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音乐鉴赏 歌剧艺术
- 格式:ppt
- 大小:2.37 MB
- 文档页数:14
歌剧艺术赏析歌剧艺术是一种非常独特且曲调优美的音乐类型,其具有栩栩如生的表现力和情感表现。
它由古典音乐、舞蹈和戏剧表演三个不同的方面组成,其中最明显的特点是歌唱。
在演出过程中,表演者们通过歌唱、舞蹈和台词展现出角色的情感和内心世界,同时也向观众传递音乐和戏剧的美。
歌剧艺术最早起源于意大利,然后在欧洲其他国家和美洲得到普及。
在其最初的形式中,歌剧艺术主要是一种豪华的演出形式,仅限于贵族观众,而后来,这一艺术形式也逐渐普及到普通人的生活中。
歌剧不仅是高雅艺术,也是一种深受广大群众喜爱的娱乐形式。
不管身处何地,观赏歌剧的人们都能够感受到它的美。
观赏歌剧不仅可以享受到悦耳动听的音乐,还可以欣赏到高超的表演技巧。
歌剧的表演需要表演者具备良好的音乐才能和戏剧演技,同时还需要具备高超的舞蹈技巧。
观赏者可以通过欣赏表演者的精湛技艺,感受到歌剧艺术中所蕴藏的无穷魅力。
歌剧的艺术表现形式非常多样化,可以是戏剧、情节剧、喜剧、哀剧等等。
每种类型的歌剧作品都具有其独特的特点和表现方式。
《茶花女》、《卡门》、《托斯卡》等歌剧作品,都具有浓郁的情感色彩和卓越的审美价值。
观众可以通过这些作品,体验到不同派别歌剧艺术的魅力。
除了歌剧作品本身的魅力外,歌剧的服装、舞台设计等也是一大看点。
歌剧的服装设计精美,可以反映不同时代的文化特点和社会背景。
在歌剧的演出过程中,观众可以欣赏到精美的服装、美轮美奂的舞台效果,这些都是歌剧艺术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在当今的歌剧艺术中,除了传统的欧洲歌剧外,越来越多的国家和地区也开始创作自己的歌剧作品。
中國歌剧的发展也已经开始逐渐融入到国际歌剧舞台中。
例如由中国艺术家杨洪基执导和编创的《草原之恋》以及中国原创歌剧《青藏高原》等,都取得了不俗的成绩。
这些作品的出现,不仅丰富了歌剧文化的内涵,也意味着中国歌剧文化的崛起。
总体而言,歌剧艺术作为一种高雅艺术形式,在不断吸引着观众的同时,也在不断发展和创新。
欣赏歌剧教学设计歌剧是将音乐(声乐与器乐)、戏剧(剧本与表演)、文学(诗歌)、舞蹈(民间舞与芭蕾)、舞台美术等融为一体的综合性艺术,通常由咏叹调、宣叙调、重唱、合唱、序曲、间奏曲、舞蹈场面等组成(有时也用说白和朗诵)。
早在古希腊的戏剧中,就有合唱队的伴唱,有些朗诵甚至也以歌唱的形式出现;中世纪以宗教故事为题材,宣扬宗教观点的神迹剧等亦香火缭绕,持续不断。
但真正称得上“音乐的戏剧”的近代西洋歌剧,却是16世纪末、17世纪初,随着文艺复兴时期音乐文化的世俗化而应运产生的。
歌剧中的声乐部分包括独唱、重唱与合唱,歌词就是剧中人物的台词(根据样式不同,也可有说白);器乐部分通常在全剧开幕时有序曲或前奏曲,幕与幕之间常用间奏曲连接,或每幕有自己的前奏曲。
在戏剧进展中,还可以插入舞蹈。
歌剧的音乐结构可以由相对独立的音乐片断连接而成,也可以是连续不断发展的统一结构。
歌剧中重要的声乐样式有朗诵调、咏叹调、小咏叹调、宣叙调、重唱、合唱等;其体裁样式有正歌剧、喜歌剧、大歌剧、小歌剧、轻歌剧、音乐喜剧、室内歌剧、配乐剧等。
世界十大歌剧包括:《浮士德》,《乡村骑士》,《卡门》,《图兰朵》,《阿依达》,《茶花女》,《弄臣》,《托斯卡》《奥赛罗》,《蝴蝶夫人》和《艺术家的生涯》。
