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声波探头知识分享
- 格式:doc
- 大小:52.50 KB
- 文档页数:13
超声波探头的主要作用及如何选择超声波探头超声波探头的主要作用:一是将返回来的声波转换成电脉冲;二是控制超声波的传播方向和能量集中的程度,当改变探头入射角或改变超声波的扩散角时,可使声波的主要能量按不同的角度射入介质内部或改变声波的指向性,提高分辨率;三是实现波形转换;四是控制工作频率,适用于不同的工作条件。
超声波探伤仪探头种类繁多,日常使用中常见的探头种类有以下几种:1、超声波探伤仪直探头进行垂直探伤用的单晶片探头,主要用于纵波探伤。
直探头由插座、外壳、保护膜、压电晶片、吸声材料等组成,头接触面为可更换的软膜,用于检测表面粗糙的工件。
2、超声波探伤仪斜探头进行斜射探伤用的探头,主要用于横波探伤。
斜探头由斜块、压电晶片、吸声材料、外壳、插座等组成,斜探头的声束与探头表面倾斜,因此可用于检测直声束无法到达的部位、或者缺陷的方向与检测面之间存在夹角的区域。
3、超声波探伤仪小径管探头单晶微型横波斜探头,用于小直径薄壁管焊接接头的检验。
检测标准参照电力行业标准DL/T8202002《管道焊接接头超声波检验技术规程》,适合检测管径≥32mm、小于等于159mm,壁厚≥4mm、小于14mm的小直径薄壁管;也可适用于其他行业类似管道的检测。
探头外形尺寸小,前沿距离≤5mm,始脉冲占宽≤1.5mm(相当于钢中深度),分辨力大于等于20dB。
根据被检测管道外径的不同,检测面被加工成对应管径的弧度。
4、超声波探伤仪表面波探头用于发射和接收表面波的探头。
表面波是沿工件表面传播的波,幅值随表面下的深度迅速减少,传播速度是横波的0.9倍,质点的振动轨迹为椭圆。
表面波探头在被检工件的表面和近表面产生表面波。
型号中列明的角度为有机玻璃斜块的倾斜角(入射角)。
5、超声波探伤仪可拆式斜探头斜探头的一种特殊类型,将斜探头分成斜块、探头芯两个部分,使用时将两者组合起来。
常用的规格2.5P20的探头芯、不同K值的斜块(1.0、1.5、2.0、2.5、3.0等等)。
超声探头的种类及常用手法1. 超声探头的种类超声探头是超声诊断仪器的重要组成部分,用于产生和接收超声波信号,并将其转化为数字信号进行图像处理。
根据应用需求和使用环境的不同,超声探头可以分为以下几种类型:1.1 线性探头线性探头也称为直线探头或排列探头,采用一维排列的方式进行成像。
它的特点是像素密度高,图像分辨率高,适用于浅部组织的成像。
线性探头常用于乳腺、甲状腺、血管等部位的检查。
1.2 凸面探头凸面探头也称为凸透镜探头,采用弧面设计,可以提供较宽的视场和较大的深度范围。
凸面探头适用于腹部、胸部、心脏等器官的检查,特别适用于肝脏、胰腺等深部组织的成像。
1.3 阵列探头阵列探头又称为多普勒探头,具有多个元件组成的阵列,能够进行多个方向的扫描,实现多角度成像。
阵列探头适用于心脏、子宫、胎儿等需要动态观察的器官。
1.4 直视探头直视探头是一种特殊的探头,通常用于内窥镜超声检查。
它通过插入体腔或组织进行检查,可以直接观察到内部结构。
2. 超声探头的常用手法超声探头在医学检查中有多种应用手法,包括以下几种常见手法:2.1 B超成像B超成像是超声诊断中最常用的手法之一,通过对组织的回声进行分析,可以获得图像信息。
B超成像适用于几乎所有部位的检查,包括肝脏、肾脏、胸部、盆腔等。
2.2 彩色多普勒超声彩色多普勒超声是一种结合了多普勒效应和超声成像的技术,可以显示血流和血流速度信息。
彩色多普勒超声广泛应用于心脏、血管、肝脏等器官的检查,对于血液循环和血流动力学的评估具有重要意义。
2.3 弹性成像弹性成像是一种用于评估组织弹性和硬度的技术。
通过对组织的变形或位移进行测量,可以获取组织的弹性特性,用于肿瘤、乳腺、甲状腺等病变的鉴别诊断。
2.4 三维超声三维超声是一种在平面成像基础上增加了深度信息的技术,可以提供更准确的空间结构信息。
三维超声广泛应用于胎儿、子宫、卵巢等器官的检查,对于胎儿的发育观察具有重要意义。
结论超声探头的种类和常用手法多样,适用于各种器官和组织的检查与诊断。
超声波探头主要技术参数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时可以删除This document is for reference only-rar21year.March一、超声波探头超声波探头又称超声波换能器,它是采用进口镀膜晶片,适用于空气介质中测距、物位检测的电声转换器件。
由于换能器的聚焦件采用了多层阻抗匹配、背衬、压电元件频率误差小,具有良好的时间稳定性和温度稳定性、无退极化现象,通带特性好,芯片与声传输器件统一计算基波谐振频率。
独创的背衬材料配方,具有良好的振动特性,使换能器有很大的频带宽度,发射和接收灵敏度高,以及较小的脉冲-回波持续时间,获得了最大的等效机电耦合系数。
