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实测剖面记录表
- 格式:doc
- 大小:48.00 KB
- 文档页数:2
1:2000地质剖面测制一、测制剖面的目的划分填图单位(包括岩石地层单位、岩石谱系单位、蚀变带及构造),研究各填图单位的组成、结构、构造、标志、特殊成因、成分的岩石单位及含矿层、地球化学异常层的层位,与填图单位之间的相互关系等,确定填图单元,为野外地质填图创造必要条件。
因此,主要地层、岩石谱系单位剖面的测制工作,一般在设计阶段完成。
地质普查和区域地质调查中的地质剖面可分为:(一)地层剖面:其目的是通过研究岩石物质及矿物成分、结构构造、古生物特征及组合关系、含矿性、标准层、沉积建造、地层组合、变质程度等。
建立地层层序、查清厚度及其变化,接触关系,确定填图单位。
(二)构造剖面:是着重研究区内地层及岩石在外力作用下产生的形变,如褶皱、断裂、节理、劈理、糜棱岩带(韧剪带)的特征、类型、规模、产状、力学性质和序次、组合及复合关系。
对研究区域构造的剖面,要通过主干构造及典型的构造单元。
(三)侵入岩剖面:主要是研究侵入岩的矿物成分、含量及组合、结构构造、含矿性、同化混染、接触蚀变作用、原生及次生构造、侵入体与围岩的接触关系、岩相变化特征、侵入期次、时代及侵入体与成矿的关系。
确定侵入体中单元划分。
(四)第四系剖面:研究第四纪沉积物的特征、成因类型及含矿性,时代,地层厚度及变化特征、新构运动及其表现形式。
(五)火山岩剖面:研究火山岩的岩性特征、与上、下地层的接触关系、火山岩中沉积夹层的建造、生物特征;火山岩的喷民旋廻、喷发韵律,火山岩的原生构造和次生构造,确定火山岩的喷发形式、火山机构和构造。
矿区勘探线剖面:分铅直剖面和水平剖面,此处仅指铅直剖面。
在布设勘探剖面时,要照顾到整个矿床的各个地段,或兼顾相邻矿床。
剖面线垂直矿体(床)走向线,间距一般与勘探网度一致。
勘探线剖面主要反映矿体与围岩之间的界线,矿体中各种矿石自然类型和工业品级的界线,各种岩石之间的界线,各种构造界线;矿体的数量、分布、形状、大小、产状、厚度、矿石的自然类型和工业品级;构造控制和构造破坏等。
实测地质剖面记录表起点坐标 X: Y: Z: 第页/总页注:M= L×cosβ; h= L×sinβ ; D=L×(sinα×cosβ×sinγ±cosα×sinβ) 式中岩层倾向与地形坡向相反时用+号,反之用-号。
测手: 记录人: 计算人: 检查人: 组长: 年月日音像记录表项目(矿区)名称: 页 / 共页记录人: 日期: 年月日注:记录形式指:摄像、照片、录音地质观察点记录表第页 / 共页1、矿区名称:2、点号: m3、位置:4、观察点性质:5、路线地质:6、地质描述:7、接触关系及产状:8、矿化现象:9、标本及照相登记:10、地貌及水文地质: 素描图记录人: 日期: 年月日槽、井、坑探工程基点基线记录表项目(矿区)名称: 工程号: 第页/总页记录人: 日期检查人: 日期槽、井、坑探工程原始地质记录表项目(矿区)名称工程编号第页注:长度单位:m记录人日期检查人日期坑道、钻孔概况表注:长度单位:m;方位及坡度:°孔深校正及弯曲度测量记录表矿区名称钻孔号第页记录人: 日期检查人: 日期野外地质记录表大全钻孔简易水文观测记录表钻孔回次记录表记录人日期检查人日期岩矿心分层签岩矿心样品签钻孔原始地质记录表注:长度单位:m,角度单位:°,真厚度=轴夹角的正弦值记录人日期检查人日期钻孔采样登记表注:长度单位:m,重量单位:kg,岩心直径:cm。
