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颅脑创伤病人脑保护药物治疗指南
- 格式:doc
- 大小:31.00 KB
- 文档页数:5
颅脑创伤临床救治指南颅脑创伤是指由于外力作用使颅骨发生断裂、颅内脑组织受损或颅内血肿形成的病理状态。
颅脑创伤的发病率较高,危害极大。
针对颅脑创伤的救治需制定符合临床实际的救治指南,以确保患者得到及时、科学、全面的治疗。
本文将详细介绍颅脑创伤临床救治指南,以期提高对颅脑创伤的救治水平。
一、评估患者情况1. 患者初期救护颅脑创伤患者需要立即得到救治,因此在患者发生事故后及时进行急救十分重要。
救护人员需要对患者进行快速评估,包括清除呼吸道、止血、拍打患者双肩以唤醒其意识等措施,以确保患者的基本生命体征得到维持。
2. 评估颅脑损伤程度在将患者送往医院的过程中,医护人员需要对患者的伤情进行初步评估。
评估颅脑损伤程度需要观察患者的意识状态、瞳孔反应、肢体运动情况等,以便在后续治疗中能够及时调整救治方案。
3. 评估CT影像医院到达后,患者需要进行头部CT检查,以明确颅脑损伤的具体情况。
根据CT影像的结果,医护人员可以更加准确地判断患者的伤情,制定更加精准的治疗方案。
二、调整患者体位1. 保持呼吸道通畅颅脑损伤患者的呼吸道管理尤为重要。
在救治之初需要确保患者的呼吸道通畅,清除吐血、呕吐物,保持患者呼吸道的畅通。
2. 避免颅内压增加针对颅脑创伤患者,应避免头部下垂,以防止颅内压增加。
需要将患者头部略微抬高,以有利于颅内高压的排出。
三、药物治疗1. 治疗颅高压对于颅脑创伤患者,颅内高压是一种常见的并发症。
在救治中需要尽快降低颅内压,常用的药物有甘露醇、呋塞米等,也可采取脱水疗法、高渗糖液等手段进行治疗。
2. 抗生素应用在严重颅脑创伤的患者中,由于颅内感染的风险较大,因此通常会给予预防性使用抗生素,以避免感染的发生。
3. 镇痛及镇静颅脑创伤患者在疼痛及不适感较为明显,故需给予镇痛及镇静处理,以减轻患者的不适感。
四、外科治疗1. 紧急手术对于颅脑创伤患者,当出现颅内压增高、颅脑损伤伴有颅内血肿、脑挫伤、脑水肿等情况时,往往需要立即进行紧急手术,以减轻颅内压,救治颅内血肿等。
附件3:国家重点监控药品临床使用规范目录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钠注射液 (4)脑苷肌肽注射液 (6)奥拉西坦注射液 (7)注射用磷酸肌酸钠 (8)小牛血清去蛋白注射液 (9)注射用前列地尔干乳剂 (10)曲克芦丁脑蛋白水解物注射液 (12)注射用复合辅酶 (13)丹参川芎嗪注射液 (14)转化糖电解质注射液 (15)注射用胸腺五肽 (16)注射用核糖核酸Ⅱ (17)注射用骨肽 (18)长春西汀注射液/长春西汀葡萄糖注射液 (19)依达拉奉注射液 (20)马来酸桂哌齐特 (21)参考资料【1】中国医师协会骨科医师分会;中国医师协会骨科医师分会《成人急性胸腰段脊柱脊髓损伤循证临床诊疗指南》编辑委员会.中华外科杂志.2019.57(3):161-165.【2】中国医师协会(CMDA,Chinese Medical Do).婴幼儿脑损伤神经修复治疗专家共识.中国当代儿科杂志.2018.20(10):785-792.【3】高春锦,葛环等. 一氧化碳中毒临床治疗指南. 中华航海医学与高气压医学杂志,2013(1): 72-72. 【4】邵肖梅,张崇凡.足月儿缺氧缺血性脑病循证治疗指南(2011-标准版).中国循证儿科杂志,2011,6(5):327-335.【5】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脑血管病学组.中国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治指南2018.