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力典型例题
- 格式:docx
- 大小:79.33 KB
- 文档页数:7
初中浮力典型例题例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物体浸没在水中越深,受的浮力越大B.密度较大的物体在水中受的浮力大C.重的物体受的浮力小D.同体积的铁块和木块浸没在水中受的浮力一样大例2质量为79g的铁块,密度是7.9g/cm3,这个铁块的质量是多少?重多少?将这个铁块浸没于水中,排开水的质量是多少?所受浮力是多少?(g取10N/kg)例3用弹簧测力计拉住一个重为43N的空心铜球,全部浸在水中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33.25N,此铜球的空心部分的体积是________m3.(已知铜的密度为8.9×103kg/m3)例4体积相同的A、B、C三个物体,放入水中静止后,处于图所示的状态,试比较三个物体受的重力G A、G B、G C和密度ρA、ρB、ρC.例5将一个蜡块(ρ蜡=0.9×103kg/m3)分别放入酒精、水和盐水中静止后,试比较它受的浮力大小和排开液体的体积大小.(ρ盐水>ρ水>ρ蜡>ρ酒精)★例6将重为4.5N、体积为0.5dm3的铜球浸没在水中后放手,铜球静止后所受的浮力是多少?例7把一实心金属块浸在盛满酒精的杯中静止后,溢出酒精8g(ρ酒精=0.8×103kg/m3),若把这一金属块浸在盛满水的杯子中静止后,从杯中溢出水的质量是()A.15g B.12.5g C.10g D.8g例8体积是50cm3,质量是45g的物体,将其缓缓放入装满水的烧杯中,物体静止后,溢出水的质量是____g.将3kg/m3)其缓缓放入装满酒精的烧杯中,溢出酒精的质量是________g.(ρ例9如图中,重为5N的木块A,在水中处于静止状态,此时绳子的拉力为3N,若绳子突然断了,木块A在没有露出水面之前,所受合力的大小和方向是()A.5 N,竖直向下B.3N,竖直向上C.2N,竖直向上D.8N,竖直向下例10以下是浮力知识的应用,说法正确的是()A.一艘轮船在海里和河里航行时,所受浮力一样大B.一艘轮船在海里和河里航行时,在海里受的浮力大C.密度计漂浮在不同液体中,所受浮力不同D.密度计在不同液体中漂浮,浸入液体体积越大,所测得的液体密度越大★例12已知质量相等的两个实心小球A和B,密度之比A∶B=1∶2,现将A、B放入盛有足够多水的容器中,当A、B两球静止时,水对A、B两球的浮力之比F A∶F B=8∶5,则ρA=__ _kg/m3,ρB=_ __kg/m3.★例13A、B两个实心球的质量相等,密度之比ρA∶ρB=1∶2.将它们分别放入足够的酒精和水中,它们受到浮力,其浮力的比值不可能的是(ρ酒精=0.8×103kg/m3)()A.1∶1B.8∶5C.2ρA∶ρ水D.2ρ酒精∶ρB★例14如图所示,一个木块用细绳系在容器的底部,向容器内倒水,当木块露出水面的体积是20cm3,时,细绳对木块的拉力为0.6N.将细绳剪断,木块上浮,静止时有2/5的体积露出水面,如图(b)所示,求此时木块受到的浮力.(g取10N/kg)★例15如图所示,把甲铁块放在木块上,木块恰好浸没于水中,把乙铁块系在这个木块下面,木块也恰好浸没水中,已知铁的密度为7.9×103kg/m3.求:甲、乙铁块的质量比.★例16如图所示的木块浸没在水中,细线对木块的拉力是2N.剪断细线,待木块静止后,将木块露出水面的部分切去,再在剩余的木块上加1N向下的压力时,木块有20cm3的体积露出水面.求木块的密度.(g取10N/kg)★例17如图所示的圆柱形容器,底面积为200cm2,里面装有高20cm的水,将一个体积为500cm3的实心铝球放入水中后,球沉底(容器中水未溢出).求:(1)图(b)中水对容器底的压强容器底增加的压力.(2)图(b)中容器对水平桌面的压强和压力.(不计容器重,ρ铝=2.7×103kg/m3,g取10N/kg)★例18底面积为400cm2的圆柱形容器内装有适量的水,将其竖直放在水平桌面上,把边长为10cm的正方体木块A放入水后,再在木块A的上方放一物体B,物体B恰好没入水中,如图所示.已知物体B的密度为6×103kg/m3.质量为0.6kg.(取g=10N/kg)求:(1)木块A的密度.(2)若将B放入水中,如图(b)所示,求水对容器底部压强的变化.例19在水平桌面上竖直放置一个底面积为S的圆柱形容器,内装密度为ρ1的液体.将挂在弹簧测力计下体积为V的金属浸没在该液体中(液体未溢出).物体静止时,弹簧测力计示数为F;撤去弹簧测力计,球下沉并静止于容器底部,此时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力为容器底对金属球的支持力的n倍.求(1)金属球的密度;(2)圆柱形容器内液体的质量.例20如图,在天平左盘放一杯水,右盘放砝码,使天平平衡.(1)将一质量为27g的铝块(ρ铝=2.7g/m3)放入左盘水中,水不溢出,天平还能平衡吗?例21如图,容器内分别装有水和盐水,在液面上浮着一块冰,问:(1)冰在水中熔化后,水面如何变化?(2)冰在盐水中熔化后,液面如何变化?例22如图,在一个较大的容器中盛有水,水中放有一个木块,木块上面放有物体A,此时木块漂浮;如果将A从木块上拿下,并放入水中,当木块和A都静止时(水未溢出),下面说法正确的是()A.当A的密度小于水的密度时,容器中水面上升B.当A的密度大于水的密度时,容器中水面下降C.当A的密度等于水的密度时,容器中水面下降D.当A的密度大于水的密度时,将A拿下悬挂在木块下面,容器中水面不变例23自制潜水艇模型如图,A 为厚壁玻璃广口瓶,瓶的容积是V 0,B 为软木塞,C 为排水管,D 为进气细管,正为圆柱形盛水容器.当瓶中空气的体积为V 1时,潜水艇模型可以停在液面下任何深处,若通过细管D 向瓶中压入空气,潜水艇模型上浮,当瓶中空气的体积为2 V l 时,潜水艇模型恰好有一半的体积露出水面,水的密度为恰ρ水 ,软木塞B ,细管C 、D 的体积和重以及瓶中的空气重都不计. 