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吹泡泡第二课时
- 格式:doc
- 大小:31.50 KB
- 文档页数:2
《吹泡泡》教学设计(二课时)教材分析这是一篇精读课文,写作者回忆自己小时候玩吹泡泡的过程,表达了作者对童年时代快乐生活的留恋之情。
文章将吹泡泡的过程写得既清楚又具体,而且语言优美、生动、形象,值得反复品味。
学情分析本课生字较多,可用旧字加上一部分组成新字的方法学习,提高学习效率。
学习课文时,重点要把第3自然段是怎样把吹泡泡的过程写具体的弄明白,了解先写什么,再写什么,最后写什么。
读课文时还要带着感情,深入体会冰心奶奶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未来的憧憬。
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背诵第3自然段。
2.回忆并亲自体会吹泡泡的乐趣,学习冰心奶奶把吹泡泡的过程写具体的方法。
3.体会作者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未来的憧憬。
重点·难点知道作者是怎样仔细观察事物的,学会把事物写清楚、写具体。
教学准备生字卡片、七彩泡泡、多媒体课件教学时间安排二课时第一课时课时目标1.学会本课的生字,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背诵第3自然段。
2.学习课文,学习如何把事物写具体。
教学过程一、出示课题,提出要求你们爱吹泡泡吗?现在我们比一比谁吹的泡泡又大又多(生吹泡泡)。
仔细观察吹泡泡的过程,看看谁能讲清楚(生发言)。
今天,我们学习新课《吹泡泡》,看一看冰心奶奶是怎样吹泡泡的。
(板书:吹泡泡)二、初读课文,认识生字1.自由读课文,不认识的字借助拼音多读几遍。
2.在文中画出本课生字,再用自己的方法记一记。
3.抽查生字读音。
4.重点指导记字方法用旧字加上一部分组成新字的方法记忆字形。
例如:朝潮止—扯乔—骄5.易写错的字。
“易”字下面是“勿”不是“匆”。
“戏”右上角是点。
三、再读课文,理解内容讨论:本节课先写什么,接着写什么,最后写什么?1.生读课文2.小组讨论。
3.指名回答,教师适当补充。
(先写吹泡泡的时间、地点,再写怎样吹泡泡,最后写喜欢泡泡)四、精读课文,体会感情1.生读课文第1~3自然段,思考:作者小时候是怎样制造并玩吹泡泡的?把相关的内容画出来。
《吹泡泡》之二一、教学目标1.能仔细观察吹泡泡的过程,并能想象吹出来的泡泡像什么,会飘到哪里去。
2.能按顺序用“先……接着……最后……”的句式以及“有的……有的……还有的……”句式说一段连贯的话:二、教学时间l课时三、课前准备肥皂水、吸管、.课件四、教学过程一、导人新课。
小朋友看她在做什么?听听她在说什么?(儿歌)我有一瓶泡泡水,天天和我一起玩。
只要轻轻一吹它,满天都是小泡泡。
怎么吹出来的呢?谁看懂了,来说说。
二、学会说吹泡泡的方法指名说。
(先把吸管放到肥皂水里蘸一下,再把吸管的另一端放到嘴里,接着轻轻的一吹,泡泡就从吸管的另一端钻出来了。
)板书:先再接着师:说得真棒!一步一步非常清楚。
请你上来一边做,一边再说说。
谁也能像他这样说一说,希望你能说得更好。
(下边的小朋友听得有点糊涂了,不知道到底该怎么做。
你能帮他说清楚吗?把你吹泡泡的方法教给你的同桌(同桌互说)。
会说的老师还要他上来边说边做。
指名3-4人说。
三、实践体验1、现在我们4人小组里轮流说,一个一个说,其他同学评评他说的对不对。
每个人都要说。
2、会吹了吗?那么我们就来比一比谁吹出来的泡泡最好看,最特别好不好? 先在4人小组里比,选出最棒的全班比。
