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线网络发展及几种双向接入技术
- 格式:doc
- 大小:87.00 KB
- 文档页数:11
8种宽带网络接入技术解析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家庭和企业需要高速的宽带网络接入。
为了满足不同用户的需求,目前有多种不同的宽带网络接入技术。
本文将对其中的8种常见宽带网络接入技术进行解析。
1. 拨号接入:拨号接入是最早被广泛使用的宽带网络接入技术之一。
通过电话线路连接到互联网服务提供商(ISP)的服务器,用户可以通过调制解调器将数据发送到ISP,实现互联网接入。
这种技术简单易用,但速度较慢,仅适用于个人用户。
2. 数字用户线(DSL):DSL是一种通过电话线路提供高速互联网接入的技术。
DSL技术使用高频信号的方式将电话线路分为两个频段,一个用于传输电话信号,另一个用于传输数据信号。
这种技术可以提供较高的下载速度,适用于个人用户和小型企业。
3. 电缆调制解调器:电缆调制解调器(Cable Modem)是通过电缆电视网络提供高速互联网接入的技术。
用户通过电视有线网络连接到互联网服务提供商的服务器,使用电缆调制解调器将数据传输到ISP,实现互联网接入。
电缆调制解调器可以提供较高的下载速度,适用于家庭和中小型企业。
4. 光纤接入:光纤接入是通过光纤网络提供高速互联网接入的技术。
光纤接入采用光信号传输数据,具有较高的传输速度和较低的延迟。
由于光纤的传输带宽较大,可以满足大型企业和机构的需求。
5. Wi-Fi接入:Wi-Fi是一种无线网络技术,通过无线路由器将互联网连接传输到用户的设备上。
Wi-Fi接入适用于个人用户和小型企业,具有便捷和灵活的特点。
6. WiMax接入:WiMax是一种广域无线接入技术,可以提供更大范围的无线互联网接入。
WiMax技术可以支持大规模用户同时访问互联网,适用于城市和农村地区的宽带网络接入。
7. 3G/4G接入:3G和4G是移动通信技术,可以通过移动网络提供高速的互联网接入。
3G和4G技术适用于移动设备和无线互联网接入,可以在城市和农村地区提供宽带网络服务。
8. 卫星接入:卫星接入是通过卫星通信提供互联网接入的一种技术。
列举六种接入技术一、ADSL接入技术ADSL(Asymmetric Digital Subscriber Line)是一种对称数字用户线路技术,其特点是在普通电话线路上实现宽带数据传输。
ADSL 接入技术允许用户在使用互联网的同时仍能保持电话线路的正常通话功能。
ADSL接入技术的上行速度较低,下行速度较高,适合家庭用户和小型企业使用。
二、光纤接入技术光纤接入技术是一种基于光纤传输的高速互联网接入技术。
光纤接入技术的主要特点是传输速度快、带宽大、信号稳定,并且能够支持长距离传输。
光纤接入技术广泛应用于大型企业、学校、医院等场所,能够满足大量用户同时高速上网的需求。
三、无线局域网接入技术无线局域网接入技术是基于无线通信技术实现的局域网接入方式。
无线局域网接入技术可以通过Wi-Fi热点实现用户的无线上网需求,使用户可以在无线覆盖范围内随时随地连接到互联网。
无线局域网接入技术适用于家庭、办公室、咖啡厅等场所,用户可以通过移动设备实现高速上网。
四、移动网络接入技术移动网络接入技术是一种基于移动通信网络的互联网接入方式。
移动网络接入技术可以通过移动网络运营商提供的数据业务,使用户通过手机、平板电脑等移动设备连接到互联网。
移动网络接入技术的优势在于用户的移动性强,可以随时随地进行上网,适用于个人用户和移动办公需求。
五、卫星接入技术卫星接入技术是一种通过卫星通信实现的互联网接入方式。
卫星接入技术主要应用于偏远地区、海洋、航空等无法通过有线网络覆盖的场所,能够实现全球范围内的互联网接入。
卫星接入技术的特点是覆盖范围广,但信号传输延迟较高,适用于特定场景的互联网接入需求。
六、电力线接入技术电力线接入技术是一种利用电力线路实现的互联网接入方式。