但另外有些排名也将罗西尼的《塞维利亚的理发师》和莫扎特的《魔笛》、《费加罗的婚礼》排在十大歌剧当中。
关于中国歌剧:中国的歌剧,是随着西方音乐的传入逐渐发展起来的,“五四”以后,中国的音乐家在接受西方音乐文化观念的同时,对西方歌剧这种体裁形式结合着中国国情和民族审美习惯开始进行大胆尝试,这便是中国新歌剧的形式。
中国歌剧具有一定的意境,能极大的引发人的想象力。
体会言语之间的意境。
中国歌剧用民族音乐的素材编曲,用民族唱法演唱。
西洋歌剧在意大利形成,用西方音乐和美声唱法。
1919年,“五四”运动之后,中国音乐工作者借鉴西洋歌剧开始了中国歌剧的探索之路。
1942年延安文艺座谈会讲话以后,出现了盛极一时的新秧歌运动。
高中音乐教案歌剧艺术歌剧艺术尹安丽050506001一:教学目标:1通过聆听歌据选段《清粼粼的水来蓝滢滢的天》和《这一仗打的真漂亮》感受和体验音乐情绪了解歌剧在音乐中的作用,了解我国新型歌剧的基本特点。
2通过舞剧、歌剧、音乐剧、话剧和高甲剧的对比欣赏让学生了解歌剧是一门综合艺术形式激发他们认识歌剧价值。
二:教学内容1《清粼粼的水来蓝滢滢的天》选自歌剧《小二黑结婚》 2《这一仗打的真漂亮》选自歌剧《洪湖赤卫队》三:教学重点和难点让学生初步了解歌剧的艺术魅力和艺术价值2能够让学生积极参与体验歌剧音乐,开始喜欢它去了解它接受它。
四:教学参考书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音乐鉴赏》五:教具多媒体、幻灯片、U盘六:教学过程〈一〉设问导入师问:在同学门印象中歌剧是什么?有没有会唱几句的?或能说出几部歌剧的名字?播放音乐剧《猫》舞剧《天鹅湖》歌剧《清粼粼的水来蓝滢滢的天》话剧《雷雨》地方戏剧《高甲戏》选段录象,让学生判断哪段是歌剧。
代入新课——歌剧艺术〈二〉认识与感悟1播放歌剧《清粼粼的水来蓝滢滢的天》视频2你们能够看出和感受到这段录象里包含了哪些艺术种类吗?学生回答:师归纳:歌剧构成的要素囊括了当今世界上现存的绝大多数艺术品种,是以歌唱为主,综合音乐、戏剧、诗歌、舞蹈和舞台美术等艺术要素的一种形式。
师问:那么歌剧起源产生的根源是什么呢?师言:歌剧起源于悲剧最早可追溯到古希腊时期的悲剧,这种艺术形成是歌剧艺术产生根源。
第一个歌剧院的建立是在1637年于威尼斯——圣卡西亚诺剧院。
3在听一便感受小芹当时的情感起伏。
师问:说了这么多现在知道歌剧最主要的表现艺术是什么了吗?以歌唱为主的歌剧音乐4在让学生门欣赏另一首经典歌剧《这一仗打的真漂亮》思考:具有怎样的风格特征?与前面一首歌剧《清粼粼的水来蓝莹莹的天》在演唱或形式上有什么不同?前首歌曲采用独唱的形式来表示音乐,有北方的语言音调特征。
而这首是用领唱、齐唱、合唱的形式,有湖北地方民间音调、浓厚的乡土气息和个性化的音乐形象3再听一遍,让学生感受一下歌曲的音乐情绪表现感受如何?学生回答:师补充:用灵活多样的音乐形式坚定有力的表现了赤卫队员乐观开朗的精神风貌。
歌剧的简介一种以歌唱为主,并综合以器乐、诗歌、舞蹈等艺术为一体的戏剧形式,称歌剧。
歌剧是西洋音乐舞台上最重要的综合艺术形式。
西洋歌剧的故乡是意大利,第一部歌剧《达芙妮》(佛罗伦萨作曲家培里创作于1597年)在那里产生。
其后法国(17世纪,奠基者吕利)、英国(17世纪、代表人物亨利?珀赛尔)、德国(17世纪,开创者序兹)等国家相继出现自己的歌剧,从而歌剧广泛传播至欧洲各地。
按其性质特点及流传时、区的不同,分有正歌剧(严肃庄重,多取材于希腊神话或历史,无合唱及舞蹈场面。
18世纪,意大利,大歌剧(辉煌华丽,多取材于历史故事,不用说白。