所以你要看仔细了,谁吹得最好看,最奇特(师生尽情地玩,并配上轻快的音乐)1.在欢快的音乐声中吹泡泡,观察吹出来的泡泡像什么。
板书想2.全班评议推荐或自我推荐,认为谁出得好就请他来吹。
(你想推荐谁,他吹得好在那里?)认为自己吹得好的,你吹出了怎样的泡泡,是怎样吹出来的?我吹出来的泡泡……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出示词汇:有的像彩色的气球、有的像透明的大玻璃球、有的像个大彩球、还有的像一串透明的葡萄慢悠悠地飘、轻轻地飘、慢慢地飘等。
(板书:有的像……有的像……还有的像……)板书有的有的还有的评议(分四人小组说——指名说——适当评议)轻轻地吹、慢慢地吹、小心地吹、小心翼翼地吹:五颜六色、五光十色、花花绿绿、又大又圆、大大小小。
《吹泡泡》教学设计(第二课时)第一篇:《吹泡泡》教学设计(第二课时)《吹泡泡》第二课时教学目标:知识目标: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情感目标:通过读书展开想象,感受泡泡的美丽和神奇。
能力目标:体会作者是怎样仔细观察事物,把事物写清楚写具体的。
学情分析:经过两年的学习,本班同学对语文已有了一定的认识。
他们大都喜欢语文,上课认真,积极举手回答问题,课后按时完成作业。
但亦有个别学习能力较弱的同学上课不自觉,作业潦草,掌握知识与别人距离较大。
而三年级是同学们由低年级转向中高年级的重要阶段,所以这学期要采取有效的教学措施,加强优差生的辅导,调动每一个孩子的语文兴趣,全面提高教学质量。
教学重点:体会作者是怎样仔细观察事物,把事物写清楚写具体的。
教学课时:第2课时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
1、通过上节课的学习,你知道了什么?2、这节课,你又想要知道些什么呢?二、合作学习,感悟课文(一)学习提示:自由朗读课文3—5自然段,边读边思考:1、看看作者小时候是怎样玩吹泡泡的。
用你喜欢的符号在书中做上记号。
2、冰心奶奶小时候为什么最爱玩吹泡泡的游戏?(二)学生自学,分小组讨论交流。
(三)集体交流,教师点拨。
1、学习第3、4自然段。
(1)作者小时候是怎样玩吹泡泡的?(2)学习相关语句,感受制作肥皂水的有趣。
① 出示句子后,学生上台亲手制作肥皂水,感受做肥皂水的有趣,理解“和弄”和“粘稠”的意思。
② 指导朗读句子,读出制作的快乐。
(3)学习“吹泡泡”的语句,理解词语意思,体会作者用词正确。
① 出示吹泡泡的句子后,说说哪个动词用得好?② 指导有感情地朗读吹泡泡的句子。
(4)指两名学生吹泡泡,其他学生观察泡泡,再说一说看到的泡泡是什么样的?①指名回答,并出示描写泡泡的句子。
②指导有感情地朗读。
2、学习最后一个自然段。
(1)为什么冰心奶奶小时候最爱玩吹泡泡的游戏呢?(其一,泡泡是“我们”自己小心地做出来的,它使“我们”骄傲。
第二课时学习目标:1.学习作者是怎样仔细观察事物,把事物写清楚写具体的。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4、5自然段。
教学重点:学习作者是怎样仔细观察事物,把事物写清楚写具体的。
教学难点:学习作者是怎样仔细观察事物,把事物写清楚写具体的。
预习设置的内容、形式和方法: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读课文,思考作者小时候是怎样玩吹泡泡的游戏的,在书中画出相关的句子。
3.哪些句子写出了肥皂泡的美丽神奇?把这些句子画下来多读几遍。
教学过程:一、预习交流1.以预习设置的1、2、3为内容交流。
2.学生以组为单位交流,重点是学困生发言,中等生补充,优等生纠错总结。
