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十大著名诗人背景及特点说课讲解
- 格式:doc
- 大小:79.00 KB
- 文档页数:8
古代文学名家生平解析精选知识点总结大全古代文学名家在中国文学史上留下了璀璨的篇章,他们的作品充满着智慧和艺术的光芒。
以下是对一些古代文学名家生平和其重要作品的解析和知识点总结。
一、杜甫(712-770)杜甫,字子美,唐代著名诗人,被誉为“诗圣”。
生活经历丰富,他的诗作写实、抒情并重,以其雄浑的气势和深刻的思想感染了后世文人。
代表作有《月夜忆舍弟》、《登高》等。
二、李白(701-762)李白,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尊称为“诗仙”。
他的诗作奔放豪放,意象独特,以高远的想象力和艺术表现力闻名。
代表作有《将进酒》、《静夜思》等。
三、苏轼(1037-1101)苏轼,北宋文学家、政治家、书法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
他的文学才华卓越,人称为“唐宋八大家”之一。
代表作有《赤壁赋》、《水调歌头》等。
四、杨万里(1159-1249)杨万里,南宋著名文学家、书画家,字廷让,号秋爽居士。
他的作品多以山水自然为题材,以儿童视角描绘了自然风光的壮美和生活的淳朴。
代表作有《十二钗诗》、《临江仙·滚滚长江东逝水》等。
五、辛弃疾(1140-1207)辛弃疾,南宋文学家,字幼安,一生以忠于国家、慷慨悲歌而著称。
他的作品激情澎湃,具有强烈的爱国情怀和战斗精神。
代表作有《永遇乐》、《破幽梦》等。
六、纳兰性德(1655-1685)纳兰性德,清代著名诗人、散曲作家,字嗣纬,号悟云山人,被誉为“词中之龙”。
他的词作情感细腻,深受后人喜爱。
代表作有《长相思》、《浣溪沙·细雨湿衣看似泪》等。
以上仅仅列举了一些古代文学名家的生平和重要作品,他们的文学才华和影响力不可忽视,为中国古代文学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通过深入了解古代文学名家的生平和作品,不仅可以增进对他们的赞赏和理解,还可以从中汲取灵感和教益,提升自己的文学修养。
让我们一同铭记和传承这些宝贵的文化遗产,为中华文化的发展贡献力量。
中国古代30位著名诗人概述(格式:作家——人生经历——思想内容——艺术特点) 1.陶渊明——先做几年小官,后辞官隐居——田园风光,平常生活——朴素真挚,悠然冲淡人生经历:陶渊明(365—427),东晋末年诗人。
一名潜,字元亮,私谥靖节。
浔阳柴桑(今江西九江西南)人。
出生于一个没落的仕宦家庭,祖父做过太守,父亲早死,母亲是东晋名士孟嘉的女儿。
41岁之前曾几度出仕,担任过江州祭酒、彭泽令等小官职。
自觉深受羁缚,后坚决脱离官场,归隐田园,直到病故。
思想内容:田园生活是陶诗的重要题材。
作品主要表现他对污浊现实的厌烦、对恬静的田园生活的热爱以及作为劳动者的喜悦,如《归园田居》组诗的第一首“少无适俗韵”和第三首“种豆南山下”。
还有的诗写他的社会理想,如《桃花源诗(并记)》。
艺术特点:语言朴素,善用白描手法,情感真挚自然,意境优美,情致悠然冲淡。
2.骆宾王——仕途受挫,起而造反——建功立业,怀才不遇——擅长铺陈,圆熟流转人生经历:骆宾王(约638—?),唐代诗人。
婺州义乌(今属浙江)人。
骆宾王和王勃、杨炯、卢照邻齐名,号称“初唐四杰”。
7岁能诗,有“神童”之称。
父死后,早年生活贫困落拓。
仕途上历经挫折和失败,后徐敬业起兵反对武则天,骆宾王参与其中。
兵败,骆下落不明。
思想内容:曾久戍边城,写了不少边塞诗,抒写立功边塞的豪情壮志,或写边塞生活的亲切见闻。
而五律《在狱咏蝉》,则借蝉自喻,抒发怀才不遇的愤懑,是脍炙人口的名篇。
艺术特点:五律工整精炼,尤擅七言长歌,排比铺陈,圆熟流转,或被誉为“绝唱”。
3.王勃——少时家贫,出仕废官——怀乡送友——意境开阔,清新质朴人生经历:王勃(650—676或684),字子安,唐代文学家,“初唐四杰”之一。
绛州龙门(今山西河津)人。
青年时代就“迫于家贫,道未成而受禄”。
出仕以后,又两次因事废官,一生处于下位。
最后溺海而死。
思想内容:王勃的诗多为五言律诗和绝句,其中写离别怀乡之作较为著名。
历史十大著名诗人中国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的文化大国,诗歌作为文学的重要体裁在中国历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中国文学史上有很多重要的诗人,他们在不同的时代,通过精湛的技艺,刻画出了各种不同的情感和思想,具有非常高的文学价值和历史意义。
下面我们就来介绍一下历史上十位著名的中国诗人。
1. 李白李白,唐代诗人,被誉为“诗仙”,其诗风豪放奔放、令人感叹,被后人称为“诗圣”,作品不仅在中国,更是影响了整个东方文学,被誉为“天下奇才”,成为后世文学的楷模之一。
2. 杜甫杜甫,唐代著名诗人,被誉为“诗史状元”,他的诗歌中散发着浓郁的人道主义气息,反映出了那个时代的荣辱兴衰能够让人感受到生活中的种种苦难和悲凉,使他被誉为“诗史状元”。
