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部编)一年级下册语文:字词句运用+日积月累1
- 格式:ppt
- 大小:5.71 MB
- 文档页数:15
语文园地五(字词句应用+日积月累)教学目标1.正确区分并掌握“青—清”“再—在”这两组同音字,巩固快速查字典的方法。
2.读记四句歇后语,理解意思,了解歇后语的特点,再积累一些简单有趣的歇后语。
重点难点教学重点正确区分并掌握“青—清”“再—在”这两组同音字,巩固快速查字典的方法。
教学难点读记四句歇后语,理解意思,了解歇后语的特点。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字词句运用(一)选一选,填一填。
1.先让学生朗读两组生字,思考两组生字有什么相同和不同之处。
教师点拨:这两组生字都是同音字,每组的两个生字读音相同,字形不同。
意思不同,用法也不同。
要想填写正确,首先应该区分同音字的意思;然后读一读句子,看句子要表达什么意思;最后选择合适的字填在括号里。
2.课件出示两个句子,让学生选填。
答案:(1)远处有(青)山,近处有(清)泉。
(2)放学了,大家(在)教室门口和老师说(再)见。
教师点拨:(1)“青”指蓝色或绿色,只能搭配“山”;“清”形容(液体或气体)纯净没有混杂的东西,只能搭配“泉”。
(2)“在”表示时间、处所、范围、条件等,应当用在“教室门口”前,表处所;“再”表示又一次,“再见”用于分手时,表示希望以后再见面,只能用“再”字。
(二)比一比,看谁先从字典里查出下面的字。
引导学生按照音序查字法的口诀进行查找:音序查字要记牢,先把大写字母找。
字母下面找音节,看看它在第几页。
二、日积月累1.学生借助拼音自由朗读教材上的四句歇后语。
2.教师讲解:什么是“歇后语”?教师点拨:观察这四句歇后语,会发现它们是由破折号前面、后面的两部分组成的。
前一部分起“引子”的作用,像谜面;后一部分起“后衬”的作用,像谜底。
两部分组合起来表意,十分自然贴切。
歇后语是我国劳动人民自古以来在生活实践中创造的一种特殊的语言形式,是一种短小、风趣、形象的语句。
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通常说出前半截,“歇”去后半截,让听的人领会并猜想出它的本意。
3.向学生讲解四句歇后语的意思。
语文园地五:字词句运用教学目标:1.辨析两组同音字,能在具体的语境中正确使用同音字。
2.进一步巩固学习用音序查字法查字典,提高自主识字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学会辨析同音字方法,能在具体的语境中,正确使用同音字。
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1.师出示几组同音字:青—清,指名生认读,说说这组汉字有什么特点。
2.生交流,师小结:这一组的两个汉字读音相同,意思却不一样,这样的字叫做同音字。
3.师谈话:汉字中的同音字有很多,虽然它们的读音相同,但是在用法上却不一样,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如何区别它们。
4.做游戏,并总结:根据汉字意思,区分同音字。
二、巩固辨析同音字方法1.区分“在和再”。
2.生自主朗读“选一选,填一填”中的词语,尝试将正确的汉字填在括号中,再读一读。
3.做游戏。
三、拓展练习1.你还知道哪些同音字?请你来说一说。
2.师出示另外三组同音字:香—乡—相;忘—望:生—声。
指名生认读,完成句子。
3.师小结:辨析同音字,一定要结合具体的词语和句子,根据汉字的意思来正确区分。
四、巩固音序查字法1.出示“语文园地三”中学习的《音序查字法口诀》,生齐读,并指名生说说音序查字法的几个步骤。
2.在生交流的基础上师带领学生复习:第一步:找汉字音节的第一个大写字母;第二步:在字母栏下找到相关音节,看看它在第几面;第三步:翻到字典正文的这一面,依次寻找,就能找到这个汉字。
3.根据以上方法,生用音序查字法在字典里查到“溪、解、准、楼、伯”五个字,师巡视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
4.指名生交流自己是如何查到这几个字的,在交流中进一步巩固音序查字法的基本步骤。
人教版部编本一年级下册语文《语文园地五》知识点、同步练习题含答案《语文园地五》知识点归纳一、识字加油站有饭能吃饱,有水把茶泡。
