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产动物病害学

  • 格式:docx
  • 大小:36.12 KB
  • 文档页数:3

下载文档原格式

  / 3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 宿主、病原体和环境间的相互关系如何?

宿主对病原体的作用:

1) 组织反应:

a. 过程:病原(侵入)→宿主组织反应(形成)→寄生部位

胞囊(引起)→组织增生、发炎

b. 结果:限制病原生长、降低附着牢固性、驱逐病原

2) 体液反应

a. 稀释有毒物质浓度;

b. 含有溶菌酶等抗菌物质

3. 病原体的来源与传播方式有哪些?

. 病原体的来源:

1) 原发性来源:来自于发病的的动物或其尸体

2) 次发性来源:来自于带有病原的水体、饵料和工具等

1) 经口感染:感染性的虫卵、幼体或胞囊等随食物经口吞入而

造成的感染。如斑节对虾白斑病

2) 经皮感染:通过宿主的皮肤、粘膜、鳃、鳍及附肢等所引起

的感染。

4. 病原对宿主有哪些危害作用?影响病原体致病的因素有哪些?

1) 机械损伤:寄生虫的吸盘、钩和口器损伤皮肤、鳃等组织

结果:功能伤失;继发炎症感染

2) 夺取营养:某些病原是以宿主体内营养为食:肠道寄生虫

3) 分泌有害物质:如:细菌和病毒分泌毒素、某些寄生虫分泌

蛋白分解酶等

4) 压迫和阻塞:如:绦虫、孢子虫的胞囊等(影响性腺发育)

5) 其他疾病的媒介:如:鱼蛭、桡足类等

. 宿主因素:

1) 与宿主的大小与性别有关:

a. 大小:如草鱼出血病:一般发生在1 龄以下个体

b. 性别:如两种微孢子虫:对虾特汉虫病(雌)、

大眼鲷匹里虫病(雌)

2) 与宿主的遗传因素有关:(不同物种、不同个体)

3) 与宿主的营养状况有关:如缺Vc、缺钙等

4) 与宿主的免疫能力有关

环境因素

1. 水温(T

):

1) T

不适:生物体抵抗力下降;

2) T

过高:易发生缺氧;

3) 与某些疾病发生有关:如水霉病(20℃)、白斑病?

因此,通过改变温度可以防治某些疾病的发生2. 水质变化:1) 有机质过多:DO下降;

2) H

2S、NH

3

-N、 NO

2

--N等物质超标:易发生中毒;

3) 水质污染:工业、农业、生活污水等

4) 盐度变化

3. 季节变化:

许多疾病的发生与季节(温度、湿度、光照等)直接相关

如:水霉(2-4月);石斑鱼溃疡病(3-6月);红友溃疡病(7-9月)

4. 人为因素:

1) 种苗放养密度不当;

2) 种苗搭配比例不适:

3) 饵料管理不当;

4) 药物使用不当。

5. 试述水产动物疾病的综合预防措施?

1. 彻底清池

2. 保持适宜的水深和水色

3. 放养健壮的种苗和适宜的密度

4. 饵料应质优量适

5. 改善养殖水体生态环境条件

6. 操作要细心:以免受伤

7. 经常进行检查:早晚巡塘、检查饵料台

8. 在日常管理中要防止病原传播

9. 制订并严格执行检验检疫制度

10. 定期药物预防

11. 人工免疫

12. 选育抗病力强的新品种

6. 水产养殖动物的健康管理包括哪些方面?

(一)改善和优化养殖环境

1. 合理放养

2. 保证充足的溶解氧

3. 不滥用药物

4. 适时适量使用环境保护剂

(二)增强养殖群体抗病力

1. 培育和放养健壮种苗

2. 免疫接种

3. 选用抗病力强的养殖种类

4. 降低应激反应

思考题:为什么说水产动物疾病的预防比治疗更重要?