电力线接入技术通过在家庭或办公室内的电力线路上传输数据信号,实现用户的互联网接入需求。
电力线接入技术的优势在于无需铺设新的网络线路,节省了成本,适用于对网络速度要求不高的用户。
有线网络无线网络主要接入方式详解目前常用的宽带有好几种,在某些方面造成不必要的浪费,所以网络的融合是发展的趋势,标清IPTV业务需要2M以上带宽,而未来主流的高清视频至少需要10M以上带宽,而中国现有网络依然以ADSL接入为主,通信网络已经逐渐到达瓶颈状态,提高接入技术水平,扩大用户带宽是未来网络发展的必然趋势。
一、按照接入方式,主流的接入技术主要分为有线接入与无线接入两种,有线接入技术主要有ADSL、xPON、PTN等,主要形式为一点对多点接入,带宽统计复用,以以太网模式进行业务承载,无线接入技术主要有WiFi、数字微波等,主要以本地多点分配业务、无线室内覆盖、无线宽带大范围接入等方式实现,有线接入的终端主要以台式电脑、笔记本电脑为主,具有带宽高、稳定性好、可支持高清视频、网络游戏等大数据量业务;而无线接入的终端多为手机、掌上电脑、笔记本等,其优势在于随时随地可用、具有良好的便携性。
二、无线宽带网络具有多种技术,包括无线局域网、蜂窝、蓝牙等技术。
结合全IP技术无线宽带网络可在高速和低速移动环境下为用户提供宽带无线接入服务,无线宽带可以实现无线蜂窝系统、无线局域网络、广播网络、电视网络等系统的无缝衔接,使人类实现在任时间、任何地何点与任何人进行任何方式通信的梦想。
三、WiFi技术是移动宽带化的重要补充手段,通过与移动通信网络紧/松耦合的方式,在热点提供覆盖,使移动用户能享受高速数据服务,同时又不会增加移动通信系统的资源消耗,Wi-Fi无线上网目前在大城市比较常用,传输速度非常快,符合个人和社会信息化的需求,最主要的优势在于不需要布线,可以不受布线条件的限制,因此非常适合移动办公用户的需要,但由于其数据速率、覆盖范围、可靠性的限制,还不能广泛应用,只能作为高速有线接入技术的补充以及小型办公区域及家庭的覆盖。
四、DSL技术是基于普通电话线的宽带接入技术,它是在一根铜线上分别传输语音与数字信号,并且不需要拨号,一直在线。
附件有线电视网双向化改造指导意见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科技司二〇〇七年十二月目录一、有线电视网双向化改造的重要性 (1)1.1 有线电视网络现状 (1)1.2 国家对有线电视网络发展提出的新要求 (1)1.3 双向化改造是有线电视网络未来发展的必然要求 (2)二、指导思想、实施原则和任务目标 (3)2.1 指导思想 (3)2.2 实施原则 (3)2.3 任务目标 (3)三、有线电视网络双向化改造及应用技术 (4)3.1 有线电视网络基本结构 (4)3.2 有线电视网络双向化改造技术 (5)四、网络建设质量要求与技术指标 (7)五、引用标准与参考文件 (7)六、缩略语 (8)附录A 无源光网络技术 (1)附录B 用户接入改造技术 (7)B.1 HFC网络用户接入技术 (7)B.2基于以太网协议的用户接入技术 (12)B.3其他用户接入技术 (19)B.4 部分用户接入技术对比 (28)附录C 有线电视网络双向化改造建设质量要求与技术指标 (32)C.1 基本质量要求 (32)C.2 前端和分前端(不含信号源)质量要求 (33)C.3 传输网络质量要求 (33)C.4 用户终端质量要求 (41)C.5 技术指标要求 (42)一、有线电视网双向化改造的重要性1.1 有线电视网络现状经过20多年的建设和发展,我国有线电视网络作为国家重要的信息化基础设施,已成为世界上用户规模最大的有线电视网络。
2006年底,全国拥有1.39亿有线广播电视用户(其中农村用户约为4600多万户),近 3300个有线电视前端;国家级光缆线路4万公里,省级及地市光缆线路超过10万公里,地市、县分配网近300万公里;百余家有线网络公司开始播出有线数字电视,截止到2007年第一季度,有线数字电视用户总量达到1500万户,多个城市完成了有线数字电视整体转换,为用户提供多种广播式业务,部分网络公司在有线电视网络中率先实现了宽带数据接入、视频点播等双向功能业务。
