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伦五常四维八德表解
- 格式:doc
- 大小:6.69 MB
- 文档页数:5
五伦、五常、四维、八德表解
“五常法”培训计划表
一、培训目标
本学期由天安食品安全监测协助指导我校食堂实施开展“五常法”管理。
通过学习“五常法”管理的实施意义及实施方法,结合实际进行相应的改造完善,如:标识、标牌上墙完成,仓库整理分区、定位完成和标识等,从思想和行动上引导全体食堂工作人员共同参与,循序渐进,规范操作,从而达到“五常法”管理要求。
二、具体培训内容安排
日期:培训地点:
苏州市田家炳实验高级中学
日期:地点:
苏州市田家炳实验高级中学
病房五常法管理评价标准。
五伦、五常、四维、八德
表解
扶持。
所谓"百善孝为先"O
孝者百行之首,万善之 源
,乃为人该行该守之第一重大义务也。
为人不可无 孝,无孝如树
无根,如水无源。
父母养子成人,恩深如 似海,德高如泰山,一
朝一夕一举一动难言尽述,父母 爱子无微不至,辛苦不辞冒险不
退,始终不倦劳而不 怨,爱子一生至死不变。
为人子者须当知恩
报本,欲子 孝顺,须先孝双亲,如不孝父母亲,别人一定会逆离 你,今日为人子媳妇,后日为人父母翁姑,今日不孝父 母翁姑,后日受子女媳妇不孝,恶性循环,理之所当然 也。
孝顺还生孝顺
子,忤逆还生忤逆儿,盖因习见其行
孝字半老半子,言亲已老半入土,为子就是手足以奉养
孝 八
义廉耻义就是做事能合正道的意思,为人不可做不正之事,虽
天下财物为人人所喜爱,但需要用正义而取,若用不义
横财逆取,损人利己,最后必定会照祸灭亡。
老祖宗教
导我们说:〃德不配位,必有灾殃"。
意思是若没有这个福德你要去享受,最后必定会招来疾病与灾难。
所以
正义君子,不但不贪不义之财,以疏财仗义,救济诸善
等,神钦人仰,光前裕后,留美名万古矣。
廉就是清清白白,端端正正之意思,无私欲无邪念,不
作亏心等恶事也。
待人接物诚诚实实,办公做事有始有终,临财不苟,遇色不迷,心清而寡欲,贵在身清,内
心清廉,家虽贫亦不愿贪求分外之利,安分守己,奉公
守法为之廉也。
对坏事的羞耻心。
时间:2021.02.09 创作人:欧阳历。
什么是五伦、五常、四维、八德?中国传统伦理道德最早可以追溯到原始社会末期的尧舜时代,五伦、五常、四维、八德表明了中华道德发展的历程。
历史告诉我们道德的产生与发展都是人类社会生活的需要,并随着社会生活的变迁而变化,这种变化既有基本道德规范数量的增减,也有每个道德规范在不同历史时期自身内涵的丰富与发展。
首先是:【五伦】1.父子有亲:父与子之间有骨肉之亲,父慈子孝。
2.君臣有义:君臣之间有礼义之道,君为臣想,臣对君忠。
3.夫妇有别:夫妻之间挚爱,又内外有别。
4.长幼有序:老少之间有尊卑,兄友弟恭之序。
5.朋友有信 ;朋友间有诚信之德,不论贫富一视同仁,以德来往。
五种人伦关系,这是处理人与人之间关系的道理和行为准则。
【五常】仁:仁,人也。
居处恭,执事敬,与人忠;指在与另一个人相处时,能做到彼此尊重、融洽和谐,即为仁。
凡事不能执着的只想着自己的利益,自私刻薄,应多设身处地为别人着想,为别人考虑,做事为人为己,心怀慈悲,即为仁。
儒家重仁,仁者,爱人也。
简言之,能爱人懂得爱人即为仁。
义:义,人字出头,加一点。
在他人有难时不落井下石,尽所能出手帮人一把,即为义。
追求正义,见义勇为,重义轻利,扶危济困,不占便宜,不偏不倚,俯仰无愧。
礼:就是礼节。
遵守礼仪,以礼待人。
古之礼,示人如弯曲的谷物也。
只有结满谷物的谷穗才会弯下头,礼之精要在于曲。
智:智,知道日常的东西。
把平时生活中的东西琢磨透了,了解宇宙运行的规律,了解人与人之间关系,不为凡事所恼;就叫智。
信:信,人言也。
远古时没有纸,经验技能均靠言传身教。
信者,实为人类之言,是人类从普遍经验中总结出来的智慧。
【四维】礼:上下、长幼、地位的等级秩序。
义:对国家社会的道德义务。
廉:坦荡无私,清正廉洁。
耻:对坏事的羞耻心。
【八德】孝孝字半老半子,言亲已老半入土,为子就是手足以奉养扶持。
