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义虚拟经济视角下的经济发展质量
- 格式:pdf
- 大小:2.84 MB
- 文档页数:5
中国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的发展现状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科技的发展,中国的经济已经逐渐从传统的实体经济向虚拟经济转变。
实体经济是指以物质经济为基础的经济形态,而虚拟经济则是以信息、知识为主要生产要素的经济形态。
本文将从不同角度分析中国实体经济和虚拟经济的发展现状。
首先,中国实体经济的发展仍然是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
作为全球最大的制造业国家,中国在过去几十年里迅速发展了实体经济,成为全球生产和供应链的重要一环。
中国的实体经济体现在各个行业,例如制造业、农业和建筑业等。
这些行业对GDP的贡献很大,并提供了大量的就业机会。
实体经济的发展也推动了城乡居民收入的提高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改善。
然而,虚拟经济的发展也日益引人关注。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技术的进步,虚拟经济在中国迅速崛起。
虚拟经济主要包括电子商务、互联网金融、虚拟货币和共享经济等领域。
中国的电子商务市场规模巨大,旗下拥有许多知名电商平台,如淘宝、京东和拼多多等。
互联网金融也在中国迅猛发展,推动了金融服务的创新和普惠金融的实现。
虚拟货币的兴起以及共享经济的发展也为消费者提供了更便利的消费方式。
实体经济和虚拟经济在发展中相辅相成,互为补充。
实体经济提供了物质产品和实际服务,为虚拟经济提供了物质基础和生产要素;而虚拟经济则通过创新技术和商业模式,使得实体经济更高效、更灵活。
实体经济和虚拟经济的结合也推动了中国经济的整体发展。
然而,与虚拟经济的快速发展相比,中国实体经济依然面临一些挑战。
首先,部分传统行业面临着产能过剩和结构不合理的问题。
例如,钢铁、煤炭等行业的过剩产能严重制约了实体经济的发展。
这就需要中国政府采取措施,加大产业结构调整力度,推动实体经济的优化升级。
另外,随着社会的进步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费升级成为现实。
中国的消费者越来越注重产品的品质、服务的质量和个性化需求。
因此,实体经济需要不断推进创新,提高产品和服务质量,以满足消费者的需求。
与此同时,虚拟经济也存在一些问题亟待解决。
虚拟经济时代世界经济格局的新变化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虚拟经济时代正在逐渐改变着世界各国的经济格局。
虚拟经济是指依靠信息技术为载体,利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手段进行生产、交易和管理的经济活动。
在虚拟经济时代,各国之间的经济联系更加紧密,国际贸易和投资规模不断扩大,跨境电子商务和数字货币的兴起使得世界经济格局发生了新的变化。
本文将就这一话题展开讨论。
虚拟经济时代的世界经济格局出现了新变化,其中最显著的变化之一就是虚拟经济重构了全球价值链。
传统产业时代,全球价值链主要由跨国公司主导,生产和销售环节严重依赖于劳动力和资源成本,导致许多第三世界国家无法真正融入全球价值链并获得利益。
而在虚拟经济时代,全球价值链更加注重信息流、人才和技术创新,通过互联网和大数据等技术手段实现全球性的组织、协作和协调,这使得第三世界国家有机会更好地融入全球价值链,实现经济的快速发展。
虚拟经济的兴起也让许多新兴国家在全球价值链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形成了新的经济增长极。
虚拟经济时代还催生了全球数字经济的兴起,数字化经济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
数字经济以产业互联网为代表,通过连接传统产业和新兴产业,实现生产、营销、管理等环节的高效协同。
在全球数字经济的浪潮下,诸如人工智能、大数据分析、区块链等新兴技术的应用,成为推动世界经济发展的新引擎,改变着传统产业的商业模式和生产方式。
全球数字经济崛起,不但重塑了国际分工格局,而且也带动了各国创新能力、产业升级和经济增长。
虚拟经济时代的世界经济格局也受到了国际贸易形式的影响,国际贸易结构发生了较大变化。
随着跨境电子商务和虚拟贸易的兴起,国际贸易格局发生了重大转变。
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使得跨境贸易更加便捷、高效,缩短了市场信息传递的时间,降低了交易成本,推动了贸易便利化和贸易自由化。