常见的有线接入网技术介绍接入网位于交换局和用户终端之间,可以支持各种交换性和非交换性业务,并将这些业务组合后沿着公共传输通道送往业务节点,其中包括将UNI信令转换为SNI信令,但接入网本身并不解释和处理信令的内容。
其中,馈线段对应于综合布线系统中的端局到设备间主配线架,配线段对应于布线系统中主配线架到楼层配线架,而引线段对应于水平布线系统,即楼层配线架到用户工作区的信息插座上。
作为传送电信业务提.供所需传送承载能力的实施系统,接入网是电信网络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目标是建立一种标准化的接口方式,以一个可监控的接入网络,使用户获得话音、数据多媒体、有线电视等综合业务,接入网技术的先进性直接影响整个通信系统的性能。
常见的有线接入网技术包括采用铜双绞线、同轴电缆、光纤和无线等各种接入手段:PDH、SDH以及二者的衍生等多种传输体制:话音、数据和图像等各种业务类型。
从而使接入网技术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多样性。
从市场的角度可以将这些技术分为若干类:基于纯的铜双绞线媒质的xDSL技术:混合光纤/双绞线技术;混合光纤/同轴电缆(HFC)技术:无线用户环路技术(WLL)和全光纤网络技术。
1、xDSL技术数字用户环路技术(xDSL)是利用近年来数字信号处理(DSP)技术的成果。
可分为高速数字用户环路(HDSL)、非对称数字用户环路(ADSL)和甚高速数字用户环路(VDSL)等几种。
HDSL系统分别在局端和用户端增加一个本地单元和一个远端单元,以对绞铜线连接。
传输的信息是经过时分复用组成E1结构的信息流,借助回声消除技术使用2BIQ码,实现在对绞线上双向传输2.048Mbit/s信息的能力。
目前HDSL的传输距离大约3-5km.ADSL系统结构类似于HDSL系统,不同之处在于它是在一对双绞铜线上利用数字技术传送话音和视频信息。
上行的传输速率一般为384kbit/s,而下行的传输速率6.144Mbit/s 或更高。
由于这类系统上行与下行的信息速率是不对称的,故称其为不对称数字用户环路。
技术实现有线电视网络双向传输原理桂 松( 中广有线信息网络有限公司芜湖分公司, 安徽 芜湖 241004)CMTS +CM 摘要: 用 C M TS+ C M 技术实现宽带接入是有线电视的主流方向。
本文对其传输的原理、技术指标、改造注意事项及综合性能进行了 分析。
关键词: C M T S+ C M ; 有线电视; 双向传输; 原理 中图分类号: TP 39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 3044(2007)15- 30697- 02The P r incip le of C a b le Ne t work Two- wa y Tra n s m is s i on B a s e d on CMTS & CMGUI S ong(China Cable N e twork Co.Ltd. Wuhu Branch,Wuhu 241004,China)Ab s t ra c t:It ’s becoming the essential direction to have breadth ' s taking to connect into cable T V with carrying out the technique of C M T S+ C M. T his text analyses the delivering principle, technique index sign, reformation regulation and comprehensive function of the tech- nique on using C M T S+ C MKe y wo rd s :C M T S+ C M ; Cable T V ; T wo- way T ransmission ; P rinciple1 概述开展增值业务是有线电视网络未来发展运 营 中 的 重 要 工 作 之一, 其中宽带接入业务也将作为工作重点。
