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教科版二年级语文下册教案

教科版二年级语文下册教案

教科版二年级语文下册教案
教科版二年级语文下册教案

教科版二年级语文下册教案

知道秋生是为了爱护庄稼而迟到的,因此老师表扬了他,初步培养爱护庄稼的思想感情和行为习惯。一起看看教科版二年级语文下册教案!欢迎查阅!

教科版二年级语文下册教案1

教学目标:

1、知道秋生是为了爱护庄稼而迟到的,因此老师表扬了他,初步培养爱护庄稼的思想感情和行为习惯。

2、学会本课的生字,认识新偏旁。理解:迟到、早晨、稻田、稻秧、赶紧、拉住、牛绳、小声、发生、表扬等词语的意思。

3、学会看图运用“赶紧”说一句完整的话。

教学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学会看图运用“赶紧”按“什么情况下,谁赶紧怎么样”的句式把句子写完整。懂得要爱护庄稼的道理。

2、教学难点:“迟、晨、绳、紧”是字音难点。“紧、稻”是字形难点。正确理解秋生上学迟到与老师表扬秋生的内在联系。

教学准备:

生字卡片、课文录音带。

教学时间:3课时

第1课时

课时目标:

1、学会本课的生字,理解“迟到、稻田、稻秧、牛绳”等词语的意思。

2、读通课文、初步理解课文内容。

3、学习课文1-2 两小节

教学过程:

一、审题激趣。

1、出示课题:你今天怎么迟到了

提问:这题目跟我们以前学过的课文题目有什么不同?(问话)(提示:课题中问句不用标点符号)。

从哪个词可以看出来这是一个问句?(怎么)

2、你读了这个题目觉得想提出什么问题?(1、谁问谁?2、你指谁?

3、为什么会迟到?

4、迟到后怎么样?)

二、课文,初步了解课文大意。

1、听老师范读课文,初步感知课文。要求边听边标好小节。

2、学生自己轻声读课文,思考回答上面提出的问题。

三、学生自学生字词。

1、轻声读课文,碰到生字多拼几遍,分析字形,读句子想意思,提出不懂得地方。

2、读通课文。

3、检查自学效果。用生字卡片认读字词。

四、学习课文1、2 两段。

1、学习第一段

(1)、出示第一节的课文投影,看投影,这是什么地方?田里种着什么?你知道稻秧有什么作用吗?(稻秧长大了就是稻子,稻子成熟了就是谷子。谷子碾成米,就是我们吃的大米了。)

(2)、秋生上学路过稻田看到了什么?他心里是怎么想的?他的表情怎么样?(秋生看见牛在吃稻秧,他想不能再让牛吃下去了,稻秧吃掉了,稻子颗粒无收了。)

(3)、课文哪一段写了这幅图?指名读读第一段,现在老师把着段话修改以下,你觉得好不好。补足人称,让学生明确人称要用的恰当不要罗嗦。

(4)、齐读第一段。小结:这一段告诉我们,早晨,秋生在上学路上看见一头牛在田里吃稻秧。于是他怎么做呢?我们一起来看看第二幅图。

2、学习第2段

(1)出示第二段插图,提问:秋生在干什么?(拉牛绳)

(2)请大家找出课文中写这幅图的句子。指名读一读。

(3)比较句子:

秋生赶紧跑过去,拉去牛绳,把牛牵到路边。

秋生跑过去,拉住牛绳,把牛牵到路边。

两句话有什么不同?你觉得哪一句话好?为什么?“赶紧”可以换成什么词?(板书:赶紧)

(4)齐读这一句话,注意读好“赶紧”一词。

(5)再看图,说说秋生是怎样把牛拉出稻田的?(低着头,伸着双手,把绳子捏的紧紧的,撑着脚,脸也涨红了,说明很用力。)

(6)、指名读第2句话,秋生把牛交给放牛的人,会跟他说写什么?请你好好好想一想,同桌一人当秋生一人当放牛的人说一说。

(7)秋生把牛交给放牛的人后,为什么“马上”向学校跑去?着有说明什么?(秋生担心上学迟到了。说明他是一个热爱学习,遵守学校纪律的好学生。)(板书:马上)

(8)集体读这一节。从这一节我们可以知道秋生是个怎样的好孩子?(板书:爱护庄稼遵守纪律)

五、作业。

1、课堂作业(1)

2、练习朗读。

第2课时

课时目标:

1、讲读课文3、4小节,知道秋生是为了爱护庄稼而迟到的,因此老师表扬了他,初步培养爱护庄稼的思想感情和行为习惯。

2、能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

教学过程:

一、复习检查

1、认读生字;结合口头扩词、和难点字形分析。

2、填空:(),秋生去上学。他路过(),看见一头牛在()吃(),()跑过去,()牛绳,把牛牵到(),交给(),马上向()跑去。

二、学习第3、4段。

1、教师读第3段。(漏掉“奇怪地、小声地”。)

2、刚才老师读的和课文有什么不一样?去掉这两个词,句子通顺吗?既然去掉这两个词句子仍旧通顺那为什么还要加上去呢?

3、四人小组讨论“奇怪地、小声地”的作用?(奇怪地:说明秋生从来都不迟到,爱学习;小声地:说明秋生是个懂事的孩子,不影响其他同学上课,对自己迟到感到惭愧,做了好事不夸耀自己。)

4、指导朗读:个别-----齐读

5、如果你是秋生,你会怎样把这件事告诉老师?(自由说---指名说)课文为什么没有把秋生的话写出来呢?

6、秋生告诉老师后,老师是怎样对待秋生的,一起读读第4段。思考:老师为什么反而表扬了他?先学生自由说,后出示练习填空:

秋生不让牛吃(),他爱护庄稼,所以老师()他。

三、总结课文。

1、齐读课文,想想这篇课文你学懂了什么?先自由说----再给出帮助:通过学习这篇课文,我们知道要向秋生学习,做一个()()的好孩子。

2、但是,我们生活在城市,见不到庄稼,那么我们该从那些方面做起呢?

(保护绿化,小区内的花草树木)

3、朗读课文,完成有关作业。

第3课时

课时目标:

1、听写本课的生字词。

2、学会看图运用“赶紧”把句子写完整。

3、能根据提示简单的复述课文。

教学过程:

一、复习生字词并听写。

1、认读生字卡片,你认为最难记或容易写错的字你是用什么好方法记住的?

2、学生自己指指、写写,准备听写。

3、听写生字词。

二、句式训练。

1、出示例句:

(1)一头牛在田里吃稻秧,秋生赶紧跑过去,拉住牛绳,把牛牵到路边。

(2)一位老奶奶摔倒了,胡小春赶紧跑过去,把老奶奶扶起来。

思考:比较句子,有什么不同之处?可根据颜色的相同来进行归纳。

2、比较后教师归纳并板书:什么情况下,谁赶紧怎么样。

3、看课堂作业6的三幅图,按句式说话。(自己准备,互说、指名说)

4、完成造句的表格。

发生什么事,谁赶紧怎么样。

三、复述课文。

1、按板书复述课文。先准备同桌互说指名复述。

2、看图想象复述。准备优生情景表演,学生评议;同桌互说,指名复述。

四、完成作业。

提示:(1)秋生看见牛在吃稻秧怎么想?怎么做?把牛牵到路边,交给放牛人时会怎么说?放牛人接过牛绳会怎么说?

