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成都市第七中学实验学校2016-2017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
- 格式:doc
- 大小:76.80 KB
- 文档页数:16
成都七中2016-2017学年度上期高2018届期末考试英语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
第Ⅰ卷(选择题) 1页至9页,第Ⅱ卷(非选择题)9页至10页,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注意事项:1。
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号填写在答题卷上。
2。
作答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卷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
考试结束后,只将答题卷交回。
第Ⅰ卷第一部分听力(共两节,满分30分)做题时,先将答案标在试卷上。
录音内容结束后,你将有两分钟的试卷将试卷上的答案转涂到答题卡上.第一节(共 5 小题;每小题1。
5 分,满分7。
5 分)听下面 5 段对话.每段对话后有一个小题,从题中所给的 A、B、C 三个选项中选出最佳选项,并标在试卷的相应位置。
听完每段对话后,你都有 10 秒钟的时间来回答有关小题和阅读下一小题。
每段对话仅读一遍。
1.What does the man want to do?A.Reserve a cheap hotel.B.Go to Mexico on business.C.Relax and enjoy himself。
2.What will the woman get?A.Carpet cleaner。
B。
A paper towel. C. A glass of wine.3.Who is the woman?A.A teacher.B. A student. C。
An assistant teacher.4.Where are the speakers headed?A.To a swimming pool。
B. To the beach. C。
To arestaurant.5.Why is the museum important?A.It’s a museum for old art.B.It will be built on a small island。
C.It’s the first of its kind in Indonesia。
专题08 解锁圆锥曲线中的定点与定值问题一、解答题1.【陕西省榆林市第二中学2018届高三上学期期中】已知椭圆的左右焦点分别为,离心率为;圆过椭圆的三个顶点.过点且斜率不为0的直线与椭圆交于两点.(Ⅰ)求椭圆的标准方程;(Ⅱ)证明:在轴上存在定点,使得为定值;并求出该定点的坐标.【答案】(1)(2)【解析】试题分析:(Ⅰ)设圆过椭圆的上、下、右三个顶点,可求得,再根据椭圆的离心率求得,可得椭圆的方程;(Ⅱ)设直线的方程为,将方程与椭圆方程联立求得两点的坐标,计算得。
设x轴上的定点为,可得,由定值可得需满足,解得可得定点坐标。
解得。
∴椭圆的标准方程为.(Ⅱ)证明:由题意设直线的方程为,由消去y整理得,设,,要使其为定值,需满足,解得.故定点的坐标为.点睛:解析几何中定点问题的常见解法(1)假设定点坐标,根据题意选择参数,建立一个直线系或曲线系方程,而该方程与参数无关,故得到一个关于定点坐标的方程组,以这个方程组的解为坐标的点即所求定点; (2)从特殊位置入手,找出定点,再证明该点符合题意.2.【四川省成都市第七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半期考】已知斜率为k 的直线l 经过点()1,0-与抛物线2:2C y px =(0,p p >为常数)交于不同的两点,M N ,当12k =时,弦MN的长为. (1)求抛物线C 的标准方程;(2)过点M 的直线交抛物线于另一点Q ,且直线MQ 经过点()1,1B -,判断直线NQ 是否过定点?若过定点,求出该点坐标;若不过定点,请说明理由. 【答案】(1)24y x =;(2)直线NQ 过定点()1,4- 【解析】试题分析:(1)根据弦长公式即可求出答案;(2)由(1)可设()()()2221122,2,,2,,2M t t N t t Q t t ,则12MN k t t =+, 则()11:220MN x t t y tt -++=; 同理: ()22:220MQ x t t y tt -++=()1212:220NQ x t t y t t -++=.由()1,0-在直线MN 上11t t ⇒=(1);由()1,1-在直线MQ 上22220t t tt ⇒+++=将(1)代入()121221t t t t ⇒=-+- (2) 将(2)代入NQ 方程()()12122420x t t y t t ⇒-+-+-=,即可得出直线NQ 过定点.