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赢家邹市明的励志故事
- 格式:doc
- 大小:4.30 KB
- 文档页数:3
人生赢家邹市明的励志故事拳坛生涯:16岁改行拳击奥运书写传奇34年前,一个崭新的生命在贵州呱呱坠地,也许在那时没人会想到他会成为奥运冠军、世界级拳击选手,他就是邹市明。
14岁开始习武的邹市明只有一个原因,是不想被人欺负。
16岁,邹市明被教练梁锋看中,从此改练拳击。
也许很多人认识邹市明,是从北京奥运会夺冠或是伦敦奥运会再夺金开始。
但其实,早在邹市明23岁时,他便已来到雅典拼下一枚铜牌,为中国拳击创造历史,拿到首枚奥运奖牌。
与爱妻冉莹颖感情路邹市明与爱妻相识5天即交往邹市明和爱妻冉莹颖是在2006年4月19日的一次活动上认识的,当时他们俩都是嘉宾。
邹市明觉得这个女孩很可爱,又因为都是老乡,就互留了电话。
后来,邹市明就主动约冉莹颖一起吃晚饭。
那顿晚饭过后,两人之间不停的电话、短信。
有一天送冉莹颖回家时,邹市明主动牵起了冉莹颖的手。
从相识到交往,两人只用了短短5天的时间。
娇妻大有来头:曾是央视美女主播也许很多人都没想到,身旁不乏追求者的冉莹颖最终选了邹市明做自己的如意郎君。
毕业于对外经贸大学经济系的冉莹颖,任职于央视财经频道,先后主持过《证券时间》、《公告质询》和《港股直通车》。
在与邹市明完婚后,为了支持丈夫的事业,冉莹颖暂时挂职央视,暂停证券资讯频道主持人的工作,陪伴丈夫出征国际职业拳坛。
5年恋爱长跑,邹市明与爱妻完婚在共同走过近4年的时光后,2010年5月7日,邹市明终于和女友冉莹颖订婚。
当时刚打完拳赛的邹市明,左边的脸都还有些淤青,但他已顾不上这些。
在社交网络和媒体的传播作用下,邹市明的订婚仪式甚至超过了很多普通的结婚仪式。
以至于许多到场的嘉宾亲友纷纷调侃:趁大家都在,干脆你们结了算了。
2011年2月5日,大年初三,邹市明与怀孕数月的冉莹颖正式完婚。
迎亲时,邹市明当众宣布婚姻不平等条约,将对娇妻的爱大胆秀出来。
24小时为你开机(手机若损坏、遗失不算);一心一意爱你,永不变字字句句体现着邹市明的真诚和爱意。
拳击运动员邹市明作者:邵化谦来源:《中国新时代》2016年第02期“小时候我干什么都是唯唯诺诺,妈妈经常数落我,说我没出息。
”“接触到拳击之后,我得到了更多的自信和快乐,为了这份自信,我才能一直坚持到现在。
”“职业拳击这条路走得很艰难,但既然选择了踏上这条路,我就没有想过回头。
”2015年11月13日,中国著名拳手邹市明踏上了由上海飞往美国洛杉矶的航班,他要在那里经受新一轮的魔鬼训练,然后继续“世界拳王”的追梦之旅。
临走之前,邹市明信誓旦旦地说。
而在此之前的半年,邹市明的生活转变之快,让人目不暇接,先是2015年3月7日的金腰带争夺战中,他遗憾落败;随后他就有了一个180度大转身,带着大儿子邹明轩参加了《爸爸去哪儿》的节目录制,一时间火爆荧屏。
但邹市明知道,综艺节目并不是属于他的舞台,拳击场才是,艺人不是他的称谓,运动员才是。
一场意外的失败2015年3月7日,在澳门的金光综艺馆,对手是泰国拳手阿泰·伦龙,邹市明打了一场对他而言很重要的比赛。
如果邹市明赢下这场比赛,他就将获得个人职业生涯中的首条金腰带。
昔年在泰王杯、奥运会和亚运会赛场上,邹市明和伦龙有过三次交手,邹市明赢下了其中的两次。
不止中国的拳迷,几乎所有人都盼着邹市明能赢下这场比赛,因为如果一个中国人赢下了金腰带,就意味着职业拳击很可能敲开中国的大门,打开了中国这样一个巨大的市场,各个拳击组织的收入势必大涨。
正是因为所有人都希望邹市明赢,所以连他的对手都是被精心挑选的:WBA、WBO双料拳王埃斯特拉达和WBC拳王冈萨雷斯都是公认的顶尖选手,实力超群,而IBF的拳击王伦龙,正如我们之前所说,是从业余拳击转行到职业拳坛,之前还输给过邹市明两次。
但事实却让大多数人失望了。
经过了第一回合的试探后,第二回合邹市明主动出击,还利用一套组合拳带倒了伦龙,虽然不是KO,但起码场面上看起来好了许多。
但接下来形势急转直下,伦龙比邹市明早4年转投职业拳坛的经验就显示了出来,第三个回合,伦龙使了坏招,面对邹市明的出拳,他手肘和脖子夹住了邹市明的拳套,然后将邹市明摔倒在地,这是明显的犯规,虽然裁判对伦龙提出了警告,但这次摔倒显然打乱了邹市明的节奏。
邹市明:⼀拳打出个世界冠军2019-08-092005年11⽉20⽇15时14分,第⼗三届世界拳击锦标赛决赛场上,中国⼩伙⼦邹市明⼀拳打向贝达克,中国拳坛上第⼀个世界冠军由此诞⽣!从2003年世界拳击锦标赛的亚军,到2004年雅典奥运会的铜牌,到2005年11⽉份⼀举夺得世锦赛冠军,邹市明⽤三个闪亮的瞬间印证了他超越⾃我的勇⽓,也为中国拳击界翻开了最壮美的风景。
⼀匹⿊马1981年5⽉18⽇,邹市明出⽣于贵州省遵义⼀个知识分⼦家庭,邹爸爸是⼯程师,妈妈是位幼教⽼师。
