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执业药师考试-中药学专业知识一重点归纳三十_毙考题
- 格式:doc
- 大小:30.00 KB
- 文档页数:2
以下是2018年执业药师考试真题《中药学专业知识一》的部分真题及答案。
一、最佳选择题1.按中医五味理论,具有苦能清泄的中药是()。
A.芒硝B.大黄C.牛膝D.栀子E.苦杏仁辉程教育答案:D2.按升降学说理论,具有升浮和沉降二向性的中药是()。
A.桔梗B.白前C.前胡D.紫苏E.黄连辉程教育答案:C3.中药品种对质量的影响不容忽视,一药多基原的情况普遍存在,来源于同属2个种以上的中药是()A.珍珠B.川贝母C.青黛D.葶苈子E.杜仲辉程教育答案:B4.有效成分遇热不稳定的中药,适宜的提取方法是()A.冷浸法B.连续回流提取法C.煎煮法D.水蒸气蒸馏法E.升华法辉程教育答案:A5.根据吸附原理对物质进行分离,属于化学吸附的是()A.聚酰胺对黄酮类化合物的氢键吸附B.酸性硅胶对生物碱类化合物的吸附C.硅酸对黄酮类化合物的吸附D.氧化铝对生物碱类化合物的吸附E.活性炭对非极性物质的吸附辉程教育答案:B6.吴茱萸碱所属的结构类型是()A.有机胺类生物碱B.色胺吲哚类生物碱C.双吲哚类生物碱D.单萜吲哚类生物碱E.简单吲哚类生物碱辉程教育答案:B7.苷键在酸性条件下水解,按照苷原子,苷水解的易难顺序()A.N>O>S>CB.N>S>C>OC.N>C>O>sD.O>N>S>CE.O>N>C>S辉程教育答案:A8.多中国药典》规定,决明子含量测定的指标成分是()A.大黄素和决明素B.大黄酸和决明内酯C.大黄酚和决明内酯D.大黄酚和橙黄决明素E.大黄酸和橙黄决明素辉程教育答案:D9.关于散剂分类和质量要求的说法,错误的是()A.口服散剂可以直接用水送服B.口服散剂一般溶于或分散于水或其他液体中服用C.专供治疗、预防和润滑皮肤的散剂也可以称为撒布剂D.除另有规定外,中药局部用散剂通过六号筛粉末的重量不得少于90% E.用于烧伤治疗的非无菌制剂应在标签上注明本品为非无菌制剂辉程教育答案:D10.按照中药饮片净度要求,煨制品含药屑、杂质不得过()A.3%B.1%C.2%D.4%E.5%辉程教育答案:A11.呈丝片状,上表面绿色。
第六章中药制剂学贮藏条件阴凉处(温度不超过20℃);凉暗处(避光,温度不超过20℃)冷处(温度为2℃~10℃);常温(贮藏温度为10℃~30℃)制剂原料中药材、中药饮片、中药提取物(总提取物、有效部位、有效成分)有效部位:某类成分(如生物碱),明确成分的含量应占50%以上有效成分:单一成分(如麻黄碱),含量应当占总提取物90%以上延缓药物水解调节pH、降低温度、改变溶剂、制成干燥固体防止药物氧化调节pH、降低温度、避光、驱逐氧气、添加抗氧剂、控制金属离子中药制剂(散剂)不宜做散剂的药物易吸湿或易氧化的药物;刺激性大的药物含较多挥发成分的药物;剂量大的药物特殊散剂含毒性药散剂;含低共熔成分散剂;含液体成分散剂散剂的质量要求内服散剂(细粉);儿科用及局部用散剂(最细粉);水分一般不得过9.0%含毒性药、贵重药或药物剂量小的散剂,应采用配研法混匀过筛含毒性药的内服散剂应单剂量包装除另有规定外,散剂应密闭贮存;含挥发性药物或易吸潮的散剂应密封贮存茶剂不含糖块状茶剂、袋装茶、煎煮茶剂水分不得过12.0%;含糖茶剂不得过3.0%中药制剂(浸出制剂)流浸膏剂每1ml相当于饮片1g浸膏剂;除另有规定外,流浸膏剂用渗漉法制备以水为溶剂的流浸膏可酌加20~25%的乙醇为防腐剂浸膏剂每1g相当于饮片2~5g流浸膏与浸膏剂:应置遮光容器内密封,流浸膏应置阴凉处贮存流浸膏和浸膏剂,制备过程具要加热浓缩,不适用于热敏性药物中药制剂(膜剂、涂膜剂、传统剂型)膜剂成膜材料:最常用的是聚乙烯醇(PVA)增塑剂:甘油、山梨醇、乙二醇遮光剂:二氧化钛涂膜剂常用的溶剂为乙醇,启用后最多可使用4周丹剂汞以及某些矿物药,高温烧炼制成的汞的无机化合物(毒性较大,仅供外用)条剂用桑皮纸粘药膏、药粉后搓捻成细条而制成的外用制剂棒剂多用于眼科中药制剂(缓控释制剂