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土石坝施工的几点思考与研究
- 格式:doc
- 大小:34.00 KB
- 文档页数:5
水利工程中土石坝施工要点的探讨首先,土石坝工程在施工前需进行详细的勘测和设计。
勘测要充分考虑基础土体的工程地质、地下水位、地下水渗流条件等因素,以便合理选择坝址和确定坝型。
设计阶段要根据勘测结果,科学合理地确定坝身的几何参数和施工方案,包括坝高、坝宽、坝面坡度、堆积料性质和厚度等。
只有经过严谨的勘测和设计,才能确保土石坝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其次,土石坝施工中要注意土石材料的选择和处理。
坝体的土石材料质量直接影响到工程的稳定性。
在选择土石材料时,要综合考虑其密实性、强度和稳定性等因素。
通常情况下,土石坝的坝体应由干砂、粘土等材料构成,其中干砂的含量应占主导地位。
对于土壤材料的处理,可以采用人工或机械方式进行加固和压实,以提高坝体的整体性能。
第三,施工过程中要注意坝身的稳定性控制。
土石坝的施工是一个逐层堆积的过程,要掌握好每一层土石材料的压实和稳定。
施工前应根据设计要求制定相应的施工方案,并确保在施工过程中进行可靠的质量控制,包括材料的掺和、水分控制和压实度检测等。
此外,还要确保施工过程中不会发生大面积塌方和滑坡等灾害,必要时进行支护和加固。
最后,施工过程中要进行监测和验收。
对于土石坝的施工过程,需要进行实时的监测和记录,以便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
监测内容包括坝体变形、渗流情况、水位变化等。
当坝体建设完毕时,还要进行验收工作,对坝体的稳定性和安全性进行检测和评估,确保土石坝达到设计要求。
综上所述,水利工程中土石坝的施工要点包括勘测和设计的科学合理性、土石材料的选择和处理、坝身的稳定性控制以及监测和验收等方面。
只有对这些要点进行综合考虑和严格控制,才能确保土石坝的施工质量和工程安全。
水利施工中土石坝施工技术的应用探讨
水利施工中土石坝的施工技术是水利工程中的重点内容之一。
本文将就土石坝施工技
术的应用进行探讨。
土石坝施工技术的选择应根据实际工程情况来确定。
根据不同的场地条件和建筑材料
的特点,可以选择不同的土石坝结构类型,包括重力坝、碾压土坝、砂石坝等。
在选择施
工技术时应充分考虑坝体的稳定性、施工工艺的安全性和经济性,使其达到预期的工程效果。
土石坝施工技术的关键是坝体材料的选择和处理。
土石坝的稳定性和耐久性主要依赖
于坝体材料的性质和处理方式。
在选择坝体材料时应综合考虑土石的抗压强度、渗透性、
抗拉强度等因素,选择性能良好的材料。
在施工过程中要进行坝体材料的预处理,包括筛分、压实、分层等工艺措施,以提高坝体的整体稳定性和密实度。
土石坝施工技术的关键是施工工艺的控制。
土石坝的施工工艺包括坝体的填筑、压实、抢险、挡水等环节。
在施工过程中要确保填筑层的均匀性和密实性,通过合理的施工顺序
和工艺控制,有效提高坝体的稳定性和抗渗性。
还要加强对施工工艺的控制和监测,及时
发现和处理可能影响坝体安全的问题。
土石坝施工技术的关键是施工人员的素质和技术水平。
土石坝的施工涉及多个工种和
多项技术,要求施工人员具备良好的专业素质和技术水平。
在施工过程中,施工人员要严
格按照施工规范和操作规程进行操作,保证施工质量和安全。
土石坝施工技术的应用涉及多个方面,包括结构选择、材料处理、施工工艺控制和人
员管理等。
只有全面掌握和运用这些技术,才能保证土石坝的施工质量和安全。
水利水电工程中土石坝施工技术的相关研究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对水利水电工程的需求越来越大。
土石坝作为水利水电工程中常见的一种主要坝型,在大型水电工程中得到广泛应用。
土石坝施工技术的研究和运用对水利水电工程的安全和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文将围绕水利水电工程中土石坝施工技术展开相关研究。
