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种铸造简介Word版
- 格式:doc
- 大小:51.00 KB
- 文档页数:19
特种成型技术课程报告院系: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专业:金属材料成型加工学号:************名:***指导老师:***时间:2014年5月1日特种铸造技术简介铸造(Foundry):是一种液态金属成形的方法,即将金属加热到液态,使其具有流动性,然后浇入到具有一定形状的型腔的铸型中,液态金属在重力场或外力场(压力、离心力、电磁力等)的作用下充满型腔,冷却并凝固成具有型腔形状的铸件。
特种铸造泛指除传统砂型铸造以外的铸造方法,金属型铸造、压力铸造、离心铸造、挤压铸造、熔模铸造、消失模铸造、真空密封造型、负压造型、陶瓷型铸造、低压铸造、连续铸造、挤压铸造、和磁型铸造等。
一、金属型铸造1.定义:金属液在重力作用下浇入金属铸型中,并在重力作用下结晶凝固而形成铸件的一种方法。
由于金属型可反复使用几百次到几千次,故又称永久型铸造。
2.金属型的材料:制造金属型的材料应根据浇注的合金选用,一般金属型材质的熔点应高于浇入液态合金的温度。
浇注锡、锌、镁等低熔点合金,可用灰铸铁做金属型;浇注铝、铜等合金,要用合金铸铁或钢做金属型。
3.金属型的结构:金属型的结构首先必须保证铸件(连同浇、冒口系统)能从金属型中顺利取出。
按分型面的不同金属型可分为整体式、水平分型式、垂直分型式和综合分型式等。
4.金属型的浇注系统:多采用底注式或倒注式,以防止浇注时金属液飞溅,遇金属型壁急冷凝成“冷豆”存在于铸件中,影响铸件质量。
5.金属型的型芯:分金属型芯和砂芯两种。
金属型芯一般适用于有色金属铸件,使用时需考虑金属型芯易于顺利拔出。
对浇注高熔点合金,采用砂芯,但每个砂芯只能使用一次。
6.金属型铸造优点1)金属型铸件的机械性能比砂型铸件高。
与砂型相比,金属型的导热性能好,铸件凝固时冷却速率高,即使结晶温度范围较宽的合金,也能得到密实的铸件。
同时,铸件晶粒细化,尤其是铸件表层结晶组织更细密,形成“铸造硬壳”,铸件的抗蚀性能和硬度也显著提高。
2)铸件尺寸精度和表面粗糙度(CT6-CT9,Ra3.2~12.5μm)均优于砂型铸件,其加工余量可减少。
特种铸造特种铸造:铸型用砂较少或不用砂、采用特殊工艺装备进行铸造的方法,如熔模铸造、金属型铸造、压力铸造、低压铸造、离心铸造、陶瓷型铸造和实型铸造等。
特点:特种铸造具有铸件精度和表面质量高、铸件内在性能好、原材料消耗低、工作环境好等优点。
但铸件的结构、形状、尺寸、重量、材料种类往往受到一定限制。
一、熔模铸造(失蜡铸造)(一)熔模铸造的工艺过程1.制造蜡模蜡模材料常用50%石蜡和50%硬脂酸配制而成。
如图1-34a 所示。
为提高生产率,常把数个蜡模熔焊在蜡棒上,成为蜡模组,如图1-34b 所示。
2.制造型壳在蜡模组表面浸挂一层以水玻璃和石英粉配制的涂料,然后在上面撒一层较细的硅砂,并放入固化剂(如氯化铵水溶液等)中硬化。
使蜡模组外面形成由多层耐火材料组成的坚硬型壳(一般为4~10层),型壳的总厚度为5~7mm,如图1-34c所示。
3.熔化蜡模(脱蜡)通常将带有蜡模组的型壳放在80~90℃的热水中,使蜡料熔化后从浇注系统中流出。
