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工作思考
- 格式:doc
- 大小:24.50 KB
- 文档页数:5
关于基层事业单位岗位设置及聘用存在的问题与对策探讨摘要:现阶段,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事业单位需要通过及时的更新对单位内部人员的管理制度以及管理方法才能有效地解决在岗位聘用和设置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对岗位进行科学合理的设置,能够一定程度上推动事业单位自身的发展,并使得事业单位内部的行政管理工作更为顺利地开展。
本文将针对单位在岗位设置以及聘用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和探讨,以供相关人士参考、交流。
关键词:基层事业单位;岗位;聘用;问题引言:对于事业单位自身而言,想要使得单位能够获得长远发展,务必要及时的根据市场经济的需要来进一步的调节单位内部的人才构成。
在传统的事业单位用人模式下,优质的单位人才不断流失。
长远来看,始终停留在传统的用人模式下会使得事业单位遭受大量的人才流失,形成不合理的用人结构,最终影响事业单位各个部门的顺利开展。
对此,在今后事业单位开展用人工作中应当从更细节的角度出发,全面更新、完善和落实新型的用人制度,从而更好地为事业单位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一、事业单位岗位设置概述(一)岗位的概念与分类事业单位的岗位主要有以下几点特点:其一,岗位的设置要依照事业单位的发展目标来进行进一步的安排,并且还需要进一步的对岗位的职责进行明确的要求。
其二,岗位的职责任务应当有完善的工作内容,使得相关工作人员能够在有明确的工作目标的前提下完成工作任务。
还有就是工作人员的工作地点应当依照当地的气候以及地理特征的变化而变化。
最后,事业单位的岗位也是一种抢手并且较为稀缺的资源。
一般情况下,事业单位的岗位可以分为三种类型:技术层、管理层、技能层。
其次,事业单位的岗位可以被划分主体和辅助两种岗位,其中主体岗位主要负责一些事业单位的社会功能等;而辅助岗位主要负责确保事业单位的日常顺利开展,一般情况下辅助岗位会比主体岗位数量少。
(二)岗位的设置与管理岗位设置需要按照事业单位不同工作的需要来进行具体的设置,通过岗位设置可以将事业单位内部的各项工作任务进行细致地划分,将工作人员的各项细节落实到个人,最终通过每一名工作人员共同努力来完成事业单位的目标任务。
关于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的相关思考董亮摘要:岗位设置管理工作在事业单位内部的运营以及发展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和作用。
但是由于事业单位目前对于岗位的设置过于片面,同时管理体系有待完善等诸多问题的影响,导致岗位设置管理水平一直停滞不前。
基于此,本文重点分析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提出有针对性的管理对策,将岗位设置管理的职能作用充分发挥出来,以此来推动事业单位的长效发展。
关键词: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对策事业单位在日常运营和发展中,要顺应时代发展要求,实现对现有人才科学合理的调配,同时,还要对岗位管理工作合理的设置和安排,这样才能够实现各工作人员自身责任和义务的最大化发挥。
因此,事业单位要加强内部岗位设置管理力度,实现对现有人力资源科学合理的调配,尽可能保证安排的规范化、标准化,这样才能够保证各岗位工作人员工作效率、质量的提升。
与目前实际情况进行结合分析时,不难看出在实践中事业单位岗位设置时,由于管理时间相对比较短,在很多方面仍然存在问题,很难达到理想化的管理效果。
因此,要结合事业单位发展现状,与战略思想进行结合,创新和优化现有的岗位设置管理对策,以此来提高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的水平。
一、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现存问题(一)对岗位的设置过于片面随着经济的不断快速发展,事业单位在日常运营以及发展中要认清当前的发展形势,对岗位进行科学合理的设置,保证相关管理工作在实践中的有效落实。
但是与目前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现状进行结合分析时,不难看出相关工作人员由于缺少对人事管理的改革和创新,思想意识没有得到及时的转变,并没有真正的了解到岗位设置管理工作在现代化事业单位日常运营以及发展中的重要性。
更为重要的一点就是并没有将之前的职称管理的现状进行有针对性的改善和优化。
也就是目前事业单位内部现有的工作人员根本没有认识到岗位设置管理工作在事业单位中的作用,最终导致的结果就是部分事业单位在岗位分配方面存在严重的问题,缺少分配的科学性、合理性。
关于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工作总结汇报材料优秀范文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工作总结汇报材料一、工作背景和目标:根据国家、地方和单位的规定,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工作是对组织机构的合理安排,从而达到高效运行的目标。
我所在的事业单位在过去一年里,面临了各种新形势和新挑战,如急剧变化的市场需求、科技进步的冲击等。
为了适应这些变化,提高服务质量,我们制定了岗位设置管理工作的目标:根据业务需求优化岗位设置,提高工作效率和员工满意度。
