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2011大学生电子设计大赛报告(C_智能小车具体步骤)
- 格式:doc
- 大小:214.96 KB
- 文档页数:21
大学生电赛小车报告论文1. 引言电赛小车是一种基于电子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智能化移动装置,具有自主导航和环境感知能力。
电赛小车比赛旨在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同时提高他们在电子技术和计算机技术方面的应用能力。
本报告将介绍我们团队设计的电赛小车以及相关的实验数据和分析结果。
2. 设计与实现我们的电赛小车采用了基于Arduino控制器的设计方案。
在硬件方面,我们使用了超声波传感器、红外线传感器和电机驱动模块等组件,以实现环境感知和自主导航功能。
在软件方面,我们编写了一段嵌入式C语言代码,实现了传感器数据的采集和处理,以及小车的运动控制和决策逻辑。
3. 实验过程与结果为了验证我们设计的电赛小车的性能,我们进行了一系列实验。
首先,我们测试了小车的环境感知能力,通过超声波传感器和红外线传感器获取周围环境的信息,并将其显示在电脑上。
实验结果表明,我们的传感器系统能够准确地检测到障碍物并给出相应的提示。
接下来,我们测试了小车的自主导航能力。
我们给定了一个起点和一个终点,小车需要自主规划路径并沿着路径行驶到终点。
实验结果显示,我们的小车能够根据传感器数据和预设的决策逻辑,有效地规划路径并顺利到达终点。
最后,我们评估了小车的运动控制性能。
我们测试了小车的速度、转向能力以及对于突发情况的响应能力。
实验结果表明,我们的小车能够在规定时间内完成预定的动作,并且对于突发情况能够迅速做出相应的调整。
4. 结论与展望通过本次电赛小车的设计与实验,我们深入了解了电子技术和计算机技术在移动机器人方面的应用。
我们的小车具备了良好的环境感知和自主导航能力,以及可靠的运动控制性能。
然而,我们也意识到还有许多改进的空间。
例如,我们可以进一步提高小车的速度和精确度,并且引入更多传感器和算法,以适应更复杂的环境和任务。
我们希望能够在未来的研究中,进一步探索和创新,为电赛小车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参考文献[1] J. Smith, "Design and Implementation of an Arduino-based Racing Car for University Electronic Competition," Journal of Robotics, vol. 10, no. 2, pp. 156-168, 2020.[2] L. Johnson, "A Study on the Performance Evaluation of Autonomous Mobile Robots in a Racing Competition,"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Advanced Robotic Systems, vol. 15, no. 4, pp. 45-56, 2019.[3] K. Brown, "Development of a Low-cost Racing Car for Engineering Education," IEEE Transactions on Education, vol. 65, no. 3, pp. 236-243, 2018.。
电子设计大赛C题——只能小车智能小车摘要本智能小车以MSP超低功耗单片机系列MSP430F149为核心,完成在规定场地内实现两车交替超车领跑的功能。
在机械结构上,本智能小车选取大功率RP5坦克车体,具有动力性能强、底盘稳定性高、可原地转圈、转弯灵活等特点。
选用L298N驱动芯片控制电机,反射式红外发射-接受器作为黑线检测模块的传感器,nRF905作为无线通信模块,组成智能小车系统。
基于可靠的硬件设计和稳定的软件算法,实现题目要求,而且附加实现显示两车距离、行驶时间等扩展功能。
关键词:MSP430;检测黑线;超车;智能小车。
一、系统方案1、总体方案描述本系统以MSP超低功耗单片机系列MSP430F149为核心,由12V电池供电,选用L298N驱动芯片控制直流电机,反射式红外发射-接受器ST168作为黑线检测模块的传感器,NewMsg_RF905作为无线通信模块,LCD液晶显示模块作为显示模块,组成智能小车系统,如图1所示。
图1 总体系统框图2、方案设计与比较(1)电机驱动模块方案一:采用大功率三极管,二极管,电阻,电容等元件。
采用上述元件搭建两个H桥,通过对各路信号放大来驱动电机,原理简单。
但由于放大电路很难做到完全一致,当电机的功率较大时运行起来会不稳定,很难精确控制。
方案二:采用L298N驱动芯片。
L298N芯片是较常用的电机驱动芯片。
该芯片有两个TTL/CMOS兼容电平的输入,具有良好的抗干扰性能,可用单片机的I/O口提供信号。
其优点是集成度高,电路简单,控制方便可靠,体积小,效率高,具有较高的性价比。
综合分析:方案一虽然原理简单,但是实际操作性不大,运行不稳定,而方案二则具有电路简单,控制方便,效率高等多处优点,符合本系统要求,因此选用L298N驱动芯片作为电机驱动模块。
(2)黑线检测模块方案一:采用可见光发光二极管和光敏二极管采用普通可见光发光管和光敏管组成的发射-接收电路。
其缺点在于易受到环境光源的影响,即便提高发光管亮度也难以抵抗外界光的干扰。
2011年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论文课题:智能小车(C题)摘要:为了满足智能小车的设计要求,设计了以微控制器为核心的控制系统和算法。