二、探头主要技术参数◇中心谐振频率:40kHz±2kHz◇静态电容量:3300P±300P◇谐振阻抗:120Ω±20Ω◇频带宽度(-3dB):Δf-3dB≥2kHz◇工作电压:300~500VP-P◇极限电压≤1000VP-P◇发射波束角:6O度◇工作温度:-40~+80℃◇防护等级:IP65三、模块性能1:使用电压:DC5V;2:静态电流:小于2mA;3:输出信号:电平信号,高电平5V,低电平为0V;5:感应角度:60度;6:探测距离:0.01 – 5.00米;7:高精度:可达1mm四、脚引接线说明(脚引定义的观察方向:探头向下,引脚向内,从左到右)1、GND和VCC是电源供电引脚,模块正5V供电;2、IN脚是模块的信号输入脚,用户从此脚输入控制信号,驱动模块工作,控制信号可以从单片机的IO口输出方波信号;3、OUT脚是模块接收到超声波后的返回信号输出脚,此引脚步在模块上电后输出高电平,当用户从输入脚发出驱动信号后,如果模块接收到返回超声波,OUT引脚即被拉低,输出低电平;4、保留引脚用于功能扩展;五、工作原理用户通过从IN脚输入40KH的方波信号,即用户从单片机的IO口连续发出高低电平,产生方波,方波的个数一般为10个左右,发出后用户启动定时器,开始计时,此时,超声波发射头开始发出超声波,当发出的超声波被前方的障碍物返射回来,返射回来的超声波被接收探头接收到,此时,模块的OUT引脚会产生一个从高电平到低电平的跳变,此时,用户要停止计时,用户通过计时的时间,根据以下公式计算测量距离:测量距离= (时间*声速( 340M/S ) ) / 2六、注意事项1、超声波发射头向外发射60度角的超声束,因此,在探头与被测物体之间不能有其他障碍物。
超声波探头的使用方法
超声波探头是用于无损检测和测量物体内部结构的一种检测工具,广泛应用于医疗、工业、建筑等领域。
超声波探头使用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1. 探头选型:根据需要测量物体的特点和形状选择合适的探头,
一般分为直探、斜探、阵列等类型。
2. 探头连接:将探头连接到超声波检测仪上,确保连接牢固,避
免因松动而影响检测结果。
3. 模式选择:根据需要选择探头的工作模式,一般有单元、双元、相控阵等不同模式可供选择。
4. 校准操作:进行校准操作,保证探头的灵敏度、扫描面积和工
作频率等参数符合需求,以确保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5. 探头安放:根据需要将探头安放在被测物体表面,探头与被测
物体表面应尽量平行,以获得最佳检测效果。
6. 检测操作:启动超声波检测仪,按照标准流程进行检测操作,
将检测结果记录在检测报告中。
总之,探头选型、连接、模式选择、校准、安放和检测操作都是
超声波探头使用过程中必不可少的。
在使用过程中,还应注意保持探
头的清洁和整洁,避免探头的碰撞和振动,以延长探头的使用寿命。
同时,使用超声波探头的人员需熟练掌握使用方法,了解超声波检测技术的基本原理和中心频率的选择,以提高检测的准确性和效率。
超声波探头工作原理超声波探头是一种常用的医疗设备,用于检测人体内部的器官和组织。
它的工作原理是利用超声波的传播和反射特性来获取图像信息。
超声波探头由超声发射器和接收器组成。
超声发射器通过电信号将电能转换成超声波能量,然后将超声波能量传播到被检测物体内部。
超声波传播过程中会与不同组织和器官产生反射,这些反射信号会被超声探头的接收器接收到。
超声波在不同组织和器官中的传播速度不同,这是因为不同组织和器官的密度和弹性模量不同。
根据声波传播速度的差异,超声波探头可以将不同组织和器官的界面显示为不同的亮度或颜色。
这样,医生可以通过观察超声波图像来判断人体内部的病变情况。
超声波探头的工作原理可以用以下步骤来描述:1. 发送超声波:超声发射器会产生高频的电信号,通过压电材料的振荡来将电能转换成超声波能量。
超声波能量会从探头的发射面发射出去,传播到被检测物体内部。
2. 超声波传播:超声波在被检测物体内部传播时会与不同组织和器官发生相互作用。
当超声波遇到物体的界面时,会发生反射、折射和散射等现象。
这些现象会导致超声波的传播方向和强度发生变化。
3. 接收反射信号:超声波探头的接收器会接收到反射回来的超声波信号。
接收器会将接收到的超声波信号转换成电信号,并传输给处理系统进行处理。
4. 图像重构:处理系统会对接收到的超声波信号进行处理和分析。
根据超声波信号的强度和时间延迟,处理系统可以确定不同组织和器官的位置和形态。
最后,处理系统会将这些信息以图像的形式显示出来。
超声波探头的工作原理基于声波的传播和反射规律,通过探头的发射和接收装置来实现对超声波信号的产生和接收。
通过分析和处理接收到的信号,超声波探头可以生成人体内部的图像,为医生提供诊断依据。
它具有无创、无辐射的特点,因此被广泛应用于医学领域的诊断和治疗中。
超声波探头是一种利用超声波传播和反射特性的医疗设备。
它通过发射和接收超声波信号来获取人体内部的图像信息,从而实现对疾病的诊断和治疗。
超声波探头结构和工作原理超声波探头是一种用于无损检测和测量的设备,广泛应用于医学影像、工业检测、地质勘探、材料分析等领域。
