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视鉴赏
- 格式:doc
- 大小:69.00 KB
- 文档页数:11
《影视鉴赏》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影视艺术的基本概念、特点和表现手法。
2. 提高学生对影视作品的欣赏能力,培养审美情趣。
3. 引导学生分析影视作品的主题、情节、人物、视听语言等方面,提高审美鉴赏能力。
4. 激发学生对影视创作的兴趣,培养创新思维。
二、教学内容1. 影视艺术的基本概念与特点2. 影视作品的类型及代表作品3. 影视鉴赏的基本方法与技巧4. 影视作品的主题分析5. 影视作品的视听语言分析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影视艺术的基本概念、特点、类型及代表作品。
2. 鉴赏法:组织学生观看经典影视作品,进行分析与讨论。
3. 实践法:引导学生进行影视创作实践,培养创新思维。
4. 互动法: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提高审美鉴赏能力。
四、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制作包含影视艺术基本概念、特点、类型及代表作品的课件。
2. 影视作品:选取具有代表性的经典影视作品,如电影、电视剧等。
3. 影视创作设备:摄像机、剪辑软件等。
五、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讨论中的积极性与参与程度。
2. 影视作品鉴赏报告:评估学生对影视作品的欣赏能力及分析能力。
3. 影视创作作品:评价学生在影视创作实践中的创新思维与创作能力。
4. 期末考试:设置有关影视鉴赏的相关题目,检验学生综合素质。
六、教学安排1. 第1-2周:影视艺术的基本概念与特点2. 第3-4周:影视作品的类型及代表作品3. 第5-6周:影视鉴赏的基本方法与技巧4. 第7-8周:影视作品的主题分析5. 第9-10周:影视作品的视听语言分析6. 第11-12周:影视作品的剧本创作与导演艺术7. 第13-14周:影视作品的摄影与剪辑技巧8. 第15-16周:影视作品的艺术表现与审美价值9. 第17-18周:影视创作实践与作品展示七、教学活动1. 观看经典影视作品:组织学生观看具有代表性的影视作品,如电影、电视剧等。
2. 课堂讨论与分析:针对观看的影视作品,进行课堂讨论与分析,引导学生掌握影视鉴赏方法。
电影:电影是运用现代科技手段,以蒙太奇为主要表现手法,在银幕时空中塑造运动的视觉形象,以表现生活、传达思想情感。
电影的积极作用:1、最直接地影响人们的思想境界和道德情操,具有不可估量的精神导向作用。
2、有效地帮助人们了解历史、认识现实、增长知识,提高科学文化素质。
3、迅速提高人们的审美能力。
4、不知不觉地使人们得到娱乐和休息。
消极:警惕影视艺术的负面价值意识形态欺骗性游戏冲动:感性冲动/理性冲动影视观赏的突出特点1、电影的仪式化。
电影是最具有全球性的一种艺术形式。
电影作为一种文化仪式,电影还是一种文化的参与,一种仪式的参与。
2、“感觉剥夺”或“委身”。
电影院看电影观众的主体意识暂时消失,而身心两个方面都不由地交给了银幕。
看电影都会有一种失去自己的感觉。
什么是影视艺术第七艺术:文学、戏剧、音乐、美术(包括绘画与雕塑)、建筑、舞蹈一、影视艺术是时空综合性的艺术。
二、影视艺术主要诉之于观众的视觉,需要观众想象力的发挥。
三、影视艺术是在运动中造型,主要是一种动态艺术。
诞生:卢米埃尔兄弟发明了既可拍摄又可放映的“活动电影机”,利用了缝纫机间歇运动的机械原理。
1895年12月28日,巴黎卡普辛路14号大咖啡馆的地下室第一次公开售票放映。