广电网络公司有线电视网络双向改造技术模式选择摘要:本文提出了一个“全网覆盖,灵活接入”的双向网改思路,归纳了双向网改技术方案选择的四项原则,详细介绍了几种适宜广电网络公司双向网络改造的接入技术,分析了这些技术的优点和不足,以及它们在双向网改应用中的实际表现,给出了三种不同网络存量下可供参考选择的双向网改技术模式。
关键词:广电网络公司;双向网改;FTTB+LAN;EPON;EOC;EPON+EOC数字电视技术的发展,如视频交互业务、视频互动电视、网络电视等新兴业务的产生,已经对用户的消费习惯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从模拟到数字,从单向到双向,从看电视到用电视,从网络的单一功能到三重播放,三网融合,新技术的不断发展,不仅为广电网络公司带来了巨大商机,也为传统的运营市场划分带来了变革,在这个变革的时期,广电网络公司必须居安见危,紧跟这个技术与市场的变革进程。
加快有线电视网络双向化改造的步伐,推动有线电视网络向双向、交互、多功能方向发展,把普通电视接收终端变成家庭多媒体信息终端,是广电网络公司生存和发展的必经之路。
虽然许多广电网络公司早已经开始进行有线电视网络双向化的改造工作,但由于没有一个适宜的双向网改技术模式,导致缺乏更加有效的业务运营模式,双向网改的投资没有一个合理的回收,在与其他业务运营商的市场竞争中始终处于被动及劣势地位。
广电网络公司需要一个简单、易于建设、扩张、维护和管理并能够提供多业务运营的双向网改技术模式,来带动网络服务的创新和盈利模式的突破,从而推动双向有线电视网络综合业务的发展。
一、广电网络公司双向网络改造技术方案选择的基本思路数字电视的整转工作正在推进,不同网络间的技术正在进一步发展和融合,不同运营商的业务正在进一步渗透,综合业务的市场剧烈竞争也在所难免,在这个阶段双向综合业务的营销、双向网改的建设时间和成本显得越来越重要了。
所以,广电网络公司选择有线电视双向网改技术模式的一个基本思路应该是:以最低成本、最快速度进行全网的双向业务覆盖,对有双向综合业务需求的用户迅速实现灵活的网络接入,以双向业务的发展带动有线电视网络双向化的改造。
广电网络双向接入技术方案的分析及应用建议摘要:随着三网融合的启动,广电运营商当前最重要的任务是加快有线电视网络双向改造。
本文主要分析了几种双向接入技术方案的特点,提出了应用建议,并介绍了实际应用的案例。
关键词:三网融合 hfc cmts fttb epon lan eoc cable modem中图分类号:tn915.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9416(2012)08-0021-021、引言在当前三网络融合的背景下,广电运营商将面临着日益激烈甚至是残酷的竞争。
目前,从我国广电网络的整体来看,仍然存在着大量的hfc(hybrid fiber-coax,即同轴电缆和光缆混合网络)网络,而且大多数不具备双向功能,仅能满足基本广播电视节目的传送,既不能承载多媒体交互业务,也不能实现有效管理。
所以,当前广电运营商最重要的任务是尽快完成hfc网络的双向改造。
2、广电双向网络改造的要求目前广电双向网络改造定位于:能够开展视频、语音、数据等综合业务,而且可运营、可管理、可维护;因此应充分考虑和满足各方面的要求。
(1)要立足于广电网络自身优势,既要满足近期业务的需要,又要兼顾未来的发展规划。
(2)要技术成熟、标准化程度高,符合未来技术发展趋势,保证可持续发展。
(3)要充分利用现有hfc网络的同轴电缆资源,体现hfc网络的高带宽特点。