3. 白居易白居易,唐代著名诗人和文学家,作品中有很多清新自然的抒情诗和细腻感人的描述诗,被誉为“诗鬼”,在文学史上占有很高的地位。
4. 王之涣王之涣,唐朝著名诗人,在诗文中我们可以看到他对人生追求,对自然精神的追求以及他对情感的表达,因此,他的作品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5. 苏轼苏轼,宋代著名文学家和诗人,作品涉及到很多方面,包括自然、历史、人生哲理等等,他的写作风格自由、不拘一格,作品中愤怒、激昂的口吻让人感受到了他的生命力和朝气。
6. 李清照李清照,宋代著名女词人和诗人,作品主题含蓄、清新,情感丰富,时有伤感之处,又有清新之美。
她的作品独具特色,被誉为“南宋第一才女”。
7. 陶渊明陶渊明,东晋末年的文学家和诗人,作品中表现出对人生的无限向往和强烈的自然感触,使他被誉为“诗圣”,他的作品被后人称为“陶渊明笔下的田园诗”。
8. 辛弃疾辛弃疾,南宋著名文学家和诗人,他的作品反映出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怀,丰富的人生情感表达,以及鲜明的个性特征和独特的文学成就,使他成为南宋文学史上最为杰出的代表之一。
9. 贺知章贺知章,唐代著名诗人和文学家,作品中表现出对自然和人生的独特见解,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对后世诗歌创作有很大的影响。
范文范例学习参考中国古代主要诗人、词人的背景、风格、代表作整理诗词人名号出生生平背景作品风格代表作其它1、李白谪(zhé)诗人:字太白,号汉族,祖籍二十五岁时只身出蜀,开始他的诗歌总体风格清新俊逸,既反映《静夜盛唐青莲居士,陇西成纪了广泛漫游生活,南到洞庭了时代的繁荣景象,也揭露了统治阶思》、《蜀被贬流放的诗人701-762 嫡(dí) 出:由正唐朝浪漫(今甘肃湘江,东至越州(会稽郡),级的荒淫和腐败,表现出蔑视权贵,道难》、主义诗人,天水市),寓居在安陆、应山。
直到天反抗传统束缚,追求自由和理想的积《将进妻所生的孩子,被后人誉出生于碎极精神。
诗中常将想象、夸张、比喻、酒》《梦游一般家业或者王宝元年(742),因道士吴筠为“诗仙”。
叶城(当时的推荐,李白被召至长安,拟人等手法综合运用,从而造成神奇天姥吟留位都由嫡长子继李白和杜属唐朝领供奉翰林,后因不能见容于异彩、瑰丽动人的意境。
他讴歌祖国别》、《行承。
甫并称土,今属吉权贵,在京仅两年半,就赐山河与美丽的自然风光,风格雄奇奔路难》庶(shù)出:“李杜”。
尔吉斯斯金放还而去,然后由高天师放,俊逸清新,富有浪漫主义精神,在封建宗法制度李商隐与如贵道士授录济南(今山东达到了内容与艺术的完美统一。
他被下,姬妾,或者坦)[1] ,4杜牧并称岁再随父省济南市)的道观紫极宫。
贺知章称为“谪仙人”,其诗大多为非正妻的嫔妃所为“小李迁至剑南成为一个真正的道士,过着描写山水和抒发内心的情感为主。
李生的孩子叫庶杜”道绵州。
飘荡四方的漫游生活。
白的诗具有“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出。
神”的艺术魅力,这也是他的诗歌中最鲜明的艺术特色。
李白的诗富于自我表现的主观抒情色彩十分浓烈,感情的表达具有一种排山倒海、一泻千里的气势。
2、杜甫字子美,自汉族,河杜甫出身在一个世代“奉儒早期作品主要表现理想抱负和所期《春望》、杜甫的思想核心唐朝由盛转衰号少陵野南巩县(今守官”的家庭,家学渊博。
中国古代主要诗人、词人的背景、风格、代表作整理诗词人名号出生生平背景作品风格代表作其它1、李白盛唐701-762 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
李白和杜甫并称“李杜”。
李商隐与杜牧并称为“小李杜”汉族,祖籍陇西成纪(今甘肃天水市),出生于碎叶城(当时属唐朝领土,今属吉尔吉斯斯坦)[1],4岁再随父迁至剑南道绵州。
二十五岁时只身出蜀,开始了广泛漫游生活,南到洞庭湘江,东至越州(会稽郡),寓居在安陆、应山。
直到天宝元年(742),因道士吴筠的推荐,李白被召至长安,供奉翰林,后因不能见容于权贵,在京仅两年半,就赐金放还而去,然后由高天师如贵道士授录济南(今山东省济南市)的道观紫极宫。
成为一个真正的道士,过着飘荡四方的漫游生活。
他的诗歌总体风格清新俊逸,既反映了时代的繁荣景象,也揭露了统治阶级的荒淫和腐败,表现出蔑视权贵,反抗传统束缚,追求自由和理想的积极精神。
诗中常将想象、夸张、比喻、拟人等手法综合运用,从而造成神奇异彩、瑰丽动人的意境。
他讴歌祖国山河与美丽的自然风光,风格雄奇奔放,俊逸清新,富有浪漫主义精神,达到了内容与艺术的完美统一。
他被贺知章称为“谪仙人”,其诗大多为描写山水和抒发内心的情感为主。
李白的诗具有“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的艺术魅力,这也是他的诗歌中最鲜明的艺术特色。
李白的诗富于自我表现的主观抒情色彩十分浓烈,感情的表达具有一种排山倒海、一泻千里的气势。
《静夜思》、《蜀道难》、《将进酒》《梦游天姥吟留别》、《行路难》谪(zhé)诗人:被贬流放的诗人嫡(dí)出:由正妻所生的孩子,一般家业或者王位都由嫡长子继承。