二、工作内容和措施:1. 岗位调研:为了了解业务需求和岗位状况,我们组织了一次全面的岗位调研。
通过与岗位所属部门和员工的交流,我们获得了岗位的详细信息,包括工作内容、工作量、工作难度等。
同时,我们还关注了岗位是否存在重叠现象和工作效率低下的问题。
2. 岗位分析和优化:根据岗位调研的结果,我们进行了岗位分析。
对于重复冗余的岗位,我们进行了合并或优化,避免了资源浪费。
对于工作效率低下的岗位,我们进行了人员调整或培训,提高了工作效率。
此外,还针对新出现的业务需求,创建了适合的新岗位,提高了对外服务的质量。
3. 岗位职责明确化:为了使员工对自己的工作有明确的认识,我们对所有岗位的职责进行了明确化。
通过明确工作职责,员工可以更好地理解自己的工作任务,并且可以更加明确地与其他岗位的配合关系,为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保障。
4. 岗位评估和绩效管理:为了确保各个岗位的工作能力和绩效达到要求,我们进行了岗位评估和绩效管理。
根据岗位职责和所需能力,我们制定了相应的评估标准和考核方法,确保员工在工作中能够发挥出自己的最大潜力。
5. 岗位培训和发展:为了提高员工的综合素质和职业能力,我们积极开展各种形式的岗位培训和发展。
通过内部培训、外部学习和参加相关会议等方式,提高员工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水平。
三、工作成果和效果评价:通过一年的努力,我们取得了一些显著的成果和效果。
首先,我们实现了岗位优化和调整,消除了重复冗余的岗位,提高了工作效率。
关于事业单位岗位管理工作的思考事业单位岗位管理工作是组织内部运转的重要环节之一。
合理的岗位管理能够提高组织的运行效率,激发员工的工作积极性,进而推动事业单位的改革和发展。
本文将从三个方面对事业单位岗位管理工作进行思考。
事业单位应该注重岗位设置与调整。
岗位设置的合理与否决定着事业单位内部工作的分工和协调。
对于岗位设置,应该根据组织的发展目标和任务,结合员工的职责和能力进行科学规划。
每个岗位应该明确职责范围、工作内容和工作要求。
事业单位在岗位调整的过程中也要注重公平和透明,避免出现人事安排不当、不合理的情况。
只有通过合理的岗位设置与调整,才能让员工在适合自己的岗位上发挥才能,提高工作效率。
事业单位应该注重员工的岗位培训与提升。
岗位培训是提升员工能力和素质的重要途径之一,也是保持组织竞争力的关键因素。
事业单位在岗位培训与提升上应该进行长期规划和系统化的组织安排,根据员工的工作需要和发展方向,将培训内容与实际工作紧密结合。
通过培训,不仅可以提高员工的专业技能和业务水平,还能够增强员工的综合素质和能力,为事业单位的发展提供更多的人才支持。
事业单位应该注重岗位绩效评估与激励机制建设。
绩效评估是衡量员工工作表现和贡献的重要手段,也是激励员工的重要途径。
事业单位应该建立客观公正的绩效评估标准和流程,通过科学的考核方法和评价体系,对员工的工作进行全面、公平、准确的评估。
事业单位还应该根据绩效评估结果,建立相应的激励机制,通过奖励和晋升等方式激励员工,增强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力。
事业单位岗位管理工作是组织内部运转的重要环节。
在岗位设置与调整上,事业单位应当科学规划,合理分工,确保每个岗位的职责明确;在岗位培训与提升上,事业单位应当进行长期规划和系统化组织安排,提高员工的专业素养和综合能力;在岗位绩效评估与激励机制建设上,事业单位应当建立客观公正的评价标准和流程,通过奖励和晋升等方式激励员工。
只有充分发挥岗位管理作用,事业单位才能实现良好的发展。
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工作的思考
摘要:事业单位的工作涉及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是一种为人民提供各种社会服务的社会组织。
而一个合理的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工作不仅仅能够体现政府的科学决策,更重要的是能够帮助政府和单位高效的进行管理和发展。
所以,建立岗位设置管理制度,已经成为当前事业单位改革的重点。
这是一个长期的、艰难的工作任务,需要进一步努力。
关键词: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工作
中图分类号:c9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3)05-00-01
由于事业单位工作稳定和薪资水平高的优点,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投入到报考公务员和事业单位的行列里。
但是在这种供给远远大于需求的现实情况下,建立一套科学的合理的岗位设置管理工作机制,能够使人才资源得到优质合理的配置,从而让更多的优秀的人才发挥自己的聪明才干和优势,活跃事业单位的气氛,调动工作人员的积极性,能更好地为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而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一、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工作的重要性
1.领导干部的任期制和工作人员的考核制得到完善
事业单位的领导一直都是以“委任”的方式上岗,其实这种方式有其存在的不足之处,这是委任的方式,实际上相当于古代的终身制和世袭制。
但是,岗位设置管理工作再也不是不到年龄不退休的
终身聘用的制度,而是按照国家或者是事业单位的规章制度进行选举,选举产生的人员签订了合同之后,按任期制上岗工作。
这是针对于事业单位的领导阶层而言的,那么对于事业单位的工作人员应该怎么做呢?那也是实行聘任制,每三年是一个界限,三年届满之后再进行考核,这样就形成了良好的工作制度和科学的聘任制度。