(4)要有带宽保证和qos(服务质量)保证,带宽性价比高、可靠性强、运维成本低。
(5)要施工难度低、速度快,能够根据业务需要灵活分片部署,建设和用户开通成本低。
3、双向接入技术方案的分析对比和建议目前在广电网络双向改造方案中,采用的接入技术主要有:cmts+cm 方式,fttb+lan方式,epon+lan方式,epon+eoc方式等。
3.1 cmts+cm方式cmts(cable modem termination system)即电缆调制解调器终端系统,cm(cable modem)即电缆调制解调器。
8种宽带网络接入技术解析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发展,宽带网络已成为我们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宽带网络接入技术是指将用户连接到互联网的技术,也是互联网的入口。
在现代社会中,有各种各样的宽带网络接入技术,本文将解析其中的八种常见的宽带网络接入技术。
1. DSL(数字用户线路)- 数字用户线路是通过电话线路提供的高速数据传输服务。
它利用电话线路上的高频带宽来传输数据,并且电话和互联网可以同时使用。
DSL的速度相对较快,适用于个人用户和小型企业。
2. 光纤 - 光纤是使用光信号代替电信号传输数据的一种网络接入技术。
光纤具有高带宽和高速率的特点,可以在长距离传输数据。
它是目前速度最快、稳定性最好的宽带接入技术。
3. 有线电视 - 有线电视网络是通过电视有线网络提供的宽带网络接入服务。
有线电视网络具有高带宽和稳定性好的特点,适用于需要大量数据传输和高速网络连接的用户。
4. Wi-Fi - Wi-Fi是一种通过无线信号实现网络接入的技术。
它利用无线局域网(WLAN)技术将用户设备连接到互联网。
Wi-Fi网络适用于覆盖范围较小的区域,如家庭、办公室、公共场所等。
5. 3G/4G/5G移动网络 - 移动网络是通过移动通信基站提供的无线网络接入服务。
它可以通过移动电话网络(3G/4G/5G)或卫星信号(GPRS)将用户设备连接到互联网。
移动网络的优势是覆盖范围广,适用于移动用户或没有固定宽带网络接入的用户。
6. ADSL(非对称数字用户线路)- 非对称数字用户线路是一种优化的DSL技术,它具有不对称的上行和下行速度。
它适用于需要大量下载数据的用户,例如观看在线视频、下载大文件等。
7. 电力线通信 - 电力线通信是通过电力线路传输数据的一种宽带网络接入技术。
它利用电力线路上的通信传输协议将数据传输到用户设备。
电力线通信的优势是可以利用现有的电力线路进行网络接入,无需额外的线路和设备。
8. Wimax - Wimax是一种广域无线接入技术,可以提供高速的无线网络连接。
有线电视宽带接入网技术的应用及发展
有线电视宽带接入网技术是一种将电视传输信号与互联网传输信号相结合的技术,通过有线电视网络传输互联网信息。
它的应用和发展对人们的生活和工作产生了重大影响。
应用方面,有线电视宽带接入网技术可以实现高速宽带接入,更快的网速意味着更好的网络体验。
人们可以较快速度地浏览网页、观看视频、在线购物等。
此外,有线电视宽带接入网技术还可以实现网络电话,人们可以通过互联网进行语音通话,而且还会比传统的电话收费更为低廉。
此外,有线电视宽带接入网技术还可以实现在线游戏,人们可以在互联网上玩各种网络游戏,并与全国各地的玩家进行交流。
在发展方面,有线电视宽带接入网技术具有如下优势:较宽的带宽,可支持高清、4K 等高清晰度的视频流媒体服务;稳定可靠的网络连接,免受频繁断线或网络堵塞的困扰;免费或低价的公共接入,更加普惠的互联网接入服务,提高了居民创新创业能力和娱乐体验的机会。
同时,随着5G等新兴通信技术的兴起,有线电视宽带接入网技术也开始不断完善和发展,逐步具有了更高的用户粘性,更高的用户满意度和更高的市场占有率。
通过这种技术不断发展,网络覆盖率和服务品质不断提升,将进一步满足人们不断升级的宽带需求和高品质的网络体验。