邹市明从⼩便⾮常羡慕那些⾝怀绝技的英雄⼤侠,认定中国⼈就应该学中国武术。
然⽽邹市明的⽗母⽆法把⽣猛的拳击运动与⾃⼰娇⽣惯养的孩⼦联系起来。
毕竟拳击运动“刺⼑见红”的残酷性,使它不像其他⼤众体育项⽬⼀样能够被⼤多数⼈接受。
邹市明当初选择去练拳击,邹妈妈害怕了:“你不要练嘛,这太残酷了,妈妈⼀想起你,晚上都睡不着。
”为了不让⽗母担⼼,邹市明答应了,但却偷偷地练了起来。
15岁进⼊市体校,刚开始,邹市明⼿臂不够长,⾝材矮⼩的劣势也曾让他的启蒙教练梁锋产⽣过动摇,但随后,教练从这个“⼩个⼦”队员⾝上看到了可贵的精神。
⼀次跑步训练中,有队友建议抄近道,被邹市明阻⽌了。
虽然在队中的年龄较⼩,但当别⼈休息时,他坚持延长训练时间。
梁锋教练发现,这个“先天不⾜”的男孩除了特别能吃苦,更可贵的是,他的脑⼦很灵活,他⽤出⾊的距离感弥补了⾝材上的不⾜。
拳击运动虽然残酷,但是它有严格的规则,教练不断地在做邹市明⽗母的思想⼯作,让他们了解拳击。
⽗母发现,邹市明确实是在⼀根筋地朝这条路上⾛,耐得住寂寞。
⽗母开始理解邹市明了。
1999年进⼊国家队,邹市明在当陪练的⽇⼦⾥处处留意种⼦选⼿的打法,第⼆年,他便在2000年全国拳击锦标赛预赛上,出⼈意料地⼀举击败由他陪练的⽐赛⼀号种⼦李增茂,开始崭露头⾓。
“那天是我19岁⽣⽇,所以我记得特别清楚,⽐赛结束之后,我⽴刻打电话告诉妈妈我打败了全国冠军。
邹市明:靠拳头的力量过体面生活7月28日,上海东方体育中心WBO蝇量级世界拳王金腰带卫冕赛上,邹市明被日本挑战者木村翔技术性击倒。
不知道那时,邹市明有没有想起年轻时的自己。
这个36岁的拳王,用22年的拳击生涯,将自己从贵州山区一路带到世界中心,站在亿万人瞩目的舞台上,接受欢呼和呐喊。
而他眼前的对手,此刻正走在这条路上。
拳击,从来都是苦孩子的运动,无论中国的邹市明、日本的木村翔,还是更早之前美国的罗宾逊和泰森。
当然,也包括更多正挥着拳头流血流汗的年轻人。
他们试图用拳击改变命运,在拳台上不断被击倒,又不断爬起来,像是对残酷生活和曲折命运的不屈抗争。
小时候的邹市明是有些自卑的。
母亲期待自己的孩子优秀乖巧,可是,邹市明正相反,学习成绩不好又淘气。
总也不能让母亲满意,又不喜欢上学,于是,他决定去上武校。
一开始邹市明学习武术,但自从看到拳击队的训练后,他就迷上了拳击。
但他条件并不好:瘦小,且臂长不够。
可是他太爱拳击了,他只得加倍练体能练脚步耐力。
拳击手的第一要义不是战胜对手,而是与自己斗争。
“在训练中,我永远比能做到的多做一点。
强度是普通人的两倍。
”就在这样艰苦的训练下,他一步一步,成了拳王。
所有人都知道,再强大的拳王也有老去的一天。
与木村翔的战斗,他输了,但这也许是一个新的开始。
赛后,邹市明用嘶哑的嗓音奋力吼出每一个字:“我希望通过这次比赛,让你们认得比我还年轻的中国拳手,我愿意做一个搭桥的,让你们继续关注我们中国拳击。
”如果说,从穷孩子到拳王是一种生活轨迹,那么从拳王到拳击产业经营者,就是截然不同的另一种生活轨迹。
未来,在这个他用双拳开拓出的市场里,拳手们会有美好的未来,能过上体面的、受人尊重的生活。
这是邹市明一直以來的夙愿,也将成为他除拳台以外的更大的舞台。
【写人】邹市明_700字
邹市明,中国著名拳击手,是中国拳击史上第一位奥运会金牌得主和世界拳击组织金
腰带拥有者。
他出生于1980年8月5日,湖北荆州人。
邹市明从小父母离异,生活并不富裕,但他从小就有一个梦想,就是成为一名拳击手。
在这个时代,拳击在中国并不受到广泛的关注和重视,他的梦想看似遥不可及。
邹市明并
没有放弃他的梦想,他坚持不懈地训练,努力提高自己的技术。
在2007年的雅加达亚洲锦标赛上,邹市明凭借出色的表现夺得了拳击项目的金牌。
这个成绩使他获得了国内外的认可,并为他的拳击事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随后,他在2008年的北京奥运会上再次夺得了金牌,成为中国拳击史上第一位奥运会金牌得主。
这个突破
性的成绩让邹市明成为中国体育界的传奇人物,也为中国拳击事业带来了巨大的影响。
除了在拳击场上的成绩,邹市明还在其他方面展现出了自己的个人魅力。
他参加过综
艺节目《偶像练习生》,并通过个人表演和才艺赢得了观众们的喜爱。
他的阳光、正能量
和积极向上的形象,使他在社会上赢得了良好的声誉。
如今,邹市明已经退役,但他的影响力和对拳击事业的贡献将长久影响着中国的体育界。
他的故事是一个充满坎坷和崎岖的奋斗之路,同时也体现了一个人追逐梦想、不放弃
的勇气和毅力。
邹市明用自己的双拳创造了奇迹,成为了中国拳击史上的传奇人物。
他的
故事,将永远激励着更多的年轻人勇敢追逐自己的梦想。
平凡人物的奋斗事例平凡人物的奋斗事例在我们身边,有很多平凡的人,他们经历过很多困难,拥有着坚定的信念和不屈的毅力,在无数次尝试失败、面对挫折和困境时,他们并没有放弃,而是用自己的不断奋斗,赢得了成功。