)骨架型药物分散在骨架材料中,靠扩散、溶蚀而释放药物膜控包衣型通过控制包衣膜的厚度、膜孔的孔径等达到缓释目的微囊、微球、微丸(包成小球)乳剂分散型借助油相对药物扩散的屏障作用而达到缓释渗透泵型释药速度与pH无关,胃与在小肠中的释药速度相等胃滞留型通过黏附、漂浮等作用定位于胃的口服定位释药系统可提高药物在胃及十二指肠的生物利用度不宜制成缓控释制剂的药物生物半衰期(t1/2)很短(小于1小时)或很长(大于24小时)的药物单服剂量很大(大于1g)的药物药效剧烈、溶解度小、吸收无规律、吸收差或吸收易受影响的药物需在肠道中特定部位主动吸收的药物生物利用度生物利用度:C max、t max和AUC。
中药学专业知识一中药化学全面总结一、总论:1、各章结构概述(重要)2、溶剂极性:水>甲醇>乙醇>丙酮>正丁醇>乙酸乙酯>乙醚>氯仿>苯>四氯化碳>石油醚二、生物碱生物碱存在于:毛茛科、马前科、茄科、豆科、罂粟科、防己科、吴茱萸属、小檗科。
助记:“宝马别逗罂粟,防己终于小破”代表化合物结构总结中药活性中药毒性和不良反应川乌毒性大小:双酯型乌头碱>单酯型乌头碱>无酯键的醇胺型生物碱鉴别显色反应:了解即可,不要求掌握。
三、糖和苷大纲要求:1、糖的分类。
2、常见单糖和二糖的结构特征。
3、糖的氧化反应、羟基反应、羰基反应。
4、苷类化合物分类及结构特征。
5、苷的水解反应。
单糖结构分类总结助记:“阿拉不喝无碳糖,给我半缸葡萄糖。
鸡鼠夹击夫要命,果然留痛在一身。
”还原糖:槐糖、樱草糖、芸香糖、麦芽糖非还原糖:蔗糖、海藻糖二糖:冬绿糖、昆布二糖、槐糖、蚕豆糖、芸香糖、龙胆二糖、麦芽糖、新橙皮糖等。
助记:悟空大冬天裹了块布,槐里有块蚕豆,腾云驾雾地踏上了寻找龙麦的新征程。
糖的反应苷的分类酸水解的易难规律:1、N-苷 > O-苷 > S-苷 > C-苷腺苷红景天苷萝卜苷芦荟苷巴豆苷水杨苷芥子苷牡荆苷2、呋喃糖苷>吡喃糖苷;酮糖苷>醛糖苷;3、:吡喃糖苷中:五碳糖苷>甲基五碳糖苷>六碳糖苷>糖醛酸苷;4、2,6-去氧糖苷>2-去氧糖苷>6-去氧糖苷>2-羟基糖苷>2-氨基糖苷酶水解:β-果糖苷水解酶:转化糖酶α-葡萄糖苷水解酶:麦芽糖酶β-葡萄糖苷水解酶:杏仁苷酶苷类显色反应:含氰苷类(O-苷)化合物的常用中药:中国药典指标成分均为苦杏仁苷苦杏仁(不低于3.0%)桃仁(不低于2.0%)郁李仁(不低于2.0%)苦杏仁苷被水解后生成:氢氰酸和苯甲醛。
四、醌类化合物醌的分类根据羟基在蒽醌母核上分布位置的不同分类—OH在两侧苯环上—OH在一侧苯环上大黄素型茜草素型1、芦荟苷:蒽酮碳苷。
2018年执业药师《中药学专业知识一》复习重点(第一章)的更新。
2018年执业药师《中药学专业知识一》复习重点(第一章)第一章第一节历代本草代表作简介(一)《神农本草经》:载药365种,分上、中、下三品。
该书系统总结了汉代以前我国药学发展的成就,是现存最早的药学专著,奠定了本草学理论基础。
(二)《本草经集注》:魏晋南北朝陶弘景著,载药730种。
在各论首创药物自然属性分类法。
初步确立了综合性本草著作的编写模式。
(三)《新修本草》:又称为《唐本草》,是我国第一部官修本草,也是世界上最早的药典,共载药850种。
(四)《经史证类备急本草》:宋代唐慎微,该书图文对照,方药并收,使大量古代文献得以保存。
(五)《本草纲目》:明代李时珍。
对世界医药学和自然科学的许多领域做出了举世公认的卓越贡献。
(七)《中华本草》:当代。
中药,民族药,包括藏药、蒙药、维药、傣药各1卷。
含药最多。
第二节中药的性能一、四气又称四性,即指药物具有的寒、热、温、凉四种药性。
四气之外,还有平性,寒热偏性不明显者。
温热属阳,寒凉属阴。
温次于热,凉次于寒。
能够减轻或消除热证的药物,一般属于寒性或凉性。
反之能减轻或消除寒证的药物,一般属于热性或温性。
所示作用:寒凉性药物即表示其具有清热、泻火、凉血、解热毒等作用。
温热性药物,即表示其具有温里散寒、补火助阳、回阳救逆等作用。
二、五味:指药物具有辛,甘、酸、苦、咸等味。
确立依据:1.药物的真实滋味。
2.药物的功能。
今药味确定,主以药效,参以口尝。