【6】中国脑出血诊治指南(2014)【7】中国蛛网膜下腔出血诊治指南2015【8】中国脑出血诊疗指导规范(2015)【9】中国医师协会神经外科医师分会,中国神经创伤专家委员会.中国颅脑创伤病人保护药物治疗指南,中华神经外科杂志,2008,24(10):723‐724【10】中华医学会创伤学分会神经损伤专业组.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钠盐注射液——治疗脑、脊髓损伤患者的专家共识[J],中国创伤杂志,2010,26(1):6‐8【11】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钠注射液说明书.西南药业参考资料【1】中华医学会老年医学分会;老年神经病学组;脑小血管病认知功能障碍诊疗指南. 中华老年医学杂志.2019.38(4):345-354.【2】中国医师协会神经内科医师分会认知障碍疾病专业委员会.2018中国痴呆与认知障碍诊治指南(二):阿尔茨海默病诊治指南.【3】高春锦,葛环等. 一氧化碳中毒临床治疗指南. 中华航海医学与高气压医学杂志,2013(1): 72-72. 【4】中国医师协会神经内科分会脑与脊髓损害专业委员会.慢性酒精中毒性脑病诊治中国专家共识(2018).参考资料【1】国家卫生计生委合理用药专家委员会,中国药师协会.急性ST 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溶栓治疗的合理用药指南.【2】国家卫生计生委合理用药专家委员会,中国药师协会.冠心病合理用药指南(第2 版)【3】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心血管学组.小儿心力衰竭诊断与治疗建议(2006).参考资料参考资料【1】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CDS,Chinese Diabetes Society);中华医学会感染病学会分会(Society of Infectious Diseases,CMA);中华医学会组织修复与再生分会. 中国糖尿病足防治指南(2019版)(Ⅱ). 中华糖尿病杂志.2019,11(3):161-189.【2】2016 ESTES指南:急性肠系膜缺血(中文翻译版).【3】中华医学会骨科学分会关节外科学组。
中国重型颅脑创伤早期康复管理专家共识《中国重型颅脑创伤早期康复管理专家共识》的重点为重型颅脑创伤患者的早期康复治疗,以下主要为该专家共识中涉及的主要康复措施。
1 意识障碍的康复措施(1)药物促醒治疗:创伤可导致神经组织的机械性损伤(原发性损伤)或缺血缺氧性损害(继发性损伤),具有神经保护及修复作用的药物治疗有助于促醒。
(2)高压氧治疗(HBO):对于生命体征稳定,颅内无活动性出血,无未处理的脑疝、脑室外引流,无严重肺损伤及脑脊液漏的重型颅脑创伤后意识障碍患者应早期进行高压氧治疗。
(3)电刺激促醒治疗:对于生命体征稳定,颅内无活动性出血,无严重心血管疾病伴心功能不全或心脏起搏器植入,无外伤后频发癫痫或有癫痫病史的重型颅脑创伤后意识障碍患者应早期应用电刺激促醒治疗方法。
深部脑电刺激(DBS)和脊髓电刺激(SCS)技术,具有微创、可调控的特点,对意识障碍的促醒治疗取得肯定的治疗效果。
(4)综合感觉刺激治疗:对于生命体征稳定,颅内无活动性出血患者应早期进行综合感觉刺激促醒治疗。
给予患者听觉、视觉、味觉、触觉刺激及关节挤压刺激等各种感觉传入促进意识水平的改善,如选择播放患者曾经熟悉喜欢的音乐,并观察其面部表情、脉搏、呼吸等变化,从而了解患者对音乐的反应等方法。
(5)中医药针灸治疗:通过辨证施治,施以醒脑开窍单药或组方,并配合针灸治疗,对意识障碍患者的促醒有帮助作用。
(6)对家属健康宣教:意识障碍患者的促醒治疗不仅仅是只需要临床治疗和康复干预,家庭成员的适时参与也非常重要。
