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如何做个有亲和力的教师

如何做个有亲和力的教师

如何做个有亲和力的教师
如何做个有亲和力的教师

浅谈如何做个有亲和力的教师

————————————————————————————————作者:————————————————————————————————日期:

浅谈如何做个有亲和力的教师她,作为一名幼儿教师,身边总会有一群孩子围绕在身边,孩子喜欢亲近她,有空就喜欢抱着她,喜欢听她讲故事。她总能成为孩子的焦点。而另一个她,也是一名幼儿教师,可是孩子一看见她就会鸦雀无声,乖乖地坐在凳子上,只会听她的命令进行活动,也没有孩子敢主动地亲近她。这两名教师在比较之下,前者则具有亲和力。“亲和力”在字典里的解释是“两种以上的物质结合成化合物是互相作用的力”,从心理学的角度看,它是指“在人与人相处时所表现的亲近行为的动力水平和能力”。

教师的亲和力在幼儿教育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古人云:“亲其师,则信其道。”教师拥有了亲和力,孩子和老师的关系就会融洽,就会赢得孩子对老师的尊敬和信任,可以说教师的亲和力会直接影响教学活动的好坏。所以我们老师应该做一个具有亲和力的教师,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

一、献出自己的爱。

教师的亲和力本质上是一种爱的情感,源于对教育事业执著的热爱,对孩子们毫无保留的无私的爱,是一种童心的爱。只有发自肺腑地爱孩子,设身处地为他们着想,才能真正地亲近学生,做到彼此间的接受和理解。比如:孩子今天吃得好吗?衣服穿的多吗?还是少了?为什么今天孩子会哭闹?为什么不想参与某些活动?在与孩子接触中要常给自己打个问号,关心孩子的生活,这就是爱的点滴表现,孩子在日常生活中也会感受到老师对自己的关心和爱护,久而久之,

孩子的心里对老师也会产生敬爱之情,愿意接近老师,把老师当成第二个妈妈。例如:在《全国优秀教师师德报告会》中的霍懋征老师、皱有云老师、黄静华老师、盘振玉老师和林崇德老师,他们就是把无私的爱奉献给了孩子,而孩子不但喜欢亲近他们,成为他们的朋友,而且还用成绩回报了他们。

二、做到平等与尊重。

教师亲和力的核心是民主平等的思想。把自己当成孩子般的人,把孩子当作自己的亲密朋友,尊重孩子的人格,才能形成和谐、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只有这样,教师才易于把握孩子的真实需要和兴趣,为孩子个性和潜能的发展创造宽松的环境。比如:我们可以和孩子多聊天,谈一谈自己彼此的兴趣和家庭里的事情;可以和孩子一起讨论某件事;老师对于自己所犯的错误,也懂得自我批评。例如:有一天我正准备给中一班的孩子上英文课,谁知我因一些事情阻碍而迟到了。当我去到那里,孩子都不约而同地看着我,好像在说:“老师,你迟到了。”这时威威还说:“Miss Yu,你怎么这么迟呀?我们等了你好久了。”此时的我真是不好意思,就一边弯腰举手一边说:“I am sorry!”孩子听后就笑着说:“It doesn’t matter.”从此后,我和中一班的孩子就更亲近了,老远看见我,就会和我打招呼,有时孩子喜欢抱着我的腿,有时喜欢摸我的头发,我们之间就像是朋友。

三、增长学识和见闻。

“我的陈老师真棒,会跳舞、会唱歌、还会说英语呢?”“我的张老师也很棒,会画画、会弹琴、会讲故事,我很喜欢我的张老师。”

有时我们偶尔会听到孩子所讲的这些话,这是孩子对老师的评价,对老师才能的仰慕,孩子从心里喜欢老师,也就渴望去亲近老师。有人曾认为一个人的亲和力的高低往往取决于他的性格。性格是制约教师亲和力一个方面,但不是绝对因素。汉代韩婴在《韩诗外传》中提到“智如泉涌,行可以为表仪者,人师也。”这里说的是,教师亲和力的获得来自于教师的才学。现代教育家夏丐尊谈到著名教育家、艺术家李叔同时这样说:“李先生教图画、音乐,学生对图画、音乐看得比国文、数学等更重。这是有人格作背景的缘故。因为他教图画、音乐,而他所懂得的不仅是图画、音乐:他的诗文比国文先生的更好,他的书法比习字先生的更好,他的英文比英文先生的更好……这好比一尊佛像,有后光,故能令人敬仰。”这就是人格的感召力,使教师的亲和力熠熠生辉。所以,我们要想做一个有亲和力的老师,就要增长我们的学识和见闻,不能停留在原地,不能太落伍了,而且要认识与孩子常接触的事物,孩子喜欢的事物,这样才能与孩子打成一片。例如:孩子喜欢看蓝猫、超人等动画片,那我也去看,去认识这些动画片,当孩子跟我提起时,我也能和他们一起聊这些内容,并给予正确的意见。除此外,我们还可以学习一些幼儿最近喜欢的歌曲,科学知识等。但如发现幼儿喜欢的事物是不良的,应给予纠正。