一、土石坝施工技术的作用和意义1. 保障大坝结构的稳定性土石坝是以土石为主要材料构筑而成的水利水电工程坝体,其施工技术对大坝的结构稳定性具有重要影响。
通过合理的施工技术,可以保证土石坝结构的坚固稳定,从而确保大坝的安全运行。
2. 保护水库生态环境水库生态环境的保护和修复是当今水利水电工程建设中的重要任务。
土石坝的施工技术可以有效地减少对水库周边生态环境的破坏,保护水库的生态平衡。
3. 增强大坝的抗震能力地震是水利水电工程面临的严峻挑战之一,土石坝的施工技术可以增强大坝的抗震能力,提高大坝在地震发生时的安全性。
4. 促进水资源的合理利用土石坝施工技术的研究和应用可以提高水利水电工程的建设效率,促进水资源的合理利用,满足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需要。
1. 原材料的选取与加工土石坝的主要材料为土壤和石料,其选取和加工是土石坝施工技术的关键环节。
合理选取原材料,确保原材料的质量和稳定性,是土石坝施工技术的基础。
2. 施工工艺的优化土石坝的施工工艺包括填筑、压实、雨水排泄等环节,施工工艺的优化能够提高土石坝的结构强度和稳定性,减少水库生态环境的破坏。
3. 施工设备的更新与改进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新型的施工设备不断涌现,更新和改进施工设备有助于提高土石坝施工的效率和质量,降低施工成本。
4. 施工管理的完善良好的施工管理对土石坝施工技术的提高起着关键作用。
加强施工场地的管理、规范施工作业流程、严格质量监督等措施都能够有效地提高土石坝施工的质量和效率。
1. 自动化施工技术的应用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自动化施工技术在土石坝工程中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
浅谈土石坝安全隐患问题及其处理措施前言土石坝是一种常见的水利工程,其功能是拦截水流,形成水库,保障农业灌溉、生态环境、城市供水等方面的用水需求。
但在土石坝的建设和使用过程中,也存在一些安全隐患问题。
本文将就这些问题进行探讨,并提出处理措施。
安全隐患问题1. 土石材料的选择问题土石坝所使用的土石材料应该符合一定的条件,如抗剪强度、抗风化能力等。
但在实际建设中,有些地方会从成本考虑选择质量不太好的土石材料,这样容易导致土石坝的结构不稳定,存在安全隐患。
2. 施工质量问题土石坝在施工过程中,需要保证坝体的均质性和坚实性,如平整的体表、合理的填筑方式等。
但在某些的施工中,为了节约成本和时间,工人进行了一些独自的施工操作,会存在不合理的填筑方式和坝体不均质等问题,以至于导致土石坝在出现降雨等恶劣环境下不能承受洪峰的冲击,从而导致其安全隐患问题。
3. 土石坝的水土流失问题土石坝在过渡季节,尤其是在水库水位下降时,易出现裸露坝面。
这种情况容易导致大量的水土流失,在土石坝表面形成深浅不一的沟渠,最终会导致土石坝的基础受损,出现安全隐患。
处理措施为了解决土石坝存在的安全隐患问题,需要在以下方面进行处理。
1. 坝体选材和施工质量的控制为了保证土石坝的安全,首先需要选用优质的土石材料,并严格控制其质量,以保证其具有足够的抗剪强度和抗风化能力。
同时,在施工中,需要保证合理的填筑方式,并对施工质量进行严格的管理和检测。
2. 加强土石坝的巡查和维护为了防止土石坝出现水土流失等问题,需要加强其巡查和维护。
在水库水位下降时,需要及时对土石坝表面进行覆盖,增加其抵抗水土流失的能力。
同时,要定期清理土壤及植被等物质,保证其表面光洁和较好的水土保持性。
3. 完善土石坝的安全管理措施为了提升土石坝的安全可靠性,需要完善其安全管理措施。
如建立土石坝安全监测体系,加强对土石坝的水文监测、坝体变形等方面的监测和报告,并及时采取应对措施。
此外,还需要定期对土石坝进行评估和检测,发现问题及时进行处理。
对水利工程中土石坝施工技术的几点探讨摘要: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发展,水利工程中的坝类工程也随之得到了很大的发展,施工技术越来越成熟,施工方法也越来越多种多样。