长期照顾者要充分了解与患者交流对于促醒的重要性,考虑到患者的感受并尊重患者的人格,同时积极向医务人员提供患者病前的兴趣、爱好等信息,从而为患者营造更适宜恢复的外部环境。
2 肺康复措施(1)被动肺康复技术(患者昏迷/植物状态/意识不配合状态):①气道清洁:帮助机械通气/带气管套管的重症患者排出分泌物。
通过手法、体位等途径增加吸气量和气体流速,反复几次,最后吸痰,增加气道的廓清。
中国颅脑损伤诊疗指南最新版《中国颅脑损伤诊疗指南最新版:守护脑袋的重要“说明书”》嗨,大家好!今天我想跟你们聊聊一个超级厉害又特别重要的东西——中国颅脑损伤诊疗指南最新版。
你们知道吗,咱们的脑袋就像一个超级精密的小宇宙,里面装着好多好多重要的东西,就像电脑里超级复杂的芯片一样,要是脑袋受伤了,那可不得了。
我有个好朋友叫小明,有一次他不小心从楼梯上摔下来,脑袋磕到了。
当时他就晕乎乎的,可把我们吓坏了。
那时候我就想啊,要是医生们有一个特别棒的指南来知道怎么治好他就好了。
这时候啊,这个中国颅脑损伤诊疗指南最新版就像是一个超级英雄出现了。
这个指南里可有好多超级详细的东西呢。
比如说,对于不同程度的颅脑损伤,就像轻度的、中度的和重度的,都有不一样的治疗方法。
就好比把颅脑损伤当成不同等级的小怪兽,那这个指南就是告诉医生们用什么武器去打败这些小怪兽。
轻度的颅脑损伤可能就像小蚂蚁轻轻咬了一口,治疗起来可能相对简单一些,可能就是需要好好休息,再吃点药啥的。
但是中度和重度的那可就像大老虎在捣乱了。
我就问医生叔叔啦,我说:“叔叔,这个指南是不是就像一个魔法书啊?”医生叔叔笑着说:“可以这么说呀,小朋友。
这个指南里告诉我们很多判断病情的方法。
比如说,通过看病人的症状,像头疼得有多厉害呀,有没有呕吐呀,就像侦探找线索一样,能知道脑袋里面伤得有多严重。
”这个指南里还提到了很多先进的检查方法呢。
就像CT呀,MRI呀,这些东西就像是能钻进脑袋里的小眼睛,能把脑袋里面的情况看得清清楚楚。
我就在想啊,这多神奇啊,就像孙悟空的火眼金睛一样。
我又好奇地问医生叔叔:“叔叔,那这些检查会不会很疼呀?”叔叔说:“不会的,小朋友。
这些检查就像给脑袋拍个特殊的照片,一点都不疼的。
”在治疗方面啊,这个指南也有好多好办法。
如果有淤血在脑袋里,就像有脏东西在一个很精密的机器里一样,那就要想办法把淤血弄出来。
有时候可能要做手术呢。
我听医生叔叔说手术的时候啊,那些医生就像超级厉害的工匠,小心翼翼地在脑袋这个最珍贵的“工艺品”上工作。
颅脑创伤临床救治指南颅脑创伤是指外力作用于头颅或头脑结构所造成的一种创伤。
颅脑创伤多发生在交通事故、工伤、跌倒等意外事件中,是造成死亡和残疾的主要原因之一。
在临床医学中,对于颅脑创伤的救治工作尤为重要。
制定一份科学严谨的颅脑创伤临床救治指南对于提高救治质量和效果极为重要。
一、患者的评估和初步处理1、现场处理颅脑创伤患者常常发生在突发意外的情况下,首先要做好现场的处理工作。
包括稳定患者的体位、保护患者的颈部、避免进一步损伤等。
立即拨打急救电话,并告知相关信息,如患者的年龄、情况、发生地点等。
2、GCS评分GCS(Glasgow Coma Scale)评分是评价患者神志状态的辅助工具,对于判断颅脑损伤的程度和预后具有重要的意义。
在现场救治时,可通过观察患者的眼睛反应、言语反应和运动反应来进行初步评估。
3、体征监测包括血压、心率、呼吸等生命体征的监测。
同时要重点关注颅内压的变化,包括头痛、呕吐、意识障碍等症状,及时进行干预。
4、颅内外出血的评估通过头部CT、MRI等影像学检查,及时明确是否存在颅内外出血,并确定损伤的部位和程度,为后续救治提供重要依据。
5、颅内压的监测对于颅脑创伤患者,颅内压的监测尤为重要。
可通过颅内压监测仪进行实时监测,及时发现和处理颅内压增高的情况。
二、颅脑创伤临床救治的治疗原则1、保持呼吸道通畅颅脑创伤患者常常伴有意识障碍和呕吐等症状,容易造成呼吸道阻塞。
