复合材料则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材料组成,通过界面共存起到协同作用的材料。
新材料产业的分类可以从多个角度进行。
首先,可以根据材料的用途和应用领域进行分类,包括先进制造材料、能源材料、电子信息材料、生物医药材料等。
先进制造材料主要用于航空航天、船舶、高铁、轨道交通等领域,如复合材料、超硬材料、超高温材料等;能源材料主要用于新能源领域,如太阳能电池材料、聚合物电池材料等;电子信息材料主要用于电子产品制造行业,如导电材料、光电材料等;生物医药材料主要用于医疗器械和生物制药领域,如生物可降解材料、人工器官材料等。
另外,还可以根据材料的制备工艺进行分类,包括传统材料制备、先进材料制备和功能材料制备等。
传统材料制备主要是指通过传统的冶金、陶瓷、玻璃等工艺制备材料;先进材料制备则是指通过高温合成、溶胶-凝胶法、等离子体处理等先进工艺制备高性能材料;功能材料制备是指通过特殊方法制备具有特定功能的材料,如光学材料、磁性材料等。
新材料产业知识点总结1. 新材料产业的定义新材料产业是指以具有新结构、新特性、新功能的材料或通过对传统材料进行改性、改变其组织结构、形态等方式,使其具备新的特性和功能,从而应用于各种领域的产业。
新材料产业在促进工业结构调整、提升产品附加值和促进产业升级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2. 新材料产业的发展历程新材料产业的发展历程包括三个阶段:起步阶段、发展阶段和成熟阶段。
起步阶段主要是对新材料的研究和试验,发展阶段是新材料产业初步形成,并在一些领域得到应用,成熟阶段是新材料产业逐渐成熟,技术日趋完善,并在多个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3. 新材料产业的分类新材料产业可以根据材料的性质、功能和应用领域进行分类。
按照材料的性质可以分为金属材料、非金属材料、高分子材料、复合材料等;按照功能可以分为结构材料、功能材料、生物医学材料等;按照应用领域可以分为航空航天材料、汽车材料、电子材料、建筑材料等。
4. 新材料产业的关键技术新材料产业的关键技术包括材料设计与计算、材料制备与加工、材料测试与表征、材料应用技术等。
其中,材料设计与计算是新材料产业的核心技术,它通过计算机辅助设计和模拟仿真等手段,实现材料的定向设计和优化,从而提高材料的性能和降低成本。
5. 新材料产业的发展趋势当前,新材料产业正处于快速发展阶段,未来的发展趋势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新材料产业将向高性能、高稳定性和高可靠性发展;二是新材料产业将向功能性、智能化、个性化方向发展;三是新材料产业将向绿色环保、可循环和可再生方向发展;四是新材料产业将向跨学科、跨领域融合发展。
6. 新材料产业的发展机遇与挑战新材料产业的发展机遇主要来自于科技进步、市场需求和产业政策等因素的影响,而发展挑战主要来自于技术创新、产业协同和人才培养等方面的困难。
因此,加强产学研合作、优化产业布局、培养创新人才等将是新材料产业发展的关键。
7. 新材料产业的发展路径为了促进新材料产业的发展,需要从技术研发、产业布局、市场开拓和政策支持等方面制定发展路径。
新材料产业发展报告一、背景介绍新材料是指应用于工程、科技领域中的具有新特性、新功能的材料。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新材料产业也迎来了快速发展的机遇。
本文将重点分析新材料产业的现状、趋势以及对社会经济的影响。
二、新材料产业的现状目前,新材料产业已经涵盖了多个领域,包括纳米材料、生物材料、功能材料等。
新材料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电子信息、能源和环境等重要行业,因其独特的性能和功能而受到广泛关注。
三、新材料产业发展的趋势随着科技的进步,新材料产业发展呈现出以下几个趋势:1. 多功能化:新材料将具备多种功能,能够满足不同行业的需求。
2. 绿色可持续:新材料将更加环保,通过降低资源消耗和排放,实现可持续发展。
3. 数字化和智能化:新材料将与数字技术紧密结合,实现智能化应用。
四、新材料产业对经济的影响新材料产业的发展对经济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首先,新材料产业的兴起将推动相关产业链的发展,带动就业和经济增长。
其次,新材料的广泛应用将增加工业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产品的竞争力。
五、新材料产业面临的挑战虽然新材料产业发展前景广阔,但仍面临一些挑战。