2、电影和电视是20世纪人类最重要的文化现象。
电影的诞生日:1895年12月28日法国人卢米埃尔兄弟拍摄了《工厂大门》《水浇园丁》《火车进站》等电影短片。
电视的诞生日:1936年11月2日英国广播公司(BBC电台)首次开播黑白电视节目。
1895年,世界第一部电影《火车进站》。
1905年,中国第一部电影《定军山》1927年,世界第一部有声电影《爵士歌王》1929年,世界真正意义上的有声片《纽约之光》1931年,中国第一部有声片《歌女红牡丹》1935年,世界第一部彩色胶片电影《浮华世界》1948年,中国第一部彩色电影《生死恨》1995年,世界第一部全三维电影《玩具总动员》一、影视受戏剧的影响电影诞生初期的梅里爱的戏剧电影学派20世纪好莱坞为代表的戏剧化电影美学我国最早的“影戏”理论二、影视受文学的影响电影向诗歌学习——诗电影:《城南旧事》《战舰波将金号》《金色池塘》《远山的呼唤》电影向散文学习——散文电影或纪实电影:《偷自行车的人》《罗马11时》电影向小说学习——小说电影:《静静的顿河》《战争与和平》三、影视受绘画、雕塑的影响《黄土地》《红高粱》四、影视受音乐、舞蹈的影响印度传统电影的“一三六”程式化套路《红高粱》影片欣赏——色彩的运用一、艺术形象的存在方式:时间艺术:音乐、文学空间艺术:绘画、建筑、雕塑时空综合艺术:戏剧、影视二、艺术感知方式:视觉艺术:绘画、雕塑听觉艺术:音乐想象艺术:文学视听综合的想象艺术:戏剧、影视三、艺术存在形态:静态艺术:绘画、雕塑、建筑动态艺术:音乐、舞蹈、戏剧、影视动静综合艺术:影视电影是什么?从技术的角度看,是指用一定的运转速度把对象的运动过程拍摄在电影胶片上,然后把若干段胶片剪辑组接在一起,通过放映机又把被摄对象连续地投射于银幕,从而造成活动影像;从艺术的层面看,电影艺术,是指通过电影的物质形态而传达出来一种独特的艺术形态,它具有完整的艺术形态,以人为对象,致力于表现人的心灵世界与外部世界。
影视鉴赏的名词解释影视鉴赏是指通过对影视作品的观看和分析,对其中的内容、形式和艺术技巧进行理解和评价的过程。
作为一门学科和艺术领域,影视鉴赏包含了丰富的知识和技巧,旨在培养观众对电影和电视剧的审美能力和文化理解。
理解电影和电视剧的视觉形式是影视鉴赏的首要任务之一。
通过观察电影和电视剧中的画面设置、摄影、镜头运动、色彩搭配以及特效等方面的技巧,观众可以感受到导演和摄影师对视觉美的追求。
例如,某些纪录片采用航拍镜头或者时间静止的技术,展现出壮丽的自然风光或者瞬间的动态变化。
这些技术手法的应用不仅仅是为了呈现影像本身,更重要的是通过视觉的冲击力传达情感和主题。
除了视觉形式,声音也是影视鉴赏中的重要要素之一。
通过音效、背景音乐和配乐,电影和电视剧可以加强情感的表达和气氛的营造。
例如,在一场恐怖片中,通过音效和音乐的搭配,观众可以感受到紧张的氛围和恐惧的心理因素。
而在一部动画片中,背景音乐的旋律和节奏可以体现出角色的个性特征和剧情的发展。
影视鉴赏也需要理解剧本和故事结构。
剧本是影片制作的基石,它决定了角色的塑造、情节的发展和对话的呈现。
通过深入剖析剧本,观众可以理解导演的意图和影片的主题。
故事结构则是指电影和电视剧中情节的安排和发展。
影视作品通常采用起承转合的结构,通过引人入胜的情节和悬念来吸引观众的注意。
了解故事结构有助于观众抓住剧情的重点和逻辑,提高欣赏的效果。
此外,对演员表演的理解也是影视鉴赏的重要一环。
演员的表演是电影和电视剧中人物情感和故事发展的重要表现形式。
观众可以通过演员的肢体语言、表情和语音,深入了解角色的内心和个性。
演员的表演功力和角色塑造的成功与否,直接影响了观众对影片的认同和投入。
最后,影视鉴赏需要一定的历史和文化知识。
影视作品是时代的产物,其内容和形式往往与社会、文化背景紧密相关。
观众需要了解电影和电视剧背后的历史和文化背景,才能更准确地把握其中的寓意和价值。
