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写作《学写游记》教案人教版
- 格式:doc
- 大小:42.50 KB
- 文档页数:14
第五单元写作学写游记【阶段目标】1.了解游记的文体特点,学习写作游记。
2.把握游记的选材角度,掌握抓特点、重描绘、情景交融的写作技巧,提高写作能力。
3.学会在生活中发现美、表达美,陶冶自己高尚的情操。
【训练要求】抓住景物特点,写出富有感染力的游记。
【写作指导】1.什么是游记游记是描写游览中的所见所闻,表达自己思想感情的散文,它往往以轻松的笔调、生动的描写,来记叙旅途中的见闻感想。
游记的题材非常广泛,凡是游览中见到的社会生活、风土人情、山川景物、名胜古迹以及听到的神话传说等,都可以作为游记的材料。
“游记”是一种文学体裁,是散文的一种。
2.写法指导(1)清楚地交代游踪,带领读者跟着你“游山玩水”,领略和感受大自然的美好。
写作过程中,要注意把行踪的进展转换跟文章段落层次的安排有机地结合起来,或一点一层,或一景一段,使行文井然有序,层次分明。
(2)抓住景物的特点,生动逼真,历历如绘,产生强烈的感染力。
游记是作者的亲历,同时又是大多数读者的“未及”。
读者是带着感受间接经验的态度来读游记的,因此,优秀的游记作品要真实地传达作者的所见、所闻、所感、所想。
不仅要写出景物的形貌、色彩、声音、气势和变化,将千姿百态的山光水色、花鸟草虫以及大自然的变化等描摹得栩栩如生,还要把作者在游历过程中所感受到的美传达给读者,使文章产生强烈的感染力,让读者在阅读的过程中产生身临其境并心向往之的感觉。
例如《壶口瀑布》中以多种修辞手法,着力表现瀑布浊浪奔腾、前呼后拥的夺人气势,让人读来心魄震撼。
(3)确定中心,写景时要融入自己的感情,表现作者对所描写的客观事物的态度。
写游记并不是把自己在游览中的见闻毫无目的地描绘出来。
如写其他文章一样,仍然有一个中心思想。
为了集中、鲜明地表现中心,不可将所见的景物不分主次详略地完全描绘出来,而要精心地进行选材,抓住最能吸引读者的景点、最富有特色的景物特征作重点描写。
(4)游记应当寓情于景,创造出情景交融、令人遐想的意境来。
(人教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五单元《写作学写游记》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学写游记》是人教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的一篇写作指导课文。
游记是一种以记叙为主的文体,通过记录旅行中的所见所闻,表达作者的感受和思考。
本课旨在引导学生学会观察生活,感受生活中的美好,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和能力。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之前的学习中已经接触过一些写作文体的知识,对记叙文、说明文等文体有一定的了解。
但游记这种文体较为特殊,需要学生在实际生活中进行观察和体验,对学生的实践能力要求较高。
同时,学生可能对如何将旅行中的所见所闻转化为文字表达存在一定的困惑。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理解游记的特点和写作技巧,学会如何观察生活,将旅行中的所见所闻转化为文字表达。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实例分析和小组讨论,学生能够掌握游记的基本结构,学会如何运用修辞手法和表达方式,提高写作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对生活的热爱和观察力,引导学生积极体验生活,乐于表达自己的感受,提高学生的写作兴趣。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能够理解游记的特点和写作技巧,学会如何观察生活,将旅行中的所见所闻转化为文字表达。
2.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运用修辞手法和表达方式,将旅行中的感受和思考生动地表达出来。
五.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实例分析、小组讨论、学生实践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旅行照片等教学辅助材料,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游记的写作技巧。
六.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展示一组旅行照片,引导学生回顾自己的旅行经历,激发学生对游记写作的兴趣。
2.讲解游记的特点和写作技巧:引导学生了解游记的基本结构,讲解如何观察生活,将旅行中的所见所闻转化为文字表达。