在虚拟经济时代,全球范围内的数字贸易规模不断扩大,电子商务成为了带动全球市场的新引擎。
虚拟贸易和数字贸易的快速发展,也带动了全球贸易结构的升级和变革,为很多中小企业和发展中国家提供了更多参与全球市场的机会,这些都为世界经济的发展注入了新活力。
虚拟经济的发展及其对国家经济的影响随着第四次工业革命的到来,虚拟经济正在快速发展,成为国家经济中不可忽视的部分。
虚拟经济通过网络技术、互联网和移动通信等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将人类社会的传统信息交换方式转化为数字化的交流方式,促进了文化交流、商贸往来和社会互动,推动着人类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本文将探讨虚拟经济的发展现状、对国家经济的影响以及未来发展趋势等相关问题。
虚拟经济即为基于信息技术的数字经济,指以互联网、智能手机等为载体的各类数字交易,如网络购物、在线支付、网上银行等。
虚拟经济的发展已经深刻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生产方式和消费方式,推动了社会的转型和进步。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进步和数字化的普及,虚拟经济已经逐步渗透到各个领域,成为国家经济的新亮点之一。
虚拟经济的急速发展对国家经济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首先,虚拟经济推动了国内外贸易的发展。
虚拟经济突破了传统地域限制,可以为企业提供更加广阔的市场机会、减少交易成本,并且利用互联网的优势更好地宣传和推销。
其次,虚拟经济增加了国家的就业机会,促进了就业的多元化。
随着移动互联网的普及和虚拟经济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人选择利用互联网创业,这也为国家的就业创造了更多的机会。
再次,虚拟经济在国家经济增长和社会乃至全球治理上也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数据显示,虚拟经济在国家GDP中的比重呈逐年增长之势,提高了国家的经济整体实力,为国家的发展提供了重要保障。
虚拟经济的发展也带来了种种挑战。
一方面,虚拟经济的发展养成了一些人的“价格盲目性”,让消费者很难判断商品真正的价值。
在价格透明度不够时,不法商家往往可以抬高价格搭售,影响消费者的利益。
另一方面,随着虚拟经济的发展,为了满足消费者的需求,一些电商平台热衷于虚假宣传和低俗内容,这也对社会道德产生了一定的挑战。
未来,虚拟经济的发展趋势仍将呈现出多元化、智能化、服务化的特点。
首先,虚拟经济将越来越多地依靠人工智能和物联网技术,实现智能化的生产和服务,促进经济、社会、环境三大领域的协同发展。
中国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的发展现状近年来,中国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呈现出不同的发展态势。
实体经济是指具有物质载体的经济形态,包括工业、农业、制造业等实际产业;而虚拟经济则是指在网络环境下进行的经济活动,包括电子商务、互联网金融等形式。
本文将从产业结构、增长速度和政策支持等方面探讨中国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的发展现状。
一、产业结构中国的实体经济一直是国民经济的支柱,占据了经济增长的主要份额。
耐用消费品、轻工业以及农业等实体经济产业仍然占据着中国经济的重要位置。
按照国家统计局的数据,实体经济在中国GDP中的比重超过70%。
这说明尽管虚拟经济的发展较快,实体经济仍然是中国经济的主力军。
然而,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和普及,虚拟经济的比重也在逐渐增加。
中国的电子商务行业迅猛发展,为经济增长注入了活力。
越来越多的消费者选择在网络上购物,电子商务交易额连年增长。
此外,互联网金融等虚拟经济领域也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虚拟经济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以往实体经济的生产方式和商业模式。
二、增长速度实体经济虽然在产业结构中占据主导地位,但其增长速度逐渐放缓。
随着中国经济的转型升级和市场饱和度的提高,实体经济的增长动力不再像过去那样强劲。
制造业的发展也受到了环境污染和资源约束的制约,进一步加大了实体经济增长的困难。