例如,通过了解二战期间的背景和社会氛围,观众可以更好地理解战争题材的电影和电视剧所探讨的人性、道德和社会议题。
第1篇一、前言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影视文化逐渐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作为传播文化、传递价值观的重要载体,影视作品对观众的影响深远。
本报告通过对本学期所观看的十部影视作品的鉴赏,总结其艺术特点、主题内涵及对社会的影响,以期为影视爱好者提供参考。
二、所观看影视作品及简介1.《巴山夜雨》《巴山夜雨》是一部反映抗日战争时期人民英勇斗争的影片。
影片以巴山地区为背景,讲述了一群爱国青年在民族危亡之际,投身抗日救亡运动的故事。
2.《高考1977》《高考1977》是一部反映我国恢复高考制度后,广大青年为实现人生价值而拼搏的影片。
影片通过讲述主人公在高考路上的坎坷经历,展现了那个时代青年的奋斗精神。
3.《蝴蝶》《蝴蝶》是一部关于爱情、命运和选择的影片。
影片讲述了主人公在爱情和事业之间挣扎,最终勇敢追求自己内心的故事。
4.《鸡同鸭讲》《鸡同鸭讲》是一部反映都市生活的喜剧片。
影片以主人公在职场和生活中的种种遭遇为主线,展现了现代都市人的喜怒哀乐。
5.《告白》《告白》是一部关于校园暴力和人性的影片。
影片通过讲述一个女孩因遭受校园暴力而走上复仇之路的故事,揭示了校园暴力的残酷和人性的复杂。
6.《罗拉快跑》《罗拉快跑》是一部德国动作片,讲述了主人公为拯救自己即将去世的男友,在短短20分钟内完成一系列任务的故事。
7.《当尼采哭泣》《当尼采哭泣》是一部关于哲学和人生的影片。
影片通过讲述尼采与一个女孩的相遇,探讨了人生的意义和价值。
8.《滚滚红尘》《滚滚红尘》是一部反映民国时期女性命运的影片。
影片以主人公的爱情和生活为主线,展现了那个时代女性的坚韧与独立。
9.《少数派报告》《少数派报告》是一部科幻片,讲述了未来世界中,通过高科技手段预测犯罪的故事。
10.《美丽人生》《美丽人生》是一部关于亲情、爱情和战争的影片。
影片讲述了一个父亲在纳粹集中营中,为了保护儿子,编织出一个美丽人生的感人故事。
三、影视作品鉴赏1.《巴山夜雨》《巴山夜雨》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抗日战争时期人民英勇斗争的精神风貌。
“影视鉴赏”考试卷答案“影视鉴赏”这个说法很怪异,如果说“节目分析”还靠点边。
经常有同学问“影视鉴赏”。
,这里正好有一个考试卷,拿过来用下。
作为“实战派”“理论”薄弱,随便看看、答答,大家一笑,千万不要作为标准答案,后果自负。
一.名词解释(20% )1、影视鉴赏就是对节目的表达方式及创作思路进行分析。
应该改名叫“节目分析”2、蒙太奇法文音译,“剪接”的意思。
有狭义和广义两个概念。
狭义就是两个镜头接在一块的方式,广义就是组镜头句式结构的意思,就是如何通过一组镜头的排列来说明事情。
一般有叙事型、表现型两种蒙太奇句式。
3、景别主体在摄像机画框中的大小。
远、中、近、特、全4、镜头用官方说法是两个含义,一是物理概念上的透镜镜头,通常包括“标头”、“广角”、“长焦”、“变焦”几种。
另一种是节目制作中的镜头,摄像机按下rec到stop就是一个镜头。
镜头的类型可以分为“静态镜头”、“移动镜头”5、主观镜头影视剧中主体眼中的世界就是主观镜头,对应于客观镜头。
二.填充(20%)1、电影电视的特性为直观性强、有较强的冲击力和感染力;受收视环境的影响大;不易把握传播效果;瞬间传达,被动接受。
2、根据视距镜头可以划分标准镜头、长焦镜头、广角镜头、定焦镜头、变焦镜头。
3、美国威廉姆.H..菲理普斯在《电影分析教程》的著作中把影片分析分成五部来完成。