求:(1)潜水艇模型.的体积;(2)广口瓶玻璃的密度.例24 一块冰内含有一小石块,放入盛有水的量筒内,正好悬浮于水中,此时量筒内的水面升高了4.6cm .当冰熔化后,水面又下降了0.44cm .设量筒内横截面积为50cm 2,求石块的密度是多少?(ρ水=0.9×103kg /m 3)例25在量筒内注入适量的水,将一木块放入水中,水面达到的刻度是V 1,如图(a )所示;再将一金属块投入水中,水面达到的刻度是V 2,如图(b )所示;若将金属块放在木块上,木块恰好没入水中,这时水面达到的刻度是V 3.如图(c )所示.金属密度ρ=________.例27 某人用绳子将一物体从水面下2m 深处的地方匀速提到水面0.5m 处的过程中,人对物体做功为54J .当将物体拉到有51体积露出水面时,让其静止,此时绳子对物体的拉力为40N .不计绳子的质量,忽略水的阻力,求物体的密度.(g 取10N /kg )参考答案例1 D 选项:同体积的铁块和木块,浸没于水中,V 排相同,ρ水相同,F浮铁=F浮木,铁块和木块受的浮力一样大. 答案 D 注意:物体所受的浮力跟物体自身的重力、自身的密度、自身的形状无关. 例2 解 m 铁=0.079kg G 铁=m 铁g =0.079kg ×10N /kg =0.79N V 排=V 铁=铁铁ρm =37.8g/cm 79g=10 cm 3m 排=ρ液gV 排=1g /cm 3×10 cm 3=10g =0.01kg F 浮=m 浮g —0.01kg ×10N /kg =0.1N例3 解 可在求得浮力的基础上,得到整个球的体积,进一步求出实心部分体积,最后得到结果.F 浮=G —F =43N —33.2N =9.8N V 排=g F 水浮ρ=kg/N 8.9m /kg 100.1N8.933⨯⨯=1×10—3m 3浸没:V =V 排=1×10—3m 3球中所含铜的体积V 铜=铜铜ρm =gG 铜铜ρ=kg/N 8.9m /kg 100.1N4333⨯⨯≈0.49×10—3m 3V 空=V —V 铜=1×10—3m 3—0.49×10—3m 3=0.51×10—3m 3例4 由图来判断物体的状态:A 、B 漂浮,C 悬浮.由状态对物体进行受力分析: G A =F 浮A ,G B =F 浮B ,G C =F 浮C .比较A 、B 、C 三个物体受的浮力 ∵ V A 排<V B 排<V C 排,ρ液相同. 根据F 浮=ρ液gV 排,可知: F 浮A <F 浮B <F 浮C , ∵ G A <G B <G C . 比较物体密度ρ=Vm =gV G ρA <ρB <ρC 例5 精析 确定状态→受力分析→比较浮力→比较V 排.此题考查学生能否在判断状态的基础上,对问题进行分析,而不是急于用阿基米德原理去解题. 解 蜡块放入不同液体中,先判断蜡块处于静止时的状态. ∵ρ盐水>ρ水>ρ蜡>ρ酒精∴ 蜡块在酒精中下沉,最后沉底;在水和盐水中最后处于漂浮状态. 设蜡块在酒精、水、盐水中受的浮力分别为F 1、F 2和F 3,蜡块重力为G .对蜡块进行受力分析:F 1<G ,F 2=G ,F 3=G .同一物体,重力G 不变,所以F 1<F 2=F 3 根据阿基米德原理:V 排=gF 液浮ρ酒精中:V 排酒精=V 物 水中:V 排水=gF 水ρ2盐水中:V 排排水=gF 盐水ρ3酒精 水 盐水 (a ) (b ) (c )图1—5—2∵ F 2=F 3,ρ水<ρ盐水 ∴ V 排水>V 排盐水 而V 排酒精>V 排水>V 排盐水把状态用图1—5—2大致表示出来.答案 蜡块在酒精中受的浮力最小,排液体积最大;在水和盐水中受的浮力相等,排水体积大于排开盐水体积. 例6 精析 此题考查学生是否注意了在解题前先要对物体作“状态的判定”,即铜球静止时是漂浮于水面,还是沉于水中.有的学生拿到题后,就认定V 排=0.5 dm 3,然后根据F 浮=ρ液gV 排,求出浮力F 浮=4.9N . 【分析】 当题目未说明铜球静止时处于什么状态,可以用下面两种方法判定物体的状态. 解法1 求出铜球的密度:ρ球=球V m =球gV G (g 取10N /kg )ρ球=3dm5.0kg /N 10N5.4⨯=0.9kg /dm 3=0.9kg /dm 3×103kg /m 3这是一个空心铜球,且ρ球<ρ水,所以球静止后,将漂浮于水面,得F 浮=G =4.5N .解法2 求出铜球浸没在水中时受的浮力F 浮=ρ液gV 排=1×103kg /m 3×10N /kg ×0.5×10-3m 3=5N . 答案 4.5N例7 精析 分析出金属块在酒精和水中的状态,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解 ∵ρ金属>ρ酒精, ρ金属>ρ水∴ 金属块在酒精和水中均下沉,完全浸没. V 金属=V 排水=V 排酒精 由m 排酒精=8g 得V 排酒精=酒精排酒精ρm =3cm/8.08g g=10cm 3 金属块在水中:V 排水=V 金属块=10cm 3m 排水=ρ水V 排水=1g /cm 3×10cm 3=10g 答案 C在上面的解题中,好像我们并没有用阿基米德原理的公式F 浮=G 排.但实际上,因为G 排=m 排液g ,而其中m排液=ρ液V 排,所以实质上还是利用了阿基米德原理分析了问题.例8 解 判断此物体在水中和酒精中的状态 求出物体密度:ρ物=V m =35045cm g=0.9g /cm 3 ∵ρ物<ρ水,物体在水中漂浮.F 水浮=G m 排水g =m 物g ∴ m 排水=m 物=45g 又∵ρ物<ρ酒精,物体在酒精中沉底.F 酒精浮=ρ酒精V 排g ,浸没:V 排=V =50cm 3m 排精浮=ρ酒精V 排=0.8g /cm 3×50cm 3=40g 答案 溢出水的质量是45g ,溢出酒精的质量是40g有的同学对物体在液体中的状态不加判断,而是两问都利用V 排=50cm 3进行求值.造成结果错误.V 排=50 cm 3进行求解。