要保持患者的呼吸道通畅,及时清理呕吐物,必要时进行气管插管或呼吸机辅助通气。
2、控制颅内压颅内压的增高是颅脑创伤患者常见的并发症,可导致脑组织的缺血缺氧,加重患者的病情。
控制颅内压的方法包括降低颅内外脑脊液的产生、促进颅内外脑脊液的排出、改善脑血流灌注等。
3、外科手术治疗对于出现严重颅内外出血、脑挫裂伤等情况的患者,需要进行紧急的外科手术治疗。
手术的目的是清除颅内外血肿、减轻颅内压,阻止脑组织继续受损。
4、神经保护和功能恢复对于颅脑创伤患者,在救治的还要做好神经保护和功能恢复的工作。
药学通讯本期目录【合理用药】 (2)关于药物配制的溶媒选择问题 (2)中国颅脑创伤脑保护药物指南 (3)【不良反应】 (9)警惕左氧氟沙星注射剂的严重不良反应 (9)警惕双黄连注射剂的严重不良反应 (12)关注穿琥宁注射剂的安全性问题 (15)关注炎琥宁注射剂的安全性问题 (17)【药事政策】 (20)卫生部办公厅关于加强克林霉素注射剂临床使用管理的通知卫办医政发〔2009〕107号 (20)附件克林霉素注射剂临床使用注意事项 (21)关于修订克林霉素注射剂说明书的通知 (23)【合理用药】关于药物配制的溶媒选择问题作为审方药师在审方过程中,经常会发现医生开的医嘱存在一些溶媒选择不当的问题。
现就对溶媒有特殊要求的药物举一些例子,希望对各位医生有所帮助。
1.奥沙利铂:用注射用水或5%GS250-500ml稀释,不要用氯化物包括任何浓度的氯化钠或碱性溶液稀释。
2.吉西他滨:用≤250ml的NS稀释。
3.萘达铂:用NS500ml稀释,不能用氨基酸或PH5以下的酸性溶液(如:电解质补液、5%GS、5%GNS)稀释。
4.顺铂:用NS300-500ml稀释,不能用5%GS、NaHCO3稀释。
5.环磷酰胺:用NS稀释,不能用注射用水稀释。
6.羟基喜树碱:应用注射用水或NS稀释,不宜用GS或其他酸性溶液稀释,否则会出现沉淀。
7.依托泊苷(足叶乙甙):需用NS稀释,本品在5%GS中不稳定,可形成微细沉淀,故不能用GS释。
浓度≤125mg/500ml。
8.培美曲塞二钠(力比泰):只能用NS(不含防腐剂)稀释,不能用含钙溶液稀释。
9.多柔比星脂质体(楷莱):用5%GS250ml稀释,其他稀释液或任何抑菌剂都可能使本品产生沉淀10.红霉素:先用灭菌注射用水10ml溶解(不能直接用含盐溶液溶解),然后加入NS500ml中,缓慢滴入,最后稀释浓度为小于0.1%。
25wu 相当于0.25g,所以500ml输液中最多只能放2瓶。
颅脑损伤的脑保护措施进展名字单位通讯作者创伤是严重威胁人们生命安全的杀手,是导致死亡和伤残的最重要原因之一。
我国因创伤导致的死因顺位不断前移,其中颅脑外伤占创伤总数的15%左右,死亡率占创伤总数的8 5%。
在国外,2000-2006年平均每年美国颅脑外伤为170万人,死亡率高达30%,2000年美国为此花费600亿美元,国内的发生率约为240/10万人,死亡率在50鸠上,(在不知不觉中,删除)社会发展把创伤医学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要位置。
如何降低颅脑外伤的死亡率,成为医务人员的一大课题。
近年来,随着相关学科的发展和认识水平的提高,医学界对颅脑外伤病人的治疗和监护方面的研究也在逐步深入。
因为神经系统的特殊性,人们在对于颅脑创伤的脑保护认识方面存在一些争议,近年来随着循证医学的发展,对于颅脑创伤的脑保护措施有了新的认识和应用。
本文探讨近年来对于颅脑损伤的脑保护方面取得的进展。
一.脑灌注压(cerebral perfusion pressure ,CPP 和血压的控制临床上通常将提高CPP保证脑组织的血流供应作为创伤后的重要目标,而CPP等于平均动脉压(mean arterial blood pressure MAP 与颅内压(in tracra nial pressure ICP )之差,适当的调节血压是维持足够的CPP和降低ICP的重要措施。
