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流器的工作原理
- 格式:ppt
- 大小:1.01 MB
- 文档页数:56
直流输电的基本原理1 换流器电路的理论分析高压直流换流器(包括整流和逆变)主要是由晶闸管阀组成的,其接线方式有很多种,如:单相全波、单相桥式、三相半波、三相全波等,但是我们现在常用的是三相全波,即6脉动换流器。
其原理结构如图1-1所示:图1-1 三相桥式全波直流换流器原理结构其中,、和表示A、B、C三相交流电压,它们之间相差120゜。
令(150)(30)(90)我们可以将换流阀这样定义:图1-2 6脉动换流阀电路图1.1 忽略电源电感的电路分析(即0)从以上的电路图中,我们可以发现对于三相电压,每相电路中都存在电感,为了便于分析,我们先假设该电感不存在,即0。
(一)无触发延迟(触发角0)无触发延迟,即只要阀上晶闸管正向电压建立,门级会立即接收到触发脉冲,导通整阀。
对于V1、V3和V5来讲,由于它们共阴极,因此三相中电压较高的那相的阀导通,其余两个阀关断。
而对于V4、V6和V2来说,由于它们共阳极,因此三相中电压较低的那相的阀导通,其余两个阀关断。
总之,就是比较三相电压的高低来确定哪两个阀导通。
下面我们结合下图进行分析:举个例子,0时刻,A相电压最高,B相电压最低。
因此根据之前的分析,则共阴极的V1、V3和V5阀,则会由处于A相的V1阀导通,而共阳极的V4、V6和V2阀,则是由处于B相的V6阀导通,此后的依此类推,循环往复。
从上述的阀导通表格中可以看出,每个阀单个周期内导通的时间为120゜,V16阀按顺序依次导通,间隔时间为60︒。
(举例,如V1阀在-120゜~0︒导通,V2阀在-60゜~60︒时刻导通,其中每个阀导通时间为120゜。
V1阀导通起始时刻为-120︒,而V2阀导通的起始时刻为-60゜,两者刚好相差60︒)。
接下来再来分析下6脉动换流器输出的直流电压波形。
从图1-2中可以看出直流线路上的输出电压的电压与m点和n点的电势有很大关系,即不难发现,m点的电位其实就是共阴极阀V1、V3和V5阀,哪个阀导通,m 点电位就是与哪个阀所处的相电压,比如,V1阀导通,m点的电位就是A相此刻的电压。
换流器的工作原理
换流器(inverter)是一种将直流电能转换为交流电能的装置。
它主要由晶体管、电容器和电感器等元器件组成。
换流器的工作原理如下:
1. 输入直流电能:换流器的输入端接收来自直流电源的直流电能。
2. PWM调制:换流器通过对输入的直流电能进行PWM(脉宽调制)控制,将直流电能转换为高频的方波信号。
3. 电感滤波:将PWM产生的高频信号通过电感器进行滤波,去除方波的高频分量,得到一个类似于正弦波的信号。
4. 晶体管开关:通过晶体管开关控制滤波后的信号,将其转换为交流电能。
5. 输出交流电能:换流器的输出端输出经过转换的交流电能,可以用于驱动交流电机、供电给交流电设备等。
总之,换流器通过PWM调制和晶体管开关的控制,将输入的直流电能转化为交流电能。
换流器工作原理
换流器工作原理是指利用变压器的原理,通过交变电流在初级线圈跟副级线圈之间的耦合,将输入电源的交流电压转换为输出电压,从而实现电能的转换与传输。
换流器主要由输入电源、主变压器、副变压器、整流桥和滤波电路组成。
输入电源提供交流电源,通过主变压器提供所需要的变压比例,然后经过副变压器再次进行变压,得到所需的输出电压。
整流桥将变压器输出的交流电流转换为直流电流,滤波电路则对直流电流进行滤波处理,使得输出电压更加平稳。
具体来说,当输入电源提供交流电流时,通过主变压器的电感耦合,将输入电压传递到副变压器的线圈上。
由于主副线圈的匝数比不同,所以会按照变压比例进行电压转换。
副变压器的输出电压经过整流桥的四个二极管进行整流操作,将交流电流转换为直流电流。
然后通过滤波电路对直流电流进行滤波处理,去除电流中的脉动,使得输出电压更加平稳。
换流器工作原理中的核心是变压器的电感耦合和整流桥的整流操作。
通过变压器的电压传递和变压比例转换,实现输入电压到输出电压的转换。
而整流桥的整流操作则将交流电流转换为直流电流,并通过滤波电路进行平滑处理,使得输出电压具有稳定性。
总的来说,换流器通过利用变压器的原理进行电能转换,将输入交流电压转换为输出直流电压,并通过滤波电路使得输出电
压更加平稳。
这种工作原理使得换流器在不同的电力系统中得到广泛应用。
12脉动换流器工作原理
12脉动换流器的工作原理与6脉动换流器的工作原理相同,是利用交流系统两相短路来进行换相。
具体来说,它通过将三相交流电转换成直流电,然后逆变成三相交流电,实现换流的目的。
在12脉动换流器中,每个桥臂由一-个或多个整流器/逆变器组成。
当某个桥臂上的整流器工作时,该桥臂上的二二极管处于正向导通状态,而逆变器则处于反向截止状态。
此时,该桥臂的输出电压与电源电压相位相同。
当需要换流时,整流器停止工作,逆变器开始导通。
由于逆变器的输出电压与电源电压相位相反,因此该桥臂的输出电压也与电源电压相位相反。