首先,新材料的研发和应用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和人才支持。
其次,新材料的市场需求和技术创新之间存在不平衡。
另外,新材料的安全性和环境影响也需要重视。
六、新材料产业的政策支持为了促进新材料产业的发展,政府应制定相关政策和措施。
一方面,加大对新材料产业研发和创新的资金支持力度,鼓励企业加大科研投入。
另一方面,建立健全相关标准和监管体系,保障新材料的质量和安全。
七、新材料产业的发展机遇新材料产业的发展面临着多个机遇。
首先,随着科技创新的加速,新材料的研发和应用将得到更多支持。
其次,人们对环保、高效材料的需求不断增加,为新材料产业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空间。
八、新材料产业的国际竞争格局新材料产业已成为国际经济竞争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国在新材料领域已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与发达国家相比依然存在一定差距。
新材料产业发展特点和趋势新材料是指在化学成分和物理性能上具有新特点和新用途的材料。
随着科技和工业的发展,新材料产业正以其独特的优势和广阔的应用前景成为世界范围内许多国家和地区重点发展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
一、新材料产业的发展特点1. 创新驱动:新材料产业是创新驱动的产业,其核心竞争力来自于技术创新。
新材料产业需要不断地进行科技研发和技术创新,以获得更高、更强、更智能的材料,从而满足不断升级的市场需求。
2. 产业链集成:新材料产业是一个涉及多个环节和多个领域的综合性产业,涉及材料研发、生产制造、市场销售等诸多环节。
为了更好地提高产业整体竞争力,新材料产业需要实现产业链的集成,形成从原材料供应到产品应用的全产业链协同发展。
3. 跨界融合:新材料产业是一个以材料为基础,跨越多个领域的产业,包括能源、环保、电子、汽车、航空航天等。
新材料产业与其他产业的融合和交叉创新,能够促进技术和产业的跨越式发展,为其他行业提供更多的增值服务和技术支持。
4. 市场前景广阔:新材料产业的应用领域广泛,包括汽车、电子、航空航天、建筑、医疗、新能源等诸多领域。
随着经济和科技的发展,对新材料的需求将会不断增加,市场潜力巨大。
同时,新材料的应用还能够推动其他行业的升级和转型。
5. 环保可持续:新材料产业具有较强的环保可持续性,以及资源利用效率高、能耗低等特点。
新材料产业的发展,可以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减少资源和能源的消耗,提高环境保护意识。
6. 增强国家竞争力:新材料产业是国家创新能力和产业竞争力的重要体现。
强大的新材料产业,能够提高国家在高技术领域的国际竞争力,并推动国家经济的转型升级。
二、新材料产业的发展趋势1. 高性能材料的需求增长:随着技术的进步和产业的发展,对高性能材料的需求将会不断增加。
高性能材料具有更高的强度、硬度、耐磨性和耐腐蚀性能,能够满足现代工业对材料性能的更高要求。
2. 绿色环保材料的研发和应用:绿色环保材料是未来发展的重要方向。
新材料产业规划及案例
一、新材料产业规划
1、发展目标:新材料产业的发展目标是建设成熟的、可持续的、多元的新材料产业体系,实现技术创新、产业增长、产品性能稳定可靠、资源环境可持续利用、社会公益性等多方面可持续发展。
2、发展重点:新材料产业面临许多共性技术和基础领域需要解决,发展重点需要集中在新材料综合体系的可持续开发与运用,以及新材料的研发、生产、应用和服务等。
3、建设方案:新材料产业规划需要构建以新材料研发为核心的研究院所网络,打造专业技术研发中心,实施大数据与智能技术、产业融合及产品认证的建设,开发新型节能和环保设备,投入节能环保新材料产品研发、生产及市场推广,开发一批新材料,建立完整的产业链,实施社会公益性新材料应用、资源环境可持续发展等战略,政府可以投资建设新材料产业园区,提供基础设施和其他资源支持。
二、新材料产业案例
1、丝绸梭子新材料:丝绸梭子新材料是一种合成纤维材料,具有卓越的弹性、韧性、挠曲性及耐磨性,广泛应用于家具、家电、汽车电子、机械设备等,研发出的新材料具有低耗能、稳定性、质量可靠、性价比高等特点。
新材料行业的发展现状与前景随着科技的发展和人们对环保、健康的要求日益提高,新材料行业逐渐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新材料,是指应用于工业、农业、医疗等领域的,具有新的物理、化学、生物、机械等特性的材料。
在当今的经济环境下,新材料行业的发展现状已经得到了极大的关注,同时也具备了广阔的发展前景。
