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科常见疾病的鉴别诊断
- 格式:ppt
- 大小:1.68 MB
- 文档页数:184
儿内科常见疾病之鉴别诊断鉴别诊断:(支气管肺炎)1.支气管异物:本病亦有咳嗽,呈呛咳,吸气性呼吸困难及一侧呼吸音减低〔双肺呼吸音不对称〕,有异物吸入史,行胸部CT有助于鉴别2.支气管哮喘:本病亦有咳嗽伴气喘,双肺可闻及哮鸣音,具有反复喘息史,肺部哮鸣音,支气管扩张剂治疗有效者,一般有过敏史及家族史,可作出明确诊断。
3肺结核:患儿有预防接种史,无长期低热、盗汗,浅表淋巴结不大,肝脾不大,故可除外。
鉴别诊断:〔小儿腹泻〕1.细菌性痢疾:亦属于婴儿肠病的一种,表现为除解粘液样外,亦有感染性中毒病症,大便检查可有大量白细胞、红细胞或脓细胞,大便培养可明确。
2.坏死性小肠结肠炎:多表现为感染性中毒病症之外的腹胀、呕吐,解果酱样大便,行腹部平片示肠壁积气,肠管僵直,行腹部平片可明确诊断。
3生理性腹泻:多见于6个月内婴儿,外观虚胖,常有湿疹,生后不久即出现腹泻,除大便次数增多外,无其他病症,食欲好,不影响生长发育.添加辅食后,大便转为正常. 鉴别诊断:〔手足口病〕1.疱疹性口腔炎:有发热、拒食、流涎、口腔疱疹史,但该病不伴手足、臀部疱疹,考虑该病的可能性不大。
2.水痘:有低热、烦躁、全身皮肤同一时期出现不同形态皮疹,伴瘙痒,但该病口腔内不出现疱疹,可与之鉴别。
3.脓疱疮:本病以夏季多见,多因金黄色葡萄球菌、链球菌等感染引起,全身皮肤可见疱疹,疱疹中央破溃后有浓液流出,局部皮肤瘙痒,抗生素治疗有效。
鉴别诊断:〔脑干脑炎〕1.颅内占位病变.:有明显颅内压增高病症,如头痛、呕吐等,经头颅CT或MRI 检查可鉴别;2.结核性脑膜炎:患儿无低热、盗汗、食欲减退等病症,可通过脑脊液、PPD实验、血清结核抗体检查可鉴别;鉴别诊断:〔地中海贫血〕1.缺铁性贫血:常有缺铁诱因,血清铁蛋白减低,骨髓外铁粒幼红细胞减少,红细胞游离原朴啉升高,血红蛋白电泳正常,铁剂治疗有效,可鉴别;2.传染性肝炎:地中海贫血可伴有肝脾肿大,黄疸,少数病例还可有肝功能损害,易误诊为传染性肝炎。
儿科症状鉴别诊断学儿科症状鉴别诊断学一、引言:重要性和背景说明儿科症状鉴别诊断学是儿科医生必备的一项重要技能。
在临床实践中,明确儿童患者的症状,并进行准确的鉴别诊断,对于提供有效的治疗和管理方案至关重要。
然而,在儿科疾病中,症状表现多样,复杂度高,因此需要深入了解儿科症状鉴别诊断学的理论和实践方法。
二、儿童常见症状的分类1. 呼吸系统症状2. 消化系统症状3. 神经系统症状4. 心血管系统症状5. 皮肤和黏膜症状6. 泌尿系统症状7. 其他系统症状三、儿童常见疾病与症状的对应关系1. 上呼吸道感染与发热、咳嗽、鼻塞的关系2. 腹泻与腹痛、呕吐的关系3. 癫痫与抽搐、意识障碍的关系4. 先天性心脏病与心悸、呼吸困难的关系5. 扁桃体炎与咽痛、吞咽困难的关系6. 肾盂肾炎与尿频、尿急的关系四、儿科症状鉴别诊断的方法和流程1. 病史采集:详细了解患者的病史,包括个人史、家族史、孕期史等。
2. 体格检查:全面检查儿童的各系统器官,包括外观、生长发育、神经系统、心肺、腹部等。
3. 实验室检查:根据症状和体格检查结果,选择合适的实验室检查项目,如血常规、尿常规、血生化等。
4. 影像学检查:根据需要进行X线、超声、CT、MRI等影像学检查,以明确疾病的诊断和分型。