4.型壳的焙烧把脱蜡后的型壳放入加热炉中,加热到800~950℃,保温0.5~2h,烧去型壳内的残蜡和水分,并使型壳强度进一步提高。
5.浇注将型壳从焙烧炉中取出后,周围堆放干砂,加固型壳,然后趁热(600~700℃)浇入合金液,并凝固冷却。
6.脱壳和清理用人工或机械方法去掉型壳、切除浇冒口,清理后即得铸件。
(二)熔摸铸造铸件的结构工艺性熔摸铸造铸件的结构,除应满足一般铸造工艺的要求外,还具有其特殊性:1.铸孔不能太小和太深否则涂料和砂粒很难进入腊模的空洞内,只有采用陶瓷芯或石英玻璃管芯,工艺复杂,清理困难。
一般铸孔应大于2mm.。
2.铸件壁厚不可太薄一般为2~8mm。
3.铸件的壁厚应尽量均匀熔摸铸造工艺一般不用冷铁,少用冒口,多用直浇口直接补缩,故不能有分散的热节。
(三)熔模铸造的特点和应用熔模铸造的特点是:(1)铸件精度高、表面质量好,是少、无切削加工工艺的重要方法之一,其尺寸精度可达IT11~IT14,表面粗糙度为Ra12.5~1.6μm。
第一章、熔模铸造★熔模铸造的定义:熔模铸造通常是在可溶模样的表面涂覆多种耐火材料,待其硬化干燥后,加热将其中模样熔去,而获得与模样形状相应空腔的型壳,再经过焙烧,然后在壳型温度很高的情况下进行浇注,从而获得铸件的一种方法。
★主要用蜡料制造可熔模样,人们把熔模称为蜡模,把熔模铸造称为失蜡铸造,也有人简称此法为精密铸造。
★在熔模铸件的铸造工艺确定以后,生产中的第一道工序就是制造熔模。
★熔模铸造的特点主要有:①铸件的尺寸精确;②可铸造形状复杂的铸件(铸件最小壁厚可为0.5mm,可铸最小孔径为0.5mm,最小铸件重量可达1克,重的达10kg以上);③不受铸件材料的限制;④铸件的尺寸不能太大,重量也有限制;⑤工艺过程复杂,工序繁多,使生产过程控制难度大增,消耗的材料较贵,对模具和设备要求较严,生产周期长;⑥铸件冷却速度慢,铸件晶粒粗大。
★熔模铸造中对模料性能的要求有:①模料的熔化温度应该在60~90℃之间,以便于配制模料、制模和脱模;②模料的开始熔化温度和终了熔化温度间的范围不应太窄或太宽;③模料的软化点(软化温度,指标准模料试样按规定悬臂式地放置在热变形测定仪上,经2h后下垂2mm时的保温温度,又称热稳定性)要高于40℃,以保证制好的熔模在室温下不发生变形;④模料在工作温度下应具有良好的流动性,能很好充填压型型腔,并在充型流动时温度变化范围内,其流动性变化较小,以保证获得表面光洁的熔模,还能充分复制型腔形状。
其流动性还应保证脱模时模料易从型壳流出;⑤模料的热胀(收缩)率要小而稳定;⑥要求模料凝固后有高的强度、韧性和表面强度;⑦模料应能被型壳涂料很好润湿和附着,使涂料在制壳时能均匀涂覆在熔模表面,正确复制熔模的几何形状;⑧模料在高温灼烧后,遗留的灰分要少,使焙烧后型壳内腔尽可能干净,防止铸件夹渣;⑨模料的化学活性要低,不应和生产过程中所遇材料发生化学作用,并对人体无害;⑩模料要有好的焊接性,便于组合模组;密度要小,以减轻操作过程中工人的劳动强度;能多次使用,价格便宜,来源丰富。
第四章特种铸造简介第一节金属型铸造通过重力作用进行浇注,将熔融金属浇入金属铸型获得铸件的方法称为金属型铸造。
用金属材料制成的铸型称为金属型。
金属型常用灰铸铁或铸钢制成。
型芯可用砂芯或金属芯,砂芯常用于高熔点合金铸件,金属芯常用于有色金属铸件。
图4.1所示为采用垂直分型方式的金属型。
图4.1垂直分型式金属型1—底座;2—活动半型;3—定位销;4—固定半型与砂型铸造比较,金属型铸造有如下特点:①金属型可以多次使用,浇注次数可达数万次而不损坏,因而可节省造型工时和大量的造型材料。