发现难生活于水中,不易发现

诊断难原因复杂、常为综合或并发感染

治疗难a. 水体施药用量大,治疗难以彻底;

b. 患病后食欲减退,口服用药难以理想

c. 许多药物具有抗药性,反复使用无效;

d. 许多药物同时影响浮游生物;

e. 药物影响养殖生物;

f. 药物残留影响养殖生物品质3. 简述水产动物免疫的特点及在病害防治中的意义。

水产动物免疫的特点

1. 水产动物病原与人类疾病关系不大,不易引起重视;

2. 水产动物免疫机制依赖于外界环境变化较为明显;

3. 水产动物抗体与人等高等生物的已知抗体不同,其疾病的免疫学防治方法尚在探索中;

4. 水产动物是变温动物,其免疫学研究必须在同一条件下进行

水产动物免疫在病害防治中的意义

1. 通过人工免疫或对病后有免疫力个体筛选,培育免疫新品种(SPR);

2. 通过人工免疫,可有效预防流行病的发生;

3. 免疫防治可有效避免药物残留及化学药物对水体的污染;

4. 免疫防治可避免长期使用抗生素等而产生的耐药性;

5. 疫苗防治可维持较长的药效时间。

2. 疾病具有哪些主要类型?其经过与结局如何?

(一)根据病原种类来分

1. 由生物引起的疾病:即病原性疾病

2. 由非生物引起的疾病:如机械损伤、理化刺激、营养缺乏、先天缺陷等

(二)根据病原种数来分

1. 单纯感染:疾病是由一种病原侵袭引起

2. 混合感染:疾病是由二种或二种以上病原侵袭引起

(三)根据症状来分

1. 局部性疾病:病变主要为某一局部区域,如皮肤病、鳃病和肠道病等

2. 全身性疾病:病变影响到整个机体,如中毒、营养不良、泛池等

(四)根据感染情况来分

1. 原发性感染:健康个体首次遭到病原侵袭而发生疾病

2. 继发性感染:已遭受病原感染的个体再次遭到不同病原的侵袭

3. 再感染:同一种病原第二次侵袭后又使机体患病

4. 重复感染:第一次感染后留在体内的病原使机体再次发病。

(五)根据病情性质来分

1. 急性病:从发病至死亡时间很短(数天至1-2周)

2. 亚急性染:从发病至死亡时间较长(2-6周)

3. 慢性病:从发病至死亡时间很长(6周以上甚至终生)

疾病的经过

疾病的发生发展需要经过一个过程,包括:

1. 潜伏期:从病原作用于机体至出现症状前的一段时间;

2. 前驱期:期限很短,尚无典型症状;

3. 充分发展期:为疾病的高潮期,已出现疾病的典型症状。

疾病的结局

1. 完全恢复:病原清除,症状消失,机体的机能等完全恢复

2. 不完全恢复:主要症状消失,但机体仍有些后遗症

3. 死亡

3. 物质代谢障碍和血液循环障碍各有哪些类型?

物质代谢障碍有萎缩、变性和坏死等

常见的血液循环障碍:充血、出血、贫血、血栓形成和水肿

5. 鱼类常见的贫血有哪些主要类型?

1) 溶血性贫血:红细胞死亡速度大于红细胞生成速度;如椎体虫贫血

2) 出血性贫血:因出血造成的血量减少或红细胞伤失。如出血病

3) 吸血性寄生虫引起贫血:吸虫类(血居吸虫)等引起的血量减少

4) 营养性贫血:因缺乏某种营养物质引起的贫血。如缺铁,VB

12

5)造血组织疾病:如肾脏和脾脏被病原感染后引起的贫血。

6. 什么是水肿?引起水肿的原因主要有哪些?

定义:

1) 水肿:细胞或组织间隙内贮留的等渗性液体过多称为水肿。

2) 浮肿:皮下组织内贮留大量的液体称为浮肿。

3) 积水:腔道内积存了大量液体称为积水。

引起水肿的原因:

1) 毛细血管内压升高;

2) 淋巴回流受阻;

3) 毛细血管壁通透性增高;

4) 组织渗透压升高;

5) 血浆胶体渗透压降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