四、多给孩子鼓励和赞扬。

鼓励。鼓励会让孩子认识到教师给予的高期望值,从而提高对自己的定位。鼓励会给孩子提供较多的心理安全,不然,孩子会由于害怕被别人发现自己的错误而隐藏真实思维和情感体验。得不到鼓励的

孩子会弱化学习的信心,产生自卑感,构筑起心理防线,甚至压抑、封闭自己的情感,教师的亲和力也就无从谈起。

赞扬。孩子都有得到肯定和赞赏的心理。一句赞扬的话可能会改变一个孩子的一生。教师不要吝啬赞美的语言,抓住一切可能的机会表扬孩子,但赞美要言之有物,深入挖掘孩子的品质、个性上的闪光点,不能虚浮空洞。

教师对孩子的鼓励和赞美不但能培养和增进孩子的自信心,而且能让孩子喜欢亲近老师,因为孩子认为老师是看得起自己了,老师喜欢自己了,从而消除了对老师的隔膜。例如:大二班的松鑫小朋友平时比较害羞,也不像其他的孩子那样下课后喜欢围着我,或者找我聊天,总是远远地望着我。有一次,我在组织英语教学活动时,请他出来玩“配衣物”的游戏,并用英语说出衣物的名称,当时他低着头不敢出来。因为我知道他的英语发音是挺准的,所以就跟其他的小朋友说:“其实松鑫小朋友的英语发音是很准的,比起很多小朋友都棒,只是他平时说话的声音太小了,还有点害羞,所以不敢出来玩游戏。我们一起用掌声来鼓励他。”此时,教室响起了一阵阵掌声,松鑫也随着掌声来到了我的身边,我就轻轻地对他说:“不用怕,你能行的,老师也会帮助你的。”于是,他在我的引导下完成了游戏,还获得小朋友的掌声。从此后,他对我的态度也越来越亲近了,而且在许多英语活动中也能积极地参加。

五、要具有幽默感。

所谓幽默感就是看出事物的可笑之处,而用可笑的话来解释它,

或用幽默的办法解决问题。比如说,一个小孩见到一个生人,长着很大的鼻子;小孩子是不会客气的,马上叫出来:“大鼻子!”假若这位生人没有幽默感呢,也许就会不高兴,而孩子的父母也许感到难为情。假若他有幽默感呢,他会笑着对小孩说:“就叫鼻子叔叔吧!”这不就大家一笑而解决了问题么?幽默感不管对自己、对别人都是润滑剂。当你沮丧于或狂热于某些事情上的时候,幽默感将平抚你的情绪,而回到平日的宁静。有幽默感的人往往更有特色和吸引力,能带给别人欢笑,往往更讨得别人的喜欢,人际关系也比不具有幽默感的人好。凯思·比格的《幽默心理学》中提到“幽默能带给我们乐趣,因为生活中充满了欢笑;而幽默本身更是一种艺术,是运用幽默感,应用幽默来增进你与别人的关系,并改善你对自己真诚的评价的一种艺术。”所以我们老师要赢得孩子的喜爱,亲近孩子,也就要具有一定的幽默感,例如:我们看见有孩子在哭,就可以说:“你再哭下去的话,就可以把老师给淹死了。”在课堂上,也可以运用一些幽默的语言和动作,培养老师与孩子之间的亲密关系。例如:“大灰狼的屁股给小朋友用枪打得开了花。”(做摸屁股的动作),“小蝌蚪找妈妈,把其他的小朋友都叫妈妈了。”(抱着其他小朋友直叫妈妈)等。

除此外,教师在平常、平凡的生活细节中,在教学环节的细微处,注意一些小技巧也可以帮助教师提高亲和力。比如,亲一亲孩子,抱一抱孩子,尽快记住孩子的名字,一个鼓励和赏识的眼神,一次会意的眨眼,一个玩笑般的制止的目光,一个搞笑的表情等,都会起到和孩子进行心灵交流、增强亲和力的神奇作用。孩子会感觉老师就是他

们的朋友,就生活在他们中间,从而大大缩短师生心灵之间的距离。

总而言之,教育需要亲和力,如果我们学会反思,对自身教育行为进行合理的解剖,寻找自身的薄弱点,在学识、人品、教学风格、人际水平等方面不断补给,提升,通过有意识加强培养和训练,相信,亲和力是能养成的,它就像一块巨大的磁铁,会吸引着孩子,影响着孩子的兴趣,改变孩子的学习态度,促进孩子自觉自愿地进步。最终能产生美丽的“光环效应”,从而影响孩子的一生。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