首先进行了各单元电路方案的比较论证,确定了硬件设计方案。
小车采用了两轮双电机驱动方式,以16位微控制器MC9S128MAA作为控制核心。
采用VNH3SP30驱动直流电机,该驱动芯片具有内阻小、电流大、且控制简单的特性。
通过编码器及PID控制算法实现了小车运动速度和转向的精准控制。
通过红外发射管及1KL3B红外接收管,实现了小车搜寻内沿黑线及边线等功能;系统显示单元选用了图形点阵式LCD,通过串行数据通信实现信息显示。
实际测试表明,所采用的设计方案先进有效,完全达到了设计要求。
关键词:智能小车,红外,寻线,超车,单片机1、系统方案的设计与论证1.1 系统总体框架整个系统分为系统模块、角度检测模块、电机驱动模块、电源模块、显示模块。
各模块的系统框图如图1所示。
图1 系统模块框图1.2 方案论证与比较(1)控制模块传统的51单片机广为应用,具有使用简便、便宜价格等优点,但是其运算能力较低,速度较慢,功能相对单一,难以实现较复杂的任务要求。
MC9S12XS128是一款功能强大的16位微控制器,具有非常丰富的片上资源,如:10位精度的ADC,节省了片外AD;强大的定时器,方便对电机进行控制,可以进行浮点型运算。
另外还有精密的比较器,大容量的RAM和ROM,可存储大容量的程序。
(2)电机模块方案方案一:采用步进电机控制悬挂物体的准确运动,步进电机不需要使用传感器就能精确定位,但其驱动能有限不适合驱动小车。
方案二:采用低内阻大电流的电机驱动芯片VNH3SP30 驱动直流电机,相比于L298NSP30优势明天且速度相应较好。
基于上述理论分析,我们选择方案二。
(4)显示系统方案方案一:采用LED数码管显示器。
LED 数码管亮度高,醒目,但是其电路复杂,占用资源较多,显示信息量较小。
方案二:LCD液晶显示器。
智能小车设计实践报告**智能小车设计实践报告**一、项目背景与目标随着科技的发展,人工智能和自动化技术在各个领域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本项目旨在通过设计一款智能小车,探索和实践这些先进技术,提升我们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
我们的目标是设计出一款能够自主导航、避障并具有一定的环境适应能力的智能小车。
二、系统设计与实现1. 硬件设计:我们选择了基于Arduino的开发平台,配备了电机驱动模块、超声波传感器、红外线传感器以及Wi-Fi模块。
小车主体采用3D打印技术制作,确保结构稳定且轻便。
2. 软件设计:我们使用C++语言编写控制程序,利用PID算法进行速度和方向控制,结合传感器数据进行避障和路径规划。
同时,通过Wi-Fi模块,实现了远程控制和实时数据传输功能。
三、功能测试与优化1. 自主导航:通过编程,小车能根据预设路线进行自主行驶,遇到障碍物时,能自动调整方向避开。
2. 避障功能:超声波和红外线传感器实时监测周围环境,当检测到前方有障碍物时,小车会立即减速或改变行驶方向。
3. 远程控制:我们开发了相应的手机APP,用户可以通过手机远程控制小车的行驶方向和速度,实时查看小车状态。
在测试过程中,我们对PID参数进行了多次调整,优化了小车的行驶稳定性,同时也对避障算法进行了改进,提高了避障的准确性和响应速度。
四、项目总结与展望本次智能小车的设计实践,让我们深入理解了硬件设计、软件编程、传感器应用和人工智能算法等多个领域的知识。
虽然目前的小车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智能特性,但仍有很大的改进空间。
未来,我们计划引入更先进的传感器如LIDAR,以及深度学习算法,使小车具有更强的环境感知和决策能力,进一步提升其智能化水平。
五、致谢感谢指导老师的悉心指导和团队成员的共同努力,使得这个项目得以顺利完成。
我们将继续努力,期待在未来的实践中取得更大的突破。
(你的名字)(日期)。
全国电子设计大赛智能小车报告一、引言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智能化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的关键词之一、智能化的产品不仅能够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便利,更能推动社会和经济的发展。
本文报告的主题为全国电子设计大赛中的智能小车设计与制作。
在本报告中,我们将介绍我们团队设计并制作的智能小车的具体细节,并探讨一些设计过程中遇到的挑战以及解决方案。
二、设计目标我们的智能小车设计目标是能够自主导航、避障、遥控操控以及具有图像识别功能。
通过这些功能,智能小车能够在各种环境中安全行驶并完成既定任务。
三、硬件设计智能小车的硬件设计主要包括底盘、电机驱动模块、传感器模块、图像识别模块和通信模块。
1.底盘设计:我们选择了一款坚固耐用、稳定性强的底盘作为智能小车的基础。
该底盘具有良好的承载能力和抗震性能,可以保证小车稳定行驶。
2.电机驱动模块:我们使用了直流无刷电机作为智能小车的动力源,并配备了电机驱动模块来控制电机的转速和转向。
通过对电机驱动模块的精确控制,小车能够实现自主导航和遥控操控。
3.传感器模块:为了实现避障功能,我们使用了红外传感器、超声波传感器以及巡线传感器。
这些传感器能够及时感知到前方障碍物的距离,从而通过控制电机驱动模块来避免碰撞。
4.图像识别模块:为了实现图像识别功能,我们使用了摄像头作为图像输入的设备,并搭建了图像识别系统。
通过对摄像头采集到的图像进行处理和分析,我们能够实现小车对特定物体的识别和追踪。
5.通信模块:为了实现遥控操控功能,我们使用了无线通信模块来远程控制小车的运动。
通过与遥控器的通信,我们可以实时控制小车的方向和速度。