(2)老师见秋生上课迟到会怎么想?怎么问?秋生怎样告诉老

师上学路上发生的事?老师听了秋生的又会怎样表扬他的?

教科版二年级语文下册教案2

教学目标:

1、学会12个生字,读写迟到等7个词语,并初步学会运用。

2、会把两句简单的话合并陈一句话,会根据提问把话说具体。

3、会流利的朗读课文。

4、初步养成关心他人利益、爱护庄稼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什么情况下,谁赶紧怎么样的句式把句子写完整。懂得爱护庄稼的道理。

教学难点:迟、晨、绳、紧是字音难点,紧、稻是字形难点。正确理解秋生上学迟到和老师表扬他的内在关系。

教学时间:3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11个生字,认识绞丝旁,学会它的写法,理解迟到、稻田、稻秧、牛绳等词的意思。

2、读通课文,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教学过程:

1、揭示课题

(1)出示课题,读题。

(2)通过预习,知道这是谁说的话,读出问的语气,再读课题。

(3)学习生字迟。迟与尺的区别,用迟到说一句话。

2、初读课文,自学生字词。

轻声读读课文,读准音,读通课文,认清字形。

3、检查自学情况

(1)出示生字,读一读,你会读哪几个生字?

(2)各种形式读生字。

(3)哪几个生字你要提醒小朋友注意的?

重点指导稻、紧、绳等字。

(4)认读生字词语。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语文全册教案

第一单元分析 第一组教材围绕“春天里的发现”这个主题进行安排,主要由《找春天》《笋芽儿》《古诗两首》《小鹿的玫瑰花》及语文园地一组成。 上学期我们已经学过以“多彩的春天”为专题的一组课文,本组课文在此基础上重在引导学生走进春天,发现春天的特点,探索春天的奥秘。课文中有描写美好春光的散文、古诗,有发人深思的童话故事。尽管文章体裁不同,但从内容上都很贴近学生生活。教学中教师要联系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在反复诵读中感悟、积累语言,提升审美情趣。同时还要积极开发生活中的学习资源,增强学生语文实践活动的机会。 《找春天》图文并茂,充满儿童情趣和文学色彩,字里行间洋溢着作者对春天的喜爱和赞美之情。教师要引导学生在反复读文中品味美感,积累语言。同时在课外实践活动中培养学生留心观察生活,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笋芽儿》语言精美,角色鲜明。由于孩子们对笋芽儿的知识了解不多,课前师生可共同搜集一些相关的音像和图片资料。教学中要创设情境,以读带问,以情促思,充分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培养自能读书的能力。 《小鹿的玫瑰花》是一篇引人深思的童话故事。故事情节曲折,比较贴近儿童生活。教师应重点抓住黄莺和微风的话进一步开发文本,运用“移情”策略,引导想象,使学生在充分的角色体验中受到情感熏陶。 1 找春天 课前分析: 作者用细腻清新的笔触点染了一幅生机勃勃、绚丽多姿的春景图。从探头的小草、早开的野花、解冻的小溪、飘摇的风筝等景物中我们随处可见春姑娘娇羞、活泼的身姿。文章图文并茂,语言优美,充满儿童情趣和文学色彩,字里行间洋溢着作者对春天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孩子们对寻找春天有着美好的愿望,以前又接触过描写春天的文章,积累了一些好词佳句。课前,教师可带领学生走进自然,亲身体验自然的变化,进一步丰富内心感受。课上图文结合引导学生在反复读文中品味美感,积累语言。课后扩展知识,进行语文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留心观察生活,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教学目标: 1、会认“羞”等9个生字,会写“脱”等9个字。 2、抓住文中的三个比喻句和反问句引导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在具体的语言文字中进一步体会情感,品味美感。 3、体会春光的美好,体验大自然的情趣,养成主动发现的习惯。 教学重点:识记生字,积累词语,感悟读文。 信息资料: 教师:生字词卡片;课文插图或课件;音乐磁带《春天在哪里》。 学生:课前观察春天里事物的变化,搜集有关春天的文字和图片资料。 课时安排:两课时。 第一课时 切入举偶 1、谈话导入。轻轻地,轻轻地,春姑娘来到了我们的身边,让我们用美丽的词语去迎接她的到来吧!(学生说出有关描写春天的词语或句子。)是的,春天就像一个害羞的小姑娘,遮遮掩掩,躲躲藏藏,她藏在哪呢?让我们一起去找春天吧!(板书:找春天) 2、歌曲导入。(播放《春天在哪里》的录音磁带。) 师:春天在哪里呢?其实春姑娘已经悄悄的来到我们身边,只有仔细观察的小朋友才能找到它。孩子们,让我们一起去寻找春天吧! 【在音乐声中,教师和学生翩翩起舞,营造一种平等和谐的氛围,缩短了师生间的距离,提供了自由学习的情境。】对话平台 自读 1、春姑娘来到了课堂,她就藏在我们的课文里,请同学们仔细地读读课文,一边读一边感受春天的气息。遇到不认

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下册全册教案

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下册全册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 1.能准确识读生词,认读轻声。能正确、规范地书写8个生字,听写课后8个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诗歌。 【过程与方法】 培养学生运用方法理解诗句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会诗人的情感,体会出作者对春天的热爱之情。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1.学会本课生字。 2.了解诗歌大意,能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诗歌。 【教学难点】 1.初步掌握学习古诗的方法,并能利用手中的学习工具自学古诗。 2.体会诗的意境,体会诗人的感情。 【教具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揭题、释题、了解作者 1.同学们想一想,你以前会背哪些古诗?谁想起来,就请你站起来背给大家听。(学生起来背) 2.真好!看来大家非常爱学古诗。今天我们再学一首,这首古诗啊,内容和春天有关系。你们喜欢春天吗?(喜欢)清朝有位诗人高鼎特别喜爱春天,他用写诗的形式来表达对春天的喜爱。这首诗是诗人居住在乡村写下的一首诗,所以题目叫《村居》。 3.板书课题,拼读课题,释题: 村:乡村。 居:居住。 村居:在乡村居住。 (二)图文结合、初知大意。 1.(多媒体出示画面)说说你们看到了什么?听到什么(草儿萌芽,柳树被风轻拂,黄莺边飞边唧唧地叫,孩子们正在放风筝。)看着这幅图你有什么感觉? 2.这首古诗写的就是这美丽的景色。请大家自己去读读吧: (1)学生练读。 (2)指名读,正字音: 注意“妆”是翘舌音,后鼻音,“剪”前鼻音,“醉”、“裁”、“丝”是平舌音,“莺”、“咏”后鼻韵母。 (三)导读古诗,感受诗意。 1.现在你们看看图,再读这首诗,读一句,想一想,你猜猜这首诗是什么意思?把每句诗的意思猜出来。猜出来后告诉周围的同学,再听听其他同学怎么说。大家互相帮助,把这首诗学好。