初中物理浮力典型例题解析 例1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物体浸没在水中越深,受的浮力越大 B.密度较大的物体在水中受的浮力大 C.重的物体受的浮力小 D.同体积的铁块和木块浸没在水中受的浮力一样大ρ 精析 阿基米德原理的数学表达式为:F浮=液gV排,公式表明了物体受到的浮力大小只跟液体的密度和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有关.根据公式分析题目叙述的内容,问题就可以迎刃而解了.解 A选项:物体浸没在水中,无论深度如何,V排不变,水的密度不变,F浮不变.A选项不正确. B选项:物体所受的浮力与物体密度的大小没有直接的关系,B选项不正确. C选项:重力的大小对物体所受的浮力无影响.例如:大铁块比小铁块要重一些,但将两者浸没于水中,大铁块受的浮力反而大些,因为大铁块的V排大.C选项不正确.ρ D选项:同体积的铁块和木块,浸没于水中,V排相同,水相同,F浮铁=F浮木,铁块和木块受的浮力一样大. 答案 D 注意:物体所受的浮力跟物体自身的重力、自身的密度、自身的形状无关. 例2 质量为79g的铁块,密度是7.9g/cm3,这个铁块的质量是多少?重多少?将这个铁块浸没于水中,排开水的质量是多少?所受浮力是多少?(g取10N/kg) 精析 这道题考查学生对计算物体重力和计算浮力的公式的区别.ρ 计算物体重力:G=物gV物ρ 计算物体在液体中受的浮力:F浮=液gV排.可以说:从计算的方法上没有本质的区别,但计算的结果却完全不同.ρ 已知:m=79g=0.079kg 铁=7.9g/cm3 求:m铁、G铁、m排、F浮解 m铁=0.079kg G 铁=m 铁g =0.079kg ×10N /kg =0.79N V 排=V 铁===10 cm3铁铁ρm 37.8g/cm 79g m 排=液gV 排=1g /cm 3×10 cm 3=10g =0.01kg ρ F 浮=m 浮g —0.01kg ×10N /kg =0.1N 从上面的计算看出,铁块的重力和铁块浸没在水中受的浮力大小完全不同,但计算方法委相似,关键 是区别液和物,区别V 排和V 物,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计算,而不是ρρ死记硬背,乱套公式.例3 用弹簧测力计拉住一个重为43N 的空心铜球,全部浸在水中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33.25N ,此铜球的空心部分的体积是________m 3.(已知铜的密度为8.9×103kg /m 3) 已知:G =43N ,浸没水中F =33.2N 求:V 空 解 可在求得浮力的基础上,得到整个球的体积,进一步求出实心部分体积,最后得到结果.F 浮=G —F =43N —33.2N =9.8N V 排===1×10—3m 3gF 水浮ρkg/N 8.9m /kg 100.1N 8.933⨯⨯ 浸没:V =V 排=1×10—3m3 球中所含铜的体积V 铜==铜铜ρm gG 铜铜ρ =kg/N 8.9m /kg 100.1N4333⨯⨯ ≈0.49×10—3m3V 空=V —V 铜=1×10—3m 3—0.49×10—3m3 =0.51×10—3m3 答案 0.51×10—3m3 例4 体积相同的A 、B 、C 三个物体,放入水中静止后,处于图1—5—1所示的状态,试比较三个物体受的重力G A 、G B 、G C 和密度A 、B 、C .ρρρ图1—5—1精析 不同物体的重力可借助浮力的知识来比较. 解法1 由图来判断物体的状态:A 、B 漂浮,C 悬浮. 由状态对物体进行受力分析: G A =F 浮A ,G B =F 浮B ,G C =F 浮C . 比较A 、B 、C 三个物体受的浮力 ∵ V A 排<V B 排<V C 排,液相同.ρ 根据F 浮=液gV 排,可知:ρ F 浮A <F 浮B <F 浮C , ∵ G A <G B <G C . 比较物体密度==ρVm gV G A <B <Cρρρ 解法2 由物体的浮沉条件可知:A 、B 漂浮 ∴ A <水,B <水,C =水,ρρρρρρ A 、B 漂浮于水面:F 浮A =G A 水g V A 排=A gV ρρ F 浮B =G B 水G v B 排=B Gvρρ 由图:V B 排>V A排 ∴ B <Aρρ比较密度:C >B >Aρρρ 比较出密度后,由G =mg =Vg ,就可比较出物体重力:G C >G B >G A .ρ 上述分析看出:由物体的状态,作出正确的受力分析与阿基米德原理相结合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答案 C 的重力和密度最大,B 居中,A 最小. 例5 将一个蜡块(蜡=0.9×103kg /m 3)分别放入酒精、水和盐水中静止后,试比ρ较它受的浮力大小和排开液体的体积大小.(盐水>水>蜡>酒精)ρρρρ 精析 确定状态→受力分析→比较浮力→比较V 排. 此题考查学生能否在判断状态的基础上,对问题进行分析,而不是急于用阿基米德原理去解题. 解 蜡块放入不同液体中,先判断蜡块处于静止时的状态. ∵ 盐水>水>蜡>酒精ρρρρ ∴ 蜡块在酒精中下沉,最后沉底;在水和盐水中最后处于漂浮状态. 设蜡块在酒精、水、盐水中受的浮力分别为F 1、F 2和F 3,蜡块重力为G . 对蜡块进行受力分析:F 1<G ,F 2=G ,F 3=G .同一物体,重力G 不变,所以F 1<F 2=F 3 根据阿基米德原理:V 排=gF 液浮ρ 酒精中:V 排酒精=V 物 水中:V 排水=gF 水ρ2 盐水中:V 排排水=gF 盐水ρ3酒精 水 盐水(a ) (b ) (c )图1—5—2 ∵ F 2=F 3,水<盐水ρρ ∴ V 排水>V 排盐水 而V 排酒精>V 排水>V 排盐水 把状态用图1—5—2大致表示出来. 答案 蜡块在酒精中受的浮力最小,排液体积最大;在水和盐水中受的浮力相等,排水体积大于排开盐水体积. 例6 将重为4.5N 、体积为0.5dm 3的铜球浸没在水后放手,铜球静止后所受的浮力是________N . 