19世纪20年代,法国)、轻歌剧(小巧、富喜剧性,通俗风格。
18、19世纪,意大利)、乐剧(声乐、器乐并重,用音乐描写戏剧,强调声乐、器乐与剧情的有机结合,19世纪下半叶,瓦格纳所创)等类型。
通常情况下,歌剧全剧由独唱(咏叹调、宣叙调),重唱、合唱、道白、序曲、间奏曲、舞曲等因素构成。
中国宋元以来形成的各种戏曲,也有歌剧的性质。
"五四"以后特别是延安时期,音乐工作者开始尝试借鉴西洋歌剧的创作方式来创作具有中国特色的歌剧歌剧是一门综合的艺术。
它和交响乐、室内乐等纯音乐形式不同,是综合了音乐、戏剧和美术等各门类艺术的体裁。
没有文学剧本这个基础,就无从产生歌剧的音乐;没有戏剧表演(演员的动作、方位的调度或者舞蹈场面等等),就不可能生动而明确地体现出情节和人物的关系;没有美术(包括舞台设计、服装、道具、灯光),也不可能完整地表现出歌剧剧情所发生的环境。
所以,我们为渴望进入歌剧世界的朋友们再提出一个除了“多听”以外的要求:了解每一部歌剧的故事。
歌剧艺术的两大特征其一,是综合性歌剧融文学、诗歌、戏剧、表演、声乐、交响乐、舞蹈、舞台美术于一体,是最具综合性的舞台艺术。
这种多重的审美视角,也使歌剧具备了既有经典性,又具有群众性的双重属性。
其二,是音乐性而这又体现在四个方面:(一)在歌剧诸多构成元素中,音乐是一种主体表现形式,是歌剧的载体,它的贯穿性与逻辑性,是歌剧的特征;(二)音乐的抒情性与戏剧性相融合所产生的巨大的感染力与震撼力,以极具个性的张扬,形成了歌剧的独有风采;(三)歌剧以声乐为主体,以美声为其演唱风格,易于充分发挥它的歌唱性;(四)歌剧的交响性拓展,使其音乐组成多层次多线条的构架,更易对欣赏主体产生强烈的感染力。
歌剧教案教学目标1、了解歌剧的发展概况和其常用文体2、了解歌剧的承载手腕及其特点3、经过对歌剧音乐作品的欣赏,让先生感受、体验歌剧音乐的不同特点教学重点1. 经过聆听、演唱、感受歌剧艺术的音乐特点。
2. 懂得歌剧音乐在歌剧中所起的作用。
教学难点经过歌剧音乐的欣赏,感受歌剧音乐所刻画的人物性情,背景和歌剧音乐在歌剧中的作用。
教学器具:多媒体教学装备,黑板板书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1、自我介绍2、颁布发表上课二、导入新课师:(播放幻灯片)同学们,大家都知道在鸟巢举办了很多大型的活动,那么你们能告诉我,比来举办的活动是甚么吗?(生:歌剧《图兰朵》)不错,看来同学们还是很关心我们国家的旧事的。
歌剧《图兰朵》是我国著名的导演张艺谋总策划的。
(介绍图兰朵简介)这节课,就让我们来走进歌剧的世界三、课程讲解1、幻灯片出示歌剧定义,强调歌剧是由音乐承载,用音乐作为手腕的戏剧。
2、简单介绍歌剧的诞生:音乐史上第一部歌剧是佩里和卡契尼作曲,里努契尼作脚本的《优丽迪茜》,1600年首演于佛罗伦萨。
3、简单介绍歌剧的文体4、蒙特威尔第的简介与他的《奥菲欧》和歌剧史上的第一首咏叹调:《阿丽安娜》中的《哀歌》5、歌剧的承载手腕:声乐:宣叙调、咏叹调、重唱、合唱等乐队:序曲、间奏曲6、简单介绍声乐中的宣叙调、重唱的定义,侧重讲解咏叹调的定义及其在歌剧中的地位。
分别播放声乐承载手腕的视频,并同步讲解,加强先生对歌剧的印象。
(视频:宣叙调:《美妙的时辰将来临》,咏叹调:《今夜无人入睡》,《斗牛士之歌》,重唱:《饮酒歌》)知识拓展:世界三大男高音歌唱家——帕瓦罗蒂、多明戈、卡雷拉斯7、简单介绍乐队的序曲和间奏曲,播放乐队承载手腕的视频,并同步讲解。