总之,有线电视宽带接入网技术是一种十分重要的技术,它的应用和发展可以有效地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和工作效率。
随着这种技术的不断完善和发展,相信它将会有更多的应用场景,进一步推动信息技术的发展和进步。
Te c h n o lo g y Ap p lic a t io n “三网整合”是一个很热门的话题,广电系统的有线电视网络双向化改造是顺应形势发展的必由之路,下面我们结合工作实践和理论学习,介绍一下有线电视双向网改造的关键技术。
首先要介绍一个具体的有线电视网络的结构。
骨干传输网络采用全光传输,在小区通过光接收机进入分支分配器网络同轴电缆入户,小区基本上取消了放大器。
这就是我们常说的HFC(光纤同轴混合传输)网络。
有线电视双向网络改造的目的就是将这一单向广播式传输的网络改造成为双向交互式传输的网络。
1无源EOC 与有源EOC有线电视是通过同轴电缆入户的,同轴电缆实现双向接入技术,可以跟家中的电话线对比一下,同轴电缆线也是两根线:一根是里面的铜芯,一根是外面的屏蔽网。
家中的电话线要上网需要使用ADSL 猫,同样地,家中的同轴电缆要上网则要使用EOC (以太网over 电缆)设备或CMTS 猫,EOC 是目前普遍使用的一种技术,主要分无源EOC 和有源EOC ,下面是具体的情况介绍。
(1)无源EOC 与有源EOC 的主要区别主要是看终端设备,终端设备是无源器件的,则称之为无源EOC ,终端设备是有源器件的,则称之为有源EOC 。
(2)无源EOC 的工作原理EOC 设备均由头端和终端设备构成。
无源EOC 的头端主要是由二四变换器和高/低通滤波器组成,输入的数字信号由双极性信号被转换成了单极性信号,原有的以太网数字信号的帧格式和MAC 层都没有改变,因此信号没有被调制。
在终端设备中,同样使用四二变通器和高/低通滤波器将信号分别输出,系统组网示意图如图1所示。
在组网方式上,无源EOC 要求同轴电缆网络中不能有分支分配器,同轴电缆要从头端设备直接连接至终端,这对原来的网络改动是比较大的,不过在速率方面,无源EOC 可以保证每户的带宽是独享10M 。
(3)有源EOC 的分类有源EOC 主要分高频EOC 和低频EOC ,这主要是指此类设备工作的频段,工作在1GHz 左右的为高频EOC ,工作在5Hz ~65Hz 范围的为低频EOC 。
有线网络发展和几种双向接入技术比较几种有线接入技术的比较多业务的导入,尤其是大带宽需求的交互视频业务的要求,使得运营商需要对在目前的单向或是小流量的双向网络进行改造,目前多种双向接入技术比较多,下面笔者对四类主要的有线接入技术做一些具体分析和比较。
1、LAN方案LAN(五类线)网络是目前使用较多的一种技术,主要在汇聚层通过光纤网,由路由器和交换机组成交换网络,在接入层上使用五类线电缆(或光纤)接入小区,楼栋和用户家中。
它的优点是技术成熟,设备商较多,接口和标准规范,且大多数终端支持Ethernet接口;大规模组网或用户密度很大时,户均成本低;户均带宽大,可支持多种大带宽需求业务,网络可远端管理。
不足之处是要新铺网络,小区楼道和入户布线施工难度较大;网络机构繁杂,容易受各种原因而损坏,对维护人员的压力大。
所以LAN网络比较适用与高密度用户和大带宽业务需求下,进行双向接入网组网。
2、CMTS方案CMTS在北美已经使用多年,通过对信号进行QPSK/QAM调制,在HFC低频端进行双向传输。
CMTS的优点是前期可实现大规模双向覆盖,便于市场的业务部署;技术较成熟,网管能力强。
其缺点是传输速率低(头端共享38Mbps),户均带宽低;网络改造施工工艺要求高,系统维护要求高;系统产品较高,头端成本偏高,终端价格也不低。
因此CMTS较适用与低户均带宽要求的交互业务,或在交互业务初期为迅速提供服务进行大规模覆盖,现在为弥补其下行带宽小的问题,CMTS和IP QAM捆绑也是一种解决方案。
3、EoC 方案EoC是相对较新的一种技术,它是通过将信号调制在HFC网络上,在原有的网络上实现大带宽的双向功能,由于EoC的头端往往安装在光节点或之下,更靠近用户侧,所以全网和户均的带宽都较大。