今天,我想向大家介绍几个平凡人物的奋斗事例,让我们看到他们雷打不动的信念和勇气。
1.邹市明——耀眼的拳王邹市明,出生于1982年,是一个平凡的小孩,但年少时就跟随爷爷的脚步学习拳击,从此爱上了这项运动,但将来的道路并不平坦。
2004年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邹市明以小组第一个出线,但在半决赛中输给了墨西哥选手,无缘冠军,一度想要放弃拳击。
但他并没有退缩,2005年参加亚洲拳赛,获得金牌,开始重新焕发信心。
2007年,邹市明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获得世界拳击冠军的拳手,不仅赢得了金腰带,更让世界了解了中国的拳击文化。
在接下来的比赛中,邹市明又在2011年和2012年获得了WBO世界拳王的称号。
在这个需要坚韧、需耐心、需要勇气的运动中,邹市明用自己的努力和奋斗,将自己的命运铸就成了大器。
2. 杨绛——一个平凡的女子,流淌了一生热情杨绛,出生于1911年,对于很多人来说都是陌生的名字,但她却是一个平凡中闪耀着坚定信念的女人。
在30岁时,杨绛嫁给了著名作家钱钟书,在与钱钟书的相伴中,书法、绘画、文学、人文艺术成为杨绛的生命主题。
1945年,她开始翻译英美文学,在那个自我认为文化荒漠的年代,杨绛为了弘扬各国文化、推广民主文明,用自己卓有成效的努力,成功成为中国文化传承的重要人物。
长达150万字的《繁华如水》一书中,杨绛追随自己的心灵,坚持了年复一年的创作,将自己的悠长成长之路展现给读者。
岁月并未给她带来隔阂和悲伤,她一生中仍然充满了矛盾,充满了闪光点,都发挥了最大的价值与意义。
杨绛的一生,体现了内容多样性、国际性和文化交流性,她的精神是无价的。
3. 王大陆——认准梦想,才能敢跑王大陆,出生于1991年,是一位新生代演员,也是一位从小摔跤角逐到无极限电影中的个人成长奇迹。
邹市明,让我们轰然向前作者:来源:《作文与考试·初中版》2017年第05期14岁开始学拳、27岁拿下奥运会冠军、32岁踏上职业拳坛。
2016年11月6日,35岁的中国职业拳手邹市明以3比0的判定比分,拿下WBO112磅世界拳王金腰带,成为继熊朝忠之后,中国第二位世界职业拳王。
金腰带、奥运金牌、世锦赛冠军加身,邹市明创造了拳坛前无古人的“全满贯”成就。
2004年邹市明拿下雅典奥运会的铜牌之后,美国拳击最知名推广人唐·金把一张100万美元的支票递到他面前,想把他带到职业拳坛。
唐·金是一手打造了阿里、福尔曼、泰森、霍利菲尔德等世界顶级拳王的幕后推手,这个机会是多少拳手梦寐以求的。
邹市明拒绝了,他深知中国拳击队有多么需要一枚奥运金牌。
放弃进军职业拳坛的第一次良机时,邹市明23岁,运动员的黄金年龄。
他选择走中国人更需要的奥运之路,甚至把手机号、车牌号都改成2008。
最终他不负众望,在北京拿到了奥运冠军。
为了再打一届,维持荣耀,不让拳击队的辉煌昙花一现,邹市明第二次放弃了走向职业拳坛。
跟他的前辈们相比——阿里18岁成为奥运金牌获得者,同年角逐职业拳击;霍利菲尔德22岁拼得奥运铜牌,同年签了职业拳击合同;德拉霍亚19岁荣膺奥运冠军,同年迫不及待地踏入职业赛场,邹市明若再想征战职业拳坛,已是很艰难了。
直到2012年,他赢下第二枚奥运金牌,终于正式赢得自由,31岁的他,带着所有人的质疑毅然赴美,走进世界职业拳坛。
转向职业比赛,一切都和过往的经验不一样了,他曾经最得意的打法成了最大的障碍。
参加《爸爸去哪儿》录制时,是他职业发展的低谷期,他希望借着与儿子相处的机会,让自己放松一下。
邹市明最可贵的一点是,他上真人秀、客串电影、接广告,最后还能头脑清醒地回到拳台。
此次WBO世界拳王争霸赛,距离邹市明首次挑战世界金腰带过了20个月。
赛前接受采访时,邹市明坦言:“经历了身体的劳损、伤病和心理的起伏,可以说我拼上了血、泪、汗,我认为我值得去拿下条金腰带。
唯有埋头,乃能出头作者:默言来源:《青年时代》2008年第10期再饱满的种子如果不经历风吹雨淋,烈日暴晒,不经历艰难破土的阵痛,将永远只是一粒被包裹在壳里的种子,而永远长不成参天大树。
2008年8月24日,中国拳击运动员邹市明为中国夺得了奥运会上的首枚金牌。
这位身高才1.65米,体重不足48公斤,还带有一丝稚气的“世界拳王”获得如此高的成就的秘诀是什么呢?“勤奋,不怕吃苦。
”这是邹市明的父亲母亲以及他的教练给出的答案,惊人地一致。
勤奋、不怕吃苦,这,就是先天条件并不符合做拳击手的邹市明领军中国拳击成功“登顶”的秘诀所在,这也是所有成功者必备的首要条件。
为此,邹市明付出了鼻梁骨折、身体受伤的代价。
但凡成大业者无不认为,无论我们在什么领域奋斗,智慧、抱负和动力都是必不可少的。
然而人类历史上的无数事实也证明:达到顶峰创造奇迹者并不一定是天资最高的,那些看上去平凡无奇、默默奋斗、以勤补拙、不怕吃苦的勤奋之人反而不断创造出令人匪夷所思的业绩。