②金属型加工精确,型腔变形小,型壁光洁,因此,铸件形状准确,尺寸精度高(IT12~IT10),表面粗糙度R a值小(12.5~6.3微米)。
③金属型传热迅速,铸件冷却速度快,因而晶粒细力学性能较好。
④生产率高,无粉尘,劳动条件得到改善。
⑤金属型的设计、制造、使用及维护要求高,制造成本高,生产准备时间较长。
金属型铸造主要应用于非铁合金铸件的大批量生产,其铸件不宜过大,形状不能太复杂,壁不能太薄。
第二节压力铸造使熔融金属在高压下高速充型,并在压力下凝固的铸造方法,称为压力铸造(简称压铸)。
压力铸造在压铸机上进行。
压铸机主要由压射装置和合型机构组成。
按压铸型是否预热,可分为冷室压铸机和热室压铸机;按压射冲头的位置,又可分为立式和卧式。
生产上以卧式冷室压铸机应用较多。
图4.2所示为卧式冷室压铸机的工作原理图。
图4.2卧式冷室压铸机的工作原理图1—动型;2—定型;3—压射冲头;4—铸件;5—压室定量勺内的熔融金属注入压室后,压射冲头(俗称活塞、柱塞)向左推进,将熔融金属压入闭合的压铸型型腔,稍停片刻,使金属液在压力下凝固,然后向右退回压射冲头,分开压铸型,推杆(图中未画出)顶出压铸件。
压力铸造有如下特点:①可以铸造形状复杂的薄壁铸件。
②铸件质量高,强度和硬度都较砂型或金属型铸件高,尺寸精度可达IT12~IT10,表面粗糙度R a值可达3.2~0.8 微米。
第五节特种铸造特种铸造是指与砂型铸造不同的其它铸造方法。
可列入特种铸造的方法有近二十种,常用的有金属型铸造、压力铸造、低压铸造、熔模铸造、离心铸造、陶瓷型铸造、消失模铸造等。
特种铸造在提高铸件精度和表面质量、提高生产率、改善劳动条件等方面具有独特的优点。
一、金属型铸造【金属型铸造】是指在重力的作用下将液态金属浇入金属型中获得铸件的方法。
金属型可连续使用几千次至数万次,所以也称“永久型”。
1.金属型的材料与结构金属型常采用铸铁或铸钢制造,按分型面不同,金属型有整体式、垂直分型式、水平分型式等。
下图为垂直分型式金属型的结构。
由底座、定型、动型等部分组成,浇注系统在垂直的分型面上,为改善金属型的通气性,在分型面处开有 0.2mm~0.4mm深的通气槽。
移动动型、合上铸型后进行浇注,铸件凝固后移开动型取出铸件。
2.金属型铸造工艺要点由于金属型的导热快、无退让性、无透气性,使铸件易出现冷隔与浇不到、裂纹、气孔等缺陷。
因此金属型铸造必须采取一定的工艺措施:浇注前应将铸型预热,并在内腔喷刷一层厚 0.3mm~0.4mm的涂料,以防出现冷隔与浇不到缺陷,并延长金属型的寿命;铸件凝固后应及时开型、取出铸件,以防铸件开裂或取出铸件困难。
3.金属型铸造的特点及应用范围金属型使用寿命长,可“一型多铸”,提高生产率;铸件的晶粒细小、组织致密,力学性能比砂型铸件高约25%;铸件的尺寸精度高、表面质量好;铸造车间无粉尘和有害气体的污染,劳动条件改善。
金属型铸造的不足之处是金属型制造周期长、成本高、工艺要求高,且不能生产形状复杂的薄壁铸件,否则易出现浇不足和冷隔等缺陷;受铸型材料的限制,浇注高熔点的铸钢件和铸铁件时,金属型的寿命低。
目前金属型铸造主要用于大批量生产形状简单的铝、铜、镁等非铁金属及合金铸件。
如铝合金活塞、油泵壳体,铜合金轴瓦、轴套等。
二、压力铸造【压力铸造】是指熔融金属在高压下快速压入铸型中,并在压力下凝固的铸造方法,简称“压铸”。