所谓“百善孝为先”。
父母养子成人,恩深如似海,德高如泰山,一朝一夕一举一动难言尽述,父母爱子无微不至,辛苦不辞冒险不退,始终不倦劳而不怨,爱子一生至死不变。
中国人的“五伦、五常、四维、八德”(转)【五伦】五种人伦关系,这是处理人与人之间关系的道理和行为准则。
1、父子有亲:父子之间有骨肉之亲。
2、君臣有义:君臣之间有礼义之道。
3、夫妇有别:夫妻之间挚爱而又内外有别。
4、长幼有序:老少之间有尊卑之序。
5、朋友有信:朋友之间有诚信之德。
【五常】1仁:人二也。
指在与另一个人相处时,能做到融洽和谐,即为仁。
凡事不能光想着自己,不能自私自利,多设身处地为别人着想,为别人考虑,做事为人为己,即为仁。
儒家重仁,仁者,爱人也。
简言之,能爱人即为仁。
2、义:人字出头,加一点。
在别人有难时出手出头,帮人一把,即为义。
古字义,离不开我,用我身上的王去辨别是非,在人家需要时,及时出手,帮人家一两下,即为义。
3、礼:示人以曲也。
己弯腰则人高,对他人即为有礼。
因此敬人即为礼。
古之礼,示人如弯曲的谷物也。
只有结满谷物的谷穗才会弯下头,礼之精要在于曲。
4、智:知道日常的东西。
把平时生活中的东西琢磨透了,了解宇宙运行的规律,了解人与人之间关系,就叫智。
5、信:人言也。
远古时没有纸,经验技能均靠言传身教。
别人用生命或鲜血换来的对周围世界的认识,不信老师的教诲是要吃亏的。
信者,实为人类之言,是人类从普遍经验中总结出来的智慧,当然不会骗人。
【四维】1、礼:上下、贵贱、长幼、贫富的等级秩序。
2、义:对国家社会的道德义务。
3、廉:坦荡无私,清正廉洁。
4、耻:对坏事的羞耻心。
【八德】1、孝:孝字半老半子,言亲已老半入土,为子就是手足以奉养扶持。
所谓“百善孝为先”。
孝者百行之首,万善之源,乃为人该行该守之第一重大义务也。
为人不可无孝,无孝如树无根,如水无源。
父母养子成人,恩深如似海,德高如泰山,一朝一夕一举一动难言尽述,父母爱子无微不至,辛苦不辞冒险不退,始终不倦劳而不怨,爱子一生至死不变。
为人子者须当知恩报本,欲子孝顺,须先孝双亲,如不孝父母亲,别人一定会逆离你,今日为人子媳妇,后日为人父母翁姑,今日不孝父母翁姑,后日受子女媳妇不孝,恶性循环,理之所当然也。
五伦、五常、四维、八德表解道德道是指大自然的法则,也称天道,它是指宇宙运行的规律,万变不离其一,世界再这么变化,天道的运行规律永远不会变。
德是指随顺自然的规则,人们按照这运行的规律去做,您就能得道。
古人把德和得的意思一样理解。
如果硬要违背自然规律去做,那就会逆天而亡,必有灾殃。
人会欺负人,但天道决不会欺负任何人。
”古人常说:”天道无亲,常与善人。
”五伦、五常、四维、八德表明了中华道德发展的历程。
中国传统道德发展的历史告诉我们,道德的产生与发展都是人类社会生活的需要,并随着社会生活的变迁而变化,这种变化既有基本道德规范数量的增减,也有每个道德规范在不同历史时期自身内涵的丰富与发展。
五伦父子有亲父子之间有骨肉之亲五种人伦关系,这是处理人与人之间关系的道理和行为准则君臣有义君臣之间有礼义之道夫妇有别夫妻之间挚爱而又内外有别长幼有序老少之间有尊卑之序朋友有信朋友之间有诚信之德五常仁仁,人二也。
指在与另一个人相处时,能做到融洽和谐,即为仁。
凡事不能光想着自己,不能自私自利,多设身处地为别人着想,为别人考虑,做事为人为己,即为仁。
儒家重仁,仁者,爱人也。
简言之,能爱人即为仁。
义义,人字出头,加一点。
在别人有难时出手出头,帮人一把,即为义。
古字义,离不开我,用我身上的王去辨别是非,在人家需要时,及时出手,帮人家一两下,即为义。
礼礼,示人以曲也。
己弯腰则人高,对他人即为有礼。
因此敬人即为礼。
古之礼,示人如弯曲的谷物也。
只有结满谷物的谷穗才会弯下头,礼之精要在于曲。
智智,知道日常的东西。
把平时生活中的东西琢磨透了,了解宇宙运行的规律,了解人与人之间关系,就叫智。
信信,人言也。
远古时没有纸,经验技能均靠言传身教。
别人用生命或鲜血换来的对周围世界的认识,不信老师的教会是要吃亏的。