精析 此题考查学生是否注意了在解题前先要对物体作“状态的判定”,即铜球静止时是漂浮于水面,还是沉于水中.有的学生拿到题后,就认定V 排=0.5 dm 3,然后根据F 浮=液gV 排,求出浮力F 浮=4.9N .ρ 【分析】 当题目未说明铜球静止时处于什么状态,可以用下面两种方法判定物体的状态. 解法1 求出铜球的密度:球==(g 取10N /kg )球=ρ球V m 球gV Gρ=0.9kg /dm 3=0.9kg /dm 3×103kg /m33dm 5.0kg /N 10N 5.4⨯ 这是一个空心铜球,且球<水,所以球静止后,将漂浮于水面,得F 浮ρρ=G =4.5N . 解法2 求出铜球浸没在水中时受的浮力F 浮=液gV 排ρ=1×103kg /m 3×10N /kg ×0.5×10-3m 3=5N . 答案 4.5N例7 把一实心金属块浸在盛满酒精的杯中静止后,溢出酒精8g (酒精ρ=0.8×103kg /m 3),若把这一金属块浸在盛满水的杯子中静止后,从杯中溢出水的质量是 ( )A .15gB .12.5gC .10gD .8g 精析 分析出金属块在酒精和水中的状态,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解 ∵ 金属>酒精, 金属>水ρρρρ ∴ 金属块在酒精和水中均下沉,完全浸没. V 金属=V 排水=V 排酒精 由m 排酒精=8g 得V 排酒精===10cm3酒精排酒精ρm 3cm /8.08g g 金属块在水中:V 排水=V 金属块=10cm 3 m 排水=水V 排水=1g /cm 3×10cm 3 =10gρ 答案 C在上面的解题中,好像我们并没有用阿基米德原理的公式F 浮=G 排.但实际上,因为G 排=m 排液g ,而其中m 排液=液V 排,所以实质上还是利用了阿基米德原理分析了问ρ题. 例8 体积是50cm 3,质量是45g 的物体,将其缓缓放入装满水的烧杯中,物体静止后,溢出水的质量是________g .将其缓缓放入装满酒精的烧杯中,溢出酒精的质量是________g .(酒=0.8×103kg /m 3)ρ 解 判断此物体在水中和酒精中的状态 求出物体密度:物===0.9g /cm 3ρV m 35045cm g ∵ 物<水,物体在水中漂浮.ρρ F 水浮=G m 排水g =m 物g ∴ m 排水=m 物=45g 又∵ 物<酒精,物体在酒精中沉底.ρρ F 酒精浮=酒精V 排g ,浸没:V 排=V =50cm 3ρ m 排精浮=酒精V 排=0.8g /cm 3×50cm 3=40g ρ 答案 溢出水的质量是45g ,溢出酒精的质量是40g有的同学对物体在液体中的状态不加判断,而是两问都利用V 排=50cm 3进行求值.造成结果错误.V 排=50 cm 3进行求解。
最新物理浮力题20套(带答案)一、浮力1.质量相等的甲、乙两实心小球,密度之比ρ甲:ρ乙=3:2,将它们都放入水中,静止时两球受到的浮力之比为F甲:F乙=4:5,则乙球的密度为()A.23ρ水 B.54ρ水 C.56ρ水 D.45ρ水【答案】C【解析】根据题意知道,m甲=m乙,ρ甲:ρ乙=3:2,由ρ=m/V知道, V甲:V乙=2:3;当两球在水中静止时的状态有下面几种情况:(1)甲乙都下沉:则排开水的体积之比等于V甲:V乙=2:3,由阿基米德原理知道受到的浮力等于排开水的体积之比,应是2:3,故不符合题意;(2)甲乙都漂浮:所以受到的浮力都等于自重,而两球质量相等、重力相等,受浮力相等,而F甲:F乙=4:5,故不符合题意;(3)甲漂浮、乙下沉:因为甲漂浮,所以F甲=G甲=mg;乙下沉,F乙<G乙=mg,即F甲>F 乙,而F甲:F乙=4:5,故不符合题意;(4)甲下沉、乙漂浮:甲下沉,F甲<G甲=mg;乙漂浮,F乙=G乙=mg,所以F甲<F乙,而F甲:F乙=4:5,故符合题意;甲下沉乙漂浮时,甲受到的浮力F甲=ρ水V甲g,乙受到的浮力F乙=m乙g=ρ乙V乙g;因为F甲:F乙=4:5,即ρ水V甲g:ρ乙V乙g=4:5,ρ乙=5ρ水V甲/4V乙=5ρ水×2 /4×3=5/6ρ水,故选C。
2.如果把远洋轮船想象成一个巨大的液体密度计,下列有关远洋轮船体上的国际航行载重线(如图所示)的表述中,正确的是A.FW表示冬季轮船在海水中航行时的吃水线B.FW表示夏季轮船在海水中航行时的吃水线C.S 表示夏季轮船在海水中航行时的吃水线D.W表示冬季轮船在淡水中航行时的吃水线【答案】C【解析】【详解】(1)轮船在淡水中和在海洋中航行时,都是漂浮,轮船受到的浮力:F浮=G,轮船受到的重力G不变,则轮船受到的浮力不变.根据F浮=ρ液gV排可知排开淡水的体积更大,(2)由于冬天海水的密度更高,轮船在水中都是漂浮,受到的浮力相同,所以根据F浮=ρ液gV排可知冬季排开海水的体积更小,所以W是“冬季海水中航行时的吃水线”,S 是“夏季海水中航行时的吃水线”,FW是夏季淡水航行时的吃水线,故C正确.3.下列各种现象与其应用的物理知识之间的关系中,正确的是 ( ) A .飞机获得升力起飞——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 B .热气球升空——大气压与温度的关系C .水下潜水艇能够上浮——液体压强与深度的关系D .航空母舰漂浮在海面——浮力与液体密度的关系 【答案】A 【解析】 【详解】A .飞机飞行时获得升力,是因为飞机的机翼的特殊形状,使下方空气流速小,压强大,获得升力,故A 正确;B .热气球浸在空气中时,浮力大于氢气球自身的重力,从而升空,故B 错误;C .水下潜水艇能够上浮,是因为浮力大于潜水艇的重力,故C 错误;D .航空母舰漂浮在海面是由于此时的浮力等于自身的重力,故D 错误;4.