它的工作原理是利用超声波在材料中的传播和反射特性,通过传感器和电子设备将接收到的反射信号转化为图像或数据。
本文将介绍超声波探头的结构和工作原理。
超声波探头主要由超声换能器、耦合层、阵元、连接线缆等部分组成。
超声换能器是探头的核心部件,它负责将电能转化为机械振动,并将机械振动转化为电能。
超声波的发射和接收都依赖于超声换能器的性能。
耦合层位于超声换能器和待检测物体之间,用于传递超声波和减少能量损失。
阵元是一种由聚焦透镜和接收器构成的组合单元,用于发射和接收超声波信号。
连接线缆用于传输控制信号和接收到的超声波信号。
超声波探头的工作原理是利用超声波在介质中的传播和反射规律进行探测和成像。
当超声波探头通过超声换能器发射超声波信号时,超声波会在介质中传播并与边界面发生反射。
这些反射信号将被探头接收器接收,并通过连接线缆传输到后端电子设备进行信号处理和成像。
根据反射信号的强度、时间和位置,可以获取待测物体内部的结构信息和缺陷情况。
超声波探头的成像原理通常有脉冲回声成像和实时成像两种。
脉冲回声成像是利用单个脉冲发射超声波,通过不断接收反射信号,将每次脉冲对应的反射信号叠加得到一幅静态图像。
实时成像是通过连续发射和接收超声波信号,实现对待测物体的实时观测。
这种成像方式适用于需要实时监测的场景,如医学影像和工业检测。
在医学领域,超声波探头被广泛应用于超声心动图、超声声像图等检查中,以实现对心脏、肝脏、子宫等器官的非侵入性检测。
在工业领域,超声波探头被用于检测焊接质量、管道堵塞、混凝土缺陷等问题,帮助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在材料科学和地质勘探领域,超声波探头则被用于材料缺陷检测和地下结构勘探。
超声波探头的结构和工作原理是基于超声波的传播和反射规律,通过超声换能器、耦合层、阵元等部件实现对待测物体的检测和成像。
简述超声探头的基本结构、材质和基本原理超声探头是超声波检测仪的关键组成部分,是将超声波从物体表面反射到探头内部,然后将超声波信号转换成电信号传输给接收机的装置。
它的基本结构由换能器、声材料和探头电缆组成。
一、换能器换能器由声发射源和声接收元件组成,其中声发射源可以是电声换能器,也可以是非电声换能器。
换能器具有换能、聚焦和抑制反射等作用。
1、电声换能器电声换能器是通过在一个容积内放置一个电磁振荡器,并能够产生振荡的振幅和频率的条件下,把电能转换为声能的器件。
它的工作原理是电声变换:在固定频率下,振荡的电压产生磁场,磁力和电力一起产生振动,然后将振动转换成声能,从而把变化的电能转换成声能。
2、非电声换能器非电声换能器不需要电磁振荡器,也不需要进行变换,可以直接将输入的能量转换为声波。
它的工作原理是:利用液体、固体或气体的压缩或膨胀将外界的能量转换为声能。
二、声材料声材料的主要作用是改变超声频率和改善超声波传播效果,一般来说,声材料有以下几种:1、润滑剂:润滑剂可以减少换能器表面的摩擦,增加换能器的灵敏度,延长换能器的使用寿命。
2、填充剂:填充剂是用来改变声音传播方向和调节声音的传播效果的特殊材料,一般是用于改变换能器的振动方式,以获得更好的测量结果。
3、保护材料:保护材料的功能是防止换能器表面的水分,避免换能器的振动和密封。
三、探头电缆探头电缆用于将换能器和接收机连接起来,一般由五个部分组成:屏蔽层、散热层、数据传输层、聚合层和接线层。
另外,超声探头材质一般为不锈钢、铝合金、硅胶等,材质选择合理可以延长探头的使用寿命。
超声探头的基本原理是利用换能器将外部的能量转换为声能,声能再通过探头电缆传输到接收机,接收机将声能转换为电能,然后再转换成显示图像。
超声波传感器每部分组成所涉及到的基础知识1.引言1.1 概述概述部分的内容应该是对超声波传感器的基本概念和应用进行简要介绍。
以下是一个可能的概述内容:超声波传感器是一种基于超声波技术的传感器,可以用于测距、检测物体的存在及其位置等应用。
它通过发射超声波脉冲并接收返回的反射波来实现测量和探测功能。
超声波是一种频率高于人类能听到的声波,通常在20kHz至200kHz 的范围内。
超声波传感器利用声波在空气中的传播特性,通过测量超声波的传播时间或相位差来得到被测量物体与传感器之间的距离。
超声波传感器由发射部分、接收部分和信号处理部分组成。
发射部分包括发射器和发射驱动电路,用于产生和发射超声波脉冲。
接收部分包括接收器和接收驱动电路,用于接收和放大反射波信号。
信号处理部分负责对接收到的信号进行滤波、放大和数字化处理,以提取有效信息并进行进一步的分析和判断。
超声波传感器具有使用简单、非接触测量、高精度等优点,广泛应用于工业自动化、医疗诊断、安防监控等领域。
例如,超声波传感器可在自动驾驶车辆中用于测距和避障,也可在医疗设备中用于测量心脏功能和胎儿成像等。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应用需求的增长,超声波传感器在未来的应用前景将更加广阔。
本文将对超声波传感器的原理、各部分组成及其在不同领域中的应用进行详细介绍和探讨,以加深对超声波传感技术的理解和应用。