3.实例分析:分析一篇优秀的游记范文,引导学生学习范文的写作技巧,并进行小组讨论。
4.学生实践:学生根据自身的旅行经历,尝试写作一篇游记,教师进行个别指导和反馈。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教学设计写作学写游记教学目标【目标导航】1.培养留心观察、勤于考证的意识,能初步认识到“行万里路”是增长人生见识和锻炼独立生活能力的必要途径。
2.抓住特点描写景物,重点突出,详略得当。
3.在写作活动中了解祖国大好河山,增强热爱家乡和祖国的情感,学写文情并茂的游记。
【课时安排】2课时。
【课时分配】建议第一课时进行作文指导与写作,第二课时进行批改、评讲、修改。
课前准备了解作文文题,熟悉作文要求,搜集相关素材,为习作做准备。
1.游记常常要对某处景物做定点观察,以写出景物的特点。
选择你游览过的一个景点,围绕其中的一处风景,写一个片段。
200字左右。
2.我们应该都有过出游的经历。
旅途中,我们不仅观赏自然风光,了解民风民俗,同时也会有许多新奇的感受,产生很多思考和遐想。
自拟题目,写一篇游记。
不少于600字。
3.你一定看过一些展览,参观过一些纪念馆或博物馆,请选择一次这样的经历,以《参观》为题,写一篇参观记。
不少于600字。
教学过程【新课导入】古语云: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近年来,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同学们外出旅游的机会多了,城市的繁华、乡村的秀美、名胜古迹的魅力,无不给同学们留下深刻的印象。
如果能把这些印象变成文字,写成游记,那是很有意义的事。
游记是描写游览中所见所闻,表达自己思想感情的记叙文。
游记的题材非常广泛,凡是浏览中见到的社会生活、风土人情、山川景物、名胜古迹以及听到的神话传说等,都可能作为游记的材料。
但怎样才能把游记写好呢?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学写游记。
【写作要求】1.2.写游记,可以先画出当时的游览路线图,拟出写作提纲,确定好材料的选择和叙述的详略。
3.切忌平铺直叙,要学会选材和剪裁,安排内容要做到详略得当,简明扼要。
要学习运用课4.描写风景时要写出你的独特体验,也可适当加入一些文化知识的介绍,来丰富文章的内容。
游记可以分为很多种。
以记录行程为主的是记叙型游记;以抒发感情为主的是抒情型游记;以描绘景物、景观为主的是写景型游记;通过游记来说明一个道理的是说理型游记。
游记写作教案教学目标:1、总结第五单元游记的写作方法和技巧2、学生通过讨论和交流自己的旅游经历,学习游记的写法3、通过范文示例,让学生感悟游记写作中的技巧,感知祖国河山的美丽和语言文字的无穷魅力。
4、培养学生的观察水平概括水平和语言表达水平。
教学重点:1、总结第五单元的游记的写作技巧2、提升学生的游记写作水平。
教学难点:1感悟游记的写作技巧,写出自己的独特感受教学过程:一1、出示祖国美丽河山图景。
2、引用网络流行语:世界大么大,我想去看看,引出课题激发学生的课堂气氛。
3、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大家都旅游了那些名山大川,这些地方给了你什么深刻难忘的印象?4、回顾第五单元的课文内容,想一想这些课文有什么共性?这是一个单元的游记。
游记是作者游览一些地方的所见所闻所感和所想,表达出自己的思想感情的一类文体。
5、这些游记在阅读和写作中我们应该注意点什么呢?我们今天一起走进游记类文章的写作技巧。
二、学生交流发言:游记类文章写的内容以及表达方式和表达技巧:主要写作内容:1、作者主要根据自己的游踪写所见所闻所感所想。
写作技巧:1、采用游踪顺序,一般采用移步换景或者定点写景相结合。
2、要有选择、有重点去写,既要有面的描写,也要有点的突出。
3、写游记既要写景,又要抒情,要使笔下之景,与作者的心中之情统一起来。
4、要条理清楚采用移步换景要注意:立足的变化必须交代清楚,抓住景物的特征,不能写成记流水账,注意从不同立足点看到的局部景物应各具特色。
就像“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一样。
三、佳作引路朋友当你清晨醒来感受第一缕晨光的温馨的时候,当你在春暖花开的时候,携家人踏青赏花的时候,当你感受这夕阳无限好的时候,当你和亲人团聚欢庆的时候……你是否会想起今天这样美好的生活是从何而来的?你是否会记得长眠于地下的无数的革命先烈,是他们抛头颅洒热血才换回了今天的美好生活。
在共和国的旗帜上,有他们血染的风采。
他们是长眠于王坪的红军烈士,他们是共和国的脊梁,是他们托起了祖国明天的太阳。
《写作:学写游记》示范教学教案【部编新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统编教材)】一. 教材分析《写作:学写游记》是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的一篇课文,游记作为一种文学体裁,记录了作者在旅行过程中的所见所闻所感。