信者,实为人类之言,是人类从普遍经验中总结出来的智慧,当然不会骗人。
四维礼上下、贵贱、长幼、贫富的等级秩序义对国家社会的道德义务廉坦荡无私,清正廉洁;耻对坏事的羞耻心八德八德孝孝字半老半子,言亲已老半入土,为子就是手足以奉养扶持。
中国文化的特色内容包括五伦、五常、四维、八德等。
五伦:父子有亲、夫妇有别、君臣有义、长幼有序、朋友有信。
五常:仁、义、礼、智、信。
四维:礼、义、廉、耻。
八德:忠孝仁爱,信义和平。
五伦关系包括:一、父子有亲(人伦关系的血缘化),父母教化子女要仁慈,子女侍奉父母要孝顺,父慈子孝,自然父子有亲也。
二、君臣有义(社会人际关系的政治化。
君指领导者,臣指被领导者。
),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君自正,臣则忠,自然君臣有义也。
三、夫妇有别(男女两性关系社会合法化),夫妻各司其职,尽其责任。
妻相夫教子,事夫君尽温和,夫爱护贤妻,妻敬爱夫君,夫唱妇随,家有大小事情夫妻商议而行,自然夫妻有情有义也。
四、长幼有序(人生血缘关系的亲属化),长为兄,幼为弟,兄爱小弟,小弟敬兄,兄宽弟忍,一团和气,祖业家财不争不贪,自然长幼有序也。
五、朋友有信(社会人际关系的人性化),与朋友交往言而有信,若有过错,劝而改之,若有善事助而成之,不论贫富,一视同仁,遵循道德义务来往,自然朋友有信也。
以上乃是五伦之道,人遵五伦,天降吉祥也。
五常包括:仁:二人也,仁者爱人。
即待人宽容,厚道,和蔼。
义:宜也,即适宜的处理人际关系的行为准则,亦为做事能合正道的意思。
礼:礼者天理之节序,人事之仪则也;处理好天地人关系的、表现道德文化的典章制度、具体仪规等;表示敬意和尊敬的态度和行为。
智:才识智慧,智慧。
信:诚实,真心诚意,言而有信。
四维包括:礼:礼者天理之节序,人事之仪则也;处理好天地人关系的典章制度、具体仪规等;表示敬意和尊敬的态度和行为。
义:宜也,即适宜的处理人际关系的行为准则,亦为做事能合正道的意思。
廉:廉就是清清白白,端端正正的意思,无私欲无邪念,不做亏心等恶事也。
耻:耻者为人之本性,本性纯善而无恶,所谓人之良心,羞恶之心人皆有之,人有了羞恶之心才能知耻,知耻之人做事光明正大,不知耻者心身不端正。
八德包括:忠:忠诚无私,尽心竭力。
孝:尽心奉养、平和顺从父母长辈。
三纲、五常、五伦、四维、八德
三纲:是指“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
要求为臣、为子、为妻的必须绝对服从于君、父、夫,同时也要求君、父、夫为臣、子、妻作出表率。
它反映了君臣、父子、夫妇之间的一种特殊的道德关系。
五常:即仁、义、礼、智、信,是用以调整、规范人伦关系的行为准则。
五伦:即“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
五伦还分别对应五常和五行
父子——亲——仁——木
夫妻——别——智——水
长幼——序——礼——火
朋友——信——信——土
君臣——义——义——金
四维:即礼、义、廉、耻。
礼——上下、贵贱、长幼、贫富的等级秩序;
义——对国家社会的道德义务;
廉——坦荡无私,清正廉洁;
耻——对坏事的羞耻心。
八德:中国封建社会表彰的八种德行,即忠、孝、仁、爱、信、义、和、平。
忠是忠于事业,忠于职守,忠于民族,忠于国家。
孝是孝敬父母,孝敬老人。
仁是宽厚,具有仁爱之心,宽于待人,善于待人,不鸡肠小肚,不妒贤嫉能。
爱是在家敬兄爱弟;在事业中,尊重领导,体恤下属。
在社会敬信朋友,由近及远。
信既是儒家实现“仁”这个道德原则的重要条件之一,又是其道德修养的内容之一。
义是中国古代一种含义极广的道德范畴.本指公正、合理而应当做的。
和即和谐、协调。
古语云“万事和为贵”。
平即和平、太平,公平,均平。
五伦、五常、四维、八德表解道德道是指大自然的法则,也称天道,它是指宇宙运行的规律,万变不离其一,世界再这么变化,天道的运行规律永远不会变。
德是指随顺自然的规则,人们按照这运行的规律去做,您就能得道。
