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五年级下册《约 分》教案
- 格式:doc
- 大小:49.50 KB
- 文档页数:7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约分教学设计(精选3篇)〖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约分教学设计第【1】篇〗五年级下册数学约分名师教案教学设计第八课时约分一、学习目标(一)学习内容《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人教版)五年级下册第65页例4情境图以及“做一做”第1、2题。
例4根据分数的基本性质和找两个数的公因数的方法把一个分数化成大小不变、分子分母较小的分数。
在经历约分的过程后,引出约分和最简分数的概念。
(二)核心能力利用旧知,在自主探究的过程中,发现、归纳出新知,提高分析、抽象的能力,渗透恒等变化思想,感受数学的简洁美。
(三)学习目标1.利用分数的基本性质,在自主探究的过程中,理解约分和最简分数的意义,掌握约分的一般方法,学会约分的数学形式,提高分析、抽象的能力。
2.在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渗透恒等变化思想,感受数学的简洁美。
(四)学习重点归纳、概括出最简分数的概念及约分的方法。
(五)学习难点用分子或分母的最大公因数约分,正确的书写格式。
(六)配套资源实施资源:《约分》名师教学课件、圆形纸片二、学习设计(一)课前设计1.课前复习(1)回忆分数的基本性质是什么?(2)找出下面各组数的最大公因数吗?9和1815和217和94和2420和2911和23(3)你是怎样找出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的?求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有几种特殊情况?(倍数关系,最大公因数只有1)【设计意图:通过复习分数的基本性质、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为约分做铺垫;复习最大公因数的两种特殊情况,为最简分数做铺垫。
】(二)课堂设计1.复习旧知,导入新课师:谁来说一下这些题目的结果?出示课前作业,学生交流答案。
师:我们手里都有一个这样的圆片,下面,我想和同学们比一比,看谁能在半分钟内涂出这个圆片的。
师生活动。
师:有涂完的吗?如果没有涂完的,教师直接展示涂出的。
师:这符合涂出的要求吗?谁能说说你的理由。
学生自由发言。
小结:根据分数的基本性质,=。
师:今天我们继续利用分数的基本性质,来解决一些问题。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数学下册《约分》教案约分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使学生理解最简分数和约分的意义,掌握约分的方法。
2.培养学生应用所学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思维的简洁性。
重点难点:归纳、概括出最简分数的概念及约分的方法。
教学过程:一、复导入1.提问:你能很快找出下面各组数的最大公因数吗?9和18,15和21,7和94和24,20和28,11和132.提问:你是怎样找出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的?求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有几种情况?教师引导学生回顾。
小结:求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时,有两种特殊情况:一种是两个数成倍数关系,较小的数就是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另一种是两个数的公因数只有1,它们的最大公因数就是1.二、新课讲授1.出示教材第65页例4:把24/30化成最简分数。
1)学生先尝试把XXX最简分数,引导学生想出多种方法进行约分。
方法一:用分子、分母的公因数,逐次去除分子和分母,然后得到最简分数。
24/24÷2=12/12÷2=6/6÷2=330/30÷2=15/15÷3=524/30=3/5方法二:用分子、分母的最大公因数,分别去除分子和分母,得到最简分数。
24/6=430/6=524/30=4/52)教师:怎样进行约分?引导学生概括出方法:用分子和分母的公因数(1除外)去除。