药味可以与滋味相同,也可以与滋味相异。
(三)所示效用及临床应用1.辛:能散、能行,有发散、行气、活血作用。
大多能耗气伤阴,气虚阴亏者慎用。
2.甘:能补、能缓、能和,有补虚、和中、缓急、调和药性等作用。
凡湿阻食积、中满气滞者慎用。
3.酸:能收、能涩,生津、安蛔,能收敛邪气,凡邪未尽之证均当慎用。
4.苦:能泄、能燥、能坚。
(1)泄:①通泄,如大黄;②降泄,如苦杏仁;③清泄,如黄连。
2018年执业药师《中药学专业知识一》273考点速记(06)2018年执业药师资格考试:距离考试还有131天,小编为大家整理了中药一考点速记(06),希望同学们认真学习。
关注微信公众号zgyaoshi获取更多备考知识,每天会有网课和试题,视频+考点+试题三项结合学习,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151.七叶内酯具有强烈的天蓝色荧光152.含毒性蛋白,因加热使蛋白变性而达到减低毒性的药材是苍耳子153.和中益脾,炮制缓和药物燥性的固体辅料是麦麸154.黄连的炮制品中,能抑制其苦寒之性,使其寒而不滞,清气分湿热,散肝胆郁火的是萸黄连155.炮制西瓜霜所用的辅料是芒硝i安156.表面活性剂中,毒性刺激性最大的是洁尔灭157.药剂上热原的主成分是脂多糖158.温里药治亡阳证的主要药理学基础是强心、扩张血管159.马钱子中生物碱产生的主要毒性是兴奋脊髓、抑制呼吸中枢160.太子参的药材来源于石竹科161.根头部有密集的环纹,习称蚯蚓头的药材是防风162.平整的横断面皮部呈红棕色环状,有数处向内嵌入木部,木部黄白色的药材是大血藤163.加水浸泡后种皮呈龟裂状,手捻有明显的黏滑感的是牵牛子164.五味的作用特点:①苦味能泻;②咸味能下;③辛味能散165.三七的主产地是云南;当归的主产地是甘肃166.《中国药典》中,①补骨脂质量控制成分的结构类型是香豆素类;②五味子质量控制成分的结构类型是木脂素167.含黄酮和萜类内酯的是银杏叶;含芦丁的是槐花168.中药地黄利尿、降血糖的有效成分是梓醇;中药冰片的成分是龙脑;具有抗炎、免疫作用,用于治疗风湿性关节炎等的二萜类是雷公藤甲素169.行气解郁,调经散结宜选用四制香附;具有疏肝止痛,并能消积化滞的是醋香附170.血余炭煅制的目的是产生止血作用;炉甘石煅制水飞的目的是使药物质地纯洁细腻,适宜于眼科及外敷用171.醋大黄的炮制作用是泻下作用减弱,以消积化瘀为主;熟大黄的炮制作用是泻下作用缓和,增强活血祛瘀之功172.对比记忆:①含毒性药物的酊剂浓度为100mL 相当于饮片10g;②普通酊剂药物的浓度为100mL 相当于饮片20g173.对比记忆:①富有弹性,常可作为阴道栓剂基质的是甘油明胶;②具有同质多晶型,过热可使其熔点下降而不易成型的栓剂基质是可可豆脂174.对比记忆:①软胶囊的崩解时限为60 分钟;②硬胶囊的崩解时限为30 分钟175.硫酸钙二水物可作为中药片剂原料中油类的吸收剂;淀粉浆为最常用的黏合剂176.改善血液流变学、抗血栓是活血化瘀药物的药理作用之一;松弛支气管平滑肌是理气药代表性药理作用之一。
2018执业药师考试:中药学专业知识一重点归纳三
第三节中药的功效
一、功效
(一)含义:指中药防治、诊断疾病及强身健体的作用。
又称功能、功效、效能、效用、作用。
(二)分类
1.按中医辨证学分类
(1)针对八纲辨证的功效:表里发表、温里。
寒热散表寒、清里热等。
(2)针对病因辨证的功效:六淫祛风、解暑。
疫疠解毒。
七情安神、镇惊。
饮食劳伤消
食、补虚。
外伤生肌、敛疮
(4)针对脏腑辨证的功效:心养心、清心。
肝清肝、柔肝等,以及奇恒之府利胆、泻三焦火、
醒神(脑)。
(3)针对气血津液辨证的功效:气补气、行气。
血补血、活血。
津液化痰、利水。
(5)针对经络辨证与六经辨证的功效:经络舒筋活络、和解少阳。
六经散太阳经风邪。
(6)针对卫气营血辨证的功效:卫疏散风热。
气清气分热。
营清营。
血凉血。
(7)针对三焦辨证的功效:清中焦湿热、温中散寒。
2.按中医治疗学分类
