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八年级数学第一次月考试卷讲评》说课稿

《八年级数学第一次月考试卷讲评》说课稿

《八年级数学第一次月考试卷讲评》说课稿
《八年级数学第一次月考试卷讲评》说课稿

八年级数学第一次月考试卷讲评说课稿

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我今天的说课题目是《八年级下册第一次月考试卷讲评》。下面我将从试卷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法分析与学法指导,教学过程、板书设计六个方面来阐述我对这节试卷讲评课的理解和设想:

一、试卷分析:本次月考试题有一定难度,计算量较大,试题覆盖了人教版数学八年级下册第十六章和第十七章所学全部内容,关注对数学核心内容的考查,并注重对学生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方法,基本数学思想的掌握情况的考查,体现了义务教育阶段数学课程测试的基础性和普及性特点,从成绩和评卷来看,学生基础相对较差,基础知识不扎实,灵活运用能力欠佳。

成绩分析

1、知识与技能:通过学生订正试卷及教师的试卷讲评,加强对《二次根式》和《勾股定理》两章内容的理解和掌握,从而理清相关的数学思想和方法,通过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经历对错误解题的纠正,在合作交流的过程中,发展有条理地思考、表达和运算的能力,培养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查缺补漏,进而完善《二次根式》和《勾股定理》这两章的知识体系。

3、情感态度价值观: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参与,构建和谐有效的生动课堂,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教学重点:对试卷查缺补漏,主要针对第7、8、10、14、21、24题等,加深对二次根式和勾股定理内容的掌握,提高学生灵活运用数学知识的能力。

教学难点:提高学生运用二次根式和勾股定理相关知识解决问题,发展学生数学逻辑思维能力。

教学方法:以学生自主交流,纠错为主,教师进行点拨指导。

学法指导:通过自查自纠总结得失;通过进一步拓展训练提高解题能力,学生在自我反思的基础上,进行小组交流改正,并集体展示交流结果,完成课堂练习。

四、教法选择与学法指导

1、教法选择:

为了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采用启发式教学,活动法教学和多媒体教学手段共用。首先,运用多媒体展示月考的情况,让学生看清统计结果,分析自己成绩,找准自己的位置,再引导学生观察试卷,找出较易解决的错误问题并小组纠错解决。其次,对试卷上绝大多数学生都不能解决的问题教师再加以引导解决,并给出具体过程。最后,通过教师的点拨和试卷纠错后获得的知识积累,让学生完成几道变式练习,以检测反馈本节学习效果。

2、学法指导:

课堂教学要体现以学生的发展为本,为充分体现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原则,本课注重围绕试卷的纠错,展开小组合作交流,小组纠错,始终让学生参与整个讲评的全过程,有意识的让学生主动观察、比较、分类、归纳。

五、教学过程

活动1、概要分析激趣探疑(约3分钟)

展示成绩优异同学名单。

成绩统计:公布本次考试的总体情况,最高分,最低分,平均成绩,及格率,优秀率。

错题分析:教师课件展示部分同学错题情况及优秀试卷。

板书课题------月考试卷讲评——二次根式、勾股定理

(设计意图:针对考试成绩做简要分析,让学生对总体情况有所把握,激励学生,明确目标。)

活动2、纠错点拨查缺补漏

(设计意图:纠正试卷中的错误,找出难点进行合作交流,找出问题症结,发展有条理地思考、表达和运算的能力,培养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

1.学生自查自纠(约2分钟)

学生在检测结束后,已经进行了课外反思交流。

课堂上,学生单独把因粗心大意、不仔细而造成的错误纠正过来。只需很短的时间纠正在试卷上,并把不会做的题号做上记号。

2.学生在小组内讨论交流纠错(约8分钟)

教师在各小组之间巡视,督促学生浏览试卷,六人一小组,通过小组合作或者一帮一改正比较容易的题目,并找出错因,相互检查纠正疑难,进行交流。对于小组内不能解决的问题做上标记,由小组长汇集把题号写在黑板上。

(设计意图:学生在小组内将本组能解决的问题通过兵教兵的方式进行解决,将不会的问题提交出来,既锻炼了学生又节省了课堂内的讲评时间。)

3.课堂集体展示(约15分钟)

对各组学生将未能解决的题,先由会做的小组学生口述或板书在黑板上,集体讨论,鼓励学生大胆交流,说出自己的想法和看法。

各组都未能解答的题目,教师先提示解题思路和方法,仍有困难教师做示范解答。(可能板书第10、14、24题)

教师关注学生解决问题的过程及其参与度,适时的给以解题方法的渗透,并以P PT课件展示解题的规范过程。在展示10、14、24题的过程中板书解决问题的方法、思想。

(设计意图:经过各组讨论交流,遗留的问题并不多而且各组问题不尽相同,学生能解决的问题尽量让学生解决,增强学生参与学习活动的广度和效度,全班都不会的问题由教师提示讲解,也能给学生留下深刻印象。)

活动3 分类规整延伸拓展(约2分钟)

学生反思:分析自己在解题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对照自己的不足与纠结,谈谈自己本节的收获。

教师小结:本节课我们共同经历了第一次月考试卷的纠错及讲评,进一步掌握了二次根式和勾股定理的相关知识,体会了数形结合、分类讨论及归纳转化的数学思想方法。

活动4 聚焦变式巩固提高(约13分钟)

1、链接中考

(2015,陕西)计算:

-3

1

2 (()

2、如图,圆柱的底面半径为3dm,高为5dm,蚂蚁在圆柱表面爬行.

(1)从点A爬到点B的最短路程是多少分米(结果保留小数点后一位)?

(2)从点A绕一圈爬到点C的最短路程是多少分米(结果保留小数点后一位)?

解:(1)如图所示,

圆柱的底面半径为3dm,高为5dm, 3,5A D d m B D d m π∴==

22(3)510.7AB dm

π∴=+≈. (2)如图所示,

6,5A E d m C E d m π==

22(6)519.5A C d m π=

+≈ 答:从点A 爬到点B 的最短路程是10.7分米,从点A 爬到点C 的最短路程是19.5分米.

结合活动积累的经验,引导学生完成变式练习,以检查讲评交流展示后的学习效果。以小组为单位完成,第一个完成的由教师检查评定,小组内其他学生完成的由第一个完成的学生根据老师检查评定的标准进行检查评定。课堂内未能完成的习题作为课外练习完成。

(设计意图:学生完成的变式练习与试卷有紧密关系,但又不是试题的翻版,而是在试卷习题的基础上加以变形,进行变式训练,融汇贯通,对存在的疑难问题,进行延展训练,达到举一反三,提高学生解题能力和灵活运用数学知识的能力。

活动5 选择作业,深化提升(分层要求,异步达标)(约2分钟)

1.将课堂集体展示的试题写在作业本上;

2.卷面成绩在72分以下的同学将自己试卷中存在的没有具体讲评的错误纠正在试卷上,包括写出解题过程;

3.卷面成绩在72分以上的同学将变式题作为作业。

课题

副标题

一组:

问题 方法 思

10 多媒体

屏幕 变式1题 变式2题 C C

E

以上是我从六个方面阐述了本节课“教什么,怎么教,为什么这样教”希望各位老师对本节课提出宝贵意见,谢谢各位老师。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