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高中物理竞赛课件 2:点击静力学问题解答技巧共32页
- 格式:ppt
- 大小:2.29 MB
- 文档页数:32
高中物理竞赛辅导讲义静力学高中物理竞赛辅导讲义第1篇静力学【知识梳理】一、力和力矩1.力与力系(1)力:物体间的的相互作用(2)力系:作用在物体上的一群力①共点力系②平行力系③力偶2.重力和重心(1)重力:地球对物体的引力(物体各部分所受引力的合力)(2)重心:重力的等效作用点(在地面附近重心与质心重合)3.力矩(1)力的作用线:力的方向所在的直线(2)力臂:转动轴到力的作用线的距离(3)力矩①大小:力矩=力×力臂,M =FL②方向:右手螺旋法则确定。
右手握住转动轴,四指指向转动方向,母指指向就是力矩的方向。
③矢量表达形式:M r F =? (矢量的叉乘),||||||sin M r F θ=? 。
4.力偶矩(1)力偶:一对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但不共线的力。
(2)力偶臂:两力作用线间的距离。
(3)力偶矩:力和力偶臂的乘积。
二、物体平衡条件1.共点力系作用下物体平衡条件:合外力为零。
(1)直角坐标下的分量表示ΣF ix = 0,ΣF iy = 0,ΣF iz = 0(2)矢量表示各个力矢量首尾相接必形成封闭折线。
(3)三力平衡特性①三力必共面、共点;②三个力矢量构成封闭三角形。
2.有固定转动轴物体的平衡条件:3.一般物体的平衡条件:(1)合外力为零。
(2)合力矩为零。
4.摩擦角及其应用(1)摩擦力①滑动摩擦力:f k = μk N(μk-动摩擦因数)②静摩擦力:f s ≤μs N(μs-静摩擦因数)③滑动摩擦力方向:与相对运动方向相反(2)摩擦角:正压力与正压力和摩擦力的合力之间夹角。
①滑动摩擦角:tanθk=μ②最大静摩擦角:tanθsm=μ③静摩擦角:θs≤θsm(3)自锁现象三、平衡的种类1.稳定平衡:当物体稍稍偏离平衡位置时,有一个力或力矩使之回到平衡位置,这样的平衡叫稳定平衡。
2.不稳定平衡:当物体稍稍偏离平衡位置时,有一个力或力矩使它的偏离继续增大,这样的平衡叫不稳定平衡。
3.随遇平衡:当物体稍稍偏离平衡位置时,它所受的力或力矩不发生变化,它能在新的位置上再次平衡,这样的平衡叫随遇平衡。
高中物理静力学问题的解题技巧静力学是物理学中的一个重要分支,研究物体在静止状态下的力学性质。
在高中物理学习中,静力学问题是一个常见的考点,也是学生容易遇到困惑的地方。
本文将从不同角度出发,介绍一些解决静力学问题的技巧和方法,帮助高中学生更好地应对这类题目。
一、平衡条件的应用在解决静力学问题时,平衡条件是一个基本的概念。
平衡条件包括力的平衡和力矩的平衡。
力的平衡是指物体所受的合外力为零,力矩的平衡是指物体所受的合外力矩为零。
通过应用平衡条件,可以解决一些简单的静力学问题。
例如,考虑一个悬挂在天花板上的吊灯,我们需要确定吊灯所受的张力大小。
首先,我们可以将吊灯看作一个物体,受到重力的作用。
根据力的平衡条件,吊灯所受的张力必须等于重力的大小。
而对于力矩的平衡条件,我们可以选择合适的点作为旋转中心,使得吊灯所受的力矩为零。
通过这两个平衡条件,我们可以求解出吊灯所受的张力。
二、利用图像分析问题在解决静力学问题时,画出合理的图像是非常有帮助的。
通过图像,我们可以更直观地理解问题,并且可以利用几何关系解决问题。
例如,考虑一个斜面上放置的物体,我们需要求解物体所受的支持力和摩擦力。
首先,我们可以画出斜面的示意图,标明物体所受的各个力。
接下来,我们可以利用几何关系,如正弦定理、余弦定理等,将问题转化为几何问题。
通过解几何问题,我们可以求解出支持力和摩擦力的大小。
三、应用力的分解在解决静力学问题时,应用力的分解是一个常用的方法。
通过将力分解为平行和垂直于某个方向的分力,可以简化问题的分析和求解。
例如,考虑一个斜面上放置的物体,我们需要求解物体所受的支持力和摩擦力。
我们可以将重力分解为平行和垂直于斜面的分力,然后利用力的平衡条件解决问题。
通过这种方法,我们可以将原问题转化为两个简单的问题,进而求解出支持力和摩擦力的大小。
四、利用静摩擦力与滑动摩擦力的关系在解决静力学问题时,静摩擦力与滑动摩擦力之间存在一定的关系。
当外力小于或等于静摩擦力时,物体处于静止状态;当外力大于静摩擦力时,物体开始滑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