(1)对因功效:因指病因,属于祛邪的功效有祛风、散寒、除湿、清热等,属于扶正的功效有补气、助阳、
滋阴等,属于调理脏腑或气血的功效有疏肝、宣肺、和中、理气、安神等,属于消除病理产物的功效有消食、利
水、排石、排脓等
(2)对症功效:如止汗、平喘、止咳、涩肠止泻、涩精止遗等
(3)对病证功效:如截疟、蚀疣、祛风湿、通鼻窍、利胆退黄、消痈排脓、驱杀条虫。
(4)对现代病症功效:如决明子降血脂、天花粉降血糖、半枝莲抗肿瘤。
2018年国家执业药师考试《中药学综合知识与技能》真题及答案解析一、最佳选择题1.某女,35 岁,因家庭纠纷,情志不畅导致肝气郁结,影响脾胃运化功能,其疾病传变()A.相克B.子病及母C.相乘D.母病及子E.相侮答案:C解析:肝影响脾胃生理功能,正常为肝克脾,肝过旺克脾为过克即相乘关系。
2.脏腑生理功能减退、血液生成不及,运行迟缓水液在体内潴留等病变,与气机功能失常密相关的是()A.温煦作用B.推动作用C.防御作用D.固摄作用E.气化作用答案:B解析:气是活动能力极强的精微物质,对人体生长发育、各脏腑组织器官的功能活动、血液的循行、津液的生成输布和排泄等,均能发挥激发和推动作用。
如果气的推动作用减弱,使脏腑组织器官、经络等功能减退,或使血液、津液的生成不足,运行滞缓,而发生血虚、血行不利或水液在体内潴留等病变。
3.某女,35 岁。
出现表情淡漠,寡言少语,闷闷不乐,苦笑无常等症状,其临床意义是()A.失神B.少神C.假神D.神乱E.无神答案:D解析:该症状属于望神中的神乱临床表现。
具体为神乱中癫证的临床表现。
4.八纲辨证中,寒热症候主要辨证的是()A.疾病部位B.疾病原因C.疾病性质D.病势趋向E.疾病传变答案:C解析:寒热用以分辨疾病的属性。
5.表热证用辛凉解表方药,里热证用清热泻火方药治疗,体现的治法是()A.寒者热之B.热者寒之C.用热远热D.寒因寒用E.热因热用答案:B解析:热证用寒凉药物治疗,体现采用与疾病的证候性质相反的方药治疗的法则即正治法中热者寒之。
6.某男,32 岁。
近 3 天所在单位多人发热,患者 1 天前突然发热,高热不退,周身酸痛,无汗,口干咽喉疼痛,舌质红,苔黄,脉浮数,应选用的中医治法是()A.辛凉解表B.辛温解表C.益气解表D.解表除湿E.清热解毒答案:E解析:由单位多人发热可鉴定为流行性感冒,流行性感冒应采用的治法是清热解毒。
7.某女,25 岁。
胃痛吐酸,喜温恶寒,舌淡,苔薄白,脉弦紧,医生诊断后开具处方:高良姜、香附、延胡索、吴茱萸、术香,以温中散寒,和胃止痛治疗。
2018年执业药师考试《中药学专业知识(一)》真题及解析第1题最佳选择题(每题1分,共40题,共40分)一、最佳选择题(共40题,每题1分。
每题的备选项中,只有1个最符合题意)1、按中医五味理论,具有苦能清泄的中药是()。
A 、芒硝B 、大黄C 、牛膝D 、栀子E 、苦杏仁2、按升降学说理论,具有升浮和沉降二向性的中药是()。
A 、桔梗B 、白前C 、前胡D 、紫苏E 、黄连3、中药品种对质量的影响不容忽视,一药多基原的情况普遍存在,来源于同属2个种以上的中药是()A 、珍珠B 、川贝母C 、青黛D 、葶苈子E 、杜仲4、有效成分遇热不稳定的中药,适宜的提取方法是()A 、冷浸法B 、连续回流提取法C 、煎煮法D 、水蒸气蒸馏法E 、升华法5、根据吸附原理对物质进行分离,属于化学吸附的是( )A 、聚酰胺对黄酮类化合物的氢键吸附B 、酸性硅胶对生物碱类化合物的吸附C 、硅酸对黄酮类化合物的吸附D 、氧化铝对生物碱类化合物的吸附E 、活性炭对非极性物质的吸附6、吴茱萸碱所属的结构类型是( )A 、有机胺类生物碱B 、色胺吲哚类生物碱C 、双吲哚类生物碱D 、单萜吲哚类生物碱E 、简单吲哚类生物碱7、苷键在酸性条件下水解,按照苷原子,苷水解的易难顺序()A 、 N>O>S>CB 、 N>S>C>OC 、 N>C>O>SD 、 O>N>S>CE 、 O>N>C>S8、《中国药典》规定,决明子含量测定的指标成分是()A 、大黄素和决明素B 、大黄酸和决明内酯C 、大黄酚和决明内酯D 、大黄酚和橙黄决明素E 、大黄酸和橙黄决明素9、关于散剂分类和质量要求的说法,错误的是()A 、口服散剂可以直接用水送服B 、口服散剂一般溶于或分散于水或其他液体中服用C 、专供治疗、预防和润滑皮肤的散剂也可以称为撒布剂D 、除另有规定外,中药局部用散剂通过六号筛粉末的重量不得少于90%E 、用于烧伤治疗的非无菌制剂应在标签上注明本品为非无菌制剂10、按照中药饮片净度要求,煨制品含药屑、杂质不得过()A 、 3%B 、 1%C 、 2%D 、 4%E 、 5%11、呈丝片状,上表面绿色。
