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发性骨髓瘤护理
- 格式:ppt
- 大小:108.50 KB
- 文档页数:19
多发性骨髓瘤护理
多发性骨髓瘤是浆细胞异常增生的恶性肿瘤,多见于老年人,骨髓内有异常浆细胞增殖,引起骨骼破坏,尿内出现本周蛋白,最后导致贫血和肾功能损害。
临床常见感染、高粘滞综合征、出血倾向、淀粉样变和雷诺现象。
【观察要点】
1、观察骨骼疼痛症状,评估活动能力。
2、观察病人高粘滞综合征,主要表现如头晕、眩晕、眼花、耳鸣、突发意识障碍等。
3、应用化疗时注意观察尿色、尿量等改变及药物的副作用。
4、观察是否有并发各种感染症状。
【护理措施】
1、卧硬板床休息,适当活动,勿用力过猛,避免发生病理性骨折。
2、饮食规律,给予高蛋白、高维生素食物,多饮水预防高尿酸、高钙血症。
3、保持个人卫生,卧床病人加强皮肤、口腔护理。
4、保持病室空气清新,房间定时消毒,减少探视人员,以免发生感染。
【健康教育】
1、定期到门诊复查血象、骨髓象,遵医嘱按时按量服药。
2、合理休息,避免情绪波动及过度劳累。
3、避免使用有抑制骨髓造血的药物,避免与放射性物质、化学药物接触。
4、注意保暖,预防感冒等呼吸道感染,如有发热应及时就诊。
/多发性骨髓瘤(MM)为发生于B淋巴细胞的恶性浆细胞病。
好发于中老年,但近年发病率有增高及发病年龄有提前趋势。
本病误诊率很高,患者可因发热、尿改变、腰腿痛被误诊为呼吸系统感染、肾炎、骨病而延误病情。
在诊治中应予足够重视。
一、多发性骨髓瘤的护理措施具体有:1.持续性的无法解释的骨骼疼痛(特别是在背部或胸廓),肾功能衰竭。
2.反复发生细菌感染(特别是肺炎球菌性肺炎)。
3.病理性骨折和椎骨压缩,可能导致脊髓受压迫和截瘫。
4.有些病人以贫血,伴乏力和疲劳为主。
5.诊断标准:存在血清M蛋白的患者,并具有下列三项症象中的一项:骨髓浆细胞成片或成丛;溶骨性病损;蛋白尿>300mg/24h.6.血液病检查为正色素正细胞性贫血,血沉常明显加快。
血尿素氮,血清肌酸和血清尿酸常增高。
血钙增高。
血清β2-微球蛋白常增高并与浆细胞瘤肿块相关。
2.专家介绍,骨髓瘤的发生与环境、饮食等因素有关,故预防本病发生,增强病人的体质,积极治疗慢性疾患,避免射线及化学毒物的接触,对于疾病的防治具有重要的意义。
中医方法宜注意调理情志,防止七情太过,从而保持气血和畅,阴阳平衡,预防疾病的发生。
患病之后,保持乐观情绪,性情勿大怒、勿大悲伤,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是战胜疾病的重要一环。
这也是多发性骨髓瘤的护理措施之一。
3.注意身体锻炼,顺四时而调形体,可采取气功、太极拳等方法,以增强体质,预防疾病发生,或配合本病治疗。
注意起居有常,劳逸有度,适寒温,避虚邪,尤宜节房事,以防肾精暗耗。
宜禁烟酒,注意饮食调养,忌暴饮暴食,饮食偏嗜。
避免辛辣肥甘厚味之品。
既病之后,可对症选用补血、壮骨和减轻脾肿大的食品。
二、多发性骨髓瘤的症状有:1、骨路损害:骨痛是多发性骨髓瘤的主要症状.部位以腰、背部脊椎最多见,也见于胸骨、肋骨及四肢骨路,容易发生病理性骨折。
2、感染:由于机体的免疫缺陷,病程中常反复发生感染。
3、贫血及出血倾向:几乎所有患者都有不同程度的贫血,并随病情的发展而加重。
文章来源:北京蓝海中医医院血液科
一.贫血的护理
1.轻度贫血可适当活动,应避免劳累,重度贫血应绝对卧床休息。
2.取半卧位,以利于呼吸。
3.对于极度虚弱者,应协助完成生活护理。
二.加强心理护理
护理人员首先应评估患者的心理特点,根据多发性骨髓瘤患者不同的心理时期采取不同的护理措施。
应给予患者真诚的关系和帮助,多与之交流了解其心态,并根据患者所处的情绪给予适当的护理,多讲解康复患者的例子,鼓励建立乐观的心态使其正视现实。
在患者疼痛及情绪消极时要尊重患者并及时予以治疗及护理多发性骨髓瘤。
三.骨痛的护理多发性骨髓瘤
1。
观察疼痛部位、形式、强度、性质、持续时间等并做好记录。
2.减少疼痛刺激,取舒适卧位,防止因姿势不对造成肌肉、韧带或关节牵扯而引起疼痛大家一定要做好多发性骨髓瘤的护理工作。
3.药物止痛。
对于多发性骨髓瘤的护理都有哪些方法呢?也要注意选择合适的止痛剂,及给药途径。
了解止痛剂的有效剂量及使用时间,正确预防其副作用。
四.出血的护理多发性骨髓瘤
1.严密观察出血倾向,如面色苍白,乏力,烦躁,生命体征异常,呕血,黑便,牙龈出血,鼻出血,血尿等。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