二、预习反馈1.指名朗读课文。
预设:把课文读得很有感情较有难度。
后教:指导学生通过掌握朗读技巧、想象课文描写的内容,达到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评价:以鼓励为主,先指出优点再指出不足。
2.小组代表汇报预习2。
预设:学生画出的句子不准确。
后教:提示学生如何理清条理,找出重点词句。
⑴作者在写吹泡泡时用到了哪些表示表示顺序的词语。
⑵文中的哪些词语准确的写出了玩游戏时的动作。
评价:根据回答的内容是否准确进行评价。
3.指名汇报预习3。
预设:学生能找出相关句子。
后教:引导学生理解相关句子,知道作者为什么能把肥皂泡写的美丽神奇。
评价:根据答案的正确性评价。
三、自主探究:冰心奶奶和小伙伴为什么这么喜欢吹肥皂泡?(一)泡泡是“我们”自己小心地轻轻地吹出来的,它使我们感到骄傲。
(二)因为泡泡是那么圆润、那么自在、那么透明、那么美丽。
(三)泡泡使我们心里充满了快乐、骄傲与希望。
四、达标检测完成课后题2、3.。
3.《吹泡泡》第二课时教学设计阳山县实验小学谭美平一、设计理念本文是语文S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第3课,是一篇生动活泼,语言优美的文章。
因此,教学中以学生的朗读为主要的手段。
通过读,品味文中语言的美、意境的美,培养学生的想象力,语言的表达能力,使之受到美的熏陶,让学生感受吹泡泡的乐趣,激发学生对生活的而做一个热爱生活的二、教学目标1.通过理解重点句子的意思,联系生活实际,想象吹肥皂泡的情景,体会其中的乐趣和作者的情感。
2.通过品味语言,体会作者是怎样仔细观察事物的,把事物写得具体,写得清楚。
3.体会作者在描写肥皂泡时用词恰当、准确。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品味文中的语言,激发学生的想象力,进行语文实践,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四、教学准备图片、课件五、教材课型:精讲课课时:第二课时六、教学过程(一)情景导入孩子们:你们玩过吹泡泡的游戏吗?(课件展示吹泡泡的图片)瞧!这是玩什么呢?学生回答:吹泡泡。
其实冰心奶奶小时候也喜欢吹泡泡,今天,我们一起来吹泡泡,重温一下冰心奶奶童年时的快乐时光。
板书:3.吹泡泡。
(二)感知课文学生欣赏吹泡泡的图片,听录音并说说图片中泡泡的形状和颜色。
1.学生自由读课文。
(1)了解吹泡泡的情景和过程。
(2)仔细观察泡泡的样子和吹泡泡的技巧。
(3)体会泡泡的神奇。
2.复习词语(学生齐读)。
和弄和弄四散纷飞光影凌乱玲珑娇软清澈透明软悠悠扇子扇动黏稠乱转脆薄散裂(三)感悟课文师:冰心奶奶能把吹泡泡的过程写得如此具体,那你知道其中的奥妙吗?1.学生朗读课文第3段并找出制作肥皂水和吹泡泡的动词。
放、加、和弄、蘸、吹、提、扇师:吹泡泡看似是件简单的事情,其实也需要一定的技巧呢,看看冰心奶奶是怎样把泡泡吹起来的?2.用“先……然后……接着……”介绍吹泡泡的过程。
引导学生用以上表示先后的词介绍吹泡泡的过程。
3.学生朗读课文第4段并说说冰心奶奶吹的肥皂泡是什么样子的?学生回答,师:点评并板书清澈透明玲珑娇软五色的浮光光影凌乱光丽的薄球颤巍巍4.朗读课文第5段并说说冰心奶奶希望肥皂泡飞到哪去呢?展开你的想象说说泡泡会飞到哪儿去?借着扇子的轻风,它们一个个飞到天上,轻轻地挨着明月,渡过天河,跟着夕阳西去。
《吹泡泡》活动目标1感知蚂蚁外形特征,体验喂食蚂蚁的快乐。
2模仿小蚂蚁爬来爬去的活动方式。
3培养幼儿敏锐的观察能力。
4愿意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5探索、发现生活中的多样性及特征。