庶(shù)出:在封建宗法制度下,姬妾,或者非正妻的嫔妃所生的孩子叫庶出。
2、杜甫唐朝由盛转衰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唐代伟汉族,河南巩县(今河南郑州杜甫出身在一个世代“奉儒守官”的家庭,家学渊博。
759年杜甫弃官入川,虽然躲早期作品主要表现理想抱负和所期望的人生道路。
中国诗人课件(一)中国诗人课件教学内容1.中国诗人的背景和发展历程2.中国古代诗歌的特点3.中国现代诗人及其代表作品教学准备1.课件及投影设备2.教学用书及参考资料3.幻灯片制作软件教学目标1.了解中国诗人的背景和发展历程2.掌握中国古代诗歌的特点和表现手法3.了解中国现代诗人及其代表作品4.提高学生对诗歌的欣赏能力和创作能力设计说明本课件主要以幻灯片形式呈现教学内容,通过图片、文字和音频等多种形式,引导学生进行互动讨论和思考。
课堂上将结合古代诗歌和现代诗歌的欣赏,以及学生的自主创作,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意思维。
教学过程第一节:中国诗人的背景和发展历程1.分享中国诗歌的发展历程,并介绍著名的中国古代诗人(列举几位代表人物)。
2.讨论古代诗人的创作思想和作品特点。
3.分组进行小组活动,让学生选择一个古代诗人,深入研究其生平和作品,并进行汇报分享。
第二节:中国古代诗歌的特点1.通过幻灯片展示中国古代诗歌的特点,如节奏感、意境、咏史抒怀等。
2.聆听古代诗歌的朗诵和音乐演绎,让学生感受其美与力量。
3.对比古代诗歌与现代诗歌的异同,引导学生思考诗歌演变的原因和意义。
第三节:中国现代诗人及其代表作品1.分享中国现代诗人的代表人物和其代表作品(列举几位诗人和作品)。
2.分组进行诗歌朗诵和分析,了解现代诗歌的不同风格和主题。
3.引导学生思考现代诗歌对社会变迁和人文关怀的反映。
课后反思本课件通过多媒体形式,将中国诗人的背景、古代诗歌的特点和中国现代诗人的代表作品有机地结合起来,使学生能够更加全面地了解中国诗歌的发展历程和多样性。
课堂上积极引导学生参与讨论和创作,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使他们的学习更加深入和有趣。
课后,可以布置学生进行一次诗歌创作作业,并组织学生进行朗诵或分享,进一步提升他们的诗歌修养和创作能力。
唐诗三百首诗人生平与创作背景解析唐诗三百首是中国古代文学的瑰宝,其中每一首诗都凝聚了诗人的思想情感和创作才华。
本文将从生平与创作背景两个方面解析几位著名诗人在唐代的创作过程。
第一部分:诗人生平1. 杜甫杜甫,字子美,是唐代最伟大的诗人之一。
出生在一个贫苦的家庭,他的一生充满了坎坷和挫折。
他在长安时期经历了安史之乱和黄巢之乱,这些乱世给他带来了深深的痛苦和悲伤。
他的父亲去世后,他经历了一系列的失意和落魄,这些经历促使他写出了大量激昂慷慨的作品,深受后人的喜爱。
2. 李白李白,字太白,是唐代最为浪漫的诗人。
他生于贫寒之家,少年时代即表现出卓越的才华。
他在赋诗方面有独特的天赋和创造力,在长安的文人圈子里崭露头角。
他痴迷于饮酒和追求自由,游历四方,与各种各样的人交往,这些经历为他的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和灵感。
3. 王之涣王之涣,字摩诘,是唐代后期著名的诗人。
他以清新、简洁的诗风赢得了广泛的赞誉。
他的诗作中常常表现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人性的关怀。
他曾在官场中担任过重要职务,但他最终选择了远离尘嚣,隐居山水之间。
这段经历让他的诗作更加质朴和真挚。
第二部分:创作背景1. 社会动荡唐代是中国历史上最辉煌灿烂的时代之一,但也是一个动荡不安的时期。
安史之乱和黄巢之乱的发生使得整个社会处于动荡之中,人们生活在常年的恐慌和不安中。
这种社会背景影响了诗人的创作,他们通过诗歌表达心中的痛苦和不满。
2. 文化繁荣唐代文化繁荣,各种艺术形式得到了极大的发展。
在这个时代,文人们纷纷涌现,创作出了大量的优秀诗歌作品。
这种文化繁荣为诗人们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创作环境,他们相互切磋、交流,不断追求艺术的卓越和完美。
3. 自然景观唐代是一个自然景观优美的时代,各种山水名胜如画卷般展现在诗人们的眼前。
这些山水景色与人文景观共同构成了诗人们创作的主题和背景。
他们通过描绘山水之美、抒发对自然的感受,表达出内心深处的情感。
总结:唐诗三百首是中国古代文学的瑰宝,其中的诗人们都有着各自的生平和创作背景。
.中国古代主要诗人、词人的背景、风格、代表作整理诗词人名号出生一世背景作品风格代表作其余1、李白字太白,号汉族,原籍二十五岁时只身出蜀,开始他的诗歌整体风格清爽俊逸,既反《静夜谪( zhé)诗人:盛唐青莲居士,陇西成纪了宽泛旅行生活,南到洞庭映了时代的繁华情况,也揭露了统思》、《蜀被贬流放的诗701 -762唐朝浪漫(今甘肃湘江,东至越州(会稽郡),治阶级的荒淫和腐败,表现出歧视道难》、人主义诗人,天水市),寓居在安陆、应山。