记录人: 日期检查人: 日期矿区钻孔单位矿区技术负责矿区行政负责地质组长探矿组长水文地质组长机长地质员水文地质员年月日、化探样品野外加工登记表工区(所) 加工者: 第 页/总 页化探样品组合登记表工区(所) 组合者: 第页/总页样品管理组长: 图幅名称: 年月日化探样品送样单注:送样单一式三份,分别由采样组、分队及大队保存。
标本登记表野外地质记录表大全记录人: 日期: 检查人: 日期地表及槽、井、坑探样品签、标本签槽、井、坑探工程采样及分析结果记录表项目(矿区)名称工程编号第页填表人: 日期审核人: 日期项目(矿区)名称第页 / 总页样品编号采样地点采样时间岩矿石名称封蜡排水法(方法一) 塑封排水法(方法二) 主要元素划分结果干样重量(P1)封蜡样体积(V)封蜡样重量(P2)蜡比重(d)小体重(XT)塑封样重量(P)塑封样体积(V)小体重(XT)注:重量单位为g,体积单位为cm3,封蜡小体重XT=P1()d P PV1 2-- ;塑封小体重XT=P÷V(塑封样时应尽量选择重量可以忽略不计的小而薄的塑料袋)采样人: 日期: 检查人: 日期:项目(矿区)名称第页 / 总页注:长度单位:m,重量单位:t,体积单位:m3,体积V=L1×L2×h方法二使用的薄膜应选择薄而结实的塑料薄膜。
剖面测制及1:2000、1:10000地质测量第一节剖面测制一、测制剖面的目的剖面测制是区域地质和矿区地质测量工作中的基础工作,一般放在地质填图工作的初始阶段即设计阶段进行,个别放在后期阶段进行,应依测区实际情况而定,按需要补测一定数量的剖面。
地质普查和区域地质调查中的地质剖面可分为:(一)地层剖面:其目的是通过研究岩石物质及矿物成分、结构构造、古生物特征及组合关系、含矿性、标准层、沉积建造、地层组合、变质程度等。
建立地层层序、查清厚度及其变化,接触关系,确定填图单位。
(二)构造剖面:是着重研究区内地层及岩石在外力作用下产生的形变,如褶皱、断裂、节理、劈理、糜棱岩带(韧剪带)的特征、类型、规模、产状、力学性质和序次、组合及复合关系。
对研究区域构造的剖面,要通过主干构造及典型的构造单元。
(三)侵入岩剖面:主要是研究侵入岩的矿物成分、含量及组合、结构构造、含矿性、同化混染、接触蚀变作用、原生及次生构造、侵入体与围岩的接触关系、岩相变化特征、侵入期次、时代及侵入体与成矿的关系。
确定侵入体中单元划分。
(四)第四系剖面:研究第四纪沉积物的特征、成因类型及含矿性,时代,地层厚度及变化特征、新构运动及其表现形式。
(五)火山岩剖面:研究火山岩的岩性特征、与上、下地层的接触关系、火山岩中沉积夹层的建造、生物特征;火山岩的喷民旋廻、喷发韵律,火山岩的原生构造和次生构造,确定火山岩的喷发形式、火山机构和构造。
矿区勘探线剖面:分铅直剖面和水平剖面,此处仅指铅直剖面。
在布设勘探剖面时,要照顾到整个矿床的各个地段,或兼顾相邻矿床。
剖面线垂直矿体(床)走向线,间距一般与勘探网度一致。
勘探线剖面主要反映矿体与围岩之间的界线,矿体中各种矿石自然类型和工业品级的界线,各种岩石之间的界线,各种构造界线;矿体的数量、分布、形状、大小、产状、厚度、矿石的自然类型和工业品级;构造控制和构造破坏等。
剖面上标出探矿工程的种类、数量、位置、取样资料,从而可反映出勘探工作的工程控制程度、矿体圈定的合理程度、各地段的储量级别。