重点难点:蚂蚁的外形特征、生活习性。
活动准备1、场地布置:在地板上用插塑围成一个约20平方米的圆圈,将50公斤黄豆均匀地铺在中间。
2、小动物箱、玩具桶、玩具盆等若干。
活动过程一、音乐游戏大皮球。
教师和幼儿边唱歌曲《大皮球》边玩大皮球的游戏。
二、学习直线滚球和饶障碍滚球。
1、尝试把球从起点直线滚到终点直线。
(1)教师:今天,大皮球又想和我们班的小朋友做游戏了,皮球想从你们的面前一直滚到红线那里,小朋友你能帮助它们吗?(2)幼儿人手一只皮球,练习将球从起点滚到终点后,再将球取回站在老师周围。
(3)教师:你们觉得皮球怎样才能滚得又快又稳?(4)教师总结:小朋友要跟着皮球往前跑,而且滚球时不能用劲太大。
(5)幼儿再次尝试把皮球从起点滚到终点。
2、滚球绕障碍。
(1)教师:这一次皮球想到大树那里去绕一圈再回来,你们想想看该怎么从椅子那里绕回来呢?(2)教师总结玩法:把皮球一直滚到椅子那里,再从有丝带的一边绕回来。
(3)幼儿进行滚球绕障碍活动,教师在一旁进行指导和语言提示。
三、游戏跺皮球。
1、讲解游戏玩法:老师的手里有一个皮球,我把皮球往前扔,你们要躲开我的皮球,不能碰到别的小朋友。
2、幼儿开展玩躲皮球的游戏。
3、引导幼儿把自己的皮球扔进筐子里,然后,带领所有幼儿坐在花坛边或场地旁跟随老师的口令做放松腿部的动作。
幼儿在上学期学习的基础上,会拍大皮球了。
对直线滚球和绕障碍物滚球的方法。
大多数幼儿能掌握,平时不愿动手的优优、田雨欣、徐兰玲都愿意学习了。
活动反思本次活动的亮点是利用幼儿生活中常见的实物水果作为幼儿谈话活动的内容,充分调动了幼儿说的欲望,使每位幼儿有话可说。
在整个活动中,幼儿始终处于宽松、愉悦的环境中,他们兴趣高涨,积极主动的学习,真正体现了幼儿的主体性。
语文教学设计教材:语文三年级上册课文:2 吹泡泡板块:教学设计—教案设计思路《吹泡泡》是冰心奶奶回忆儿时玩吹泡泡游戏的文章,表达了作者对童年时代快乐生活的留恋之情。
文章中吹泡泡的过程既清楚又具体,而且语言优美、生动、形象,值得反复品味。
本次教学通过读文、品词、品句,学习作者如何把事物写清楚、具体,感受肥皂泡的美丽与神奇。
教学目标1.认识“皂、潮、易、裂、碗、玲、珑”等 15 个生字,会写“戏、皂、易、破”等 12 个字。
2.学习课文,体会作者是怎样仔细观察事物的,学习如何把事物写清楚、具体。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三自然段。
重难点分析教学重点体会作者是怎样仔细观察事物、把事物写清楚、写具体的。
教学难点体会作者是怎样仔细观察事物、把事物写清楚、写具体的。
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生字卡片教学时间2 课时教学过程板书设计:2 吹泡泡爱吹泡制作泡泡液吹泡泡美丽、神奇快乐、希望语文(S)教学设计教材:语文(S)四年级下册课文:2 只拣儿童多处行板块:教学设计—教案设计思路:冰心的语言清新朴实,细腻动人。
文中所描绘的也是孩子游玩时的景象,写得真实,一读就懂,但如何在阅读时,调用已有的生活经验,引起心里的反应,读懂作者的心,是个难点,需要老师在学生和文本中间架设起桥梁。
所以,在本课教学设计体现以下几点:1.根据《课标》精神和教材特点以及学生发展特点,在课中让学生根据自身特点自主地选择学习内容,引导他们以自读、自悟、自学探究为基础,倡导他们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过程中,加深理解。
2.通过朗读训练,感受到春天的花儿和儿童是那么生机勃勃,令人快乐。