当然,勤奋不等于苦熬蛮干使蛮力,不动脑子的苦干蛮干只会耗尽人的精力,事倍功半,费力不讨好。
要想使努力得到回报,还必须讲求智慧。
而智慧是可以通过勤奋由量变到质变提炼出来的。
邹市明的臂长1.65米小于身高1.65米,这样的身体条件连拳击手臂长必须大于身高的基本标准都没达到,然而他通过流血流汗的勤奋,在冷酷的训练和比赛中激发了智慧的火花,将武术与拳击巧妙结合,扬长避短,独创了名震世界拳坛、让对手穷于应付的“邹式步伐”,并最终创造国家和个人拳击生涯的辉煌。
反观生活中许多胸怀远大抱负的人,害怕吃苦,不去埋头耕耘,浮于表面,一心只想一鸣惊人,忽略了只有积跬步才能致千里的重要性。
等到某一天,当看到原本天时地利人和等条件都不如自己、天资比自己差、起步比自己晚的人已经收获成功了,才发现自己守着肥沃的土地却颗粒无收。
不是生活没有给他们机会,而是他们惮于耕耘的辛苦不去耕耘却梦想不劳而获。
如此,只能一枕黄粱,梦醒之后两手空空。
拳击冠军邹市明邹市明(1981年5月18日—),出生于贵州遵义,中国男子拳击队48公斤级拳击运动员。
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关于:拳击冠军邹市明。
欢迎阅读!拳击冠军邹市明-简介邹市明(1981年5月18日—),出生于贵州遵义,中国男子拳击队48公斤级拳击运动员。
2013年转入职业拳坛,2000年成为国手,进入国家队后,邹市明拿过48公斤级20个全国冠军。
2008年北京奥运会拳击48公斤比赛中获得金牌。
2012年8月12日,获得伦敦奥运会男子拳击49公斤级冠军。
2013年4月7日,取得转为职业拳手后的首场胜利。
2013年11月24日,获得职业生涯三连胜。
2014年7月19日,邹市明首次获得WBO蝇量级(112磅)的国际特设金腰带。
2014年11月23日,邹市明击败泰国拳手获得WBO蝇量级世界金腰带强制挑战权。
2014中国体坛财富榜中以1600万身价排名第4。
拳击冠军邹市明-早年经历皱市明14岁开始练习武术,习武的理由比较特殊,邹市明表示小的时候被女孩欺负,额头伤痕就是小时候被女孩抓伤的,他不想被人欺负,同时喜欢看成龙的电影,于是开始练武术。
16岁,邹市明参加体校推广拳击的活动,结果被教练梁锋看中,从此改练拳击。
在2000年成为国手。
之后一直在从事拳击运动。
拳击冠军邹市明-运动生涯国家拳手1999年11月入选国家集训队,教练张传良。
邹市明拍摄写真展健硕身姿(3)2003年世界拳击锦标赛上,邹市明击败古巴人巴特莱尼,夺得男子48公斤级亚军,实现了中国拳击在世锦赛历史上奖牌零的突破。
2004年1月17日在菲律宾结束的亚洲拳击锦标赛暨奥运会亚洲预选赛中,邹市明决赛中不敌巴基斯坦选手卡里姆,获得亚军,为中国赢得一张奥运会入场券。
2004年,邹市明雅典奥运会上夺得铜牌。
2007年04月05日晚上,在泰国首都曼谷举行的泰王杯拳击赛上,中国选手邹市明以绝对优势轻松战胜一位哈萨克斯坦选手晋级八强。
2008北京奥运会男子拳击轻量级(48公斤级)决赛中邹市明最终以1-0击败蒙古选手普列布道尔吉-塞尔丹巴。
今天超紧张,只能说大家看不出来。
大家知道我以前都是用拳头说话,今天站在这里真的要动嘴皮子,我还真的有点胆怯。
大家想知道我为什么会投入到拳击这个行业吗?其实我从小都被女孩打,那时候我超级瘦弱,有时候和女同学争课桌的时候还留下了一道伤疤,那是我的人生的第一个伤疤。
一直这么瘦弱的我,但是内心非常非常地倔强和不肯服输,就是想让自己更强壮一些。
比现在还要瘦弱的我,戴着两个拳套举起来像个小螃蟹一样的,那拳头比我脑袋还大。
我的妈妈她很反对我练习拳击,训练馆里面我不知道她来了,被打得满身都是汗,然后鼻血到处都是。
她说:“你再练,老妈就不活了。
”晚上她睡不着,真的。
教练找我谈话说:“你既然不练的话那你就和妈妈回去吧!”我说:“教练,这是我活这么大,唯一最感兴趣而且没有半途而废,从中可以得到别人的赞扬(的事情)。
”因为我从小做什么都非常没有自信,而且也得不到别人的认可,我说:“我一定要把这件事坚持下去。
“当时想都不敢想我能够站上奥运的舞台,也站上职业的舞台,从来没想过。
我只是一个很普通很普通的拳击队的小队员。
而且我的对手都比我大很多,陪练也大很多。
就这样我一年复一年的,我终于进入了省队、进入了国家队,终于迎来了我的第一次(世界拳击锦标赛)。
那时候的我很胆怯,那种胆怯是第一次参加这种盛大的盛会,我想改变中国拳击的奖牌的突破。
可以说弱国无外交,人家看到我们穿着中国队队服的运动员,他们根本不希望理你们,还有一种藐视你们,而且他很不屑我们中国队。
我记得我的那个对手是古巴的,大家知道古巴的拳击就好比我们中国的乒乓球,他们那个地方就连出租车司机都会打拳。
第一场就遇到了这样强大(的)对手,我的教练很智慧,他跟我说:“古巴是强国,但是他是这个古巴队里面最弱的一个。
