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物理考点梳理:分子热运动知识点
- 格式:doc
- 大小:13.00 KB
- 文档页数:3
第十三章内能(高频考点精讲)考点01分子热运动【高频考点精讲】1、分子动理论:(1)物质由分子组成;(2)一切物体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3)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
2、扩散:不同的物质在互相接触时彼此进入对方现象。
(1)扩散现象说明:①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的运动。
②分子之间有间隙。
(2)气体、液体、固体均能发生扩散现象。
扩散快慢与温度有关。
温度越高,扩散越快。
3、分子的热运动:由于分子的运动跟温度有关,所以把分子的无规则运动叫做分子的热运动温度越高,分子的热运动越剧烈。
【热点题型精练】1.有关扩散现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扩散现象使我们直接观察到物体里分子的运动B.扩散现象说明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C.只有液体和气体才有扩散现象D.扩散时一定是密度大的物质下沉,密度小的物质上升解:A、扩散现象说明分子的无规则运动,由于分子很小,所以我们不能直接观察到。
故A错误;B、扩散现象只能间接反映物体间分子的运动。
故B正确;C、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所以固体、液体或气体之间都会发生扩散现象。
故C错误;D、不管是密度大的气体还是密度小的气体,都会向彼此扩散,扩散方向与密度大小无关。
故D错误。
答案:B。
2.按如图所示进行实验,当观察到热水大面积变成红色时,冷水中只有品红周围变成红色。
对该现象的微观解释合理的是()A.温度越高,分子质量越小B.温度越高,分子体积越大C.温度越高,分子间隔越小D.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快解:分子在不断地运动,分子的运动与温度有关,温度高时,分子的运动快,温度低时,分子的运动慢,故当热水大面积变成红色时,冷水中只有品红周围的溶液变成了红色。
答案:D。
3.在玻璃管中先注入一半红色的水,再注入一半的酒精,密封后静置,30天后观察到玻璃管内的液体都变红且液面下降了。
对于该现象分析正确的是()A.静置后酒精和水的总质量变小B.静置后混合液体的密度变小C.静置后液面下降表明分子间有空隙D.液体都变红表明只有水分子在做无规则运动解:在玻璃管中先注入一半红色的水,再注入一半的酒精,密封后静置,30天后观察到玻璃管内的液体都变红且液面下降了。
九年级物理第十三章第一节分子热运动知识点
归纳
学习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也是一个不断积累不断创新的过程。
下面小编为大家整理了九年级物理第十三章第一节分子热运动知识点归纳,欢迎大家参考阅读!
1、分子运动理论的初步认识
(1)物质由分子组成的。
(2)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的运动——扩散现象。
(3)分子之间有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
2、(1)分子运动理论的基本内容:物质是由分子组成的;分
子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
(2)扩散现象:不同物质在相互接触时,彼此进入对方的现
象叫扩散。
气体、液体、固体均能发生扩散现象。
扩散的快慢与温度有关。
扩散现象表明: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并且间接证明了分子间存在间隙。
(3)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力既有引力又有斥力,引力和斥力是
同时存在的。
当两分子间的距离等于10—10米时,分子间
引力和斥力相等,合力为零,叫做平衡位置;当两分子间的
距离小于10—10米时,分子间斥力大于引力,合力表现为
斥力;当两分子间的距离大于10—10米时,分子间引力大于斥力,合力表现为引力;当分子间的距离很大(大于分子直径
的10倍以上)时,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力变得十分微弱,可近似认为分子间无相互作用力。