(视频:《卡门》序曲,《田野》间奏曲)四、课后复习、考虑1、歌剧音乐的承载手腕有哪些?2、歌剧音乐史上的第一部歌剧是甚么?3、歌剧史上的第一首咏叹调是哪首?五、教师总结歌剧是百科全书,今天我们只是在这个知识的海洋中学到了一点点知识,还有更多的知识有待于同学们去探求、去了解,希望大家以后能多关注歌剧、多了解歌剧、多欣赏歌剧,丰富我们的生活,进步我们的生活品质。
音乐鉴赏《歌剧艺术》教案设计第一章:歌剧艺术概述一、教学目标1. 了解歌剧的定义、起源和发展历程。
2. 掌握歌剧的基本构成要素,如音乐、歌词、舞台设计等。
3. 了解世界著名歌剧作品及作曲家。
二、教学内容1. 歌剧的定义与起源2. 歌剧的发展历程3. 歌剧的基本构成要素4. 世界著名歌剧作品及作曲家简介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歌剧的定义、起源和发展历程。
2. 案例分析法:分析世界著名歌剧作品及作曲家。
四、教学活动1. 导入:播放一段歌剧片段,引导学生对歌剧产生兴趣。
2. 讲解:介绍歌剧的定义、起源和发展历程。
3. 分析:分析世界著名歌剧作品及作曲家。
4. 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对歌剧的理解和感受。
五、教学评价1. 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歌剧定义、起源和发展历程的掌握程度。
2. 小组讨论:评估学生在讨论中的表现和对歌剧的理解。
第二章:歌剧音乐欣赏一、教学目标1. 学会欣赏歌剧音乐,理解歌剧音乐的特点和魅力。
2. 掌握歌剧音乐的基本表现手法,如旋律、和声、节奏等。
3. 了解歌剧中的角色分类和演唱技巧。
二、教学内容1. 歌剧音乐的特点和魅力2. 歌剧音乐的基本表现手法3. 歌剧中的角色分类和演唱技巧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歌剧音乐的特点和魅力。
2. 示范法:播放歌剧片段,让学生感受歌剧音乐的魅力。
3. 分析法:分析歌剧音乐的基本表现手法。
四、教学活动1. 导入:播放一段歌剧音乐片段,引导学生对歌剧音乐产生兴趣。
2. 讲解:介绍歌剧音乐的特点和魅力。
3. 示范:播放歌剧片段,让学生感受歌剧音乐的魅力。
4. 分析:分析歌剧音乐的基本表现手法。
五、教学评价1. 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歌剧音乐特点和魅力的掌握程度。
2. 小组讨论:评估学生在讨论中对歌剧音乐的理解和感受。
第三章:歌剧演唱技巧一、教学目标1. 了解歌剧演唱的基本技巧,如呼吸、共鸣、咬字等。
2. 掌握歌剧演唱中的高低音、音色和音量控制。
3. 学会运用歌剧演唱技巧演唱简单曲目。
高中音乐课歌剧艺术教案歌剧艺术教案一、学习目标:(一)在聆听中熟悉《清粼粼的水来蓝莹莹的天》(4分11秒)和《这一仗打得真漂亮》(3分10秒)这两首作品,初步探究这两首新歌剧选曲在歌剧中所刻画的人物性格,了解新歌剧音乐的一般特点,及其在歌剧中的作用。
(二)欣赏《清粼粼的水来蓝莹莹的天》《这一仗打得真漂亮》,并学唱片段,体验用音乐四要素形成的歌剧浓郁民族地方特色。
(三)聆听《蝴蝶夫人》(4分16秒)片段,对比中外歌剧作品,了解歌剧音乐的构成要素因时代、民族、地域、体裁、创作方法而异,重点作比较分析中西歌剧在题材、形式、风格的不同特点。
(四)在参与扮演人物角色歌剧片段的基础上,了解我国新歌剧的发展概况以及新歌剧的基本特征,进一步认识歌剧是将音乐、戏剧、文学、舞蹈、美术等融为一体的综合性艺术。