如图所示是小明同学在探究“浮力大小”的实验,实验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分别为F 1、F 2、F 3、F 4,下列等式正确的是A .F 浮=F 2–F 1B .F 浮=F 4–F 3C .F 浮=F 2–F 3D .F 浮=F 2–F 4【答案】C 【解析】如图所示探究“浮力大小”的实验,F 2为物体在空气中时,测力计的示数,即物体的重; F 3为物体浸没在水中时,测力计的示数,根据称重法测浮力的原理,23F F F 浮-=,故C 正确;图中,F 4为排出的水加上空桶的重,F 1为空桶的重,根据阿基米德原理,浮力等于排开液体的重,所以41F F F =浮-,故ABD 都不正确. 选C .5.小明取一根粗细均匀的饮料吸管,在其下端塞入适量金属丝并用石蜡封口,制成简易密度计.现使吸管竖直漂浮在不同液体中,测量出液面到吸管下端的深度为h ,如图所示.则下列图表示吸管所受的浮力大小F 、液体的密度ρ与深度h 关系的图象中,可能正确的是( )A.B.C.D.【答案】D【解析】【分析】密度计漂浮在不同的液体中,根据漂浮条件,所受浮力等于自身重力,即浮力不变,据此判断浮力F与浸没液体中深度h的关系;根据阿基米德原理F浮=ρ液gV排=ρ液gSh,浮力和密度计的横截面积一定时,判断出液体密度与浸没液体中的深度的关系.【详解】同一只密度计,重力G不变,竖直漂浮在不同液体中,由漂浮条件F浮=G可知,浮力不变,与浸没液体中的深度无关,故AB错误;由阿基米德原理F浮=ρ液gV排得,g是定值,ρh的乘积为定值,所以ρ、h的关系呈现反比例函数图象,故C错误,D正确.6.如图所示,杯子中装满水,轻轻放入一个小木块后,小木块漂浮在水面.放入木块后A.水对杯底的压强不变 B.水对杯底的压强增大C.木块的密度大于水的密度D.水与木块的密度相等【答案】A【解析】【分析】杯子中装满水,轻轻放入一个小木块后,水的深度不变,根据液体压强的公式分析水对杯底的压强的变化;木块漂浮在水面上,根据浮沉条件分析木块的密度和水的密度的大小关系.【详解】杯子中装满水,放入木块后,水的高度h不变,由液体压强的公式p=ρgh可得水对杯底的压强不变;小木块漂浮在水面上,根据物体浮沉条件可知,木块的密度小于水的密度.故选A.7.在一根表面涂蜡的细木棍的一端绕着适量的铁丝,把它放到甲乙丙三种密度不同的液体中,木棍浸入液体里的情况如图所示,则木棍在三种液体里受到的浮力F的大小及三种液体密度ρ之间的关系,正确的是()A.F甲>F乙>F丙ρ甲>ρ乙>ρ丙B.F甲<F乙<F丙ρ甲<ρ乙<ρ丙C.F甲=F乙=F丙ρ甲>ρ乙>ρ丙D.F甲=F乙=F丙ρ甲<ρ乙<ρ丙【答案】C【解析】【详解】因为木棍漂浮,所以F浮=G,所以在三种液体中受到的浮力相等,因为F浮=ρgV排,V排丙>V排乙>V排甲,所以ρ丙<ρ乙<ρ甲.8.在水平桌面上,有两个相同的圆柱形容器,内盛相同深度的盐水.将同一个鸡蛋分别放入其中,鸡蛋静止时如图所示.鸡蛋在甲、乙两杯中所受浮力分别为F1和F2,盐水对容器底部压强分别为p1和p2,则,A.F1>F2,p1>p2B.F1=F2,p1>p2C.F1<F2,p1=p2D.F1=F2,p1<p2【答案】D【解析】【详解】鸡蛋悬浮在甲杯中,受到盐水的浮力等于鸡蛋重力;鸡蛋漂浮在乙杯中,受到盐水的浮力也等于鸡蛋重力;所以鸡蛋在甲、乙两杯中所受浮力大小相等,即:F 1=F 2; 鸡蛋悬浮在甲杯中,ρ鸡蛋=ρ盐水甲;鸡蛋漂浮在乙杯中,ρ鸡蛋ρ<盐水乙; 盐水深度相同,根据液体压强公式p gh ρ=,则12p p <, ABC .不符合题意,错误。
初三物理浮力典型例题一、阿基米德原理相关例题1. 例题- 一个体积为80cm^3的物块,漂浮在水面上时,有36cm^3的体积露出水面。
试问:- (1)物块所受浮力为多少?- (2)物块的密度为多少?(g = 10N/kg,ρ_水=1.0×10^3kg/m^3)- 解析:- (1)根据阿基米德原理F_浮=ρ_液gV_排,物块排开水的体积V_排=V - V_露=80cm^3-36cm^3 = 44cm^3=44×10^- 6m^3。
- 已知水的密度ρ_水=1.0×10^3kg/m^3,g = 10N/kg,则物块所受浮力F_浮=ρ_水gV_排=1.0×10^3kg/m^3×10N/kg×44×10^-6m^3=0.44N。
- (2)因为物块漂浮,所以F_浮=G_物,即m_物g=F_浮,m_物=frac{F_浮}{g}=(0.44N)/(10N/kg)=0.044kg。
- 物块的体积V = 80cm^3=80×10^-6m^3,根据密度公式ρ=(m)/(V),可得物块的密度ρ_物=frac{m_物}{V}=(0.044kg)/(80×10^-6)m^{3} = 0.55×10^3kg/m^3。
2. 例题- 把一个质量是0.5kg的物体挂在弹簧测力计下,在空气中称,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是多少?若把该物体浸没在水中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是3.3N,则物体受到的浮力是多少?物体的体积是多少?(g = 10N/kg)- 解析:- (1)在空气中,根据重力公式G = mg,物体的重力G=0.5kg×10N/kg = 5N,弹簧测力计的示数等于物体的重力,即为5N。
- (2)物体浸没在水中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 = 3.3N,根据称重法测浮力F_浮=G - F,则物体受到的浮力F_浮=5N - 3.3N = 1.7N。
(物理)物理浮力练习题20篇含解析一、浮力1.甲、乙两个相同的溢水杯分别盛满密度为ρ1、ρ2的液体,若将质量为m 的小球A 轻放入甲溢水杯,小球A 浸没在液体中,从甲杯溢出16g 液体。
若将小球A 轻放入乙溢水杯,小球A 静止时有1/5的体积露出液面,从乙杯溢出20g 液体。