(2)设()()()2221122,2,,2,,2M t t N t t Q t t ,则12211222=MN t t k t t t t -=-+, 则()212:2MN y t x t t t -=-+即()11220x t t y tt -++=; 同理: ()22:220MQ x t t y tt -++=;()1212:220NQ x t t y t t -++=.由()1,0-在直线MN 上11tt ⇒=,即11t t =(1); 由()1,1-在直线MQ 上22220t t tt ⇒+++=将(1)代入()121221t t t t ⇒=-+- (2) 将(2)代入NQ 方程()()12122420x t t y t t ⇒-+-+-=,易得直线NQ 过定点()1,4-3.【四川省成都市第七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半期考】已知抛物线()2:0C y mx m =>过点()1,2-, P 是C 上一点,斜率为1-的直线l 交C 于不同两点,A B (l 不过P 点),且PAB ∆的重心的纵坐标为23-. (1)求抛物线C 的方程,并求其焦点坐标;(2)记直线,PA PB 的斜率分别为12,k k ,求12k k +的值. 【答案】(1)方程为24y x =;其焦点坐标为()1,0(2)120k k +=【解析】试题分析;(1)将()1,2-代入2y mx =,得4m =,可得抛物线C 的方程及其焦点坐标;(2)设直线l 的方程为y x b =-+,将它代入24y x =得22220x b x b -++=(),利用韦达定理,结合斜率公式以及PAB ∆的重心的纵坐标23-,化简可12k k + 的值;因为PAB ∆的重心的纵坐标为23-, 所以122p y y y ++=-,所以2p y =,所以1p x =,所以()()()()()()1221121212122121221111y x y x y y k k x x x x ------+=+=----, 又()()()()12212121y x y x --+--()()()()12212121x b x x b x ⎡⎤⎡⎤=-+--+-+--⎣⎦⎣⎦()()()12122122x x b x x b =-+-+-- ()()()22212220b b b b =-+-+--=.所以120k k +=.4.已知椭圆2222:1(0)x y C a b a b+=>>的短轴端点到右焦点()10F ,的距离为2.(Ⅰ)求椭圆C 的方程;(Ⅱ)过点F 的直线交椭圆C 于A B ,两点,交直线4l x =:于点P ,若1PA AF λ=,2PB BF λ=,求证: 12λλ-为定值.【答案】(1) 22143x y +=;(2)详见解析. 【解析】试题分析:(Ⅰ)利用椭圆的几何要素间的关系进行求解;(Ⅱ)联立直线和椭圆的方程,得到关于x 或y 的一元二次方程,利用根与系数的关系和平面向量的线性运算进行证明.(Ⅱ)由题意直线AB 过点()1,0F ,且斜率存在,设方程为()1y k x =-, 将4x =代人得P 点坐标为()4,3k ,由()221{ 143y k x x y =-+=,消元得()22223484120k xk x k +-+-=,设()11,A x y , ()22,B x y ,则0∆>且21222122834{ 41234k x x kk x x k +=+-⋅=+, 方法一:因为1PA AF λ=,所以11141PA x AF x λ-==-. 同理22241PB x BFx λ-==-,且1141x x --与2241x x --异号,所以12121212443321111x x x x x x λλ⎛⎫---=+=--+ ⎪----⎝⎭()()1212123221x x x x x x +-=-+-++()2222238682412834k k k k k --=-+--++0=. 所以, 12λλ-为定值0.当121x x <<时,同理可得120λλ-=. 所以, 12λλ-为定值0.同理2223PB my BFmy λ-==,且113my my -与223my my -异号,所以()12121212123332y y my my my my my y λλ+---=+=-()()36209m m ⨯-=-=⨯-.又当直线AB 与x 轴重合时, 120λλ-=, 所以, 12λλ-为定值0.【点睛】本题考查直线和椭圆的位置关系,其主要思路是联立直线和椭圆的方程,整理成关于x 或y 的一元二次方程,利用根与系数的关系进行求解,因为直线AB 过点()1,0F ,在设方程时,往往设为1x my =+()0m ≠,可减少讨论该直线是否存在斜率.5.【四川省绵阳南山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设抛物线C : 24y x =, F 为C 的焦点,过F 的直线l 与C 相交于,A B 两点. (1)设l 的斜率为1,求AB ; (2)求证: OA OB ⋅是一个定值. 