二、教学重点、难点重点:在聆听和学唱中熟悉两首作品,了解新歌剧音乐的一般特点,及其在歌剧中的作用。
难点:体验音乐四要素对歌剧浓郁民族地方特色的影响。
三、教学内容安排(一)聆听中熟悉《清粼粼的水来蓝莹莹的天》《这一仗打得真漂亮》,并学唱片段,体验音乐四要素所形成的地方民族特色。
(二)拓展欣赏《蝴蝶夫人》《图兰朵》中的一个经典唱段。
四、教学过程教学步骤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导入一、播放视频:独唱、表演唱、歌剧选段《清粼粼的水来蓝莹莹的天》片段,鉴别其不同的艺术表现形式。
二、提问欣赏、辨别、归纳、分组回答1、以上分别是什么演唱形式?2、能否说出歌剧及该唱段的名称和产生的年代?3、请哼唱出歌剧片段中一个乐句。
教学过程新歌剧的时代划分及一般特点(PPT或看课本该内容说明)观看PPT,了解新歌剧的时代划分及其特点1、播放《清粼粼的水来蓝莹莹的天》与《这一仗打得真漂亮》,出示题板题。
2、播放两个歌剧音乐片段1、聆听两个唱段,感受并说出唱段的速度、情绪变化的不同点(分组做题板选择题)。
2、跟唱两个唱段片段根据旋律特点,鉴别音乐等要素对作品民族地方特色的影响。
教学对象:高中音乐班教学目标:1. 通过对大型歌剧《图兰朵》的鉴赏,引导学生了解歌剧的艺术形式、剧情内容以及音乐特点。
2. 培养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提高对歌剧艺术的审美情趣。
3. 激发学生对中外歌剧艺术的兴趣,拓宽艺术视野。
教学内容:1. 歌剧《图兰朵》的背景介绍2. 歌剧《图兰朵》的剧情概述3. 歌剧《图兰朵》的音乐特点及表现手法4. 歌剧《图兰朵》的代表性唱段鉴赏教学重点:1. 歌剧《图兰朵》的音乐特点及表现手法2. 歌剧《图兰朵》的代表性唱段鉴赏教学难点:1. 歌剧《图兰朵》的音乐表现手法2. 歌剧《图兰朵》的代表性唱段鉴赏教学过程:一、导入1. 教师简要介绍歌剧《图兰朵》的背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播放歌剧《图兰朵》的片段,让学生初步感受歌剧的魅力。
二、背景介绍1. 介绍歌剧《图兰朵》的作者、创作背景及艺术特点。
2. 介绍歌剧《图兰朵》的演出形式及舞台效果。
三、剧情概述1. 概述歌剧《图兰朵》的剧情,让学生了解故事梗概。
2. 分析剧情中的主要人物及其性格特点。
四、音乐特点及表现手法1. 分析歌剧《图兰朵》的音乐特点,如旋律、节奏、和声等。
2. 介绍歌剧《图兰朵》的表现手法,如交响乐、合唱、独唱等。
五、代表性唱段鉴赏1. 播放歌剧《图兰朵》的代表性唱段,如《今夜无人入睡》、《在夜色中》等。
2. 分析唱段的音乐特点、表现手法及情感表达。
六、课堂小结1. 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重点难点。
2. 鼓励学生在课后继续欣赏歌剧《图兰朵》,提高音乐鉴赏能力。
教学评价:1. 学生对歌剧《图兰朵》的背景、剧情、音乐特点及表现手法的掌握程度。
2. 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及发言质量。
3. 学生对歌剧艺术的兴趣及审美情趣的提高。
教学资源:1. 歌剧《图兰朵》的CD、DVD等视听资料。
2. 相关教材、教参、课件等教学辅助材料。