土石坝作为历史最为悠久,利用最为广泛的坝体施工类型,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可谓是发展的黄金时期。
与其他类型的坝体相比。
土石坝经济性强、施工方便、实用性高这些优点决定了土石坝的快速发展进步。
本文对针对性的对水利工程中土石坝的施工技术进行了分析和探讨。
关键词:水利工程;土石坝;施工技术;技术探讨一、土石坝的优点和缺点(一)土石坝的优点土石坝最大的优点就是材料获得简单,一般情况下可以就地取材。
直接使用当地的土石为原料进行施工,大大的降低了工程的成本。
节约了钢筋、水泥、木材等原料。
而且省去了施工中的运输成本。
这是土石坝独有的有点。
也是一直以来土石坝都是坝类工程的首选类型的原因。
土石坝的坝体本身结构非常简单,十分方便于后期维护或者扩建工程。
由于土石坝对地方的地形、地质等要求很低。
大多数条件都能进行土石坝的施工。
所以应用最为广泛。
土石坝施工技巧性要求低,工序简单、可塑性强。
所以施工单位可以启用大型机械进行施工。
正是因为这种原因,土石坝的施工速度非常快,而且质量不会受到影响。
是当前坝类工程中土石坝能够稳居第一的关键性因素。
(二)土石坝缺点当然土石坝的优势很多也会存在着一些劣势问题。
比如坝顶没有溢洪能力,需要设计独立的溢洪通道。
而且施工时需要做的导流工程非常复杂。
建筑中使用的材料受当地物质材料的影响。
会出现范围性的塌陷或者建筑不稳固等问题。
正因为着些问题的存在,就需要建筑施工单位对工程作业的设计和监督做出有效的应对方案。
要结合土石坝实际优缺点进行设计。
使用有效的施工手段弥补土石坝本身存在的缺点。
二、水利工程中土石坝施工技术分析(一)料场的规划与布置因为土石坝工程是在当地直接取材施工的,所以施工方要对选取材料的料场和储存场地进行合理的规划。
不仅要保证用料充足还要保证位置适宜、高程合理、空间占用适当。
谈水利施工中土石坝施工技术应用论文【关键词】水利施工;土石坝施工技术;应用引言在水利工程建设应用中,土石坝施工技术的历史已经非常悠久,并且在现代科学技术飞速进展的影响下,许多大型机械已经投入到水利工程建设当中,这就使得土石坝施工技术更加完善。
这些先进技术的应用,不仅可以有效的改善坝体结构的渗漏状况,还削减了人员本钱、缩短了工期、增加了经济效益。
从目前水利工程建设的进展状况看,土石坝技术将会在市场激烈竞争下不断的完善和进展,但是,其同时也具备着自身所不行避开的弊端。
1土石坝施工技术的利与弊1.1土石坝施工技术的优势土石坝技术在我国有多年的历史,在经受了长期的进展和应用后,目前已经进展非常完善。
在水利工程中,不乏许多形式多样的挡水坝,但是土石坝施工技术以其独特的优点在水利工程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土石坝施工技术最主要的优势是可以在施工过程中对挖掘出的土料以及石料可以进行充分的利用。
这样不仅可以缩减对其他建筑材料的使用,降低施工本钱并且节省资源,还可以提升施工速度。
另外,该技术并不冗杂,施工人员操作起来简洁,并且在施工完成后也利于后期养护与修理。
1.2土石坝施工技术的劣势尽管土石坝施工技术有着不行替代的优点,但是这一技术也不行避开的存在着肯定的缺陷。
①在施工过程中进行导流处理的时候,由于土石坝材料具有肯定的特别性,所以在导流工作开展时有很大的困难。
而且,土石坝还简单消失沉降不均的现象,会在肯定程度上影响水利工程的工程质量。
②一旦发生洪涝灾难,土石坝会简单消失顶部溢洪的现象。
另外,一些环境因素如湿度、土的粘性等都会对土石坝施工产生影响。
③土石坝工程不同于混凝土工程,并不非常致密,所以会简单消失渗漏的现象,如图1所示。
土石坝工程中消失渗漏不仅是对水资源的铺张,也简单导致坝体崩溃[1]。
2土石料施工技术在水利工程中的应用2.1土石坝筑坝材料的选择2.1.1土体的选择在土石坝施工的原材料里,土体是其主要原材料之一,所以在选择的时候要确保符合施工要求。
土石坝施工问题探讨[摘要] 土石坝按施工方式可分为碾压式土石坝、水力冲填坝、水中倒土坝等3类。