部编版二年级下册语文教案全册

1、古诗二首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生字,会写“散、归、趁”3个生字,会认3个生字。 2、通过朗读,培养学生感受美、欣赏美的能力,领悟诗人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3、能有感情地诵读古诗。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掌握生字的音、形、义;正确、流利地诵读古诗。 难点:通过朗读,培养学生感受美、欣赏美的能力,并通过想象领悟诗人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第一课时 一、激趣导入 在二三月间,公园里、学校中,到处都是春暖花开的景象。今天,老师还想带大家到一首古诗中去找一找小山村的春天呢! 板书课题:村居 二、自读古诗 1、请大家自由读古诗,用自己的学习符号标记应重点注意的地方。(如不认识的字、不懂的词、难写的字等) 2、大家瞧,这么多的风筝多美呀,你能将它们放飞得更高吗?(指名认读生字) 提示:“莺”的韵母是“ing”,不要念成了“in”。 “趁”是的韵母是“en”,不是“eng”。 3、同学们真不错,将漂亮的风筝都放上了天。让我们再来认认它们! 4、进行自学,想一想用什么方法记住字形。 5、互相交流。 6、师针对难字进行指导。 三、品悟古诗 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 师:早春二月的小山村是冰冷沉静的吗?它有怎样的美景? 1、自由读读古诗,你会有很多的发现的。 2、学生自由读诗。 3、你看到了什么?生汇报。 4、(小黑板上的诗句)你能把你看到的这些带上自己的感受读出来吗?指名读文。 重点引导学生通过“长”“飞”“拂”“醉”等字眼体会早春二月的勃勃生机。 5、瞧,草儿吐出嫩绿的新芽,黄莺也飞来快乐地歌唱,河堤上的杨柳也陶醉在这迷人的春色中,在春风的吹拂下轻轻柔柔的。我们的小山村变成了一个充满生命力的世界。想配合这美丽的画面再来读读吗? 6、你还有什么发现,有什么感受?能说给大家听吗? 7、这么多美妙的感觉,我想大家一定能读好这一句的。 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1、这么好的春光,你想做些什么呢?(指名说) 2、村子里的孩子也和大家一样喜欢这美妙的春天吗? 3、板书: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防纸鸢 4、你能读好它吗?自由读古诗第二句。

教科版语文二年级下册

教科版语文二年级下册《1、黄山奇石》。 教材分析: 本单元以“自然风光”为主题,要运用音乐、图像等手段创设语文学习情境,调动学生自身的经验与情感的储备,化繁为简,整体把握,重视朗读、背诵,注重熏陶感染。黄山位于安徽省南部,千峰竞秀,著名的七十二峰雄姿灵秀,气势磅礴。黄山与黄河、长江、长城齐名,成为中华民族的象征。黄山的奇松、怪石、云海、温泉号称“天下四绝”,“四绝”之一的怪石,以奇取胜,以多著称。那些怪石,似人似物,似鸟似兽,形态各异,生动逼真,分布遍及峰壑巅坡,构成了一幅幅惟妙惟肖的情趣图。《黄山奇石》一文正是对黄山奇石的描写,“奇”字概括出黄山石的特点。 教学目标: 1、了解黄山奇石的特点,初步辨别区分课文描写内容的详略。 2、通过与小伙伴合作交流,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对黄山奇石的赞叹。 3、喜爱黄山,向往去黄山看奇石。 重点难点: 区分课文描写内容的详略,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对黄 山奇石的赞叹。 教学方法: 情境教学法、启发式教学法 学习方法: 看图学文、读文想象、合作交流。 教学流程: 【热身】 (播放课件)同学们,让我们在快乐中学习语文,在语文中感受快乐。上课之前,请你像我这样做:学会自信、学会尊重、学会倾听、学会交流。好了,上课! 一、录像引入,激趣质疑。 1、同学们,我们伟大的祖国有许多名山大川:桂林山水甲天下,西湖美景人人夸。让我们把目光投向安徽省南部,那里有一座著名的山——黄山。【板书:黄山。】 2、你们知道黄山四绝吗?(课件出示)——“奇松、怪石、云海、温泉。”今天,我们就来一睹黄山奇石的风姿。【板书:奇石。】齐读课题。下面请同学们欣赏一段录像(播放录像。)看了录像之后,你对这个“奇”字是怎样理解的呢?再读。你能提出什么问题吗? 二、进入文本,初读感知。 1、(出示读文提示)带着问题按照你喜欢的方式自由读课文,要求(找一名同学读要求): (1)标上自然段序号。 (2)选择你喜欢的办法读准字音、把句子读通顺。 (3)找到能概括全文主要内容的一句话,用你喜欢的线画出来。

【最新】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下册教案-全册教学设计

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下册全册教案 1、古诗两首之《村居》 教学目标 1.认识“古、诗”等13个生字。会写“古、声”等6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3.知道春天美好,要珍惜春光。 教学重点 识字、写字,能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课文。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准备 幻灯片、课件或古筝曲 教学过程 一、激发情趣、导入课题 春天到了,你们喜欢干些什么?清朝诗人高鼎居住在乡下时就亲眼目睹了儿童放学归,三五成群,迎着春风,放飞风筝的情景,于是他便为后人留下了一首较为明快的诗篇──《村居》。(板题,生齐读课题并识记“村、居”) 二、范读课文、整体感知 认真听不认识的字或不熟悉的字的读音。 三、自读课文、自学生字 1.利用拼音自读古诗,边圈画生字,要求把字音读准,把诗句读连贯。 2.小组合作,交流识字方法。 四、理解诗句、感悟欣赏 1.指读古诗,要求读得正确、流利。 2.你是怎么记住“醉、烟、童、散、忙”的? 点拨:(1)“醉”是平舌音。 (2)“烟”韵母是前鼻韵母。

(3)“童”可以用熟字相加的方法认记(立+里)。 (4)“散”是平舌音;偏旁是反文旁,不是折文旁。 (5)“忙”书空;扩词;用“急忙”说话。 3.自读古诗,然后谈一谈你最喜欢这首诗的哪一句,为什么? 点拨:(1)纸鸢:风筝。 (2)拂堤杨柳醉春烟:杨柳在微微春风中摇摇摆摆,陶醉在这美丽的春光中。(演示课件或出示图片,帮助学生理解) 4.让我们闭上眼睛,伴着美妙的音乐听xx同学朗诵这首诗,然后谈谈你的感受。(指名配乐朗诵) 5.交流听读后的感受。 6.请你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出你的感受。(配乐练读、指名读、评价读) 7.练习背诵课文。 五、再现生字、指导书写 1.出示“醉、烟、童、散、忙”。 2.连词认读生字。 3.观察“忙”的结构特点,说说这个字书写时应注意什么? 4.指导、示范书写“忙”字。 5.学生描红、临摹。 六、交流资料、扩展朗读 自古以,人们都喜欢春天,珍惜春光。古代诗人除了《春晓》《村居》以外,还写了很多咏春的诗句,把你积累的诗句与小组内的同学交流交流。(也可以出示教师摘抄的诗句,让学生读一读。如: 双飞燕子几时回?夹岸桃花蘸水开。──徐俯《春游湖》 春宵一刻值千金,花有清香月有阴。──苏轼《春宵》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朱熹《春日》 草树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韩愈《晚春》) 1、古诗两首之《咏柳》 教学目的:

最新人教版小学二年级语文下册全册教案

本文从网络收集而来,上传到平台为了帮到更多的人,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另外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如意! 最新人教版小学二年级语文下册全册教案

1 古诗两首 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 1.能准确识读生词,认读轻声。能正确、规范地书写8个生字,听写课后8个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诗歌。 【过程与方法】 培养学生运用方法理解诗句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会诗人的情感,体会出作者对春天的热爱之情。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1.学会本课生字。 2.了解诗歌大意,能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诗歌。 【教学难点】 1.初步掌握学习古诗的方法,并能利用手中的学习工具自学古诗。 2.体会诗的意境,体会诗人的感情。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揭题、释题、了解作者 1.同学们想一想,你以前会背哪些古诗?谁想起来,就请你站起来背给大家听。(学生起来背) 2.真好!看来大家非常爱学古诗。今天我们再学一首,这首古诗啊,内容和春天有关系。你们喜欢春天吗?(喜欢)清朝有位诗人高鼎特

别喜爱春天,他用写诗的形式来表达对春天的喜爱。这首诗是诗人居住在乡村写下的一首诗,所以题目叫《村居》。 3.板书课题,拼读课题,释题: 村:乡村。 居:居住。 村居:在乡村居住。 (二)图文结合、初知大意。 1.(多媒体出示画面)说说你们看到了什么?听到什么(草儿萌芽,柳树被风轻拂,黄莺边飞边唧唧地叫,孩子们正在放风筝。)看着这幅图你有什么感觉? 2.这首古诗写的就是这美丽的景色。请大家自己去读读吧: (1)学生练读。 (2)指名读,正字音: 注意“妆”是翘舌音,后鼻音,“剪”前鼻音,“醉”、“裁”、“丝”是平舌音,“莺”、“咏”后鼻韵母。 (三)导读古诗,感受诗意。 1.现在你们看看图,再读这首诗,读一句,想一想,你猜猜这首诗是什么意思?把每句诗的意思猜出来。猜出来后告诉周围的同学,再听听其他同学怎么说。大家互相帮助,把这首诗学好。 (学生自学) 2.学习一、二句: (1)(多媒体出示第一、二句诗的画面)谁来说第一句?指名说,大家补充。 (二月,青草茁壮成长,黄莺飞来飞去) (2)学生质疑:我觉得不对,要是“二月,青草茁壮成长,黄莺飞来飞去。”应该是“二月天草长莺飞”呀,这里写的是“草长莺飞二月天”这是怎么回事? (师点拨:这是古诗常用的方法,古人写诗常常不按照正常顺序写,为了押韵,读起来朗朗上口。) (3)齐读第一句,指导停顿: 草长/莺飞/二月天,

2018人教版二年级语文下册教案(全册)

2018人教版二年级语文下册教案(全册)(此为WORD版,可以任意编辑) 第一单元 单元妙解导航 本单元以春天为主题,依次编排了四篇课文、一个《口语交际》、一个《语文园地》和一个《快乐读书吧》。四篇课文分别是《古诗二首》《找春天》《开满鲜花的小路》《邓小平爷爷植树》。《古诗二首》中编排了《村居》《咏柳》,这两首诗都与春天有关,《找春天》《开满鲜花的小路》《邓小平爷爷植树》这三篇课文用优美的语言、生动的故事描绘了春天的足迹,激发学生发现、观察、感受春天,懂得快乐要和大家共享,并可以初步了解植树的意义,树立植树绿化和保护环境的意识。 单元教学目辬 1.认识63个生字和1个多音字,会写34个生字。要求认识的字要能读准音,结合词句等语言环境了解意思;要求会写的字要能读准音,认清形,了解意思,正确书写。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指定的课文和自己喜欢的课文片段,积累好词佳句,热爱春天,体会春天的美好。 3.《口语交际》要求学生注意说话的语气,《语文园地》要求学生在形式多样的活动中积累知识,提高语文素养。 4.《快乐读书吧》指导学生学会从书籍目录中了解书中的主要内容,并引导学生在课外多读书。 5.引导学生从童话故事中汲取力量,认识到为别人创造快乐,自己也能从中得到快乐。 单元重、难点 重点 1.认识63个生字和1个多音字,会写34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指定的课文和自己喜欢的课文片段。 难点

《口语交际》要求学生注意说话的语气,《语文园地》要求学生在形式多样的活动中积累知识,提高语文素养。 单元课时分配 《古诗二首》2课时 《找春天》2课时 《开满鲜花的小路》2课时 《邓小平爷爷植树》2课时 《口语交际》1课时 《语文园地一》2课时 《快乐读书吧》1课时 1古诗二首 妙析教材 《古诗二首》编排了两首古诗,它们从不同的观察角度描写了春天。 《村居》描写了诗人居住在乡村时见到的春天的美景和放学后孩子们放风筝的情景;《咏柳》是首咏物诗,描写了早春二月的杨柳,借柳树歌咏春天。 学情分析 二年级的学生对春天已有了自己的感受,能较好地与课文产生情感上的共鸣。教师可利用这一点,激发课堂教学的情趣,真正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古诗教学达到魅力无穷、活力四射的境地。所以,在本课的古诗教学中,要以读为主,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让学生在读中进入到诗歌所营造的意境中去,在读中意会,读中感悟,读中体验,在读中积累语言,培养语感。 教学建议 学习本课,可引导学生先自读自悟,借助文字想象诗中的画面,然后再看图,感悟图文相通之处。还可先引导学生依据插图来体悟课文,把课文与图意融为一体,再启发学生思考和想象,加深对诗句的领会、理解,从而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教学目辬 【知识与技能】

语文S版二年级下册语文期中测试卷

语文S版二年级下册语文期中测试卷 一、请把下面的字与正确的读音连起来。(10分) xiélín xiáng báo qún yīng gāo lu?mào zī 鳞斜薄祥樱裙糕貌滋络二、仔细看拼音,写词语。(16分) yuán yěhūhuàn yìlùn suǒyǐ chìjiǎo shādíy?u yǒng bádiào 三、认一认,再组词。(12分) 沧()幸()昨() 枪()辛()作() 泣()晓()燥() 粒()烧()躁() 四、给下面多音字划去不正确的读音。(8分) 动画片.(piàn piān)地壳.(kéqiào) 扇.(shān shàn)动感觉.(juéjiào) 五、把下面的词语、诗句补充完整。(17分) 聚( )会( ) ( )入( )出温( )知( )