本课的学习,旨在让学生通过阅读游记,了解游记的特点,学习游记的写作方法,并能够运用到自己的写作中。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之前的学习中,已经接触过一些记叙文、说明文等文学体裁,对于写作也有一定的基础。
但游记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学体裁,学生可能比较陌生,对其特点和写作方法了解不多。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通过阅读课文,发现游记的特点,总结游记的写作方法。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通过阅读课文,了解游记的特点,学习游记的写作方法。
2.过程与方法:通过小组讨论、写作实践等方式,提高写作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的热爱,增强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通过阅读课文,发现游记的特点,总结游记的写作方法。
2.难点:将游记的写作方法运用到自己的写作中。
五. 教学方法1.讲授法:讲解游记的特点和写作方法。
2.阅读法:阅读课文,发现游记的特点。
3.实践法:小组讨论、写作实践。
六. 教学准备1.课文:《写作:学写游记》2.相关资料:其他游记作品3.教学设备:投影仪、电脑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投影仪,展示一些美丽的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的图片,引导学生谈论对这些景观的感受。
从而引出本课的主题——学写游记。
2.呈现(10分钟)让学生阅读课文《写作:学写游记》,要求学生在阅读过程中,注意游记的特点,并尝试总结游记的写作方法。
3.操练(15分钟)学生分组讨论,每组选择一篇课外的游记作品,分析该作品的写作方法,并与课文进行对比。
讨论结束后,每组汇报自己的讨论成果。
4.巩固(10分钟)教师针对学生的讨论成果,进行点评,并对游记的写作方法进行总结。
然后,让学生结合自己的实际经历,写一篇简短的游记。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语文《写作学写游记》教案一. 教材分析《写作学写游记》是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语文的一篇写作教学内容。
本节课旨在让学生通过学习游记的写作技巧,培养观察能力、表达能力以及想象力。
教材通过提供具体的游记范文,引导学生了解游记的特点,掌握游记的写作方法,并能够运用到自己的写作实践中。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进入八年级下册之前,已经学习了一定的记叙文写作技巧,对于写作的基本框架和表达方式有一定的了解。
然而,游记作为一种特殊的文体,对于学生来说可能较为陌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了解游记的特点,并通过实例分析,让学生掌握游记的写作方法。
三. 教学目标1.了解游记的特点,掌握游记的写作方法。
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表达能力和想象力。
3.能够运用所学知识,独立完成一篇游记的写作。
四. 教学重难点1.游记的特点和写作方法。
2.如何将观察和想象相结合,使游记更具生动性和趣味性。
五. 教学方法1.实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具体的游记范文,引导学生了解游记的特点,掌握游记的写作方法。
2.讨论法:在课堂上,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彼此的观察和想象,激发学生的写作灵感。
3.实践法: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独立完成一篇游记的写作。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游记范文,用于引导学生分析和讨论。
2.准备写作素材,如图片、视频等,激发学生的观察和想象力。
3.准备课后作业,让学生进行实践练习。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图片或视频展示不同的旅游景点,引导学生分享自己的旅游经历,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2.呈现(10分钟)呈现一篇游记范文,引导学生了解游记的特点,如描述方法、结构安排等。