相比之下,虚拟经济的增长速度较为迅猛。
互联网技术的普及和应用为虚拟经济提供了有力支撑。
中国的网络用户数量庞大,电子商务市场规模巨大。
大量互联网创业公司蓬勃发展,为虚拟经济的快速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三、政策支持中国政府对实体经济和虚拟经济都给予了重视和支持,通过制定一系列政策来促进经济的发展。
对于实体经济,政府采取的政策包括减税降费、推动产业升级、加强环境保护等。
这些政策旨在提高实体经济的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对于虚拟经济,政府则加大了对互联网技术创新的支持力度,提供了丰富的政策扶持和金融支持。
政府积极推动电子商务的发展,加强网络安全管理,为互联网金融行业的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
我国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的现状与发展方向作者:邱芸来源:《商场现代化》2018年第16期摘要:现代社会经济体系由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两部分组成。
当前,虽然我国实体经济和虚拟经济都得到了比较大发展,但是仍存在结构失衡,产生“脱实向虚”的问题。
在这种情形下,我国经济快速健康发展的关键,在于是否可以处理好虚拟经济和实体经济的相互关系。
在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间关系的基础上,本文试图分析我国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的现状与主要问题,并对我国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的发展方向提出几项建议。
关键词:虚拟经济;实体经济;协调发展一、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的关系虚拟经济和实体经济是现代市场经济中社会经济活动的组成部分,两者是相互依存的相互制约的关系。
与实体经济相对应,虚拟经济是实体经济发展的一个衍生物,以实体经济为基础,基于实体经济发展的内需而产生,并随着实体经济的发展而发展,同时也反作用于实体经济。
现代市场经济发展的重要特点之一,即为现代市场经济不断发展,货币化程度不断加深,与此同时,经济虚拟化的程度也在不断提高。
经济运行最有效的状态是均衡,当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发展协调时,也会带来实体经济的繁荣;当虚拟经济的发展速度低于实体经济的发展速度,金融抑制的后果也会随之出现,成为经济发展的阻碍与经济萎缩的罪魁祸首;而当虚拟经济的发展速度严重超过实体经济的发展速度,出现独立于实体经济的态势,与实体经济相背离,从而形成经济泡沫时,整个金融行业的抗风险能力将会大大降低,集聚极大的潜在风险,金融危机或经济危机的发生概率将会变得非常大。
而一旦发生金融危机或经济危机,不但会大大拖累实体经济的发展,甚至对整个经济体系的发展造成巨大的伤害。
二、我国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的现状与问题我国经济形势总体良好,经济形势特点是缓中趋稳、稳中向好,金融风险整体是可控的,但在经济运行中仍存在不少突出矛盾和问题。
周期性、总量性的问题固然存在,但结构性问题仍是根源。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都得到了比较大的发展,但近年来,随着我国工业化水平提高与金融业、互联网的大发展,经济服务化的趋势愈加明显,“脱实向虚”成为我国经济发展中不可忽视的问题,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仍然存在一定的结构失衡和脱离现象。
浅论虚拟经济冲击下振兴实体经济
李晓云
【期刊名称】《当代经济》
【年(卷),期】2017(000)017
【摘要】实体经济为人们提供各式各样的生活资料,和人们的衣食住行息息相关,是保证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然而最近几年,实体经济面临重重困难,许多企业抱怨,实体经济不实、虚拟经济太虚,企业运行成本居高不下,许多制造业、高薪技术产业缺少资金的支持,市场需求疲软,投资回报率下降等.尤其是在我国经济调结构、转方式的过程中,实体经济下行压力不断增大,资金非常规流向虚拟经济.本文就我国实体经济面临的一系列问题,以及针对这些问题管理部门在减税降费方面等方面做出的努力进行讨论.