有足快快跑,有手轻轻抱。
有衣穿长袍,有火放鞭炮。
这些字都是形声字,虽然偏旁不同,意义不同,但是它们的读音相似。
我们利用这种方法记住一些形声字,如“青”字字族文:有水才说清,日出天气晴,有言去邀请,有心情意浓,有目是眼睛,有虫是蜻蜓,换偏旁识字,你我都能行。
二、我的发现吃叫吹咬提拔捉拍跑跳踢踩我们会发现第一行“吃、叫、吹、咬”四个字都是口字旁的字,口字旁的大多和嘴有关。
第二行“提、拔、捉、拍”这些字都是提手旁的字,提手旁的字大多与脚的动作有关;第三行“跑、跳、踢、踩”这些字都是足字旁的字,足字旁的字大多与脚有关。
三、字词句运用选一选,填一填。
青清远处有(青)山,近处有(清)泉。
再在放学了,大家(在)教师门口和老师说( 再 )见四、日积月累:小葱拌豆腐——一清(青)二白竹篮打水——一场空芝麻开花——节节高十五个吊桶打水——七上八下我们就发现这些句子是由两部分组成的固定语句,前一部分多用比喻,像谜面,后一部分是本义,像谜底,通常只说前一部分,后一部分不言而喻。
像这样的句子叫做“歇后语”。
《语文园地五》同步练习题课课练一、选择加点字的正确读音,画“√”。
长袍(páo báo)跑步(pǎo bǎo)提拔(tídī)踩坏(cǎi chǎi)二、读一读,选一选。
(填序号)①饱②泡③跑④抱⑤袍⑥炮1.他穿着漂亮的长(),吃得很(),所以走得慢。
2.小红()着一只小狗飞快地()过来。
3.水池里有许许多多的水()。
4.列车上载着一门门大()。
三、填一填。
1.“吃、叫、咬”这几个字的部首都是______,含有这个部首的字多与______有关,我还能写几个这样的字:______、______、______。
2.“提、拔、捉”这几个字的部首都是______,含有这个部首的字多与______有关,我还能写几个这样的字:______、______、______。
语文园地五教学目标:
1、认识新出现的8个生字。
2、认识偏旁部首。
3、正确朗读并背诵。
4、读故事。
教学难点:
1、识记出现生字。
2、分辨字形并学会运用。
3、学会查字典。
4、日积月累。
教具准备:
词语卡片;字典
教学时间:
二课时
第二课时
一、字词句运用
1、读一读,填一填。
(1)认真读一读,这些词语,
(2) 把字填到括号里。
2、填一填,比一比。
1)读准字音,看准填的又快又正确。
(2)同桌互相订正。
3、引导学生查字典
(1)读准字音,看准查的又快又正确。
(2)同桌互相订正。
二、日积月累
1、读一读,自由读,小组读。
2、理解意思,背一背有关内容。
三、读故事(和大人一起读)
乌鸦和狐狸
1、和大人一起看教材上的图,感知故事内能。
2、一边看图一边读课文,了解故事内容。
3、一起讨论,感知故事内容。
4、即兴表演故事内容。
语文园地八字词句运用+日积月累教学设计教材分析:语文园地八共安排了五个板块的内容,第一课时为“识字加油站”和“我的发现”;第二课时为“字词句运用”和“日积月累”;第三课时为“和大人一起读”。
“识字加油站”由5组词语和8个生字组成,结合多媒体让学生明确了解生活用品的用途,运用多种方式识字并积累词语;“我的发现”由三组不同偏旁的字词组成,让学生初步了解偏旁与字义的联系;“字词句运用”由4幅心情词语构成,通过表情图让学生明确该表情所表达的心情是怎样的,借助表情图结合实际生活,引导学生用上心情词语说句子;“日积月累”是一首古诗,引导学生在读中感受祖国语言文字的趣味,积累优秀古诗文。
“和大人一起读”是一篇童话故事《小熊住山洞》,告诉我们要懂得爱护树木,保护环境是一种美德,还要明白人与自然要和谐相处的道理。
本堂课是语文园地八的第二课时内容:“字词句运用”和“日积月累”。
教学目标:1、联系生活,引导学生理解“高兴、生气、害怕、难过”等词的意思,并会用这些词语说话、写话。
2、借助拼音学习古诗,能正确、流利、有节奏地朗读并背诵古诗《画鸡》。
3、大致了解古诗《画鸡》的意思。
教学重点、难点:1、联系生活,理解“高兴、生气、害怕、难过”等词的意思,并会用这些词语说话、写话。
2、借助拼音学习古诗,能正确、流利、有节奏地朗读并背诵古诗《画鸡》。