让学生分析游记中的亮点,如生动的语言、有趣的细节等。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成小组,每组选择一个旅游景点,进行观察和讨论。
要求学生运用所学的方法,记录下景点的特色和自己的感受。
4.巩固(10分钟)每组选出一个代表,分享自己的观察和想象。
学写游记陕西省西安市蓝田县厚镇初中周美妮【学情分析】游记类作品将山川风情写于笔下,将美景定格于文字中,用风景传达风景的情韵,抒发个人的感悟。
然而,有不少学生出游时也为所观之景而激动,动笔写时,就像记流水账一样,让读者读起来索然无味。
因此,如何来写游记类文章,就显得尤为重要。
【写作目标】1.抓住景物特点,按照一定的顺序来写作;2.能够寓情于景,融理于景,抒发自己的真情实感。
【教学重难点】重点:按照一定的顺序,抓住景物特点,写出真情实感。
难点:体会寓情于景,融理于景的写法。
【教法学法】教法:引导法、赏析借鉴法、自我评价法学法:讨论法品味、交流、练习法【教学准备】搜集相关资料,制作PPT。
【教学过程】一、导入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城市的繁华,乡村的秀美,名胜古迹的魅力,都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如何把我们的所见所闻所感写成游记,那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
这节课我们就来学写游记。
二、病文简析1、多媒体出示学生习作《游鸿鹤谷》。
游鸿鹤谷一直以来,听村里的大人和孩子都提起鸿鹤谷,那里风景优美,如诗如画,于是我就想亲眼目睹她的芳容。
终于在一个周五的下午,我约上好友,欣然前往。
一路上,我激动得就像一只小兔子,上蹿下跳,不能自已。
直到看见一只洁白无瑕的鹤展翅欲飞,丹顶在夕阳的余晖中也熠熠生辉,我不禁吟起了“丹砂作顶耀朝日,白玉为羽明衣裳”。
此刻,朋友拿起手机,拍下最美的一刻。
于是,我们便沿着鸿鹤大道继续前行,两边银杏树林立,树下五颜六色的花儿,翠绿翠绿的草儿,互相衬托,错落有致,蜜蜂蝴蝶也“嗡嗡”的闹着,前来瞅热闹。
听朋友说,美景还在前面。
我们顾不上再此长时间停留,就匆匆而去。
在鸿鹤谷的正中间,有一个玻璃房,那是南方植物馆,里面栽培着成千上万种花草树木,有好多都是我没有见过的。
出于好奇,我一一拍下来,好好欣赏。
我们出来后,去了鸿鹤湖。
远远地就望见一只展翅高飞,另一只把头缩在翅膀里,显得很是悠闲!沿着小路,来到湖边,一眼就看见湖里上百只的小蝌蚪游来游去,或许是我们的脚步声吓着了这一群小精灵,一只只都躲得远远的。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第五单元《写作学写游记》教案一. 教材分析本节课为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第五单元《写作学写游记》,游记是一种以描述旅行经历为主要内容的文体,通过游记可以锻炼学生的观察能力、表达能力以及思维能力。
本节课旨在引导学生掌握游记的基本写作技巧,学会如何抓住景物特征进行描写,如何运用修辞手法增强文章的表现力,以及如何合理安排文章结构,使文章条理清晰、生动有趣。
二. 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写作基础,他们对景物描写、人物描写等有一定的了解。
但学生在写作游记时,往往存在以下问题:1. 描写过于简单,不能突出景物特征;2. 修辞手法运用较少,文章表现力不足;3. 文章结构安排不合理,缺乏条理性。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针对这些问题进行指导。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引导学生掌握游记的基本写作技巧,学会如何抓住景物特征进行描写,如何运用修辞手法增强文章的表现力,以及如何合理安排文章结构,使文章条理清晰、生动有趣。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观察、讨论、练习等环节,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表达能力以及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对自然风光、人文景观的热爱,增强学生对祖国河山的自豪感。
四. 教学重难点1.抓住景物特征进行描写。
2.运用修辞手法增强文章的表现力。
3.合理安排文章结构,使文章条理清晰、生动有趣。
五. 教学方法1.引导法:教师引导学生观察、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讨论法:学生分组讨论,共同探讨游记写作技巧。