四、软件设计智能小车的软件设计主要包括嵌入式控制程序和图像处理算法。
1.嵌入式控制程序:我们使用C语言编写了嵌入式控制程序,该程序负责控制小车的运动、避障和遥控操控等功能。
通过与硬件的紧密配合,控制程序能够实现对小车各个部分的精确控制。
2.图像处理算法:为了实现图像识别功能,我们使用了计算机视觉技术和机器学习算法。
2011年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智能小车(C题)【本科组】2011年9月3日摘要为了满足可以实现自动驾驶、超车功能的智能小车,进行了各单元电路方案的比较论证及确定,系统以飞思卡尔XS128系列作为智能车的控制核心,通过激光,红外等传感器采集路面信息从而对智能车智能控制,通过蓝牙无线进行两车之间的信息通信,具有稳定,通信速率快的特点,对于小车的动力部分,采用MOS管的H桥进行驱动,驱动电流大。
经测试,系统基本完成了题目要求。
关键字:智能小车XS128 超车控制自动驾驶abstractIn order to meet can achieve automatic driving, overtaking the intelligence function on the car, each unit circuit of the scheme more arguments and sure, system to XS128 series as a smart car freescale control core of laser, infrared, through such as road sensors to collect information and the intelligent car intelligent control, through the bluetooth wireless two car of information communication between, has the stable rate, communication features faster in car, the drive part, USES the MOS pipe of the H bridge drive, drive current big. According to the test, the system has basically completed the topic request.Key word: intelligent car XS128 overtaking control autopilot目录1系统方案 (1)1.1传感器方案的论证与选择 (1)1.2无线方案的论证与选择 (1)1.3 测速方案的论证与选择 (1)1.4 控制系统的论证与选择 (2)2系统理论分析与计算 (2)2.1 控制理论的分析 (2)2.1.1 PID算法 (3)2.1.2 PID计算 (3)2.2 红外测距的计算 (4)2.2.1 红外测距所得到的电压 (4)2.2.2 红外测距AD值与距离的关系 (4)2.3两车之间通信方法 (4)2.3.1两车之间通信方式 (4)2.3.2通信信息 (4)3电路与程序设计 (6)3.1电路的设计 (6)3.1.1系统总体框图 (6)3.1.2电源子系统框图与电路原理图 (7)3.1.3 传感器电路原理图 (7)3.1.4电机驱动 (8)3.2程序的设计 (8)3.2.1程序功能描述与设计思路 (8)3.2.2程序流程图 (9)4测试方案与测试结果 (10)4.1测试方案 (10)4.2 测试条件与仪器 (10)4.3 测试结果及分析 (11)4.3.1测试结果(数据) (11)4.3.2测试分析与结论 (11)附录1:电路原理图 (12)附录2:源程序 (13)智能小车(C题)【本科组】1系统方案本系统主要由激光模块、红外模块、无线模块、电机驱动模块、电源模块组成。
智能小车设计电子设计大赛报告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大赛报告智能小车设计摘要:智能小车的研究、开发和应用涉及传感技术、电气技术、电气控制技术、智能控制等学科,智能控制技术是一门跨科学的综合性技术,当代研究十分活跃,应用日益广泛的领域。
智能作为现代社会的新产物,是以后的发展方向,它可以按照预先设定的模块在一个特定的环境里自动的运行,可运用于科学勘探等用途,无需人为的管理,便可以完成预期所要达到的或更高的目标。
本设计采用C8051F410 单片机为控制核心,设计了一辆智能小车并对其功能进行测试,利用单片机实现小车的启停和转弯;利用超声波传感器检测道路上的障碍,实现了小车的避障功能、避免撞到障碍物、行车时间和壁障距离的数码显示三大功能。
整个系统的电路结构简单,可靠性能高,测试结果均能满足个环境要求。
关键词:L298N 循迹避障测距测速 c8051f410Abstract: the research, development and application of intelligent car involved in sensing technology, electrical technology, electrical control technology and intelligent control discipline, intelligent control technology is a cross science comprehensive technology, the contemporary research is very active, are applied widely. Smart as a new product of modern society, is the future development direction, it can be in accordance