,这本书没看过4、最能体现爱生斯坦理论的作品是《战舰波将金号》,他确立了爱生斯坦前苏联蒙太奇学派主帅的地位5、1905 年初夏,北京丰泰照相馆主持拍摄了中国第一部影片《定军山》6、1895年12月28日在巴黎大咖啡馆的地下室里,卢米埃尔兄弟用手动的摄影机放映了世界1部电影,它的内容为《火车到站》。
7、由张艺谋执导的《红高粱》电影,在1985年摘取第38届西柏林电影节“金熊奖”桂冠,首开中国故事片在竞赛性国际电影上荣获大奖的纪录。
8. TV三大制式:NTSC:美国和加拿大、墨西哥等大部分美洲國家以及台湾、日本、韩国、菲律宾。
第1篇一、影片类型与题材1. 影片类型(1)故事片:以叙述一个完整的故事为主,分为剧情片、喜剧片、爱情片、动作片、悬疑片、恐怖片等。
(2)纪录片:以记录真实事件、人物或现象为主,分为历史纪录片、人物传记、自然纪录片等。
(3)动画片:以动画技术制作的影片,分为二维动画、三维动画、定格动画等。
(4)短片:时长较短,主题单一,内容丰富多样的影片。
2. 影片题材(1)爱情题材:以爱情故事为主线,探讨爱情、婚姻、家庭等话题。
(2)历史题材:以历史事件、人物为背景,展现历史变迁和社会风貌。
(3)科幻题材:以未来世界、科技发展为背景,探讨人类生存、宇宙奥秘等话题。
(4)战争题材:以战争为背景,表现战争中的英雄主义、牺牲精神等。
二、影片结构1. 情节结构(1)开端:引出故事背景、人物关系等。
(2)发展:展现故事情节,推动人物成长。
(3)高潮:故事达到最高潮,人物面临重大抉择。
(4)结局:故事圆满结束,人物命运揭晓。
2. 叙事结构(1)线性叙事:按照时间顺序展开故事,逻辑清晰。
(2)非线性叙事:打破时间顺序,采用闪回、倒叙等手法,展现故事。
(3)多线叙事:同时展开多条线索,展现不同人物命运。
三、影片表现手法1. 摄影技巧(1)构图:运用线条、形状、色彩等元素,构建画面美感。
(2)光影:运用光线、阴影等元素,塑造人物形象、渲染氛围。
(3)运动:运用镜头运动,展现故事节奏、人物情感。
2. 剪辑手法(1)切换:运用不同镜头的切换,推动故事发展。
(2)蒙太奇:将不同镜头剪辑在一起,形成新的意义。
(3)慢动作:延长镜头时间,强调某个瞬间。
3. 音效与配乐(1)音效:运用各种声音元素,增强影片真实感、紧张感等。
(2)配乐:运用音乐元素,渲染氛围、表现人物情感。
四、影片主题与寓意1. 主题(1)人性主题:探讨人性善恶、道德观念等。
(2)社会主题:关注社会现象、问题,引发观众思考。
(3)人生主题:探讨人生意义、价值等。
2. 寓意(1)寓意深刻:通过影片表达某种哲理、道理。
《影视鉴赏》资料整理1、电影的诞生电影得益于电的发明,起源照相术。
电影作为一种技术上的发明,经历了六七十年的历程。
电影是根据视觉暂留原理,运用照相手段把外界事物的影象摄录在胶片上,通过放映过程在银幕上造成活动影象以表现一定内容的艺术形式。
1895年卢米埃尔兄弟在此基础上发明了活动电影机,运用爱迪生的穿孔法研制了比较完善的放映机。
1895年12月28日为世界电影诞生日。
这一天法国里昂一家器材厂的经营者卢米埃尔兄弟制成能将影象放映在白色幕布上的电影机,在巴黎一家咖啡馆的地下室里,第一次向社会公开放映了《火车到站》、《水浇园丁》等12部长约一分钟的短片。
早期电影都是黑白无声片,然而,给电影配音添色的尝试几乎是与电影诞生的同时开始的。
最先给电影配音全部采用临场人工操作的方式。
2、电影的构成要素什么是电影语言?电影艺术在传达和交流信息中所使用的各种特殊媒介、方式和手段的统称。
即电影用以认识和反映客观世界、传递思想感情的特殊艺术语言。
电影语言以现代科学技术提供的一定的物质条件为基础,它的演进与电影技术的进步有密切联系。
与一般语言不同,电影语言是一种直接诉诸观众的视听感官,以直观的、具体的、鲜明的形象传达含义的艺术语言,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3、电影的艺术特征电影艺术的产生揭开了人类文化历史新的一页。