【答案】(1) 8AB =(2)见解析【解析】试题分析:(1)把直线的方程与抛物线的方程联立,利用根与系数的关系及抛物线的定义、弦长公式即可得出;(2)把直线的方程与抛物线的方程联立,利用根与系数的关系、向量的数量积即可得出;(2)证明:设直线l 的方程为1x ky =+,由21{4x ky y x=+-得2440y ky --= ∴124y y k +=, 124y y =-()()1122,,,OA x y OB x y ==,∵()()1212121211OA OB x x y y kx ky y y ⋅=+=+++,()212121222144143k y y k y y y y k k =++++=-++-=-,∴OA OB ⋅是一个定值.点睛:熟练掌握直线与抛物线的相交问题的解题模式、根与系数的关系及抛物线的定义、过焦点的弦长公式、向量的数量积是解题的关键,考查计算能力,直线方程设成1x ky =+也给解题带来了方便.6.【内蒙古包头市第三十三中2016-2017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已知椭圆C : 22221(0,0)x y a b a b+=>>的,右焦点为求椭圆C 的方程; (2)若过原点作两条互相垂直的射线,与椭圆交于A ,B 两点,求证:点O 到直线AB 的距离为定值.【答案】(1) 2213x y += ,(2) O 到直线AB 的距离为定值2. 【解析】试题分析:(1)根据焦点和离心率列方程解出a ,b ,c ;(2)对于AB 有无斜率进行讨论,设出A ,B 坐标和直线方程,利用根与系数的关系和距离公式计算;有OA⊥OB知x1x2+y1y2=x1x2+(k x1+m) (k x2+m)=(1+k2) x1x2+k m(x1+x2)=0 代入,得4 m2=3 k2+3原点到直线AB的距离d==,当AB的斜率不存在时, 11x y= ,可得,1x d==依然成立.所以点O 到直线点睛:本题考查了椭圆的性质,直线与圆锥曲线的位置关系,分类讨论思想,对于这类题目要掌握解题方法.设而不求,套用公式解决.7.【四川省成都市石室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10月月考】已知双曲线()222210x yb aa b-=>>渐近线方程为y=,O为坐标原点,点(M在双曲线上.(Ⅰ)求双曲线的方程;(Ⅱ)已知,P Q为双曲线上不同两点,点O在以PQ为直径的圆上,求2211OP OQ+的值.【答案】(Ⅰ)22126x y-=;(Ⅱ)221113OP OQ+=.【解析】试题分析:(1)根据渐近线方程得到设出双曲线的标准方程,代入点M的坐标求得参数即可;(2)由条件可得OP OQ⊥,可设出直线,OP OQ的方程,代入双曲线方程求得点,P Q的坐标可求得221113OP OQ+=。
四川省成都七中实验学校2015-2016学年八年级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考生注意:1.开考之前请考生将自己的考室号、座号等信息准确的填写在指定的位置,所有答案都写在答题卷上,对错误填写的考生成绩以0分计算。
2.本试卷分A卷、B卷,A卷总分100分,B卷50分,全卷总分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A 卷 ( 共 100 分 )第 I 卷 ( 选择题共 21分 )一、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共12分,每小题3分)1.下面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A.取缔.(dì)粗拙.(zhuō).猝.然(cù) 攥.着(zuàn)B.克.扣(kè) 滞.笨(zhì)憎.恨(zèng)震悚.(sǒng)C.蹿.上(cuān) 诘.责(jié) 尴尬. (gà)晦.气(huì)D.涎.水(xián) 强.笑 (qiǎng) 踌躇.(chú) 嫉.妒(jí)2.下列语句中书写正确的一项是()A.此外,现在大抵都忘却了,只有元旦的古怪仪式记得最清楚。
总之:都是些烦琐之至,至今想起来还觉得非常麻烦的事情。
B.到了徐州见着父亲,看见满院狼籍的东西,又想起祖母,不禁簌簌地流下眼泪。
C.有一天傍晚,我们夫妇散步,经过一个荒僻的小胡同,看见一个破破落落的大院,里面有几间蹋败的小屋。
D.都市里的升沉荣辱,震颤着长期迟顿的农村神经系统,他是最敏感的神经末梢。
3.下列语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他是一个善于安排时间的人,即使任务繁重,时间紧急,他也总是从容不迫....、有条不紊地开展工作。
B.周末参加社区志愿服务的华西医院的医生们表示,他们所做的事情是微不足道....的。