直到天显贵,抗争传统拘束,追求自由和《将进嫡(d í)出:由正妻被后人誉出生于碎宝元年( 742),因道士吴筠理想的踊跃精神。
诗中常将想象、酒》《梦游所生的孩子,一为“诗仙”。
叶城(当时的介绍,李白被召至长安,夸张、比喻、拟人等手法综合运用,天姥吟留般家业或者王李白和杜属唐朝领供奉翰林,后因不可以见容于进而造成奇怪怪彩、瑰丽感人的意别》、《行位都由嫡长子甫并称“李土,今属吉显贵,在京仅两年半,就赐境。
他歌颂祖国河山与漂亮的自然路难》继承。
杜”。
李商尔吉斯斯金放还而去,此后由高天师风光,风格雄奇豪迈,俊逸清爽,庶( shù)出:隐与杜牧坦) [1] , 4如贵道士授录济南(今山东丰饶浪漫主义精神,达到了内容与在封建宗法制并称为“小岁再随父省济南市)的道观紫极宫。
艺术的圆满一致。
他被贺知章称为度下,姬妾,或李杜”迁至剑南成为一个真切的道士,过着“谪神仙”,其诗大多为描绘山川和者非正妻的嫔道绵州。
飞扬四方的旅行生活。
抒发心里的感情为主。
李白的诗具妃所生的孩子有“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的艺叫庶出。
术魅力,这也是他的诗歌中最鲜亮的艺术特点。
李白的诗富于自我表现的主观抒怀色彩十分浓郁,感情的表达拥有一种翻江倒海、一泻千里的气魄。
2、杜甫字子美,自汉族,巩杜甫出身在一个世代“奉儒初期作品主要表现理想理想和所《春望》、杜甫的思想核唐朝由盛转衰号少陵野县(今巩义守官”的家庭,家学渊博。
中国古代著名诗人及风格Create self, pursue no self. This is a classic motto, so remember it well.中国古代着名诗人及风格格式:作家——人生经历——思想内容——艺术特点1王维——身陷叛军,皈依佛门——前期积极,后期求禅——诗中有画,画中有诗人生经历:公元701—761,字摩诘,唐代山水田园诗人,原籍太原祁县今属山西,父辈迁居于蒲州今山西永济.进士及第,任大乐丞,因事贬为济州司仓参军.曾奉使出塞,回朝后累官至给事中.安史之乱,身陷叛军,接受伪职.乱平,受降官处分,后官至尚书右丞.其名字取自维摩诘居士,心向佛门.虽为朝廷命官,却常隐居蓝田辋川别墅,过着亦官亦隐的居士生活.思想内容:前期诗歌表现出一种政治理想,积极入世精神.诗豪壮雄阔,内容充实.后期着意表现大自然之美.艺术特点:诗中有画,画中有诗.描写景物优美,精工刻画;意境动人,浑然完整,语言高度清新洗练,朴素中有润泽华采.2孟浩然——应试落第,归隐山林——寄情田园,寻求归隐——清远空淡,韵味深长人生经历:公元689—740,字浩然,襄州襄阳今湖北襄樊人.早年隐居鹿门山,四十岁入长安应进士考落第,失意东归,自洛阳东游吴越,即所谓“山水寻吴越,风尘厌洛京”.张九龄出镇荆州,引为从事,后病卒.他是不甘隐沦而以隐沦终老的诗人.思想内容:其山水田园诗,主要反映隐居生活,描写山水田园风景.内容并不丰富.艺术特点:清远空淡,韵味深长,往往以自然清朗的格调表达深长意韵,以白描手法写景抒怀,给人一种清纯之美.语言朴实无华,平淡、自然.3李白——供奉翰林,漫游各地,晚年飘泊——揭露黑暗,怀才不遇,向往自由——意境壮阔,想象奇特,真率自然,清新飘逸人生经历:公元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生于碎叶今吉尔吉斯斯坦境内,五岁时随父迁居绵州彰明今属四川省江油青莲乡.唐玄宗时供奉翰林.后赐金放还,漫游各地.安史之乱中,曾入永王李璘府,因璘败以“附逆”罪流放夜郎,中途遇赦东还,晚年飘泊东南一带,卒于当涂今属安徽.思想内容:浪漫主义诗人.深刻尖锐地揭露朝廷的黑暗和统治者的荒淫,抒发自己怀才不遇的愤懑和痛苦,表现对理想的向往和追求,体现刚正不屈的斗争精神.充满火一样的热情和美好的理想,主观感情强烈,个性特征鲜明,向往人生自由,追求个性解放.艺术特点:往往给人开阔壮美的意境,给人一种积极奋进的勇气,也给人激动心胸的鼓舞.广泛采用民间神话传说,运用丰富的想象、奇特的比喻、大胆的夸张,使诗歌洋溢着浓厚的浪漫情调,构成奇幻无穷、色彩斑斓的艺术世界.语言往往冲口而出、真率自然、浑然天成,清新飘逸.4杜甫——早年漫游,科场失利,身陷叛军,晚年漂泊——忧国忧民,揭露黑暗,同情百姓——意境壮阔,沉郁顿挫人生经历:公元712—770,字子美,祖籍襄阳,出生于巩县今属河南.早年南游吴越,北游齐赵,裘马清狂而科场失利,未能考中进士.后入长安,困顿十年,以献三大礼赋,始博得看管兵器的小官.安史乱起,为叛军所俘,脱险后赴灵武,麻鞋见天子,被任为左拾遗,又贬为华州司功参军.后弃官西行,客秦州,寓同谷,入蜀定居成都浣花草堂.严武镇蜀,荐授检校工部员外郎.次年严武死.即移居夔州.后携家出峡,漂泊鄂湘,死于舟中.思想内容:盛唐现实主义诗人.真实反映人民疾苦,表达对广大人民的同情和关怀;揭露批判统治集团的腐败、昏暗;表达了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感;描写和表现个人亲情以及朋友情谊,往往和自己的忧时伤世之感紧紧结合在一起;描写祖国河山和自然景物;表现对生活的热爱,特别是一些寄情写景诗,有的渗透着诗人的爱国之情,是内在情感的折射.