1.2 文章结构文章结构是指整篇文章的组织架构和内容安排。
在本文中,文章结构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1. 引言:在引言部分,将对超声波传感器进行概述,介绍其基本原理和应用领域,引起读者的兴趣。
同时说明本文的目的和内容安排。
2. 正文:正文是文章的核心部分,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2.1 超声波传感器的原理:介绍超声波传感器的基本原理,包括超声波的产生、传播和检测的原理,以及超声波传感器在测距、检测物体位置等方面的应用。
2.2 超声波传感器的发射部分组成:详细介绍超声波传感器发射部分的各个组成部分,包括超声波发生器、发射探头等,并解释它们的作用和工作原理。
超声探头的种类及常用手法超声探头是超声医学成像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用于产生超声波,并接收回波信号,从而获得体内组织的图像信息。
根据不同的需求,超声探头可以有多种不同的种类和手法。
1.线性探头:线性探头也称为高频探头,它适用于对浅表组织进行成像,如甲状腺、乳房、软组织、血管等。
线性探头的特点是成像分辨率高,图像清晰,适合于进行局部的高分辨率观察。
2.凸面探头:凸面探头也称为波形探头,适用于对深部组织进行成像,如心脏、肝脏、膈肌等。
凸面探头的特点是成像深度较深,适合于进行心脏、腹部等深度组织的全貌观察。
3.阵列探头:阵列探头是一种特殊的探头,它由多个发射元件和接收元件组成,可以实现多线梯度指向和多线扫描,从而提高了成像的速度和分辨率。
阵列探头适用于需要高速成像的场合,如动态观察心脏运动等。
4.直线探头:直线探头也称为带状探头,它的发射和接收元件按照一条直线排列,适用于需要对长条状器官进行成像的场合,如血管、肌腱、尿路等。
直线探头的特点是成像范围宽,适合于连续扫描。
5.内窥镜探头:内窥镜探头是一种特殊的探头,具有较小的尺寸,并可以通过体腔的自然孔道进入体内进行成像,如胃镜、膀胱镜、宫腔镜等。
内窥镜探头适用于需要观察体腔内脏器官的情况,可以实时观察,并对病灶进行活检。
在超声探头的使用方面,根据不同的应用需要,还可以有以下常用手法:1.B超成像:B超成像是最常见的超声成像手法,通过扫描探头在不同位置的回波信号,构建出人体内部的二维图像。
B超成像广泛应用于妇产科、泌尿科、乳腺科等领域。
2.彩色多普勒成像:彩色多普勒成像是在B超成像的基础上加入了彩色编码,用来表示流速和流向。
它可以显示血流的速度和方向,广泛应用于心脏、血管和肝脏等器官的检查。
3.市场成像:市场成像是一种通过扫描探头的移动和旋转,实现对器官的多个切面进行成像的手法。
它可以提供更全面的观察,广泛应用于心脏、肝脏和肾脏等器官的检查。
4.三维/四维超声:三维/四维超声是一种可以提供动态立体图像的超声成像手法。
超声波探头的工作原理超声波探头主要由发射器(也称为元件)和接收器组成。
发射器会产生高频振荡信号,转换成机械振动,通过聚焦和耦合介质将振动传递到被探测物表面,其中常用的传输介质是水或者凝胶。
被探测物表面会反射一部分超声波能量,这部分能量会被接收器接收到。
接收器将接收到的信号转换成电信号,然后通过信号处理和成像算法,最终形成被探测物的图像。
1.超声波的传播:超声波是一种机械波,是由发射器产生的机械振动信号在介质中传递形成的能量波。
发射器一般采用压电晶体,如压电陶瓷。
压电晶体具有反压电效应,即在外加电场的作用下产生的机械变形,反之机械变形也能产生电荷变化。
当外加电场改变时,压电晶体会发生机械振动,产生高频超声波。
这些超声波在介质中以传递能量的形式向前传播。
2.超声波的接收:当超声波到达被探测物表面时,一部分能量会被物体表面反射回来。
接收器一般也采用压电晶体,将反射回来的超声波能量转换成电信号。
由于接收器和发射器的原理相同,所以同样也是利用压电效应转换电信号。
接收器接收到的信号包含了被探测物的信息。
超声波探头的工作原理还与探头的物理结构密切相关。
通常,探头采用特殊的设计和构造来实现不同的探测目标和应用。
例如,医疗超声波探头使用线阵或者面阵的发射器和接收器,可以实现不同方向的聚焦和扫描。
而工业无损检测中的超声波探头通常采用单个晶体或者多个晶体的探头,可以实现不同的探测深度和分辨率。
综上所述,超声波探头的工作原理是基于超声波在介质中传播的特性来实现对被探测物的检测和成像。
发射器产生超声波,通过介质传递到被探测物表面,部分超声波能量被物体表面反射回来,并由接收器转换为电信号。
通过信号处理和成像算法,最终形成被探测物的图像。
超声波探头的具体工作原理还与探头的物理结构和设计相关。
超声探头的工作原理超声探头是现代医学领域使用广泛的一种医疗设备,它能够通过发送和接收超声波来产生人体内部的图像。
这样的图像可以用于诊断和监测许多不同类型的疾病和疾病。
超声波是一种机械波,它比人耳能听到的声音更高频率。
