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计算机基础概述
- 格式:ppt
- 大小:2.73 MB
- 文档页数:26
计算机基础(计算机概述)计算机基础(计算机概述)什么是计算机?计算机是一种通过执行预先编程的指令集,来进行数据处理和完成各种任务的电子设备。
它由硬件和软件组成,可以进行数据的输入、输出、存储、处理和控制等操作。
计算机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包括科学研究、工程设计、商业管理、娱乐等。
计算机的组成计算机由多个硬件和软件组件组成。
常见的计算机硬件包括中央处理器(CPU)、内存、硬盘、显示器、键盘、鼠标等。
软件是指对硬件进行控制和管理的程序,包括操作系统、应用程序和编程语言等。
计算机的工作原理计算机的工作原理可以简单概括为输入、处理和输出的过程。
用户通过输入设备将数据输入计算机,经过中央处理器的处理,计算机会根据预先编写的程序进行计算和操作,并将结果通过输出设备显示给用户。
计算机的分类根据用途和规模的不同,计算机可以分为几个不同的类型。
个人计算机(PC)是最常见的类型,用于个人和家庭使用。
服务器是用于提供网络服务和存储数据的大型计算机。
超级计算机则用于高性能计算,如科学研究和气象预测等。
计算机的发展历史计算机的发展经历了几个重要阶段。
第一台电子计算机于20世纪40年代诞生,体积庞大且性能有限。
在20世纪60年代和70年代,个人计算机逐渐出现,并随着技术的进步而变得更加普及和强大。
到了21世纪,移动计算机和互联网的兴起进一步推动了计算机的发展。
计算机是一种电子设备,通过执行指令集来进行数据处理和完成各种任务。
它由硬件和软件组成,工作原理包括输入、处理和输出。
计算机可以根据用途和规模的不同进行分类,并经历了多个阶段的发展。
计算机基础知识计算机基础知识是每个使用计算机的人都应该了解的内容。
无论你是一名程序员、学生、还是普通用户,了解计算机的基础知识都将有助于你更好地使用计算机,提高效率,避免出现一些常见的问题。
本文将介绍计算机基础知识的几个重要方面。
计算机硬件计算机的硬件部分包括了各种物理设备,如中央处理单元(CPU)、内存、硬盘、显示器、键盘等。
CPU是计算机的大脑,负责执行所有的计算任务;内存用于存储临时数据;硬盘用于永久存储数据;显示器用于显示图形界面;键盘用于输入。
了解这些硬件设备的功能和作用,可以帮助你更好地理解计算机是如何工作的。
计算机软件计算机软件是指安装在计算机上的各种程序,包括操作系统、应用程序等。
操作系统是控制计算机硬件和软件的核心程序,如Windows、MacOS、Linux等;应用程序则是运行在操作系统上的各种应用软件,如Microsoft Office、Photoshop等。
了解计算机软件的种类和功能,可以帮助你选择合适的软件,提高工作效率。
计算机网络计算机网络是多台计算机通过网络连接在一起,共享资源和信息。
常见的网络类型包括局域网(LAN)、广域网(WAN)、互联网等。
了解计算机网络的基本知识,如IP地址、子网掩码、路由器等,可以帮助你更好地理解网络通信的原理,解决网络问题。
计算机安全计算机安全是保护计算机系统和数据不受未经授权的访问、破坏或泄露的过程。
常见的安全威胁包括病毒、木马、勒索软件等。
了解计算机安全的基本概念和方法,如防火墙、杀毒软件、强密码等,可以帮助你保护个人计算机和数据的安全。
总结计算机基础知识涵盖了计算机硬件、软件、网络和安全等方面。
了解这些基础知识可以帮助你更好地理解计算机的工作原理,提高使用效率,保护个人数据安全。
希望本文能够帮助你更好地了解计算机基础知识,提升技能水平。
专升本计算机全部知识点
一、计算机基础
1、计算机概述:计算机概述包括计算机发展史、计算机组成、计算
机的特点及计算机的应用。
2、操作系统:操作系统概述、操作系统安装、操作系统管理、Linux
操作系统、Windows操作系统、Unix操作系统等。
3、计算机网络:计算机网络技术、互联网技术、TCP/IP协议体系、
路由与交换、无线网络技术等。
5、数据库:数据库概述、数据库结构、数据库设计、数据库编程、
数据库管理系统等。
二、系统分析与设计
1、需求分析:需求分析概述、市场调研与分析、产品的设计等。
2、系统分析:系统分析概述、项目管理、系统分析过程、信息系统
模型、数据库设计等。
3、系统设计:系统设计概述、软件设计思想、面向对象的软件设计、系统原型、仿真系统等。
三、编程语言
1、C语言:C语言概述、C语言基础、C语言编程应用、软件工程、C
语言程序设计等。
2、C++语言:C++语言概述、C++语言基础、C++语言编程应用、
C++STL标准库、C++程序设计等。
一、计算机分类:1、按原理分类:⑴数字计算机:按位不连续的跳动运算,用数字0(关)和1(开)来表示数据,数字计算的计算方式,程序控制控制方式,高精度大数据量,很强的逻辑判断能力。