Rosner等推荐最低CPP为70 mnHg,最佳CPP为100 mm Hg, 认为系统的、自发的或医源性高血压不需控制,否则加重颅内高压、包括使用药物提高平均动脉压和CPP改善脑血流(cerebral blood flow ,CBF [1]。
但是后来人们发现在病理状态下,血管渗漏增加,较高的CPP反而引起血管源性脑水肿加重,导致ICP升高。
Lund大学的研究团队认为合适的CPP为60 70mmHg 如果为了降低ICP的需要,成人降至50mmHg,儿童降至40mmH也是可以接受的[2-4]。
急性颅脑损伤诊疗指南颅脑损伤是暴力直接或间接作用于头部引起的损伤,可分为颅和脑两部分损伤,颅部包括头皮、颅骨,脑部是泛指颅腔内容物而言,即脑组织、脑血管及脑脊液。
颅脑损伤的发生与发展过程主要取决于两个基本条件,即致伤的因素和损伤的性质。
前者系指机械性致伤因素,如暴力作用方式、力的大小、速度、方向及次数等;后者则为各不同组织和结构在接受暴力之后,所造成的病理损伤及病理生理变化,故致伤因素不同,所致损伤的程度和性质也各异。
由于致伤物体的物理性质不一致、头部受力的强度和部位不固定、颅脑各部组织的结构与密度不相同,因此,所造成的头皮、颅骨和脑损伤的情况亦有所差异。
颅部与脑部的损伤可以同时并存,也可以各自单独发生。
由于颅脑解剖生理的影响,头部受伤后所引起的病理过程也有其特殊性。
当暴力作用于头部时,头皮、颅骨作为表面屏障首先对抗外力,如果暴力强度较小,仅引起头皮和/或颅骨的损伤,而脑部可以无损伤或损伤较轻微;若暴力超过了表面屏障的致伤阈,则头皮、颅骨和脑组织将同时受损;若暴力是通过身体其他部位间接作用于头部时,则只引起脑组织的损伤,而头皮和颅骨往往完好无损。
不仅如此,遭受暴力作用而致伤的脑组织,除了发生原发性损伤之外,并在受损组织的周围,还将引起不同程度和不同范围的脑缺血、出血、水肿及变性等一系列继发性损伤。
而后,或继续加重、恶化,累及全脑甚至全身;或经一定时间逐渐吸收、消退和修复。
急性颅脑损伤的现场急救处理(一)初步检查1.头部伤情:有无头皮血肿、裂伤、头皮大面积撕脱、活动性出血、脑脊液漏、脑组织溢出、颅骨骨折。
2.生命体征:(1)呼吸功能:观察有无发绀、呼吸急促、缺氧、呼吸暂停、窒息情况。
(2)循环功能:有无脉搏细速、过缓或不齐、低血压、休克等征象。
3.其他部位的严重损伤:如胸腹部及肢体的损伤。
(二)伤情判断:除呼吸循环功能外,在颅脑损伤现场的伤情判断目前主要是采用临床分级结合格拉斯哥昏迷评分法(GlasgowComaScale,GCS),将颅脑损伤分为3级。
中国颅脑创伤病人脑保护药物治疗指南
中国神经创伤专家委员会
中国医师协会神经外科医师分会
一、宗旨
为了指导我困神经外科医生证确使用脑保护药物治疗颅脑创伤病人,减轻脑功能障碍、促进脑功能恢复、减少不良反应、提高治疗效果,减轻凶家和病人的医疗负担。
二、科学依据
通过收集和分析已经完成的国外有关脑保护药物治疗颅脑创伤病人疗效的I级临床循证医学证据(Evidence Class I),结合中国颅脑刨伤病人治疗的实际情况,作出比较客观、科学的结论。
三、I级临床循证医学证据
1.激素:
国内外多个临床医学中心曾开展类固醇激素治疗颅脑创伤病人的临床研究,大多数临床研究结果令人失望。
2004年英国《柳叶刀》杂志发表大剂量激素治疗10 008例急性颅脑创伤病人前赡性随机双盲临床对照研究结果让人震惊。
5007例急性颅脑创伤病人(GCS<14分)伤后8h内给予大剂量甲基强的松龙治疗(48h总剂量21.2g),另5001例同样伤情病人给予安慰剂作为对照组,结果表明甲基强的松龙组病人死亡率21.1%,对照组死亡率为17.9%(P=0.0001)。
导致死亡率增加的主要原因是感染和消化道出血。
研究结果呼吁急性颅脑创伤病人不应该使用大剂量激素。
有关常规剂量激素治疗急性颅脑创伤病人的疗效争议很大,目前尚无确切结论。