若用细线拉住小球A 使其分别浸没在两杯液体中,如图所示,细线对小球A 的拉力分别为T 1,T 2,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 .T 1=0.05NB .T 2=0.04NC .ρ1:ρ2=25:16D .ρA :ρ1=5:4【答案】D 【解析】 【详解】A .根据题意和阿基米德原理可得,小球完全浸没在甲中时,受到的浮力F 浮甲=mg =0.016kg ×10N/kg=0.16N ;小球在乙中漂浮,则小球浸没45的体积,此时小球在乙中受到的浮力为F 浮乙=G =G 排=mg =0.02kg ×10N/kg=0.2N ;小球的质量等于排开液体的质量,即m =20g ;由甲图可得:T 1=G-F 浮甲=0.2N-0.16N=0.04N ;故A 错误; B .因为小球浸没45的体积,此时小球在乙中受到的浮力为F 浮乙=0.2N ;则当小球全部浸没在乙中时,小球受到的浮力:F 浮乙′=0.2N45=0.26N ;故由乙图可得:T 2=F 浮乙′-G =0.25N-0.2N=0.05N .故B 错误; C .小球在乙中漂浮,即F 浮=G ,ρ 2×45V A g = ρ A V A g即ρ A :ρ2=4:5;F 浮甲=ρ 1gV A =0.16N ,F 浮乙= ρ 2×45V A g =0.2N , 12ρρ=0.16N 50.2N4⨯=16:25,故C 错误;D .ρ A :ρ 1=A 2ρρ:12ρρ=54:1625=54;故D 正确.2.如图所示,a 、b 、c 是三个实心小球,其中a 与b 质量相等,b 与c 体积相同;放入水中后,a 球漂浮、b 球悬浮、c 球沉底.则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A .它们的体积关系是:V a <V b =V cB .它们的重力关系是:G a =G b >G cC .它们的密度关系是:ρa >ρb >ρcD .它们所受的浮力关系是:F a =F b =F c 【答案】C 【解析】 【分析】(1)当物体的重力大于受到的浮力时物体下沉,当物体的重力等于受到的浮力时物体悬浮或漂浮,当物体的重力小于受到的浮力时物体上浮;根据阿基米德原理结合图判断三球的体积关系;(2)当物体的密度大于液体的密度时物体下沉,当物体的密度等于液体的密度时物体悬浮,当物体的密度小于液体的密度时物体上浮或漂浮. 【详解】(1)由图可知,a 漂浮,b 悬浮,则V 排a <V a ,V 排b =V b ,因为当物体的重力等于受到的浮力时物体悬浮或漂浮,所以F a =G a ,F b =G b ; 因为a 与b 质量相等,则物体的重力相等,所以浮力F a =F b ; 因为F 浮=ρgV 排,所以V 排a =V 排b , 所以V a >V b ,由题干可知:V b =V c ,所以V a >V b =V c ,故A 错误; (2)因为b 悬浮,c 沉入底部, 所以F b =G b ,F c <G c ; 因为b 与c 体积相同,所以根据F 浮=ρgV 排可知:F b =F c ,所以G b <G c ;则G a =G b <G c ,故B 错误;(3)因为当物体的密度大于液体的密度时物体下沉,当物体的密度等于液体的密度时物体悬浮,当物体的密度小于液体的密度时物体上浮或漂浮,所以根据a 漂浮、b 悬浮、c 沉入底部可知:ρa <ρb <ρc ,故C 错误; (4)由上分析可知:浮力F a =F b =F c ,故D 正确. 故选D .3.如图所示,一鸡蛋在盐水中处于静止状态,后用手指将鸡蛋向下按压一下松手后,(若盐水足够深)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鸡蛋向下加速运动,受到盐水的压强变大,受到盐水的浮力变小B.鸡蛋向下做减速运动直至停止,鸡蛋受到盐水的压强变大,受到盐水的浮力不变C.鸡蛋先向下、后向上运动并回到原位,鸡蛋受到盐水的压强、浮力先变大后变小D.鸡蛋始终向下做匀速直线运动,鸡蛋受到盐水的压强变大,受到盐水的浮力不变【答案】B【解析】【详解】鸡蛋在盐水中处于静止状态,浮力等于重力,用手指将鸡蛋向下按压一下松手后,鸡蛋向下运动时受到向上的阻力,速度会越来越小;鸡蛋在下降时随着深度的增加,压强会越来越大,由于排开盐水的体积不变所以浮力不变;应选B.4.水平桌面上有两个相同的烧杯甲和乙,内盛有密度不同的盐水.将同一鸡蛋先后放入其中,当鸡蛋静止时,两个烧杯中液面恰好相平,鸡蛋所处的位置如图所示.若甲、乙两杯盐水对容器底的压强分别为p甲和p乙,鸡蛋排开盐水的质量分别是m甲和m乙.则A.p甲=p乙m甲=m乙B.p甲<p乙m甲>m乙C.p甲<p乙m甲=m乙D.p甲>p乙m甲>m乙【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1)由图可知,鸡蛋在甲、乙两杯中分别处于悬浮和漂浮状态,因为ρ液>ρ物时物体漂浮,ρ液=ρ物时物体悬浮,所以乙杯中盐水的密度大于甲杯中盐水的密度,因为p=ρgh,且两杯中液面相平,所以乙杯底压强大于甲杯底压强.(2)因为物体漂浮或悬浮时,受到的浮力和自身的重力相等,所以同一只鸡蛋在两杯中受到的浮力相等,都等于鸡蛋的重力,因为F浮=G排=m排g,浮力相同,所以鸡蛋排开盐水的质量相同.故选C.5.如图所示,将一圆柱体从水中匀速提起,直至其下表面刚好离开水面。
浮力是初中物理中的一个重要概念,也是中考的必考知识点之一。
以下是一些浮力的典型题目:
1.一个物体在空气中称重为20牛,把它浸没在水中称重为18牛,求物体受到的浮力是多少牛?
2.一个重为100N的物体,在水中静止后处于悬浮状态,它受到的浮力是多少牛?
3.一艘船从海洋驶往江河,则船受到的浮力变小还是变大?船身将下沉还是上浮?
4.一木块漂浮在水面上,其浮力与重力是一对平衡力还是相互作用力?
5.一个体积为10^3cm^3的物体,浸没在水中受到的浮力是多少牛?
6.一个重为20N的物体,它浸没在水中时受到的浮力为10N,则该物体将()。
A.上浮
B.下沉
C.悬浮
D.无法确定
7.一铁球在空气中称重为3N,浸没在水中后弹簧测力计示数为2N,则铁球受到的浮力是多少牛?
8.一木块质量为500g,体积为0.002m^3,把它放入水中,则木块最终的状态是()。
A.上浮
B.下沉
C.悬浮
D.无法判断
9.一木块漂浮在水面上,其浮力与重力是一对平衡力还是相互作用力?
10.一铁球质量为100g,把它浸没在水中时受到的浮力是多大?