电影引发了人类思维的一次革命——影像思维。
电影的发明意味着人类的艺术思维进入了一个新境界——影像阶段。
电影:作为艺术的理解,电影是运用现代科技手段,以蒙太奇为主要表现手法,在银幕时空中塑造运动的视觉形象,以表现生活、传达思想情感。
电影艺术是综合艺术的一种。
电影利用现代摄影技术手段,融文学、戏剧、摄影、绘画、音乐和舞蹈等多种艺术的表现方式和方法,在统一的创作意图下,把它们有机结合起来,从而形成了一种完整的综合性极强的艺术形式.蒙太奇是电影艺术所特有的重要表现手段。
4、影视电影创作的主要叙述手段和表现手段——蒙太奇简要地说,蒙太奇就是根据影片所要表达的内容,和观众的心理顺序,将一部影片分别拍摄成许多镜头,然后再按照原定的构思组接起来。
影视鉴赏与看电视看电影的区别我们从媒介性质认同与观看目的差异上区别两者:★当人们把电影、电视当作大众传播媒介,从不同的需求出发接受影视传播的信息时,我们称之为“看电影、看电视”。
★当人们把电影、电视当作艺术审美对象,对感受、解剖这一对象,并进而从艺术上把握这一对象的时候,则从事的是“影视鉴赏”的活动。
两者的明显差异是:鉴赏影视作品的人必须比日常看电影、看电视的普通观众具备更积极的心态,懂得更多的影视知识,有着更敏锐的眼光,掌握更高层次的读解方法。
当然,这样的人在面对作品时也毫无疑义会获得更丰硕的收获、更高级的愉悦。
影视鉴赏与观后感的区别一、身份与心态的不同★观后感意味着观看者充当是观众角色。
作品占据着传播活动的主动权,观众更多地处于被动状态、消极接受状态。
观后感写作集中在对作品的思想内容所引发的感受。
★鉴赏意味着观影者担当评论者角色,要对作品进行剖析,评头论足。
可以肯定它的长处,也可以挑剔、批评它的不足。
观影者在传播活动中处于积极的、主动的地位,影视作品则更多地是被审视、被分析。
二、内容的不同。
★观后感是有感而发的,从主要内容可以拓展到对社会、人生的感慨。
★鉴赏写作讨论对象是唯一,那就是作品本身。
鉴赏不主张从具体作品拓展到社会、人生,不是平面发散,而是深度挖掘。
比如:了解影视作品有什么特点?这些特点体现在哪里?具体有什么样的艺术效果?表达了什么?怎样完成表达的?做得如何?等等。
三、方法的不同。
★观后感意味着采用最常见的叙述、议论和抒情的方法。
先概括介绍作品的主要内容,再由此引出自己的感想,结合实际生活发表议论,最后点明主题思想,指出现实意义。
★影视鉴赏是一个理性的分析过程和论证过程。
写作上主要采用:分析、论证的方法。
1、分析:第一步,观看影视作品,总体把握影视作品主体,才能深刻领会创作的主旨和风格特色。
第二步,在宏观认识的基础上,逐步进入影视作品具体层面,对诸多的特点进行概括提炼。
第三步,是对第二阶的诸多“发现”进行归类整合。
影视鉴赏知识点总结影视作为一种艺术形式,深受大众喜爱,并且在现代社会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对于观众来说,影视作品给人们带来了无尽的娱乐和启迪,而对于学习影视制作和鉴赏的人来说,掌握一些基本的知识点是十分重要的。
本文将针对影视鉴赏的相关知识点进行总结,包括影视语言、影视剧本、影视摄影、影视音乐、影视表演等方面,希望能够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欣赏影视作品。
一、影视语言1. 影视语言的特点影视语言是指影视作品中所采用的语言表达方式,它具有以下几个特点:(1)视觉性强:影视作品是一种视听结合的艺术形式,因此具有强烈的视觉性。
通过画面的构图、色彩的运用、镜头的运动等手法,影视语言可以产生直观的视觉效果,从而深刻地触动观众的感官。
(2)故事性强:影视作品通常以故事为载体,通过情节的安排和人物的塑造来传达观念和情感。
因此,影视语言具有很强的叙事性和戏剧性。
