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全国人口分年龄性别的人口数比例金字塔
- 格式:docx
- 大小:17.52 KB
- 文档页数:1
高一地理人口性别构成年龄构成图的判断试题答案及解析1.根据联合国最新的人口数据预测,2010年中国60岁及以上人口占比将达到12%,2011年以后的30年里,中国人口老龄化将呈现加速发展态势,到2030年,中国65岁以上人口占比将超过日本,成为全球人口老龄化程度最高的国家。
据此完成题。
【1】导致我国人口老龄化进程明显加快的主要原因是A.经济迅速发展和城市化水平提高B.环境质量改善和人口素质提高C.平均寿命延长和人口自然增长率上升D.人口自然增长率下降和生活水平提高【答案】D【解析】我国自实现计划生育以来,人口的自然增长率下降,又因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平均寿命延长,所以人口的老龄化进程加快。
故选D。
【2】在应对老龄化方面,我们应提前做好A.建立和完善老年社会福利保障体系B.坚持鼓励生育的政策C.积极接纳海外移民D.放慢经济发展以减少用工需求【答案】A【解析】我国人口的基数太大,每年净增人口数较多,鼓励生育的政策和接纳海外移民的政策是不可取的,同时放慢经济发展更不能解决老龄化问题,但是建立和完善老年社会福利保障体系,可以使老年人老有所养,缓解老龄化问题。
故选A。
【3】上图中符合目前日本人口增长模式的是A.①B.②C.③D.④【答案】C【解析】目前日本人口增长模式的是属于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的现代型,它具体表现0——14岁所占比重较小,65岁以上比重较大,读图中各点,其中③点最合适。
故选C。
【考点】人口老龄化、人口增长模式点评:本题考查我国老龄化进程加快的原因、解决老龄化问题的措施、日本的人口增长模式,试题难度中等,解题关键是理解影响人口老龄化的因素,掌握人口老龄化所产生的问题及日本的人口增长模式及特点。
2.读下图,a、b、c分别表示0~14岁、15~64岁、65岁以上三种年龄人数所占总人口比重。
据此回答题。
【1】图中①②③④四个国家中,老龄化问题最严重的是( )A.①B.②C.③D.④【答案】C【解析】由图可知③国65岁及以上人口比重占20%,人口老龄化最严重。
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发布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发布来源于国家统计局官方网站:(2011年4月28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局长马建堂以2010年11月1日零时为标准时点的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在党中央、国务院的正确领导下,在中央各部门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在全国新闻媒体的积极配合下,经过近千万普查人员的奋力拼搏和十三亿各族人民的积极参与,人口普查顺利完成现场登记、复查和事后质量抽查等工作,现将快速汇总的主要数据予以公布。
一、人口总量这次人口普查登记的全国总人口为1339724852人,与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十年增加7390万人,增长5.84%,年平均增长0.57%,比1990年到2000年的年平均增长率1.07%下降0.5个百分点。
数据表明,十年来我国人口增长处于低生育水平阶段。
二、家庭户规模这次人口普查,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共有家庭户40152万户,家庭户人口124461万人,平均每个家庭户的人口为3.10人,比2000年人口普查的3.44人减少0.34人。
家庭户规模继续缩小,主要是由于我国生育水平不断下降、迁移流动人口增加、年轻人婚后独立居住等因素的影响。
三、性别构成这次人口普查,男性人口占51.27%,女性人口占48.73%,总人口性别比由2000年人口普查的106.74下降为105.20(以女性人口为100.00)。