3)指出:像这样,把一个分数化成和它相等,但分子和分母都比较小的分数,叫做约分。
(板书)约分时,还可以怎样写呢?请同学们看教材第65页的例4,试着自己写一写。
学生汇报约分的写法,老师板书。
或提问:怎样约分比较简便?小结:如果一下子能看出分子和分母的最大公因数,直接用它们的最大公因数去除比较简便。
2.完成教材第65页“做一做”。
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第2题先判断哪些是最简分数,再把不是最简分数的化成最简分数。
三、课堂作业完成教材第66页练十六的第1~4题。
练时,学生独立完成,然后全班反馈,让学生说说思考的过程。
五年级数学教案:约分拓展实践活动设计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数学作为一门基础学科,在幼儿园和小学阶段就开始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和基本技能。
约分是五年级数学中的一个重要知识点,它不仅是后续学习的基础,还与现实生活中的日常计算息息相关。
为了让学生对约分相关知识更深入、更系统地理解和掌握,本文将针对五年级数学教学中约分拓展实践活动设计作为主题进行深入探讨,旨在为教育者提供一些实用的教学指导。
一、活动设计目标本次约分拓展实践活动的目标是:1. 提高学生对约分概念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2. 提高学生对大数的感知能力和计算能力。
3. 培养学生的观察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合作意识。
二、活动设计内容1. 游戏:约分大比拼游戏过程中,教师将学生分成若干组,每组由3-4名学生组成。
教师会准备好许多分数卡片,卡片上写着一个分数(分子分母均小于10,且不为0),学生可以任意选取卡片,将自己手中的卡片合并成一个新的分数。
要求每组在规定的时间内,通过合并自己手里的分数,得出一个最简分数,同时算出分数的大小,组内成员之间互相合作,互相比较,确定哪个组得分最高。
2. 实物拼接:拼分数线在这个活动中,教师会将每个分数线的长度拆分成若干小段,分别做成小纸条。
通过拼接这些小纸条,让学生模拟自己设计出合适的分数线,从而加深对约分相关知识的理解。
在模拟分数线拼接的过程中,学生需要将各个小纸条进行合理组合,并注意分母和分子的关系。
3. 探究实践:甜点分配这个活动需要教师提前准备好一些面包和甜点。
在游戏开始前,老师会把面包和甜点分成若干份,学生在拿到面包和甜点之后,要分别计算每个人所分配到的甜点所占比例。
之后,老师会让学生尝试把自己分配到的甜点数进行约分,以此提高学生对于分数的敏感度。
三、活动设计方法1. 游戏化教学以游戏的方式,让学生在集体之间展开对话,通过游戏中互相比较的方式加深对于约分的认识和理解。
2. 探究式教学引导学生参与探究与实践,将约分知识引入与生活联系,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约分的基本概念。
五年级下数学教案:掌握约分方法一、教材解析本节课程介绍了约分方法。
约分是指用最简形式表示分数。
通俗而言,就是将一个分数化成分子与分母不再有公共因子(除了1以外)。
学生需要掌握这一方法,从而更好地进行分数的运算。
二、教学目标1.掌握约分的基本概念;2.学会使用约分方法,将一个分数化为最简分数形式;3.提高学生解决实际生活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重点1.约分的基本概念;2.如何使用约分方法。
四、教学难点如何将分数化为最简分数形式。
五、教学方法1.讲解法:适用于理论知识的讲解。
2.互动探究法:适用于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总结知识点。
六、教学过程设计一、导入环节教师可以通过提问,帮助学生回忆前置知识,例如:什么是分数?如何计算分数的加减乘除?二、讲授环节1.约分的基本概念引导学生回忆一年级分数的概念,进而引出约分的概念。
2.如何使用约分方法教师通过白板展示具体例子,引导学生掌握约分方法。
三、巩固练习教师通过课堂练习,让学生巩固和运用所学知识。
四、实际应用教师通过实际生活中的问题,引导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情况中,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小结回顾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知识,并进行总结。