熔模铸造(一)熔模铸造:在蜡模表面涂覆耐火材料,待硬化干燥后,加热将蜡模熔去,得到具有与蜡模形状相应的型壳,再经焙烧之后进行浇注获得铸件的一种方法。
(二) 特点:(1)采用一次性可熔化的模型,无须起模;(2)型壳为整体的,无分型面;(3)尺寸精度及表面光洁度高;(4)可实现无须加工,故称为—熔模精密铸造;(5)其工序繁多,生产周期长,工艺复杂,质量较难控制。
应用:熔模铸造已在机械、农机、机床、量具、仪表、纺织机械、医疗器械、兵器、汽车、拖拉机、航空航天等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三)工艺过程:工艺设计—压型设计—压型制造—熔模及浇冒口系统—熔模组焊—上涂料及撒砂—型壳硬化及干燥—熔失熔模(脱蜡)--型壳焙烧—浇注—清理熔模的制造(一)模料:(1) 对模料性能的要求:1)熔点适中—-在60-100℃之间;2)流动性应较好,以利于充型;3)软化点不应低于35-40℃(试样加热时,挠度为2mm 时的温度)4) 收缩率不应大于1%;5)一般铸件模料的抗拉强度不低于14×105N.m -2,大型铸件不低于25×105N.m -2; 6)模料应具备良好的可焊性和较高的焊接强度;7)模料应很好的为耐火材料所润湿8)模料经灼烧后的残留物(灰份)应尽可能的少(2) 模料的组成:高120、中60-120、低60温模料A :蜡基模料—由烷烃蜡(石蜡,地蜡),脂肪酸蜡,脂蜡组成。
包括:a :石蜡-松香-地蜡模料---石蜡40% + 松香40% + 地蜡20%; b :石蜡—低分子聚乙烯模料---石蜡95% + 低分子聚乙烯5%;c :石蜡---褐煤蜡模料---石蜡60% + 精制褐煤料30% + 聚合松香10%。
烷烃蜡:熔点较低,化学稳定性好,流动性好,具有良好的塑性;热稳定性不高,强度和硬度较低,收缩率较大,涂挂性较差,容易结晶。
酸蜡:热稳定性,强度和硬度都比烷烃蜡高,收缩率较小。
由于酸蜡分子中带有极性基,故对涂料的润湿性好,而化学稳定性差,比烷烃蜡更易结晶。
教师姓名授课形式讲授授课时数1授课日期年月日授课班级授课项目及任务名称第一章铸造第四节特种铸造简介教学目标知识目标掌握特种铸造的特点及其过程。
技能目标学会常见特种铸造的方法。
教学重点三种特种铸造的过程教学难点铸造过程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借助于多媒体课件和相关动画及视频,详细教授金属型、熔模和实型等三种特种铸造的特点及过程基础知识。
教师先通过PPT课件进行理论知识讲解,再利用相关动画和视频进行演示,让学生能够将理论知识转化成实践经验。
同时学生根据所学内容,完成知识的积累,为以后的实践实训打下基础。
学时安排1.金属型铸造约15分钟;2.熔模铸造约15分钟;3.实型铸造约15分钟;教学条件多媒体设备、多媒体课件。
课外作业查阅、收集特种铸造的相关资料。
检查方法随堂提问,按效果计平时成绩。
教学后记授课主要内容第四节特种铸造的简介特种铸造是指与型砂铸造方法不同的其他铸造方法。
一、金属型铸造将熔化的液体金属在重力作用下浇入金属铸型内以获得铸件的方法。
金属型是指用铸铁、铸钢或其他合金制成的铸型。
1.特点:(1)铸件精度和表面质量较高。
(2)生产效率高。
(3)组织致密,力学性能较高。
(4)缺点。
不透气,无即让性、使铸件冷却速度快,容易使铸件产生浇不到、冷隔、灰铸件出现白口等缺陷。
2.金属型铸造过程金属型的结构按铸件形状、尺寸不同,主要有整体式和垂直分型两种。