执业药师考试《药学专业知识一》真题及答案2018执业药师考试《药学专业知识一》真题及答案一、最佳选择题1关于药物制剂稳定性的说法,错误的是(B)A药物化学结构直接影响药物制的稳定性B药用辅料要求化学性质稳定,所以辅料不影响药物制剂的稳定性C微生物污染会影响制剂生物稳定性D.制剂物理性能的变化,可能引起化学变化物学变化E稳定性试验可以为制剂生产、包装、储存、运输条件的确定和有效期的建立提供科学依据2某药物在体内按一级动力学消除,如果k=0.0346h-1,该药物的消除半衰期约为(D)A.3.46hB.6.92hC:12hD.20hE.24h3因对心脏快速延迟整流钾离子通道(hERGK+通道)具有抑制作用可引起QT间期延长甚至诱发尖端扭转型室性心动过速,现已撤出市场的药物是(E)A.卡托普利B莫沙必利C赖诺普利D伊托必利4、根据生物药剂学分类系统,属于第Ⅳ类低水溶性、低渗透性的药物是(E)A.双氯芬酸B吡罗昔康C阿替洛尔D.雷尼替丁E.酮洛芬5为了减少对眼部的刺激性,需要调整滴眼剂的渗透压与泪液的渗透压相近、用作滴眼剂渗透压调节剂的辅料是(D)A.羟苯乙酯B.聚山梨酯-80C.依地酸二钠D.硼砂E.羧甲基纤维素钠6.在配制液体制剂时,为了增加难溶性药物的溶解度,通常需要在溶剂中加入第三种物质,与难溶性药物形成可溶性的分子间络合物、缔合物和复盐等。
加入的第三种物质的属于(A)A.助溶剂B.潜溶剂C.增溶剂D.助悬剂E.乳化剂7与抗菌药配伍使用后,能増强抗细菌药疗效的药物称为抗菌増效剂。
属于抗菌增效剂的药物是(C)A.氨苄西林B.舒他西林C.甲氧苄啶D.磺胺嘧綻E.氨曲南8评价药物安全性的药物治疗指数可表示为(D)A.ED95/LD5B.ED50/LD50C.LD1/ED99D.LD50/ED50E.ED99/LD19.靶向制剂叫分为被动靶向制剂、主动靶向制剂和物理化学靶向制剂三大类。
属于物理化学靶向制剂的是(B)A.脑部靶向前体药物B.磁性纳米C.微乳D.免疫纳米球E.免疫脂质体10.风湿性心脏病患者行心瓣膜置术后使用华法林,可发生的典型不良反应是CA.低血糖B.血脂升高C.出血D.血压降低E.肝脏损伤11.苯唑西林的生物半衰t1/2=0.5h.其30%原形药物经肾排泄,且肾排泄的主要机制是肾小球滤过和肾小球分泌,其余大部分经肝代谢消除,对肝肾功能正常的病人,该约物的肝清除速率常数是CA.4.62h-1B.1.98h-1C.0.97h-1D.1.39h-1E.0.42h-112.为延长脂质体在体内循环时间,通常使用修饰的磷脂制备长循环脂质体,常用的修饰材料是(D)A.甘露醇B.聚山梨醇C.山梨醇D.聚乙二醇E.聚乙烯醇13.适用于各类高血压,也可用于预防治心绞痛的药物是(D)A.卡托普利B.可乐定C.氯沙坦D.硝苯地平B.哌唑嗪14.《中国药典》收载的阿司匹林标准中,记载在项的内容是(B)A.含量的限度B.溶解度C.溶液的澄清度D.游离水杨酸的限度E.干燥失重的限度15.利培酮的半衰期大约为3小时但用法为一日2次,其原因被认为时候利培酮代谢产物也具有相同的生物活性,利培酮的活性代谢产物是(D)A.齐拉西酮B.洛沙平C.阿莫沙平D.帕利哌酮E.帕罗西汀16.作用于神经氨酸酶的抗流感毒药物的是(C)A.阿昔洛韦B.利巴韦林C.奥司他韦D.膦甲酸钠E.金刚烷胺17.关于药物吸收的说法,正确的是(A)A.在十二指肠由载体转运吸收的药物,胃排空缓慢有利于其口服吸收B.食物可减少药物的吸收,药物均不能与食物同报C.药物的亲脂性会影响药物的吸收,油/水分配系数小的药物吸收较好D.