艺术特点:善于从生活中选择和提炼典型事件,真实客观地反映现实,深刻地揭示生活本质;善于把个人和家庭的遭遇与国家命运紧密结合,现实而深刻;在描写事物时体察事物特征非常细致,能鲜明地展示事物特征.语言丰富多彩,雅俗共赏,善于学习前人和民间语言而锤炼出优美的诗歌语言,自然而平易.风格沉郁顿挫.5苏轼——外任杭州,再贬黄州,又贬岭南——抒发性情,歌咏自然——豪迈奔放,清新自然人生经历:公元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苏洵之子.嘉佑进士.神宗时曾任祠部员外郎,因反对王安石新法而求外职,任杭州通判,知密州、徐州、湖州.后以作诗“谤讪朝廷”罪贬黄州.哲宗时任翰林学士,曾出知杭州、颍州等,官至礼部尚书.后又贬谪惠州、儋州.北还后第二年病死常州.南宋时追谥文忠.与父洵弟辙,合称“三苏”.思想内容:曾写出一些反映民间疾苦、谴责官吏贪鄙、关心国家命运的作品.少数诗篇,表现诗人要求为国破敌的雄心.在苏诗里数量最多对后人影响最大的是许多抒发个人情感和歌咏自然景物的诗篇.苏轼的词有更大的艺术创造性,它进一步冲破了晚唐五代以来专写男女恋情、离愁别绪的旧框子,扩大词的题材,提升词的意境,把散文革新运动扩展到词的领域里去.举凡怀古、感旧、记游、说理等向来为诗人所惯用的题材,他都可以用词来表达,这就使词摆脱了仅作为乐曲的歌词而存在的状态,成为可以独立发展的新诗体.艺术特点:其诗清新豪迈,善用夸张比喻,在艺术表现方面独具风格.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代很有影响.豪迈奔放的感情,坦率开朗的胸怀,是苏诗苏词浪漫主义的基调.6辛弃疾_---坚持抗金,多受排挤---恢复中原,壮志难酬---慷慨悲壮,笔力雄厚人生经历公元1140-1207,南宋词人.字幼安,历城人今山东济南人.出生于金兵统治的沦陷区.二十一岁时,率领两千多人起义,投归耿京领导的农民起义军.耿京被害后,带兵回归南宋.历任湖北江西湖南浙东等地地方官.一生坚决主张抗金,并作了不懈努力和大量的准备,受到南宋主和派的多次打击,曾长期罢挂官闲居.思想内容:是两宋词人中词作最多的作家,共有六百多首.不少词作以国家、民族的现实问题为题材,抒发慷慨激昂的爱国之情,表现坚持抗战的决心,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以及对南宋上层统治集团屈辱投降进行嘲讽和批判.也有不少吟咏祖国河山的作品.艺术特点:艺术风格多样,而以豪放为主.热情洋溢,慷慨悲壮,笔力雄厚,与苏轼并称为“苏辛”.7李清照——早年优裕,晚境悲凉——抒写自然,伤时感世——清丽优美、典雅情致人生经历:公元1084—约1151,南宋女词人,号易安居士,齐州章丘今属山东人.父亲李格非为当时着名学者,夫赵明诚为金石考据家.李清照的一生可分为前后两个时期,她的词作也随着她生活的变化而变化着.早期生活优裕,与明诚共同致力于书画金石的搜集整理.后期金兵入据中原,流寓南方,明诚病死,境遇孤苦.思想内容:早期作品主要是对大自然的描绘,对真挚爱情的抒发,多写其悠闲生活;南渡后,悲伤于自己的身世和失去的幸福,又面临着民族的灾难,其作品多伤时感世,悼亡思乡,沉郁感伤.艺术特点:形式上善用白描手法,语言清丽,意境优美,典雅精致.二、古代诗歌中常用的意象1.植物类草:生命力强、生生不息、希望、荒凉、离恨、卑微.黄叶:凋零、别离、美人迟暮、新陈代谢. 绿叶:生命力、长久、活力、希望.梧桐:悲秋、凄苦、感伤,还可表达高贵. 芭蕉:孤独、离别.柳:送别、思亲、挽留、操守介之推. 花开:青春、希望、人生的美好.花落:惜春、凋零、失意、事业的挫折、对美好事物的留恋.禾黍:黍离之悲国家衰败. 杨花:漂泊、流散、无情.牡丹:富贵、美好、憧憬. 莲:怜、爱、纯洁.梅子:少女怀春. 丁香:愁思、春情.虞美人:罂粟科一年生丛草本花卉,亦称丽春、赛牡丹.相传此花系西楚霸王项羽爱妾虞姬自刎垓下碧血所化,故有闻虞兮歌而起舞之说.历代文人雅士歌咏此花,多涉及这一悲壮传说. 红豆:南州记称为海红豆,本草称其为“相思子”.常用以象征爱情或相思.豆蔻:豆蔻是一种多年生草本植物.后来称女子十三四岁的年纪为豆蔻年华.2.动物类鹧鸪:行不得也哥哥、离愁、物是人非. 燕:家园、物是人非.鹰:自由、强劲、人生搏击、事业成功. 乌鸦:小人、奸臣、俗客庸夫、哀伤.沙鸥:飘零、无依、伤感. 鱼:自由、惬意.鲤鱼:尺素书、信. 寒蝉:悲秋、高洁之士.鸡狗:田园、世俗生活. 猿猴:凄清、哀伤、荒远.马:追求、仕途、漂泊瘦马鸿雁:汉书·苏武传载有大雁传书事,后因以之喻书信.鸿鹄:鸿鹄飞得很高,常用来比喻志气高远的人.3.景象类草原:辽阔、人生境界、人的胸襟. 海:辽阔、深邃、力量、胸襟、人生的起伏.江水:时光流逝、岁月短暂、愁苦绵长.烟雾:情感朦胧、命运惨淡、前途迷惘、理想幻灭.小雨:春情、生机活力、希望、伤感、潜移默化式的教化.暴雨:热情、动荡、巨变、政治斗争、恶势力、荡涤污秽的力量.狂风:作乱、恶势力、摧毁旧世界的力量. 东风:春风、欢愉、希望、美好、时光.西风:悲秋、落寞、惆怅、衰败、游子思归.霜:打击、考验、变易、挫折、社会环境恶劣,恶势力猖狂、人生路途坎坷.雪:纯洁、美好、寒冷、环境恶劣、恶势力. 露:人生短促、生命易逝.