常见的垂直分型式金属结构,它由定型和动型两个半型组成,分型面位于垂直位置。
二、熔模铸造熔模铸造是用易熔材料制成模样,在模样上包覆若干层层耐火材料,制成型壳,然后加热使模样熔化流出后以高温焙烧成为型壳,采用这种型壳浇注,金属冷凝后敲掉型壳获得铸件的方法。
1.特点(1)生产成本高。
因工序繁杂,生产周期长。
(2)铸件尺寸精度高,表面粗糙度值低,且可铸出形状复杂的铸件。
(3)可以铸造各种金属材料。
(4)生产批量不受限制。
2.熔模铸造的工艺过程三、实型铸造实型铸造又称“消失模铸造”或“气化模造型”,是采用聚苯乙烯泡沫模样代替普通模样,造型后不取出模样就浇入金属液,在灼热的液体金属热作用下,烧掉泡沫塑料模而占据空间位置,冷却凝固后即可获得所需的铸件。
特种铸造介绍范文特种铸造是一种高技术含量的铸造工艺,在工业领域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它是一种通过将金属或其他材料熔化后,借助于铸型,将熔化后的材料注入到铸型中,然后通过冷却固化的过程,使其成型的工艺过程。
特种铸造在实际应用中有很广泛的应用范围,如航空航天、汽车、石油化工、冶金、能源等行业,对于提高产品质量、延长使用寿命、降低生产成本等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
首先,特种铸造采用了先进的材料,如高温合金、高强度合金等。
这些材料在一般的铸造工艺中很难实现。
而特种铸造可以通过精细的工艺参数控制,使复杂形状的零部件得以实现。
例如,航空发动机叶片、燃烧室壁板等复杂结构的零部件,利用特种铸造可以实现高质量的生产。
其次,特种铸造具有高精度、高一致性的特点。
在特种铸造过程中,可以通过控制浇注温度、流量、浇注速度等参数,使得产品的尺寸精度得到保证。
同时,特种铸造还可以减少焊接、组装等工序,提高零部件的一致性和性能稳定性。
另外,特种铸造还能够实现零废料生产,节约资源。
在传统的铸造工艺中,往往需要进行大量的修理、修整工序,产生大量的废料。
而特种铸造可以在铸造过程中实现高效率的铸造,减少修整工艺,降低废料的产生。
此外,特种铸造还可以实现大规模、快速生产的需求。
通过合理的设计和工艺参数的控制,可以实现高效率的铸造生产。
这对于一些大规模生产的行业来说,具有重要的意义。
例如,汽车发动机缸体、汽车轮毂等产品,利用特种铸造工艺可以实现高效率、高一致性的生产。
综上所述,特种铸造在现代工业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它不仅可以实现高精度、复杂形状零部件的生产,还可以减少废料的产生,提高产品的一致性和性能稳定性。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和进步,特种铸造会在未来的工业生产中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
特种成型技术课程报告院系: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专业:金属材料成型加工学号: 20110800818 姓名:申澎洋指导老师:张春香时间: 2014年5月1日特种铸造技术简介铸造(Foundry):是一种液态金属成形的方法,即将金属加热到液态,使其具有流动性,然后浇入到具有一定形状的型腔的铸型中,液态金属在重力场或外力场(压力、离心力、电磁力等)的作用下充满型腔,冷却并凝固成具有型腔形状的铸件。