四、年龄构成这次人口普查,0-14岁人口占16.60%,比2000年人口普查下降6.29个百分点;60岁及以上人口占13.26%,比2000年人口普查上升2.93个百分点,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占8.87%,比2000年人口普查上升1.91个百分点。
我国人口年龄结构的变化,说明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和医疗卫生保健事业的巨大改善,生育率持续保持较低水平,老龄化进程逐步加快。
五、民族构成这次人口普查,汉族人口占91.51%,比2000年人口普查的91.59%下降0.08个百分点;少数民族人口占8.49%,比2000年人口普查的8.41%上升0.08个百分点。
中国(中国大陆)历次人口普查主要指标主要指标第一次第二次第三次第四次第五次第六次普查年份1953年1964年1982年1990年2000年2010年总人口(万人)59,43569,458100,818113,368126,583133,972性别构成男性(万人)30,799 35,652 51,944 58,495 65,355 68,685 女性(万人)28,636 33,806 48,874 54,873 61,228 65,287 男女性别比107.56 105.46 106.30 106.60 106.74 105.20年龄构成0-14岁年龄段比重(%)36.28 40.69 33.59 27.69 22.89 16.60 15-64岁年龄段比重(%)59.31 55.75 61.50 66.74 70.15 74.5365岁及以上年龄段比重(%)4.41 3.56 4.915.576.96 8.87民族构成汉族人口(万人)54,728 65,456 94,088 104,248 115,940 122,593汉族人口占总人口比重(%)93.94 94.24 93.32 91.96 91.59 91.51少数民族人口(万人)3,532 4,002 6,730 9,120 10,643 11,379少数民族人口占总人口比重(%)6.06 5.76 6.68 8.04 8.41 8.49受教育程度大专及以上(万人)416 615 1,422 3,611 11,964高中和中专(万人)1,319 6,779 8,039 11,146 18,799 初中(万人)4,680 17,892 23,344 33,961 51,966 小学(万人)28,330 35,237 37,057 35,701 35,876 文盲人口(万人)23,327 22,996 18,003 8,507 5,466 文盲率(%)33.58 22.81 15.88 6.72 4.08城乡分布城镇人口(万人)7,726 12,710 21,082 29,971 45,844 66,558 乡村人口(万人)50,534 56,748 79,736 83,397 80,739 67,415。
人民网4月28日电据国家统计局网站消息,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报(第1号)发布,具体内容如下: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报[1](第1号)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2011年4月28日根据《全国人口普查条例》和《国务院关于开展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的通知》,我国以2010年11月1日零时为标准时点进行了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2]。
在国务院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在全体普查对象的支持配合下,通过广大普查工作人员的艰苦努力,目前已圆满完成人口普查任务。
现将快速汇总的主要数据公布如下:一、总人口全国总人口为1370536875人。
其中:普查登记的大陆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现役军人的人口[3]共1339724852人。
香港特别行政区人口[4]为7097600人。
澳门特别行政区人口[5]为552300人。
台湾地区人口[6]为23162123人。