C.这段时间早晚温差大,天气多变,感冒的同学增多,我每次去医务室,里面总是人头济济....。
D.央视羊年春晚上,蔡明将一个空巢老人的形象演得绘声绘色....,博得大家一致好评。
四川省成都七中实验学校2013-2014学年高二6月月考语文试题第I卷(单项选择题,共36分)一、(18分,每小题3分)1、下列加点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熟稔.rěn 逋.慢bū 埋.怨mái 期功强.近qiǎngB.睇.眄tì晦朔shuò赍.钱j ī 茕.茕孑立qióngC.出岫.xiù央浼.miǎn 庇.佑bì舸.舰迷津gěD.坳.堂ào怔.忡zhēng 胸脯.pú刀削.面xiāo2、下列各组字形错误最多的一项是()A.涸澈馋言敛裳宵逝上蹿下跳B.优渥蓬篙共商国事云销雨霁C.火碳震憾出奇不意趋之若鹜D.促狎玷辱生当殒首筋疲力尽3、下列加点字解释正确的一项是()A.而彭祖乃今以久特.闻特:独B.而刘夙婴.疾病,常在床蓐婴:早年C.襟.三江而带五湖襟:名词做状语,像衣襟一样D.三径就.荒,松菊犹存就:于是,就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A.网络文学走过十年之路,似乎大有成为准主流文学之势,但相对于纯文学而言,它只不过是冰山一角....。
B.细雨笼罩着金黄的油菜花,真是春风化雨....呀!让人不禁想起陆游的诗句:“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
”C.通过反复地朗读作品,阅读者可以走出文字的困扰,探幽索隐,深得个中三昧,而不会生吞活剥....那些参考资料。
D.“铁道部拆分后,票价会不会涨?人事会怎么安排?”肩扛摄像机、手持话筒采访“两会”的小记者煞有介事....,提问很专业。
5、在文中横线处填入下列词语,正确的一项是①经检查,该车货物夹带装有毒品的包裹,警方当机立断,将车上人员和货物全部。
②在西藏高原的雪山中也有热带风光,也长着香蕉和菠萝,这实在是一件令人啧啧的事。
③近几年,由于交通事业的迅速发展,为城乡物资交流提供了更为有利的条件。
A.扣压称道从而B.扣压称奇进而C.扣押称道进而D.扣押称奇从而6、下列各句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马未都先生创作了《醉文明》,既包括了传统与现代的碰撞,又不乏以史为鉴的反思,从物质文明的角度全方位诠释了中华文化的起承转合。
四川省成都七中2016-2017学年高一上学期入学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XXX高2016级语文试题(2016.9.1)考试时间:120分钟总分:150分命题人:高2016级语文备课组审题人:XXX第Ⅰ卷一、(40分,每小题4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A.秩序(chì)踉跄(liàng)尸骸(hái)...B.弄堂(lòng)鞭挞(tà)..C.精悍(hàn)执拗(niù)..莘莘学子(shēn).惩创(chãnɡ)不屑一顾(xuâ)..长篙(gāo)长歌当哭(dàng)..D.浸渍(jìn)作揖(yī)解剖(pōu)叱咤风云(chà)....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籍贯伎俩绿草如荫黯然失色B.和睦光牒阴谋诡计殚精竭虑C.浮躁通缉敝帚自珍震耳欲聋D.桀骜惆怅难以起齿瞠目结舌3.下列加点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儒家学说由XXX创立,颠末冗长的岁月,得以延续和发展,推许它的声音一直滚滚不...绝。
.B.最令我回味的是同学们说得最火热的时候,吹胡子瞪眼、撅鼻子翘嘴的模样,真是富有嫡亲之乐。
....C.您刚刚乔迁新居,房间宽敞明亮,只是摆设略显单调,建议您挂幅油画,一定会使居室蓬荜生辉。
....D.在人行道上卖菜的那些小贩们,远远地看见城管法律人员走来,立刻七手八脚地摒挡....摊子准备撤退。
4.以下各句中,加点的成语利用适合的一句是A.《汉字英雄》《中国汉字听写大会》播出后,引发社会强烈回响,人们对其内容和方式评头论足,赞美有加。
....B.在XXX的诗歌中,我们可以真切地感受到,历时七八年、祸及半个中国的安史之乱,造成了人民的生灵涂炭。
....C.峨眉山是闻名中外的旅游胜地,其巍峨磅礴,重峦叠嶂,山山有奇景,十里不同天,真是秀色可餐。
....D.《瑰宝,瑰宝》讲述的是XXX的妹妹——啾啾的故事,读着读着,我就被这位父亲对1女儿的深情打动,时不时拍案而起,连连叫好。