特种铸造泛指除传统砂型铸造以外的铸造方法,金属型铸造、压力铸造、离心铸造、挤压铸造、熔模铸造、消失模铸造、真空密封造型、负压造型、陶瓷型铸造、低压铸造、连续铸造、挤压铸造、和磁型铸造等。
一、金属型铸造1.定义:金属液在重力作用下浇入金属铸型中,并在重力作用下结晶凝固而形成铸件的一种方法。
由于金属型可反复使用几百次到几千次,故又称永久型铸造。
2.金属型的材料:制造金属型的材料应根据浇注的合金选用,一般金属型材质的熔点应高于浇入液态合金的温度。
浇注锡、锌、镁等低熔点合金,可用灰铸铁做金属型;浇注铝、铜等合金,要用合金铸铁或钢做金属型。
3.金属型的结构:金属型的结构首先必须保证铸件(连同浇、冒口系统)能从金属型中顺利取出。
按分型面的不同金属型可分为整体式、水平分型式、垂直分型式和综合分型式等。
4.金属型的浇注系统:多采用底注式或倒注式,以防止浇注时金属液飞溅,遇金属型壁急冷凝成“冷豆”存在于铸件中,影响铸件质量。
5.金属型的型芯:分金属型芯和砂芯两种。
金属型芯一般适用于有色金属铸件,使用时需考虑金属型芯易于顺利拔出。
对浇注高熔点合金,采用砂芯,但每个砂芯只能使用一次。
6.金属型铸造优点1)金属型铸件的机械性能比砂型铸件高。
与砂型相比,金属型的导热性能好,铸件凝固时冷却速率高,即使结晶温度范围较宽的合金,也能得到密实的铸件。
同时,铸件晶粒细化,尤其是铸件表层结晶组织更细密,形成“铸造硬壳”,铸件的抗蚀性能和硬度也显著提高。
2)铸件尺寸精度和表面粗糙度(CT6-CT9,Ra3.2~12.5μm)均优于砂型铸件,其加工余量可减少。
3)铸件的工艺收得率高,液体金属耗量减少,一般节约15~30%。
4)工序简单,于实现机械化和自动化生产,生产率高,并且劳动条件好。
7.金属型铸造的缺点1)金属型的制造成本高,周期长,不适合单件、小批生产。
2)金属型不透气,铸件在其中冷速大,易造成铸件气孔,浇不足等。
3)金属型无退让性,易造成铸件开裂。
4)金属型铸造时,工艺参数对铸件质量影响较大,故要求严格。
二、压力铸造1.定义:压铸是在高压作用下,将液态或半液态金属快速压入金属压铸型(也可称为压铸模或压型)中,并在高压作用下凝固而获得铸件的方法。
2.压铸机分类及工作原理1)热室压铸机:压室与保温坩埚炉连成一体,压室浸在熔化的液态金属中,其压射机构安置在保温坩埚上面。
当压射冲头上升时,金属液通过进口进入压室中,随后压射冲头下压,金属液沿通道经喷嘴充填压铸型型腔。
冷凝后冲头回升,多余金属液回流至压室中,然后打开压型取出铸件。
2)冷室压铸机:冷室压铸机的压室与保温炉是分开的,压铸时,要从保温炉中将金属液倒人压室后进行压铸。
分为卧式冷室压铸机(压室的中心线是水平的)和立式冷室压铸机(压室的中心线是垂直的),两者相比,立式有切断、顶出余料的下油缸,因结构比较复杂,故增加了维修的困难。
卧室压铸机压室简单,维修方便。
目前采用较多的是冷室压铸机。
3.压铸过程原理压铸过程分为四个阶段:1)慢速封孔阶段:压射充头慢速向前移动,金属液在低压力Pd作用下被推向内浇口(Pd小,压射速度小,防止金属液越过压室浇注孔时溅出,并利于气体排除)2)充填阶段:压射活塞开始加速,并因内浇口处阻力而出现小的峰压,金属液在压力Pc作用下,以极高的速度在短时间内充满型腔。