2.将工作人员进行分类,明确分工,提高工作效率
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工作能够将原本混合在一起的管理型、专业技术型、工勤型的工作人员进行工作分类,各种工作人员再也不是混合在一起,而是更加明白自己的工作任务。
这样就在让更多的工作人员能够明确自己的分类,进行自己的工作的同时,把身份管理成功的转变成了岗位管理,提高了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使得事业单位能够更加高效的进行工作。
二、事业单位岗位设置工作的现状
岗位设置管理工作是一个艰难的、长期的工作,他不光涉及了广大的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利益,而且还间接关系到广大公民的切身利益,而且,当前情况下,岗位设置存在着各种各样的难题和困惑,这些难题和困惑都是岗位设置管理工作中的层层障碍,岗位设置管理工作需要进一步努力,而非一朝一夕就能够完美解决的。
1.岗位结构比例失调,工勤岗位供需严重失衡
事业单位的工作人员已经按照人员分类进行了划定,主要是专业技术类、管理类、工勤类三个大的种类。
而仅仅就是这三大种类就出现了严重的岗位结构比例失调的现象。
而工勤类的岗位的供需矛
盾突出,主要表现在很多事业单位的除工勤类的岗位远远超过了文件规定的所占岗位总数的百分比,而工勤类的岗位却很少有人报考或者是设置,这就出现了严重的缺岗现象。
2.岗位管理的辅助制度不完善
长期以来,很多的事业单位都没有自己独立完善的管理体制和任职制度,而是一直借鉴公务员的一些规章制度。
比如像事业单位的考核制度、招聘制度,长期以来都没有得到很好的健全。
而且这些配套制度一旦一个环节缺失,将会导致其他环节的衔接破坏,从而出现了优秀人才的埋没,甚至是流失,最重要的是不能够以高效的工作为人民服务。
三、关于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工作的探究性问题
现在,随着政府工作的改革,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工作有了很大改善,在我国不少地区,岗位设置管理工作的制度也日渐成熟起来。
但是,这一制度还不够完善,在全国很多小城市这一制度并没有很好的保障,怎么样才能够让这一制度在全国范围内普遍完善起来,这也是一个重要的问题,也是一个需要迫切解决的问题。
四、完善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工作策略
1.平衡岗位结构比例,按需合理设置岗位
针对事业单位岗位结构比例失调的现状,在今后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工作中,应该合理的分配和安排岗位,将岗位的结构比例控制在一定的范围之内。
根据国家的政策和法规,制定出合理的岗位结构分配标准,按照工作岗位的真实需求情况分配,避免出现一种
工作岗位人员超重,而另一种工作岗位缺员的现象。
只有按照合理的岗位结构标准进行安排,那么不仅能够稳定人才队伍,而且能够推进社会的前进。
2.实行有效的干部人才岗位流动制度
现在很多的事业单位的工作人员很多都是在一个工作岗位上一
干就是一辈子。
这样的固定岗位工作容易出现很多的弊端。
比如,一个干部在一个岗位上干的时间长就会对这个工作产生厌倦的情绪。
所以,针对这种情况,就应该实施人才干部岗位流动的制度。
制度应该明确规定,多长时间内,取得怎样的政绩,将表现出色或者是政绩显著的工作人员进行岗位之间的交换,互换一下工作的环境。
这样也能够激发起工作者对于新工作的工作欲求。
通过尝试做好不同的工作锻炼自己的全面工作能力,从而推动事业单位的协调、健康发展。
3.完善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工作监督制度
由于在一些小城市,很多的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工作并没有良好的监督机构和监督制度,这就导致了在这一部分小城市中,很多的事业单位岗位设置出现了混乱和腐败的情况。
比如,人才选拨不够公平,工资情况不够透明等。
针对这种情况,就应该完善这些国家小城市的监督机构和监督制度。
比如,完善人民群众的监督制度,让人民群众来评选自己心目中的好公仆。
让这些小城市的脚步时刻紧跟国家的步伐。
事业单位正在以考试的形式壮大自己的队伍,越来越多的人加入
到这个大家庭中。
面对着日益增多的人员和目前面临的种种问题,就必须要建立和完善事业单位工作制度,让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工作更加的完美,这样才能够很好的为国家和人民服务。
参考文献:
[1]田玉慧.关于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工作的几点思考[j].科
技致富向导,2011(02).
[2]秦宇,郝力,张佳婧.科学设岗平稳对接——陕西省计量院人事制度改革[j].中国计量,2009(07).
[3]赵婷.浅析工程技术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的难点及对策[j].人事天地,2011(08).
[4]高晶.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中岗位设置工作的探讨[j].决
策探索(下半月),2011(06).
作者简介:王玲(1976-),女,山西省洪洞县万安人,山西省洪洞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经济师,从事人力资源方向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