二、人口增长大陆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现役军人的人口,同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2000年11月1日零时的1265825048人相比,十年共增加73899804人,增长5.84%,年平均增长率为0.57%。
三、家庭户人口大陆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共有家庭户[7]401517330户,家庭户人口为1244608395人,平均每个家庭户的人口为3.10人,比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的3.44人减少0.34人。
四、性别构成大陆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现役军人的人口中,男性人口为686852572人,占51.27%;女性人口为652872280人,占48.73%。
总人口性别比(以女性为100,男性对女性的比例)由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的106.74下降为105.20。
五、年龄构成大陆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现役军人的人口中,0-14岁人口为222459737人,占16.60%;15-59岁人口为939616410人,占70.14%;60岁及以上人口为177648705人,占13.26%,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为118831709人,占8.87%。
发挥AI神奇功能,绘制地理统计图表谢友根【期刊名称】《地理教学》【年(卷),期】2012(000)018【总页数】3页(P54-56)【作者】谢友根【作者单位】福建省南靖县第一中学 363600【正文语种】中文一、AI图表绘制技能要点1.图表类型分类AI图表工具可以绘制柱形图、堆积柱形图、条形图、堆积条形图、折线图、面积图、散点图、饼图、雷达图等9种图形。
2.图表数据组织图表是由数据表与统计图两部分组成的。
二者虽有区别,却是密不可分,一旦数据表的数值改变或顺序调整,统计图的类型与外观也随之变化。
在“图表数据”窗口中输入数据有键入、粘贴、导入三种方法。
输入数据时务必按特定的顺序排列,在工作表中组织好标签和数据组。
3.图表尺寸创建图表尺寸是图表的主要部分,但不包括图表的标签和图例。
以柱状图为例,数值轴与类别轴的长度就是图表的高度与宽度。
创建方式有两种:一是由单击点沿对角线拖动;二是在对话框里直接输入数字。
一个图表一旦创建,下次将默认原有图表的尺寸。
这种设定对于复合型统计图表的绘制非常有利。
4.面板属性设置使用选择工具选中整张图表,通过主菜单、右键菜单和双击图表按钮三种方式进入“图表类型”面板。
其中柱形、堆积柱形、条形、堆积条形四种图表(柱条式)的设置相同,折线、散点、雷达三种图表(点线式)的设置也大致相同,只有饼图、面积图的设置相对特殊。
“图表选项”下面还有数值轴与类别轴,可以对刻度值、刻度线等进行相应设置。
5.对象编组领悟图表是与其数据相关的编组对象,理解“编组”概念极为重要。
你可以使用“编组选择”工具对图例或图素(如标记、线形、柱形)单击一次、二次、三次、四次来领会编组的层次。
图表中对象的编组,原则上不可以取消或重做。
如果取消编组对象,就无法更改图表类型;如要编辑图表,可以使用“直接选择”或“编组选择”工具。
当然,如果不再调用数据或更改样式,而是为了特殊需求,可以通过菜单【对象】|【取消编组】命令来解决。
2020-2021学年新教材湘教版地理必修第二册章末综合测评(1)人口与地理环境含解析章末综合测评(一)人口与地理环境(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全球人口主要分布在北纬70°至南纬50°之间的地区。
下图显示为纬度每隔10°范围分布的人口占全球人口的比重。
结合下图,完成1~2题。
1.占全球人口比重最大的纬度范围是()A。
10°S~20°S B.20°N~30°NC。
30°N~40°N D.40°N~50°N2.南纬40°~50°范围人口分布稀少的主要原因为()A。
气候酷寒B。
山地多,平原少C.陆地面积小D。
干旱区面积大1.B2。
C[第1题,据图可知,20°N~30°N占全球人口比重为23。
2%,为比重最大值。
第2题,根据全球海陆分布可知,在南半球的中高纬度,海洋占主体,40°S~50°S范围内陆地面积狭小,故人口稀少。
]下图是我国基于密度分级的人口-面积比重图.读图,完成3~4题。