在医学应用中,超声波通常位于1到20 MHz的频率范围之内。
超声探头主要由三个部分组成:压电晶体、前端电路和后端电路。
首先是超声探头的主要组成部分——压电晶体。
压电晶体是一种特殊的材料,能够在施加外力时产生电荷。
它在超声探头中的作用是将电信号转化为机械振动,并将机械振动转化为电信号。
一般来说,超声探头使用压电陶瓷,如铅锆钛酸钴(PZT)等。
当超声波通过压电晶体时,它会引起晶体的振动,进而产生电信号。
其次是超声探头的前端电路。
前端电路在探头内部接收超声波信号,并将其转化为电信号。
在前端电路中,通常有多个接收通道和预放大器。
每个接收通道都包含一个接收放大器和一个滤波器。
接收放大器负责放大超声波信号,而滤波器负责滤除无关的噪声信号。
前端电路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功能是控制超声波的发射和接收的时序。
最后是超声探头的后端电路。
后端电路负责处理和显示超声图像。
它包括一个数字信号处理器(DSP)和一个图像显示设备(如显示器或打印机)。
DSP负责处理和分析前端电路传来的电信号,并将其转化为可视化的图像。
它可以执行诸如滤波、增益调节和颜色编码等操作。
最终,图像显示设备将图像呈现给医生和患者,以便进行诊断。
超声探头的工作原理可以总结为以下几个步骤:首先,前端电路控制超声波的发射,并将其发送到体内。
超声波在不同组织和器官之间以不同的速度传播,并与组织与组织之间的界面发生反射、折射和散射。
其次,前端电路接收到反射的超声波信号,并将其转化为电信号。
然后,后端电路进行信号处理和图像生成,最后将图像显示给医生。
超声探头具有许多优点,使其成为医学影像学中常用的工具之一。
首先,它是一种非侵入性的成像技术,无辐射和无痛苦。
超声探头原理超声探头是超声诊断中最关键的部分,它是将电能转化为超声波能量并将其传播到人体组织中进行扫描和接收反射回来的信号。
超声探头的原理基于声学和电学原理,主要包括发射和接收两个过程。
1. 发射原理超声探头发射超声波的原理是利用压电材料的压电效应。
压电材料在受到外界电场的作用下,会产生机械应变。
当外界电场频率与材料的固有频率相等时,压电材料会产生共振,从而使其产生较大的机械振动。
超声探头中的压电晶体就是利用这个特性,当通过晶体施加高频电压时,晶体发生振动,从而产生超声波。
2. 接收原理超声探头接收超声波信号的原理是利用压电材料的压电效应的逆过程。
当超声波通过探头时,会使探头中的压电晶体振动,产生电荷。
这些电荷会经过放大和滤波等电路处理后,最终转化为可视化的图像。
压电晶体的振动会导致探头上的传感器发生变化,产生电信号,这个信号就是通过超声波在人体组织中传播并反射回来的信号。
3. 探头结构超声探头一般由多个压电晶体组成,晶体的形状和排列方式各不相同,可以根据不同的应用需求进行选择。
常见的超声探头结构有线性探头、凸面探头和阵列探头等。
线性探头适用于浅表器官的检查,凸面探头适用于深部器官的检查,而阵列探头则可以提供多个方向的扫描,增加了图像的清晰度和分辨率。
4. 超声波传播与成像原理超声波在人体组织中的传播速度是已知的,因此可以根据超声波的传播时间来计算信号的传播距离,从而确定图像上的位置。
超声波在组织中传播时,会发生折射、散射、吸收和反射等现象。
这些现象会导致超声波的强度和传播方向的改变,从而产生不同的图像特征。
通过分析接收到的超声信号,可以根据信号的强度、时间和频率等信息,重建出人体组织的形态和结构。
总结起来,超声探头的原理基于压电效应,利用压电晶体的振动来发射和接收超声波信号。
超声波在人体组织中的传播和反射会产生不同的图像特征,通过对这些特征的分析,可以实现对人体器官的检查和诊断。
超声探头的结构和工作原理的不同,使得它在医学影像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简述超声探头的基本结构、材质和基本原
理
超声探头是一种用于超声检测的设备,它的基本结构包括探头壳体、压电陶瓷、导电线和连接器等部分。
探头壳体通常由金属或塑料材料制成,用于保护压电陶瓷和导电线。
压电陶瓷是超声探头的核心部分,它能够将电信号转换成机械振动,产生超声波。
导电线则用于将电信号传输到压电陶瓷上,连接器则用于将超声信号传输到超声检测仪上。
超声探头的材质通常选择高强度、高温度稳定性和良好的耐腐蚀性能的材料。
常用的材料包括铝合金、不锈钢、钛合金、陶瓷和聚合物等。
不同的材料具有不同的特性,可以根据不同的应用场景选择合适的材料。
超声探头的基本原理是利用压电效应将电信号转换成机械振动,产生超声波。
当电信号通过压电陶瓷时,压电陶瓷会发生形变,产生机械振动。
这种机械振动会产生超声波,超声波会在被检测物体内部反射和散射,然后被探头接收。
探头接收到的超声信号会被传输到超声检测仪上进行处理和分析,从而得到被检测物体的内部结构和缺陷信息。
超声探头是一种用于超声检测的设备,它的基本结构包括探头壳体、压电陶瓷、导电线和连接器等部分。
超声探头的材质通常选择高强度、高温度稳定性和良好的耐腐蚀性能的材料。
超声探头的基本原