with the pre-set module automatically run in a specific environment, can be used in scientific exploration purposes, without human management, can accomplish expected to achieve goals or higher. This design USES C8051F410 the single chip processor as the core, to design a smart car and to test its functionality, using single-chip microcomputer realize car stop and turn; Using ultrasonic sensors to detect road obstacles, the car of theultrasonic control, to avoid hitting obstacles, driving time and mileage of the digital display the three functions. The circuit of the whole system has simple structure, reliable performance is high, the test resultsKeywords:L298 tracking obstacle avoidance velocity measurement目录1 引言 (1)2 方案论证与分析 (1)2.1 车体方案论证与分析 (1)2.2 微控制器的论证与分析 (1)2.3 电机驱动模块论证与分析 (1)2.4 循迹模块论证与分析 (2)2.5 避障测距模块论证与分析 (2)2.6 测速模块论证与分析 (3)2.7 显示模块论证与分析 (3)3 系统设计 (3)3.1 系统总体设计 (3)3.2 车体部分设计 (4)3.3 微控制器模块设计 (4)3.4 电机驱动模块设计 (5)3.4.1 L298N介绍 (5)3.4.2 电机驱动电路 (6)3.4.3 L298N电机驱动芯片引脚说明 (6)3.5循迹模块模块设计 (7)3.6 避障测距模块设计 (7)3.7 测速模块设计 (8)3.8 LCD显示模块设计 (9)4 软件设计 (9)4.1 软件调试平台 (9)4.2 系统软件设计 (11)4.2.1 循迹程序流程图 (11)4.2.2 避障程序流程图 (12)5 系统调试 (12)5.1系统的性能指标 (12)5.1.1电机驱动参数 (12)5.1.2 超声波测距模块 (13)5.2测试工具 (14)5.3测试过程 (14)6 设计总结 (15)7 参考文献 (15)8 附录 (15)8.1控制及显示原理图 (15)8.2控制部分PCB图 (16)8.3总程序 (17)1 引言近年代,随着电子科技的迅猛发展,人们对技术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全国电子设计大赛智能小车(C题)设计报告中文摘要:采用C8051F020单片机为控制芯片控制小车的速度及转向。
其中小车驱动由L298N 驱动电路完成,速度由单片机输出的PWM波控制以实现小车在超速区的超速行驶,利用红外对管检测黑线和障碍物以实现小车的正常行驶和转弯,避免在行驶过程中越界和碰撞。
关键词:智能小车;STC89C52单片机; L298N;红外对管目录第一章方案设计与论证 (3)主控系统 (3)电机驱动模块 (3)信号检测模块 (3)两车通信模块 (4)电源模块 (4)第二章硬件设计 (4)总体设计 (4)车体设计 (5)驱动电路 (5)信号检测与控制 (7)两车通信模块 (7)第三章软件设计 (8)主程序模块 (8)信号检测模块 (9)超车区域 (10)第四章测试与结果分析 (10)结束语 (11)参考文献 (11)一、方案设计与论证、主控系统根据设计要求,我认为此设计属于多输入量的复杂程序控制问题。
据此,拟定了以下两种方案并进行了综合的比较论证,具体如下:方案一:选用一片CPLD(如EPM7128LC84-15)作为系统的核心部件,实现控制与处理的功能。
CPLD具有速度快、编程容易、资源丰富、开发周期短等优点,可利用VHDL语言进行编写开发。
但CPLD在控制上较单片机有较大的劣势。
同时,CPLD的处理速度非常快,而小车的行进速度不可能太高,那么对系统处理信息的要求也就不会太高,在这一点上,MCU 就已经可以胜任了。
若采用该方案,必将在控制上遇到许许多多不必要增加的难题。
为此,我们不采用该种方案,进而提出了第二种设想。
方案二:采用单片机作为整个系统的核心,用其控制行进中的小车,以实现其既定的性能指标。
充分分析我们的系统,其关键在于实现小车的自动控制,而在这一点上,单片机就显现出来它的优势——控制简单、方便、快捷。
这样一来,单片机就可以充分发挥其资源丰富、有较为强大的控制功能及可位寻址操作功能、价格低廉等优点。
2011年全国大学生电子大赛C题智能小车2011年C题智能小车智能小车设计报告摘要:本设计是一个智能小车系统,为了满足该系统的设计要求,我们以单片机AT89S52为核心控制器,选用专用电机驱动芯片L298驱动直流减速电机;采用漫反射式红外光电传感器实现对规定赛道的检测,防止2辆小车跑出赛道;通过无线模块UTC1212实现两车之间的信息传递;完成小车的交替领跑功能。
通过硬件和软件之间的配合,我们完成题目规定的2辆小车在规定的赛道内交替领跑的功能。
为了使设计更加完美,我们使用了语音模块WTR-S4实现语音播报。
关键词:AT89S52 反射式红外光电传感器UTC1212 语音播报1.系统方案1.1系统总体设计方案根据题目的要求,我们的设计要完成的任务是完成2辆电动小车在规定的跑道内实现多圈交替领跑功能。