大容量、高效率的施工机械的发展,降低了建坝的造价,提高了土石坝的施工质量。
[关键词] 土石坝渗流变形坝坡土基土石坝的特点是就地开采、就近取材,节省大量水泥、木材和钢材,减少运输费用,能适合各种不同的地形、地质和气候条件,有丰富的建造经验。
碾压式土石坝是用机械将士料分层碾压密实,是应用最广泛的施工方法。
水力冲填坝用水力机械开采运输和填筑土料而形成坝体。
水中倒土坝是在坝址处修筑围埂形成水池,在静水中填土,使其自行崩解压密,逐步填筑升高坝体。
后两种方法常在国内有的中小型土坝工程施工时采用。
土石坝是目前世界坝工建设工程中应用最为广泛和发展最快的一种坝型。
与其他坝型相比较,无论从经济方面还是从施工方面,土石坝具有绝对的优势。
土石坝的施工即是将材料经过抛填、辗压等方法堆筑成的挡水坝,故土石坝又称作当地材料坝。
一、土石坝的设计原则及要求土石坝的设计原则及要求主要包括坝身不能泄洪(土石坝枢纽中应按洪水标准设置容量足够大的泄洪建筑物,绝对不允许洪水漫顶,造成失事);需有适宜的坝坡,维持坝坡及坝基的稳定性;应设置良好的防渗和排水措施,控制渗流,防止坝体产生渗透变形(渗流会在坝体内产生自由水面线(称为浸润线)。
渗流会造成水库的水量损失,减轻坝体渗流区内土体的有效重量,对坝坡稳定不利,使渗流逸出处土体产生渗透破坏。
渗流的控制方法是设置防渗和排水设施);根据现场的土料条件,选择好土料的填筑标准,防止过大的沉陷(施工压实过程应完成70%~80%的总沉降量);采取适当的构造措施保护坝顶、坝坡免受自然现象的破坏,提高坝运行的可靠性和耐久性;提高土石坝机械化施工的水平。
二、土石坝的渗流分析与渗流控制渗流分析的目的是对初选的坝的形式与剖面尺寸进行检验,为核算上下游坝坡稳定提供依据。
根据坝体内部的渗流要素与渗流逸出坡降,检验土体的渗流稳定性,进行坝体防渗布置与土料配置,防止渗流逸出处发生管涌和流土。
土石坝施工细节研究1. 土石坝概述土石坝是一种常见的堤坝类型,主要由土料、石料和混凝土等材料构成。
它广泛应用于水力发电、灌溉、防洪等领域。
土石坝施工过程中需要考虑多种因素,如地质条件、气候环境、施工设备等。
本研究旨在探讨土石坝施工中的关键细节,以提高施工质量和效率。
2. 施工前准备在施工前,需对地质条件、气候环境、水位等进行详细调查和分析。
同时,制定合理的施工方案和进度计划,确保施工过程中的安全和质量。
3. 坝基处理坝基处理是土石坝施工的关键环节。
首先要对坝基进行清淤、压实和排水处理,以提高坝基的承载能力和稳定性。
此外,还需对坝基进行防渗处理,以防止水渗漏进入坝体。
4. 土料开采与运输土料开采应选择合适的地点,确保土料质量满足设计要求。
开采过程中,要严格控制土料的粒径分布、含水量等指标。
土料运输过程中,要注意防雨、防晒,避免土料质量受到影响。
5. 坝体施工坝体施工应遵循从下到上、分层施工的原则。
首先进行底层施工,然后依次进行过渡层、排水层、防渗层和顶层施工。
在施工过程中,要严格控制土料的压实密度、含水量等指标,确保坝体质量。
6. 排水系统施工排水系统是土石坝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包括排水沟、排水井、排水管道等。
排水系统施工时要保证排水畅通,避免坝体内部积水,提高坝体的稳定性。
7. 防渗系统施工防渗系统是土石坝的关键部位,主要包括防渗墙、防渗膜等。
防渗系统施工时要保证防渗效果,避免水渗漏进入坝体。
8. 施工监控与质量控制施工过程中要进行全面的监控和质量控制,确保施工质量和安全。
监控内容包括:施工进度、土料质量、压实密度、水位等。
质量控制措施包括:严格把控原材料质量、加强施工过程控制、定期对施工质量进行检测等。
9. 施工设备与工艺施工设备的选择和施工工艺的应用对土石坝施工质量具有重要影响。
要根据施工进度和质量要求,合理选择压实设备、运输设备等。
同时,根据地质条件、气候环境等因素,采用合适的施工工艺,提高施工效率。
关于水利水电工程中土石坝施工技术的探讨在水利水电工程中,挡水大坝是重要的组成部分。
土石坝是比较常用的挡水坝,在水利工程中应用的较为广泛。