( )晒( )淋山( )水( ) 杏( )桃( ) 小荷()露尖尖(),早有蜻蜓()()()。 六、选字词填空。(6分) 清睛晴情 1、池塘水()天气(),青蛙睁圆大眼()。 噪躁 2、今天天气()热,这地方()音又大,我过得一点 儿也不舒服。 突然果然 3、天空()下起雨来了,我想躲都来不及。 七、照样子,完成下题。(7分) 1、竹笋从地下长出来了。竹笋从地下探出头来。(2分) 小鸟在树上叫着。。 2、你既然想不明白,为什么不自己去试一试呢? 你既然想不明白,就应该自己去试一试。 科学家怎么可以提出错误的问题呢?(2分) 。 3、小白兔在捉迷藏。 (可爱的)小白兔在(树林里)捉迷藏,(玩儿得真开心)。 小姑娘在跳舞。(3分) 八、阅读短文,完成问题。(24分) 在我家的院子里,每一个角落里都有几个黑乎乎的小洞,里面住着一群群蚂蚁。 有一次,我在院子里玩,忽然发现有一只蚂蚁在用力地拖(tuō)

2018-2019年教科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下(第四册全册教案

课题:1.黄山奇石 教学目标 1.通过看图、学文,体会黄山石的奇妙,激发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 2.通过观察图画和理解语言文字,培养观察能力和想象能力。 3.学会12个生字和由这些字组成的词语及由熟字组成的新词。 4.朗读课文,并选两段背诵。 教学重点、难点 1.通过看图、学文,体会黄山石的奇妙之处。 2.把课文中描写的画面想象出来。 教学时间三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流程: (一)引题激趣。 同学们,我国有许多著名的游览圣地,你们也许去过“五岳独尊”的泰山,也许去过“天下奇秀”的庐山,但不知你们去没去过“人间仙境”的黄山。从今天起,老师要和同学们一齐游览黄山奇景,你们愿意吗? (二)初读课文,画出生字。 (三)小组讨论,学习生字。 方法:四人为一小组,先读准字音,易错的字音相互提醒;再分析字形,易写错的字找出来,一齐学习。找出最巧妙的识记方法。 (四)汇报学习情况。 请一组同学汇报,汇报后,重点指导以下字形。 区:共4画,笔顺是:区。 滚:右边中间部分是“公”,不是“合”。 著:要和“着”区别字形。

状:要和“壮”区分形、义。 (五)理解词义。 1.观察图画、查字典理解词义。 2.哪些词义不懂提出来,同学一齐解决。 重点理解: 闻名:有名。“闻名中外”,就是在中国和外国都很有名。 尤其:表示更进一步。 秀丽:清秀美丽。 神奇:非常奇妙。 陡峭:山势坡度很大,好像直上直下似的。 翻滚:多指水、云等上下滚动。 (六)指导书写。 翻:左右结构,“番”写在竖中线以左,“羽”写在竖中线右边。左高右低。 滚:左右结构,左小右大,“”在横中线以上。 省:上下结构,“少”在横中线以上,“目”在横中线稍靠上起笔。 其:上横短,下横长。里面第二横在横中线上,避免“其”写得下坠。 (七)作业。 1.熟读课文。 2.写生字词。 3.搜集有关黄山景色的图片或介绍的文字。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介绍黄山,激发兴趣。(出示第一图) 黄山在我国安徽省南部,是著名的风景区,被联合国列入世界自然、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几百年来,游过黄山的人,无不被它的山水奇景所倾倒,明朝的徐霞客把黄山列为群山之首。

部编人教版小学二年级语文下册全册教案设计含教学反思

1 古诗二首 教材分析 《古诗二首》编排了两首古诗,它们从不同的观察角度描写了春天。 《村居》描写了诗人居住在乡村时见到的春天的美景和放学后孩子们放风筝的情景;《咏柳》是首咏物诗,描写了早春二月的杨柳,借柳树歌咏春天。 学情分析 二年级的学生对春天已有了自己的感受,能较好地与课文产生情感上的共鸣。教师可利用这一点,激发课堂教学的情趣,真正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古诗教学达到魅力无穷、活力四射的境地。所以,在本课的古诗教学中,要以读为主,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让学生在读中进入到诗歌所营造的意境中去,在读中意会,读中感悟,读中体验,在读中积累语言,培养语感。 教学建议 学习本课,可引导学生先自读自悟,借助文字想象诗中的画面,然后再看图,感悟图文相通之处。还可先引导学生依据插图来体悟课文,把课文与图意融为一体,再启发学生思考和想象,加深对诗句的领会、理解,从而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会认11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3.理解古诗含义,想象画面,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中春天的美景。 【过程与方法】 1.让学生在语境中整体认读、自主识字,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识字。 2.借助画面理解词语和诗句的意思,小组合作朗读、想象、体会。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受春光的美好和乡村儿童生活的情趣,激发热爱大自然的美好感情。 重点难点 重点

有感情地朗读古诗句,背诵古诗。 难点 1.想象画面,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中春天的美景。 2.感受春光的美好和乡村儿童生活的情趣,激发热爱大自然的美好感情。 教学准备 教师:古诗的配乐曲子,多媒体课件。 学生:准备彩笔及画纸。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 一、课时目标 1.会认“莺、拂、堤、柳、醉”5个生字,会写“诗、村、童”3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村居》,背诵古诗《村居》。 3.理解古诗《村居》,感受春光的美好和乡村儿童生活的情趣。 二、重点难点 重点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难点 体会诗人对春光的赞美之情和对儿童的喜爱之情。 三、激趣导入 在二三月间,公园里、学校中,到处都是春暖花开的景象。今天,老师想带大家到一首古诗中去找一找小山村的春天,大家跟随老师一起吧!(板书课题:村居) 四、自读古诗 1.请大家自由读古诗,用自己喜欢的学习符号标记应重点注意的地方。(如不认识的字、不懂的词、难写的字等) 2.(出示风筝图,上面带有生字)大家瞧,这些风筝多美呀,你能将它们放

S版小学二年级语文下册全册教案(有目录)

二年级语文下册教案 1、有趣的汉字 (2) 2、合在一起成新字 (5) 3、添“口”歌 (7) 语文百花园一 (11) 语文百花园一:看图说话写话 (12) 1、山青青 (14) 2、小树谣 (16) 3、古诗两首 (19) 4、春雨的色彩 (22) 5、世界多美呀 (23) 语文百花园二:看图说话写话 (26) 6、阳台上的小鸟 (28) 7、大熊猫 (31) 8、演一棵大树 (33) 9、寄给青蛙的信 (35) 10谁住顶楼 (38) 语文百花园三 (41) 11、这个办法好 (43) 12、小英雄王二小 (46) 13、夜色 (49) 14、毽子变乖了 (51) 语文百花园四:说话写话 (53) 1、小粗心区分“己”和“已” (55) 2、猫和老鼠 (56) 3、对对歌 (58) 语文百花园五教学设计 (61) 15月亮和云彩 (64) 16、燕子妈妈笑了 (66) 17、小蝌蚪找妈妈 (69) 18、鸭子和白兔请客 (74) 19、小猪画画 (76) 语文百花园六 (78) 20、小熊和小鹿 (79) 21、只听半句 (82) 22、蝴蝶花 (85) 23、快乐的小青蛙 (88) 24、咕咚 (89)