【总页数】2页(P18-19)
【作者】李晓云
【作者单位】河南大学商学院,河南开封475000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广义虚拟经济视角下的虚拟经济和实体经济协调发展模型研究 [J], 刘思峰;袁潮清;王业栋;方志耕;郭本海
2.广义虚拟经济视角下我国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协调发展实证研究 [J], 刘思峰;袁潮清;王业栋
3.浅论虚拟经济对实体经济的影响及对策 [J], 弓炎;刘印方
4.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协调发展是振兴吉林的必由之路 [J], 仲崇文
5.新常态下振兴实体经济的路径研究 [J], 陈芳英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虚拟经济对实体经济发展的影响研究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虚拟经济作为一种全新的经济形态,不断涌现并对实体经济产生影响。
本文将探讨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的关系以及虚拟经济对实体经济发展的影响。
一、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的关系虚拟经济是指以网络、计算机等信息技术为基础的产业经济形态。
与实体经济相对应,虚拟经济不需要占用实体的空间和资源,而是依靠网络传输和数字化技术进行交易和生产。
虚拟经济和实体经济之间并非对立关系,而是相互联系和互动的关系。
首先,虚拟经济提供了新的发展机遇和增长点。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一些传统行业开始向信息化、智能化转型,催生出一批新的经济增长点。
比如电商、在线教育、移动支付等,这些虚拟经济领域的快速发展,直接带动了实体经济的增长。
其次,虚拟经济对实体经济的生产方式和产品质量提升也起到了积极作用。
随着虚拟经济的发展,实体经济中的生产和服务方式也发生了变化,产品的生产周期和成本也有所降低,同时虚拟经济的消费者洞察力也提升了,产品质量和服务体验得到了提高。
二、虚拟经济对实体经济发展的影响1. 推动实体经济的升级转型。
实体经济在面对虚拟经济的冲击下,不得不通过技术与互联网的融合,实现自身升级转型。
对于传统企业来说,从线下向线上转型不仅可以减少物流成本和经营成本,还可以更好地实现客户需求。
2. 打造“新消费体验”。
虚拟经济改变了传统的商业模式,比如移动支付等,这种新型的消费方式生动地展示了一种全新的生活方式。
有了虚拟经济,消费者们的消费需求也随之改变。
3. 为实体经济注入新活力。
实体经济可通过虚拟经济的平台,将自身的产品销售渠道向外扩张,实现更多的收益和订单。
如苏宁易购、京东商城、天猫等电商平台,以及新兴的直播带货等,都是实体经济中绝佳的渠道选择。
三、结论综上所述,虚拟经济的发展对实体经济产生的影响远比我们想象的多。
虚拟经济通过新的技术、新的消费方式和销售方式,为实体经济注入了新的发展活力。
实体经济和虚拟经济的相互渗透和相互支撑,为整个经济体系注入了新的内涵,让社会和经济更加繁荣与稳定。
期望产出和非期望产出:基于广义虚拟经济视角的分析徐建荣;苗建军【摘要】随着广义虚拟经济的发展,商品或服务的虚拟价值越来越受到重视,基于广义虚拟经济视角重新考量期望产出和非期望产出的问题非常迫切.本文考察了期望产出正的经济外部性和非期望产出负的经济外部性,通过构建一般要素投入、期望产出和非期望产出前沿面的模拟曲线图,从广义虚拟经济的视角出发考虑虚拟价值,研究该因素的介入对期望产出与非期望产出前沿面的影响.认为商品或服务的虚拟价值因素的考量提高了期望产出水平,降低了非期望产出水平,因此企业应重视虚拟价值的挖掘,实现期望产出最大化和非期望产出最小化.【期刊名称】《北京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年(卷),期】2016(030)002【总页数】6页(P33-38)【关键词】期望产出;非期望产出;经济外部性;虚拟价值【作者】徐建荣;苗建军【作者单位】江苏省信息中心,江苏南京 210013;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江苏南京 210016【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F014.35苗建军(1955—),男,山西长冶人,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教授。
林左鸣等认为[1-2],创造满足人们生理需求的使用价值的经济活动是实体经济,创造和确定满足人们心理需求的虚拟价值的经济活动是虚拟经济,当两类经济活动融合为一体,并凸显满足人们的心理需求的经济活动,即完成生活对象化的完整过程并表现为创造和确定价值的活动时,就是广义虚拟经济。
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的生理需求基本得到满足,如何满足消费者的心理需求是当下的重中之重。
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将人的基本需求分为自低至高的五个层次: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爱和归属感的需求、尊重的需求、自我实现的需求。
其中,生理需求和50%的安全需求属于生理需求,其余都属于心理需求,占到总需求的70%。
可看出,心理需求是人的需求的主体,用于满足人的心理需求的虚拟价值要素的介入对经济活动中期望产出与非期望产出的影响不容小觑[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