这样,通过控制每个桥臂上的整流器/逆变器的状态,可以实现12脉动换流器的
换流过程。
需要注意的是,12脉动换流器在换流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谐波电流和电压。
因此,在设计和使用12脉动换流器时,需要考虑采取措施来抑制谐波电流和电压的影响。
换流变压器原理换流变压器是指接在换流桥与交流系统之间的电力变压器。
采用换流变压器实现换流桥与交流母线的连接,并为换流桥提供一个中性点不接地的三相换相电压。
换流变压器与换流桥是构成换流单元的主体。
换流器的工作原理:换流器由阀桥和有载调压的换流变压器构成。
换流变压器向阀桥提供适当等级的不接地三相电压源。
由于变压器阀侧不接地,直流系统能建立自己的对地参考点,通常将阀换流器的正端或负端接地。
1) 参与实现交流电与直流电之间的相互交换。
2) 实现电压变换。
将交流系统的高电压(一般为500kV或220kV)降低到适合换流器需要的交流电压(一般为220kV左右)。
3) 抑制直流故障电流。
换流变压器的漏抗限制了阀臂短路的直流母线短路时的故障,能有效保护换流阀。
4) 削弱交流系统入侵直流系统的过电压。
5) 减少换流器注入直流系统的谐波。
换流变压器的漏抗对换流器产生的谐波电流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6) 实现交、直流系统的电气隔离。
解释:换流变压器接在换流桥与交流系统之间的电力变压器。
采用换流变压器实现换流桥与交流母线的连接,并为换流桥提供一个中性点不接地的三相换相电压。
换流变压器与换流桥是构成换流单元的主体。
换流变压器在直流输电系统中的作用有:1、传送电力;2、把交流系统电压变换到换流器所需的换相电压;3、利用变压器绕组的不同接法,为串接的两个换流器提供两组幅值相等、相位相差30°(基波电角度)的三相对称的换相电压以实现十二脉动换流;4、将直流部分与交流系统相互绝缘隔离,以免交流系统中性点接地和直流部分中性点接地造成直接短接,使得换相无法进行;5、换流变压器的漏抗可起到限制故障电流的作用;6、对沿着交流线路侵入到换流站的雷电冲击过电压波起缓冲抑制的作用。
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原理及应用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是一种电力电子设备,用于实现多电平电压波形的转换和控制。
它由多个子模块构成,每个子模块负责产生一个电平的电压波形,通过合理的组合和控制,可以实现所需的多电平输出。
本文将介绍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的原理和应用。
1. 原理: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的原理基于电力电子技术和PWM调制技术。
它采用多个子模块,每个子模块包含一个逆变桥和一个滤波电路。
逆变桥将输入直流电压转换为交流电压,滤波电路对输出波形进行滤波,以得到所需的电平。
通过合理的控制和组合,可以实现多种电平的输出。
2. 应用: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在电力系统中有广泛的应用。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应用领域:(1)高压直流输电系统:在高压直流输电系统中,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可以实现高效的电压转换和控制,提高输电效率和稳定性。
(2)电动车充电桩: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可以用于电动车充电桩中,实现对电动车的快速充电和电压的精确控制。
(3)可再生能源发电系统:在可再生能源发电系统中,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可以将不同类型的可再生能源(如太阳能、风能等)转换为交流电并注入电网。
(4)工业电力系统:在工业电力系统中,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可以实现对电力负载的精确控制和优化,提高电力系统的稳定性和效率。
3. 优势: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相比传统的换流器具有以下优势:(1)高效性: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可以实现高效的电压转换和控制,减少能量损耗和系统热量。
(2)灵活性: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由多个子模块构成,可以根据实际需求灵活组合和控制,适应不同的电压和功率要求。