成功地实现了这节课的教学目标,学生在学习课文的同时,身心受到了一次爱的洗礼,精神世界得到了一次提升。
教学目标:1.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2.联系课文内容,理解“儿童不解春何在”这句诗的意思,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
3.帮助学生会写“聚、匆、概、梢、释、额、纽、旺、召”9 个生字,会认“拣、隙、漾、匆、棠、额、纽”7个生字,理解“大概、匆匆、树梢、释放、纽扣、旺盛、聚精会神”等词语。
最新语文版三年级上册语文课时同步试题(全册共47页附答案)目录1.《葡萄叶的梦》课时练2.《吹泡泡》课时练3.《蜗牛》课时练4.《父亲、树林和鸟》课时练5.《七颗钻石》课时练6.《倾斜的伞》课时练7.《礼物》课时练8.《一串红璎珞》课时练9.《古诗二首》课时练10.《五花山》课时练11.《翠鸟》课时练12.《北大荒的秋天》课时练13.《一鸣惊人》课时练14.《灵隐题联》课时练15.《聪明的牧童》课时练16.《趣味相声》课时练17《走马灯的奥秘》课时练18.《捞铁牛》课时练19.《我的发现》课时练20.《飞翔的信念》课时练21.《古诗二首》课时练22.《寓言二则》课时练23.《大禹治水》课时练24.《哪吒闹海》课时练1.《葡萄叶的梦》课时练第一课时一、读拼音,写词语。
1.那一串串的葡萄,红的像玛瑙,绿的像fěi cuì(),在báo báo()的绿叶衬托下显得更加诱人。
2.清晨,天边的xiá guāng()刚刚显现,鸟儿们就在那林子里不停地tíjìao(),孩子们手拿táng guǒ()就在这林中追逐打闹。
二、比一比,再组词。
梦()软()沿()珠()林()吹()铅()株()三、根据意思写词语。
1.利用发酵作用制造。
()2.去找某样东西或是什么事情。
()四、仿写句子。
1.葡萄叶用整个夏天,酿造芳香和甜美。
(拟人句)2.滴滴露珠是.开心的泪。
(比喻句)《葡萄叶的梦》课时练答案:一、1.翡翠薄薄 2.霞光啼叫糖果二、梦想柔软沿河珍珠树林吹气铅笔几株三、1.酿造 2.寻找四、1.清晨,太阳公公揉揉眼睛,从山坳里探出头来了。
2.烟雨中的张家界是一幅美丽的画卷。
1.《葡萄叶的梦》课时练第二课时一、给下列多音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1.下班回来的妈妈,看起来很劳累.(lěi lèi)的样子。
2.我最爱那果实累累.(lěi lèi)的夏天。
2.《吹泡泡》课时练
第二课时
一、看拼音,写词语。
yóu xì jiāo ào cháo shī yuán rùn
()()()()
二、照样子,写词语。
又轻又圆
慢悠悠
三、请你用“先……然后……再……”写一句话。
四、课内阅读。
这肥皂泡很美丽,五色的浮光,在那清澈透明的球面上乱转。
若(yòu ruò)是扇得好,一个大球,还会裂成两三个玲珑的小球,四散纷飞。
有时吹得太大了,扇得太急了,这脆(cuì chuì)弱的球儿,会扯(chě cě)得又长又圆,颤巍巍的,光影零乱。
1.请用“\”画掉括号里不正确的读音。
2.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语。
()的浮光()的小球
3.这段内容描写了肥皂泡的什么?
《吹泡泡》课时练第二课时答案:
一、游戏骄傲潮湿圆润
二、又白又胖又大又圆又高又瘦
金灿灿红彤彤白花花
三、煮饺子时,先把水烧开,然后放饺子下去,再煮十分钟左右,就可以捞出来吃了。
四、1. 画掉:yòu chuì cě
2. 五色玲珑
3.这段内容描写了肥皂泡的美丽和好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