3.图中显示()A.我国绝大部分地区为人口密度高值区B。
我国人口集中分布在人口密度高值区C.人口集中分布在人口密度为100~150人/平方千米的地区D。
人口密度越大,其所占的人口比重也越大4.图中K处最可能位于()A。
长江三角洲B.黄土高原C。
四川盆地D.东北平原3.B4。
A[第3题,读图可知,我国人口分布很不均匀,人口集中分布在人口密度大于300人/平方千米的区域。
第4题,K 地区面积较小但人口密度大,占全国总人口的比重也较小,故应为长江三角洲.]下图为某国2017年人口年龄结构金字塔图.读图,回答5~6题。
5.导致该国青壮年性别比严重失衡的因素是()A。
政局动荡B.生育观念C.产业结构D.自然灾害6.该国最可能位于()A.北美B.西亚C.西欧D.南美5.C 6.B[第5题,读图可知,该国青壮年男性人口比重异常偏大,说明该国产业对男性劳动力需求大,从而导致男女性别比严重失衡。
专题八人口一、单项选择题(2010年普通高校招生统一考试海南卷)图2示意四个国家人口的性别—年龄构成。
读图2,完成4~5题。
1.图示四国中人口自然增长率最高的是A.① B.② C.③ D.④【解析】本题组通过人口金字塔图,考查人口自然增长率和人口数量的变化。
第④幅图的人口年龄结构类型是年轻型,可以看出底部很宽,所以出生率较高,上部很窄,可以看出老年人少,但不能说死亡率高。
由于上窄下宽,可以看出自然增长率很高。
2.图示四国中30—39岁人口数量从少到多依次是A.①③④② B.②④③① C.④②③① D.①②③④【解析】千万要注意金字塔图的底部的横坐标,①图的人口数量单位是“百万”,其余三幅图的单位是“千”,还要注意②图横坐标上的每个格表示50千人,③④两幅图横坐标上的每个格表示100千人。
另外,四幅图中30—39岁人口数量在纵坐标中都是两个柱状。
3.(2001年普通高等学校夏季招生考试大综上海卷(文科使用))我国是多灾害国家,下列地区中泥石流和滑坡灾害频发的是A.内蒙古高原B.云贵高原C.山东丘陵D.长白山地【解析】滑坡和泥石流两者的共同点都是主要发生在山区,在重力作用下,物质沿一定坡度向下运动。
我国西南地区山高坡陡,岩石破碎,暴雨集中,易造成滑坡和泥石流。
4.(2001年普通高等学校夏季招生考试大综上海卷(文科使用))为了改善生态环境,“十五”计划要求我国森林覆盖率从现在的16.5%提高到18.2%。
下列措施中,能快速有效提高森林覆盖率的是①继续营造防护林体系②实施退耕还林工程③加强自然保护区建设④实施天然林保护工程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解析】题目中给出的四个措施都是可行的,但从题干中关键词“快速有效”分析,营造防护林系及实施退耕还林能提高森林覆盖率,而自然保护区建设及天然林保护工程都是对森林的保护措施,可以减少对森林的破坏、砍伐,故A选项正确。
5.(2000年普通高等学校夏季招生考试文综山西卷(新课程))图2反映四个国家的人口出生率和死亡率,其中,人口再生产类型属于“过渡型”的国家是( )A.①B.②C.③D.④【解析】“过渡型”的人口应该是出生率比较高而死亡率比较低。
长寿风险对基本养老保险影响的测度姜增明;单戈【摘要】本文借鉴投资组合管理或偿二代资本需求VaR的思想,首先通过联立有限数据双随机Lee-Carter模型预测不同退休人群基本养老金领取水平,并将长寿风险对中国基本养老保险的影响界定为:由长寿风险引起的基本养老保险总的支出上限与总的支出均值之差,在全口径下测算出2015—2050年长寿风险对中国基本养老保险的影响.测算结果显示:未来36年长寿风险对中国基本养老保险的影响越来越显著,由长寿风险引起的支出增加,从2015年的148.22亿上升到2050年的7.47万亿元.考虑到这部分支出主要由公共财政进行补贴,因此,长寿风险对中国基本养老保险的冲击在未来将会给公共财政造成不小的支付压力.【期刊名称】《经济与管理研究》【年(卷),期】2016(037)011【总页数】9页(P30-38)【关键词】有限数据;双随机Lee-Carter模型;长寿风险;基本养老保险【作者】姜增明;单戈【作者单位】中国人民大学统计学院,北京,100872;中国人民大学统计学院【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F842长寿风险是指生存寿命超过预期寿命所带来的风险,它主要源于预期死亡率水平的非系统性波动以及偏离预期死亡率水平的系统性风险。
对基本养老保险来说,可通过大数法则消除预期死亡率水平的非系统性波动,但无法解决预期寿命普遍延长的系统性长寿风险。