七、教学反思本节课程的主要难点在于怎样将分数化为最简分数形式。
教师在讲授过程中应该注重示范操作,并通过短期练习让学生慢慢掌握。
在巩固练习环节,可以通过多样化的练习方式,让学生更好地运用所学知识。
在实际应用环节中,教师可以用有趣的问题增加趣味,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目标1.使学生认识约分和最简分数的意义,理解和掌握约分的方法。
2.培养学生[此文转于斐斐课件园]的观察、比较和归纳等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掌握约分的方法。
教学难点很快看出分子、分母的公约数,并能准确地判断约分的结果是不是最简分数。
教学准备1.多媒体课件。
2.作业纸。
3.分数卡片、信封袋。
4.记号笔、白纸。
板书设计约分例1:把化简。
例2:把约分。
== 板书约分的两种形式== 板书分母是9的== 所有最简真分数。
教学过程教师边导边教学生边学边练评析一、情境导入,复习巩固,激发兴趣。
1.引发学生学习兴趣,和孙悟空比本领。
2.指出下面每组数中的公约数(1除外)。
42和50、15和5、8和21、18和123.在括号里填上适当的数。
选择第三道题问:你是怎么想的?= ===利用该知识,把分数化成同它相等的另一个分数。
快速口答突出回答8和21只有公约数1,所以8和21是互质数。
利用分数的基本性质,达到回顾知识的效果。
有简洁的导入:孩子们对孙悟空这一神话人物充满好奇,以和悟空比本领谈话导入,引发大家的学习兴趣,紧接着回顾求公约数和分数的基本性质,明确又简单,为理解最简分数和掌握约分的方法作好准备。
用一句简短而富有神秘挑战性的话语“大家都知道孙悟空有72变,特神奇,你们想不想也学一招?好,这节课我们就来创造第73变,变分数!”来激发学生学习新知识的激情。
二、理解最简分数及约分的意义。
1.尝试“变”分数。
例1:把化简。
活动要求:(1)这个分数要和大小相等。
(2)这个分数的分子、分母要比的分子、分母小。
2.了解约分的概念。
(1)观察所变出的分数与有什么关系?(2)像这样,把一个分数化成同它相等,但分子、分母都比较小的分数,叫做约分。
举例:把化成就是约分。
要求学生变出一个和大小相等,但分子、分母都比较小的分数。
把变出的分数写在自己的作业纸上,能变几个就变几个。
与四人小组内的同学说一说变的分数是怎样得来的。
观察后发现分数大小相等,但分子、分母都比原来分数的分子、分母小。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数学下册第12课时《约分》教案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小学五年级数学下册》第12课时《约分》是分数教学中的重要内容,主要让学生掌握约分的概念和方法,理解分数与除法之间的关系,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节课的内容包括分数的约分方法、约分的基本性质和约分的应用。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分数的基本概念,会计算分数的加减法,但对约分的理解和运用还不够熟练。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通过具体例子和实际操作,让学生深入理解约分的含义和作用,提高他们的解题能力。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分数的约分概念,掌握约分的方法和步骤。
2.培养学生运用分数约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约分的概念和方法。
2.分数与除法之间的关系。
3.约分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五. 教学方法1.采用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实例引入约分的概念。
2.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法,让学生在小组内讨论和探究约分的方法。
3.采用练习法,让学生在实践中巩固约分的方法和技巧。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教学材料,如PPT、黑板、练习题等。
2.准备多媒体教学设备,如投影仪、计算机等。