四川省蒲江县白云乡卢家山中侏罗统沙溪庙组实测地层剖面小结一、前言剖面位于成都市蒲江县白云乡卢家山, 剖面起点坐标: X:348660.32;Y:3334422.89。
露头良好, 剖面测制目的主要是了解侏罗系中统沙溪庙组的岩性特征及纵向变化、沙溪庙组的厚度、沉积环境。
剖面名称: 四川省蒲江县白云乡卢家山中侏罗统沙溪庙组实测地层剖面剖面代号: PM02剖面测量时间:2006-06-18剖面比例尺: 1∶2000。
剖面总方向: 160°剖面测制人员及分工:剖面记录者:张明剖面分层者:马兴锐剖面前测手:胡伟剖面后测手:刘军剖面采样人:杨涛剖面丈量表记录:张海剖面工作量统计:剖面长度:3183.50米导线数:39导线分层数:39层样品数:104件B标本共有35件b薄片共有32件ZH植物化石标本共有1件BF孢粉化石标本共有21件F动物化石标本:5件H基本化学分析样品共有10件照片数:29张素描数:3张二、剖面列述四川省蒲江县白云乡卢家山中侏罗统沙溪庙组实测地层剖面:上覆地层遂宁组: 20.71m38层:砖红色厚-块层状粉砂质泥岩、泥质粉砂岩。
粉砂质泥岩和泥质粉砂岩的分选性较差, 其中含有较多砂粒及细砾。
在泥岩中含有较多的膏盐溶孔, 溶孔呈不规则状, 溶孔直径一般为2-5mm。
20.71m。
———————————————整合接触—————————————————沙溪庙组上段: 508.06m。
37层: 紫红色中-厚层状粉砂质泥岩与灰绿色中-薄层状泥质粉砂岩互层。
局部夹有灰-绿色中-薄层状中-细粒岩屑长石砂岩。
19.86m。
36层: 灰-灰绿色中-厚层状中-细粒岩屑长石砂岩。
砂岩中发育平行层理, 砂岩层面上见有虫管化石。
虫管直径5-10mm。
虫管平行层理和垂直层理均有。
1.73m。
35层: 紫红色中-厚层状粉砂质泥岩夹灰绿色中-薄层状泥质粉砂岩。
局部夹灰绿色中-薄层状细砂岩。
1.34m。
34层: 灰色中-厚层状钙质细粒岩屑石英砂岩。
目录实测地质剖面记录表1矿区实测剖面记录表 (1)剖面数据计算表 (2)送样单 (4)岩矿鉴定送样单 (5)化探样品送样单 (6)钻孔原始地质记录表 (7)标本采样登记表 (10)地表及坑探工程标本、样品采样记录表 (11)地表及坑探工程样品登记表 (12)矿区标本登记表 (13)钻孔标本、样品采样记录表 (14)矿区钻孔样品登记表 (15)钻孔地质记录表 (16)探矿工程登记表 (17)坑探地质记录表 (18)槽探地质记录表 (19)槽、井、坑探工程采样及分析结果记录表 (20)原生晕样成果登记表 (21)矿点(矿化点)登记一览表 (22)化探异常检查登记卡 (23)钻孔柱状图格式 (24)槽、井、坑探工程基线记录表 (26)标本签 (27)岩芯牌 (27)岩矿心分层签 (27)岩矿心样品签 (28)样品签 (28)地质观察点路线记录格式 (28)地质观察点卡片 (29)钻孔回次记录表 (30)水文地质点调查表 (30)矿区土壤(岩石)地球化学测量编录 (31)矿区岩(矿)石大体重采样及测定结果表 (32)矿区岩(矿)石小体重测定结果表 (33)实测地质剖面记录表第页参加人:记录人:年月日矿区实测剖面记录表-------------主测:日期: 记录:日期: 计算人:日期: 检查人:日期: 组长:日期: 剖面数据计算表第页-------------矿区剖面编号共页组长:年月日计算:年月日检查:年月日钻孔设计方位钻(φ′)第页-------------注:①φ=φ′-φ″,所以“φ”、“c”、“∑c”等均有正负之分;②长度单位均为“米”,角度单位均为“度”;③累计偏离“∑”是指以钻孔0米处为基准点的偏离;④钻孔弯曲度测量点的影响范围为其与相邻测点间的中点之间隔长度;⑤当同一岩性层跨越不同弯曲度的区间时,要分段计算。
