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语文下册 课内外文言文趣读精细精炼专题大道之行也(课内篇)
- 格式:doc
- 大小:92.38 KB
- 文档页数:5
八年级语文下册课内外文言文趣读精美精华大道之行也( 课内篇 )一、趣文导读望包荒贫士素好铺张,偷儿夜袭之,空如也,咒骂而去。
贫士摸床头数钱,追赠之。
嘱曰:“君此来,虽极怠慢,然在人前,尚望包荒。
”【译文】有个穷人向来好铺张,小偷夜里去盗窃,但其家空无一物,于是咒骂而去。
穷人拿床头数钱,追上小偷馈赠他,叮嘱说:“你此次来,固然十分怠慢,可是请你在别人眼前,尚望美言,千万不要说我很穷。
”二、美文精读【作品卡片】《礼记》别名《小戴礼记》《小戴记》,据传为孔子的七十二弟子及其学生们所作,西汉礼学家戴圣所编,是中国古代一部重要的典章制度选集,共二十卷四十九篇,主要记录了先秦的礼法,表现了先秦儒家的哲学思想、教育思想、政治思想、美学思想,是研究先秦社会的重要资料,是一部儒家思想的资料汇编。
【文言原文】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
选贤与能,讲信修睦。
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
货恶其弃于地也,不用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用为己。
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
是谓大同。
【古今对碰】原诗【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
【选贤与 (j ǔ) 能】,【讲信修睦】。
说明译文【大道】指儒家尊崇的上古时代的政治在大道实行的时候,天下是人们所共制度。
【之行】之,助词撤消句子之间有的。
的独立性。
行,实行。
【为】是,表判断。
【选贤与 (j ǔ) 能】选拔推选道德崇高、把道德崇高的人、能干的人选拔出有才华的人。
贤,指道德崇高。
能,指来,讲究诚信,培育友善氛围。
才华出众。
与,同“举”,推选,选举。
【讲信修睦 (mù)】讲究诚信,培育友善氛围。
信,诚信。
修,培育。
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不过。
【亲其亲】第一个“亲”,所以人们不不过奉养自己的父亲母亲,不独【子其子】,用作动词,以为亲;第二个“亲”,不过抚养自己的儿女,指父亲母亲。
大道之行也课内精读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大道之行也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
选贤与能,讲信修睦。
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
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
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
是谓大同。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故人不独亲.其亲( )(2)力恶.其不出于身也( )(3)不独子.其子( )(4)男有分,女有归.( )2.下列句中加点的词与例句中加点的词的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货恶其弃于.地也A.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B.相与步于.中庭C.达于.汉阴D.告之于.帝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1)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
选贤与能,讲信修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
是谓大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联系当前创建和谐社会的实际,谈谈这篇文章的现实意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选文构想的理想社会具有哪些特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比较阅读一、阅读下面甲、乙两文,回答问题。
比较阅读7 大道之行也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
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
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
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节选自《礼记·礼运》)1.解释加点的词。
(1)选贤与.能(与:)(2)女有归.(归:)【答案】(1)与:通“举”。
(2)归:女子出嫁。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点是文言实词的理解。
解答此类题目,一定要先翻译句子,知道句意然后再解释词语,并要注意通假字、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等特殊情况,平时要注意积累并识记一些常见的实词。
本题需要注意的词语是:与:通“举”。
2.请将文中与下面意思相近的语句写出来。
(1)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译文:。
(2)路不拾遗。
译文:。
【答案】(1)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老有所终,幼有所长。
(2)路不拾遗——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文句子的能力。
解答此类型题,要对原文言文内容透彻理解,在正确理解句子意思的基础上,进行信息的比较、筛选,写出符合题意的句子即可。