《语文百花园七》教学设计 (92) 25、古诗两首教学设计 (94) 古朗月行教学设计 (96) 26、《炎帝的传说》教学设计 (99) 27、《尧帝凿井》教学设计 (101) 28、《丑小鸭(一)》教学设计 (102) 29、《丑小鸭(二)》教学设计 (104) 《语文百花园八》教学设计 (105) 第一单元 1、有趣的汉字 教学目标: 1.认识“元、汉、桌、爷、毛、笔、您、事、示、休、息、啦”13个字;会写 “毛、笔、元、示、写、字、太”7个字。学习新偏旁“竹字头”、“秃宝盖”。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初步了解汉字的造字规律,感悟汉字的表意功能,受到汉字文化的熏陶,激 发学生学习汉字的兴趣。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1.识字、写字 2.正确、流利朗读课文 难点:了解汉字的造字规律,感悟汉字的表意功能。 课前准备: 1.学生收集有关古人造汉字的有关资料。 2.挂图,生字卡片。 教学时间: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激情导入 1.猜字 出示挂图。(甲骨文的“马”字) 你们猜一猜,这是什么字?(这是“马”)这就是我们祖先最早创造的文 字。 2.出示教材P1中的图。

2019-2020年教科版语文二年级下册古诗《所见》

2019-2020年教科版语文二年级下册古诗《所见》 教学目标: 1、认识“牧”、“骑”、“振”、“樾”等字。 2、理解古诗意思,并能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这首诗。 3、体会作者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培养对大自然的热爱和观察的兴趣。 教学重点:理解古诗意思。 教学难点:体会作者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同学们,瞧!夏天是山村最美的季节。天空那么蓝;远处是青青树林,池塘边,柳树上的嫩叶,象刚洗刷过似的。一幅动人的画面印入了我们的眼帘。 2、看图了解诗意: A、谁能把你所看到的说说给大家听听?(指名说图意) B、师总结:夏季的一天,诗人在房间里闷热难当,昏昏欲睡:于是他走出房间,来到树林里。看见整个树林枝叶繁茂,林间的小道上满是树荫,行走在这样的林间小道上,阵阵凉风迎面吹拂而来,好惬意。作者很高兴的将自己看见的情境,用诗句记录了下来。诗名就叫《所见》,你知道这位诗人是谁?(袁枚) 3、介绍作者: 这位清代的诗人将他看到这动人的情景,用笔记录下来,写成了一首小诗《所见》。古诗的魅力就在于能用最少的文字展现出丰富的画面。今天我们用读诗句、想画面的方法来学习这首古诗。 释题:

见是什么意思?(看见)为什么是看见的意思? 見(见字原来是这样写的),儿指人,目指望人的眼睛,一个人睁大眼睛在干什么?(看) 所见就是?——所看见的东西。是谁看见呢?前面要加上诗人的名字,就是对题目完整的解释了。请一个同学把题目的意思完整说一遍。师配乐范读全诗。 二、初读古诗 1、指名读生字。出示:骑振蝉 2、记忆字形,骑字:左边是马意为牲口的代表,右边是音。是左形右声的字。 蝉:形声。从虫,单声。虫+单,它是一种特别可爱的小动物。夏天的时候,特别怕热,就趴在树上不停地叫,别称:“知了”。 开火车读生字,组词。 开来同学们预习的很认真。让我们听听古诗读得如何呢? 3、指名学生朗读全诗。 4、学生自读诗文,有什么不懂的地方吗: 欲:在诗中的意思是“想要”。 樾:“树阴”的意思。“林樾”是指茂密的树林。 鸣:“叫”的意思。 捕:“捉”的意思。 三、精读古诗 1、读第一、二句。 (1)观察课文插图,这是怎样的一幅图?(放牛的孩子,骑在牛背上。)想象:牧童高兴地唱起了歌,他的歌声怎么样?(优美动听、响亮的歌声在茂密的树林中振荡。) (2)出示诗句: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跃。这可真是一个快乐的

教科版二年级语文下册《爱护书籍》教案(3篇)

教科版二年级语文下册《爱护书籍》教案(3 篇) 篇一教学目标: 1、通过鲁迅小时候爱护书籍的故事,学习他爱书的精神和做事认真的态度。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难点: 通过鲁迅小时候爱护书籍的故事,学习他爱书的精神和做事认真的态度。 教学流程: 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1、高尔基说: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别林斯基说:好的书籍是最贵重的珍宝……那么,小朋友,你们喜欢看书吗?你都喜欢看什么书?你们是怎样看书的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位名人看书的故事。板书《爱护书籍》。 2、齐读课题,谁来说说看了课题你最想知道什么?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读)那好,我们来看看你们想知道的这些问题在课文中能不能找到答案呢?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遇到不认识的字标记下来,要多读几遍。 2.(同桌读)刚才同学们读得很认真,现在愿意读给同桌听吗?一

边读一边标记自然段,读不好的地方互相帮一帮。 3.(指名读)谁愿意读给大家听?其它同学边听边想,课文主要讲了什么事?(生读师正音) 三、细读感悟走进文本 1. 师:同学们把课文读通顺了,谁能告诉老师,课文主要写了什么事? 2. 请同学们默读课文,找出课文中能概括全文主要内容的一句话。 3.用自己喜欢的标记符号,画出课文中能说明“鲁迅小时候把书看得比什么都宝贵”的语句,有什么感受可以和小组里的同学说一说。 4.小组交流,读书,体会,说一说从这些语句中你能体会到什么。(汇报交流,互谈读书体会。) 学生如果汇报第一自然段,就出示第一自然段:学生读,说。 师:鲁迅小时候养成的爱书如宝的好习惯,那么你从括号里填的这些词语中体会到什么? 鲁迅小时候很喜欢看书,每天晚上做完功课,就把书拿出来看。这时候,他(总要)(先)看看手干净不干净,(然后)才小心地一页一页翻着看。他看书的时候,弟弟可以在桌子旁边一起看,(但)不许动手摸书。 第二自然段让学生通过重点词语“精心、整整齐齐、放樟脑球”等词语去体会鲁迅的爱书如宝。 第三自然段让学生通过动词“擦、补、包”来体会鲁迅爱护书籍的细心和周到。

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下册教案(全册)