送样单送样单位矿区第批样品数量 K=-------------送样人技术负责人收样人岩矿鉴定送样单-------------送样人技术负责人收样人化探样品送样单-------------样品数:送样单位:送样人:收样人:年月日钻孔原始地质记录表--------------------------检查 年 月 日记录 年 月 钻孔设计方位钻(φ′) 钻 孔 弯 曲 投 影 点 计 算 表 第 页注:①φ=φ′-φ″,所以“φ”、“c”、“∑c”等均有正负之分;②长度单位均为“米”,角度单位均为“度”;③累计偏离“∑”是指以钻孔0米处为基准点的偏离;④钻孔弯曲度测量点的影响范围为其与相邻测点间的中点之间隔长度;⑤当同一岩性层跨越不同弯曲度的区间时,要分段计算。
实测地层剖面为了对测区的地层情况有准确的了解,选择出露较好的典型地层剖面进行实际测量。
(一)小组成员共同承担的任务1.确定剖面起、止点, 将其准确标定在地形图上并标上地质点号剖面起、止点按地质填图地质点号统一编号,并在剖面线上用油漆做上醒目的标记。
确定剖面起、止点通常采用三点交汇法并根据地形、地物加以校正。
目前多采用卫星定位系统——GPS进行定位。
确定剖面起、止点的原则:剖面起点要放在所测地层的下伏层位中,终点要放在所测地层的上覆层位中。
例如:所要实测的地层是石炭系(C),起点要放在泥盆系(D)的顶部,终点要放在二叠系(P)的底部。
如下图:2.划分地层,将分层界线和分层号标在剖面线上地层划分的主要依据是地层的岩性特征,岩层剖面上岩石的颜色、结构、构造、成分或岩石组合规律等等方面的差异都可以作为分层标志。
实测剖面所划分出的层,可以是单一岩性层,也可以是有规律组合在一起的复合岩性层。
所划分出的每一层与上、下相邻层的宏观岩性特征应有较明显的差异,易于识别。
复合岩性层的的组合规律主要有①夹层型(以一种岩性为主夹有其它岩性);②互层型(由两种岩性交互产出);③韵律型(三种或三种以上岩性顺序排列、重复出现)。
地层划分的精度地层划分的精度(即:分层厚度)与所选定的比例尺有关,两者的关系如下:实测剖面分层精度与比例尺的关系注: 最小分层厚度等于实测地层剖面图或柱状图上1mm所代表的地层厚度,最大分层厚度等于实测地层剖面图或柱状图上1cm 所代表的地层厚度。
分层厚度的下限通常为自然岩层厚度。
地层划分时应重视的问题地层划分时应重视有意义的特殊岩层,例如底砾岩层、古土壤层、含矿层、化石富集层、岩性独特的标志层等等,对于这些岩层,即使厚度不大也应单独分层,在剖面图和柱状图上予以夸大表示(可夸大到1mm)。
3.寻找化石应逐层依次寻找化石,将找到的化石顺序编号,并在化石发现地点用油漆做上标记。
·根据小组成员的多少可作如下分工(见下表):实测地层剖面人员分工1. 前、后测手的任务①在已经确定的剖面线上,选择导线点,并做上标记(标注导线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