以上就是查字典物理网为大家整理的九年级物理第十三章第一节分子热运动知识点归纳,怎么样,大家还满意吗?希望对大家的学习有所帮助,同时也祝大家学习进步,考试顺利!。
中考物理辅导-分子热运动知识点?我们生活在物质世界中,我们的周围充满着物质:水、空气、石头、金属、动物、植物等差不多上物质。
而关于物质是如何样构成的,这一古老课题,专门早就有过种种推测,有的主张万物之源是“气”,有的主张万物之源是“火”。
公元前5 世纪墨子提出的物质的最小单位是“端”,公元前4 世纪古希腊的德漠克利特认为宇宙万物,是由大小和质量不同的,不可入的,运动不息的原子组成。
此后通过近2021年的探究,直到1 7世纪末,才科学地认识到物质是由分子组成的。
1、分子和分子运动(1)物质是由分子组成的,分子是极小的微粒。
假如把分子看做球形,它的直径约10-10米,这是一个极小的长度,不仅肉眼看不到,即使用现代的显微镜也看不清分子。
由于分子极小,因此物体含分子数目大得惊人。
通常情形下,1厘米3空气里大约有2.7×1019个分子,假如人数数的速度能达到每秒数100亿个,要数完那个数,也得用80多年。
(2)构成物质的分子永不停息地运动着。
由于分子太小,目前尚无法直截了当观看分子的行为,但我们能够从宏观的实验现象,来判定分子的行为。
演示实验:扩散现象(请同学们打开左边的动画进行学习)扩散现象说明:一切物体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的运动。
只有分子不停地运动才能相互进入对方。
同时也说明分子不是紧密地挤在一起,而是彼此间存有间隙。
2、分子间的作用力固体、液体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且分子间又有间隙,什么缘故分子可不能飞散开,反而聚合在一起呢?引导学生猜想,这可能是分子间存在着吸引力,那个猜想是否正确呢?需要我们用实验来证实。
演示实验:分子引力实验(请同学们打开左边的动画进行观看)实验证实了我们关于分子引力的猜想。
我们再进一步摸索,又会发觉新的矛盾:分子之间有间隙,分子之间又有引力,这两者是矛盾的,分子想互吸引最终应该相互靠紧,而不应该有间隙。
既然分子间有间隙,物体应该专门容易压缩,但事实却是固体、液体极难压缩。
【知识点1】物质的构成常见的物质是由肉眼和光学显微镜分辨不出的分子、原子构成的。
分子很小,它的直径只有百亿分之几米,人们通常以m为单位来度量分子。
可以帮助我们观察到分子、原子。
【知识点2】分子热运动1.分子间的引力作用例:用力拉绳子,绳子不会被拉断。
表明:物体的分子间存在着引力,分子间的引力使得固体和液体的分子不致散开,因而固体和液体能保持一定的体积。
2.分子间的斥力作用例:用力挤压桌面,桌面却没有变形发生。
表明:虽然分子间有间隙,但要压缩固体和液体却很困难,这是因为分子间存在着斥力。
由于斥力的存在使得分子间已经离得很近的固体和液体很难进一步被压缩。
3.分子间存在着引力和斥力现象说明分子间存在引力的现象有:①很多物体有一定的形状,而不是一盘散沙,分子不是各自分散的,要分开物体需要用力。
如:把两滴水溶到一起就可合并为一滴水;②固体很难被拉断,如两人用力从两边拉一根铁棒,铁棒很难被拉断;③两块表面光滑的铅块相互挤压会结合在一起等。
说明分子间存在斥力的现象有:分子之间总是有间隙,而没有被压缩到无限小,固体和液体很难被压缩等。
不同物质间的引力和斥力也不一样。
物质是由大量分子、原子构成的;物质内的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的运动;分子之间存在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
【经典例题】例1: 1g 蔗糖含有1.8×1021个分子,把1g 蔗糖放到蓄水1010m 3的水库中,如果蔗糖分子均匀分布到整个水库中,则每立方厘米的水中含有个蔗糖分子?例2: 分子是非常小的,它的直径大约是( )A.10-3mB.10-8mC.10-10mD.10-6m例3: 下列现象中,属于扩散现象的是( )A.春天沙尘暴,飞沙满天B.擦黑板时,粉笔灰四处飞扬C.槐树开花时,空气中弥漫着槐花的香气D.甲型H1N1流感病毒通过飞沫传播 例4:“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入鲍鱼之室,久而不闻其臭”。
这里是靠人的嗅觉感知的“香”与“臭”是物理学中的现象,它表明。
第十三章《内能》知识点1:分子热运动1.分子动理论:2.扩散现象: 【提示】分子是不能够用肉眼直接观察到的,凡是能用肉眼直接观察到的小物体(如尘埃、花粉等)都不是分子。
知识点2:内能1.定义:构成物体的所有分子,其热运动的_动能_与_分子势能_的总和,叫做物体的内能2.影响因素:(1)物体的内能与温度、分子间距离和质量有关;(2)所有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有内能。