3)增压阶段:充型结束,金属液停止流动,由动能转变为冲击压力能。
压力上升,并因增压器开始工作,使压力升至最高值。
4)保压阶段(压实阶段):金属在最终静压力Pj作用下进行凝固,以得到组织致密的铸件。
金属液在压铸型型腔中有层流充填、紊流充填、弥散式充填等三种填充方式。
4.压铸的优点1)铸件的精度高,表面光洁(CT4~CT8,Ral.6~6.3μm),并可直接铸出极薄件或带有小孔、螺纹的铸件。
2)铸件冷却快,又是在压力下结晶,故晶粒细小,表层紧实,铸件的强度、表面硬度高。
3)生产率高,每小时可压铸50~150次,最高可达500次.且便于实现自动化、半自动化4)便于采用嵌铸(又称镶铸法),利于制出一般压铸法难以制出的形状复杂件。
5.压铸的缺点1)压铸型结构复杂,制造成本高,压铸机生产效率高,一般压铸只用于定型产品的大量生产。
2)压铸高熔点铸件时,易降低压型寿命。
目前压铸尚不适于钢、铸铁等高熔点合金的铸造。
3)由于压铸的金属液注入和冷凝速度过快,型腔气体难以完全排出,厚壁处难以进行补缩,故压铸件内部存有气孔、缩孔和缩松。
4)压铸件应尽量避免机械加工,以防止内部孔洞外露。
6.压铸的新发展由于充型时,型腔的气体没有完全排出以及铸件在凝固收缩时得不到补缩,压铸件难以避免的产生内部气孔和疏松,这对压铸件的性能和扩大应用范围都有不利影响。
为解决此问题,发展了一些压铸新工艺。
如真空压铸法,充氧压铸法,半固态流变压铸技术以及双压射冲头压铸等。
三、离心铸造1.定义:离心铸造是将金属液浇入高速旋转的铸型中,使之在离心力作用下完成充填及凝固成形的一种铸造方法。
2.离心铸造的基本类型1)立式离心铸造:铸型的旋转轴线处于垂直状态,当铸型在立式离心铸造机上绕垂直轴回转时,在离心力作用下,金属液自由表面(内表面)呈抛物面,使铸件沿高度方向的壁厚上薄、下厚。
铸件高度愈大、直径愈小、转速愈低时,其上、下壁厚差愈大。
主要用于生产高度小于直径的盘、环类铸件。
2)卧式离心铸造:铸型的旋转轴线处于水平状态,或与水平线夹角很小(<4°)。
当铸型在卧式离心铸造机上绕水平轴回转时,由于铸件各部分的冷却、成形条件基本相同,所得铸件的壁厚在轴向和径向都是均匀的。
卧式离心铸造适用于铸造长度较大的套筒及管类铸件,如铜衬套、铸铁缸套、水管等。
3)成形件离心铸造:本质上是一种立式离心铸造。
将铸型安装在立式离心铸造机上,金属液在离心力作用下充满型腔。
由于离心力提高了合金的流动性,利于薄壁铸件的成形。
3.离心铸造的优点1)可不用型芯就能铸出中空的铸件,大大简化了套筒、管件类铸件的生产过程。
2)由于离心力的作用,可显著提高金属液的充型能力,因此,对流动性差的合金和薄壁铸件都可用离心铸造法生产。
3)可生产双金属中空圆柱形铸件,如钢背铜套、双金属轧辊等;4)在离心力作用下,改善了补缩条件,特别是结晶温度范围宽的合金。
气体和非金属夹杂也易于自金属液中排除,因此,铸件致密度高,气孔、夹渣等缺陷少,力学性能高。
但过共晶铝硅合金易使铸件内部出现缩孔缺陷。
5)可减少甚至不用浇冒口系统,节省金属液。
4.离心铸造的缺点1)铸件易产生密度偏析,因此不适合于易产生密度偏析的合金铸件(如铅青铜),尤其不适合于铸造杂质密度大于金属液的合金。
2)铸件内孔直径不准确,内孔表面比较粗糙,质量较差,加工余量大;3)用于生产异形铸件时有一定的局限性。
四、挤压铸造1.定义:指在两个半型分开的情况下,浇注金属液,而后两个半型合拢,将金属液挤压充满整个型腔,使之凝固成形的铸造方法。