3.练习法:学生动手实践,编写游记,教师进行个别指导。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相关游记文章,用于引导学生分析、讨论。
2.学生准备笔记本,用于记录学习心得、写作技巧。
3.教师准备教案、课件等教学资源。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你们曾经去过哪些有趣的地方?旅行中给你们留下了哪些深刻的印象?引导学生分享自己的旅行经历,激发学生对游记写作的兴趣。
初中八年级语文《学写游记》教材教案(4篇)学校八班级语文《学写游记》教材教案(1)教学目标:学问与力量:把握游记的选材角度,掌控抓特征,重描绘的写作技巧,提升写作力量。
过程与方法:利用翻看照片,观看视频,阅读名家游记,写出让你感受最深的一次游记,抓特征,感人情。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发觉美、捕拿美、表述美,培育同学独特的性情,陶冶情操。
教学用具:PPT课前导学案:哪一次外出游玩给你留下的印象最深?为了捕拿对这次游玩的特殊记忆,你能够用一张照片或画个草图,你还能够用几个词语来勾画那一次的出游。
预备写作:1、选择哪一次的游玩。
使用下列方法可能有助于你确定。
①看相册或家庭录像带,边看边想,这几次出游中,哪一次游玩最能唤起你的记忆。
②填写下面的问卷调查:哪一次游玩曾使你开心或很惆怅?哪一次游玩让你大开眼界,增长了见识?哪一次游玩给你留下极深刻的印象?哪一次游玩能引发你长时间的思索?让你开心、惆怅,让你大开眼界、让你增长见识、给你留下极深刻印象的分别是什么?引发你思索的是什么问题?搜集素材。
你需要大量的、描述性的词语去写你的出游,下面的头脑风暴板对你可能会有的帮忙。
思索什么让你的这次游玩与众不同,是景,是风土人情还是文化气息。
教学过程:课前ppt美景、美食:西湾、百丈漈、平阳炒粉干、钱承恩馄饨教学过程:一、导入1、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在之前跟大家的沟通中,我知道我们班级80%以上的同学在写周记或随笔的时候都会想要去写自己游玩、游看的经受,然而这其中有接近70%的同学又苦于不知道如何去写而最终放弃。
其实,这种记述游看经受的文章,就是我们所说的游记。
怎样写游记,怎样才能写好游记呢?今日我们就一起走进游记写作。
2、要写好游记,我们必需对他有所认识。
游记能够分为很多种。
以记录行程为主的是记叙型游记;以抒发感情为主的是抒情型游记;以描绘景物、景观为主的是写景型游记;利用游记来说明一个道理的,是说理型游记。
在昨天我们做的课前调查中,很多同学渴望老师来谈谈写景型的游记。
“学写游记”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学生能够清楚交代游踪。
2.学生能够层次清楚地描绘游览中看到的景物,并且能够通过锤炼词语,适当运用修辞手法和表现方法,形象生动地表现景物的特点。
3.学生能够具体表达游览过程中的感受或感悟。
【教材分析】统编教材八年级下第五单元,在学习了四篇游记散文之后,安排了“学写游记”的写作指导。
学生在八年级上第三单元,已进行过景物描写的训练;学生学习过八年级下第四单元课文,对游记的要素(所行、所见、所感)也有了基本的了解。
教材对学写游记提供了相关的知识,也提出了具体的方法和要求。
但这些知识、方法和要求,必须通过写作实践才能内化为写作技能。
【学情分析】我们在实施课堂教学前,组织学生漫游“老山国家森林公园”,让学生以漫游老山的活动为素材,写一篇游记。
经过梳理,我们发现学生在写作中中存在以下缺陷:(1)行踪交代不清楚,如:“越往上发现了一湫潭水”,“老师见潭边一座小亭,然后我们坐下”;(2)描写景物层次不清晰,如描写不老村景点,先写村前的格桑花,接着游人的活动,再写村庄的地理位置及环境;(3)语言不准确不生动如:“湖泊的一边上有些沙子,另外一边是大块的石头,有些石头的缝隙里还生长着植物。
”【教学过程与方法】一、指导学生清楚地交代行踪。
投影:漫游老山线路图(为“咕咚”APP截图)师生共同回顾漫游老山的过程。
投影:➢我们一路向上➢越往上发现了一湫潭水➢老师见潭边一座小亭,然后我们坐下➢接着深入老山➢接着我们爬上了老山的最顶层➢接着就是下山➢从不老村穿过,到了香山湖——摘自张舒予《老山游记》提问:这些文字是否清楚交代了行踪?交流讨论。
活动:画出第18课《在长江源头各拉丹冬》交代行踪的短语。
交流讨论。
总结:这些短语有两个共同特点,使用了表示趋向的动词,还使用了表示地点、方位的名词。
活动:根据漫游老山线路图,写出行踪。
分享:投影展示学生的文字,师生共同点评,并提出修改建议。
二、指导学生层次清楚地描写景物。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下册语文《学写游记》教案一. 教材分析《学写游记》是人教版八年级下册语文教材中的一篇课文,主要介绍了游记这种文学形式的特点和写作方法。