5. 诊断与治疗:根据症状、体格检查和实验室、影像学检查结果,对儿童进行准确的鉴别诊断,并制定相应的治疗和管理方案。
五、个人观点和理解儿科症状鉴别诊断学对于儿科医生来说至关重要。
通过深入了解儿童常见症状的分类和与疾病的对应关系,医生可以提高诊断的准确性和敏感性。
病史采集、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和影像学检查等方法的综合运用,能够为儿科医生提供更为全面和准确的诊断依据。
儿童的生理特点和疾病表现也需要特别关注,以避免对正常生理变化的误诊。
六、总结与回顾儿科症状鉴别诊断学是儿科医生必备的重要技能。
通过深入了解儿童常见症状的分类和与疾病的对应关系,掌握病史采集、体格检查、实验室和影像学检查等方法,儿科医生可以做出准确的鉴别诊断,从而为患儿提供最佳的治疗和管理方案。
黄疸1、败血症:支持点:(羊水Ⅱ°污染)出生3天,皮肤黄染1天。
不支持点:无明显感染灶,无精神萎靡,无哭闹,无惊厥,无肝脾肿大表现。
结论:待血培养结果回报后排除。
2、生理性黄疸:支持点生后第3天出现皮肤黄染。
不支持点:24小时内出现皮肤黄染,黄染程度较重,我科经皮测胆红素:头/胸15.2/15.5mg/dl。
结论:可以排除。
3. 新生儿ABO溶血病:支持点:患儿母亲血型O型,生后第2-3天皮肤中度黄疸,巩膜黄染,经皮测胆头11.2mg/dl 胸11.2mg/dl高出正常范围,不支持点:患儿血型为O型(不详),无贫血外观,无肝脾肿大。
结论:(待溶血三项结果回报后进一步排除)可排除。
4.婴儿肝炎综合征:支持点:生后36天皮肤中度黄疸,巩膜黄染,不支持点:非白陶土样便,肝功能示:ALT 2.2U/L,TBIL 223.2umol/L,DBIL 19.5umol/L,IBIL 203.7umol/L(是指一组于婴儿期((包括新生)起病、伴有黄疸、病理性肝脏体征和血清丙氨酸转氨酶增高的临床症候群。
以肝内病变为主,病因复杂,预后悬殊。
如能查出病因,明确诊断,就不再称婴肝征。
)早产儿1、早产儿(大于胎龄儿):支持点孕33+5周出生。
不支持点出生体重2.0kg,其位于同胎龄平均出生体重第10到90百分位之间。
结论:可排除。
2、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支持点,常见于早产儿,不支持点,出生后无呻吟无气促,可进一步观察呼吸系统情况及行胸片检查,进一步临床排除。
肺炎1、奶汁吸入性肺炎:支持点:鼻塞、喉中痰鸣,摄胸片示:两肺纹理增强。
不支持点:无呛咳史,现患儿呼吸现平稳,节律规则,三凹征(-)。
结论:可排除。
2、毛细支气管炎:支持点:咳嗽、鼻塞、喉间痰鸣,双肺可及湿罗音。
不支持点:现患儿无发热,无气促、喘憋,三凹征(-),摄胸片示:两肺纹理增强。
结论:可排除。
窒息1、新生儿羊水吸入性肺炎:窒息史,羊水污染史,三凹征(-),无吐沫,进一步胸片明确。
病毒感染所致。
常见于2岁以下婴幼儿,尤以2~6个月婴儿最为多见。
发病季节以寒冷时多发。
常于上呼吸道感染,可闻及湿啰音。
辩证要点:哮喘临床分发作期与缓解期,辨证主要从寒热虚实和肺脾肾三制,在于外因引动伏痰,痰气相合。
病变部位在肺,常涉及脾。
于感受外邪,接触异物、异味以及嗜食咸肺系疾病。
肺部听诊可闻及细湿啰音,以脊柱两旁及肺底部为多。
胸部X线可见斑点状或片状阴影。
常突然发作,发作时咳嗽阵作,喘促,气急,喉间痰鸣,甚至不能平卧,烦躁不安,口唇青紫。
、感受时邪病史。
大便次数较平时明显增多,重症达10次以上。