高二上学期月考语文试卷(总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第Ⅰ卷(选择题共27分)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全对的一项是()A.敕造(chì)阜盛(bù)瓮牖绳枢(yǒu)义愤填膺(yīng)B.朱拓(tà)监生(jiān) 空穴来风(xué)饿殍遍野(piǎo)C.炮烙(pào)惩罚(chěng) 强词夺理(qiáng)弃甲曳兵(yè)D.复辟(bì)鞭笞(chī)掎角之势(ji)度长絜大(xié)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撕混博弈绿荫场枉费心机B.通牒畜牧哈蜜瓜饮鸠止渴C.寒暄脉博瘙痒症安份守己D.切磋针砭明信片拾人牙慧3.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拿着最低工资的“临时工”,带领状态低迷的纽约尼克斯队连创佳绩,登上《时代》杂志封面,成为风靡一时的明星,而他的华裔身份更让他在海峡两岸成了炙手可热的人物。
B、应鼓励学生对现有知识提出疑问,对旧的学术权威提出挑战,要在发现和创造新知识方面独辟蹊径。
C、季羡林老先生上课时旁征博引,还不时夹着所引史料的数种语言,这使得外语尚未过关、文史基础知识贫乏的学生,简直不知所云。
D、目前国内整形机构的水平良莠不齐,做整形手术风险很高,据统计,美容整形业连续三年成为消费者投诉的热点。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据最新消息显示,重庆大学出版社近期对“思想家和思想导读”丛书正式立项,今年将出版其中10本。
由于翻译量大,目前已有近30位译者参与其中。
B、“地图书”之所以重要,最关键是它能给读者一个全景概貌。
一本合格的“地图书”不仅只讲一个小角落,而是告诉你这个领域的边界范围。
C、尽管从官方到民间都意识到了垃圾问题的严峻性,但多年来,垃圾分类依然迟迟难以推行,一些地方政府建设的垃圾焚烧厂成为引发群体性事件的马蜂窝。
成都七中实验学校2018—2019学年下期第二次月考考试高一年级语文试题(考试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第Ⅰ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
2.作答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第Ⅰ卷阅读题一、现代文阅读(32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李泽厚在《美的历程》中谈到魏晋风度时指出:在充满动荡、混乱、灾难与血污的社会和时代中产生的如此潇洒不群、飘逸自得的魏晋风度,表面看来是潇洒风流,而其骨子里却深埋着巨大的苦恼、恐惧和烦扰。
时代心理对整个社会文化形成、发展与完善的影响是尤为深刻的,人们能够较为直观地感受到时代文化现象与心理特征之间的联系。
中国悠久的历史发展进程与深厚的文化底蕴使得时代文化现象与心理特征之间的联系尤为紧密。
晋宋易代的社会现实需要文人们在几乎来不及思考的瞬间就要做出自己政治及人生的抉择。
陶渊明是一个非常有哲思、对人生有反省的诗人,他选择了归去田园。
陶渊明之所以归隐,其主要的原因是陶渊明不愿意和那些不遵守儒家纲常的人同流,其行为是对自己人格的坚守。
所谓独立人格是指人的独立性、自主性、创造性。
它要求人们既不依赖于任何外在的精神权威,也不依附于任何现实的政治力量,在真理的追求上具有独立判断能力,在政治的参与中具有独立自主精神。
中国古代隐士是一群对自由、独立和自我实现等生命理想有着强烈渴望的人,他们有高于常人的自我意识和价值取向,追求人格的独立与自主,这就注定了他们与现实政体之间的矛盾。
对中国古代文人来说,生活在高压专制统治时代,要么顺从皇权统治,要么放弃功名欲望,两难的选择使中国古代文人的人格动机充满了尖锐的矛盾冲突。
然而归隐的生活,使他们发现了自然,也发现了自己。
陶渊明的“归去”是从政治和世俗社会向自然和自我本性的回归,这种回归很坚决,其中伴随着诗人本身的潇洒、自适的本性。
陶渊明是出于对自己人格和人生道路的坚守而做出的主动选择,他注重表达自己对理想人格的坚守。
成都七中实验学校2016-2017学年度七年级上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全卷分A卷和B卷,A卷满分100分,B卷满分50分;A卷分第I卷和第II卷,第I卷为选择题,第II卷为其他类型的题;考试时间为120分钟。
)A卷(共100分)第I卷(选择题共24分)一、基础知识(每小题3分,共12分)1 . 下列加点字的拼音,有错误的一项是()A. 粗犷.(guǎng) 抚.(fǔ)摸婉.(wǎn)转酝酿.(niàng)B. 竦峙.(zhì) 干涩.(sè) 莅.(lì)临萧瑟.(sè)C.萌.( méng)发娇媚.(mèi) 静谧.(mì) 高邈.(miǎo)D. 抖擞.(shǒu) 水藻.(zǎo) 贮.(zhù)蓄应和.(hé)2 . 下面语句中,书写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 它既不倾盆瓢泼,又不绵绵如思。