土石坝在实际应用过程中优点比较多,施工材料可以就地取材,节约投入成本,操作简单,对施工地质没有过多的要求等,有效提高了水利水电工程的建设质量。
本文首先对土石坝在应用过程中的优缺点进行了分析,又对其实际的施工技术进行了探讨。
标签:水利水电工程;土石坝;施工技术一、土石坝的特点土石坝建设所用的施工材料一般都是就地开采,利用抛填、碾压等技术将石料、土料、混合料进行堆筑,这就是土石坝的主要施工流程。
对于坝体材料以土和砂砾为主时,称土坝;以石渣、卵石、爆破石料为主时,称堆石坝;当两类当地材料均占相当比例时,称土石混合坝。
根据不同的施工方法可以将土石坝分成以下几种类型,分别是:碾压式土石坝、冲填式土石坝、定向爆破土石坝以及水中填土土石坝等等。
碾压式土石坝由于其对于基础的要求不高并且能够适应基础变形的优点,是施工中最常用的坝型。
二、土石坝的优点及缺点分析1、土石坝的优点(1)节约成本土石坝在建设的过程中可以直接使用周围地区中泥土和砂石,将这些材料混合在一起就可以进行土石坝的施工操作,对施工材料没有指定的要求,不会使用混凝土这种类型的材料,不但节约了输送过程中使用的费用,也节省施工材料的使用费用,有效降低了水利水电工程中的建设成本。
(2)土石坝结构简单土石坝在建设的过程中内部结构比较简单,便于后续的扩建操施工,并且也可以根据水利工程建设的实际需求对其结构进行改变,不用消耗太多的精力。
(3)对地质地基要求较低除了对施工材料没过多要求外,对于建设区域的地质环境也没有太多的要求,因为这种施工技术大多使用的是泥土和石料,组成结构适应能力很高,一般的地质环境不会对其造成影响,所以,在建设的过程中,土石坝对地基地质的要求不高,可以根据实际的建设需求来改变。
(4)施工技术简单建设中对施工人员的技术水平也没有太高的要求,由于其结构简单,施工流程相对来说也比较简单,操作方便,可以使用机械设备辅助施工,施工设备也容易上手。
关于土石坝施工的几点思考与研究【摘要】土石坝工程类别、工程建设中存在的渗流进行分析以及施工实施过程中应如何确保工程质量【关键词】渗流原理及其控制;工程质量;土石坝
summary:embankment dam engineering category, construction projects seepage analysis and construction implementation process should be how to ensure the quality of the project.
keywords: percolation theory and its control; quality of the project; earth dam
引言土石坝是目前世界坝工建设工程中应用最为广泛和发展最快的一种坝型。
土石坝可分为:碾压式土石坝、冲填式土石坝、水中填土坝和定向爆破堆石坝等。
其中应用最为广泛的是碾压式土石坝,其主要特点是对基础要求低、适应基础变形强。
土石坝按坝高可分为:低坝、中坝和高坝。
而高坝筑坝技术是近代才发展起来的。
碾压式土石坝按照土料在坝身内的配置和防渗体所用的材料种类,又可分为:均质坝、土质心墙坝、土质斜墙坝、多种土质坝、人工材料心墙坝、人工材料面板坝等。
1、土石坝建设最大的病害即是渗流。
如何控制和预防渗流是土石坝工程建设中最主要的工作之一。
根据我国早期的土石坝工程的资料统计,由渗流而引起的破坏事故率约占31.7%。
其中大型水库
占11座,而对于中小型水库而言,漫坝冲垮者最多,占51.5%,其次就是渗漏导致垮坝,占29.1%,由此可见渗漏造成的溃坝问题是相当严重的。
因此确保对坝体和坝基的渗流控制是保证土石坝安全的一项重要措施。
所谓渗流,即是指由于填筑土石坝的土料和坝基的砂砾是散粒体结构,颗粒间存在大量的孔隙,因此具有一定的透水性。
当水库蓄水后,在水压力的作用下,水流必然会沿着坝身土料、坝基土体和坝端两岸地基中的孔隙渗向下游,造成坝身、坝基和绕坝的渗漏。
渗流控制的控制理论是在工程实践中的发展和运用起来的,是实践反馈的结果,其中渗流的基本原理、渗流场的分析方法、土体渗透稳定性三大部分,是渗流控制理论的基础。
而渗流控制技术是渗流基础理论的实施措施,它主要包括灌浆技术、反滤坝技术、土石坝坝坡滑动破坏加固技术、土石坝坝体灌注粘土浆加固技术、坝体和坝基的密度加固技术、土工合成材料加固技术以及防渗墙及其坝体坝基加固技术等。