教学时间:2课时备注:本教案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以适应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
音乐鉴赏《歌剧艺术》教案设计第一章:歌剧艺术概述1.1 歌剧的起源与发展1.2 歌剧的基本构成1.3 歌剧与音乐剧、交响乐的区别第二章:歌剧中的角色与演唱技巧2.1 歌剧中的角色分类2.2 演唱技巧解析2.3 著名歌剧角色与演唱家介绍第三章:经典歌剧解析3.1 《罗密欧与朱丽叶》3.2 《蝴蝶夫人》3.3 《魔笛》3.4 学生分组讨论与心得分享第四章:我国歌剧艺术的发展4.1 我国歌剧的起源与发展4.2 我国经典歌剧作品介绍4.3 我国歌剧事业的现状与展望第五章:歌剧艺术鉴赏与实践5.1 歌剧欣赏的基本原则5.2 歌剧表演的基本技巧5.3 课堂实践:编排歌剧选段本教案旨在帮助学生了解歌剧艺术的起源、发展及其基本构成,通过分析经典歌剧作品,使学生能够欣赏并理解歌剧艺术之美。
结合我国歌剧艺术的发展,培养学生对本土文化的认识与自豪感。
通过实践环节,提高学生的艺术表现力,激发他们对音乐艺术的热爱。
第六章:歌剧音乐与声乐技巧6.1 歌剧中的声乐分类6.2 发声技巧与呼吸控制6.3 著名歌剧中的经典唱段分析第七章:歌剧舞台艺术7.1 舞台设计及其对歌剧的影响7.2 歌剧表演的动作与表情7.3 舞台导演与歌剧演出第八章:歌剧中的舞蹈与戏剧8.1 歌剧中的舞蹈元素8.2 戏剧表演在歌剧中的重要性8.3 著名歌剧中的舞蹈与戏剧分析第九章:当代歌剧创作与演出9.1 当代歌剧的创作趋势9.2 新技术在歌剧演出中的应用9.3 我国当代歌剧作品介绍第十章:歌剧艺术鉴赏拓展10.1 歌剧与电影的跨界合作10.2 歌剧旅游与文化产业发展10.3 歌剧艺术的国际交流与影响第六章至第十章着重探讨歌剧音乐、舞台艺术、表演技巧以及当代歌剧创作与演出等方面。
通过分析歌剧中的声乐技巧、舞台设计、舞蹈与戏剧元素,使学生深入理解歌剧艺术的各个方面。
关注当代歌剧创作与演出趋势,以及歌剧艺术在国际交流中的地位与影响,拓宽学生的视野。
通过探讨歌剧与其他艺术形式的跨界合作,以及歌剧文化产业的发展,培养学生对歌剧艺术的全面认识。
高中音乐鉴赏《歌剧艺术》教案一教学目标:1、通过几部经典歌剧和舞剧的对比欣赏,让学生了解歌剧是一门融诸多因素于一体的却又相互有别的综合艺术形式,激发他们认识传统歌剧的兴趣和欣赏经典歌剧的能力,启发学生从审美角度认识歌剧的时代价值。
2、通过歌剧选段《清粼粼的水来蓝莹莹的天》和《这一仗打得真漂亮》聆听,感受体验其音乐情绪,知道歌剧音乐在歌剧中的作用;了解我国新歌剧的基本特征。
教学内容:1、《清粼粼的水来蓝莹莹的天》选自歌剧《小二黑结婚》2、《这一仗打得真漂亮》选自歌剧《洪湖赤卫队》教学重点:1、让学生了解歌剧的艺术魅力和艺术价值。
2、重点介绍歌剧《洪湖赤卫队》选曲,熟悉部分唱段。
教学难点:让学生积极参与、体验、理解歌剧音乐。
教学教具:钢琴、音乐影视资料、歌曲乐谱及画纸等。
教学过程:组织上课。
一、设问导入。
(5分钟)师:在你们的印象里,歌剧是什么样的?你能说出几部歌剧的名字吗?(学生讨论)那么歌剧到底是什么呢?下面就请同学们来看几段录像,看看你们能否分辨出哪首是歌剧?分别播放舞剧《天鹅湖》、歌剧唱段《清粼粼的水来蓝莹莹的天》第一段、音乐剧《猫》和话剧《雷雨》录像片段。
师:哪一首是歌剧?生:《清粼粼的水来蓝莹莹的天》。
师:你们作出如此判断的理由是什么?生:歌剧是以唱为主。
师:你们说的很对,那么这节课就请同学们和我一起来了解我国的歌剧艺术,感受我国歌剧的艺术魅力。