固体药物粒子越大,溶出越快,吸收越好临床上大多数脂溶性小分子药物的吸收过程是主动转运18关于制剂质量要求和使用特点的说法,正确的是(A)A.注射剂应进行微生物限度检查B.眼用液体制剂不允许添加抑菌剂C生物制品一般不宜制成注射用浓溶液D.若需同时使用眼膏剂和滴眼剂,应先使用眼膏剂E.冲洗剂开启使用后,可小心存放,供下次使用19.给1型糖尿病患者皮下注射胰岛素控制血糖的机制属于(C)A.改变离子通道的通透性B.影响酶的活性C.补充体内活性物润质D.改变细胞周围环境的理化性质E.影响机体免疫功能20静脉注射其药80mg,初始血药浓度为20ug/m|,则该药的表观分布容积∨为(B)A.0.25LB4LC.0.4LD.1.6LE.16L21.以PEG为葺庋的对乙酰氨基酚表闻的鲸蜻醇层的作用是(B)A.促进药物释放B.保持栓剂硬润度C.减轻用药刺激D.增加栓剂的稳定性E.软化基质22.患者,男,65岁,患高血压病多年,近三年来一直服用氨氣地平和阿彗洛尔,血压控制良好。
2018执业药师考试:中药学专业知识一重点归纳十一、产地加工的目的中药材采收后,除少数要求鲜用外,如生姜、鲜鱼腥草、鲜石斛等,要经过产地加工,其目的如下。
1.除去杂质及非药用部位,保证药材的纯净度。
2.按药典规定进行加工或修制,。
3.降低或消除药材的毒性或刺激性,保证用药安全。
4.有利于药材商品规格标准化。
5.有利于包装、运输与贮藏。
二、常用的产地加工方法1.捡、洗:将采收的新鲜药材除去泥沙杂质和非药用部分,但具芳香气味的药材一般不用水洗。
2.切片:较大的根及根茎类、坚硬的藤木类和肉质的果实类药材有的趁鲜切成块、片,以利干燥。
如大黄、鸡血藤、木瓜。
但对具挥发性成分和有效成分易氧化的则不宜切成薄片干燥,如当归、川芎等。
3.蒸、煮、烫:含浆汁、淀粉或糖分多的药材,用一般方法不易干燥,须先经蒸、煮或烫的处理,则易干燥,同时使一些药材中的酶失去活力,不致分解药材的有效成分。
但加热时间的长短不等,视药材的性质而定,如天麻、红参蒸至透心,白芍煮至透心,太子参置沸水中略烫。
有些动物药,如桑螵蛸、五倍子蒸至杀死虫卵或蚜虫。
4.搓揉:如玉竹、党参、三七等。
5.发汗:有些药材在加工过程中为了促使变色,增强气味或减小刺激性,有利于干燥,常将药材堆积放置,使其发热、回潮,内部水分向外挥散,这种方法称为发汗,如厚朴、杜仲、玄参、续断、茯苓(口诀:发汗不中断,玄乎!)等。
6.干燥:除少数药材,如石斛、鱼腥草、地黄、益母草等,有时要求鲜用外,大多数药材经加工后均应及时干燥。
(1)烘干、晒干、阴干均可的,用干燥表示。
(2)不宜用较高温度烘干的,则用晒干或低温干燥(一般不超过60℃)表示。
(3)烘干、晒干均不适宜的,用阴干或晾干表示。
(4)少数药材需要短时间干燥,则用曝晒或及时干燥表示。
下载毙考题APP
免费领取考试干货资料,还有资料商城等你入驻
邀请码:8806 可获得更多福利
2018执业药师考试:中药学专业知识一重点归纳一
第一节历代本草代表作简介
(一)《神农本草经》:载药365种,分上、中、下三品。
该书系统总结了汉代以前我国药学发展的成就,是现存最早的药学专著,奠定了本草学理论基础。
(二)《本草经集注》:魏晋南北朝陶弘景著,载药730种。
在各论首创药物自然属性分类法。
初步确立了综合性本草著作的编写模式。
(三)《新修本草》:又称为《唐本草》,是我国第一部官修本草,也是世界上最早的药典,共载药850种。
(四)《经史证类备急本草》:宋代唐慎微,该书图文对照,方药并收,使大量古代文献得以保存。
(五)《本草纲目》:明代李时珍。
对世界医药学和自然科学的许多领域做出了举世公认的卓越贡献。
(七)《中华本草》:当代。
中药,民族药,包括藏药、蒙药、维药、傣药各1卷。
含药最多。
考试使用毙考题,不用再报培训班。
2018执业药师中药一考试必备100个重要考点考点1. 7本本草著作:《神农本草经》、《本草经集注》、《新修本草》、《经史证类备急本草》、《本草纲目》、《本草纲目拾遗》、《中华本草》。
考点2. 四气:又称四性,即指药物具有的寒、热、温、凉四种药性。
它反映药物影响人体阴阳盛衰和寒热变化的作用特点,是说明药物作用性质的重要概念之一。