这些题目能够更好地理解浮力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初中浮力计算题经典例题1.体积1×10﹣3m3,重6N的木块,用线系在底面积为S=400cm2圆柱形容器的底部,当倒入足够的水使木块浸没,求:(g=10N/kg)(1)木块受的浮力?(2)剪断系线后A静止时,排开水的体积?(3)木块A露出水面后,器底受水的压强减少多少帕?2.弹簧测力计下挂一长方体物体,将物体从盛有适量水的烧杯上方离水面某一高度处缓缓下降,然后将其逐渐浸入水中如图甲。
图乙是弹簧测力计示数F与物体下降高度h变化关系的图像,忽略液面的变化(g取10N/kg),求:(1)物体浸没时的浮力。
(2)物体的体积。
(3)物体刚浸沉时下表面受到水的压强?3.用弹簧测力计悬挂一实心物块,物块下表面与水面刚好接触,如图甲所示。
从此处匀速下放物块,直至浸没于水中并继续匀速下放(物块未与水底接触)。
物块下放过程中,弹簧测力计示数F与物块下表面浸入水的深度h的关系如图乙。
求:(1)物块完全浸没在水中受到的浮力;(2)物块的密度。
4.一铜球重44.5N,把它浸没在一个盛满水的容器中时,其排开水的重力为10N,求:(已知ρ铜=8.9×103kg/m3)(1)钢球浸没在水中时受到的浮力是多大?(2)铜球的总体积是多少?(3)该铜球是实心还是空心的?如果是空心的,空心部分体积是多少?5.如图所示底面积为200cm2、重为10N、足够高的薄壁柱形容器,内装有0.3m 深的水,静止置于水平桌面上。
用细线吊着质量为3kg、边长为0.1m的实心正方体A,使其一半体积浸入水中静止,求:(1)A受到的浮力;(2)没有放入A时,容器内水对底部的压强;(3)若剪断细线,待稳定后,则容器对水平桌面的压强。
6.在探究浮力规律时,实验小组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用细绳通过固定在容器底部的定滑轮将木块拉至液面下。
已知木块的重力为1.8N,体积为3×10﹣4m3,且不吸收液体。
图中在木块静止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1.5N,不计绳重和摩擦,求:(1)木块受到的浮力;(2)液体的密度;(3)剪断细绳,木块再次静止时,受到的浮力。
浮力 20 道计算题含答案31.体积是 50cm,质量是 45g 的物体,将其慢慢放入装满水的烧杯中,物体静止后,溢出水的质量是多少g.将其慢慢放入装满酒精的烧杯中,溢出酒精的质量是多少g.(酒=0.8×3310 kg/m )2. 一个金属块挂在弹簧测力计上,在空气中称读数为34 牛,把它侵没在水中称测力计读数为24 牛,此金属块遇到的浮力是多少? 体积为多大?密度为多大?(g=10N/ ㎏)3.有一金属块挂在弹簧测力计下,在空气中称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15N,将它淹没在水中称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5N, g=10N/kg.求:①金属块遇到的浮力;②金属块的体积;③金属块的密度。
4.如下图,将边长是 10cm 的实心立方体木块轻轻放入盛满水的大水槽中。
待木块静止时,从水槽中溢出了 550g 水, g 取 10N/kg,求:(1)木块静止时遇到的浮力大小;(2)木块的密度;(3)木块静止时下表面遇到的水的压强盛小。
5.为增添学生的国防知识,某中学九(7)班同学到东海舰队观光某型号潜水艇。
潜水艇的艇壳是用高强度的特种钢板制造,最大下潜深度可达 350m.潜水艇的整体积为 1.5× 103m 3,艇内双侧有水舱,潜水艇截面如下图。
经过向水舱中充水或从水舱中向外排水来改变潜水艇的自重,进而使其下沉或上调。
(海水密度为 1.03× 103kg/m 3,g 取 10N/kg)(1)水舱未充海水时,潜水艇总重力为 9.27×106N,此时,飘荡在海面的潜水艇排开海水的体积是多少?(2)为使潜水艇完整潜入水中,起码应向水舱充入海水的重力是多少?(3)潜水艇的艇壳用高强度的特种钢板制造的原由是什么?6.如下图,容器重为 16N,底面积 100cm2,容器中装有水,水中有一个木块被细线系着并完整淹没在水中,已知水重 200N,木块的体积为 4dm3,木块的密度为 0.6× 103kg/m 3,g 取10N/kg,试求:(1)容器对桌面的压强是多少?木块遇到的浮力是多大?( 2)若绳索断了,最后木块飘荡在水面上时,所受的浮力为多大?7.如下图,边长分别为0.2 米和 0.1 米的实心正方体A、 B 搁置在水平川面上,ρA=0.1×103kg/m 3、ρB=0.8×103kg/m 3。
阿基米德原理实验
3. (09沈阳)(5分)在物理实验操作考查中,小雨抽测的实验题目是“探究浮力的大小” 作步骤如图17所示,实验过程如下 A .用细线将橡皮挂在弹簧测力计下, 测出橡皮的__ / ,
B .将水倒入溢水杯中; C.
将挂在弹簧测力计下的橡皮浸没水中, 让溢出的 水全部流入小桶中,同时 __________________ ;
D.
将盛有溢出水的小桶挂在弹簧测力计下, 读出此 时弹簧测
力计的示数;
探案浮力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 1.( 09来宾)在“探究浮力的大小跟什么因素有关”时,李军同学提 出如下猜想: 猜想1:可能跟物体浸入液体中的体积 (即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 )有关; 猜想2:可能跟物体浸入液体中的深度有关; 猜想3:可能跟液体的密度有关。
为了验证上述猜想,李军同学做了如图15所示的实验,他在弹簧测力 计下端挂一铁块依次把它缓缓地浸入水中不同的位置,然后又把它浸 没到盐水中。
请回答下列问题: (1) 铁块从①一②一③的过程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将 到的浮力 ____ (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2) 铁块从③一④的过程,是为了验证猜想 —(选填序号),该猜想 (填正确"或不正确 (3) 铁块从④一⑤过程中,保持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物体浸入液体中的体积) 不变,得出猜想_ 确,这种研究问题的方法叫 II
,铁块受 2.( 09泉州丰泽)(4分)小刚同学用一个弹簧测力计、一个金属块、两个相同的烧杯 (分别装有一 定量的水和酒精),对浸在液体中的物体所受的浮力进行了探究。
下图19表示探究过程及有关数据。
A i i 7
•也
县
600inL raivOfciL fcftzl aoOmL aoOm
L
分析②、③、 分析 ______
物体完全浸没在酒精中所受的浮力是
(4)根据图中的实验数据,该金属块的密度
是
(1) ⑵ ⑶
④,说明浮力大小跟 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 ,说明浮力大小跟液体的密度有关。
N 。
___ kg / m 3。
有关。
Bn。
他的实验操
C
'h
E. 记录、分析实验数据,得出实验结论;
F. 整理实验器材。
请根据小雨的实验过程回答下面问题:
(1) 指出小雨在实验操作中漏掉的一个步骤:
(2) 指出上面实验操作中的一处错误: 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o
(3) 如果用能够漂浮在水面的木块代替橡皮做此实验,那么与上述操作不同的一个步骤是_(填字母)o
浮力的计算
3.6N .当石块触及湖底时,他们在
(g = 10N/kg , p水=1.0X 103kg/m3)
在湖水中石块受到的浮力;
湖水对此处湖底的压强;
石块的密度.
