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人传》教学设计

  • 格式:doc
  • 大小:126.50 KB
  • 文档页数:10

下载文档原格式

  / 10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名人传》教学设计

武清区东马圈镇初级中学

杨明山

且学且行《名人传》

教材分析:通过阅读优秀的文学作品,增长知识,培养高尚的道德素质,是语文教学的目的之一。本课是以《名人传》为基础,由课内延伸到课外,从名人延伸到个人,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个原本抽象的概念,用一个个真实可感的人物形象去诠释解读,使学生在学习的同时,思想上受到极大地鼓舞,情感上得到深层的共鸣。且学且行之中,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塑造高尚的人格。

学情分析:

由于学生年龄的限制,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没有形成,更没有对社会责任的认同感。对于一些伟人的认识只是流于表面,没有深入的体悟。《名人传》的内容来自作者的真情实感,特别适合学生阅读,反复阅读,深入品评语言,多种形式的互动交流,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感受到三巨人博爱、坚强、进取、向上的人生追求,从而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培养克服一切困难的非凡勇气。读是为了品,品是为了学,学是为了行。让学生认识责任、敢于担当、不惧困难,才是教育的根本,社会的核心价值。

教学设想:

教学流程采用板块式教学模式,以板块为依托,逐一完成教学任务。使学生在明晰的课堂流程中学习知识,锻炼能力,以达到课堂教学结构的优化,使学生逐步深入地感受伟人的精神魅力,体会作者的真切情感。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引导学生对文本进行多元化解读,深入感悟三位名人的性格魅力。

2、通过对文本的分析,培养学生克服困难的勇气,增强社会主人翁意识。

过程与方法:小组合作,分享交流。品味语言,畅谈心得。

思想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合作的意识,并在三位名人的影响下,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增强学生顽强拼搏,勇于担当的社会主人翁意识。

教学重点:多元化解读文本,感受名人博爱、坚强、进取、向上的精神魅力。

教学难点:消除时间的鸿沟,让学生思想上受到启迪,情感上得到共鸣。

教学方法:

教法:引导法

学法:用对抗竞赛方式,激发学生积极性,小组合作与组际交流形式,共享收获,畅谈心得。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课前板块”导学表。

教学过程:

课前板块

一谈到音乐巨人贝多芬,大家的脑海中就会立刻涌现出他身残志坚的伟岸形象。是呀,这一位一位的巨人影响的却是一代又一代的人们循着榜样的足迹克服一个又一个的困难,他们是做的楷模,行的高标。那么就让我们走进《名人传》,相信大家一定会有很大的收获。

课中板块

第一板块:人生多精彩———说说《名人传》

巧妙设计导语,消除时间和空间上的鸿沟,激发学生对于三位大师的景仰。

师:同学们,我们应该庆幸:拥有耳朵太好了,我们能听到《英雄》,但贝

多芬不能;拥有自由太好了,我们可以不做《奴隶》,但米开朗基罗不能;拥有今天太好了,我们不必选择《战争与和平》,但托翁不行。同学们要知道,西方哲学家曾说,成功的人都有着等同或者超越成功的不幸。而我们确实应该庆幸!今天就让我们走进三位大师的不同的精彩人生。

(大屏幕上出现标题:《名人传》导读,教师板书“且学且行”名人传)

学生总结:

《名人传》,又称《巨人三传》,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法国著名批判现实主义作家罗曼·罗兰创作的传记作品,它包括《贝多芬传》、《米开朗琪罗传》、《托尔斯泰传》三部传记。

《贝多芬传》

贝多芬1770年12月16日出生于贫寒的家庭,他相貌丑陋,经常受到父亲的打骂。他十七岁丧母, 1792年12月前往音乐之都维也纳。不久,他的听觉越来越衰退。心爱的人离他而去,肉体与精神的双重折磨,没有击垮贝多芬。不久席卷欧洲的革命波及了维也纳,贝多芬的情绪开始高涨,创作出《英雄交响曲》、《热情奏鸣曲》。

《米开朗基罗传》

1475年3月6日,米开朗琪罗出生于意大利。十三岁时,先学习绘画,不久转入另一所雕塑学校。后来,他又先后到过威尼斯、罗马等名城,雕塑水平不断地得到了提高。1505年3月,米开朗琪罗被他人鼓动教皇让他去画西斯廷教堂的天顶画。此后几年,他一直受着历任教皇的差遣,携带着痛苦去创作他并不满意的作品。不仅如此他的爱情也不太理想。1564年2月12日,米开朗琪罗站了一整天来创作他的最后一件《哀悼基督》。

《托尔斯泰传》

小说家。托尔斯泰两岁丧母,九岁丧父,青少年时代的托尔斯泰,不仅常为思想苦恼,还为自己丑陋的相貌感到绝望。托尔斯泰出身名门贵族。青年的他对哲学尤其是道德哲学发生兴趣,喜爱卢梭的学说及其为人,并广泛阅读文学作品。这一时期,他创作出了《少年》(1857)、《青年》和《一个地主的早晨》(1856)

等优秀作品。俄土战争期间,托尔斯泰曾亲临战场,常常处于危险之境。在各次战役中,看到平民出身的军官和士兵的英勇精神和优秀品质,加强了他对普通人民的同情和对农奴制的批判态度。1863~1869年托尔斯泰创作了长篇历史小说《战争与和平》,这是其创作历程中的第一个里程碑。但是,托尔斯泰是苦恼的:他本人拥有地位和财富,但他时常为自己的富裕的生活感到羞愧难安;他同情下层民众,又对他们缺乏信心。因此,他厌倦自己的生活,决心和自己的社会决裂,他又得不到人们的支持。在精神上,他一直是孤独的。八十二岁的时候,他选择了出走,并病死于一个小火车站上。

老师小结:看来我们大家知道不少关于《名人传》的知识,那我们就按照大屏幕上的导学图,看看同学们更加精彩的表现。(大屏幕出现导学图)

教学思考:

.....本环节旨在让学生整体感知《名人传》写的内容是什么感情基调是什么为下一环节做好铺垫。

教学手段

....:让学生畅所欲言,把自己收集到的材料在组内简单整理(课前),争取言简意赅,便于理解。教师巧妙引导,让学生快速进入学习状态。

第二板块:一画一世界———影像《名人传》

选择摄影活动的同学,将自己搜集的反映《名人传》作者以及三位名人的画面展示出来,根据这一活动板块的任务(即:图片的名称是什么灵感源于什么你想向同学们传达表达什么内容)向同学们逐一讲解,完成后,其它小组提出质疑并拿出自己的建议。各小组根据同学们的表现,给予统一量化打分,教师记录。

教师举例:托尔斯泰画像

图片名称

《荆棘与湖泊》

灵感源头托尔斯泰丑陋的脸像糟糕的荆棘,而他的眼睛却柔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