长寿风险问题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商业年金以及企业年金长寿风险的量化和风险管理上。
在长寿风险量化方面,奥利维耶里和皮塔科(Olivieri & Pitacco,2003)通过构建风险调查与偿付能力评估模型,测算了长寿风险对寿险年金组合和企业年金系统的影响[1]。
史蒂文斯(Stevens,2011)创建了一个(部分)内部模型,并采用破产概率的方法分析了长寿风险对不同年金组合资本需求的影响[2]。
普拉(Plat,2011)则通过把基于久期和凸性概念的近似方法引入随机死亡率模型中,对长寿和死亡率风险的一年期在险价值(one-year value-at-risk)进行测算,并实证分析了采用一年期在险价值度量保险公司偿付能力资本需求的合理性[3]。
对我市人口年龄与性别结构的分析近十几年来,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我市的人口年龄与性别结构发生了显著的变化,正越来越深刻地影响着我市未来人口发展规模和劳动力结构。
年龄与性别结构是人口的两个最基本的自然结构。
今天我们所遇到的人口问题大多与人口年龄性别结构有关。
一、我市人口年龄结构的基本特征1、当前我市人口年龄分布基本呈正态分布。
2010年11月1日,我市的人口总量为800.47万人,其不同年龄段人口分布如下图所示。
南京市人口年龄分布的正态分布图一南京市人口年龄分布的正态分布图二从上图可以看出,人口分布在15岁以前、65岁以后的人口比重相对较低,16岁到64岁之间人口比重相对较高,出现两端小、中间部分大的正态分布曲线。
2、人口年龄结构正处于类型转换阶段。
上图中,在15岁以前,不同年龄组人口的数量随着人口年龄的减少,而有所下降;65岁以后,不同年龄组人口的数量随着人口年龄的增大,逐步呈现逐年减少的态势。
3、人口年龄峰值出现波动变化。
不同年龄人口数差别大。
从上图可以发现,在我市不同年龄组的人口总量分布中,有三个年龄组人口曲线回落,分别对应的是2010年11月1日时的50岁、36岁和26岁前后,这三个年龄组人口出生的时间分别是1960年、1974年和1984年。
还有四次年龄组人口曲线上升,形成较大的谷峰,从图中可以看出,全市超过20万人的有四个年龄段,分别是1990年出生的280643人,它是所有年龄段中人口最多的一年;1989年出生的264910人,1988年出生的205401人,1991年出生的200908人,也就是说:现在1988年—1991年,这四个年龄出生的人,全市总量最多,其他年份的人口都是在20万以下。
5年之后,南京市将迎来一个婚娶的高峰,每年至少有10万对新人结婚。
全市人口年龄从86岁开始,至93岁,人口数量就不足万人,在9434人—1161人之间,从94岁开始,人口数量就不足千人了。
人口年龄结构具有持续再生产能力,每一次人口峰值的来临,都会给社会带来就学、就业等各个方面的巨大压力。
看懂中国的“人口金字塔”上海从1993年以来就一直处于户籍人口自然负增长,已长达近20年,为什么在全国人口快速走向老龄化之时,上海的老年人口比例反而下降了呢?中国2010年全国人口金字塔身处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在长期的人口控制舆论导向下人们对于人口的数量非常敏感。
每当看到拥挤(如春运时的火车)或短缺(如人均GDP的低下),就会马上认为是人口太多之果。
比起人口数量,整个社会对人口结构的关注仍显不足。
2006年世界著名人口学家John Bongaarts在北京的演讲后,有人提问,人口数量和人口结构哪个更重要?他回答:人口结构。
这些年中国人口的变化使人们不能不越来越感到他的回答的深意。
人口金字塔显示“底部萎缩”人口结构可以从各种角度来考察,如职业、教育、城乡、民族结构等,但最根本的是年龄性别结构。
反映人口年龄性别结构的最生动直观的方式就是“人口金字塔”---以年龄为纵轴,以人口数为横轴,左男右女绘制图形,该图表不仅可以使我们看到人口结构的过去,也可以在相当程度上预见未来。
不同年龄性别的人群社会需求不同,对社会产生的贡献也不同,甚至所产生的垃圾都是不完全相同的。
我国在过去的30年中,一方面由于新中国成立后出生高峰时期的出生人群比较大,给改革开放初期的经济发展带来了大量年轻劳动力,另一方面由于计划生育工作的开展使出生人群缩小,为经济起飞带来了有利的人口结构。
但人口结构不是静态的,根据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结果所绘制的我国人口的金字塔明显显示“底部萎缩”,即20岁以下的人群大幅减少。