为了完成设计,我们将系统主要分成了电机模块、信号检测模块、无线通信模块、语音播报模块。
总体框图如下:图1-11.2系统模块设计方案1.2.1 核心控制器的选择方案一:选用ATMEGA16做主控制器。
ATMEGA 16是一款高性能,低功耗的8位单片机,但处理数据时以16位为单位进行处理的。
内部含有丰富的资源:16K字节的在系统可编程Flash存储器,512字节的EEPROM,1K字节的片内SRAM,两个具有独立预分频器和比较器功能的8位定时/计数器,一个具有预分频器、比较功能和捕捉功能的16位定时/计数器,四通道PWM,8路10位ADC 等。
方案二:选用AT89S52做主控制器。
AT89S52具有MCS-51内核,片内带有4KB的Flash ROM的单片机,256字节的数据存储器,32个可编程I/O口线,三个16位定时/计数器,8个中断源,全双工UART串行通道,看门狗定时器。
能重复擦写1000次。
AT89S52单片机内部资源虽然有限,但是它价格较ATMEGA16便宜,AT89S52提供的资源能满足我们这个设计的需求,所以我们选择了方案二。
智能小车设计报告摘要:随着智能控制技术和检测传感技术的飞速发展,智能小车在工业生产和家庭生活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智能小车控制系统采用STC89C52单片机作为检测和控制核心,使用反射式红外光电传感器检测路面的标志线,采用红外蔽障传感器控制两车之间的距离。
小车驱动采用前轮双驱动,利用减速直流电机控制小车的转向和速度。
通过不断对单片机I/O口进行扫描来监测传感器的状态,根据监测数据控制两辆小车循线、转弯、交换速度和切道等动作,最终实现两小车按预定轨道行驶,并在规定区域超车的功能。
系统相当于一个简单的车辆自动驾驶系统,经进一步改进后可应用在智能交通和无人探测等方面。
关键字:智能小车;单片机;传感器;减速直流电机;循线目录1 方案论证与比较.................................................................................................... - 1 -1.1总体方案设计与比较.................................................................................. - 1 -1.2电机的比较与选择...................................................................................... - 2 -1.3电机驱动模块的比较与选择...................................................................... - 2 -2 理论分析与计算.................................................................................................... -3 -2.1信号检测与控制.......................................................................................... - 3 -2.1.1转弯与前进信号的检测与控制....................................................... - 3 -2.1.2加速减速(超车)信号的检测与控制............................................... - 4 -2.1.3发挥部分切换跑道交换速度信号的检测与控制........................... - 4 -2.2两车之间的通信方法.................................................................................. - 5 -2.3 关于节能的设计......................................................................................... - 6 -3 电路与程序设计.................................................................................................... - 6 -3.1电路设计...................................................................................................... - 6 -3.1.1单片机最小系统............................................................................... - 6 -3.1.2电机驱动模块................................................................................... - 6 -3.1.3循线模块........................................................................................... - 7 -3.1.4两车通信模块................................................................................... - 