3.改变方式:热传达和做功。
知识点3:比热容1.定义:必然质量的某种物质,在温度高升时吸取的__热量__与它的__质量__和高升的__温度__乘积之比,叫做这种物质的比热容,用符号c 表示2.公式:c =Q m Δt3.单位:焦耳每千克摄氏度,符号是J/(kg ·℃) 【提示】在常有的物质中,水的比热容较大。
但其实不是所 有跟水有关的应用都用了水的比热容较大的这一特点。
1. 观察热点:热量的简单计算,比热容以及分子的动理论 2. 观察题型:以选择题、填空题、计算题为主 3.考点1:分子热运动例1 以下现象中,属于扩散现象的是( B )A .秋风阵阵,树叶纷纷飘落B .炒菜时在旁边的房间里闻到香油的味道C .环保不达标的工厂里的烟囱冒出浓浓的黑烟D .打扫卫生时看到尘埃飞扬★知识梳理★备考指导 ★打破考点,典例表现★考纲领求: 1. 分子动理论的基本见解.(认识) 2. 用分子动理论的基本见解讲解生活中常有的热现象.(理解) 3. 内能的见解;温度和内能的关系.(认识)4. 简单热现象及分子热运动;宏观热现象和分子热运动的联系.(认识)5. 比热容的见解.(认识)6. 用比热容讲解简单的自然现象.(理解)方法点拨:能用肉眼看到的微粒,无论多小都不是分子,比方,飞扬的尘埃、缭绕的烟雾,都是固体小颗粒的机械运动,是宏观物体的运动;分子的热运动是肉眼看不到的,是分子自觉的运动,且是无规则的、永不暂停的,属于微观粒子的运动。
考点2:温度、热量与内能的关系例2以下说法中正确的选项是(D)A .温度从高温物体传达到低温物体B.温度为0 ℃的物体没有内能C.温度高的物体含有热量多D.物体的温度高升,它的内能就增大方法点拨:内能大小与物体的质量、体积、温度及构成物体的物质种类都有关系。
初中物理中考分子热运动知识点解析分子热运动一.物质由分子组成;*分子很小,直径大约10-10m*数目巨大为什么打开一瓶香水,喷一喷,很快就会闻到香味?是什么跑到鼻子里去了?是一些带有香味的分子,挥发出来,进入空气中,当它们到达你的鼻子里时,就会闻到香味。
扩散现象现象一:气体扩散现象二:液体扩散硫酸铜溶液与清水之间的接触六天后,硫酸铜与清水之间的界面模糊不清现象三:固体扩散扩散现象可以发生在气体之间、也可以发生在液体之间及固体之间。
二、扩散现象表明:⑴一切物体的分子都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⑵分子间存在间隙。
三、影响扩散快慢的主要因素实验现象:墨水在热水中扩散比在冷水中的扩散的速度更快。
结论扩散的快慢跟温度有关,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剧烈。
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的做无规则的运动。
由于分子的运动跟温度有关,所以这种无规则运动叫作分子的热运动。
温度越高,热运动越剧烈。
分子间作用力当分子间的距离很小时,作用力表现为斥力,当分子间的距离稍大时,作用力表现引力。
习题演练1. 下列事例中,属于扩散现象的是( )A.秋风吹拂,树叶纷纷落下B.在箱子里放几块樟脑丸,过些日子一开箱,就能闻到樟脑的气味C.繁华的街道上车水马龙,很热闹D.室内扫地时,在阳光照射下,看见的飞扬的灰尘2. 下列现象中,可以说明分子间存在斥力的是( )A.气体会无限的扩散B.铁棒被折断后很难再合到一起C.固体和液体都很难被压缩D.气体容易被压缩习题解析1. 答案:B2.答案:C。
初二物理《分子的热运动》知识点一、分子热运动1、分子运动: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且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剧烈。
2、分子的热运动:分子的这种无规则运动叫做分子的热运动。
二、分子间的作用力1、分子间同时存在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且引力和斥力是同时存在的。
2、当分子间的距离大于平衡距离时,表现为引力;分子间的距离小于平衡距离时,表现为斥力。
3、当分子间的距离等于平衡距离时,引力等于斥力,即分子力等于零。
4、固体很难被拉断和被压缩说明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
5、气体容易被压缩,但又不能无限地被压缩说明分子间既存在引力又存在斥力。
6、当分子间的距离大于平衡距离时,分子间表现为引力。
7、当分子间的距离小于平衡距离时,分子间表现为斥力。
三、扩散现象1、定义:不同的物质在相互接触时彼此进入对方的现象叫做扩散现象。