阴:压抑、愁苦、寂寞. 晴:欢景、光明、希望.云:游子、飘泊、归隐、轻浮. 夕阳:迟暮、失落、消沉、美好而短暂的事物.月亮:圆满、缺憾、思乡、思亲、变易、离别.破晓:清静、迷茫、希望. 暮夜:愁思、怀旧、孤独、清冷.天地:人的渺小、人生短暂、心胸广阔、情感孤独.秋水:秋水,喻指眼睛,形容盼望的迫切.4.人文类英雄:历史风云人物、功业有成者、令人追慕者、让人自愧不如者.小人:奸人、被鄙夷的、被鞭挞的、使人反思者.古迹:古营垒、旧楼台,衰败、萧条、怀旧明志、昔盛今衰.乡村:思归、世俗、田园风光、生活气息、纯朴宁静的生活.南浦:送别、感伤. 亭:长亭短亭,送别、挽留、依恋.都市:市井繁荣、富贵奢华、世俗名利. 仙境:飘逸、忘尘厌俗、幻想、虚幻.酒:长久、送别、欢悦、得意、失意、愁苦.云帆:抱负、离别、思乡.三尺:三尺,也叫“三尺法”,是法律的代名词.古代把法律写在三尺长的竹简上.献芹:列子·杨朱有一个故事说,从前有一个人在乡里的豪绅面前大肆吹嘘芹菜如何好吃,豪绅尝了之后,竟“蜇于口,惨于腹”.后来就用“献芹”谦称赠人的礼品菲薄,或所提的建议浅陋.也说“芹献”执牛耳:古代诸侯订立盟约,要每人尝一点牲血,主盟的人亲自割牛耳取血,故用“执牛耳”指盟主.后来指在某一方面居领导地位. 神器:指地位、政权.。
中国古代主要诗人、词人的背景、风格、代表作整理诗词人名号出生生平背景作品风格代表作其它1、李白盛唐701-762 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
李白和杜甫并称“李杜”。
李商隐与杜牧并称为“小李杜”汉族,祖籍陇西成纪(今甘肃天水市),出生于碎叶城(当时属唐朝领土,今属吉尔吉斯斯坦)[1],4岁再随父迁至剑南道绵州。
二十五岁时只身出蜀,开始了广泛漫游生活,南到洞庭湘江,东至越州(会稽郡),寓居在安陆、应山。
直到天宝元年(742),因道士吴筠的推荐,李白被召至长安,供奉翰林,后因不能见容于权贵,在京仅两年半,就赐金放还而去,然后由高天师如贵道士授录济南(今山东省济南市)的道观紫极宫。
成为一个真正的道士,过着飘荡四方的漫游生活。
他的诗歌总体风格清新俊逸,既反映了时代的繁荣景象,也揭露了统治阶级的荒淫和腐败,表现出蔑视权贵,反抗传统束缚,追求自由和理想的积极精神。
诗中常将想象、夸张、比喻、拟人等手法综合运用,从而造成神奇异彩、瑰丽动人的意境。
他讴歌祖国山河与美丽的自然风光,风格雄奇奔放,俊逸清新,富有浪漫主义精神,达到了内容与艺术的完美统一。
他被贺知章称为“谪仙人”,其诗大多为描写山水和抒发内心的情感为主。
李白的诗具有“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的艺术魅力,这也是他的诗歌中最鲜明的艺术特色。
李白的诗富于自我表现的主观抒情色彩十分浓烈,感情的表达具有一种排山倒海、一泻千里的气势。
《静夜思》、《蜀道难》、《将进酒》《梦游天姥吟留别》、《行路难》谪(zhé)诗人:被贬流放的诗人嫡(dí)出:由正妻所生的孩子,一般家业或者王位都由嫡长子继承。
庶(shù)出:在封建宗法制度下,姬妾,或者非正妻的嫔妃所生的孩子叫庶出。
2、杜甫唐朝由盛转衰712-770 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
被后人称为“诗圣”,他的诗被称为“诗汉族,河南巩县(今河南郑州巩义市)人,杜甫出身在一个世代“奉儒守官”的家庭,家学渊博。
中国古代十大著名诗人背景及特点中国古代十大著名诗人背景及特点一、李白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
汉族,祖籍陇西成纪(今甘肃天水市),出生于碎叶城(当时属唐朝领土,今属吉尔吉斯斯坦)[1],4岁再随父迁至剑南道绵州。
李白存世诗文千余篇,有《李太白集》传世。
762年病逝,享年61岁。
其墓在今安徽当涂,四川江油、湖北安陆有纪念馆。
李白生活在盛唐时期,二十五岁时只身出蜀,开始了广泛漫游生活,南到洞庭湘江,东至越州(会稽郡),寓居在安陆、应山。
直到天宝元年(742),因道士吴筠的推荐,李白被召至长安,供奉翰林,后因不能见容于权贵,在京仅两年半,就赐金放还而去,然后由高天师如贵道士授录济南(今山东省济南市)的道观紫极宫。
成为一个真正的道士,过着飘荡四方的漫游生活。
李白和杜甫并称“李杜”。
他的诗歌总体风格清新俊逸,既反映了时代的繁荣景象,也揭露了统治阶级的荒淫和腐败,表现出蔑视权贵,反抗传统束缚,追求自由和理想的积极精神。
李白的诗雄奇飘逸,艺术成就极高。
他讴歌祖国山河与美丽的自然风光,风格雄奇奔放,俊逸清新,富有浪漫主义精神,达到了内容与艺术的完美统一。
他被贺知章称为“谪仙人”,其诗大多为描写山水和抒发内心的情感为主。
李白的诗具有“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的艺术魅力,这也是他的诗歌中最鲜明的艺术特色。
李白的诗富于自我表现的主观抒情色彩十分浓烈,感情的表达具有一种排山倒海、一泻千里的气势。
他与杜甫并称为“大李杜”,(李商隐与杜牧并称为“小李杜”)。
李白诗中常将想象、夸张、比喻、拟人等手法综合运用,从而造成神奇异彩、瑰丽动人的意境,这就是李白的浪漫主义诗作给人以豪迈奔放、飘逸若仙的原因所在。