B. 古老的济南,成立那么狭窄,城外又那么宽敝。
C. 山上的矮松越发的青黑,树尖上顶着一髻儿白花,好像日本看护妇。
D. 呼吸变得畅快,空气里像有无数芳甜的果子,在诱惑着鼻子和嘴唇。
3 . 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句是()A.那种清冷是柔和的,没有北风那样咄咄逼人....。
B. 参加化装舞会的人们,一个个把自己打扮得花枝招展....的。
C. 花怒放着,树叶鼓着浆汁,数不清的杂草争先恐后....的成长着,暑气被一片绿的海绵吸收着。
D. 鸟儿将窠巢安在繁花嫩叶当中,高兴起来了,拉帮结派....地卖弄清脆的喉咙,唱出宛转的曲子,与轻风流水应和着。
4 .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 我的皮包里装有身份证、银联卡、手机等其他证件。
B. 在那美丽富饶的黑土地上,是我祖祖辈辈生活的地方。
C. 据统计,地球上的森林每天大约有2000万公顷左右被砍伐或毁坏。
D. 熟练规范的书写汉字,是《语文课程标准》对中小学生汉字书写的基本要求。
四川省成都七中实验学校2013-2014学年初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A 卷 ( 共 100 分 )第 I 卷 ( 选择题共 18 分 )2.下面语句中书写准确无误的一项是:A. 尴尬宽敞繁花嫩叶持之以恒B. 酝酿时晨独具惠眼各得其所C. 栅栏威摄蛛丝马迹生死决别D.水藻复盖形影不离美不盛收3、下列语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井房的经历使我求知的欲望油然而生....。
B.王老师说这番话时,竟第一次严肃得面无一丝笑容,一时间满教室鸦雀无声。
.....C.为了我班能在校运会上取得好成绩,班主任老师虚张声势....,鼓励大家发扬“更快、更高、更强”的体育精神,得到同学们热烈响应。
D.张飞本就是暴怒无常....的性格,一听关羽投靠了曹操,立马怒目圆瞪,掀翻桌椅,地面瞬时一片狼藉。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回到家乡,我又看到了熟悉的乡亲和动听的乡音。
B.《西游记》这部小说对我很感兴趣,每读一遍我都爱不释手。
6.结合语境,在下面语段中的横线处填写句子最恰当的是:春意甚浓了,但在北方还是五风十雨,春寒料峭,__________,又来了一场沁人心脾的冷雨。
A.刚吹过一阵暖人心意的春风B.一阵乌云刚刚布满天空C.刚飞过一群欢叫的大雁D.一堆堆令人生寒的积雪还依稀可见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7~9题。
(6分,每小题2分)《论语》十二章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贤哉,回也!”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
成都七中实验学校高2015级2016~2017上期半期考试语文本试卷分第Ⅰ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全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命题人:朱兴华朱俐蓉审题人:邱华兰戚欣第Ⅰ卷阅读题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山水诗考略①中国古典山水诗究竟源于何时?近人范文澜说:“写作山水诗起自东晋初庾阐诸人。
”这话不无根据,写作山水诗形成一种潮流、一种时尚,的确是在东晋时期,《兰亭集》就是一个突出的例证。
②东晋出现大量的山水诗,主要是纷乱的国情使然。
东迁的文士几乎都有“风景不殊,正自有山河之异”的慨叹,加上受政治暴力和军事暴力的迫害,失落感愈来愈沉重。
从清丽无比的江南山水风物中寻求抚慰和解脱,是行之有效的办法,于是流连山水,写作山水诗便相因成习,以至蔚然成风。
另外,在新的哲学思潮如玄学的冲击下,汉朝以来“罢黜百家,独尊孔子”的思想控制日趋软弱松弛,于是出现“越名教而任自然”(嵇康)、“法自然而为化”(阮籍)之类的主张。
“自然”指宇宙自然规律,岿然不动的山和变动不居的水,则最充分、最完美地体现了这种规律,也就成了师法的对象,成了精神力量不竭的泉源。
③孔子曰:“知者乐水,仁者乐山。
”所谓“知者”,就是智慧之人;“仁者”则是仁义之人。
为什么说“知者乐水,仁者乐山”?朱熹的解释是:“知者达于事理,而周流无滞,有似于水,故乐水。
仁者安于义理,而厚重不迁,有似于山,故乐山。
”原来,知者、仁者的品德情操与山水的自然特征和规律性具有某种类似性,因而产生乐水乐山之情。
④另外,与山水亲近还可丰富知识,培养和提高审美情趣以及模山范水的能力。
古今诗文大家、艺术巨匠大抵都有“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经历。