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的公报报告,我国0~14岁的人口为2.2亿,只占全国人口的16.60%,比十年前的2000年第五次普查结果下降了6.29%。
在短短十年中,我国少年人口从占全国人口的四分之一降为六分之一,萎缩严重。
与此同时,60岁及以上人口达1.8亿,占全国人口的13.26%,比第五次普查结果上升2.93%。
但仔细观察人口金字塔就会发现,现在还不是情况最严重的时候。
高考中有关人口地理的考查,常常以选择题题组的形式出现。
本文结合近年两组高考真题,分析较为常见的人口年龄金字塔图(变式图、局部图),总结归纳常用的判读方【例1】(2019·新课标全国卷I·4—5)图1示意2015年欧盟境内欧盟籍和非欧盟籍的人口结构。
据此完成下题。
(男)(女)312213比重(%)年龄(岁)100755025欧盟籍非欧盟籍图11.与欧盟籍相比,2015年非欧盟籍A.男性人口数量较多B. 25—50岁女性比例较小C.劳动人口比例较大D. 50岁以上人口比例较大2.近些年来,非欧盟籍人口占欧盟总人口比例持续加大,使欧盟·新题好题·常见的人口金字塔图判读主要分为以下几步。
1.明确图形要素传统的人口金字塔图是表示人口年龄和性别结构的一种特殊图形,一般是用横条(横柱)表示的条形图(见图3)。
其画法是用横坐标表示不同年龄或某一年龄段的某个群体人数在总人口或某个年龄段人口中的占比;纵坐标表示年龄,按照等份自下而上递增排列,放置于横坐标的中部(图3)或左右,将不同年龄的男女人数或占比对应地在图中标明,或用曲线连接(图1),或将各年龄段的男女人数或占比分别按照年龄段对应地画出相互平行的条状线(图2)。
(男)(女)100826446280101214(%)80+75~7970~7465~6960~6455~5950~5445~4940~4435~3930~3425~2920~2415~1910~145~90~4年龄(岁)图32.细化读图环节读图时,除了读取地图三要素(比例尺、图例、指向标),还要明确图形类型和表征方式,描述的地理事物和数据单位。
由图1可知,与欧盟籍相比,2015年非欧盟籍的男性和女性在25—50岁年龄段的比例高于欧盟籍的男性和女性,且女性比例高于男性;25—50岁年龄段属于劳动年龄人口(15—64岁年龄段),劳动人口比例较大;2015年非欧盟籍50岁以上人口比例小于欧盟籍的。
微专题一中国人口问题(2020河北张家口摸底)高龄化是指年龄在80岁以上的老人群体占全体老人(大于60岁或65岁)的比例趋于上升的过程。
是一种狭义上的高龄化,是人口的系统性高龄化的重要表现,按照高龄人口比重可将老年人口年龄结构划分为4个类型:高龄人口比重低于10%的称为未高龄型、10%~13%的为高龄型Ⅰ期、13%~16%的为高龄型Ⅱ期、超过16%的为高龄型Ⅲ期。
下图是我国东北地区高龄化情况空间分布图。
据此完成1~3题。
1.东北地区高龄化空间分布特点是()A.由西北向东南减轻B.由东南向西北减轻C.由西南向东北加重D.由东北向西南加重2.影响高龄化空间分布的主要因素是()A.经济发展水平B.资源丰富程度C.环境污染程度D.养老保障制度3.高龄化加重的最直接影响是老年人()A.养老金增加B.消费需求下降C.照料服务需求增加D.住房需求下降(2020陕西重点中学联考)“婚姻贫困”是我国在强制性计划生育政策、低生育率及传统生育思想等影响下产生的性别比例失衡现象。
据预测,到2020年,我国可婚男性将过剩2 400万,贫困地区该问题会更加突出。
据此完成4~5题。
4.我国“婚姻贫困”的原因不包括()A.生育率较低B.区域间经济水平差异C.年龄结构失衡D.“养儿防老”的思想5.缓解我国“婚姻贫困”的主要途径是()A.限制城乡人口流动B.适度调整生育政策C.严控城市人口增长D.加强胎儿性别选择(2020晋冀鲁豫中原名校联考)根据国家统计局和民政部的数据,2018年全国结婚率为7.2‰,为2013年以来最低。
下图示意我国2010年以来结婚率和离婚率的变化。
据此完成6~7题。
6.2010年以来,我国的()A.总人口数不断减少B.离婚人数持续上升C.结婚人数大幅减少D.人口性别比大幅上升7.我国结婚率、离婚率的变化,对现阶段产生的可能影响是()A.劳动力数量减少B.人口死亡率上升C.孤儿的数量增加D.加快老龄化进程(2020湖南长沙质检)甲、乙是“两地不同年龄和性别的人口金字塔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