2.钙离子拮抗剂:
欧洲和国际多中心对钙离子拮抗剂——尼莫地平(尼莫同)治疗颅脑创伤和外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tSAH)进行了为期12年、共四期的前瞻性随机双盲临床对照研究。
I期对351例急性颅脑创伤病人
进行了前瞻性随机双肓临床对照研究,结果发现无效。
随后进行了Ⅱ期对852例急性颅脑创伤病人的前瞻性随机双盲临床对照研究,同样证明对颅脑创伤病人无效,但在分析临床资料后发现,尼莫同对tSAH有效。
为了证明它对tSAH病人的确切疗效,欧洲又进行了Ⅲ期尼莫同治疗123例tSAH病人的前瞻性随机双盲临床对照研究,结果也表明有效。
随后,又开展了Ⅳ期大样本前瞻性随机双盲临床对照研究,研究在13个国家35家医院进行,592例tSAH病人的前瞻性随机双盲临床对照研究,结果令人失望,尼莫同无任何治疗作用。
由于尼奠同的临床效果争议很大,故国际上已经不把尼莫地平列为治疗急性颅脑创伤病人和tSAH病人的药物(研究结果未公开发表)。
3.白蛋白:
白蛋白是目前临床治疗急性颅脑创伤脑水肿的常用药物。
但是,国际多中心临床研究结果得出相反的结论。
2007年《新英格兰医学》杂志发表有关白蛋白与生理盐水治疗急性颅脑创伤病人前瞻性随机双盲对照研究结果。
460例病人的入选标准:急件颅脑损伤、GCS≤13分、CT扫描证实有颅脑损伤。
460例病人随机分为两组:231例(50.2%)白蛋白治疗组,全部采用4%白蛋白液体治疗28d或直至死亡;229例(49.8%)为生理盐水对照组。
两组病人治疗前的临床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460例病人中,重型颅脑创伤病人(GCS 3~8分):白蛋白治疗组160例(69.3%),生理盐水对照组158例(69.0%)。
伤后24个月临床疗效随访结果,214例白蛋白组死亡7l例(33.2%),206例生理盐水组死亡42例(20.4%)(P=0.003)。
重型颅脑创伤病人中,146例自蛋自治疗组死亡6l例(41.8%),144例生理盐水对照组死亡32例(22.2%)(P<0.001)。
中型颅脑创伤病人中,50例白蛋白治疗组死亡8例(16.0%),37例生理盐水对照组死亡8例(21.6%)(P=0.50)。
研究发现白蛋白增加重型颅脑创伤病人死亡率。
4.镁离子:
2007年英国《柳叶刀神经病学》杂志上发表了的一组美围7个医学中心采用硫酸镁治疗499例前瞻性随机双盲临床对照研究结果。
研究分组:低剂量组(血浆镁离子浓度1.0~1.85mmol/L),高剂量组(1.25~2.5mmol/L)和对照组。
研究结果发现病人死亡率:对照组48%、低剂量组54%(P=0.007)、
高剂量组52%(P=0.7)。
研究表明硫酸镁对急性颅脑创伤病人无效,甚至有害。
5.谷氨酸拮抗剂:
Selfotel是于1988年世界上合成的第1种谷氨酸受体拮抗剂。
I期志愿者试验时,发现它会引起精神和(或)心理疾病的不良反应;II期108例急性颅脑创伤病人的临床研究显示具有降低颅内压作用;III 期临床试验对860例重型颅脑创伤病人进行了大规模前瞻性随机双盲临床对照研究,研究结果证明无效。
Cerestat是谷氨酸的非竞争性拮抗剂,它结合在谷氨酸受体通道上镁的结合位点,并且只有当受体被高浓度谷氨酸激活时才发挥药理作用。
Ⅲ期临床试验共有欧洲和美国的70个中心对340例颅脑创伤病人进行了前瞻性随机双盲临床对照研究,研究结果显示无效。
谷氨酸拮抗剂CPl01-606比前二者的不良反应少。
它在脑组织的浓度是血浆中的4倍,可以很快达到治疗浓度。
Ⅲ期临床试验对400例颅脑创伤病人进行了前瞻性随机双肓临床对照研究,研究结果显示无效。
谷氨酸拮抗剂D-CPP-ene 在欧洲51个中心进行了前瞻性随机双盲临床对照研究,治疗920例急性颅脑创伤病人。