古人把德和得的意思一样理解。
如果硬要违背自然规律去做,那就会逆天而亡,必有灾殃。
人会欺负人,但天道决不会欺负任何人。
”古人常说:”天道无亲,常与善人。
”五伦、五常、四维、八德表明了中华道德发展的历程。
中国传统道德发展的历史告诉我们,道德的产生与发展都是人类社会生活的需要,并随着社会生活的变迁而变化,这种变化既有基本道德规范数量的增减,也有每个道德规范在不同历史时期自身内涵的丰富与发展。
五伦父子有亲父子之间有骨肉之亲五种人伦关系,这是处理人与人之间关系的道理和行为准则君臣有义君臣之间有礼义之道夫妇有别夫妻之间挚爱而又内外有别长幼有序老少之间有尊卑之序朋友有信朋友之间有诚信之德五常仁仁,人二也。
指在与另一个人相处时,能做到融洽和谐,即为仁。
凡事不能光想着自己,不能自私自利,多设身处地为别人着想,为别人考虑,做事为人为己,即为仁。
儒家重仁,仁者,爱人也。
简言之,能爱人即为仁。
义义,人字出头,加一点。
在别人有难时出手出头,帮人一把,即为义。
古字义,离不开我,用我身上的王去辨别是非,在人家需要时,及时出手,帮人家一两下,即为义。
礼礼,示人以曲也。
己弯腰则人高,对他人即为有礼。
因此敬人即为礼。
古之礼,示人如弯曲的谷物也。
只有结满谷物的谷穗才会弯下头,礼之精要在于曲。
智智,知道日常的东西。
把平时生活中的东西琢磨透了,了解宇宙运行的规律,了解人与人之间关系,就叫智。
信信,人言也。
远古时没有纸,经验技能均靠言传身教。
别人用生命或鲜血换来的对周围世界的认识,不信老师的教会是要吃亏的。
信者,实为人类之言,是人类从普遍经验中总结出来的智慧,当然不会骗人。
四维礼上下、贵贱、长幼、贫富的等级秩序义对国家社会的道德义务廉坦荡无私,清正廉洁;耻对坏事的羞耻心八德八德孝孝字半老半子,言亲已老半入土,为子就是手足以奉养扶持。
什么是四维、五伦、八德、十义、三纲、五常【四维】指礼、义、廉、耻。
古人认为,礼定贵贱尊卑,义为行动准绳,廉为廉洁方正,耻为有知耻之心。
指社会的道德标准和行为规范。
出自《管子·牧民》:“何谓维?一曰礼,二曰义,三曰廉,四曰耻。
”五代史冯道传论曰:“礼、义、廉、耻,国之四维;四维不张,国乃灭亡。
”礼、义,治人之大法;廉、耻,立人之大节。
盖不廉则无所不取,不耻则无所不为。
礼:文明礼貌,知规明理。
是为人的素养、做人的道理、处事的条理。
礼应从“坐立、进退、辞让、对答”做起,表现在“尊亲、敬长、敦戚、睦邻”的行为上,守礼,才能互相尊重、彼此谦让。
义:公道正义,正直正派。
是伦理不坠的支柱、充盈精神的源头。
要讲诚信、重友情,大义秉公,主持正义,伸张正义,见义勇为,光明磊落,不搞阴谋诡计。
廉:清正廉洁,不贪不占。
是做人的品性、为官的操守。
廉洁,能提升人品、清明吏治。
吏不畏我严,而畏我廉;民不服我能,而服我公;公则明,廉则威。
民不畏我耻:知耻之心,羞愧之意。
是做人最起码的底线、有是非观念的表现。
知耻为君子,不知耻为小人;知耻必忠必孝,不知耻不仁不贤。
【五伦】古人所谓君臣、父子、兄弟、夫妇、朋友五种人伦关系。
以忠、孝、悌、忍、善为“五伦”关系准则。
君臣之间有礼义之道,故应忠:为臣,要忠于职守;为君,要以礼给他们相应的待遇。
父子之间有尊卑之序,故应孝:为父,要慈祥;为子,要孝顺。
兄弟之间乃骨肉至亲,故应悌:为兄,要照顾弟弟;为弟,要敬重兄长。
夫妻之间挚爱而又内外有别,故应忍:为夫,要主外;为妇,要主内。
朋友之间有诚信之德,故应善:朋友相互交往,要讲信义、施善行。
《孟子 .滕文公上》:“使契为司徒,教以人伦: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
”父子之间有骨肉之亲,君臣之间有礼义之道,夫妻之间挚爱而又内外有别,老少之间有尊卑之序,朋友之间有诚信之德,这是处理人与人之间关系的道理和行为准则。
据《左传》解释,“五典”就是“父义、母慈、兄友、弟恭、子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