粪便呈淡黄色或清水脾、肾三脏功能失功能不足,导致痰饮内伏,成为哮喘之夙肝肾分证染等为特征。
外周血象检查呈全血减低现象。
骨髓象多部位增生减低。
营养性巨幼红细胞性贫血:维生素B12缺乏或/和叶酸缺乏为主要病因,临床除贫血表现外,并有神经系吸收障碍、需要增多或慢性失血等。
发病缓慢,皮肤黏膜逐渐苍白或苍黄,以口唇、口腔黏膜及甲床最为明显,神疲乏力,食欲减退。
年长儿脾系疾病 注意力涣散,上课时思想不集中,话多,坐立不安,乱跑乱爬,喜欢做小动作,活动过度,做事粗心大意,不能按要求做事,经常忘事。
痰浊、淤血为标。
多动障碍病证食失调,产伤外伤,情志失 首先需辨明虚实:凡病程短暂,见胸闷胸痛、鼻塞咽痛、气短多痰,或恶心呕吐、腹痛腹泻、舌红苔黄,属实证;病程长达数月,见心悸气短严重时发生脑疝。
具有高血压伴视力障碍、惊厥、昏迷三项之一者即可诊力不集中,但大部分时间仍能正常学习,功课作业完成迅速。
能遵守纪律,上课一旦出现小动作,经指出即性肾衰。
高血压脑病:血压急剧增高,常见剧烈头痛及呕吐;继之出现视力Array肾系病证梦中遗尿,寐不安宁,烦躁叫扰,白天多动少静,难以自制,或五心烦热,形体较瘦,舌质红,苔薄少津,脉沉细而数。
清心滋肾,安神固脬寐中遗尿,小便量少色黄,性情急躁,夜梦纷纭或寐中(齿介)齿,目睛红赤,舌质红,苔黄腻,脉滑数。
⼉科常见的⽪疹疾病及鉴别诊断⼉科常见⽪疹疾病⽪疹疾病⼤致可分为两⼤类:感染性和⾮感染性。
其中常见感染性⽪疹包括以下1.幼⼉急疹2.⽔痘3.风疹4.猩红热5.⿇疹6.伤寒7.⼿⾜⼝病8.葡萄球菌性烫伤样⽪肤综合症常见⾮感染性⽪疹包括1.荨⿇疹2.川崎病3.幼年类风湿关节炎4.过敏性紫癜5.湿疹⼩⼉感染性疾病⽪疹的鉴别诊断幼⼉急疹风疹⽔痘⿇疹猩红热伤寒SSSS⼿⾜⼝病⼏种⾮感染性⽪疹疾病的临床特点川崎病:⼜称⽪肤粘膜淋巴结综合症。
临床表现1、发热2、球结合膜充⾎3、唇及⼝腔表现4、⼿⾜症状5、⽪肤表现:多形性红斑和猩红热⽪疹,常在第⼀周出现。
肛周⽪肤发红、脱⽪。
6、颈部淋巴结肿⼤7、⼼脏表现:疾病1-6周可出现⼼包炎、⼼肌炎、⼼内膜炎、⼼律失常。
发⽣冠状动脉损坏多在病程2-4周。
也可以在疾病恢复期。
辅助检查:1.⾎象、CRP、ESR2.IgG、IgA、IgM和IgE和⾎循环免疫复合物升⾼3.⼼脏B超:冠状动脉改变,﹥3mm为扩张,动脉瘤≧8mm。
诊断标准:发热五天以上,伴有下列5项中4项者,除外其他疾病后,可诊断川崎病。
四肢变化2.多形性红斑3.眼结合膜充⾎4.唇充⾎皲裂.5.颈部淋巴结肿⼤治疗:???过敏性紫癜是以⼩⾎管炎为主要病变的系统性⾎管炎。
病理:为⼴泛的⽩细胞粹裂性⼩⾎管炎,以⽑细⾎管为主,亦可波及⼩静脉和⼩动脉。
临床表现:⽪肤紫癜:多分布在四肢和臀部,对称分布,分批出现,⾯部躯⼲较少。
⽪疹初期为紫红⾊斑丘疹,⾼出⽪⾯,压之不退⾊,数⽇转为暗紫⾊,最终呈棕褐⾊⽽消退。
部分可伴有荨⿇疹和⾎管神经性⽔肿。
⽪疹紫癜⼀般在4-6周后消退。
胃肠道症状:腹痛,可有⿊便或者⾎便。
关节症状:约1/3病例可出现⼤关节肿痛,活动受限,关节腔有浆液性积液,但⼀般⽆出⾎,可在数⽇内消失,不留后遗症。
肾脏症状:部分出现⾎尿、蛋⽩尿和管形,伴有⾎压增⾼及浮肿,成为紫癜形肾炎,少数呈肾病综合症表现。
辅助检查:⾎象、CRP、IgE、⼤⼩便常规胃镜(提⾼早期诊断率)治疗:???谢谢⼤家⾼热3-5天,热退出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