伤后6个月时随访结果显示,治疗组病人预后比安慰剂组差,但无统计学意义。
Dexanabinol不但是非竞争性NMDA 抑制剂,还是自由基清除剂、抗氧化剂和抗α肿瘤坏死因子致炎作用的抑制剂。
以色列6个神经外科中心进行急性颅脑创伤病人前瞻性随机双旨临床对照研究。
101例病人随机接受了不同剂量Dexanabinol或安慰剂。
结果显示它能降低颅脑创伤病人低血压和死亡率,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6.自由基清除剂:
Tirilazad是一种很强的自由基清除剂。
通过美国和国际多中心对1700例重型颅脑创伤病人的前瞻性随机双盲临床对照研究,结果表明它对急性颅脑创伤病人无显著疗效。
聚乙烯包裹超氧化物歧化酶(PEG-SOD)是另一种强大的自由基清除剂。
美国弗吉利亚医学院Muizelaar报道PEG-SOD治疗颅脑创伤病人有效的Ⅱ期临床研究结果。
但随后美国29个中心的对463例重璎颅脑创伤病人进行前瞻性随机双盲临床对照研究。
伤后3个月随访结果显示:1万U/kg PEG—SOD治疗组病人GCS评分提高7.9%,伤后6个月时提高6%,但都未达到统计学意义。
其他剂量治疗与对照组无差异。
目前还有其
他类型自由基清除剂正在临床试验中,疗效有待评价。
7.缓激肽拮抗剂:
缓激肽拮抗剂---Bmdycor的前瞻性随机双自临床对照研究在美国的39个中心进行,以ICP作为主要观察目标,共治疗139个病例。
结果表明治疗组和对照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由于该药物的安全性差,中止了该项目的临床研究。
8.线粒体功能保护荆:
线粒体功能保护剂——sNx-111用于治疗急性颅脑创伤病人的临床多中心研究。
160例病人治疗结果令人失望,治疗组病人死亡率为25%,安慰剂组死亡率为15%。
由于给药组的死亡率高于安慰剂组,这个试验被停止。
9.其他神经营养药物:
神经生长因子,脑活素等多肽类营养药物都未行严格随机双盲多中心前瞻性对照研究,疗效尚无法判断。
四、药物治疗的中国专家指导意见
在借鉴国外颅脑创伤循证医学的分析之后,结合中国的实际情况提出以下意见,以指导中国颅脑创伤病人合理的药物治疗。
1.超大剂最激素、镁制剂和超大剂量白蛋白存在增加急性颅脑创伤病人死亡率的风险,强烈不推荐使用。
常规剂量按药典使用。
2.钙拮抗剂(尼莫地乎)、谷氨酸受体拮抗剂(Selfotel,Cerestat,CPl01-606,D-CPP-ene,Dexanabinol)、自由基清除剂(Tirilazad,PEG-SOD)、缓激肽拈抗剂(Bradycor)和线粒体功能保护剂(SNX-111)治疗急性颅脑创伤病人无效,不推荐使用。
3.多种肽类脑神经营养药物治疗颅脑创伤病人的疗效缺乏I级临床循证医学证据,建议慎重使用。
4.尽管ATP、CoA、维生素B6和维生素C治疗急性颅脑创伤病人也缺乏l级临床循证医学证据。
但经
长期临床应用证明无不良反应,且价格便宜、药理作用明确,推荐使用。
5.鉴于国际多中心临床研究设计仍存在某些不合理性,如:国际前瞻性随机双盲多中心临床对照研究的药物剂量明显超过我国临床实际使用剂量。
所以,中国神经外科医师应该结合颅脑创伤病人实际情况,依据中国相关《药典》的规定,合理选择和使用上述脑保护药物。
五、说明
由于临床医学不断进步,药物治疗颅脑创伤病人的I级循证医学证据将不断增加,“中国颅脑创伤脑保护药物治疗指南”将不断修改完善,我们将及时客观地反映将来神经外科和神经科学领域最权威的科学结论。
中围神经外科医师应该与相关药厂联合攻关,积极开展前瞻性随机双旨多中心
临床对照研究(循证医学I级证据),开发治疗颅脑创伤病人有效的脑保护药物,确实提高中国颅脑创伤病人治疗效果,造福中国颅脑创伤病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