(3)抽象性强:影视语言可以利用符号、象征和隐喻等手法进行抽象表达,通过意象的呈现来传达深层次的思想和情感。
2. 影视语言的表现手法影视语言的表现手法包括以下几种:(1)镜头语言:包括镜头的大小、角度、运动和变焦等,镜头语言通过不同的镜头运用来表达情感、烘托氛围和展现故事。
(2)音效语言:包括声音的大小、音调、音色和音乐的运用等,音效语言通过声音的处理来渲染氛围、引起情感共鸣和强化表达。
(3)剪接语言:包括镜头的连接顺序和时间长度等,剪接语言通过镜头之间的关联来构建故事情节、激发观众的联想和产生反差效果。
3. 影视语言的应用影视语言的应用需要根据具体的情境和要表达的内容来选择合适的表现手法。
在影视创作中,要根据剧情的需要和观众的感受来精准地运用影视语言,以达到最佳的效果。
二、影视剧本1. 影视剧本的结构影视剧本是影视作品创作的基础,它的结构包括:(1)情节结构:包括情节的起承转合和高潮的设置,情节结构要紧凑有序、合理连贯,以引起观众的兴趣和悬念感。
(2)角色结构:包括角色的设定、性格特点和情感矛盾,角色结构要鲜明饱满、丰富多变,以产生情感共鸣和心理张力。
“不是艺术摹仿生活,而是生活模仿艺术”——王尔德“我们是目睹一种不寻常的艺术,也许是唯一的现代艺术诞生的见证人,因为它既是技术的产物,又是人类精神的产物。
”—— [法]路易?德吕克现在通行:文学、戏剧、音乐、美术、建筑、舞蹈1911年,意大利卡努杜《第七艺术宣言》“第七艺术”:电影艺术“第八艺术”:电视艺术电影大师的经典之作是我们走进和领悟电影艺术的最佳范本影视艺术:是人们在观看影视作品时的一种认识活动和精神活动影视欣赏:通过自己的感受、理解和体验,与作品产生不同程度的共鸣,获得一定的启示和感悟,对作品作出某些感性评判的精神活动。
影视艺术欣赏的特点声画传达的瞬间性与影视观赏的一次性欣赏对象的丰富性与内容选择的多层次性欣赏目的的求真性与观赏感受的亲和性电影是科学技术的产物电影是在现代人眼皮底下诞生的现代科技的结晶,而且有别于其他一切艺术匈牙利电影美学家贝拉﹒巴拉兹说过:“电影是唯一可以让我们知道它的诞生日期的艺术,不像其他各种艺术的诞生日期已经无法稽考。
”电影的发明约瑟夫?普拉多“视觉暂留”、 1832年“诡盘”奠定电影发明的基础1878年穆布里奇 12架相机连续拍摄马奔跑的姿态摄影机的雏形1882年法国马莱制成第一架电影连续摄影机1894年爱迪生“电影视镜”(可以拍35毫米电影短片的摄影机)成为最早的电影放映机1. 世界电影艺术的萌芽及初步形成时期(1895~1930)“电影之父” ----法国卢米埃尔兄弟法国路易·卢米埃尔兄弟在1895年12月28日这天在巴黎卡普辛路14号大咖啡馆的“印度沙龙”内用“活动电影机”将自己拍摄的胶片放映在银幕上。
世人一致公认,将1895年12月28日作为世界电影的发明日。
电影是科学技术的产物电影诞生于科学家的实验室电影诞生日: 1895年12月28日法国咖啡馆卢米埃尔兄弟《工厂大门》、《火车进站》、《水浇园丁》等梅里爱(1861~1938)1897年建立世界上第一个摄影棚戏剧电影被称为“叙事电影之父”代表作《月球旅行记》美国电影导演艾德温·S·鲍特开辟另一条创作道路1903年经典西部片《火车大劫案》摆脱了时间的束缚,发展了电影叙事第一次用画面说出了“与此同时”的含义格里菲斯(1875~1948)代表作《一个国家的诞生》和《党同伐异》《一个国家的诞生》以一种史诗般的格调,气势磅礴地展示出历史的风云。
标志着美国无声电影走向成熟。
从格里菲斯开始,电影成为一种具有丰富表现力的语言。
本片被认为是电影成为艺术的标志之一。