其优点是对基本不需对HFC网络改造,带宽大,组网灵活,可快速对热点地区进行双向覆盖;网络建设初期成本低,滚动投资,户均成本较低;维护难度低,网络管理能力较强。
有线网络发展及几种双向接入技术
有线网络发展及几种双向接入技术的比较
一、行业发展背景
随着近年来基础网络的发展和Internet应用的普及,到2006年底中国网民数量已经超过1。
3亿人,成为仅次于美国的全球第二大用户群体,有线电视用户2006年达到近1。
3亿,为世界第一,两个正在成长的数字为有线网络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市场基础。
随着数字视频技术的发展,如网络广播流媒体,视频交互业务,网络交互电视等新兴业务的产生,开始对用户的消费习惯也在发生潜移默化的巨大变化,从单向到双向,从看电视到用电视,从看节目到做节目,新技术带来的巨大的变化,不仅为运营商带来了巨大的商机,也为传统的运营商市场划分带来了变革。
所以三网融合的趋势,不仅在物理上带来了变化,更将在理念和实际的市场划分上带来了变革。
二、主要业务类型
未来几年内有线网络从网络的承载类型上
将承担广播业务、交互业务、数据业务和增值业务四类。
第一类广播业务是目前的基本业务,主要是以广播电视节目为主,信号由头端设备到用户下行传输,有线电视网可以支持模拟电视信号和数字电视信号(其中包括数据广播业务)。
下行信号频率范围在111~862MHz间,
业务对网络的要求是单向广播网;
第二类交互业务是基于数字技术,主要包括电视点播VOD、互动电视iTV、网络电视IPTV、时移电视TSTV、录播电视RDTV等业务种类,业务对网络要求是双向网络,上下行带宽要求大;
第三类数据业务为有线电视新业务,主要有Internet访问、数据下载、邮件收发、办公自动化、在线游戏等信息化应用,提供TCP/IP协议数据的计算机双向通讯服务,业务对网络要求是双向网络,下行带宽要求大,上行可以较小;
第四类增值业务:增值业务为双向数据网络提供的新增收费业务,主要有电话VOIP、视频电话V-Phone、视频会议V-Conference、即时通讯IM等新通信业务,提供了视频语音数据的交互通信服务,其特点是点对点或点对多点双向对称的视音频数据通信,视觉、听觉、读写等全互动交流,是完全的宽带数据应用。
网络为支持传输TCP/IP的宽带双向网络。
三、对承载网的新要求
由于大量新视频及交互业务的引入,原先的网络设计已经不能满足业务发展的需要,使有线运营商对承载网有了更高的要求,在网络建设成本和时间要求,网络的双向性能和可升级性,网络的安全性和可管理性等方面提出了新的要求。
网络建设的成本和时间要求。
由于新业务发展在区域上的不确定性和用户增长的阶段性,要求运营商在网络建设初期,可以在较低初始投入和较短的时间内进行大规模业务覆盖,尽量盘活存量资产,以减少启动新业务时的风险,然后根据用户发展情况和分布特点,有针对性
的改造网络,进行滚动投资,使单位每用户的网改成本最低,同时能够满足未来主要的业务需求。
网络的双向性能和可升级性。
首先要求网络的双向能力强,满足单用户有较大带宽的接入,网络有很强的可靠性和鲁棒性,可以根据业务和用户的发展,平滑升级网络,提高网络性能。
在网络发展的大趋势下,提供向全光网和无线网络的演进方法。
网络的综合安全性和可管理性。
这一点主要是针对网络的运营能力而言,如何提供针对每个用户或每种业务的安全管理方法,并可在多层面对两者进行管理,对网络运营商有重大和现实的意义。
四、有线网络的发展
根据三网融合的趋势,在现有的有线网络的基础上,网络将向支持综合业务,按功能分层结构,各层之间由标准(或运营商自己的规范)接口连接,由统一的网络管理,内容管理和用户管理对全网进行管理。
1、有线网络的分层结构,其结构如图1所示,可以分为5层,分别是:
图1 面向综合业务的有线电视网网络
·业务和内容管理层;主要对各种业务和内容进行管理;