我们中国是弱国,但是你是中国队里面最强的一个。
”我就想:“好吧,反正就第一次参加世锦赛。
两个肩膀扛一个脑袋,谁怕惟!”但是我们在酒店进电梯的时候,我善意地给他打了个招呼,他很不理我。
“中国拳王”邹市明穿着一身铠甲似的黑衣登台,分享了自己的人生经历。
13天前,他刚刚击败19岁的匈牙利选手,卫冕WBO国际蝇量级拳王金腰带。
而上个月,他刚刚过了35岁生日——对一个职业拳击手来说,这个年龄意味着身体已经开始走下坡路,而邹市明的职业拳击生涯才走到第四年,成为真正的世界拳王的梦想还在前方向他招手。
但邹市明从来都不畏“逆天行事”。
主持人梁文道上台时说,我没想到拳王这么瘦小,这也是很多人对邹市明的第一印象。
现场,他向观众们展示自己左眼的疤,“不是在拳台上受的伤,是被同桌小女孩抓伤的。
”台下一阵欢笑。
但就是这个小个子少年,迷上了在人们印象中与“肌肉壮汉”联系在一起的拳击,还成了世界上最“能打”的人之一,证明了一个拳击手的意志的力量。
天生手臂比别人短一公分,他就用千百次脚下的挪移来弥补,以至于脚底老茧叠着老茧,“现在都不敢脱鞋”。
要十几年保持“比维秘模特还精确”的身材,他与自己的胃展开了艰难的抗争。
进入职业拳坛,曾助他创下8年不败战绩的“海盗打法”成了最大的敌人,为了清除顽固的身体记忆,他隔天在好莱坞山上跑十公里练体能,却无暇欣赏最美的日出……演讲台上的拳王有些紧张,但他的故事却不时激起台下观众的笑声、掌声和惊呼。
然而,他也渐渐感受到人在自然规律面前的“不能”:偶像阿里得了帕金森,颤颤巍巍,而这在拳击界并不是个例:过去在拳击台上承受的每一次重击,都会在未来集中反扑。
而邹市明第一次感受到这种“反扑”,是被狠狠一拳打在眼睛上,眼前全是重影,回到家妻子递来一杯水,他伸手一接,却接了空:水杯在那边。
说到这里,这个硬汉有些哽咽。
但他却说:如果这是一个拳击手的必然命运,那我接受,至少到年老的时候我可以说,我曾达到过人类身体的极限,我曾挑战过上天赋予我们的身体的斗志。
何况,就算身体不再能战斗,意志依然可以战斗,就像阿里在被病痛折磨的三十多年间,依然为慈善事业和世界和平而奋斗,邹市明也为自己的后半生设定了拳击台以外的梦想:改变拳击在中国的命运。
邹市明励志演讲稿:没人始终会赢今日超焦虑不安,只有说大伙儿看不出。
大伙儿了解我之前全是用握拳讲话,今日站在这儿确实动动耍嘴皮子,我都确实有点儿怯懦。
大伙儿想要知道我怎么会资金投入到搏击这一领域吗?其实我自小都被女生打,那时我非常柔弱,有时和女同学争课桌椅的情况下还留有了一道疤痕,那就是人生之路的第一个疤痕。
一直那么柔弱的我,可是心里非常非常地固执和不愿认输,便是想让自身更健壮一些。
比如今还需要柔弱的我,戴着2个拳套举起来像个螃蟹一样的,那握拳比我脑壳还大。
我妈妈她很抵制我训练搏击,训练场地里边我也不知道她来了,被揍得全身全是汗,随后流鼻血到处都是。
她讲:“你再练,妈妈也不活了。
”夜里她睡不着觉,确实。
教练员找我聊交谈说:“你即然不练得话那你就和母亲走吧!”我讲:“教练员,这是我活这么大,唯一最有兴趣并且沒有急于求成,从这当中能够获得他人的称赞(的事儿)。
”由于我自小干什么都十分沒有自信心,并且也无法得到他人的认同,我讲:“我一定要把这件事情坚持到底。
“那时候想都害怕想我可以站在奥运会的演出舞台,也站在岗位的演出舞台,从未想过。
我只是一个很一般很一般的搏击队的小队员。
并且我的敌人都比我大许多,陪练教练也大许多。
就是这样我一年复一年的,我终于进入了省队、进入了中国国家队,总算迈入了我的第一次(全球搏击公开赛)。
那时候的我们很怯懦,那类怯懦是第一次参与这类盛大游戏的盛典,我觉得更改中国拳击的奖杯的提升。
可以说弱国无外交,别人见到大家衣着中国国家队队标的选手,她们压根不期待理大家,也有一种蔑视大家,并且他很不屑一顾大家中国国家队。
我记得我的那一个敌人是利比里亚的,大伙儿了解利比里亚的搏击就如同大家我国的乒乓球赛,她们那个地方就连出租车驾驶员都是会练拳。
第一场就碰到了那样强劲(的)敌人,我的教练很聪慧,他告诉我:“利比里亚是大国,可是他是这一古巴队里边较弱的一个。
大家中国是弱国,可是你是中国国家队里边最強的一个。
荫文/六月天作为中国有史以来最伟大的拳击手,邹市明拿过20个48公斤级的全国冠军;2008年获得北京奥运会拳击48公斤级冠军;2012年获得伦敦奥运会男子拳击49公斤级冠军。
这位中国拳击的领军人,拳坛上的硬汉,他的双手不仅能在赛场上KO 对手,还能帮儿子喂饭洗头穿衣,担起一个好爸爸应有的责任,让人看到一直出没在残酷竞技场上的铁血王者,在面对家人时温情的一面。
陪伴是最长情的告白2011年,邹市明的大儿子邹明轩出生了,可当时他正在封闭训练备战2012年伦敦奥运会,只好把照看孩子的责任交给妻子冉莹颖。
自从和邹市明结婚后,冉莹颖就辞掉工作,没有任何怨言,相夫教子。