⑵模拟计算机:数值由连续量来表示,连续的运算过程,用电压来表示数据,电压组合和测量值计算方式,盘上连线控制方式,低精度小数据量,没有逻辑判断能力。
2、计算机按大小分类:⑴微型机:如PC机;个人、家庭、办公、娱乐。
⑵嵌入式计算机:工业控制:汽车、电视、空调、电梯。
⑶小型机:最高并行工作的CPU为4个;银行、大型企业、科研机构。
⑷中型机:最高并行工作的CPU为8个;银行、大型企业、科研机构。
⑸大型机:最高并行工作的CPU最少16个;银行、大型企业、科研。
⑹巨型机:科学、军事、航天。
3、PC机分类:A、台式机:品牌机:性能稳定、售后服务好IBM、DELL、联想、长城组装机:价格便宜、个性化配置、需要一定的技术基础B、便携机:笔记本电脑:移动办公、方便、扩容不方便C、掌上电脑:PDA、商务通、联想、文曲星、手机二、现代计算机系统的结构:现代计算机采用了“存储程序”工作原理,是1946年由冯·诺依曼和他的同事们提出并论证的。
1、计算机硬件由五个基本部分组成:运算器、控制器、存储器、输入设备、输出设备。
2、计算机内部采用二进制来表示程序和数据。
3、采用“存储程序”的方式,将程序和数据放入同一个存储器中(内存储器)。
三、计算机系统的主要性能指标:1、时钟频率(主频)和机器周期:时钟频率(主频)它是指CPU内部晶振的频率,常用单位为兆(MHz)。
一个机器周期由若干个时钟周期组成,在机器语言中,使用执行一条指令所需要的机器周期数来说明指令执行的速度。
一般使用CPU类型和时钟频率来说明计算机的档次。
如Pentium III 500等。
2、机器字长:是指CPU一次最多可同时传送和处理的二进制位数.3、运算速度:是指计算机每秒能执行的指令数。
专升本-《计算机基础》第一课1、计算机概述(1)冯.诺依曼思想(体系)“程序存储”思想:程序:计算机能按照程序设计的步骤执行,(程序控制)。
(人工干预、人机交互)存储:信息能保存。
(2)传统意义上的计算机发展四代。
理解的是标志性电子设备。
第五代:人工智能计算机、神经网络方向、分布式方向(3)微型计算机发展标志:微处理器、中央处理器、中央处理单元、CPU。
4 位、8 位、16 位、(32 位64 位128 位)字长:一次能处理二进制数据的位数。
(字长,16 位机的字长就是16,一次能处理二进制数据16 位。
)。
1101100=(0110 0100)2计算机是机械记忆-(人的大脑是有机记忆)2、计算机的应用3、计算机系统组成(重点、难点)计算机系统由计算机硬件系统和计算机软件系统组成。
(1)计算机硬件组成五大部件:运算器、控制器、存储器、输入设备、输出设备。
运算器ALU,其中还有寄存器。
(2)CPU运算器+控制器。
微处理器、中央处理器、中央处理单元、CPU。
参数:字长(***位=几个字节*8)1 字节=8 位。
32 位机一次能处理(4)个字节。
频率32 位前提下还有速度的区别:频率。
1 秒钟运算的次数,单位为赫兹(Hz)。
主流的频率:2.5GHz。
(K M G T)例如:CPU 的描述:P4/2.4 G (奔腾4 代)Intel 公司:CPU 的主要市场。
238、386、486、586(奔腾),…、P4等。
AMD 公司:速龙系列。
第二次课一、存储器分类:内存储器和外存储器1、容量的描述(大小的描述)单位(存储):字节(B,byte),(1B=8b bit,二进制位)大小的描述:量级的描述10 0 6 101K=1024=2(2的0 =1,2的6 =64,2的10=1024)201M=1024K=2301G=1024M=2401T=1024G=2例如:内存的大小位:2GB 2*230=231 字节2、内存储器简称内存,也称为主存分类:随机存储器RAM 和只读存储器ROM提示:通常所说的内存指随机存储器RAM。
引言概述:计算机基础知识是现代社会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无论是个人用户还是企业组织,都需要了解计算机基础知识,以便更好地应用计算机技术。
本文将从五个大点着手,包括计算机硬件,计算机软件,计算机网络,计算机安全与隐私,以及计算机应用领域,详细介绍计算机基础知识的各个方面。
正文内容:一、计算机硬件1.中央处理器(CPU)的作用及功能2.存储器的种类和特点3.输入设备和输出设备的区别和功能4.主板的组成和作用5.硬盘、内存、显卡等硬件的规格和选择二、计算机软件1.操作系统的种类和作用2.软件的分类和特点3.编程语言和编译器的概念及应用4.数据库的概念和应用5.常用办公软件的功能和使用方法三、计算机网络1.网络的分类和拓扑结构2.网络协议及其作用3.局域网和广域网的区别和特点4.网络安全与防火墙的原理和方法5.云计算和物联网的概念和应用四、计算机安全与隐私1.计算机病毒及其防范措施2.密码学和加密技术的原理和应用3.网络攻击和入侵检测4.个人信息保护和隐私权的法律制度5.网络安全策略和安全管理措施五、计算机应用领域1.互联网和电子商务的发展和应用2.智能方式和移动应用的特点和应用场景3.和机器学习的概念和应用4.物联网和大数据的关系和应用5.计算机在医疗、教育、娱乐等领域的应用案例结尾总结:计算机基础知识是计算机科学和技术的基石,了解计算机硬件、软件、网络、安全与隐私以及应用领域的知识,对于个人和企业来说都是至关重要的。