“读万卷书”正好可以弥补“行万里路”的不足。
由于受种种条件的限制,人们无法遍览全国各地的山水胜迹,便可持山水诗集为“卧游”之具,作纸上的观瞻。
这间接得到的知识和印象,与亲身所历、亲目所见自然隔了一层,但收获往往更快捷,也更精粹。
⑤好的山水诗总是包涵着作者深刻的人生体验,不单是模山范水而已。
如“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以理势入诗,兼有教化和审美的双重功能,它表现出的求实态度和奋进精神,对读者无疑是有力的鞭策和激励。
又如“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除生动再现山林特有的幽静氛围,还揭示了矛盾的对立统一关系,显然有启迪智慧、拓展襟怀的作用。
⑥优秀的山水诗大都具有“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特征。
所谓“诗中有画”,就是用画笔般的诗句把山水风物中精深微妙的蕴涵点染出来,使读者获得直接的审美感受。
如孟浩然《秋登万山寄张五》把登高的“怡悦”之情抒发得淋漓尽致:“北山白云里,隐者自怡悦。
相望始登高,心随雁飞灭。
愁因薄暮起,兴是清秋发。
时见归村人,沙行渡头歇。
天边树若荠,江畔洲如月。
”其中有诗人自己登山的身影,有想象中北山隐者张五的怡悦之情,还有阔远的视野以及闪烁于其间的种种景物。
它的突出特点就是表现在一个“远”字上,用远景烘托远意。
“远意”没有明说,只是影影绰绰地表现在“心随雁飞灭”的描摹上。
勾画远景的笔墨也不多,却很有层次,显示出和谐的韵律与虚静阔远的美,像“天边树若荠,江畔洲如月”,清新淡远,与隐者(包括诗人自身)恬淡高远的情趣相表里,几乎达到天然淡泊的完美境界。
(选自袁行霈《盛唐的山水诗》,有删节)1. 下列对山水诗形成的原因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A.“山河之异”的国情对文人的影响,政治暴力和军事暴力的迫害使文人失落感越来越重。
B.流连山水,从清丽无比的江南山水风物中寻求抚慰和解脱,是受迫害的文人们缓解失落感的行之有效的办法。
C.汉朝以来儒家思想控制日趋软弱松弛,出现“越名教而任自然”“法自然而为化”之类的主张。
D.人们可以从山水诗中看到自然风景,虽然与亲身经历、亲眼所见的自然隔了一层,但收获往往更快捷,也更精粹。
2. 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3分)A.关于中国古典山水诗起源问题,作者认为范文澜“写作山水诗起自东晋初庾阐诸人”的说法是有一定的依据的,《兰亭集》就是一个突出的例证。
B.孔子说的“知者乐水,仁者乐山”,可以从“知者”“仁者”的品德情操与山水的自然特征和规律性具有某种类似性的角度来解释诗人喜爱山水的原因。
C.由于受种种条件的限制,人们无法遍览全国各地的山水胜迹,所以古今诗文大家、艺术巨匠大抵用“读万卷书”来弥补“行万里路”的不足。
D.“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以理入诗,兼有教化和审美的双重功能,它表现出来的求实态度和奋进精神,是作者深刻的人生体验在诗句中的凝练。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A.岿然不动的山和变动不居的水,最充分、最完美地体现了宇宙自然的规律,它们成为诗人师法的对象,成了精神力量不竭的泉源。
B.“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既生动再现了山林特有的幽静氛围,还揭示了矛盾的对立统一关系,使“噪”与“静”“鸣”与“幽”在审美感受中统一起来。
C.诗人用画笔一样的诗句把山水风物中精深微妙的蕴涵在诗中点染出来,于是产生了“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艺术效果,使读者获得直接的审美感受。
D.孟浩然的诗句“天边树若荠,江畔洲如月”,很有层次地描绘出了远树、江畔沙洲的虚静阔远之美,与隐者的情趣相表里,达到了天然淡泊的完美境界。
二、古诗文阅读(38分)(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 - 7题。
(19分)庐山草堂记(节选)白居易匡庐奇秀甲天下山山北峰曰香炉峰北寺曰遗爱寺介峰寺间其境胜绝又甲庐山。
元和十一年秋,太原人白乐天见而爱之,若远行客过故乡,恋恋不能去。
因面峰腋寺,作为草堂。
明年春,草堂成。
三间两柱,二室四牖,广袤丰杀,一称心力。
洞北户,来阴风,防徂暑也;敞南甍, 纳阳日,虞祁寒也。
堂中设木榻四,素屏二,漆琴一张,儒、道、佛书各三两卷。
乐天既来为主,仰观山,俯听泉,旁睨竹树云石,自辰及酉....,应接不暇。
俄而物诱气随,外适内和。
一宿体宁,再宿心恬,三宿后颓然嗒然,不知其然而然。
自问其故,答曰:是居也,前有平地,轮广十丈;中有平台,半平地;台南有方池,倍平台。