二、杜甫杜甫(712-770),字子美,汉族,唐朝河南巩县(今河南郑州巩义市)人,自号少陵野老,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合称“李杜”。
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杜甫也常被称为“老杜”。
杜甫在中国古典诗歌中的影响非常深远,被后人称为“诗圣”,他的诗被称为“诗史”。
后世称其杜拾遗、杜工部,也称他杜少陵、杜草堂。
杜甫生活于唐朝由盛转衰的历史时期,杜甫出身在一个世代“奉儒守官”的家庭,家学渊博。
早期作品主要表现理想抱负和所期望的人生道路。
另一方面则表现他“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政治理想,期间许多作品反映当时的民生疾苦和政治动乱、揭露统治者的丑恶行径,从此踏上了忧国忧民的生活和创作道路。
随着唐玄宗后期政治越来越腐败,他的生活也一天天地陷入贫困失望的境地。
在颠沛流离的生活中,杜甫创作了《春望》、《北征》、《三吏》、《三别》等名作。
759年杜甫弃官入川,虽然躲避了战乱,生活相对安定,但仍然心系苍生,胸怀国事。
虽然杜甫是个现实主义诗人,但他也有狂放不羁的一面,从其名作《饮中八仙歌》不难看出杜甫的豪气干云。
杜甫的思想核心是儒家的仁政思想,他有“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宏伟抱负。
杜甫虽然在世时名声并不显赫,但后来声名远播,对中国文学和日本文学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杜甫共有约1500首诗歌被保留了下来,大多集于《杜工部集》。
三、苏轼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又字和仲,号东坡居士,宋代重要的文学家,宋代文学最高成就的代表。
汉族,北宋眉州眉山(今属四川省眉山市)人。
嘉祐(宋仁宗年号,1056~1063)进士。
曾上书力言王安石新法之弊,后因作诗讽刺新法而下御史狱,贬黄州。
宋哲宗时任翰林学士,曾出知杭州、颖州,官至礼部尚书。
后又贬谪惠州、儋州。
多惠政。
卒谥文忠。
学识渊博,喜奖励后进。
与父苏洵、弟苏辙合称“三苏”。
其文纵横恣肆,为“唐宋八大家”之一。
其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
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并称“苏辛”。
又工书画。
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等。
四、陶渊明陶渊明(约365年—427年),又名潜,字元亮,号五柳先生,私谥“靖节”,汉族,浔阳柴桑(今江西省九江市)人。
东晋末期南朝宋初期诗人、文学家、辞赋家、散文家。
曾做过几年小官,后因厌烦官场辞官回家,从此隐居,田园生活是陶渊明诗的主要题材,相关作品有《饮酒》《归园田居》《桃花源记》《五柳先生传》《归去来兮辞》等。
陶渊明,晚年更名潜,字元亮,号“五柳先生[1]”,谥号“靖节先生[2]”(死后由朋友刘宋著名诗人颜延之所谥),出身于没落仕宦家庭,我国第一位杰出的田园诗人。
晋世名渊明,入刘宋后改名潜。
大约生于365年。
曾任江州祭酒,建威参军,镇军参军,彭泽县令等,自做彭泽县令八十多天便弃职而去,从此归隐田园。
他是中国第一位田园诗人。
有《陶渊明集》。
被称为“千古隐逸之宗”。
曾祖父陶侃,是东晋开国元勋,军功显著,官至大司马,都督八州军事,荆、江二州刺史、封长沙郡公。
祖父陶茂、父亲陶逸都做过太守。
(父名史不载,存疑。
)五、王维王维(701年-761年,一说699年—761年),汉族,唐朝河东蒲州(今山西省运城市)人,祖籍山西祁县,唐朝著名诗人、画家,字摩诘,号摩诘居士,世称“王右丞”,因笃信佛教,有“诗佛”之称。
今存诗400余首,重要诗作有《相思》、《山居秋暝》等。
受禅宗影响很大,精通佛学,精通诗、书、画、音乐等,与孟浩然合称“王孟”。
苏轼评价其:“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
”王维的大多数诗都是山水田园之作,在描绘自然美景的同时,流露出闲居生活中闲逸萧散的情趣。
王维的写景诗篇,常用五律和五绝的形式,篇幅短小,语言精美,音节较为舒缓,用以表现幽静的山水和诗人恬适的心情,尤为相宜。
六、白居易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生于河南新郑,后迁居河南荥阳。
祖籍山西太原。
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
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
[1]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