可是邹市明很快发现,由于和妻子聚少离多,明轩跟他非常生疏,这让邹市明意识到陪伴孩子的重要性。
为了一解丈夫对儿子的思念,冉莹颖就带着儿子等待在拳击馆门口,利用短暂的时间和他见上一面。
2012年奥运会结束后,邹市明做出了进军职业拳坛的决定,他再也不用遵守封闭训练不能见妻儿的规定。
他更加注重家庭生活,每天带着儿子一起跑步,一起练拳,一起玩耍,即使训练再累,回到家也要陪儿子嬉戏打闹。
躺在床上,他不是和儿子一起读书,就是给他讲自己在拳坛的故事,听得明轩对老爸既羡慕又崇拜。
慢慢地,明轩眼中对父亲的敬畏和生疏没有了,一个顽皮、灵气的小孩儿,紧紧跟随在邹市明的身后,模仿他的一招一式,甚至是眼神,对此,邹市明很是享受。
2013年,冉莹颖再次怀孕了,这给了邹市明从头学做父亲的机会。
在迎接儿子到来的过程中,他看了大量的育儿书,查了很多胎教的资料,甚至摒弃了钟爱的动感音乐和摇滚,转向了轻音乐,每天还坚持跟未出生的皓皓聊天。
为了弥补妻子当初怀明轩自己不能陪伴的缺憾,这一次,邹市明每天都陪伴在她身边。
皓皓出生后,邹市明陪伴在医院里,给妻子做好吃的,给孩子喂奶,忙得不亦乐乎。
两个孩子的到来,让邹市明赛场之外有了牵儿子崇拜的老爸市明:本文主人公和家人名人明星/MINGRENMINGXING45. All Rights Reserved.挂,有空的时候,他带着孩子们到世界各地旅游,还拍摄了旅游过程中的一些短视频上传到网上,一家人温馨的场景羡煞旁人,邹市明也被冠上了“晒娃狂人”的称号。
指点江山,激发斗志——邹市明的励志演讲稿:大家好!今天我要跟大家讲的是邹市明的励志演讲。
邹市明,这位中国拳击界的传奇人物,曾经赢得了三次世界拳击冠军,并且两度参加奥运会,夺得过一枚金牌和一枚铜牌。
他的名字不仅仅代表了辛勤的努力和顽强的斗志,更是一代人努力奋斗和矢志不渝的象征。
邹市明在2017年的演讲中,向观众分享了他在拳击场上所秉持的信念和态度,以及他在人生道路上不断前行的信念和勇气。
这场演讲既重视个人成功,也着眼于社会生活和人民的福祉,从而激发了观众的斗志和积极性。
他的演讲以指点江山、激发斗志为主题,让人们在生活和工作中不要气馁,但是要始终保持斗志和勇气,勇敢地向前走。
他讲述了自己的成长和掌握拳击技能的历程。
他回顾起自己身为一个小孩时,父亲曾经带他练拳,并在他感到非常困难的时候给予了极大的帮助。
他说:“我很多年前曾经从我的父亲那里学会了如何走路,在我成长的这些过程中,我的父亲给了我很多鼓励与支持,是他塑造了我现在的勇气与斗志。
”他分享了在拳击比赛中需要具备的品质。
他尤其强调了“在生活中的每一天,都要像比赛一样斗志昂扬,不断进步,不断逼迫自己!”他还向大家展示了他在比赛中所展现出的勇气和斗志,帮助观众社会,让大家从中感悟到自己在生活中需要勇气和斗志不停地追求自己的目标,迎接挑战和困难。
他谈论了年轻一代需要具备的品质和态度。
他强调说:年轻的一代需要的不是获得成功,更需要的是为之不懈的追求和努力的精神。
他勉励观众要永不放弃,抓住每一个机会,以及对犯错和失败的看法要变得积极,以期在前进的道路上迎来更加美好的未来。
邹市明的演讲在激励人们学习成长的过程中赢得了一致好评。
他不仅仅鼓励了听者,帮助他们理解了艰辛充满着生活的道路,并且让他们理解,通过坚持和勇气,每个人都可以在生活中攀登到新的高度。
在这个世界上每个人都面临一些痛苦和挑战的时刻,我们都也面临着机会和成功的时刻。
我们只有通过激发斗志和信念,才能找到正确的方向,创造属于自己的奇迹。
【写人】邹市明_700字邹市明,中国著名的拳击手,被誉为“中国之拳”、“拳坛神话”、“中国拳王”。
他的精湛技艺和出色表现得到了各方的赞扬和认可。
同时,他的人格魅力和励志故事也让人感到钦佩和敬佩。
邹市明生于1980年,出生在山东省的一个农村家庭。
成长过程中,他曾经是一名土地流转工人,边做农活边读书。
他的家庭条件并不好,但他很勤奋,下定决心要改变自己和家庭的命运。
在高中期间,他意外地接触到了拳击,深深地爱上了这项运动。
自此以后,他坚持不懈地训练,为了实现自己的梦想,他不断努力拼搏。
在2004年雅典奥运会上,邹市明成为了中国首位拳击奥运金牌得主,他的成功也引起了外界的高度关注。
在此后的比赛中,他多次创造了历史,成为了亚洲拳王、职业拳击世界冠军等。
他的胜利成为了中国拳击的代表,也成为了中国体育的骄傲。
除了他的出色表现,邹市明的人格魅力同样值得赞扬。
他一直坚持不断提高自己的品格,同时也非常注重公益事业。
他曾多次参加慈善活动,捐赠爱心款物,特别是在与华南师范大学捐赠癌症病房建设的过程中,他也付出了很多努力,为弱势群体带去支持和温暖。
在2013年之后,邹市明开始尝试职业拳击。
他参加了多场比赛,并不断摸索适合自己的风格。
过程中,他也遇到了挫折和失败,但他从来没有放弃,一直相信自己能够创造出更好的成绩。
同时,他也更加注重靠近观众,与他们建立联系,让他们更多地关注拳击这项运动,了解并喜爱它。