一. 新材料行业的发展现状新材料是指在光、电、磁、声、力等领域应用的新材料,可以说是人类不断探索科学技术的结果。
作为新兴产业,新材料行业的发展现状大致有以下几个方面。
1.市场需求新材料的应用涵盖了许多领域,包括新能源、航空航天、汽车工业、电子产品、环保等。
同时,随着人们对环保、健康等方面的要求日益提高,新材料行业的市场需求也在不断扩展。
2.技术水平新材料行业的技术水平相对较高,这与其所面临的应用领域密切相关。
目前,我国的新材料行业的技术水平整体上已经与发达国家相当,但与国际新材料行业巨头还有较大差距。
3.品牌影响力品牌影响力是新材料行业发展至关重要的一环。
目前,国内外一些知名的新材料厂商已经建立起了自己的品牌形象,其中许多品牌在国内市场上拥有极高的知名度与美誉度。
二. 新材料行业的发展前景新材料行业的发展前景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
1.国家政策支持我国政府为了促进新材料产业的发展,已经出台了多项支持措施。
例如,近年来相继出台了《新材料产业发展规划》、《新材料行业“十三五”发展规划》、《关于促进新材料产业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等政策文件,为新材料企业提供了强有力的政策支持。
2.市场需求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新材料行业市场需求在不断扩大。
特别是在环保和新能源等领域,新材料的应用需求将会越来越大。
3.技术优势我国的新材料行业在技术水平上取得了很大的进步,在部分新材料领域已经处于世界领先地位。
特别是在太阳能电池、LED照明、新能源汽车等领域,具有较强的技术优势。
4.产业化发展新材料产业化是新材料产业的关键一步。
目前,国内外很多新材料企业已经开始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和财力进行产业化的探索与实践。
新材料产业“十二五”发展规划1目录前言 (1)一、发展现状和趋势 (2)(一)产业现状 (2)(二)发展趋势 (3)二、总体思路 (5)(一)指导思想 (5)(二)基本原则 (5)(三)发展目标 (6)三、发展重点 (7)(一)特种金属功能材料 (7)(二)高端金属结构材料 (9)(三)先进高分子材料 (11)(四)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 (13)(五)高性能复合材料 (14)(六)前沿新材料 (16)四、区域布局 (17)五、重大工程 (19)(一)稀土及稀有金属功能材料专项工程 (19)(二)碳纤维低成本化与高端创新示范工程 (20)(三)高强轻型合金材料专项工程 (21)2(四)高性能钢铁材料专项工程 (22)(五)高性能膜材料专项工程 (22)(六)先进电池材料专项工程 (23)(七)新型节能环保建材示范应用专项工程 (23)(八)电子信息功能材料专项工程 (24)(九)生物医用材料专项工程 (25)(十)新材料创新能力建设专项工程 (25)六、保障措施 (25)(一)加强政策引导和行业管理 (25)(二)制定财政税收扶持政策 (26)(三)建立健全投融资保障机制 (26)(四)提高产业创新能力 (27)(五)培育优势核心企业 (27)(六)完善新材料技术标准规范 (28)(七)大力推进军民结合 (28)(八)加强资源保护和综合利用 (28)(九)深化国际合作交流 (29)附件:新材料产业“十二五”重点产品目录1前言材料工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新材料是材料工业发展的先导,是重要的战略性新兴产业。
“十二五”时期,是我国材料工业由大变强的关键时期。
加快培育和发展新材料产业,对于引领材料工业升级换代,支撑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保障国家重大工程建设,促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构建国际竞争新优势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和《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的总体部署,工业和信息化部会同发展改革委、科技部、财政部等有关部门和单位编制了《新材料产业“十二五”发展规划》。
本规划是指导未来五年新材料产业发展的纲领性文件,是配置政府公共资源和引导企业决策的重要依据。