2、扩散现象说明:A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B分子之间存在空隙。
3、扩散快慢与温度有关,温度越高,扩散越快。
四、分子间的作用力与平衡距离的关系1、当两个分子间的距离大于平衡距离时,两个分子间表现为引力;两个分子间的距离小于平衡距离时,两个分子间表现为斥力;两个分子间的距离等于平衡距离时,两个分子间的作用力为零。
2、当两个分子间的距离大于平衡距离时,两个分子间表现为引力;两个分子间的距离小于平衡距离时,两个分子间表现为斥力;两个分子间的距离等于平衡距离时,两个分子间的作用力为零。
物理学史研究光、声、热、力、电等形形色色的物理现象,是自然学科的基础。
观察、实验是获取知识,认识世界的重要手段,在科学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中有着重要的地位。
牛顿第一定律阐述了力和运动的关系,对力学的发展和人们的认识起了重要的作用。
声音的发生是由物体的振动引起的,振动物体发出的声音,可以通过不同的介质向外传播,并能被人或其它动物所听到。
光在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大气层是不均匀的,当光从大气层外射到地面时,光发了了了乱了。
第1节 分子热运动知识点与考点解析(原卷版) 一、知识点与考点二、考点解析1.分子热运动是本章基础,也是了解物质分子运动规律的基础。
分子热运动可以从许多生活中的现象中提现出来,如扩散现象、物质三态的物理性质等。
本节主要知识点有物质的构成、分子热运动和分子间相互作用力。
考点主要集中在分子热运动和分子之间的作用力两个方面。
从历年中考来看,常见的是用现象解释分子无规则热运动、分子之间的作用力、物质三态和分子热运动的关系。
2.纵观各地中考考纲和近三年考卷来看,对本节知识点的考查主要集中在分子热运动上,对于分子之间的作用力的考查也不容忽视。
常见考查方式是用分子热运动和分子间作用力解释生活中的现象,对分子热运动现象进行判断等。
此内容考题不多,一般在一个题目或者和其他知识点结合组成一个题目。
本节考点在中考试卷中出现概率很高,也会延续以前的考查方式和规律,不会有很大变化。
考查思路主要分为三个方面:(1)对分子热运动的理解;(2)用分子热运动解释现象;(3)用分子间作用力解释现象等。
3.考点分类:考点分类见下表分子热运动分子热运动1.分子热运动(1)分子动理论:物质是由和和组成的,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分子之间有。
(2)热运动:分子运动快慢与有关,温度,分子热运动越。
(3)扩散:不同物质相互接触时,彼此进入对方的现象叫,固体、液体和气体都能发生扩散现象,温度越高,。
2.分子间作用力分子间相互作用的和是同时存在的。
当固体被压缩时,分子间距离,分子作用力表现为;当固体被拉伸时,分子间距离,作用力表现为。
如果分子间距离很大,作用力几乎为零,可以忽略不计;因此,气体具有,也容易被。
液体间分子之间距离比气体小,比固体大,液体分子之间的作用力比固体小,没有固定的形状,具有流动性。
★考点一:分子热运动◆典例一:(2020·山东泰安)下列现象中,说明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的是()。
A. 尘土飞扬B. 茶香四溢C. 树叶纷飞D. 瑞雪飘飘◆典例二:(2020·北京)关于分子的热运动和分子之间的作用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初三上册物理第13章分子热运动的复习要点
人教版初三上册物理第13章分子热运动的复习要点
分子运动论的内容是:(1)物质由分子组成;(2)一切物体的分子都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
(3)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
扩散:不同物质相互接触,彼此进入对方现象。
扩散现象说明: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的运动。
热运动:分子的运动跟温度有关,分子的无规则运动叫热运动。
温度越高,分子的热运动越剧烈。
分子间的作用力:分子间有引力;引力使固体、液体保持一定的`体积。
分子间有斥力,分子间的斥力使分子已离得很近的固体、液体很难进一步被压缩。
固体、液体压缩时分子间表现为斥力大于引力。
固体很难拉长是分子间表现为引力大于斥力。
只要这样踏踏实实完成每天的计划和小目标,就可以自如地应对新学习,达到长远目标。
由物理网为您提供的人教版初三上册物理第13章复习要点:分子热运动,祝您学习愉快!。
分子热运动【要点梳理】要点一、物质的构成常见的物质是由极其微小的粒子——分子、原子构成的。