通过学习这篇课文,学生可以了解游记的定义、结构、写作技巧等,为自己写作游记打下基础。
二. 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已经具有一定的写作基础,对文学作品有了一定的鉴赏能力。
但他们在写作游记方面可能存在以下问题:1. 对游记的认识不足;2. 写作结构混乱;3. 描写不够生动形象;4. 缺乏真情实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针对这些问题进行引导和指导。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游记的定义、结构、写作技巧;学会运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描绘景物;2.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讨论、写作等环节,提高学生写作游记的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自然风光、历史文化的热爱,增强民族自豪感。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游记的定义、结构、写作技巧;2.难点:如何运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描绘景物,使文章具有真情实感。
五. 教学方法1.讲授法:讲解游记的定义、结构、写作技巧;2.示例法:分析优秀游记文章,引导学生学会描绘景物;3.实践法:让学生动手写作游记,教师点评指导;4.讨论法:分组讨论,分享写作心得,互相借鉴。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游记文章,如《壶口瀑布》、《三亚落日》等;2.准备写作游记的素材,如景点图片、视频等;3.准备黑板、粉笔等教学工具。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简要介绍游记的定义、特点,引起学生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展示优秀游记文章,如《壶口瀑布》、《三亚落日》等,引导学生欣赏并分析文章的写作特点。
3.操练(10分钟)教师发放写作游记的素材,如景点图片、视频等,学生根据素材进行现场写作,尝试运用所学技巧描绘景物。
4.巩固(15分钟)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写作心得,互相借鉴。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5.拓展(10分钟)教师邀请学生上台展示自己的作品,大家共同点评,提出改进意见。
学写游记【学情分析】游记类作品将山川风情写于笔下,将美景定格于文字中,用风景传达风景的情韵,抒发个人的感悟。
然而,有不少学生出游时也为所观之景而激动,动笔写时,就像记流水账一样,让读者读起来索然无味。
因此,如何来写游记类文章,就显得尤为重要。
【写作目标】1.抓住景物特点,按照一定的顺序来写作;2.能够寓情于景,融理于景,抒发自己的真情实感。
【教学重难点】重点:按照一定的顺序,抓住景物特点,写出真情实感。
难点:体会寓情于景,融理于景的写法。
【教法学法】教法:引导法、赏析借鉴法、自我评价法学法:讨论法品味、交流、练习法【教学准备】搜集相关资料,制作PPT。
【教学过程】一、导入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城市的繁华,乡村的秀美,名胜古迹的魅力,都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如何把我们的所见所闻所感写成游记,那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
这节课我们就来学写游记。
二、病文简析1、多媒体出示学生习作《游鸿鹤谷》。
游鸿鹤谷一直以来,听村里的大人和孩子都提起鸿鹤谷,那里风景优美,如诗如画,于是我就想亲眼目睹她的芳容。
终于在一个周五的下午,我约上好友,欣然前往。
一路上,我激动得就像一只小兔子,上蹿下跳,不能自已。
直到看见一只洁白无瑕的鹤展翅欲飞,丹顶在夕阳的余晖中也熠熠生辉,我不禁吟起了“丹砂作顶耀朝日,白玉为羽明衣裳”。
此刻,朋友拿起手机,拍下最美的一刻。
于是,我们便沿着鸿鹤大道继续前行,两边银杏树林立,树下五颜六色的花儿,翠绿翠绿的草儿,互相衬托,错落有致,蜜蜂蝴蝶也“嗡嗡”的闹着,前来瞅热闹。
听朋友说,美景还在前面。
我们顾不上再此长时间停留,就匆匆而去。
在鸿鹤谷的正中间,有一个玻璃房,那是南方植物馆,里面栽培着成千上万种花草树木,有好多都是我没有见过的。
出于好奇,我一一拍下来,好好欣赏。
我们出来后,去了鸿鹤湖。
远远地就望见一只展翅高飞,另一只把头缩在翅膀里,显得很是悠闲!沿着小路,来到湖边,一眼就看见湖里上百只的小蝌蚪游来游去,或许是我们的脚步声吓着了这一群小精灵,一只只都躲得远远的。