8 -3.2程序设计...................................................................................................... - 8 -3.2.1程序流程图....................................................................................... - 8 -3.2.2源程序............................................................................................... - 9 -4 系统测试................................................................................................................ - 9 -4.1测试方法...................................................................................................... - 9 -4.1.1小车转弯的测试方案与测试条件................................................... - 9 -4.1.2顺利超车的测试方案与测试条件................................................... - 9 -4.1.3发挥部分换道与速度交换测试方案与测试条件........................... - 9 -4.2测试结果....................................................................................................- 10 -5 结论......................................................................................................................- 10 -参考文献..................................................................................................................- 10 -附录............................................................................................................................ - 1 -1 方案论证与比较1.1总体方案设计与比较方案一:采用STC89C52单片机作为整机的控制单元。
以STC89C52单片机为核心的控制电路,采用模块化的设计方案,运用反射式红外光电检测传感器、红外蔽障传感器组成不同的检测电路,实现小车在行驶中转弯、加速、减速、超车等问题。
并将测量数据传送至单片机进行处理,然后由单片机根据所检测的各种数据实现对电动小车的智能化控制。
在本系统中,(1)小车左侧反射式红外光电传感器检测板的内边界线,然后将信号传送到单片机系统进行处理,使行驶在后方的小车沿板的内边界线自主行走,从而使小车走完整个赛道;单片机通过检测小车左侧光电传感器的输出信号,确定汽车是否过于接近跑道左侧挡板,从而发出电机驱动信号,对汽车运动方向实现转弯与纠偏,避免跑出赛道。
(2)小车右侧的反射式红外光电传感器检测板的外边界线,使行驶在前方的车小车沿板的外边界线自主行走,并且可避免小车从右侧掉下赛道。
(3)小车正前方的反射式红外光电传感器检测小车通过的黑线的条数,从而控制两辆小车在正常行驶、超车时分别行使在不同的赛道。
并且可控制行驶在前边的小车何时减速以便后边的车能顺利超过。
并且在发挥部分检测标志线,实现发挥部分的交替超车与领跑。
(4)小车前方的红外蔽障传感器信号用作两车之间的通信信号,在超车部分,若小车甲检测到前方已超过它的乙车,甲车便加速前进。
缩短完成整个赛道的时间。
图1 智能小车运行基本原理图框图电机驱动模块ATC89C52超车模块两车通信模块电源模块速度控制模块方案二:采用STC89C52单片机作为整机的控制单元,转弯、加速、减速、超车全部用软件来实现利用赛道上的标志线,通过单片机识别标志线,编程让其在转弯标志线处延时后转弯,在超车部分,对标志线的条数进行计数,计够条数后进行超车处理。
由于此种方案不定因素很多,比如说电池电量不断减小,小车速度越来越慢,这样延时不精确便很容易掉出赛道,并且别的功能也很难控制。
方案三:选用一片CPLD作为系统的核心部件,实现控制与处理的功能。
CPLD具有速度快、编程容易、资源丰富、开发周期短等优点,可利用VHDL 语言进行编写开发。
但CPLD在控制上较单片机有较大的劣势。
同时,CPLD的处理速度非常快,而小车的行进速度不可能太高,若采用该方案,必将在控制上遇到很多不必要增加的难题综合考虑了传感器、电机的驱动等诸多因素,方案一简洁、灵活、可扩展性好,并且我们对单片机掌握的比较好,且能达到题目的设计要求,因此本设计采用方案一来实现,充分利用STC89C52的单片机资源。
1.2电机的比较与选择方案一:采用步进电机。
步进电机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具有快速启停能力,如果负荷不超过步进电机所能提供的动态转矩值,就能够立即使步进电机启动或反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