(3)可靠性: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由多个子模块组成,故障发生时只需替换故障模块,不会影响整个系统的运行。
(4)可扩展性: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可以根据需求进行扩展,增加或减少子模块,以适应不同的应用场景。
4. 发展趋势:随着电力电子技术和控制技术的不断发展,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在未来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
以下是一些发展趋势:(1)提高功率密度:随着半导体器件的不断进步,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的功率密度将会越来越高,实现更小体积和更高效率的换流器。
换流器工作原理
换流器是一种能够将直流电能转换成交流电能的装置,其工作原理基于电磁感应和开关控制技术。
换流器主要由功率开关管(如MOSFET、IGBT)和控制电路
组成。
在工作过程中,控制电路会根据输入电压的变化情况来控制功率开关管的开关状态。
当输入电压为正半周期时,控制电路会使功率开关管导通,形成一条低阻抗的通路,从而电流可以流经。
然后,控制电路会监测电流的变化情况,并在电流达到一定值时关闭功率开关管。
当输入电压为负半周期时,控制电路会使功率开关管断开,形成一个断路。
然后,控制电路会监测电流的变化情况,并在电流达到一定值时再次导通功率开关管。
通过不断交替改变功率开关管的开关状态,换流器可以实现将直流电能转换成交流电能的功能。
同时,控制电路还可以调整功率开关管的导通时间比例,从而实现对交流电的频率和幅值的控制。
总而言之,换流器通过不断改变功率开关管的开关状态,利用电磁感应和开关控制技术将直流电能转换成交流电能,实现了电能的有效转换和控制。
电压源换流器工作原理
嘿,咱今天来聊聊电压源换流器的工作原理哈。
想象一下,电压源换流器就像是一个神奇的“电力魔法师”。
它的工作原理呢,简单来说,就是把一种形式的电变成另一种形式的电,就像你把一块积木变成另一个形状一样。
这个“魔法师”里面有很多关键的部分,比如那些电子元件,它们就像是魔法道具一样。
当电流进来的时候,这些元件就开始工作啦,它们会对电流进行各种神奇的操作,把它变来变去的。
就好像你有一堆不同颜色的糖果,电压源换流器可以把它们按照你的要求重新排列组合。
而且它工作起来可快啦,一瞬间就能完成这些转换。
比如说,它可以把直流电变成交流电,或者把交流电变成直流电,这可太厉害啦!这就好像你能把苹果变成橙子,或者把橙子再变回来一样神奇。
总之呢,电压源换流器就是通过这些巧妙的元件和操作,让电按照我们的需要进行转换,为我们的生活和各种设备提供稳定可靠的电力支持。
是不是很有趣呀!。
二极管钳位型多电平换流器二极管钳位型多电平换流器是一种常用的电力电子装置,可以用于电力系统中的直流输电和交流输电。
它通过将直流电源的电压波形转换为多个电平的脉冲波形,实现对电力的高效转换和控制。
本文将介绍二极管钳位型多电平换流器的原理、特点和应用。
一、原理二极管钳位型多电平换流器的基本原理是利用多个电平的脉冲波形来逼近所需输出电压的波形。
它由多个单元级组成,每个单元级由两个二极管和两个开关管(一正一负)组成。
其中,开关管按照不同的时间序列进行开关,通过调节开关的导通时间,可以实现不同电平的输出。
在换流过程中,当电流为正时,正极开关导通,负极开关断开,此时正极二极管导通,负极二极管截止,将电流导向正极;当电流为负时,正极开关断开,负极开关导通,此时正极二极管截止,负极二极管导通,将电流导向负极。
通过不断重复这一过程,可以将直流电源的电压波形转换为多个电平的脉冲波形。
二、特点1. 多电平输出:二极管钳位型多电平换流器可以通过调节开关的导通时间,实现多个电平的输出。
这样可以逼近所需输出电压的波形,提高电力转换的效率。
2. 高效节能:相比传统的单电平换流器,二极管钳位型多电平换流器可以减少电流的谐波,减小功率损耗,提高系统的效率和稳定性。
3. 控制精度高:由于可以精确控制开关的导通时间,二极管钳位型多电平换流器可以实现对输出电压的精确控制,满足不同电力系统的需求。
4. 可靠性高:二极管钳位型多电平换流器采用模块化设计,每个单元级独立工作,故障发生时可以局部修复,不会影响整个系统的运行。
三、应用二极管钳位型多电平换流器广泛应用于电力系统中的直流输电和交流输电。
在直流输电系统中,它可以将交流电源的电能转换为直流电能,实现高效输电。
在交流输电系统中,它可以将直流电源的电能转换为交流电能,实现电能的分配和调节。
二极管钳位型多电平换流器还可以用于电力系统的稳定控制和无功补偿。
通过调节开关的导通时间,可以实现对电压和无功功率的控制,提高电力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