3.准备小组讨论的道具,如卡片、小纸条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一个生活实例,如分蛋糕,引入分数的概念,让学生体会分数的实际意义。
然后,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将一个分数化简为最简形式?从而引出约分的概念。
2.呈现(10分钟)讲解约分的定义和方法,并通过PPT展示相关的例题。
让学生在课堂上跟随老师一起完成例题的解答,体会约分的过程和作用。
3.操练(10分钟)让学生分成小组,每组发放一套练习题。
学生在小组内合作完成练习题,教师巡回指导。
此环节旨在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巩固约分的方法。
4.巩固(5分钟)邀请几名学生上台,用黑板展示约分的步骤和结果。
其他学生在台下判断台上学生的解答是否正确,以此检验学生对约分的掌握程度。
第3课时约分(1)▷教学内容教科书P65例4及“做一做”,完成教科书P66“练习十六”中第1~3题。
▷教学目标1.理解约分和最简分数的意义,进一步加深对分数的基本性质、公因数、最大公因数的认识。
探究并把握约分的方法,能机敏运用所学学问正确约分。
2.在活动中提升学生的观察操作能力、归纳概括能力。
3.积累数学活动阅历,体验数学学习的乐趣。
▷教学重点归纳、概括出最简分数的概念及约分的方法。
▷教学难点理解约分的意义,把握约分的方法。
▷教学预备课件。
▷教学过程一、复习旧学问,揭示课题课件呈现复习题。
学生口答,老师课件呈现结果。
师:同学们的回答非常好。
像这样把1632化成分子、分母比较小而分数大小不变的分数就叫约分。
今日我们就来学习和约分有关的学问。
[板书课题:约分(1)] 【设计意图】依据分数的基本性质把分数转化为指定分子或分母的分数,为新课的学习打好基础。
二、探究新知1.课件呈现教科书P65例4。
2.认真读题,理解题意。
师:题目要求什么?【学情预设】化成分子和分母比较小且分数大小不变的分数,包括两个意思:分子、分母比原分数的都要小;分数大小不变。
师:怎样才能保证分数大小不变?◎教学笔记【教学提示】虽然是复习回顾,但还是要关注学生的思维过程,适当地问问“为什么”“怎么想的”。
【学情预设】依据分数的基本性质,分子和分母同时乘或除以同一个不为0的数。
师:怎样才能使分子和分母比较小?【学情预设】分子和分母同时除以同一个大于1的数就比原来小。
师:请你们自己独立思考,尝试着做一做。
3.汇报交流。
【学情预设】预设1:将分子、分母同时除以2,得到12 15。
预设2:将分子、分母同时除以3,得到8 10。
预设3:将分子、分母同时除以6,得到45。
预设4:将分子、分母先同时除以2,再同时除以3,得到45。
老师板书:【设计意图】让学生自主尝试,经历探究的过程,获得解决问题的方法。
4.观察分析,发觉规律。
(1)理解约分的概念。
本篇文章具体介绍五年级数学课程中的约分游戏式教学方案。
相比传统教学方法,游戏式教学能够更好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得学生在愉悦中学习,掌握知识点。
以下是具体的教案内容:一、教学目标1. 了解分数的概念,能够进行约分;2. 通过游戏式教学,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3. 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二、教学方法本次课程采用游戏式教学法,通过游戏中的知识呈现和学习,来提高学生对于该知识的掌握程度。
具体的教学方法如下:1. 学生进行团队竞赛;2. 采用分组PK模式,增强学生的竞争意识;3. 老师进行实时点评和指导,帮助学生理解;三、教学内容本次教学内容主要是关于约分知识的学习和掌握。
在游戏中,老师会向学生展示一些分数,让学生在时间内,尽可能多地进行约分。
通过团队竞赛的方式,来提高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具体的教学内容如下:1. 了解约分的概念,明确约分的意义;2. 确定分数的分母和分子;3. 进行约分运算,将分数约分为最简形式。
四、教学过程1. 游戏式课程设计(1)分组策略:将学生按照兴趣爱好等因素分为若干组;(2)竞争规则:每组分配时间,让学生在限定时间内尽可能多地约分,每组约分的数量会得到相应的分数,获得最高分数的组,将会获得胜利;(3)评价和奖励:对于表现优秀的学生进行相应的评价和奖励,激发学生的积极性。
2. 教学操作(1)了解约分的概念和意义;(2)通过比赛,让学生在比赛过程中掌握约分方法;(3)讲解和解惑,在学生约分时进行实时点评和指导。