邹市明是一位豁达、乐观、进取的人。
他用自己的努力和奋斗,成为了拳击运动的代表,同时也展现了中国体育人的魅力。
他的故事告诉我们,只要拥有梦想、努力拼搏,就一定可以获得成功,实现自己的价值。
我们应该向他学习,不放弃,不断努力,用自己的力量创建更加美好的未来。
094在中国,一个身材并不强壮、但却给人深刻“硬汉”印象的职业拳手家喻户晓,他就是中国拳击第一人——邹市明。
1981年5月出生于贵州遵义,妈妈是教师,爸爸是工程师,虽然有优良的基因辅佐,但邹市明并没有走上家人理想中的道路。
“母亲对我的否定,从我出生那一刻就已开始——她想要一个乖巧的女儿,站有站姿,坐有坐相,最好学习全优,超越她所有教过的孩子。
整个学生时代,她只为我去过一次家长会,我的成绩不够好,让她没有面子。
母亲以圈养的方式将我关在家中,我也终究未能成为给她挣得面子的好孩子。
”1994年,13岁的邹市明拿出人生中的第一股勇气,从应试教育的体制内逃离,从家乡中学转移到深山野校一间位于遵义西郊的桃溪寺武“我能说,我是世界上最胆小的人吗?拳台并不高,却让我恐高。
‘高处不胜寒’,傲立高处需要胜寒吗?也许,只需要战胜自己的心魔。
”“拳”力以赴——邹市明The Boxer Shiming Zou撰文/于丽 图片/新华社 中信出版集团2016年11月5日,在美国拉斯韦加斯举行的WBO (世界拳击组织)蝇量级金腰带争夺战中,邹市明与泰国选手帕波姆(之前名为坤比七)打满12回合,最终凭借点数优势取胜,首次夺得WBO(世界拳击组织)蝇量级世界拳王金腰带。
邹市明曾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和2012年伦敦奥运会两次夺得奥运会金牌,此外他还拿到过亚运会、世锦赛的拳击金牌。
凭借本次职业世界拳王金腰带,邹市明实现了拳击生涯的“全满贯”。
Copyright©博看网 . All Rights Reserved.095CELEBRITY ALBUM 名人相册校。
体育生涯从这里开启。
第二年,一次去省体校拳击队学习的机会,打开了邹市明的崭新人生。
随着在拳击和武术间的来回切换,邹市明渐渐清晰地认识到,拳击才是自己的最爱。
1996年,在贵州少年组拳击比赛中获得第二名;1997年,进入省拳击队;2000年,成为拳击国手;2001年荣获全运会男子拳击48公斤级第三名;2003年,夺得世锦赛男子48公斤级亚军,实现了中国拳击在世锦赛上奖牌零的突破……作为两届奥运会冠军,邹市明还是WBO蝇量级(112磅)世界金腰带获得者。
【写人】邹市明_700字邹市明,中国拳击运动员,曾是世界第一拳手,他在拳击场上一路奋斗,成就了自己的辉煌。
邹市明,1980年11月5日生于山东省泰安市岱岳区,家庭并不富裕。
小时候的他并没有接触过拳击,直到上高中时才开始接触拳击。
当时他身体弱小,学校专门为其办了个拳击班,邹市明在拳击班上逐渐成为佼佼者,并在2003年获得全国拳击冠军,开始了自己的职业拳击生涯。
2004年,邹市明参加了雅典奥运会,虽然只是个世界级拳手,但他表现得非常出色。
在4分27秒的比赛中,他用一记致命的摆拳击倒了对手,成功晋级。
最终他在半决赛中输给了意大利选手,夺得铜牌。
这是中国拳击历史上第一次拿到奥运奖牌。
2005年,邹市明开始自己的职业拳击生涯,在第一场比赛中,他用时仅2分30秒就将对手击倒。
之后他接连获得多个拳击冠军头衔,在职业拳击生涯中取得了34胜1负的战绩。
2013年4月,邹市明在自己的母校山东理工大学的拳馆举办了首场职业拳击比赛。
邹市明在拳击场上以快速的身手和灵活的步伐著称,他将拳击场上的技术和战术运用得淋漓尽致。
他的拳击技巧被誉为“悍将”,他的特点是准确、狠辣、独特,击毙了无数对手。
在进攻方面,他的步伐灵敏、敏捷,可以轻松地搞定对手。
在防御方面,他非常专业,凭借周密的防守策略,成功地挡住了对手的攻击。
在拳击比赛中,邹市明一直保持着决不放弃、决不言败的精神,他鼓励自己要在每一场比赛中发挥出自己最好的水平,赢得自由和荣誉。
在职业拳击生涯中,邹市明也曾经历过低谷。
2012年,他在海云天举办的比赛中,被对手击败,输得相当惨烈。
但他没有放弃,他继续坚持训练,每天都在不断地提升自己的实力。
最终,他成功地重新找回了自己的状态,赢得了更多的胜利。
2020年2月,邹市明宣布退役,结束了20年的职业拳击生涯。
邹市明是一个不屈不挠、勇敢坚强的运动员,在拳击场上闯荡多年,成功闯出了一片天地。
他以自己得到的荣誉为骄傲,也以自己的拳击理念去影响着更多的人。
人生赢家邹市明的励志故事
拳坛生涯:16岁改行拳击奥运书写传奇
34年前,一个崭新的生命在贵州呱呱坠地,也许在那时没人会想到他会成为奥运冠军、世界级拳击选手,他就是邹市明。
14岁开始习武的邹市明只有一个原因,是不想被人欺负。
16岁,邹市明被教练梁锋看中,从此改练拳击。