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让学生掌握游记的基本写作技巧和方法。
(2)培养学生观察、思考、表达和创作的能力。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阅读优秀游记文章,让学生了解游记的特点和结构。
(2)运用想象和联想,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自然风光、人文景观的热爱和珍惜。
(2)引导学生关注生活,发现生活中的美好,提高学生对生活的感悟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让学生掌握游记的基本写作技巧和方法。
(2)培养学生观察、思考、表达和创作的能力。
2. 教学难点:(1)如何使游记具有趣味性和生动性。
(2)如何将景物描写与个人感悟相结合。
三、教学过程1. 导入:(1)教师简要介绍游记的特点和作用。
(2)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美好,激发学生对游记写作的兴趣。
2. 教学内容与步骤:(1)讲解游记的基本结构,如引子、主体、结尾等。
(2)分析优秀游记文章的特点,如趣味性、生动性、感悟性等。
(3)教授游记写作技巧,如观察、想象、联想等。
(4)进行游记写作练习,教师辅导学生完成作品。
3. 课堂小结:(2)鼓励学生多观察、多思考、多表达,提高写作能力。
四、作业布置1. 完成一篇游记作文,要求具有趣味性、生动性和感悟性。
2. 收集生活中的美好素材,为下次写作做好准备。
五、教学反思教师在课后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分析教学效果,找出不足之处,为下一步的教学做好准备。
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针对性地进行辅导和指导,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六、教学策略1. 案例分析:选取经典的游记文章进行案例分析,让学生通过对比理解游记的写作特点。
分析游记中的语言运用,如描绘手法、修辞技巧等。
2. 小组合作:分学生为小组,共同讨论游记的写作技巧。
每组选取一个景点,共同创作一篇游记。
3. 互动式教学:教师提问,学生回答,共同探讨游记写作中的问题。
学生分享自己的写作心得,互相学习和借鉴。
七、教学评价1. 作文批改:教师对学生的游记作文进行细致批改,给出具体修改意见。
《学写游记》教案
写作背景
游记,是描写游览中的所见所闻,表达自己思想感情的记叙文。
游记题材广泛,凡游览中见到的社会生活、风土人情、山川景物、名胜古迹以及听到的神话、传说等,都可以作为游记的材料。
游记的写法灵活,在叙事记人、写景状物的过程中,可以抒发情感,夹杂议论。
一篇生动的游记,不仅能引导读者跟作者一起饱览美丽的景色,使读者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还能启迪人的思想,陶冶人的情操,给人以美的享受。
学情分析
游记类作品将山川风情写于笔下,将许许多多的让人心动不已的风景定格于文字中,用文字传达风景的情韵,也用文字抒个人之感悟。
然而很多学生却有这样的感触,就是出外旅游,看到一处风景,当时心情十分激动,回来后总想写一篇文章将其记录下来。
但尽管那些美景装满了整个心胸,当拿起笔来时,却不知从何说起。
因此,练习写作游记对学生具有巨大的意义。
写作目标
1.能抓住景物特点、按照一定顺序进行游记的写作。
2.记叙中抓住景物的主要特征,详略得当,重点突出。
3.能够寓情于景,融理于景,正确地抒发自己的真情实感。
重难点突破
重点:能够按照顺序,抓住景物特点,写出真情实感。
难点:体会寓情于景、融理于景的写法。
教法与学法
教法:
1.引导法:教师通过相关的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比较、思考、讨论、交流。
2.赏析借鉴法:通过对经典范例的品读赏析,加深理解,提高认识。
3.自我评价法: 与同学交流,合理、准确地进行自我评价和相互评价,体验成功的快乐的同时获得知识,提高写作及批改能力。
学法:
1.讨论法:采用探究的讨论方式让学生大胆发言,表达自己的见解,在交流体中升华对写作的认识。
2.品味、交流、练习法:根据教师展示的精彩片段,交流阅读和写作心得。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相关文段、CAI课件。
学生:提前预习游记的写作方法。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例文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