(1)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老有所终,幼有所长。
(2)路不拾遗——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
3.本文描述大同社会的人才选拔制度与福利保障体系是怎样的?人才选拔:。
福利保障:。
【答案】人才选拔:选贤与能,讲信修睦。
福利保障: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从文中筛选有效信息的能力。
这类题目应明确信息筛选的方向,即挑选的范围和标准,其次要对原文语句进行加工概括,用凝练准确的语言来作答。
人才选拔:选贤与能,讲信修睦。
福利保障: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
4.现代汉语中还保有许多古代语言的含义。
请从下列字中,选三字写出三个成语来。
皆、恶、兴、作、谓、藏、闭,信、弃答:。
《大道之行也》考点详解(八年级下册《礼记》二则之二)《大道之行也》阐明儒家思想中的“大同”社会的特征,先对“大同”社会进行纲领性说明,指出“大同”社会的根本特征是“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然后从三个方面阐述“大同”社会的基本特征,即人人都能得到社会的关爱;人人都能安居乐业;货尽其用,人尽其力。
最后总括并定名为“大同”。
目录:1.《大道之行也》考点解析;2.《礼记》二则课后习题解答。
一、《大道之行也》考点解析【原文】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
【译文】在大道施行的时候,天下是人们所共有的。
【考点】〔大道〕指儒家推崇的上古时代的政治制度。
〔行〕施行。
〔为〕读作wéi,意思是“是”,表示判断。
【原文】选贤与能,讲信修睦。
【译文】选拔推举品德高尚、有才干的人,讲求诚信,培养和睦气氛。
【考点】〔选贤与能〕这里采用“互文”修辞,理解为“选与贤能”,即选拔推举品德高尚、有才干的人。
与:读作jǔ,同“举”,选举,推举。
贤:品德高尚,这里是形容词用作名词,指品德高尚的人。
能:才干出众,这里是形容词用作名词,指有才干的人。
〔讲信修睦〕讲求诚信,培养和睦气氛。
信:诚信,信用。
修:培养。
睦:和睦。
【原文】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
【译文】因此人们不只是敬爱自己的父母,不只是疼爱自己的子女,要使老年人有善终的保障,壮年人有发挥才能的场所,儿童有成长的条件,使老而无妻的人、老而无夫的人、幼年丧父的孩子、老而无子的人、残疾人都能得到供养。
男子要有职业,女子要及时婚配。
【考点】〔故〕连词,所以,因此。
〔不独〕不只。
独:只,仅仅。
〔亲其亲〕敬爱自己的父母。
第一个“亲”用作动词,属于意动用法,意思是“以……为亲”;第二个“亲”是名词,指父母。
〔子其子〕疼爱自己的子女。
第一个“子”用作动词,属于意动用法,意思是“以……为子”;第二个“子”是名词,指子女。
大道之行也课内精读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大道之行也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
选贤与能,讲信修睦。
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
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
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
是谓大同。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故人不独亲.其亲( )(2)力恶.其不出于身也( )(3)不独子.其子( )(4)男有分,女有归.( )2.下列句中加点的词与例句中加点的词的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货恶其弃于.地也A.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B.相与步于.中庭C.达于.汉阴D.告之于.帝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1)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
选贤与能,讲信修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
是谓大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联系当前创建和谐社会的实际,谈谈这篇文章的现实意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选文构想的理想社会具有哪些特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比较阅读一、阅读下面甲、乙两文,回答问题。
八年级语文下 《大道之行也》重点字注音+译文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jǔ能,讲信修睦。
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ɡu ān 、寡ɡu ǎ、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f èn ,女有归。
货/恶w ù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已;力/恶w ù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已。
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
是谓大同。
1.选贤与能 。
与同“举”,选举2.矜、寡、孤、独、废疾者。
矜(guān)同“鳏”,老而无妻。
3.货恶其弃于地也。
力恶其不出于身也。
恶 (wù):厌恶 大道,可以理解为治理社会的最高准则.大同,可以理解为儒家的理想社会或人类社会的最高阶段。