要点诠释:分子、原子的体积很小,用肉眼和光学显微镜都分辨不出它们。
不过,电子显微镜可以观察到分子、原子。
要点二、分子热运动【高清课堂《分子热运动、内能》分子动理论】1、扩散:不同的物质在互相接触时彼此进入对方的现象,叫扩散。
2、影响扩散快慢的主要因素:(1)物质的温度:温度越高,扩散越快。
(2)物质的种类:气体之间的扩散最快,其次是液体,固体之间的扩散最慢。
3、扩散现象说明了:(1)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2)分子之间有间隙。
4、分子的热运动: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的运动,这种无规则运动叫做分子的热运动。
要点诠释:1、扩散现象只能发生在不同的物质之间,同种物质间是不能发生扩散现象的。
例如:冷热水混合,虽然冷水分子和热水分子都能彼此进入对方,但不是扩散现象。
2、扩散现象是反映分子的无规则运动的。
而灰尘颗粒、大雾中的微粒及烟尘中的微粒等肉眼能观察到的分子聚合体在外力下的机械运动,都不是扩散现象。
3、扩散是人能够直接观察或感知到的宏观现象;分子的无规则运动是微观现象,人无法直接观察。
因此不能说“观察到分子无规则运动”,或“分子的扩散现象”。
4、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的运动,这种无规则运动叫做分子的热运动。
温度的高低是物体内分子热运动剧烈程度的标志。
温度越高,分子热运动越剧烈,扩散越快。
例如,炒菜时,老远就能闻到菜的香味,当菜冷下来后,香味就逐渐减少了。
要点三、分子间的作用力1、分子之间存在斥力:当固体被压缩时,分子间的距离变小,作用力表现为斥力。
2、分子之间存在引力:当固体被拉伸时,分子间的距离变大,作用力表现为引力。
3、分子动理论的基本观点:(1)常见物质是由大量的分子、原子构成的;(2)物质内的分子在不停地做热运动;(3)分子之间存在引力和斥力。
要点诠释:1、分子之间的引力和斥力同时存在,只是对外表现不同。
初三物理分子热运动的知识点初三物理分子热运动的知识点在日常的学习中,大家都背过不少知识点,肯定对知识点非常熟悉吧!知识点就是“让别人看完能理解”或者“通过练习我能掌握”的内容。
掌握知识点有助于大家更好的学习。
下面是店铺整理的初三物理分子热运动的知识点,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一、分子热运动分子运动论的内容是:(1)物质由分子组成;(2)一切物体的分子都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
(3)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
扩散:不同物质相互接触,彼此进入对方现象。
扩散现象说明: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的运动。
热运动:分子的运动跟温度有关,分子的无规则运动叫热运动。
温度越高,分子的热运动越剧烈。
分子间的作用力:分子间有引力;引力使固体、液体保持一定的体积。
分子间有斥力,分子间的斥力使分子已离得很近的固体、液体很难进一步被压缩。
固体、液体压缩时分子间表现为斥力大于引力。
固体很难拉长是分子间表现为引力大于斥力。
二、内能内能:物体内部所有分子热运动的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叫内能。
物体的内能与温度和质量有关:物体的温度越高,分子运动速度越快,内能就越大。
一切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具有内能。
改变物体的内能两种方法:做功和热传递,这两种方法对改变物体的内能是等效的。
1、热传递:温度不同的物体相互接触,低温的物体温度升高,高温的物体温度降低,这个过程叫热传递。
发生热传递时,高温物体内能减少,低温物体内能增加。
热量:在热传递过程中,传递的内能的多少叫热量(物体含有多少热量的说法是错误的)。
单位:j。
2、做功:(1)对物体做功,物体的内能增加;物体对外做功,本身的内能会减少。
温室效应:太阳把能量辐射到地表,地表受热也会产生辐射,向外传递热量,大气中的二氧化碳阻碍这种辐射,地表的温度会维持在一个相对稳定的水平,这就是温室效应。
大量使用化石燃料、砍伐森林,加剧了温室效应。
所有能量的单位都是:焦耳。
三、比热容比热容(c):单位质量的某种物质温度升高(或降低)1℃,吸收(或放出)的热量叫做这种物质的比热。
第1节 分子热运动知识点与考点解析 ★考点概览一、知识点与考点二、考点解析1.分子热运动是本章基础,也是了解物质分子运动规律的基础。
分子热运动可以从许多生活中的现象中提现出来,如扩散现象、物质三态的物理性质等。