专栏1 新材料的定义与范围新材料涉及领域广泛,一般指新出现的具有优异性能和特殊功能的材料,或是传统材料改进后性能明显提高和产生新功能的材料,主要包括新型功能材料、高性能结构材料和先进复合材料,其范围随着经济发展、科技进步、产业升级不断发生变化。
为突出重点,本规划主要包括以下六大领域:①特种金属功能材料。
具有独特的声、光、电、热、磁等性能的金属材料。
②高端金属结构材料。
较传统金属结构材料具有更高的强度、韧性和耐高温、抗腐蚀等性能的金属材料。
③先进高分子材料。
具有相对独特物理化学性能、适宜在特殊领域或特定环境下应用的人工合成高分子新材料。
④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
在传统无机非金属材料基础上新出现的具有耐磨、耐腐蚀、光电等特殊性能的材料。
⑤高性能复合材料。
由两种或两种以上异质、异型、异性材料(一种作为基体,其他作为增强体)复合而成的具有特殊功能和结构的新型材料。
⑥前沿新材料。
当前以基础研究为主,未来市场前景广阔,代表新材料科技发展方向,具有重要引领作用的材料。
2一、发展现状和趋势(一)产业现状经过几十年奋斗,我国新材料产业从无到有,不断发展壮大,在体系建设、产业规模、技术进步等方面取得明显成就,为国民经济和国防建设做出了重大贡献,具备了良好发展基础。
新材料产业体系初步形成。
我国新材料研发和应用发端于国防科技工业领域,经过多年发展,新材料在国民经济各领域的应用不断扩大,初步形成了包括研发、设计、生产和应用,品种门类较为齐全的产业体系。
新材料产业规模不断壮大。
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新材料产业发展迅速,2010年我国新材料产业规模超过6500亿元,与2005年相比年均增长约20%。
其中,稀土功能材料、先进储能材料、光伏材料、有机硅、超硬材料、特种不锈钢、玻璃纤维及其复合材料等产能居世界前列。
部分关键技术取得重大突破。
我国自主开发的钽铌铍合金、非晶合金、高磁感取向硅钢、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MDI)、超硬材料、间位芳纶和超导材料等生产技术已达到或接近国际水平。
新材料品种不断增加,高端金属结构材料、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和高性能复合材料保障能力明显增强,先进高分子材料和特种金属功能材料自给水平逐步提高。
但是,我国新材料产业总体发展水平仍与发达国家有较大差距,产业发展面临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主要表现在:新材料自3主开发能力薄弱,大型材料企业创新动力不强,关键新材料保障能力不足;产学研用相互脱节,产业链条短,新材料推广应用困难,产业发展模式不完善;新材料产业缺乏统筹规划和政策引导,研发投入少且分散,基础管理工作比较薄弱。
(二)发展趋势当今世界,科技革命迅猛发展,新材料产品日新月异,产业升级、材料换代步伐加快。
新材料技术与纳米技术、生物技术、信息技术相互融合,结构功能一体化、功能材料智能化趋势明显,材料的低碳、绿色、可再生循环等环境友好特性倍受关注。
发达国家高度重视新材料产业的培育和发展,具有完善的技术开发和风险投资机制,大型跨国公司以其技术研发、资金、人才和专利等优势,在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新材料产品中占据主导地位,对我国新材料产业发展构成较大压力。
从国内看,“十二五”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为新材料产业提供了重要发展机遇。
一方面,加快培育和发展节能环保、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和新能源汽车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实施国民经济和国防建设重大工程,需要新材料产业提供支撑和保障,为新材料产业发展提供了广阔市场空间。
另一方面,我国原材料工业规模巨大,部分行业产能过剩,资源、能源、环境等约束日益强化,迫切需要大力发展新材料产业,加快推进材料工业转型升级,培育新的增长点。
4专栏2 战略性新兴产业对部分新材料的需求预测01 新能源“十二五”期间,我国风电新增装机6000万千瓦以上,建成太阳能电站1000万千瓦以上,核电运行装机达到4000万千瓦,预计共需要稀土永磁材料4万吨、高性能玻璃纤维50万吨、高性能树脂材料90万吨,多晶硅8万吨、低铁绒面压延玻璃6000万平方米,需要核电用钢7万吨/年,核级锆材1200吨/年、锆及锆合金铸锭2000吨/年。