板书课题:中国歌剧艺术二、感知与认识。
(31分钟)1、播放《清粼粼的水来蓝莹莹的天》第二段录像片段。
师:你能看出这段录像里包含哪些艺术种类吗?生:音乐、文学、戏剧、美术等等(歌剧构成的要素囊括了当今世界上现存的绝大多数艺术品种——文学、戏剧、诗歌、音乐、舞蹈、绘画等综合艺术形式)师:那么,接下来我们再来欣赏歌剧唱段,就综合形式和综合方法作进一步来了解。
2、欣赏《清粼粼的水来蓝莹莹的天》第三段录像片段。
师:这段选段里有没有对白?生:没有。
师:在歌剧这一综合艺术中,各类艺术是否平分秋色?生:不,音乐占主导地位。
音乐的戏剧歌剧一、基本说明1、本教学案例参与人员基本信息2、教学内容1)教学内容所属模块:音乐鉴赏2)年级:高一年级3)所用教材出版单位:湖南文艺出版社4)所属的章节:第五单元——音乐的体裁第二节——音乐的戏剧歌剧学时数:1课时二、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知识目标:让学生对中国歌剧有一个大致的了解,让学生们从中初步领略音乐与戏剧相结合的艺术魅力及中国新歌剧源于民族传统文化,借鉴吸收欧洲艺术手段,表现中国社会生活的独特风貌。
能力目标:区分中国歌剧与外国歌剧。
听赏、分析中国作品,顺带对学生介绍一些欧洲音乐的基本常识,这样有助于他们更好地理解外国的歌剧作品。
道德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这一艺术形式的兴趣,带他们入门,让他们日后能主动地进一步去探索“歌剧艺术”的魅力。
二教学重点、难点重点:掌握歌剧的概念以及它的组成部分。
难点:剧情的分析以及创作背景。
三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四教学过程1 复习提问:全班齐唱《年轻的朋友来相会》这首歌。
2 新授:歌剧的概念:歌剧是一种将音乐、戏剧、文学〔诗歌〕、舞蹈、舞台美术等融为一体的综合艺术。
16世纪起源于意大利,17世纪传到法国,18至20世纪遍及世界各国,使现代歌剧的内容与形式逐步确立,并趋于日臻完美的境地。
歌剧主要由序曲、咏叹调、朗诵﹙宣叙﹚调、重唱、合唱、间奏曲、舞蹈等组成。
欣赏歌剧《洪湖赤卫队》第五场《放下三棒鼓,扛起红缨枪》播放音乐:思考:请说出词曲作者并说出这首歌曲的演唱形式?听赏后回答:﹙生﹚:……师:【剧情介绍】1930年,中共湖北沔阳县委为配合红军行动,暂时把赤卫队撤离彭家墩根据地。
当地恶霸、白极会头子彭霸天乘机卷土重来,进行报复。
赤卫队在乡党支部书记韩英及队长刘闯率领下,继续抗击敌人。
彭霸天大为惊恐,派出密探寻找赤卫队。
刘闯中计,枪打密探,暴露目标。
韩英掩护队伍撤退,自己却与分队长王金标被捕。
后王金标叛变,韩英坚贞不渝。
敌人逼她母亲劝降,但母女俩相互激励,宁死不屈。
音乐鉴赏《歌剧艺术》教案设计第一章:歌剧艺术概述教学目标:1. 了解歌剧的定义、起源和发展历程。
2. 掌握歌剧的基本构成要素,包括音乐、歌词、舞台设计等。
3. 了解歌剧在我国的传播和发展。
教学内容:1. 歌剧的定义与起源2. 歌剧的发展历程3. 歌剧的基本构成要素4. 歌剧在我国的传播与发展教学活动:1. 教师讲解歌剧的定义、起源和发展历程。
2. 学生分享了解到的歌剧作品,介绍其特点。
3.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歌剧的基本构成要素。
4. 学生分组讨论,探讨歌剧在我国的传播与发展。
第二章:歌剧角色与演唱技巧教学目标:1. 了解歌剧中的角色分类及其特点。