也许很多人认识邹市明,是从北京奥运会夺冠或是伦敦奥运会再夺金开始。
但其实,早在邹市明23岁时,他便已来到雅典拼下一枚铜牌,为中国拳击创造历史,拿到首枚奥运奖牌。
与爱妻冉莹颖感情路邹市明与爱妻相识5天即交往
邹市明和爱妻冉莹颖是在2006年4月19日的一次活动上认识的,当时他们俩都是嘉宾。
邹市明觉得这个女孩很可爱,又因为都是老乡,就互留了电话。
后来,邹市明就主动约冉莹颖一起吃晚饭。
那顿晚饭过后,两人之间不停的电话、短信。
有一天送冉莹颖回家时,邹市明主动牵起了冉莹颖的手。
从相识到交往,两人只用了短短5天的时间。
娇妻大有来头:曾是央视美女主播
也许很多人都没想到,身旁不乏追求者的冉莹颖最终选了邹市明做自己的如意郎君。
毕业于对外经贸大学经济系的冉莹颖,任职于央视财经频道,先后主持过《证券时间》、《公告质询》和《港股直通车》。
在与邹市明完婚后,为了支持丈夫的事业,冉莹颖暂时挂职央视,暂停证券资讯频道主持人的工作,陪伴丈夫出征国际职业拳坛。
5年恋爱长跑,邹市明与爱妻完婚
在共同走过近4年的时光后,2010年5月7日,邹市明终于和女友冉莹颖订婚。
当时刚打完拳赛的邹市明,左边的脸都还有些淤青,但他已顾不上这些。
在社交网络和媒体的传播作用下,邹市明的订婚仪式甚至超过了很多普通的结婚仪式。
以至于许多到场的嘉宾亲友纷纷调侃:趁大家都在,干脆你们结了算了。
2011年2月5日,大年初三,邹市明与怀孕数月的冉莹颖正式完婚。
迎亲时,邹市明当众宣布婚姻不平等条约,将对娇妻的爱大胆秀出来。
24小时为你开机(手机若损坏、遗失不算);一心一意爱你,永不变字字句句体现着邹市明的真诚和爱意。
娇妻旺夫连产两子,做经纪人助邹市明全面发展
2011年6月27日,邹市明的大儿子邹明轩出生于香港。
轩轩的英文名Eros,源于罗马神话中的丘比特,代表他是邹市明和冉莹颖浪漫爱情的结晶。
2013年8月18日,邹市明的二子邹明皓出生在美国洛杉矶。
在邹市明转战职业拳击赛场后,冉莹颖除了现身赛场为邹市明加油之外,还曾担任过一段时间的经纪人工作。
也正是在冉莹颖的帮助之下,邹市明开始了从奥运冠军向体育明星多方位发展的道路。
而在今年上半年比赛结束后,邹市明就开启了跨界之路,频频携娇妻、爱子亮相综艺节目,而得益于娇妻的多方位打造,邹市明和儿子成功吸粉,许多观众的注意力就被这对体坛父子兵吸引。
携爱子录节目,循循善诱当好老爸
邹市明在最近的一季《爸爸去哪儿》中的表现让人眼前一亮;许多网友更直言,这位拳王给了大家太多惊喜。
平时对轩轩那么细心,那么温柔,但是在原则问题上,绝对的严肃。
轩轩在床上打了他的脸,他则教育轩轩不能随便用拳头打人。
赛场上霸气凌厉的邹市明面对儿子的卖萌耍宝,变成了喋喋不休的超级奶爸:耐心地劝导儿子交出零食,比赛输了之后告诉轩轩人生有赢有输没有关系,制作食物之后顶着轩轩的魔鬼撒娇循循善诱告诉他要学会分享
转职业三年,还没有拿到金腰带
2013年1月23日,伦敦奥运会卫冕成功后的第5个月,邹市明从国家队退役,并辞去了贵州省体工大队副大队长的职位,正式宣布转入职业拳坛,那时有大把的人认为他的海盗式打法难以在职业拳坛中立足。
邹市明转职业之后总共打了7场比赛,取得6胜1负1次KO的成绩,一开始豪取6连胜,但在与泰国拳手伦龙的世界金腰带争夺战里点数惜败。
从过往7场比赛来看,邹市明给外界的最大印象就是技术细腻、步伐轻盈,颇得海盗拳一击即遁的精髓。
尽管大多数时候,邹市明的重拳都不如对手重,但他可以凭借闪转腾挪掌握主动,让对手频频放空拳。
2016年1月23日,邹市明转入职业拳击整三年,他不只是中国职业拳击的代表,又多了一个家喻户晓的称号——轩轩的爸爸,与炙热的人气一同到来的还有质疑:邹市明还能打吗?
邹市明说,从转职业拳击以来,他到现在听的最多的就是质疑。
如今,邹市明早已经练就了自我过滤的技能。
他说:我能做的就是通过比赛,用拳头,让这样的声音越来越少。
拼尽最后一丝力气再退役
最近半年,邹市明做了太多以前不敢尝试的东西,他拍真人秀,带着自己可爱的儿子在
大众面前亮相;他赤裸着上身,带着拳击手套走模特步;他学着伺候自己的丈母娘,给老婆当助理。
外人觉得,这不是一个职业拳王该做的事儿,而邹市明却说,这恰恰是他必须做的。
邹市明说,这是他想要体验的一种人生。
我们经过今年的这一次体验,我觉得,蛮好玩的。
但是我们以后重心依然还会在拳击上面,但是只要有空,或者闲下来的话,我们都愿意有更多的尝试,去体验更多不同的人生。
在接受专访时,邹市明这样说到。
今年是邹市明征战职业拳击的三周年,那他的职业生涯里还会有多少个周年呢?是不是说,再能拿到金腰带之后就会是邹市明的告别时刻呢?邹市明并没有给出明确的答复。
他说:我没有想过最后一场比赛在什么时候。
但一定是打到我最后一丝力气的时候。
所以说,我现在也在研究该怎么样延续更长的运动寿命,毕竟我已经不年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