2.挤压铸造的分类及原理1)铸型垂直合型挤压铸造法:铸型垂直合型挤压铸造法也称为液态金属模锻、液态金属冲压、液态金属锻造、冲头压力结晶等。
铸件成型过程:把凹型置于液压机的工作台上,凸型作为金属冲压时的冲头,固定在液压机的活动横粱上,在凹型内倒人定量的金属液,凸型垂直下移,凹型内金属液在凸型挤压下充填型腔,在压力下凝固成形。
铸型为金属型,金属液在合型后处于封闭状态,铸件凝固时所受压力较大。
铸型垂直合型挤压铸造法优缺点:①铸件内部气孔、缩松等缺陷少,组织致密,晶粒细小,组织均匀。
②铸件尺寸精度高,可达CT5,表面粗糙度较低(达Ra6.3/μm)。
③铸件在压力下凝固,利于防止铸件裂纹。
④无浇冒口,工艺收得率可超过90%。
⑤生产率高,劳动条件好。
⑥适于生产力学性能要求高、气密性要求好的各种铸件。
⑦需用价格高的液压机,不宜铸造形状很复杂的铸件。
2)铸型旋转合型挤压铸造法铸件成形过程:先向呈张开合页状的铸型底部浇人一定量的金属液;而后动型向定型旋转合拢,把铸型底部的金属液挤压向上流动;当动型旋转至固定位置时,停止不动,多余的金属液经定型上的流槽流人型外,金属在型内凝固成形。
铸型旋转合型挤压铸造法特点:①充型过程平稳,不易卷进型腔中的气体,型腔中气体也易向铸型开口处排除。
②金属液充填型腔时是随着型腔断面由大变小在压力作用下充型的,它所遇阻力比直接在窄的型腔中充填时要小得很多,并且在流动过程中的散热也较慢,故特适于铸造大型薄壁件。
③在型腔合拢过程中,在金属流的断面上在液流的中央金属液的流速最快,而在靠近型壁处,金属液的流速最低,这样就创造了金属液流中的夹杂颗粒和气泡向液流中央集聚,并随液流上升至铸型最高边缘,随多余金属液一起流出铸型的条件,减少铸件中可能出现的夹渣、气孔缺陷。
④沿铸型壁结晶的金属凝固壳与夹在它们中间的金属液间有相对运动,故流动的金属液可在结晶前缘上具有较大的对已凝固金属层的补缩能力,并且挤压成形时金属液中不断增大的压力也进一步助长了这种补缩压力,使铸件组织致密化。
不仅如此,在金属液流动情况下的铸件结晶还可促使形成细小的等轴晶粒。
五、熔模铸造1.定义与原理:熔模铸造又称失蜡铸造。
它是用易熔材料(蜡料)制成精确的可熔性模样(熔模),在模样表面涂覆多层耐火材料,待干燥、硬化后,加热将模样熔去,获得与模样形状相应的整体型壳,再经高温焙烧之后进行浇注而获得铸件的一种方法。
2.熔模铸造的工艺流程:1)制造压型,压型是用于压制蜡模的专用模具。
压型应尺寸精确、表面光洁,且压型的型腔尺寸必须包括蜡料和铸造合金的双重收缩量,以压出尺寸精确、表面光洁的蜡模。
主要有机械加工压型、易容合金压型。
2)制作熔模,按照模料的规定成分和配比,将各种原料熔融成液态,混合并搅拌均匀,滤去杂质浇成锭块或调制成糊状模料待用。
普遍采用压制成型的方法,压制成型。
制作熔模的材料按成分分为:蜡基模料(以矿物蜡和动植物蜡为主要组分)、松香基模料和其它模料(如塑料模料、尿素模料和充填模料等)。
按模料熔点的高低分为:低温、中温和高温模料。
3)熔模组装:将制作的熔模组件组装成整件。
4)制壳:在蜡模组上涂挂耐火材料以制成较坚固的耐火型壳。
制壳的主要工序包括:模组的除油和脱脂、上涂料和撒砂、干燥和硬化、脱模和焙烧等。
3.熔模铸造的优点:1)铸件尺寸精度较高,表面粗糙度较低,可减少或无需机加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