环池多山竹野卉,池中生白莲、白鱼。
又南抵石涧,夹涧有古松、老杉,大仅十人围,高不知几百尺。
修柯戛云,低枝拂潭,如幢竖,如盖张,如龙蛇走。
松下多灌丛,萝茑叶蔓,骈织承翳,日月光不到地,盛夏风气如八九月时。
下铺白石,为出入道。
堂北五步,据层崖积石,嵌空垤堄,杂木异草,盖覆其上。
绿阴蒙蒙,朱实离离,不识其名,四时一色。
又有飞泉,植茗,就以烹燀,好事者见,可以永日。
春有锦绣谷花,夏有石门涧云,秋有虎溪月,冬有炉峰雪。
阴晴显晦,昏旦含吐,千变万状,不可殚纪,覙缕而言,故云甲庐山者。
噫!凡人丰一屋,华一箦,而起居其间,尚不免有骄稳之态。
今我为是物主,物至致知,各以类至,又安得不外适内和,体宁心恬哉?昔永、远、宗、雷辈十八人,同入此山,老死不返,去我千载,我知其心以是哉!矧予自思:从幼迨老,若白屋,若朱门,凡所止,虽一日二日,辄覆篑土为台,聚拳石为山,环斗水为池,其喜山水,病癖如此。
一旦蹇剥....,来佐江郡。
郡守以优容而抚我,庐山以灵胜待我,是天与我时,地与我所,卒获所好,又何以求焉?尚以冗员..所羁,余累未尽,或往或来,未遑宁处。
待予异时弟妹婚嫁毕,司马岁秩满,出处行止,得以自遂,则必左手引妻子,右手抱琴书,终老于斯,以成就我平生之志。
清泉白石,实闻此言!因为《草堂记》。
4. 下列与选文相关的文化常识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A.作者白居易,中唐诗人,于元和十年被唐宪宗贬谪至江州为司马,贬谪期间作名篇《琵琶行》。
本文创作于《琵琶行》之前。
B.辰时,早上7点至9点;酉时,下午5点至7点。
“自辰及酉”指整个白昼日常活动的时间,《孔雀东南飞》中“奄奄黄昏后,寂寂人定初”的“黄昏”“人定”,则不属于这个时间段。
C.“一旦蹇剥”,蹇、剥二字均为《易经》卦名,后以“蹇剥”谓时运不济。
在文中指作者遭受贬谪,左迁至江州司马。
D.“冗员”指闲散多余的官员,本文指并无实权的江州司马一职。
唐代“司马”官阶低下,实为安放贬谪人员的职位,官服为青黑色。
如柳宗元曾因受王叔文案牵连被贬为刺史,未至又追诏贬为永州司马。
5. 给文中划波浪线的句子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3分)A.匡庐奇秀/ 甲天下山/ 山北峰曰香炉峰/ 北寺曰遗爱寺/ 介峰寺间/ 其境胜绝/又甲庐山B.匡庐奇秀甲天下/ 山山北峰曰香炉/ 峰北寺曰遗爱寺/ 介峰寺/ 间其境/ 胜绝又甲庐山C.匡庐奇秀甲天下山/ 山北峰曰香炉峰/ 北寺曰遗爱寺/ 介峰寺/ 间其境/ 胜绝又甲庐山D.匡庐奇秀/ 甲天下山/ 山北峰曰香炉/ 峰北寺曰遗爱寺/ 介峰寺间/ 其境胜绝/又甲庐山6. 根据文意,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A.作者遭贬谪后,花费不到一年时间建造了庐山草堂,可避暑御寒,非常称心如意。
B.草堂内设木榻素屏、古琴书卷,周围有山峰泉流、竹树云石,主人感到内外安适,身心恬然。
C.过去的历代高僧隐士都喜欢在庐山隐居,作者如今也感到这样的心情,想要长久的在这里隐居。
D.作者从小喜爱山水,现在尚被俗事牵绊而不得解脱,期待有一天能俗务脱身,自主成全,在庐山草堂终老。
7. 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每小题5分,共10分)(1)今我为是物主,物至致知,各以类至,又安得不外适内和,体宁心恬哉?(5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郡守以优容而抚我,庐山以灵胜待我,是天与我时,地与我所,卒获所好,又何以求焉?(5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11分)落梅刘克庄一片能教一断肠,可堪平砌更堆墙。
飘如迁客来过岭①,坠似骚人去赴湘②。
乱点莓苔③多莫数,偶粘衣袖久犹香。
东风谬掌花权柄,却忌孤高不主张。
【注】:①迁客过岭:婉指韩愈越过五岭,被贬潮州的旧事。
②骚人赴湘:指屈原放逐,投汨罗而死。
③莓苔,苔藓植物,多长在阴湿之地。
8.从诗歌体裁来看,本诗是一首___________。
(1分)9.本诗颔联运用了什么表达技巧?请简要赏析。
(4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0.“乱点莓苔多莫数,偶粘衣袖久犹香”与陆游的《卜算子·咏梅》中“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有异曲同工之妙。
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它们的“同工”之处。
(6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名句名篇默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