五、教学心得本次教学采用游戏式教学法,是一种具有创新和实践意义的教学方法。
通过游戏方式将知识呈现,让学生在愉悦中掌握知识,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同时,PK竞争的方式也提高了学生的竞争意识和团队精神。
最终,学生通过约分游戏获得的知识将会更加深入人心。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约分教案3篇〖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约分教案第【1】篇〗《约分》教学设计01教学目标:1.使学生理解约分和最简分数的意义,并掌握约分的方法和能正确熟练地进行约分。
2.培养学生综合运用已有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圈划重要词语的能力。
02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约分的意义和方法。
教学难点:很快看出分子、分母的公因数并能准确判断约分的结果是否是最简分数。
03教学过程一、复习旧知,引入新课同学们,今天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分数的有关知识。
首先让我们一起来“温故而知新”。
出示:1.填空。
8的因数有()12的因数有()8和12的公因数有()8和12的最大公因数是()2.在括号里填上适当的数,并说明理由。
二、探究新知出示学习目标:1.认识最简分数,能判断一个分数是不是最简分数。
2.掌握约分的意义,会正确进行约分。
让我们心装目标,一起走进今天的数学之旅。
(一)自主学习,探究新知阅读课本65页,完成自学提示:1.什么叫做最简分数?请举例说明。
2.什么叫做约分?(思考:约分的根据是什么?约分的最终目标是什么?)3.约分的方法是什么?要求:边阅读边圈画。
(二)展示交流,探究新知1.什么样的分数叫最简分数?请举例说明。
①引导学生得出:分子和分母只有公因数1的分数叫做最简分数。
如3/4: 分子3和分母4公因数只有1. 也可以说(分子和分母是互质数的分数叫做最简分数。
)②及时练习。
判断下面的分数是不是最简分数(课本65页做一做1题第一问)2.什么叫做约分?引导得出:把一个分数化成和它相等,但分子和分母都比较小的分数,叫做约分。
3.约分的根据是什么?引导得出:分数的基本性质:分数的大小不变。
4.约分的最终目标是什么?引导得出:化成最简分数(二)小组合作,探究新知1.小组内交流:约分的方法是什么?要注意哪些地方?2.展示交流:方法一:用分子和分母同时除以它们的公因数(1除外)方法二:直接用分子和分母除以它们的最大公因数。
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约分》设计理念本课力求运用学生实际生活中熟悉的分数情境,从知道最简分数,到寻找最简分数,继而形成约分意识,达成师生共同的期盼,这是第一层次的教学目标。
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学生们兴趣探究、兴趣实践、兴趣创造……希望学生能够达成他们的意愿,在说一说、想一想、试一试、议一议、做一做等数学活动中掌握约分的方法和主动约分的意愿。
在学习过程中,学生经历感知--操作--推理--归纳--应用,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还体验知识的应用过程,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人教版)五年级下册第84-85页。
学情与教材分析约分是“分数的意义和性质”单元的知识。
它是在学生已掌握了分数的基本性质和公因数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学生能够用分数表达实际生活和数学运算中的具体含义,但是如何用最简分数、约分的实际意义和约分怎样操作是这节课主要的教学任务,也是进一步学习分数更多的知识、运算和更多的生活应用所需要的。
教学目标1.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理解“最简分数”、“约分”的意义,能判断一个分数是否最简分数,探索并掌握约分的方法,能正确地进行约分。
2.经历观察、比较、归纳、探究,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及合作交流中灵活应用知识的解题能力和计算能力。
3.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培养学生抽象、概括的能力和仔细计算的好习惯;渗透恒等变换思想,感受和追求数学的简洁美,体验学习的乐趣。