本节主要知识点有物质的构成、分子热运动和分子间相互作用力。
考点主要集中在分子热运动和分子之间的作用力两个方面。
从历年中考来看,常见的是用现象解释分子无规则热运动、分子之间的作用力、物质三态和分子热运动的关系。
2.纵观各地中考考纲和近三年考卷来看,对本节知识点的考查主要集中在分子热运动上,对于分子之间的作用力的考查也不容忽视。
常见考查方式是用分子热运动和分子间作用力解释生活中的现象,对分子热运动现象进行判断等。
此内容考题不多,一般在一个题目或者和其他知识点结合组成一个题目。
本节考点在中考试卷中出现概率很高,也会延续以前的考查方式和规律,不会有很大变化。
考查思路主要分为三个方面:(1)对分子热运动的理解;(2)用分子热运动解释现象;(3)用分子间作用力解释现象等。
3.考点分类:考点分类见下表★知识点精析1.分子热运动(1)分子动理论:物质是由分子和原子组成的,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分子之间有间隙。
(2)热运动:分子运动快慢与温度有关,温度越高,分子热运动越剧烈。
分子热运动(3)扩散:不同物质相互接触时,彼此进入对方的现象叫做扩散现象,固体、液体和气体都能发生扩散现象,温度越高,扩散越快。
2.分子间作用力分子间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是同时存在的。
当固体被压缩时,分子间距离变小,分子作用力表现为斥力;当固体被拉伸时,分子间距离变大,作用力表现为引力。
如果分子间距离很大,作用力几乎为零,可以忽略不计;因此,气体具有流动性,也容易被压缩。
液体间分子之间距离比气体小,比固体大,液体分子之间的作用力比固体小,没有固定的形状,具有流动性。
★典例精析★考点一:分子热运动◆典例一:(2020·山东泰安)下列现象中,说明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的是()。
分子热运动的知识点分子热运动知识点一、物质的构成1. 物质由分子、原子构成常见的物质是由极其微小的粒子——分子、原子构成的。
分子很小,若把分子看成一个小球,其直径约为10⁻¹⁰m。
例如,水是由水分子构成的,而金属(如铁)是由铁原子直接构成的。
二、分子热运动1. 扩散现象定义不同物质在互相接触时,彼此进入对方的现象叫做扩散。
实例气体扩散:打开装有香水的瓶盖,不久就会闻到香水味。
这是香水分子在空气中扩散的结果。
液体扩散:在清水中滴入一滴红墨水,过一会儿,整杯水都会变红,这表明红墨水分子在水中扩散。
固体扩散:把磨得很光滑的铅片和金片紧压在一起,在室温下放置5年后再将它们切开,可以看到它们互相渗入约1mm深。
影响扩散快慢的因素温度越高,扩散越快。
这是因为温度越高,分子做无规则运动越剧烈。
例如,炒菜时,温度较高,盐更容易在菜中扩散均匀。
2. 分子热运动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扩散现象表明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这种无规则运动与温度有关,所以把分子的无规则运动叫做分子热运动。
分子热运动是微观现象,我们无法直接观察到分子的运动,但可以通过扩散现象等宏观现象来推断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三、分子间的作用力1. 分子间存在引力和斥力分子间引力当固体被拉伸时,分子间的距离变大,分子间表现为引力。
例如,固体很难被拉伸,就是因为分子间存在引力。
两个铅柱底面削平、削干净,然后紧紧地压在一起,两块铅就会结合起来,甚至下面吊一个重物都不能把它们拉开,这也证明了分子间存在引力。
分子间斥力当固体和液体被压缩时,分子间的距离变小,分子间表现为斥力。
例如,固体和液体很难被压缩,就是因为分子间存在斥力。
分子间作用力与分子间距离的关系当分子间距离等于平衡距离(约为10⁻¹⁰m)时,分子间引力和斥力相等,合力为零。
当分子间距离小于平衡距离时,斥力大于引力,分子间表现为斥力。
当分子间距离大于平衡距离时,引力大于斥力,分子间表现为引力。
九年上册级物理中考复习分子热运动 内能 比热容一.分子热运动1、扩散现象:定义:不同物质在相互接触时,彼此进入对方的现象。
扩散现象说明:①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的运动;②分子之间有间隙。
固体、液体、气体都可以发生扩散现象,只是扩散的快慢不同,气体间扩散速度最快,固体间扩散速度最慢。
汽化、升华等物态变化过程也属于扩散现象。
扩散速度与温度有关,温度越高,分子无规则运动越剧烈,扩散越快。
由于分子的运动跟温度有关,所以这种无规则运动叫做分子的热运动。