02 节能和新能源汽车2015年,新能源汽车累计产销量将超过50万辆,需要能量型动力电池模块150亿瓦时/年、功率型30亿瓦时/年、电池隔膜1亿平方米/年、六氟磷酸锂电解质盐1000吨/年、正极材料1万吨/年、碳基负极材料4000吨/年;乘用车需求超过1200万辆,需要铝合金板材约17万吨/年、镁合金10万吨/年。
03 高端装备制造“十二五”期间,航空航天、轨道交通、海洋工程等高端装备制造业,预计需要各类轴承钢180万吨/年、油船耐腐蚀合金钢100万吨/年、轨道交通大规格铝合金型材4万吨/年、高精度可转位硬质合金切削工具材料5000吨。
到2020年,大型客机等航空航天产业发展需要高性能铝材10万吨/年,碳纤维及其复合材料应用比重将大幅增加。
04 新一代信息技术预计到2015年,需要8英寸硅单晶抛光片约800万片/年、12英寸硅单晶抛光片480万片/年,平板显示玻璃基板约1亿平方米/年,TFT混合液晶材料400吨/年。
05 节能环保“十二五”期间,稀土三基色荧光灯年产量将超过30亿只,需要稀土荧光粉约1万吨/年;新型墙体材料需求将超过230亿平方米/年,保温材料产值将达1200亿元/年;火电烟气脱硝催化剂及载体需求将达到40亿元/年,耐高温、耐腐蚀袋式除尘滤材和水处理膜材料等市场需求将大幅增长。
06 生物产业2015年,预计需要人工关节50万套/年、血管支架120万个/年,眼内人工晶体100万个/年,医用高分子材料、生物陶瓷、医用金属等材料需求将大幅增加。
可降解塑料需要聚乳酸(PLA)等5万吨/年、淀粉塑料10万吨/年。
5二、总体思路(一)指导思想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加快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总体要求,紧紧围绕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重大需求,以加快材料工业升级换代为主攻方向,以提高新材料自主创新能力为核心,以新型功能材料、高性能结构材料和先进复合材料为发展重点,通过产学研用相结合,大力推进科技含量高、市场前景广、带动作用强的新材料产业化规模化发展,加快完善新材料产业创新发展政策体系,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国家重大工程建设和国防科技工业提供支撑和保障。
(二)基本原则坚持市场导向。
遵循市场经济规律,突出企业的市场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作用,重视新材料推广应用和市场培育。
准确把握新材料产业发展趋势,加强新材料产业规划实施和政策制定,积极发挥政府部门在组织协调、政策引导、改善市场环境中的重要作用。
坚持突出重点。
新材料品种繁多、需求广泛,要统筹规划、整体部署,在鼓励各类新材料的研发生产和推广应用的基础上,重点围绕经济社会发展重大需求,组织实施重大工程,突破新材料规模化制备的成套技术与装备,加快发展产业基础好、市场潜力大、保障程度低的关键新材料。
坚持创新驱动。
创新是新材料产业发展的核心环节,要强化6企业技术创新主体地位,激发和保护企业创新积极性,完善技术创新体系,通过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突破一批关键核心技术,加快新材料产品开发,提升新材料产业创新水平。
坚持协调推进。
加强新材料与下游产业的相互衔接,充分调动研发机构、生产企业和终端用户积极性。
加强新材料产业与原材料工业融合发展,在原材料工业改造提升中,不断催生新材料,在新材料产业创新发展中,不断带动材料工业升级换代。
加快军民共用材料技术双向转移,促进新材料产业军民融合发展。
坚持绿色发展。
牢固树立绿色、低碳发展理念,重视新材料研发、制备和使役全过程的环境友好性,提高资源能源利用效率,促进新材料可再生循环,改变高消耗、高排放、难循环的传统材料工业发展模式,走低碳环保、节能高效、循环安全的可持续发展道路。
(三)发展目标到2015年,建立起具备一定自主创新能力、规模较大、产业配套齐全的新材料产业体系,突破一批国家建设急需、引领未来发展的关键材料和技术,培育一批创新能力强、具有核心竞争力的骨干企业,形成一批布局合理、特色鲜明、产业集聚的新材料产业基地,新材料对材料工业结构调整和升级换代的带动作用进一步增强。
到2020年,建立起具备较强自主创新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7力、产学研用紧密结合的新材料产业体系,新材料产业成为国民经济的先导产业,主要品种能够满足国民经济和国防建设的需要,部分新材料达到世界领先水平,材料工业升级换代取得显著成效,初步实现材料大国向材料强国的战略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