教学准备:心情头饰、写话卡、画画卡、教学多媒体课件教学课时:一课时第二课时教学过程:一、学唱《心情歌》,导入新课师导:孩子们,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语文园地八》,首先齐读标题《语文园地八》(生齐读,师板书)师生学唱《心情歌》:在《语文园地八》学习之前,得跟我学唱一首歌,她是我改版的《心情歌》,大家想不想学呀?那好,在学唱歌曲前,我有一个问题大家得记住,在这首歌曲里有几种代表心情的词语?记住这个问题了吗?那好,我们开始:如果感到高兴,你就拍拍手,如果感到高兴你就拍拍手,如果感到高兴你就拍拍手,如果感到高兴你就拍拍手。
语文园地五字词句运用+日积月累教学设计教材解析“字词句运用”含两项内容。
第一项是“选一选,填一填”,要求学生能辨别形近字和同音字,并能在具体语境中正确运用。
第二项是查字典的练习,让学生继续巩固用音序法查字典的方法。
“日积月累”安排的是四句歇后语,学生在积累歇后语的同时,感受这种特殊的传统语言形式的生动有趣。
教学目标1、学生能通过辨析形近字、同音字,并在具体的语境中正确选择使用。
2、学生能够熟练运用音序查字法查字。
3、学生能够熟读成诵,初步了解歇后语这种传统语言形式的特点,对积累其他歇后语有一定的兴趣。
教学重点学生对形近字同音字概念的掌握、正确运用。
学生初步了解歇后语这种传统语言形式的特点、运用。
教学难点学生对形近字字形字义的辨析。
学生对同音字的正确运用。
学生对歇后语形式及内容的理解。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图片导入,激发学生兴趣。
二、分板块讲授新知。
(一)1、教师导入山水风景图,启发学生说出词语。
教师出示图片信息,相关语句。
让学生结合语境、情景词语。
2、让学生说说一组字的特点。
3、选一选,填一填。
(1)想一想“清”与“青”,“在”与“再”有什么不同。
(2)读一读句子,然后选择合适的字填在括号里。
“青山”是指绿绿的山,应选择表示颜色的青色的“青”;“清泉”与水有关,应选择三点水的“清”。
“在教室门口”的“在”表示在哪里,与“再见”的“再”是不同的。
(3)小组讨论交流填空。
(课件出示6)远处有(青)山,近处有(清)泉。
放学了,大家(在)教室门口和老师说(再)(4)比一比,填一填请情(请)你让一让好吗?只要认真,任何事(情)都能克服。
(二)音序查字法(1)复习音序査字法的步骤,看谁能把査字典的步骤说得最清楚。
(2)火眼金睛,连一连J M B T O Q Nt q m j n o b(1)看谁先从字典里找到这几页。
(课件出示7)89页 123页 654页 539页比一比,谁能最快的速度熟练翻阅字典,找到相应的页码。
语文园地六字词句运用+语言积累教学目标:1、通过扩写句子,学习把一个简单的句子写具体。
2、能正确使用逗号、句号、问号、叹号,能正确抄写句子。
3、朗读积累气象谚语。
教学重点:会进行扩句练习,积累谚语。
教学难点:能正确使用逗号、句号、问好、叹号教学准备:多媒体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今天,老师要带小朋友们一起去语文园地六学习,有一位小朋友看到小朋友们这么棒,就跑来和你们一起学习啦。
一起看看它是谁?(多媒体出示小白兔)二、字词句运用1、出示:小白兔割草图片。
谁能说说小白兔在做什么?预设:小白兔割草。
学生读句子,师相机强调“割”字的读音。
2、出示第二句话:小白兔在山坡上割草。
学生自由读句子。
和第一句话比较,你发现了什么?预设:我发现句子变长了。
我发现句子里多了“在山坡上”这个词语。
3、课件出示第三句话:小白兔弯着腰在山坡上割草。
学生齐读句子。
和第二句话比较,你发现了什么?预设:我发现句子比原来更长了。
我发现句子又多了动作“弯着腰”。
4、导学:三张字幅比较着读一读,你们觉得哪个更生动具体?(6)小结:像刚才这样,我们依次说清楚地点和动作,会使句子表达得更加生动具体。
5、出示句子:小鸭子游泳。
谁能像上面那样把这个句子变得越来越生动具体?师生讨论交流,汇报。
6、拓展训练:你还能将“同学们做作业”变一变吗?同桌讨论交流。
三、标点符号1、同学们,我们在说话或和别人交流时,如果要表达不同的意思或者不同的思想感情,就要用上不同的标点符号。
那么,我们见过的标点有哪些呢?2、指名说3、课件出示标点4、出示:书中的句子,学生尝试填标点。
5、学生汇报,教师相机讲解标点的用途。
6、抄写最后一个句子,比一比谁写得既漂亮又规范。
四、日积月累1、出示本课四句谚语。
师领读,生自由读、男女生读、指名读、齐读,讨论交流每句的意思。
2、课件出示词语:气象谚语。
解释谚语。
总结:气象谚语讲述了天气变化前的各种自然现象和动物们的各种活动变化。