《党同伐异》由古代、近代、现代、当代四个小故事组成丰富和发展了平行蒙太奇、巧妙地运用隐喻、第一次把时空相距很远的事件组织在一部影片里,彻底打破了戏剧的叙事模式,使电影发展成独立的艺术,这些都是了不起的伟大创造爱森斯坦(1898~1948)苏联杰出电影艺术家代表作 1925年《战舰波将金号》蒙太奇理论的成功实践“默片”时代的卓越艺术家:卓别林卓别林(1889~1977)代表作《流浪汉》、《夏尔洛当提琴手》、《淘金记》(1925)、《城市之光》(1931)、《摩登时代》(1936)和《大独裁者》(1946)等卓别林(1889~1977)代表作《流浪汉》、《夏尔洛当提琴手》、《淘金记》(1925)、《城市之光》(1931)、《摩登时代》(1936)和《大独裁者》(1946)等头戴一顶大礼帽,脚登一双尖头鞋,鼻子下留着一撮乌黑的小胡子,紧绷的上衣和肥大的裤子别扭地穿在身上,手里捂着一根手杖,鸭子般地出现在银幕上——这就是卓别林为我们创造的绅士流浪汉夏尔洛的形象。
1927年10月,美国华纳兄弟电影公司拍摄了世界上第一部有声片《爵士歌王》1927年,美国著名的华纳制片公司推出了电影史上第一部有声片,给世界电影带来了一场翻天覆地的革命。
《爵士歌王》?(1927)?导演:艾伦-克罗斯兰2. 世界电影艺术发展的成熟时期(1931-1962)1935年,世界上第一部彩色电影《浮华世界》拍摄成功,电影画面更加丰富多彩。
好莱坞电影“梦工厂”经典影片:《乱世佳人》《魂断蓝桥》《正午》《卡萨布兰卡》《罗马假日》等《出水芙蓉》《公民凯恩》奥逊·威尔斯(1942年获奥斯卡最佳原著剧本,被美国国家电影保护局指定典藏)2.2 前苏联电影文化区域以1945年为界两个阶段1934 《夏伯阳》里程碑革命斗争题材《列宁在十月》、《政府委员》、《伟大的公民》《第四十一》(1956)、《雁南飞》(1957)、《静静的顿河》(1958)、《士兵之歌》(1959)等日本:1930年第一部有声电影《故乡》《罗生门》(1950) 黑泽明威尼斯国际电影节金狮奖《地狱门》、《暗无天日》、《七武士》等印度:1931年有声片《阿拉姆·阿拉》音乐歌舞片“3个舞蹈、6首歌曲、1个大明星”40年代末,转向现实,《旅行者》(1952)、《两亩地》(1953)等法国《百万法郎》、《自由属于我们》、《太阳升起》等,二战后,《巴黎圣母院》、《红与黑》德国《蓝天使》、《加油站的三个人》等英国《39级台阶》、《英国艳史》等,二战后,《孤星血泪》、《雾都孤儿》、《王子复仇记》等意大利《罗马,不设防的城市》、《游击队》等3.世界电影艺术多元交汇、综合发展时期(1963~至今)20世纪60年代中期,电影真正进入多元化、综合发展的时期以“电影特性”为基础,在探索纪实性、哲理性、心理性与戏剧性的艺术实践中,展示出多彩的艺术风貌3.1 “新德国电影运动”兴起,德国电影名声大振3.2 前苏联电影波澜不惊,先扬后抑3.3 西欧电影实力由强转弱,90年代颇具反弹之势3.4 美国电影再显雄风,好莱坞称霸世界“蒙太奇”是法语“montage”的音译,原是建筑学上的名词,意指构成、装配。
后将其引申到影视艺术领域,指在影视作品创作过程中,按照一定目的对镜头进行分切与组合的剪辑组合。
蒙太奇是电影独特的语言,也是电影区别于其他艺术形式的关键手段。
狭义蒙太奇:专指对镜头、画面、声音、色彩等元素编排组合的手段,主要指对镜头进行剪辑、组接所要遵循的规则,是影视艺术后期制作中的一种修辞手法。
广义蒙太奇:指影视剪辑的具体技巧、影视的基本结构手段和叙述方式以及从影视剧作开始直到作品完成整个过程中艺术家的一种独特的艺术思维方式,是创作者对作品的整体思考。
原理:“库里肖夫效应”苏联电影导演库里肖夫曾做过这样的实验:将著名演员莫兹尤辛没有明显表情的特写镜头分别与一盆热气腾腾的汤、一个在丈夫棺木旁哭泣的少妇和一个怀抱毛熊玩具的小女孩分别组接在一起,于是便产生饥饿、悲伤和喜悦的不同情绪联想。
三个特写镜头:一个人在哈哈大笑一把手枪直指着镜头一个人脸上露出惊慌失措的表情①+②+③一个懦夫③+②+①一个勇敢的人蒙太奇的发展历程最早的萌芽出现在英国布赖顿学派的影片中有意识改变景别和角度,将不同视点的镜头连接起来;将摄影机放在小船上,形成“移动摄影”。