·业务处理内容分发和接入网关层;处理内容的交换,分发和不同接入网关的协议处理;
·综合接入网层;各种不同的接入技术组成的连接用户的有线无线网络;
·用户层;主要是各类用户终端,实现各种业务的最终展示;
·网络管理和用户信息管理层;对全网的网络,业务及用户信息进行管理;
2、分层网络有以下几个特点;
·综合业务支持能力;网络需要支持多种业务,包括语音,视频和数据业务,以网络汇聚结构分的水平分层,和以某项业务为导向的垂直分层结构,使网络矩阵化和多功能化。
·综合网络和用户管理能力;由于业务种类的丰富,网络结构的复杂,用户需求的多样,使网络管理的要求大量增加。
对设备和物理层的管理,对多种业务的管理,对业务内容的管理,对用户业务和帐务的管理是几个主要内容。
·各层间的协议接口和标准;由于分层结构复杂,相关各子层间的协议和接口就更加重要,如何使接口协议有开发性兼容性,又要把握制定协议和协议本身的效率,使有共生特点的产业链的各个环节联系得更紧密。
·多种接入手段和多种终端多样化;因为有线网络的现况和多业务发展的需求,使得网络的接入手段不是单一的,HFC网,以太网,
光接入网,无线接入网,会在业务发展,用户
发展和投资等影响下,为运营商按需选择。
同时,用户终端也将涵盖各种类型。
五、几种有线接入技术的比较
多业务的导入,尤其是大带宽需求的交互视频业务的要求,使得运营商需要对在目前的单向或是小流量的双向网络进行改造,目前多种双向接入技术比较多,下面笔者对四类主要的有线接入技术做一些具体分析和比较。
1、LAN方案
LAN(五类线)网络是目前使用较多的一种
技术,主要在汇聚层通过光纤网,由路由器和交换机组成交换网络,在接入层上使用五类线电缆(或光纤)接入小区,楼栋和用户家中。
它的优点是技术成熟,设备商较多,接口和标准规范,且大多数终端支持Ethernet接口;大规模组网或用户密度很大时,户均成本低;户均带宽大,可支持多种大带宽需求业务,网络可远端管理。
不足之处是要新铺网络,小区楼道和入户布线施工难度较大;网络机构繁杂,
容易受各种原因而损坏,对维护人员的压力大。
所以LAN网络比较适用与高密度用户和大带宽业务需求下,进行双向接入网组网。
2、CMTS方案
CMTS在北美已经使用多年,通过对信号进行QPSK/QAM调制,在HFC低频端进行双向传输。
CMTS的优点是前期可实现大规模双向覆盖,便于市场的业务部署;技术较成熟,网管能力强。
其缺点是传输速率低(头端共享3 8Mbps),户均带宽低;网络改造施工工艺要求高,系统维护要求高;系统产品较高,头端成本偏高,终端价格也不低。
因此CMTS 较适用与低户均带宽要求的交互业务,或在交互业务初期为迅速提供服务进行大规模覆盖,现在为弥补其下行带宽小的问题,CMTS和IP QAM捆绑也是一种解决方案。
3、EoC 方案
EoC是相对较新的一种技术,它是通过将信号调制在HFC网络上,在原有的网络上实现大带宽的双向功能,由于EoC的头端往往安装在光节点或之下,更靠近用户侧,所以全网和户均的带宽都较大。
其优点是对基本不需对H
FC网络改造,带宽大,组网灵活,可快速对热点地区进行双向覆盖;网络建设初期成本低,滚动投资,户均成本较低;维护难度低,网络管理能力较强。
不足之处在于标准还有待完善;性能需经实践检测。
EoC技术适用于大带宽需求的交互业务和多业务需求的网络,是目前一种灵活的双向网络改造方式。
4、FTTH/FTTB方案
光纤到户/到楼(FTTH/FTTB)是将信号通过光纤直接送到用户家中或楼头,是用户端带宽最大的一种解决方案。
它的优点是大带宽接入,可以解决目前可以看到的几乎所有的业务。
但缺点也很明显,OLT/ONU的成本太高,如果是到户成本更高;要新铺到每个用户的关缆,施工难度大;标准也有待完善。
所以目前来看,可以做为业务密集的办公楼和别墅区的解决方案,全网实现还不现实。
对于这四种技术的具体比较,可参看表1的内容。
表1 几种主要双向接入技术的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