考点3. 五味:即指药物因功效不同而具有辛、甘、酸、苦、咸等味。
其既是药物作用规律的高度概括,又是部分药物真实滋味的具体表示。
考点4. 归经,即药物作用的定位,就是把药物的作用与人体的脏腑经络联系起来,用以说明药物功效的适应范围,从而为临床辨证论治提供选择用药的依据。
考点5. 有毒与无毒:有毒,狭义上讲,是指药物用于人体后能否造成伤害而言。
广义上讲,除指药物的作用能否对人体造成伤害外,还应包括药物对人体治疗作用的强弱,反映了其偏性对人体的两面性。
考点6. 七情配伍概念:又称配伍七情、药物七情。
即指单味中药配伍同用的七种情形。
除“单行”外,皆从双元配伍用药角度,论述单味中药通过简单配伍后的性效变化规律。
考点7. 君臣佐使概念:是指从多元用药的角度,论述各药在方中的地位及配伍后的性效变化规律。
它是七情配伍的进一步发展,高度概括了中医组方的原则。
考点8. 八法:汗法、吐法、下法、和法、温法、清法、消法、补法。
考点9. 方剂的组方原则:君臣佐使。
考点10. 常用的道地药材:川药、广药、云药、贵药、怀药、浙药、关药、北药、华南药、西北药、藏药。
考点11.植物药的一般采收原则:根及根茎类一般在秋、冬两季植物地上部分将枯萎时及春初发芽前或刚露苗时采收;茎木类一般在秋、冬两季采收;皮类一般在春末夏初采收;叶类多在植物光合作用旺盛期,开花前或果实未成熟前采收;花类一般不宜在花完全盛开后采收;果实种子类一般果实多在自然成熟时采收;全草类多在植物充分生长,茎叶茂盛时采割。
考点12. 药材常见的加工方法:拣、洗;切片;蒸、煮、烫;搓揉;发汗。
执业药师《中药学专业知识一》考试各章节高频考点、重点总
结.
以下是执业药师《中药学专业知识一》考试各章节的高频考点和重点总结:
1. 中药学基础知识
- 中药的定义、分类和命名
- 中药的采集、储藏和鉴别
- 中药的炮制及其特点
- 中药的质量标准和质量控制方法
2. 中药的理论与应用
- 中药的药理学基础和药效成分
- 中药的配伍原则和禁忌
- 中药的适应症和应用范围
- 中药的副作用和毒副作用
3. 中药的药用植物
- 常用中草药的产地、种植和采收时间
- 常用中草药的性味、归经和功效
- 常用中草药的用法用量和注意事项
- 常用中草药的药材和药效互动
4. 中药的配方和制剂
- 方剂学的基本理论和分类
- 中药方剂的组成和配伍规律
- 中药的炮制和加工工艺
- 中药的制剂和药用辅料的选择
5. 中药的质量评价和疗效评价
- 中药质量评价的指标和方法
- 中药疗效评价的原则和方法
- 中药的安全性评价和合理用药
以上是《中药学专业知识一》考试各章节的高频考点和重点总结。
考生可根据这些内容进行有针对性的复习和备考。
2018年执业药师考试中药一高频考点汇总(关注:百通世纪获取更多)2018年执业药师考试中药一高频考点汇总/总结Top1:药物新型给药系统与制剂【考情分析】此知识点在2014年、2015年、2016年考试中均有涉及,主要考查方式为最佳选择题和配伍选择题,分值为3~4分。
考频指数:★★★★★【具体内容】(1)不适于制成缓、控释制剂的药物①生物半衰期(t1/2)很短(小于1小时)或很长(大于24小时)的药物;②单服剂量很大(大于1g)的药物;③药效剧烈、溶解度小、吸收无规律、吸收差或吸收易受影响的药物;④需在肠道中特定部位主动吸收的药物。
(2)缓控释制剂的类型②乳剂分散型缓释制剂:借助油相对药物分子的扩散具有一定的屏障作用而达到缓释目的。
③渗透泵式控释制剂:系指利用渗透压原理制成的控释制剂,能均匀恒速地释放药物。
④膜控包衣型缓释、控释制剂:常通过控制包衣膜的厚度、膜孔的孔径及其弯曲度等来达到延缓与控制药物释放速度的目的。
⑤注射用缓释制剂:注入人体后油中药物或混悬药物粒子,向注射部位体液中分配或溶解的延缓作用而达到缓释目的。
⑥缓释膜剂;⑦胃滞留型缓释、控释制剂。
(3)靶向制剂分类按靶向的部位,靶向制剂可分为:一级靶向制剂:系指达特定的靶组织或靶器官。
二级靶向制剂:系指进入靶部位的特殊细胞(如肿瘤细胞)释药,而不作用于正常细胞。