《村居》教学设计1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生字,会写“诗、村、童”3个生字,会认3个生字。 2、通过朗读,培养同学感受美、欣赏美的能力,领悟诗人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3、能有感情地诵读古诗。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掌握生字的音、形、义;正确、流利地诵读古诗。 难点:通过朗读,培养同学感受美、欣赏美的能力,并通过想象领悟诗人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具准备:朗诵音频、生字卡片。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在二三月间,公园里、学校中,到处都是春暖花开的景象。今天,老师还想带大家到一首古诗中去找一找小山村的春天呢! 板书课题:村居 二、自读古诗 1、请大家自由读古诗,用自身的学习符号标志应重点注意的地方。(如不认识的字、不懂的词、难写的字等) 2、大家瞧,这么多的风筝多美呀,你能将它们放飞得更高吗?(指名认读生字) 提示:“莺”的韵母是“ing”,不要念成了“in”。 “趁”是的韵母是“en”,不是“eng”。 3、同学们真不错,将漂亮的风筝都放上了天。让我们再来认认它们! 4、进行自学,想一想用什么方法记住字形。 5、互相交流。 6、师针对难字进行指导。 三、品悟古诗 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 师:早春二月的小山村是冰冷沉静的吗?它有怎样的美景? 1、自由读读古诗,你会有很多的发现的。 2、同学自由读诗。 3、你看到了什么?生汇报。 4、(小黑板上的诗句)你能把你看到的这些带上自身的感受读出来吗?指名读文。重点引导同学通过“长”“飞”“拂”“醉”等字眼体会早春二月的勃勃生机。 5、瞧,草儿吐出嫩绿的新芽,黄莺也飞来快乐地歌唱,河堤上的杨柳也陶醉在这迷人的春色中,在春风的吹拂下轻轻柔柔的。我们的小山村变成了一个充溢生命力的世界。想配合这美丽的画面再来读读吗? 6、你还有什么发现,有什么感受?能说给大家听吗? 7、这么多美妙的感觉,我想大家一定能读好这一句的。 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1、这么好的春光,你想做些什么呢?(指名说) 2、村子里的小朋友也和大家一样喜欢这美妙的春天吗? 3、板书: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防纸鸢 4、你能读好它吗?自由读古诗第二句。

新教科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 《古诗三首》教学设计

《古诗三首》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并背诵古诗。 2、会认本课12个生字,会写7个生字。学习偏旁部首“彡”。 3、在理解诗句意思的基础上,想象画面,体会诗人所表达的感情。 教学重点:读懂诗的意思,能背诵这三首古诗。 教学难点:想象诗句描绘的景象和意境,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 教学时间:3课时 第一课时:《登鹳雀楼》 一、揭示课题。 1、学习《登鹳雀楼》(板书课题)简介作者。(板书:王之涣) 2、释题。鹳雀楼,旧址在山西省永济县。因常有鹳雀在那儿栖息,所以人们把这座楼取名为“鹳雀楼”,楼共三层。一天,诗人王之涣登上了鹳雀楼,眺望落山的太阳,奔腾的黄河,想得很多,就在楼上写了《登鹳雀楼》这首诗。指名说出题目的意思。(将学生引入诗境。 二、检查预习,初读理解。 1、指生读,读准字音,集体评价。 2、自由朗读古诗,结合课文插图,从字面上初步理解诗句的意思。 3、用查字典和联系上下文结合的方法,解释字的意义。

4、试着用自己的话说一说诗句的意思。 三、展示汇报,点拨指导。 1、小组比赛朗读古诗。 在比读中评议,达到把古诗读正确,流利。 2、引导学生读诗,画出诗的节奏和重音。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3、你能说说这首诗的意思吗? 小组内互讲。(以上学生活动不少于15分钟,意在培养学生自行获取知识的能力) 第一、二句:理解“白日”“依”“尽”“入海流”的意思。这里的“入海”是说明“流”的方向。说出这两句诗的意思。 第三、四句:理解“欲”“穷”“千里”“目”“更”各是什么意思?说出这两句诗的意思。 四、反复诵读,启发想象,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 1、默读思考:这首诗主要写什么?(登上鹳雀楼看到的景物和产生的想法)(板书:看想)哪些诗句的内容是诗人看到的?哪些诗句的内容是诗人的想法?(板书:白日尽黄河流) 2、学生边想象,边描绘画面。 3、小组内互相描绘。(培养学生观察、理解、想象和表达能力) 4、“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的千古名句,告诉人们一个什么道理?(板书:站得高看得远)这两句表现了诗人一种怎样的精神?在生活中你有这样的体验吗,说给大家听一听。

人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全册教案

全册教案 第一组: 第一组教材围绕“春天里的发现”这个主题进行安排,主要由《找春天》《笋芽儿》《古诗两首》《小鹿的玫瑰花》及语文园地一组成。 上学期我们已经学过以“多彩的春天”为专题的一组课文,本组课文在此基础上重在引导学生走进春天,发现春天的特点,探索春天的奥秘。课文中有描写美好春光的散文、古诗,有发人深思的童话故事。尽管文章体裁不同,但从内容上都很贴近学生生活。教学中教师要联系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在反复诵读中感悟、积累语言,提升审美情趣。同时还要积极开发生活中的学习资源,增强学生语文实践活 动的机会。 《找春天》图文并茂,充满儿童情趣和文学色彩,字里行间洋溢着作者对春天的喜爱和赞美之情。教师要引导学生在反复读文中品味美感,积累语言。同时在课外实践活动中培养学生留心观察生活,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笋芽儿》语言精美,角色鲜明。由于孩子们对笋芽儿的知识了解不多,课前师生可共同搜集一些相关的音像和图片资料。教学中要创设情境,以读带问,以情促思,充分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培养自能读书的能力。 《小鹿的玫瑰花》是一篇引人深思的童话故事。故事情节曲折,比较贴近儿童生活。教师应重点抓住黄莺和微风的话进一步开发文本,运用“移情”策略,引导想象,使学生在充分的角色体验中受到情感熏陶。 1、找春天 课前透视: 作者用细腻清新的笔触点染了一幅生机勃勃、绚丽多姿的春景图。从探头的小草、早开的野花、解冻的小溪、飘摇的风筝等景物中我们随处可见春姑娘娇羞、活泼的身姿。文章图文并茂,语言优美,充满儿童情趣和文学色彩,字里行间洋溢着作者对春天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孩子们对寻找春天有着美好的愿望,以前又接触过描写春天的文章,积累了一些好词佳句。课前,教师可带领学生走进自然,亲身体验自然的变化,进一步丰富内心感受。课上图文结合引导学生在反复读文中品味美感,积累语言。课后扩展知识,进行语文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留心观察生活,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教学目标: 1、会认“羞”等9个生字,会写“脱”等9个字。 2、抓住文中的三个比喻句和反问句引导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在具体的语言文字中进一步体会情感,品味美感。 3、体会春光的美好,体验大自然的情趣,养成主动发现的习惯。 教学重点:识记生字,积累词语,感悟读文。 信息资料: 教师:生字词卡片;课文插图或课件;音乐磁带《春天在哪里》。 学生:课前观察春天里事物的变化,搜集有关春天的文字和图片资料。 课时安排: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自然导入: 1、谈话导入。轻轻地,轻轻地,春姑娘来到了我们的身边,让我们用美丽的词语去迎接她的到来吧!(学生说出有关描写春天的词语或句子。)是的,春天就像一个害羞的小姑娘,遮遮掩掩,躲躲藏藏,她藏在哪呢?让我们一起去找春天吧!(板书:找春天) 2、播放歌曲。(播放《春天在哪里》的录音磁带。) 师:春天在哪里呢?其实春姑娘已经悄悄的来到我们身边,只有仔细观察的小朋友才能找到它。孩子们,让我们一起去寻找春天吧!