2、分子间的作用力:分子间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是同时存在的。
① 当分子间距离等于r 0(r 0=10-10m )时,分子间引力和斥力相等,合力为0,对外不显力;② 当分子间距离减小,小于r 0时,分子间引力和斥力都增大,但斥力增大得更快,斥力大于引力,分子间作用力表现为斥力;③ 当分子间距离增大,大于r 0时,分子间引力和斥力都减小,但斥力减小得更快,引力大于斥力,分子间作用力表现为引力;④ 当分子间距离继续增大,分子间作用力继续减小,当分子间距离大于10 r 0时,分子间作用力就变得十分微弱,可以忽略了。
二. 内能1、内能:定义:物体内部所有分子热运动的动能与分子势能的总和,叫做物体的内能。
任何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有内能。
内能的单位为焦耳(J )。
内能具有不可测量性。
2、影响物体内能大小的因素:①温度:在物体的质量、材料、状态相同时,物体的温度升高,内能增大,温度降低,内能减小;反之,物体的内能增大,温度却不一定升高(例如晶体在熔化的过程中要不断吸热,内能增大,而温度却保持不变),内能减小,温度也不一定降低(例如晶体在凝固的过程中要不断放热,内能减小,而温度却保持不变)。
②质量:在物体的温度、材料、状态相同时,物体的质量越大,物体的内能越大。
③材料:在温度、质量和状态相同时,物体的材料不同,物体的内能可能不同。
④存在状态:在物体的温度、材料质量相同时,物体存在的状态不同时,物体的内能也可能不同。
中考物理考点梳理:分子热运动知识点分子热运动知识点一文为大家提供了物质是由分子组
成的。
分子假定看成球型,其直径以10-10m来度量。
一切物体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那么的运动等信息,详细情形如下:
分子热运动知识点
1、物质是由分子组成的。
分子假定看成球型,其直径以
10-10m来度量。
2、一切物体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那么的运动
①分散:不同物质在相互接触时,彼此进入对方的现象。
②分散现象说明:A分子之间有间隙。
B分子在做不停的无规那么的运动。
③课本中的装置下面放二氧化氮这样做的目的是:防止二氧化氮分散被误以为是重力作用的结果。
实验现象:两瓶气体混合在一同颜色变得平均,结论:气体分子在不停地运动。
④固、液、气都可分散,分散速度与温度有关。
⑤分子运动与物体运动要区分开:分散、蒸发等是分子运动的结果,而飞扬的灰尘,液、气体对流是物体运动的结果。
3、分子间有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
①当分子间的距离d=分子间平衡距离r,引力=斥力。
②d
③d>r时,引力>斥力,引力起主要作用。
固体很难被拉断,
钢笔写字,胶水粘东西都是由于分子之间引力起主要作用。
④当d>10r时,分子之间作用力十分微弱,可疏忽不计。
破镜不能重圆的缘由是:镜块间的距离远大于分子之间的作用力的作用范围,镜子不能因分子间作用力而结合在一同。
分子热运动练习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每空? 分,共? 分)
1、关于布朗运动,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 )
A、布朗运动是指在显微镜中看到的液体分子的无规那么运动
B、布朗运动反映了固体分子永不中止的无规那么运动
C、悬浮微粒越大,布朗运动越清楚
D、液体温度越高,布朗运动越清楚
2、关于布朗运动,以下说法中正确的选项是
A.布朗运动是英国植物学家布朗发明的一种健身运动方法
B.布朗运动是液体分子的运动,直接说明分子永不停息地做无规那么运动
C.布朗运动是固体分子的运动,直接说明分子永不停息地做无规那么运动
D.布朗运动是悬浮微粒的运动,直接说明分子永不停息地做无规那么运动
3、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 ( )
A.微粒的布朗运动反映的是花粉分子的无规那么运动
B.微粒的布朗运动反映了液体外局部子的无规那么运动
C.气体压强是由气体外局部子间斥力而发生的
D.热力学零度不能够到达
4、关于分子热运动和布朗运动,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
A.布朗微粒越大,同一时辰与之碰撞的液体分子越多,布朗运动越清楚
B.布朗运动是分子无规那么运动的反响
C.当物体的温度到达0℃时,物体分子的热运动就会中止
D.布朗运动的猛烈水平和温度有关,所以布朗运动也叫热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