通过学习计算机基础知识,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计算机技术,提高工作效率和信息处理能力,同时也能有效保护个人隐私和网络安全。
计算机基础知识的学习是一个不断深入、不断更新的过程,希望本文能够为读者提供一些基本框架和思路,以便更进一步的学习与研究。
计算机基础知识范文计算机基础知识涵盖了计算机的基本原理、组成部分、工作原理、数据表示和存储、操作系统等方面的知识。
了解计算机的基础知识对于现代社会日益普及的计算机技术至关重要。
下面是一份计算机基础知识的概述,包括计算机的四个基本组成部分、计算机的工作原理、数据的表示和存储以及操作系统。
计算机的四个基本组成部分:1.中央处理器(CPU):中央处理器是计算机的核心部件,用于执行指令、处理数据和控制计算机的运行。
它包括算术逻辑单元(ALU)和控制单元(CU)。
ALU负责算术和逻辑运算,而CU负责指令的执行和控制信息的传输。
2.存储器:存储器用于存储计算机运行所需的数据和指令。
常见的存储器有随机存取存储器(RAM)和只读存储器(ROM)。
RAM是易失性存储器,用于临时存储数据和指令。
ROM是非易失性存储器,用于存储固定的数据和指令。
3.输入设备:输入设备用于将外部数据输入计算机。
常见的输入设备包括键盘、鼠标、扫描仪和摄像头等。
4.输出设备:输出设备用于将计算机处理后的结果展示给用户。
常见的输出设备包括显示器、打印机和音频设备等。
计算机的工作原理:计算机的工作原理可以简单概括为输入、处理和输出。
用户通过输入设备将数据输入计算机,中央处理器对输入的数据进行处理,然后将处理结果通过输出设备展示给用户。
具体而言,计算机的工作原理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取指令(IF):从内存中获取下一条待执行的指令。
2.执行指令(ID):解析指令并执行相应的操作,可能涉及算术运算、逻辑运算、数据传输等。
3.访问存储器(MEM):将需要的数据从内存中读取出来或写入内存。
4.写回结果(WB):将执行结果写入寄存器或存储器。
数据的表示和存储:计算机中的数据是以二进制形式存储和表示的。
二进制由0和1两个数字组成,可以表示计算机中的所有数据。
按照不同的数据类型和存储需求,计算机中的数据可以采用不同的表示方式,比如整数和浮点数等。
计算机中数据的存储是通过存储器实现的,常见的存储器包括RAM和ROM。
计算机基础笔记一、计算机概述。
1. 计算机的发展历程。
- 第一代计算机(1946 - 1957):电子管计算机,体积大、功耗高、运算速度慢,如ENIAC。
- 第二代计算机(1958 - 1964):晶体管计算机,体积减小、功耗降低、运算速度提高。
- 第三代计算机(1965 - 1971):中小规模集成电路计算机,性能进一步提高,可靠性增强。
- 第四代计算机(1972 - 至今):大规模和超大规模集成电路计算机,微型计算机广泛应用。
2. 计算机的分类。
- 按处理数据的类型:数字计算机、模拟计算机、混合计算机。
- 按用途: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
- 按规模:巨型机、大型机、中型机、小型机、微型机。
3. 计算机的特点。
- 运算速度快。
- 计算精度高。
- 存储容量大。
- 具有逻辑判断能力。
- 自动化程度高。
4. 计算机的应用领域。
- 科学计算:如气象预报、航天工程中的数值计算。
- 数据处理:企业管理中的人事、财务数据处理。
- 过程控制:工业生产中的自动化控制。
- 计算机辅助系统:计算机辅助设计(CAD)、计算机辅助教学(CAI)等。
- 人工智能:如机器人、专家系统。
- 网络通信:互联网应用等。
二、计算机系统组成。
1. 硬件系统。
- 中央处理器(CPU)- 运算器:进行算术和逻辑运算,如加法、乘法、比较等运算。
- 控制器:控制计算机各部件协调工作,如读取指令、解释指令、控制数据流向等。
- 存储器。
- 内存储器(主存储器)- 随机存取存储器(RAM):可读可写,断电后数据丢失,用于临时存储程序和数据。
- 只读存储器(ROM):只能读不能写,断电后数据不丢失,用于存储BIOS等基本程序。
- 外存储器(辅助存储器)- 硬盘:大容量存储设备,存储速度较快,用于长期存储系统软件、应用软件和用户数据。
- 光盘:如CD - ROM(只读光盘)、DVD - ROM等,用于存储数据、软件等。
- 闪存(如U盘、固态硬盘):体积小、携带方便、读写速度较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