2. 掌握歌剧演唱的基本技巧,包括呼吸、发声、咬字等。
3. 学会欣赏歌剧中的角色表演和演唱技巧。
教学内容:1. 歌剧角色的分类及其特点2. 歌剧演唱的基本技巧3. 歌剧演唱欣赏教学活动:1. 教师讲解歌剧角色的分类及其特点。
2. 教师示范歌剧演唱技巧,学生跟随练习。
3. 学生分组演唱,互相观摩、交流。
4. 教师选取经典歌剧片段,引导学生欣赏角色表演和演唱技巧。
第三章:经典歌剧作品鉴赏教学目标:1. 了解世界经典歌剧作品及其特点。
2. 学会分析歌剧作品的音乐、歌词、舞台设计等方面。
3. 培养学生的歌剧鉴赏能力。
教学内容:1. 世界经典歌剧作品简介2. 歌剧作品的分析方法3. 学生自主鉴赏实践教学活动:1. 教师介绍世界经典歌剧作品,引导学生了解其特点。
2. 教师教授歌剧作品分析方法,学生分组实践。
3. 学生选取感兴趣的歌剧作品进行自主鉴赏,分享心得。
第四章:歌剧表演艺术教学目标:1. 了解歌剧表演的基本原则和技巧。
2. 掌握歌剧表演中的角色塑造、情感表达等要素。
3. 培养学生的歌剧表演能力。
教学内容:1. 歌剧表演的基本原则和技巧2. 歌剧表演中的角色塑造和情感表达3. 学生实践演练教学活动:1. 教师讲解歌剧表演的基本原则和技巧。
2. 教师引导学生进行角色塑造和情感表达的练习。
高中音乐鉴赏《歌剧艺术》教案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基础知识:了解歌剧的起源、定义;了解歌剧的演唱形式;了解歌剧具有个性化,角色化特点。
基本技能:通过中国歌剧的欣赏,能掌握歌剧的艺术元素和特点,能听辨不同的演唱形式;能通过聆听歌剧音乐分析人物个性特点;能学唱《清粼粼的水蓝莹莹的天》片段。
2、过程与方法目标聆听《北风吹》、《扎红头绳》和《江姐》选曲,初步认识歌剧,了解歌剧的艺术元素和特点,歌剧的演唱形式,宣叙调、咏叹调;聆听《这一仗打的真漂亮》、《清粼粼的水蓝莹莹的天》,听辨歌剧的演唱形式,分析人物个性特点;通过小组讨论、分析、探究等方法,了解中外歌剧的相关知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我国经典歌剧的欣赏和学习,培养学生对歌剧艺术的兴趣和爱好,激发学生参与实践的积极性,教师引导学生体验感受、讨论、探究,提高学生对歌剧音乐作品的鉴赏能力。
教学重点1、歌剧的定义,演唱形式,中国歌剧作品的赏析;2、学唱《清粼粼的水蓝莹莹的天》片段。
教学难点:如何调动学生积极理解,主动参与感受和表现歌剧音乐教学方法:情景教学法,讨论分析法,参与体验法,听辨法,教唱法等。
教具准备:多媒体、音响资料、钢琴。
教学过程:一、视频导入1、由《北风吹》、《扎红头绳》导入:并提问,画面讲述了什么故事情节?它属于什么艺术形式?2、歌剧的起源?中国歌剧的特点?3、师讲解:歌剧《白毛女》是中国新可是你到底能型的标志等知识。
[情景教学法,讨论分析法,参与体验法,听辨法,个别提问]二、歌剧的艺术元素和定义1、要走近歌剧世界,就要了解歌剧的故事,《江姐》的故事。
2、学生讲《江姐》故事3、欣赏《江姐》和一场,感受歌剧包含哪些艺术?音乐艺术(声乐演唱、器乐伴奏)文学剧本是基础,戏剧表演(演员的语言、动作、方位调度推动剧情,舞蹈表演)舞台美术——真实生活的舞美设计,不同时代风格的服装、道具),少量的舞蹈。
4、学生分组讨论歌剧的定义。
小组代表阐述歌剧的定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