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
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2]公元846年白居易去世于洛阳,葬于香山。
[3]题材集中是白居易讽喻诗的艺术特色之一。
他一般只选择最典型的一件事,突出一个主题,“一吟悲一事”,主题非常明确。
为使主题更明确传达给读者,或诗题下加小序点明主题,或“卒章显其志”突出主题。
其次,白诗的艺术特色还表现在刻画人物上,他能抓住人物的特征,用白描方法勾勒出鲜明生动的人物形象。
但白诗的诗意并不浅显,他常以浅白之句寄托讽喻之意,取得怵目惊心的艺术效果。
《轻肥》一诗描写了内臣、大夫、将军们赴会的气概和席上酒食的丰盛,结句却写道:“是岁江南旱,衢州人食人”,这是一幅多么惨烈的情景。
七、辛弃疾辛弃疾(公元1140年-1207年),南宋爱国词人。
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别号稼轩,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
出生时,中原已为金兵所占。
21岁参加抗金义军,不久归南宋。
历任湖北、江西、湖南、福建、浙东安抚使等职。
一生力主抗金。
辛弃疾艺术风格多样,以豪放为主曾上《美芹十论》与《九议》,现存词600多首,条陈战守之策。
其词抒写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对当时执政者的屈辱求和颇多谴责;也有不少吟咏祖国河山的作品。
题材广阔又善化用前人典故入词,风格沉雄豪迈又不乏细腻柔媚之处。
由于与当政的主和派政见不合,后被弹劾落职,退隐,公元1207年秋,辛弃疾逝世,年68岁。
[1]辛词以其内容上的爱国思想,艺术上的创新精神,在文学史上产生了很大影响。
与辛弃疾以词唱和的陈亮、刘过等,或稍后的刘克庄、刘辰翁等,都与他的创作倾向相近,形成了南宋中叶以后声势浩大的爱国词派。
后世每当国家、民族危急之时,不少作家从辛词中汲取精神上的鼓舞力量八、李清照李清照(1084年3月13日~1155年5月12日),字易安,号易安居士,汉族,山东省济南章丘人。
宋代(南北宋之交)女词人,婉约词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称。
早期生活优裕,李清照出生于书香门第,早期生活优裕。
其父李格非藏书甚富,她小时候就在良好的家庭环境中打下文学基础。
出嫁后与夫赵明诚共同致力于书画金石的搜集整理。
金兵入据中原时,流寓南方,境遇孤苦。
所作词,前期多写其悠闲生活,后期多悲叹身世,情调感伤。
形式上善用白描手法,自辟途径,语言清丽。
论词强调协律,崇尚典雅,提出词“别是一家”之说,反对以作诗文之法作词。
能诗,留存不多,部分篇章感时咏史,情辞慷慨,与其词风不同。
有《易安居士文集》《易安词》,已散佚。
后人有《漱玉词》辑本。
今有《李清照集校注》。
[1-3]李清照工诗善文,更擅长词。
李清照词,人称“易安词”、“漱玉词”,以其号与集而得名。
《易安集》、《漱玉集》,宋人早有著录。
其词流传至今的,据今人所辑约有45首,另存疑10余首。
她的《漱玉词》既男性亦为之惊叹。
她不但有高深的文学修养,而且有大胆的创造精神。
从总的情况看,她的创作内容因她在北宋和南宋时期生活的变化而呈现出前后期不同的特点。
前期:真实地反映了她的闺中生活和思想感情,题材集中于写自然风光和离别相思。
后期:主要是抒发伤时念旧和怀乡悼亡的情感。
表达了自己在孤独生活中的浓重哀愁,孤独,惆怅。
九、孟浩然孟浩然(689-740),男,汉族,唐代诗人。
本名不详(一说名浩),襄州襄阳(今湖北襄阳)人,世称“孟襄阳”。
浩然,少好节义,喜济人患难,工于诗。
年四十游京师,唐玄宗诏咏其诗,至“不才明主弃”之语,玄宗谓:“卿自不求仕,朕未尝弃卿,奈何诬我?”因放还未仕,后隐居鹿门山,著诗二百余首。
孟浩然与另一位山水田园诗人王维合称为“王孟”。
孟浩然是唐代第一个倾大力写作山水诗的诗人。
他主要写山水诗,是山水田园诗派代表之一,他前期主要写政治诗与边塞游侠诗,后期主要写山水诗。
其诗今存二百余首,大部分是他在漫游途中写下的山水行旅诗,也有他在登临游览家乡一带的万山、岘山和鹿门山时所写的遣兴之作。
还有少数诗篇是写田园村居生活的。
诗中取材的地域范围相当广大。
十、岑参岑参(cén shēn)(约715年—770年),汉族,南阳新野人(今河南省南阳市新野县),唐代著名的边塞诗人,人称“岑嘉州”。
岑参10岁左右父亲去世,家境日趋困顿。
他从兄属学,九岁属文。
十五岁山居嵩颖,刻苦学习,遍读经史,奠定学业基础。
20岁至长安(今陕西西安),献书求仕无成,奔走京洛(今河南洛阳),漫游河朔。
天宝三载(744),登进士第,授右内率府兵曹参军。
及第前曾作《感旧赋》,叙述家世沦替和个人坎坷。
天宝八载,充安西四镇节度使高仙芝幕府掌书记,初次出塞,满怀报国壮志,在戎马中开拓前程,但未得意。
天宝十载,回长安,与李白、杜甫、高适等同游梁、宋(今河南开封、商丘一带),深受启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