管口密封,
与其他内陆湖不同,
60kg的游客,躺在密
即为 1.0 X 103kg/m3,
f = = ■
8. (08包头)如图10甲.边长为10cm的正方体木块漂浮在水面,静止时木块有1
/2露出水面,则卩木= ____________________ kg/m3,木块所受浮力
F= ________ N用手将它缓慢压入水中,当木块刚好全部投入水中时。
手
对木块压力_________ N,忽略此过程中水面上升高度。
当把木块从图乙
位置缓慢压至容器底部,压力F做功W= _________ J。
(g取10N/kg)。
i
比较浮力的大小
图10
0 --------------
B.
::® ■
6所示。
浮力的应用
4. (09茂名)把重8N 体积为1.0 X 10-3m 的物体投入水中,当物体静止时,物体的状态和所受浮力是 A.
漂浮,F 浮=10N B.悬浮,F 浮=8N C .漂浮,F 浮=8N D.沉在水底,F 浮=10N
称重法
5. (09聊城)某中学研究性学习小组,驾船至东昌湖中•他们用细线系住石块,并用弹簧测力计测 出其重力为
6.0N .然后把石块放入湖水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 细线上水面处做一标记,并测出石块到标记处的线长为 4.8m .
求: (1) (2) (3)
漂浮
6. (09南充)如图8所示,某同学在薄壁平底试管中装入一些沙子, 制成一个“土密度计”。
当把它放入水中竖直漂浮时,试管露出水面的高度为
5cm ;当把它放入某液体中竖直漂浮时,试管露出液面的高度为 7cm .若试管
和沙子的总质量为 30g ,试管的横截面积为1.5cm * 1 2,水的密度为1 X 103kg/m 3.求:
(1) 在水中漂浮时,水对试管底部的压强.
(2) 某液体的密度.(取 g = 10N/kg ,保留两位小数)
7. (09湘西)(8分)死海是一个内陆盐湖, 位于巴基斯坦和约旦之间的约旦谷地。
任何人掉入死海都不会沉下去,游客可以悠闲地仰卧在湖面上。
一个质量为 度为1.2 X 103kg/m 3的死海湖面上,人体的平均密度可认为等于普通湖水的密度, g 取 10N/kg ,求: ⑴人所受到的浮力大小。
冒
⑵人露在水面上的体积是人身体总体积的几分之几?
S
too
100
乙
9. (09成都)如图9所示,金鱼吐出的气泡在水中上升的过程中,气泡受到水
的压强将_________ 填“变大”、“变小”或“不变”);气泡受到水的浮
力将__ __ (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10. (09太原)把质量相等的实心木球和实心铝球浸没于某种液体中,放手
后,木球悬浮而铝球下沉,静止后它们所受浮力的大小关系是
F木V F铝C. F木>F铝 D .无法确定
沉浮条件
11. (09赤峰)如图4所示,甲、乙两个小球分别放在两个装有不同液体的容器中处于静止状态,此时容器中液体深度不同,但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相同,则()
A、甲球的密度大于乙球的密度
B、甲球的密度等大于乙球的密度
C、甲球的密度大小乙球的密度
D、甲球、乙球的密度关系无法判断
12. (09兰州)将一块实心物体放入盛水的烧杯中,物体静止时如图若将该物体分成大小不同的两块,仍然放在盛水的烧杯中,则
A.大块沉入杯底,小块飘在水面上
B.大块、小块都沉入杯底
C.大块、小块都飘在水面上
D.大块、小块都悬浮在水中
13. __________________ (09达州)一个重12N,体积为800cm3的小球,用手抓住将它浸没在水中,它受到的浮力是 ; 松开手后,小球将(“上浮”、“下沉”、“悬浮”),此过程中小球受到水的压强__ (“变
大”、“变小”、“不变”),浮力(“变大”、“变小”、“不变”)。
(g取10N/kg )利用浮力测密度
14. (09呼伦贝尔)用如图所示的器材做测定某种液体密度的实验,已知量筒的单位为毫升、烧杯、量筒中是同种液体,g值取10N/ kg,根据图中给出的数据,求:(1)物块的质量。
(2)物块浸没在液体中受到的浮力。
(3)液体的密度。
(1)当这艘军舰满载行驶时受到的浮力是多少N ?
(2)卸下一批装备后,这艘军舰排开水的体积减少了50m1 2 3,那么卸下的这批装备的质量是多少kg?
18. (09安徽)密度计是用来测量液体密度的仪器,测量时漂浮在被测液体中。
如图,
15. (09江西)“远征号”潜水艇从长江某基地赴东海执行任务过程中A .潜水艇在海水中潜行时所受的浮力大于在江水中潜行时所受的浮力 B .潜水艇在海水中潜行时所受的浮力等于在江水中潜行时所受的浮力
C .潜水艇在海水中潜行时所受的重力小于在江水中潜行时所受的重力
D •潜水艇在海水中潜行时所受的重力等于在江水中潜行时所受的重力
16. (09常德)一艘轮船从长江驶入东海,比较轮船在长江与东海里所受的浮力,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由于轮船始终浮在水面上,所以它受到的浮力不变
B .由于海水的密度大,所以轮船在海洋里受到的浮力大
C.由于轮船排开海水的体积小,所以它在海洋里受到的浮力小
D •由于轮船排开海水的体积大,所以它在海洋里受到的浮力大
17. (09齐齐哈尔)4月23日是中国海军建军60周年纪念日举行海上阅兵仪式,展示了中国海军的军威。
如图所示是海上阅兵的部分场景,其中参加演习的某艘军舰排水量为3000吨。
请你回答以下问题(海水的密度视为水的密度):
同一支密度计分别测量甲、乙两种液体的密度,则密度计在两种液体里受到的浮力大
小F甲 ____________ F乙,两种液体的密度P甲_______ P乙。
(均填“ > ”、“=”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