理是利用压电效应将电信号转换成机械振动,产生超声波。
超声探头在工业、医疗、航空航天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超声探头句光宇1、超声波传感器工作的原理1)压电效应某些晶体材料受到外力作用时,不仅发生变形,而且内部被极化表面产生电荷;当外力去掉后,又回到原来状态,这种现象称为压电效应。
在自然界中大多数晶体具有压电效应,但压电效应十分微弱。
随着对材料的深入研究, 发现石英晶体、钛酸钡、锆钛酸铅等材料是性能优良的压电材料.●正压电效应:⏹一些晶体结构的材料,当沿着一定方向受到外力作用时,内部产生极化现象,同时在某两个表面上产生符号相反的电荷;⏹而当外力去掉后,又恢复不带电的状态;⏹当作用力方向改变时,电荷的极性也随着改变;⏹晶体受作用力产生的电荷量与外力的大小成正比,这种机械能转换为电能的现象称为正压电效应。
●逆压电效应:⏹如果给晶体施加以交变电场,晶体本身则产生机械变形,这种现象称为逆压电效应,又称电致伸缩效应。
⏹压电效应具有可逆性。
2)石英与压电陶瓷的压电效应机理压电式超声波传感器(超声波探头)是利用压电元件的逆压电效应,将高频交变电场转换成高频机械振动而产生超声波(发射探头);再利用正压电效应将超声振动波转换成电信号(接收探头)。
发射探头和接收探头结构基本相同,有时可用一个探头完成两种任务。
●石英晶体的压电效应X 轴:电轴或1轴; Y 轴:机械轴或2轴; Z 轴:光轴或3轴.◆ “纵向压电效应":沿电轴(X 轴)方向的力作用下产生电荷◆ “横向压电效应":沿机械轴(Y 轴)方向的力作用下产生电荷◆ 在光轴(Z 轴)方向时则不产生压电效应。
⏹ 当沿x 轴方向加作用力Fx 时,则在与x 轴垂直的平面上产生电荷x x F d Q •=11 d 11——压电系数(C/N ) ⏹ 作用力是沿着y 轴方向电荷仍在与x 轴垂直的平面 y y x F ba d Fb a d Q 1112-== (1112d d -=) ⏹ 切片上电荷的符号与受力方向的关系图(a)是在X 轴方向受压力,图(b )是在X 轴方向受拉力,图(c )是在Y 轴方向受压力,图(d )是在Y 轴方向受拉力. ⏹ 切片上电荷的符号与受力方向的关系:◆ 正负电荷是互相平衡的,所以外部没有带电现象。
探头一、压电效应与压电材料某些单晶体和多晶体陶瓷材料在应力(压缩力和拉伸力)作用下产生异种电荷向正反两面集中而在晶体内产生电场,这种效应称为正压电效应。
相反,当这些单晶体和多晶体陶瓷材料处于交变电场中时,产生压缩或拉伸的应力和应变,这种效应称为负压电效应,如图所示。
负压电效应产生超声波,正压电效应接收超声波并转换成电信号。
常用的压电单晶有石英又称二氧化硅(SiO2)、硫酸锂(LiS04H20)、碘酸锂LiIO3)、铌酸锂(LiNbO3)等,除石英外,其余几种人工培养的单晶制造工艺复杂、成本高。
常用的压电陶瓷有钛酸钡(BaTi03)、锆钛酸铅(PZT)、钛酸铅(PbTiO3)、偏铌酸铅(PbNb2O4)等。
二、探头的编号方法三、探头的基本结构压电超声探头的种类繁多,用途各异,但它们的基本结构有共同之处,如图所示。
它们一般均由晶片、阻尼块、保护膜(对斜探头来说是有机玻璃透声楔)组成。
此外,还必须有与仪器相连接的高频电缆插件、支架、外壳等。
四、直探头(一)直探头的保护膜1.压电陶瓷晶片通常均由保护膜来保护晶片不与工件直接接触以免磨损。
常用保护膜有硬性和软性两类。
氧化铝(刚玉)、陶瓷片及某些金属都属于硬性保护膜,它们适用于工件表面光洁度较高、且平整的情况。
用于粗糙表面时声能损耗达20~30dB。
2.软性保护膜有聚胺酯软性塑料等,用于表面光洁度不高或有一定曲率的表面时,可改善声耦合,提高声能传递效率,且探伤结果的重复性较好,磨损后易于更换,它对声能的损耗达6~7dB。
3.保护膜材料应耐磨、衰减小、厚度适当。
为有利于阻抗匹配,其声阻抗Zm应满足一定要求。
4.试验表明:所有固体保护膜对发射声波都会产生一定的畸变,使分辨率变差、灵敏度降低,其中硬保护膜比软保护膜更为严重。
因此,应根据实际使用需要选用探头及其保护膜。
与陶瓷晶片相比,石英晶片不易磨损,故所有石英晶片探头都不加保护膜。
(二)直探头的吸收块为提高晶片发射效率,其厚度均应保证晶片在共振状态下工作,但共振周期过长或晶片背面的振动干扰都会导致脉冲变宽、盲区增大。
超声波探头第三章探伤仪、探头和试块 3.1第一节:探伤仪3.2 探头一、压电效应与压电材料某些单晶体和多晶体陶瓷材料在应力(压缩力和拉伸力)作用下产生异种电荷向正反两面集中而在晶体内产生电场,这种效应称为正压电效应。
相反,当这些单晶体和多晶体陶瓷材料处于交变电场中时,产生压缩或拉伸的应力和应变,这种效应称为负压电效应,如图所示。
负压电效应产生超声波,正压电效应接收超声波并转换成电信号。
常用的压电单晶有石英又称二氧化硅(SiO2)、硫酸锂(LiS04H20)、碘酸锂LiIO3)、铌酸锂(LiNbO3)等,除石英外,其余几种人工培养的单晶制造工艺复杂、成本高。