三级靶向制剂:系指药物作用于细胞内的一定部位。
(4)对药物动力学主要参数(AUC、Cmax)进行统计分析,可作出生物等效性评价。
Top2:中药制剂分类、卫生与稳定性【考情分析】此知识点在2013、2015、2016年考试中均有涉及,主要考查方式为最佳选择题和配伍选择题,分值为2~3分。
考频指数:★★★★★【具体内容】(1)不同剂型、不同给药方式药物的起效时间快慢为:静脉注射>吸入给药>肌内注射>皮下注射>直肠或舌下给药>口服液体制剂>口服固体制剂>皮肤给药。
因此急症患者宜选用注射剂、气雾剂、舌下片(滴丸也可以用于急性病患者的治疗);而慢性病患者,宜选用丸剂、片剂、外用膏剂等。
2018执业药师考试:中药学专业知识一重点归纳三十
二、中药的安全性检测
(一)内源性有毒、有害物质及检测
①肾毒性成分马兜铃酸,主要存在于马兜铃科马兜铃属的关木通、广防己、青木香、马兜铃、天仙藤、朱砂莲等药材中。
②肝毒性成分吡咯里西啶生物碱,主要存在于千里光、佩兰等药材中。
③有些成分具双重作用,即在一定剂量内能产生药效,而配伍不当或服用过量时可产生不同程度的毒副作用,如乌头碱、苦杏仁苷、士的宁、斑蝥素等,朱砂、雄黄、信石等药材中所含的成分。
目前对中药中肝毒性成分吡咯里西啶生物碱、肾毒性成分马兜铃酸等常用的检测方法是高效液相色谱法、高效毛细管电泳及其与质谱联用等技术。
马钱子中的士的宁,斑蝥中的斑蝥素等设定了含量范围。
使用高效液相色谱-质谱技术对国产千里光、川楝子、苦楝皮中的毒性成分进行了限量检査,解决了常规测定方法无法解决的问题。
(二)外源性有害物质及检测
1.重金属及有害元素
重金属是指在规定实验条件下能与硫代乙酰胺或硫化钠作用显色的金属杂质,如铅、镉、汞、铜等。
测定重金属总量用硫代乙酰胺或硫化钠显色反应比色法,测定铅、镉、汞、铜重金属元素采用原子吸收光谱法和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
联想:千个共同
《中国药典》规定,甘草、黄芪、丹参、白芍、西洋参、金银花、枸杞子、山楂、阿胶、牡蛎等含铅不得过5mg/kg,镉不得过0.3mg/kg,汞不得过0.2mg/kg,铜不得过20mg/kg。
砷盐检查:《中国药典》采用古蔡氏法或二乙基硫代氨基甲酸银法两种方法检查砷盐。
《中国药典》规定玄明粉含砷盐不得过20mg/kg;芒硝含砷盐不得过10mg/kg;石膏含砷盐不得过2mg/kg;阿胶含砷盐不得过2mg/kg。
《中国药典》规定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和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测定砷元素,并规定甘草、黄芪、丹参、西洋参、白芍、金银花、枸杞子、山楂、阿胶、牡蛎等含砷不得过2mg/kg。
2.农药残留量:农药的种类有有机氯、有机磷和拟除虫菊酯类等。
其中有机氯类农药中滴滴涕(DDT)和六六六(BHC)是使用最久、数量最多的农药。
《中国药典》对人参、西洋参、甘草和黄芪有机氯农药的残留量进行了规定。
有机磷农药常见的有敌敌畏、对硫磷、乐果等。
《中国药典》采用气相色谱法测定药材及制剂中部分有机氯、有机磷和拟除虫菊酯类的农药残留量。
3.黄曲霉毒素:黄曲霉毒素为黄曲霉等的代谢产物,是强烈的致癌物质。
《中国药典》规定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药材、饮片及制剂中的黄曲霉毒素(以黄曲霉毒素B1、B2、G1、和G2总量计)的限量.联想:曲高和寡
4.二氧化硫残留量:目前许多国家对药品或食品中残留的二氧化硫均作了严格的限量。
《中国药典》用酸碱滴定法、气相色谱法、离子色谱法分别作为第一法、第二法、第三法测定经硫黄熏蒸处
理过的药材或饮片中二氧化硫的残留量。
规定二氧化硫残留量不得过400mg/kg的药材有:山药、天冬、天花粉、天麻、牛膝、白及、白术、白芍、党参、粉葛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