1903年,美国人埃德温·鲍特的《火车大劫案》开创性的运用交叉蒙太奇手法最终使蒙太奇成为一种独特电影语汇的是美国导演格里菲斯,但没把它上升到美学的高度库里肖夫、爱森斯坦、普多夫金等在蒙太奇的理论阐述与艺术实践上都作出贡献蒙太奇的发展从卢米埃尔、梅里爱的无剪辑阶段到布赖顿学派、鲍特的不自觉剪辑阶段,从格里菲斯的实践性自觉剪辑阶段,最终发展到以爱森斯坦、普多夫金为代表的以理论指导实践的成熟阶段。
蒙太奇的作用1)整合、组接镜头以形成连贯的叙事和完整的结构2)引导观众进入导演设计好的情境3)创造影视时间改变现实时间的长度改变时间的方向4)创造影视空间5)创造节奏6)使镜头画面创造思想蒙太奇的类型(一)叙事蒙太奇:以转换空间、连贯动作、交代剧情、展开事件为主要目的,引导观众理解剧情,是影片中最基本、最常用的一种叙事方法。
1)连续蒙太奇:主要用来表现故事情节线索的依次展开,特点是沿着一条单一的情节线索,按照事件的逻辑顺序,有节奏连续叙事。
是影片中最基本、最主要的叙述方式。
比如:前一镜头是游子在外伏案写信的画面,后一镜头是父母在家含泪读信,这是通过行为的联系跳接。
2)平行蒙太奇:将不同时空或同时异地发生的两条或两条以上相对独立的情节线索并列表现,分头叙述并将其统一在一个完整的结构中,如同小说中的“话分两头”或评弹中的“各表一枝”的叙述方式,常被用来结构和展开故事。
3)交叉蒙太奇:将同一时间不同地点发生的两条或数条情节线索迅速而频繁的交替剪接在一起,其中一条线索的发展往往影响其他线索,各线索相互依存、彼此促进,最后汇合在一起。
这种剪辑技巧极易引起悬念,造成紧张激烈的气氛、加强矛盾冲突的尖锐性,是掌握观众情绪的有力手法。
4)复现蒙太奇:根据艺术构思,有意识地将表现相同内容的镜头或带有一定寓意的细节在关键时刻反复出现的一种蒙太奇手法。
它与其他蒙太奇最大的区别是:重复出现的画面或细节不是连续组合在一起的,而是必须前后相隔、遥相呼应的。
物象的间断重复出现必然引起观众的注意和重视,引发大家对其所隐含意义的思考。
(二)表现蒙太奇也称表意蒙太奇,是以镜头对列为基础,通过相连镜头在形式或内容上相互对照、对冲,诱导观众联想、思考,从而产生单个镜头本身所不具有的丰富含义,以表达创作者的某种主观思想和情感倾向。
主要功能是表意和抒情。
1)对比蒙太奇:将内容或形式截然不同,甚至完全相反的镜头画面加以组接,通过画面间的对比、衬托,表达某种寓意或强化所表现的内容、情绪和思想。
比如:战场上士兵死去的镜头和股票交易所里股价飞涨的镜头连接一起,使观众领悟到,资本家用老百姓的苦难和生命牟取暴利。
还有最为典型的《战舰波将金号》中的“敖德萨阶梯”。
敖德萨阶梯”经典段落的蒙太奇运用:全景)阶梯口,乱跑的人群、广场上的警察、哥萨克骑兵。
(中景)军队从与孩子一同死去的母亲身旁走过。
(全景)阶梯的拐弯处,乱跑的人群。
(中景)在阶梯上乱跑的人群。
(中景)栅栏。
一个老人在尸体旁边,人们从栅栏里滚出来。
(中景)在柱子附近的群众、被杀死的人们、其中有一个老太婆。
(特写)端起枪齐射。
(中景)在柱子附近的群众。
倒在柱子旁边的人们。
(中景)军队的行列。
(脚)(中景)一个妇女推着婴儿车,人们从车旁走过。
以视觉节奏的造型因素突出影片的主题,创造影片的情绪,形成影片视觉感官的冲击力。
以蒙太奇视觉结构的形式强化影片的视觉形象,扩大影片的空间效果。
以多镜头反复重复的延续动作使得影片的时间抽象化,造成影片的延时表现。
2)隐喻蒙太奇:通过镜头或场面的对列进行类比,从而在镜头的组接中产生比拟、象征暗示等作用,含蓄而形象地表达某种寓意的手法。
比如:“英雄儿女”中,王成手握火箭筒跳入敌群中壮烈牺牲,画面出现傲然青松,象征着英雄人物永垂不朽就是一种典型的隐喻蒙太奇的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