2、总结起来产生异常渗流的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2.1坝体填土与排水体之间的反滤层设计不正确,层间系数过大,或施工时有错断混层现象,或填土不够密实,过大的渗流使填土向排水体流失,都会造成反滤层破坏失效。
反滤层在整个防渗体系中是尤为关键的环节,即使前面的防渗体裂缝或出现渗漏通道,只要反滤层工作正常,排水降压,渗漏破坏就不会扩大。
2.2防渗体没有直达基岩或底部连续可靠的粘土层,在开挖截水槽时,因施工困难,半途而废,从而留下隐患。
2.3土石坝两岸岸坡产生台阶状。
应该开抢成较平顺的坡度,为减少开挖可以变坡,在上下两坡度转折处,两坡角之差不应大于15°~20°,若有平台,则平台处填土高度与平台的两端的填土高度,高差悬殊沉陷量突变,容易产生裂缝,导致渗透破坏。
3、如何组织科学有序的施工,提高工程质量,控制渗流是整个过程成败的关键。
土石坝施工过程中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控制:
3.1做好基础处理,必须万无一失。
很多大型土石坝,必须要满足坝基承载力及基础防渗的情况下,完成基础处理的稳固后,方可进行填筑施工,特别是在深覆盖层上修建工程,基础处理工程量大、不可预见因素多,需要经常采用防渗墙、振冲、帷幕灌浆、固结灌浆等对地基进行综合处理。
3.2掌握当地地质、水文气象资料,控制好施工工期的季节性土石坝对水文气象的因素极为敏感,在雨季,土料的含水量影响极大,直接制约着大坝填筑,施工强度将受到影响;冬季,土料上冻,如不采取积极措施,也无法进行填筑,且冬雨季填筑施工,存在着高投入、低产出的窘境。
对于度汛期的施工,应编制具有针对性的施工方案。
土石坝工程,一般不允许漫顶过流,故土石坝工程“施工高峰期”应控制在工程实施截流后第一个汛前达到拦洪度汛断面挡水这一阶段,截流后均需加快施工进度,以确保在汛前将坝体全断
面或度汛小断面填筑至拦洪度汛高程。
3.3确保工程所用料场开采土、石料的材料质量料场对土石坝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却也是最容易影响大坝顺利填筑的软肋。
根据工程实践,一般而言,料场的地质勘探工作深度远不如坝址,特别是填筑量最大的堆石料,往往仅靠几个探洞或地形勘查进行地质描述,进场后,与招标文件发生变化的可能性很大,无法形成大规模开采(或台阶开采)条件,直接影响大坝填筑级配是否得到保证。
在防渗土料方面,含水量的高低也成为大坝能否快速填筑的关键,因此,完善而慎重地进行料场复查及复勘工作显得尤为重要,搞好料场复查和储量计算,做到心中有数。
3.4材料的碾压试验也是非常重要的一项工作,对土石坝而言,碾压试验是填筑前最为重要的技术参数论证工作,也是确定大坝能否顺利填筑及确保大坝安全的重要环节。
碾压试验工作的好坏,直接影响坝体的填筑。
碾压试验中还需对防渗土料的含水量进行确定及调节,同时还应确定好对堆石料洒水量。
此外,为确保土石坝填筑质量,土石坝工程的施工必须要求进行试坑取样,只有在填筑面碾压合格并能过验收后方可进行上一层填筑。
3.5确定合理的坝面分区,是填筑工作施工的关键由于土石坝体型较大,为坝面分区流水作业提供了必要的场面,土石坝工程一般在填筑工序上分为铺料、摊铺、洒水、压实、质检等工作。
在坝面分区流水作业中,防渗土料的施工应根据填筑的需要,应根据实际
情况合理划分填筑区域和进行流水作业,以及采用的机械设备及填筑情况进行调整。
对采用平起填筑与临时断面填筑的土石坝工程,不可为一味减少临时断面填筑量而影响大型机械的正常施工,必须要确保填筑质量。
3.6根据工程实际情况确定并采用坝体坝基加固技术,主要指采用的土石坝坝体灌注粘土浆加固技术,包括灌浆设计、灌浆工艺采用等。
【参考文献】
[1]郑家祥 1993 水电站设计高土石坝施工过程计算机模拟
[2]钟登华 2004 天津大学学报高土石坝施工计算机一体化仿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