一二年级课文目录s版

一年级上册 第一单元我爱上学 看图说话学拼音 识字一 1.观察人体识汉字 2.看画识字真有趣 3.我在家里贴字卡 语文百花园一 第 二 单 元 1.花朵 2.共同的家 3.学校是乐园 4.雨后的森林 语文百花园二 第三单元5.江南 6.小小的船 7.风 8.树叶 语文百花园三 第 四 单 元 9.看书 10.绿色的金鱼 11.自己去吧 12.轻轻地 语文百花园四 第五单元识字二 1.边看电视边识字 2.我在街上识汉字 3.我读对联识汉字 语文百花园五 第 六 单 元 13.静夜思 14.十二月歌 15.石榴笑了 16.浪花 语文百花园六 第七单元17.司马光 18.乌鸦喝水 19.聪明的小白兔(一) 20.聪明的小白兔(二) 语文百花园七 第 八 单 元 一年级下册 第一单1.有趣的汉字 2.合在一起成新字 3.添口歌 第 二 单 1.山青青 2.小树谣 3.古诗两首

元语文百花园一元 4.春雨的色彩 5.世界多美呀 语文百花园二 第三单元6.阳台上的小鸟 7.大熊猫 8.演一棵大树 9.寄给青蛙的信 10.谁住顶楼 语文百花园三 第 四 单 元 11.这个办法好 12.小英雄王二小 13.夜色 14.毽子变乖了 语文百花园四 第五单元1.小粗心区分“己”和“已” 2.猫和老鼠 3.对对歌 语文百花园五 第 六 单 元 15.月亮和云彩 16.燕子妈妈笑了 17.小蝌蚪找妈妈 18.鸭子和白兔请客 19.小猪画画 语文百花园六 第七单元20.小熊和小鹿 21.只听半句 22.蝴蝶花 23.快乐的小青蛙 24.咕咚 语文百花园七 第 八 单 元 25.古诗两首 26.炎帝的传说 27.尧帝凿井 28.*丑小鸭(一) 29.*丑小鸭(二) 语文百花园八 二年级上册 第一单元1.国旗和太阳一同升起 2.秋天 3.古诗两首 4.日月潭 语文百花园一 第 二 单 元 5.窗前一株紫丁香 6.阳光 7.吃水不忘挖井人 8.朱德的扁担 识字一保护庄稼好卫兵

部编版二年级下册语文全册教案

部编版二年级下册语文教学进度表 周次日期教学内容备课人 1 3.5-3.9 1.古诗两首 2.找春天 3.开满鲜花的小路 2 3.12-3.16 口语交际 2.邓爷爷植树 4.雷锋叔叔你在哪里 3 3.19-3.23 6.千人糕 7.一匹出色的马语文园地二 4 3.26-3.30 1.神州瑶 2.传统节日 3.“贝”的故事 5 4.2-4.4 4.中国美食口语交际语文园地三 6 4.8-4.13 8.彩色的梦 9.枫树上的喜鹊 10.沙滩上的童话 7 4.16-4.20 11.我是一只小虫子语文园地四 12.寓言两则 8 4.23-4.28 13.画杨桃 14.小马过河口语交际 9 5.2-5.4 语文园地五 10 5.7-5.11 15.古诗两首 16.雷雨 11 5.14-5.18 17.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 18.太空生活趣事多 12 5.21-5.25 语文园地六 19.泪水茶 20.大象的耳朵 13 5.28-6.1 21.蜘蛛开店 22.青蛙卖泥塘 14 6.4-6.8 语文园地七 23.祖先的摇篮 15 6.11-6.15 24.当世界年纪还小的时候 25.羿射九日 16 6.19-6.22 口语交际语文园地八 17 6.25-6.29 期末复习 187.2-7.6 期末复习 19 20

1 古诗两首 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 1.能准确识读生词,认读轻声。能正确、规范地书写8个生字,听写课后8个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诗歌。 【过程与方法】 培养学生运用方法理解诗句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会诗人的情感,体会出作者对春天的热爱之情。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1.学会本课生字。 2.了解诗歌大意,能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诗歌。 【教学难点】 1.初步掌握学习古诗的方法,并能利用手中的学习工具自学古诗。 2.体会诗的意境,体会诗人的感情。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总第()课时(一)揭题、释题、了解作者 1.同学们想一想,你以前会背哪些古诗?谁想起来,就请你站起来背给大家听。(学生起来背) 2.真好!看来大家非常爱学古诗。今天我们再学一首,这首古诗啊,内容和春天

小学语文s版二年级字词练习

小学字词短语基础练习 一、易混词组词。 那()枝()动()跳()洒()探()蚕()唤() 哪()支()运()挑()酒()深()吞()换() 呼()呀()灰()挡()向()乌()牙()作() 乎()牙()灭()当()响()呜()呀()昨() 坐()合()伴()罩()检()网()课()业() 座()盒()拌()桌()捡()冈()棵()亚() 永()泳()咏()踩()里()装()刀()泉() 丰()峰()蜂()睬()理()妆()力()原() 成()城()诚()惜()试()外()快()题() 青()请()清()静()睛()晴()精()蜻() 仓()苍()沧()抢()枪()舱()站()办() 干()肝()赶()杆()竿()汗()战()为() 高()搞()稿()敲()化()花()华()趴() 良()娘()粮()食()狼()浪()夹()扒() 退()错()在()取()趣()最()谷()我() 腿()惜()再()候()猴()喉()容()饿() 痛()绵()拔()利()匠()澡()燥()躁() 桶()棉()拨()梨()医()客()家()牢() 足()促()捉()离()怕()摇()遥()谣() 末()受()喝()方()访()防()坊()都() 未()爱()渴()元()圆()园()员()堵() 围()买()景()盼()吹()放()切()挺() 伟()卖()惊()扮()吃()游()砌()庭() 古()枯()苦()滴()第()势()塔()乖() 吞()蚕()昆()批()递()热()答()乘() 尧()烧()浇()晓()饶()挠()翘()绕() 尤()优()就()龙()笼()密()蜜()碌() 操()澡()燥()挑()桃()跳()逃()绿() 悄()消()削()梢()主()注()柱()住() 辛()幸()立()泣()拉()粒()神()伸() 二、照样子补充词语。 1、金灿灿(ABB)亮()水()水()绿()红()白()直()轰()黑()胖()笑()笑()笑()笑()笑()软()汗()阴()圆()慢()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