常用的压电陶瓷有钛酸钡(BaTi03)、锆钛酸铅(PZT)、钛酸铅(PbTiO3)、偏铌酸铅(PbNb2O4)等。
二、探头的编号方法三、探头的基本结构压电超声探头的种类繁多,用途各异,但它们的基本结构有共同之处,如图所示。
它们一般均由晶片、阻尼块、保护膜(对斜探头来说是有机玻璃透声楔)组成。
此外,还必须有与仪器相连接的高频电缆插件、支架、外壳等。
四、直探头(一)直探头的保护膜1.压电陶瓷晶片通常均由保护膜来保护晶片不与工件直接接触以免磨损。
常用保护膜有硬性和软性两类。
氧化铝(刚玉)、陶瓷片及某些金属都属于硬性保护膜,它们适用于工件表面光洁度较高、且平整的情况。
用于粗糙表面时声能损耗达20~30dB。
2.软性保护膜有聚胺酯软性塑料等,用于表面光洁度不高或有一定曲率的表面时,可改善声耦合,提高声能传递效率,且探伤结果的重复性较好,磨损后易于更换,它对声能的损耗达6~7dB。
3.保护膜材料应耐磨、衰减小、厚度适当。
为有利于阻抗匹配,其声阻抗Zm应满足一定要求。
4.试验表明:所有固体保护膜对发射声波都会产生一定的畸变,使分辨率变差、灵敏度降低,其中硬保护膜比软保护膜更为严重。
因此,应根据实际使用需要选用探头及其保护膜。
与陶瓷晶片相比,石英晶片不易磨损,故所有石英晶片探头都不加保护膜。
(二)直探头的吸收块为提高晶片发射效率,其厚度均应保证晶片在共振状态下工作,但共振周期过长或晶片背面的振动干扰都会导致脉冲变宽、盲区增大。
为此,在晶片背面充填吸收这类噪声能量的阻尼材料,使干扰声能迅速耗散,降低探头本身的杂乱的信号。
目前,常用的阻尼材料为环氧树脂和钨粉。
五、斜探头(一)结构与类型(二)透声楔斜探头都习惯于用有机玻璃作斜楔,以形成一个所需的声波入射角,并达到波型转换的目的。
一发一收型分割式双直探头和双斜探头也都以有机玻璃作为透声楔,这是因为有机玻璃声学性能良好、易加工成形,但它的声速随温度的变化有所改变又易磨损,所以对探头的角度应经常测试和修正。
水浸聚焦探头常以环氧树脂等材料作为声透镜材料。
六、晶片的厚度压电晶片的振动频率f即探头的工作频率,它主要取决于晶片的厚度T和超声波在晶片材料中的声速。
晶片的共振频率(即基频)是其厚度的函数。
可以证明,晶片厚度T为其传播波长一半时即产生共振,此时,在晶片厚度方向的两个面得到最大振幅,晶片中心为共振的驻点。
七、晶片的厚度通常把晶片材料的频率f和厚度T的乘积称为频率常数Nt,若T=λ/2,则Nt = f T = C/2式中:C为晶片材料中的纵波声速。
常用晶片材料如PZT的Nt =1800~2000 m/s,石英晶片的Nt=285Om/s,钛酸钡晶片的Nt=2520m/s,钛酸铅晶片的Nt=2120m/s。
由式(2.65)可知,频率越高,晶片越薄,制作越困难,且Nt小的晶片材料不宜用于制作高频探头。
八特殊探头(一)水浸聚焦探头(二)可变角探头(三)充水探头(四)双晶探头:a.双晶纵波探头 b.双晶横波探头(纵波全反射)(五)表面波探头3.3 第四节:试块一、试块的用途1.测试或校验仪器和探头的性能;2.确定探测灵敏度和缺陷大小;3.调整探测距离和确定缺陷位置;4.测定材料的某些声学特性。
二、试块的分类(主要分二类)1.标准试块2.对比试块(参考试块)3.其他叫法:校验试块、灵敏度试块;平底孔试块、横孔试块、槽口试块;锻件试块、焊缝试块等。
三、试块简介1.荷兰试块1.1955年荷兰人提出;1958年国际焊接学会通过并命名为IIW试块;ISO组织推荐使用。
2.类似的有:中国CSK-IA、日本STB-A1、英国BS-A、西德DIN54521……2.IIW2试块(三角形试块、牛角试块)1.适用于现场检验(体积小、轻、方便);2.用途较IIW少3.CSK-IA试块:中国的改型试块三、试块简介1.荷兰试块1955年荷兰人提出;1958年国际焊接学会通过并命名为IIW试块;ISO组织推荐使用。
类似的有:中国CSK-IA、日本STB-A1、英国BS-A、西德DIN54521……2.IIW2试块(三角形试块、牛角试块)适用于现场检验(体积小、轻、方便);用途较IIW少3.CSK-IA试块:中国的改型试块CSK-IA试块的主要用途:① R50、R100圆弧: -斜探头入射点、前沿测定; -扫描线比例校准;②上下表面刻度:斜探头K值校准;③φ50、φ44、φ40孔:斜探头分辨率测定;④89、91、100mm 台阶:直探头分辨率测定;⑤φ50孔:盲区测定。
4.CS-1和CS-21. 1986年通过,CS-1全套26块,CS-2全套66块;2. 要求:(1)D/L比不能太小,否则产生侧壁效应;(2)平底孔应足以分辨;(3)材质衰减要小。
注:铸钢件试块与此形状相同、尺寸不同5.CSK-IIA / CSK-IIIA6.RB-1、RB-2、RB-37. 钢板试块8. 半圆试块9. 管子试块3.4 第四节:组合性能测试(检测系统的校准)一、水平线性1.定义:仪器水平线性是示波屏上时基线的水平刻度与实际声程之间成正比的程度,即示波屏上多次底波等距离的程度。
水平线性对缺陷定位有较大的影响。
水平线性用水平线性误差表示。