大道之行也,是指执政者施行大道,则老百姓便可以生活在安定、和平的大同社会。
译文在大道施行的时候,天下是人们所共有的,选拔推举品德高尚、有才干的人(给大家办事),(人人)讲求诚信,培养和睦气氛。
因此人们不单敬爱、奉养自己的父母,不单疼爱、抚育自己的子女,要使老年人能终其天年,中年人能为社会效力,幼童能顺利地成长,使老而无妻的人、老而无夫的人、幼年丧父的孩子、老而无子的人、残疾而不能做事的人都能得到供养。
男子要有职业,女子有归宿。
(人们)憎恶把财货抛(扔)在地上的现象(而去收贮它),但并非自己想私藏;(也)憎恶力气不出于自己(或者:在共同劳动中自身不肯出力的行为),但愿意多出力气并不是为了自己的私利。
这样一来,奸诈之心闭塞而不会兴起(或者:就不会有人搞阴谋),不会有人盗窃财物和兴兵作乱(或者:偷盗作乱害人的事也不会兴起),(家家户户)都不用关大门了,这就叫做“大同”社会。
《大道之行也》参考译文
在大道施行的时候,天下是人们所共有的,把有贤德、有才能的人选出来(给大家办事),(人人)讲求诚信,崇尚和睦。
因此人们不单奉养自己的父母,不单抚育自己的子女,要使老年人能终其天年,中年人能为社会效力,幼童能顺利地成长,使老而无妻的人、老而无夫的人、幼年丧父的孩子、老而无子的人、残疾人都能得到供养。
男子要有职业,女子要及时婚配。
(人们)憎恶财货被抛弃在地上的现象(而要去收贮它),却不是为了独自享用;(也)憎恶那种在共同劳动中不肯尽力的行为,总要不为私利而劳动。
这样一来,就不会有人搞阴谋,不会有人盗窃财物和兴兵作乱,(家家户户)都不用关大门了,这就叫做“大同”社会。
说明:①“大道”“大同”都属于特殊概念:“大道”,指放之四海而皆准的道理或真理,可以有各种各样的解释;“大同”,指儒家的理想社会或人类社会的最高阶段,也可以有种种解释。
这一类字眼是不能翻译也是译不好的。
②有些词语在一定语境中往往具有特殊含义,如“归”指女子出嫁,但在“男有分,女有归”这句话中就有了“及时婚配”的意思;“亲”有亲近义,但“亲其亲”跟“子其子”是对文,前一个“亲”就有了“奉养”义,后一个“亲”就专指父母了。
③文中凡能直译的语句一概用直译,但也有一些地方用了意译。
7 大道之行也
一、趣文导读
望包荒
贫士素好铺张,偷儿夜袭之,空如也,唾骂而去。
贫士摸床头数钱,追赠之。
嘱曰:“君此来,虽极怠慢,然在人前,尚望包荒。
”
【译文】
有个穷人平素好铺张,小偷夜里去偷窃,但其家空无一物,于是唾骂而去。
穷人拿床头数钱,追上小偷赠给他,嘱咐说:“你这次来,虽然十分怠慢,但是请你在他人面前,尚望美言,万万不要说我很穷。
”
二、美文精读
【作品卡片】
《礼记》又名《小戴礼记》《小戴记》,据传为孔子的七十二弟子及其学生们所作,西汉礼学家戴圣所编,是中国古代一部重要的典章制度选集,共二十卷四十九篇,主要记载了先秦的礼制,体现了先秦儒家的哲学思想、教育思想、政治思想、美学思想,是研究先秦社会的重要资料,是一部儒家思想的资料汇编。
【文言原文】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
选贤与能,讲信修睦。
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
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
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
是谓大同。
【古今对碰】
“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这一层是全文的总括语。
文章选择了一种特殊的总括方式,就是拿现实社会跟这个理想的“大同”社会作对比,从而顺理成章地指出,现实社会中诸多黑暗现象如搞阴谋、盗窃财物、作乱等等,在“大同”社会里将不复存在,代之而兴的将是一
个“外户而不闭”的和平、安定的局面。
这个结论非常鼓舞人心。
【知识梳理】
1.解释加点的词。
(4分)
⑴选贤与能,讲信修睦.()
⑵不独子.其子()
⑶矜、寡、孤、独()
⑷盗窃乱贼而不作()
2.文中“大道”“大同”分别指什么?(4分)
大道:
大同: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6分)
①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
②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③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
4.文中哪些句子说明大同社会的特征?(4分)
5.你认为“大同”社会会实现吗?我们现在生活的社会是大同社会吗?(4分)
6.“大同”社会跟陶渊明描绘的那个“世外桃源”有没有相似的地方?(4分)
7.为实现“大同”社会,从古到今有许多进步思想家和社会改革家一直在追求,请结合历史知识举几个名人的事例。
(4分)
【参考答案】
4.(1)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
(2)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
(3)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
5.能实现。
只要我们齐心协力,大同社会一定会实现在。
我们现在还不是大同社会,这要靠我们不断努力,最终实现大同社会。
6.有相同的地方,老百姓能够安居乐业,幸福安康的生活,丰衣足食,社会安康。
7.略。
四、真题链接(2017年)
阅读《大道之行也》,完成1—3题。
(共14分)
1.解释加点的词。
(4分)
⑴选贤与能,讲信修睦.()⑵不独子.其子()
⑶矜、寡、孤、独()⑷盗窃乱贼而不作()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6分)
①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
②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③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
3.你认为“大同”社会会实现吗?我们现在生活的社会是大同社会吗?(4分)
【参考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