教学重点、难点1.约分的意义和方法。
2.用分子或分母的最大公因数约分;正确的书写格式。
教学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卡片等。
学具: 课本和课堂本。
教学过程一、凸显问题——激发问题的发现和提出1.情境创设⑴看图说分数,看谁说得又对又好!小红做一页18道的口算,已经做了12道。
未做的是全部的几分之几? 小明要游100米,已经游了75米,已经游了全程的几分之几?40厘米是几分之几米?谁能提一个有关分数的问题?这个分数是几分之几?还可以是几分之几?有更简单的吗?为什么?2.提出问题。
第4课时约分〔2〕▷教学内容教科书P66~67“练习十六〞中第4~14题。
▷教学目标1。
进一步理解约分的根据是分数的根本性质,掌握约分的技能,感受约分的应用价值。
2.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中,体验成功的愉悦,进一步树立学好数学的自信心,开展对数学的积极情感,培养学生主动学习和独立思考的习惯。
▷教学重点能准确判断约分的结果是不是最简分数。
▷教学难点能熟练应用约分的方法,正确地约分。
▷教学准备课件.▷教学过程一、回忆整理1。
回忆约分的方法。
课件出示习题。
学生说方法,课件同步呈现.2。
回忆最简分数和约分。
课件出示习题。
学生交流怎样判断一个分数是不是最简分数,再把不是最简分数的约分.3.整理约分方法。
师:谁能完整地说说,怎样进行约分?学生归纳,课件呈现约分的方法。
师揭示课题:本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约分.[板书课题:约分(2)]二、根底训练1.教科书P66“练习十六"第4题。
2。
教科书P66“练习十六〞第6题。
两道题都是学生先独立完成,再交流展示,在交流展示时分享方法.【设计意图】这两道题都是约分练习,虽然第6题是“多对一",但最终还是要将每个分数进行约分,得到最简分数再归类.通过根底练习,稳固约分的根本方法.◎教学笔记【教学提示】选择少数分数让学生说说是怎样约分的,怎样判断其是不是最简分数。
三、综合训练1。
课件出示教科书P66“练习十六〞第5题。
〔1〕学生读题分析.师:你读到了哪些数学信息?【学情预设】80张艺术照,有35张是兰兰喜欢的,要求两个问题,一个是用最简分数表示喜欢的照片占照片总数的几分之几,另一个是不喜欢的照片占照片总数的几分之几。
(2〕学生独立解答。
〔3)展示交流。
【学情预设】运用“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解决问题,引导学生分清楚谁是单位“1〞。
计算的结果化成最简分数。
2.课件出示教科书P67“练习十六〞第10题。
〔1)学生独立完成。
〔2)展示交流。
【学情预设】可能有少数学生没有约成最简分数,针对错误,教师让其他学生进行判断,分析错误原因,提示要注意的问题。
课题:约分
【教学目标】
1.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理解约分的含义。
2.探索并掌握约分的方法,能正确地进行约分。
【教学重、难点】理解最简分数及约分的意义和方法,掌握约分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设置情境,引入课题
1.例题3
教师出示场景图,师:学校举行游泳比赛,五(2)班学生都到现场为小明加油,看一下他们的谈话,你发现了什么问题?
同学甲:一共要游100m,小明游了75m。
同学乙:他已经游了全程的。
同学丙:与
是一回事吗?
通过学生看图说出已知条件是什么,要求解答的问题是什么。
师:那我们猜一猜,与
是否相等?想一想,怎样证明它们相等?
让学生按照自己的思路,根据分数的基本性质,算一算。
指出:像这样分子和分母只有公因数1的分数叫做最简分数。
还可以让学生自己举出几个这样的分数。
2.完成“做一做”,让学生独立完成
3.例题4:把化成最简分数师:要想化成最简分数应该怎么办?
学生讨论,得到方法并把自己想到的方法填写在课本上,然后交流。
;
总结:像这样,把一个分数化成和它相等,但分子和分母都比较小的分数叫做约分。
师:我们可以采用“逐次约分”的方法把
化成最简分数。
那还有没有更简便的方法呢?
学生讨论“一次约分”的简便方法。
使全体学生明确,如果一下能看出分子和分母的最大公约数,直接用它们的最大公因数去除比较简便。
总结:
二、巩固练习
完成练习16的部分习题:
三、小结:今天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