2.测试步骤:(1)将直探头置于CSK--1A试块的25mm厚大平底面上;(2)通过[微调][水平][脉冲位移]等按钮,使屏上出现5次底波 B1--B5,当底波B1和B5的幅度分别为50%满刻度时,将它们的前沿分别对准刻度2.0和1 0.0。
B1和B6的前沿位置在调整中如相互影响,则应反复进行调整。
a2、a3、a4分别为B2、B3、B4与4.0、6.0、8.0的偏差。
(3)水平线性误差计算:ZBY230--84规定:仪器的水平线性误差≤2%例:用IIW或CSK-1A试块测仪器的水平线性,现测得B1对准2.0,B5对准10.0时,B2、B3、B4与4.0、6.0、8.0的偏差分别为0.5、0.6、0.8;求其水平误差为多少?解:0.8δ=------×100%=1%0.8×100二、垂直线性1.定义:仪器垂直线性是示波屏上波高与探头接收的信号幅值之间成正比的程度。
它取决于仪器放大器的性能。
垂直线性用垂直线性误差表示。
垂直线性影响缺陷的检出和定量。
2.测试步骤:(1)[抑制]至零,[衰减器]保留30dB衰减余量;(2)将直探头置于CSK--1A试块的25mm厚大平底面上,????? 恒定压力压住;(3)调节仪器使试块上某次底波位于示波屏中央,并达到100%幅度,作为“0”dB;(4)固定[增益]和其他旋钮,调衰减器,每次衰减2dB,并记下相应的波高H填入表中,直到底波消失;上表中:理想相对波高是△i=2、4、6dB……时的波高比(如△i=6dB时的理想相对波高是50.1%)三、计算垂直线性误差D=( |d1|+|d2| )式中: d1--实测值与理想值的最大正偏差d2--实测值与理想值的最大负偏差ZBY230--84规定:仪器的垂直线性误差D≤8%三.探头灵敏度1.调节灵敏度的几个旋钮(1)[发射强度] 调节发射脉冲的输出幅度,发射强度大灵敏度高,但分辨率低;(2)[增益] 调节接收放大器的放大倍数,增益大灵敏度高;(3)[抑制] 限制检波后信号的输出幅度,主要用于抑制杂波、提高信噪比。
使用[抑制]会使仪器的垂直线性变坏,动态范围变小。
[抑制]增加,灵敏度降低,尽量不要用[抑制];(4)[衰减器] 电路内专用器件,用于定量地调节示波屏上的波高,它是步进旋钮。
分:[粗调][细调]二档, [粗调]步长10-20dB, [细调]步长1-2dB。
CTS-6型总衰减量50db;CTS-22型则为80dB;调节灵敏度的几个旋钮《ZB Y230--84? A型脉冲反射超声探伤通用技术条件》中规定:总衰减量不小于60dB;衰减误差:1dB / 12dB.四、直探头 + 仪器的灵敏度余量测试1.探头对准200 / Φ2平底孔;2.[抑制]:0;[发射强度] [增益]:最大;3调[衰减器]使Φ2孔最高回波达满刻度的50%(基准高),这时衰减量为N 1dB;4提起探头,用[衰减器]将电噪声电平衰减到10%以下,这时衰减量为N2dB;5.灵敏度余量 N=N1-N2(dB);直探头的灵敏度余量要求≥30dB五、斜探头 + 仪器的灵敏度余量测试1.探头对准IIW试块R100园弧面;2.[抑制]:0; [发射强度] [增益]:最大;3.调[衰减器]使R100回波达满刻度的50%(基准高),这时衰减量为N1dB;4.提起探头,用[衰减器]将电噪声电平衰减到10%以下,这时衰减量为N2dB;5.灵敏度余量 N=N1-N2(dB);斜探头的灵敏度余量要求≥40dB七、探头盲区测定1 概念1.盲区是指从探测面到能够发现缺陷处的最小距离,即始脉冲宽度覆盖区的距离。
2.盲区与近场区的区别:盲区是始脉冲宽度与放大器引起的,而近场区是波的干涉引起的。
盲区内缺陷一概不能发现,而近场区内缺陷可以发现但很难定量。
2 测定方法方法(1):1.先将直探头在灵敏度试块上用φ1平底孔调80%基准高。
2.将直探头放于盲区试块上,能独立显示φ1平底孔回波的最小深度为盲区。
方法(2):1.用IIW试块估算2.将直探头放于IIW上方:能独立显示回波的,盲区≤5mm。
无独立回波的,盲区>5mm。
3.将直探头放于IIW左侧:能独立显示回波的,盲区5~10mm。
无独立回波的,盲区>10mm。
八探头分辨率一、概念:示波屏上区分相邻二缺陷的能力,能区分的相邻二缺陷的距离愈小,分辨率就愈高。
分辨率与仪器和探头的质量有关。
二、纵波直探头分辨率测定1.直探头放于IIW试块85、91、100处,[抑制]为0,左右移动探头,使屏上出现A、B、C波;2.若A、B、C不能分开,先将A、B等高,并取a1、b1值求: a1X=20 lg---- (dB)b1然后用[衰减器]使B、C等高,取相应的a2、b2值求: a2Y=20 lg---- (dB)b2X、Y值愈大分辨率愈高,一般X、Y ≥ 15dB九、横波斜探头分辨率测定1.如图,平行移动探头,使A、B等高则分辨率:h1X=20lg-------(dB)h21.平行移动探头,使B、C等高则分辨率:h3Y=20lg------ (dB)h4要求:X或Y≥ 6dB实测时,[衰减器]将h1衰减到h2即为X值,将h3衰减到h4即为Y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